CN106758898A - 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 Google Patents

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58898A
CN106758898A CN201510695034.1A CN201510695034A CN106758898A CN 106758898 A CN106758898 A CN 106758898A CN 201510695034 A CN201510695034 A CN 201510695034A CN 106758898 A CN106758898 A CN 106758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oustic elements
vibration isolation
sound barrier
plate
elastic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50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鸿基
张莹
王力
胡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950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588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58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588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治理低频采用消音结构,处理高频使用多孔材料。由于金属薄板材料使用“榫卯加强筋”替代焊接角钢,使产品外形结构可以与非金属材料一致,并且在声学单元板与立柱之间的连接使用同样结构的Z字型截面的橡胶垫,实现了金属薄板材料声学单元与非金属材料声学单元的互换和通用。立柱底座、声学单元均采用弹性连接,声学单元内部封闭,顶部采用密盲孔表面的圆弧导流结构,面对噪声源的声学单元背后使用铝箔消音袋;使用地脚螺栓防松扣盖防止螺母松动,前部敞开、背后封闭的观察孔扣盖将地脚螺栓暴露,实现内部电气贯通。

Description

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噪声治理。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进步,目前各种道路使用的声屏障技术理论已经落后,出现的问题是:
目前,我国执行HJ/T90-2004《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和国内所有的教科书使用的都是将惠更斯一菲涅耳的光波动理论用于声的传播,HJ/T90-2004指出“当噪声源发出的声波遇到声屏障时,它将沿着三条路径传播(绕射、透射、反射)”。事实上,声波传输的路径还有:
(1)穿孔薄板结构中的“孔”对声波起破碎作用,使声波以“衍射”的方式,存在“第四条传播种条路”,这时结构的每个小孔都可以成为改造声波变成为新“次级声源”的机构;
(2)声波必然沿物体本身传播,存在第五条路径,结果是发生能量转换、耗损,尤其要在结构上加以利用和控制;
(3)声音能量一定会转化成结构辐射能量传播,存在第六条传播路径。
而且我国HJ/T90-2004《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使用A计权,要求降噪系数NRC≥0.7。
这个A计权“降噪系数”的指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1年提出,频率特性曲线只突出了中间的共振区,漏掉该控制的低频噪声不进行检测,没考虑不同结构的降噪功能,所以已经过时。
值得注意的是,要实现对低频噪声的处理,必须使用吸音结构,因为声音都振动产生,这就要把振动产生的噪声能量、通过声学设施还原成振动(机械能),再转化成热能消耗掉。可是目前道路上的各种声屏障结构只是保证把多孔吸音材料固定在内部,结构本身没有声学作用,并且声学系统连接成整体成为声桥、便于噪声通过。而这种结构的产品一旦直接使用在高速铁路那样的振动环境,就会出现严重的敲击噪声发生破损;何况使用传统的多孔吸声材料吸声只能对高频噪声有效。
还有,气流与噪声在一起是以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湍流(波浪)的形式存在,这样,现役产品中,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声屏障结构无法与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湍流相互作用、进行能量交换。中国的传统乐器“缶”,就因为表面是矩形,敲击后尖角处应力集中,一敲就破损,所以圆形表面的鼓流传下来。所以声屏障应该是曲线形状。
原则上,处理低频噪声必须使用像鼓皮一样、进行弹性(连接)往复振动的结构,才能把声音转化成振动进行能量消耗(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使吸声结构与被处理的噪声产生共振,进行自由衰减运动消耗能量。
而声屏障这种类似简谐振动——进行弹性(连接)往复振动的结构,使用金属纤维混凝土材料的问题是纤维长度不够,极易断裂,而且金属纤维又极易锈蚀,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大量渗出黄色锈迹,同时混凝土内部的金属纤维锈蚀后形成空腔,大大降低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目前国内的高铁、高速公路,以及各种道路,现役声屏障结构最离谱的是存在两个设计大忌的“第三者”三角关系:
(1)一种结构使用性能相反的两种不同材料
如今国内各种道路上看到的均为所谓的插入式声屏障,是把一个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混凝土)材料的整体声学单元板(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产品可互换)插入H型钢的两个翼板之间;其中整体的声学单元板的前后两个面与翼板内表面之间,分别在声学单元板前后表面上固定两个空心橡胶管,试图起减振的作用。其中:
金属材料声屏障为外部使用的金属薄板材料,结构上只是起到包裹内部声学机构的目的,成为没有声学意义的第三者,而被包裹的内部靠外部金属结构的夹层将普通的混凝土纤维板夹住,起到隔音的作用;又在混凝土纤维板表面使用金属螺栓和垫片,将包裹的玻璃纤维棉靠(压)紧固定。
这种结构应用在振动较大的高速铁路路基上,混凝土纤维板在振动中如同一个重锤敲击金属夹层、使薄板变形、失去夹持力,出现的问题是——在振动环境杜绝使用脆性(混凝土)材料。因此,成为刚性连接的脆性混凝土板被振碎、声学机构崩溃。
此时,原本没有声学意义的第三者金属薄板却发生作用,在振动环境和高能声波的作用下,如同鼓皮一样发上振动,可是其结构又如同“缶”一样,为矩形结构表面,四周为压弯成型的的刚性,四角为应力集中,所以发生开裂,又使结构崩溃。
雨水进入损坏的结构内部后,由于玻璃纤维为圆柱形光滑表面,其握裹力非常低,极易松散、堆积、被气流吹散,使声屏障产生破坏功能。
同时,“第三者”的作用只能是破坏。因为在空气中传播的噪声速度为340m/s,当噪声遇到金属材料或混凝土材料后,会急剧减小阻力,速度达到363m/s以上,而且这“第三者”是前后一体的,构成所谓的“声桥”,使噪声加速顺利通过,产生瀑布效应。
而欧美发达国家见到的插入式金属声屏障结构均为弹性阻尼连接,切断声桥使用。
另外,使用脆性材料的混凝土声屏障,插入H型钢的两个翼板之间的所谓非金属声屏障产品,由于内部的钢筋没有实现电气导通,在高铁环境使用成为引雷(击)的严重隐患;其结构中,在面对噪声源的表面进行开孔,空的背后使用包裹的玻璃纤维棉。如前所述,雨水进入结构内部后,由于玻璃纤维为圆柱形光滑表面,其握裹力非常低,极易松散、堆积、被气流吹散,使声屏障产生破坏功能。
事实上,不经过特殊技术手段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刚度,脆性的混凝土材料刚性连接在振动环境没有不破碎的道理。
而欧美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声屏障结构是空心的,因为理论上只有空心墙的结构才能起到消声的作用。表面开孔、内部使用玻璃纤维棉是模仿金属结构声屏障的产物,完全脱离实际。
(2)一个构件的一端(两个表面)与H型钢两个翼板相连,具有两个相对运动关系
如前所述的插入式声屏障,无论金属材料或是非金属材料的结构,都是将一个整体的声学单元板前后表面上固定两个空心橡胶管,然后插入H型钢立柱的两个翼板之间。即,在静止时,整体的声学单元板的前后两个面与两个翼板内表面之间靠两个空心橡胶管试图起减振的作用。
问题是:
①两个空心橡胶管只是在静态时稍微起到密封作用,因为由于H型钢制造公差的存在,会出现大于一根空心胶管直径的情况,使得插入式安装无法进行,结果一侧的胶管不得不漏装,导致产品失效。
②声学机构在实际动态工作时,声屏障单元板要满足立柱两个翼板的密封要求,顾此失彼。受到气流正压挤压冲击时,必然将受力一侧的橡胶管压扁,在立柱翼板内表面失去空心;此时,在声学机构对面,声学单元板与立柱翼板内表面之间的橡胶管会脱离连接翼板内表面、产生间隙、产生声漏。随后在受到负压挤压时,情况又相反。在这样的往复循环作用下,导致胶条不稳定而脱落,造成刚性碰撞冲击、引发噪声。
所以,目前国内看到的各种声屏障的实质都是加剧噪声污染。
理论上,声屏障的结构功能应该是控制气流产生振动,避免气流突然改变传播的几何路径时产生声爆,同时要把声音截住。
要求在n×高八度的音程范围内,将噪声能量转化成机械能和热能消耗掉。理论上,是把声音正确转换成概念,或把符号正确转换成声音的过程,国际上将这种技能叫做“绝对音高(感)”,必须在12岁之前、经过系统严格的训练才能实现(网上可查)。这种将声音和概念靠 机械学、物理学相互转换基础成为声屏障声学设施技术的基本平台,不是普通的机械和建筑专业就能简单从事的。
事实证明,如今对社会造成公害的是低频噪声,而低频噪声的处理属于国际课题,目前发达国家除了使用A计权测定“降噪系数”NRC≥0.7以外,还要求:在300~600Hz频段范围内的平均吸声系数a>0.7。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治理低频采用消音结构,处理高频使用多孔材料。由于金属薄板材料使用“榫卯加强筋”替代焊接角钢,使产品外形结构可以与非金属材料一致,并且在声学单元板与立柱之间的连接使用同样结构的Z字型截面的橡胶垫,实现了金属薄板材料声学单元与非金属材料声学单元的互换和通用。其中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可以互换。参考啄木鸟头部,弹性阻尼、分解吸收能量、避免扭曲力等仿生学原理。
本发明治理低频噪声参考听诊器的原理和能量守横,依靠材料,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速度,转化到材料内部声速,以改变波长、把低频噪声能量转化为中频;通过产品结构与噪声响应时的同频振动,消耗噪声能量,达到消音的目的。
(一)第一种声学结构使用纤维混凝土,为(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这种非金属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结构,不使用金属纤维,而根据工程需要,使用有机的化学纤维、无机的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结构外部形状为曲线型,底座使用标准热轧钢板,立柱使用H型钢和槽钢,便于金属材料声学单元与非金属材料声学单元能够互换和通用;纤维混凝土声学机构与立柱的连接使用弹性阻尼橡胶材料,其中:
(1)由于声音来自振动,只要传播振动就会有声音,只要阻尼振动声音就会减小。本发明为了避免刚性基础将振动直接传给声屏障钢结构立柱、产生跳动及噪声,在立柱底部与混凝土基础之间,模仿动物的脚爪结构,采用结构上能够吸收能量的隔振胶垫(如图30),而不是平面胶垫;而且每组声学单元板之间也是使用这种结构的隔层胶垫(如图21)。
(2)声学机构为封闭形式
前后密封分别为弹性连接在立柱(H型钢和槽钢)前后翼板上的两块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
左右的密封靠声学单元两侧立柱(H型钢和槽钢)的腹板;
上下密封时,底部靠安装基础及其表面的隔振胶垫;顶部靠纤维混凝土导流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如图20),与顶部背板声学单元背面的消音袋靠紧形成封闭空间;而其它背板声学单元背面没有消音袋。
原则上,消音袋固定在面对噪声源的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背后,而且消音袋的长度大于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的长度,靠消音袋的弹性收缩变形,使其两端顶在两侧H型钢立柱的腹板之间。
(3)由于气流与噪声裹挟在一起时,是以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湍流(波浪)形式存在,为了能够截住湍流,并与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湍流相互(接触)作用、能够进行能量交换,本发明前后表面的纤维混凝土材料声学单元板均采用曲率不同的光滑曲线结构,其形状为如同波浪大小不同的连续曲线(如图34)。
本发明的这种整体矩形结构外形与“缶”类似,核心区别在于本发明的振动表面波为浪大小不同的连续曲线,避免了“缶”的平面振动表面,以及现役声屏障表面,在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造成疲劳开裂的弊端。
(4)为了避免高速气流突然改变传播的几何路径产生声爆、导致颤振,本发明的顶部的纤维混凝土材料声学单元板,采用能够引导使气流缓释的光滑圆弧表面导流结构(如图13的顶部);而且光滑圆弧导流表面上,模仿蝴蝶膜质翅表面的鳞片,采用六边梅花结构均布形式、布 满密盲孔(如图32),使各孔之间的孔桥距离一致。
(5)纤维混凝土材料声学单元板与立柱翼板的连接,使用具有弹性阻尼功能的Z字型截面的橡胶垫(如图36、37)。Z字型结构橡胶垫(如汽车的挡风玻璃橡胶条)的一端套住H型钢立柱翼板,另一端套住(完全包住)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端部(如图19的短边)。
这样,声学单元板在受到高速列车这样的强气流冲击时,由于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两端都被Z字型弹性胶垫橡胶垫包住,而这两端的Z字橡胶垫又都固定在立柱同一侧翼板上(避免三角关系);此时受力时只能靠弹性伸缩Z字胶垫的弹性变形实现,即声学单元板受到正压力时,Z字型截面的橡胶垫受到拉力;声学单元板受到负压力时(前后声学单元各自受力,负压很小),Z字型截面的橡胶垫受到压力,不会产生脱离间隙(前后声学单元互不连接),使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的整体受到Z字型胶垫的弹性阻尼,相对立柱的同侧翼板进行弹性阻尼运动。
同时,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由于内部使用纤维材料、具有的弹性作用,能够相对其被Z字型橡胶固定的两端产生挠度、进行弹性变形。
这样,本发明通过使用不同质量、能够弹性变形的纤维混凝土材料的声学单元,便改变了声波传播的速度,才能够实现把不同的低频声波转化成中频声波的效果,靠类似鼓皮的弹性变形振动,实现将低频噪声能量转换成振动的机械能消耗掉。
即,本发明实现低频噪声和高频噪声分别治理的原则。
(6)本发明治理高频噪声依靠消音袋。消音袋均由铝箔袋内部密封纤维毡构成,靠错乱层叠的纤维毡材料构成开孔,使高频噪声通过时产生内部空气的振动,从而将声能转化成热量消耗能量;同时,利用纤维材料毡本身的弹性,紧缩在铝箔袋内部。
(7)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内部的纤维骨架为不良导体,但是由于消音袋为铝箔导体表面,为了避免极端雷击出现意外,本发明所有的声学单元板均使用电气导通连接座(如图35的序号21),将所有的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使用电阻更小的导电线进行电气导通,并将接头通过导线引出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以便安装后实现与基础的整体电气贯通。
(8)本发明在面对噪声源工作的声学单元板的背后使用消声袋,通过串联使用,构成整体声屏障。而面对噪声源的最顶部声学单元串联使用背后有消声袋的圆弧导流声学单元,噪声源背后的另一面串联的声学单元板整体,只是最顶部的声学单元板背后使用消音袋,以便前后声学单元背面的消音袋靠紧,使纤维混凝土声屏障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又成为空心墙体消音的效果,混凝土材料还起到良好的隔音作用。
消音袋固定形式和位置则依靠L形、T形、以及直形的PVC工程塑料管(如图24),插入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插座22(如图35)实现;这些PVC工程塑料管插入插座后,靠横置于插座内部的PVC工程塑料销(如图26)端部铆死定位。
(9)密盲孔圆弧结构的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导流板背后同样(如上)放置消音袋,靠PVC工程塑料直管(如图25)及L形管限位,同样插入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插座22(如图35),然后使用横置于插座内部的PVC工程塑料销(如图26)端部铆死定位。
(10)立柱总成(如图15、16)由焊接在底座钢板上表面的H型钢立柱、焊接在底座钢板两侧对称的两个槽钢副立柱(如图16)、支撑盖板(如图31)以及观察孔扣盖(23)构成。
目的是暴露出全部地脚螺栓,以便观察连接底座的地脚螺栓螺母是否松动。
结构上使用对称槽钢后,将最下层的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结构相对其上部的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结构,在高度缩短、长度缩小,隔层橡胶垫长度有所不同。
槽钢上部在其腹板与H型钢立柱腹板之间,焊接立柱的支撑盖板(如图31)连接固定。
(11)地脚螺栓螺母的防松措施,使用地脚螺栓螺母防松扣盖(如图23)连接;靠其本体上的止动臂(10)及其止动臂限位弯臂(28)弯向底座端面,形成一把具有力臂的扳手,永远限制螺母的转动。
(12)使用观察孔扣盖(23)将地脚螺栓从背后扣住,起到隔声、阻隔气流的作用,将地脚 螺栓从前部观察时全部暴露,便于检修、维护。特点是观察孔扣盖(23)靠结构限制六个自由度,不使用任何连接件。
使用观察孔扣盖(23)的安装如图49、图50所示,首先握住观察孔扣盖弹性臂安装轴把手(42),将观察孔扣盖弹性臂安装轴(41)穿过支撑盖板工艺孔(35),接着将观察孔扣盖(23)的观察孔扣盖底座(40)坐在底座上表面,将地脚螺栓扣住,使观察孔扣盖密封面(44)置于支撑盖板(4)的下面,以限制Y轴的自由度。
然后,扣盖弹性臂安装轴把手(42)穿过观察孔扣盖弹性臂(37)的臂孔,在穿进底座观察孔扣盖弹性臂安装工艺孔(43)限位;按图50的旋转箭头方向转动观察孔扣盖(23),将观察孔扣盖底部限位臂(39)靠近底座端面,使观察孔扣盖弹簧扣座(38)穿过观察孔扣盖固定弹簧扣(36),使其弹性压扁后在扩张,这样限制了X轴和Z轴的自由度,将观察孔扣盖(23)定位。
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个圆环轴,穿过观察孔扣盖固定弹簧扣(36)的弹性扩张孔,保证使其不会弹性压扁,将观察孔扣盖(23)定位(图中未表示)。
(二)第二种声学结构使用金属薄板,为(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由于在声学单元板与立柱之间的连接同样使用Z字型截面的橡胶垫,这样,就可以将第一种声学结构的材料为纤维混凝土结构换成同样结构形式的金属薄板,即为(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两者同样使用地脚螺栓防松扣盖防止螺母松动,前部敞开、背后封闭的观察孔扣盖将地脚螺栓暴露。以重量轻为条件,均可实现一个人完成简单安装。
(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以避免焊接与螺纹连接为底线,以中国古的“榫卯”为精髓,使用“榫卯加强筋”替代焊接角钢,实现金属与非金属结构的通用与互换。
所不同的是:
(1)由于使用金属薄板后,重量小于纤维混凝土结构,这样,本发明把其高度增加,Z字型截面的橡胶垫的长度随之增加,大于纤维混凝土结构的长度。为了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产品在互换中满足技术指标,以及结构形式的一致性,本发明的(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以控制低成本,参考汽车挡风玻璃的装配工艺,以简单的铆钉做装配工艺辅助手段。
(2)面对噪声源的声学单元板使用如图58的穿孔板薄板消音结构,其背后使用消音袋压板(而不是PVC工程塑料管)将铝箔消音袋限位在穿孔声学单元板的背后。
(3)纤维混凝土声学单元板由于内部使用纤维材料、具有的弹性作用,能够相对其被Z字型橡胶固定的两端产生挠度、进行弹性变形。换成金属薄板后,靠金属材料本身的刚度进行弹性变形作用。
(4)每个金属声学单元之间都使用导线,利用消音袋压板上的接地连接孔(59)进行电气贯通。
(5)(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的隔声,依靠背后的声学单元板使用厚度在1.2mm~1.5mm,大于面对噪声源的穿孔薄板(1.0mm~1.2mm)。
(6)声学单元板之间弹性胶垫与声学单元金属薄板的连接为:
①在声学单元金属薄板前面的上部与下部靠近卷边的端部15~20mm(因处理噪声频率的音程不同而使用薄板材料的厚度不同)位置,即在没有滚压圆弧的平面部分,冲压加工出6mm直径、间距为100mm的整排(固定连接)穿孔(如图70、图76);声学单元金属薄板端部为圆角过渡、形成裆宽20mm的隼眼(如图69中的60),背面为圆弧过渡17mm边长的直角边;
②声学单元板之间弹性胶垫的表面为弧形,其背后与声学单元金属薄板前面的结合面设计有距离为100mm的反向固定固定爪(如图104、图105),固定爪头部为锥形,锥底直径9mm,锥顶直径3mm,锥面具有(如图106)的三个均布伸缩缝,便于压进金属薄板6mm直径的(固 定连接)穿孔,当其头部进入声学单元金属薄板6mm直径的(固定连接)穿孔的厚度后,便弹起,靠固定爪的6mm脖颈与6mm的孔配合,靠弹起的9mm锥底直径底面将整个声学单元板之间弹性胶垫卡在6mm的孔内限位;
③声学单元板之间弹性胶垫内部与声学单元金属薄板底面连接部分(如图96)为上下错开的伸缩爪,以进行弹性变形隔振;
④声学单元板之间弹性胶垫与声学单元金属薄板背后的连接,依靠声学单元板之间弹性胶垫内端部具有倒钩的固定爪(如图96的75),靠弹性倒钩锁紧在金属薄板翻边的端部(如图99所示)。
(7)在圆弧导流板的圆弧表面滚压出直径和深度均为5mm、孔桥为5mm的圆角过渡密盲孔(如图33所示)。
(8)面对噪声源的声学单元薄板曲线型表面以及圆弧导流板的连续圆弧曲线型表面部分,为穿孔率小于5%的穿孔;因为穿孔的多少对应处理噪声的频率,所以穿孔要根据处理工程计算确定。
(9)面对噪声源的声学单元薄板曲线型表面以及圆弧导流板的背后,使用的铝箔消音袋,其内部使用多孔纤维材料,目的是处理高频噪声,消音袋的厚度要根据处理噪声的频率计算确定。
(10)声学单元薄板端部的加强使用榫卯加强筋(如图59)取代焊接角钢,将榫卯加强筋的主榫头(63)从声学单元金属薄板两端、侧面20mm裆宽为主隼眼(60)的间隙插入,如图69;同时,将声学单元金属薄板两端的金属板厚度及翻边为副榫头(参见64),自然插入榫卯加强筋的两侧对称的副隼眼(61);其中:
①与金属薄板曲线型表面副榫头(64)的配合,只是在连续圆弧曲线的根部平面(a、b、c、d),与榫卯加强筋一侧副隼眼(61)配合,将声学单元金属薄板靠紧在榫卯加强筋主榫头(63)的表面(如图73的65);
②榫卯加强筋另一侧副隼眼(61)内部插入的只是声学单元金属薄板背后17mm的翻边的侧面;
③榫卯加强筋插入声学单元金属薄板两端时,需要在各自的接合面涂刷粘结剂,便于插入,且插入后,在各结合面使用拉铆钉做工艺固定(如图105),便于密封定型;而在背面,则在Z字型胶垫的外表面对应位置,使用金属平垫后,在使用拉铆钉定位如图106。
(11)声学单元薄板中部的加强使用声学单元薄板中部榫卯加强筋(如图64)取代焊接角钢,安装时,需要在结合表面涂刷粘结剂后,在连续圆弧曲线的根部平面(a、b、c、d),以及金属薄板背后17mm的翻边外表面使用拉铆钉定位(参见图63)。
(12)圆弧导流板金属薄板端部的加强,同样使用圆弧导流板榫卯加强筋(图89)取代焊接角钢。此时,参考上述的装配方法:将榫卯加强筋的主榫头(63)从圆弧导流板两端的侧面20mm裆宽的主隼眼(62)的间隙插入;同时,圆弧导流板两端的金属板厚度为副榫头(64),自然插入榫卯加强筋的两侧对称的副隼眼(61);其中:
①与圆弧导流板曲线型表面副榫头(64)的配合,只是在连续圆弧曲线的根部平面(a、b、c、d),与圆弧榫卯加强筋一侧副隼眼(61)配合,将圆弧导流板靠紧在榫卯加强筋主榫头的表面;注意,此时圆弧导流板金属薄顶部圆弧部分与圆弧导流板榫卯加强筋(图89)的配合(如图109、图110),是将圆弧导流板圆弧表面副榫头完全插入圆弧榫卯加强筋一侧副隼眼(图88的74);而且仍然在结合面涂刷粘结剂后,使用拉铆钉定位;
②圆弧导流板榫卯加强筋另一侧副隼眼内部插入的只是套入圆弧导流板背后17mm的翻边端部;
③圆弧导流板榫卯加强筋插入圆弧导流板两端时,需要在各自的接合面涂刷粘结剂,便于插入,且插入后,在各结合面使用拉铆钉做工艺固定,便于密封定型;而在背面,则在Z字型 胶垫的外表面对应位置,使用金属平垫后,在使用拉铆钉定位。
(13)圆弧导流板中部的加强使用圆弧导流板中部榫卯加强筋(如图93)取代焊接角钢,安装时,需要在结合表面涂刷粘结剂后,在连续圆弧曲线的根部平面(a、b、c、d),以及金属薄板背后17mm的翻边外表面使用拉铆钉定位;同时在圆弧表面(如图92)同样使用拉铆钉定位。
(14)最下层声学单元薄板端部的加强使用榫卯加强筋(如图71)取代焊接角钢,任然可以参考前面,将榫卯加强筋的主榫头(63)从声学单元金属薄板两端的侧面20mm裆宽的主隼眼(62)的间隙插入;同时,声学单元金属薄板两端的金属板厚度为副榫头(64),自然插入榫卯加强筋的两侧对称的副隼眼(61);其中:
①与最下层金属薄板曲线型表面副榫头(64)的配合,只是在连续圆弧曲线的根部(图76)平面(e、f)与榫卯加强筋一侧副隼眼(61)配合,将声学单元金属薄板靠紧在榫卯加强筋主榫头(63)的表面;
②榫卯加强筋另一侧副隼眼内部插入的只是最下层声学单元金属薄板背后17mm的翻边端部;
③榫卯加强筋插入最下层声学单元金属薄板两端时,需要在各自的接合面涂刷粘结剂,便于插入,且插入后,在各结合面使用拉铆钉做工艺固定,便于密封定型;而在背面,则在Z字型弹性胶垫的外表面对应位置,使用金属平垫后,在使用拉铆钉定位如图。
(15)声学单元薄板中部的加强使用声学单元薄板中部榫卯加强筋(如图64)取代焊接角钢,安装时,需要在结合表面涂刷粘结剂后,在连续圆弧曲线的根部平面(e、f),以及金属薄板背后17mm的翻边外表面使用拉铆钉定位。
(16)限位消音袋的消音袋压板与声学单元板的榫卯连接后如图67和图84所示。连接时,首先把图66、图82、图86的消音袋压板端部,从声学单元板的背后插入(如图77的)定位孔(66),然后沿声学单元板背后翻边的方向折弯90度,在围绕翻边端部弯折扣实边(如图84),最后在结合面和转弯处涂刷粘结剂后,用器具将扣实边挤严,放大形式如图83所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第一种声学结构使用纤维混凝土,为(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图1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的侧视图。
图2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视图。
图3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轴侧总图。
图4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背面轴侧总图。
图5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正面轴侧总图。
图6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背面轴侧总图。
图7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背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正(外)面轴侧总图。
图8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背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背(内)面轴侧总图。
图9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声学单元板正面轴侧总图。
图10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声学单元板背面轴侧总图。
图11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背面声学单元板正(外)面轴侧总图。
图12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背面声学单元板背(内)面轴侧总图。
图13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板的正面轴侧 总图。
图14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板的背面轴侧总图。
图15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立柱底座总成侧面的轴侧总图。
图16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板弹性连接的槽钢(为了露出底座地脚螺栓观察孔)轴测图。
图17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立柱底座总成正面的轴侧总图。
图18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立柱底座总成底部放大轴侧总图。
图19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Z字型弹性胶垫一端套住H型钢立柱翼板,另一端套住(完全包住)混凝土声学单元板端部的俯视放大试图。
图20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导流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总成。
图21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和背面声学单元板之间的隔振胶垫侧视图。
图22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和背面声学单元板之间的隔振胶垫轴侧图。
图23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固定立柱底座总成的地脚螺栓防松扣盖。
图24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固定消声袋的L形PVC工程塑料管。
图25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固定导流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顶部的PVC工程塑料直管。
图26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固定L形PVC工程塑料管和导流声学单元板背面顶部PVC工程塑料管的工程塑料销。
图27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正面和背面声学单元板的底座隔振胶垫轴测图。
图28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总成轴测图。
图29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总成轴测图。
图30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立柱底座隔振胶垫轴测图。
图31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的底部两端的支撑盖板板轴测图。
图32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导流板光滑表面梅花(孔桥一致)排列的密盲孔布置图。
图33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导流板光滑表面梅花(孔桥一致)排列的密盲孔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4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的侧视连续圆弧光滑结构放大试图。
图35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表示PVC工程塑固定插座,以及电气导通连接座位置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6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声屏障导流板与H型钢立柱翼板弹性阻尼连接的Z字型弹性胶垫的轴测图。
图37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与槽钢弹性连接的Z字型弹性胶垫的轴测图。
图38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使用PVC工程塑料管靠PVC工程塑 料端部铆死定位结构的放大轴测图。
图39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表示安装隔振胶垫位置斜面的放大轴测图。
图40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所有隔振胶垫与声学单元板连接的锁定牙形斜面的放大视图。
图41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与上面的声学单元板之间的隔振胶垫。
图42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总成插入H型钢立柱的示意轴侧图。
图43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一端声学单元板总成插入H型钢立柱的放大的示意轴侧图。
图44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声学单元板的背后的轴测图。
图45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声学单元板的背后连接消音袋的T形PVC工程塑料管轴测图。
图46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观察孔扣盖固定弹簧扣轴测图。
图47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观察孔扣盖的上部轴测图。
图48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观察孔扣盖的下部(观察内部)轴测图。
图49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安装观察孔扣盖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0是(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安装观察孔扣盖的示意图。
(二)第二种声学结构使用金属薄板,为(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将第一种声学结构的材料为纤维混凝土结构换成同样结构形式的金属薄板,即为(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图51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的侧视图。
图52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视图。
图53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轴侧总图。
图54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背面轴侧总图。
图55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声学单元背后的轴测图。
图56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榫卯加强筋顶部放大的轴测图。
图57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榫卯加强筋顶部安装后的放大轴测图。
图58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反面)声学单元板总成的轴测图。
图59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榫卯加强筋的轴测图。
图60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声学单元板背后有消音袋的轴测图。
图61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Z字型弹性胶垫放大的轴测图。
图62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背后中间榫卯加强筋的顶部放大轴测图。
图63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声学单元板背后反映榫卯加强筋以及使用消音袋压板的轴测图。
图64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背后中间榫卯加强筋的轴测图。
图65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声学单元板背后消音袋压板端部榫卯连接的形式。
图66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声学单元板背后消音袋压板的轴测图。
图67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声学单元板背后消音袋压板与声学单元板背后连接的轴测图。
图68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面声学单元板背后消音袋的轴测图。
图69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屏障(正反面)声学单元板曲线型金属薄板的侧视图。
图70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正反面)声学单元板曲线型金属薄板的轴测图。
图71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板榫卯加强筋的轴测图。
图72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板总成一端的轴测图。
图73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与榫卯加强筋结合的端部上部一端的轴侧图。
图74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板总成正面的轴测图。
图75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板的Z字型弹性胶垫放大轴测图。
图76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薄板正面轴测图。
图77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薄板背面轴测图。
图78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中部榫卯加强筋的放大轴测图。
图79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板背面总成背面的轴测图。
图80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板前面总成背面的轴测图。
图81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消声袋的总成。
图82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消声袋压板的放大轴测图。
图83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消声袋压板端部卯榫连接形式的放大视图。
图84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与消声袋压板连接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85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圆弧导流声学总成正面的轴测图。
图86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圆弧导流板消声袋压板的轴侧放大视图。
图87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圆弧导流声学总成背面的轴测图。
图88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榫卯加强筋圆弧部分的放大轴测图。
图89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榫卯加强筋的轴测图。
图90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圆弧导流声学单元的消声袋总成。
图91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榫卯加强筋底部的放大轴测图。
图92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圆弧导流声学单元中部榫卯加强筋圆弧部分的放大轴测图。
图93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圆弧导流声学单元中部榫卯加强筋的轴测图。
图94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圆弧导流声学单元中部榫卯加强筋底部 的放大轴测图。
图95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背后底部与消声袋压板连接的放大轴测图。
图96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之间隔层减振胶垫的侧视图。
图97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之间隔层减振胶垫的轴侧图。
图98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之间隔层减振胶垫端部的放大轴测图。
图99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之间隔层减振胶垫与声学单元底部连接的背后端部放大轴测图。
图100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金属声学薄板底部端部背后的放大轴测图。
图101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之间隔层减振胶垫与声学单元底部连接的正面端部放大轴测图。
图102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与H型钢连接的局部放大,即图54A向的视图。
图103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顶部圆弧导流声学单元与背面最上层声学单元背后消声袋靠紧结构的部分放大轴侧图。
图104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上部,与上层声学单元之间连接的弹性减振胶垫的轴测图。
图105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上部,与上层声学单元之间连接的弹性减振胶垫的侧视图。
图106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板之间弹性减振胶垫内表面,即图96中B向的锥形固定爪端面的放大视图。
图107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正面上部一端榫卯加强筋铆钉固定的放大轴测图。
图108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背面上部一端榫卯加强筋被Z字型胶条套住后,使用平垫与铆钉固定的放大轴测图。
图109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板一端使用榫卯加强筋的轴测图。
图110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板一端圆弧导流部分与榫卯加强筋配合的放大轴测图。
图111是(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最下层声学单元与槽钢安装的示意图。
图中:
(一)第一种声学结构使用纤维混凝土,为(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1)立柱底座隔振胶垫,(2)底座,(3)槽钢,(4)支撑盖板,(5)正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6)正面声学单元板,(7)最下层正面和背面声学单元板的底座隔振胶垫,(8)正面和背面声学单元板之间的隔振胶垫,(9)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板,(10)T形PVC工程塑料管,(11)背面声学单元板,(12)背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13)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与槽钢弹性连接的Z字型弹性胶垫,(14)L形PVC工程塑料管,(15)最下层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16)正面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17)声学单元板、声屏障导流板与H型钢立柱翼板弹性阻尼连接的Z字型弹性胶垫,(18)导流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19)固定导流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顶部的PVC工程塑料直管,(20)PVC工程塑料销,(21)电气导通连接座,(22)PVC工程塑固定插座,(23)观察孔扣盖,(24)地脚螺栓,(25)地脚螺栓螺母,(26)地脚螺栓孔, (27)地脚螺栓螺母防松扣盖(10)本体上的止动臂,(28)止动臂限位弯臂,(29)底座(2)本体的上边缘,(30)声学单元板背面加强筋端部的加强筋的安装斜面,(31)声学单元板正面本体表面安装隔振胶条的咬合口,(32)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3)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与上面的声学单元板之间的隔振胶垫,(34)地脚螺栓防松扣盖,(35)支撑盖板工艺孔,(36)观察孔扣盖固定弹簧扣,(37)观察孔扣盖弹性臂,(38)观察孔扣盖弹簧扣座,(39)观察孔扣盖底部限位臂,(40)观察孔扣盖底座,(41)观察孔扣盖弹性臂安装轴,(42)观察孔扣盖弹性臂安装轴把手,(43)底座观察孔扣盖弹性臂安装工艺孔,(44)观察孔扣盖密封面。
(二)第二种声学结构使用金属薄板,为(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45)圆弧导流声学单元,(46)声学单元板之间的隔振弹性胶垫(也叫隔振胶垫),(47)背面的声学单元,(48)正面的声学单元,(49)最下层声学单元与上部声学单元之间的隔振胶垫,(50)正面最下层声学单元,(51)背面最下层声学单元,(52)圆弧导流板背后的消音袋,(53)圆弧导流板消声袋压板,(54)正面的声学单元板背后的消音袋,(55)正面的声学单元板消声袋压板,(56)声学单元板端部榫卯加强筋,(57)Z字型弹性胶垫,(58)声学单元板中部榫卯加强筋,(59)消音袋压板上的接地连接孔,(60)声学单元金属薄板的翻边裆宽,(61)榫卯加强筋的两侧翻边间隙,也叫副隼眼,(62)隔振胶垫安装孔,(63)榫卯加强筋的主榫头,(64)声学单元金属薄板翻边后形成的裆宽的薄板厚度为副榫头,(65)榫卯加强筋主榫头的表面,(66)消声袋压板定位孔,(67)最下层声学单元板Z字型胶垫,(68)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中部榫卯加强筋,(69)最下层声学单元板端部榫卯加强筋,(70)最下层声学单元板消音袋,(71)圆弧导流板Z字型弹性胶垫,(72)圆弧导流板中部榫卯加强筋,(73)圆弧导流板端部榫卯加强筋,(74)圆弧榫卯加强筋副隼眼(参见61),(75)声学单元板之间弹性胶垫内端部具有倒钩的固定爪,(76)固定伸缩爪,(77)安装连接Z字型弹性胶垫与槽钢使用的光滑塑料表面的电线,(78)最下层声学单元板消音袋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第一种声学结构的材料为纤维混凝土
A.安装立柱
使用图15的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立柱底座总成,在底座(2)下部与基础之间垫上图30的立柱底座隔振胶垫(1),将其对应的地脚螺栓孔(26)穿过地脚螺栓(24),然后使用地脚螺栓螺母(25)紧固,在使用图23中的地脚螺栓防松扣盖(10)穿过地脚螺栓,扣住紧固后的地脚螺栓螺母(25)表面,接着拧入地脚螺栓上部的第二层的螺母并紧固,随后将地脚螺栓防松扣盖(10)上的止动臂(27)沿底座(2)本体的上边缘(29)向下折弯(如图18),使地脚螺栓防松扣盖(10)沿底座(2)本体的上边缘(29)形成止动力臂,限制下层螺母的松动;然后依次操作,将图15的立柱底座总成固定在基础上表面。
B.组装正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
将L形PVC工程塑料管(14)插入正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5)背面的各个PVC工程塑固定插座(22),在从侧面将最下层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15)插入最下层声学单元板背面与L形PVC工程塑料管(14)拐弯面之间,使两端拐弯相对(如图6);然后将PVC工程塑料销(20)插入PVC工程塑固定插座(22),在把PVC工程塑料销(20)两端加热形成铆死凸台。
将图27的最下层正面和背面声学单元板的底座隔振胶垫(7)如图6安装到正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5)的底部;安装时,将声学单元板背面加强筋端部的加强筋的安装斜面(30)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将声学单元板正面本体表面安装隔振胶条的咬合口(31)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
然后将图37的两个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与槽钢弹性连接的Z字型弹性胶垫(13)分别套入 最下层声学单元板(5)的两个端面(如图5、图6)。
C.组装背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
将两个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与槽钢弹性连接的Z字型弹性胶垫(13)分别套入最下层声学单元板(5)的两个端面(如图5、图6)。
然后将图27的最下层正面和背面声学单元板的底座隔振胶垫(7)如图8安装到背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12)的底部;安装时,将声学单元板背面加强筋端部的加强筋的安装斜面(30)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将声学单元板正面本体表面安装隔振胶条的咬合口(31)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
D.组装正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上部的正面声学单元板
将L形PVC工程塑料管(14)插入正面声学单元板(6)背面的各个PVC工程塑固定插座(22),从侧面将正面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16)插入最下层声学单元板背面与L形PVC工程塑料管(14)拐弯面之间,使两端拐弯相对(如图10);然后将PVC工程塑料销(20)插入PVC工程塑固定插座(22),再把PVC工程塑料销(20)两端加热形成铆死凸台。
然后将图41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与上面的声学单元板之间的隔振胶垫(33)的较长的部分安装到正面声学单元板的底部;安装时,将声学单元板背面加强筋端部的加强筋的安装斜面(30)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将声学单元板正面本体表面安装隔振胶条的咬合口(31)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
然后图36的两个声学单元板、声屏障导流板与H型钢立柱翼板弹性阻尼连接的Z字型弹性胶垫(17)正面声学单元板(6)的两个端面(如图9)。
E.组装背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上部的背面声学单元板
将图36的两个声学单元板、声屏障导流板与H型钢立柱翼板弹性阻尼连接的Z字型弹性胶垫(17)分别套入背面声学单元板(11)的两个端面(如图11)。
然后将图41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与上面的声学单元板之间的隔振胶垫(33)的较长的部分安装到背面声学单元板的底部;安装时,将声学单元板背面加强筋端部的加强筋的安装斜面(30)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将背面声学单元板正面本体表面安装隔振胶条的咬合口(31)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
F.组装正面声学单元板
将L形PVC工程塑料管(14)插入正面声学单元板(6)背后的各个PVC工程塑固定插座(22),从侧面将正面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16)插入最下层声学单元板背面与L形PVC工程塑料管(14)拐弯面之间,使两端拐弯相对(如图10);然后将PVC工程塑料销(20)插入PVC工程塑固定插座(22),再把PVC工程塑料销(20)两端加热形成铆死凸台。
然后按图22,将正面和背面声学单元板之间的隔振胶垫(8)安装到正面声学单元板(6)的底部;安装时,将声学单元板背面加强筋端部的加强筋的安装斜面(30)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将声学单元板正面本体表面安装隔振胶条的咬合口(31)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
按图36的两个声学单元板、声屏障导流板与H型钢立柱翼板弹性阻尼连接的Z字型弹性胶垫(17)正面声学单元板(6)的两个端面(如图9)。
G.组装背面声学单元板
按图22,将正面和背面声学单元板之间的隔振胶垫(8)安装到背声学单元板(11)的底部;安装时,将声学单元板背面加强筋端部的加强筋的安装斜面(30)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将声学单元板正面本体表面安装隔振胶条的咬合口(31)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
再按图36的两个声学单元板、声屏障导流板与H型钢立柱翼板弹性阻尼连接的Z字型弹 性胶垫(17)安装到正面声学单元板(6)的两个端面(如图9)。
H.组装导流声学单元板
将L形PVC工程塑料管(14)插入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板(9)连续圆弧面背后的上下各个PVC工程塑固定插座(22),从侧面将正面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16)插入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板(9)背面与L形PVC工程塑料管(14)拐弯面之间,使两端拐弯相对(如图14);然后将PVC工程塑料销(20)插入PVC工程塑固定插座(22),再把PVC工程塑料销(20)两端加热形成铆死凸台。
固定导流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顶部的PVC工程塑料直管(19)插入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板(9)背后圆弧顶端PVC工程塑固定插座(22),把PVC工程塑料销(20)两端加热形成铆死凸台。
从侧面将导流声学单元板背面的消音袋(18)插入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板(9)背面与L形PVC工程塑料管(14)拐弯面之间,靠消音袋的回弹力固定。
然后按图14,将正面和背面声学单元板之间的隔振胶垫(8)安装到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板(9)的底部;安装时,将声学单元板背面加强筋端部的加强筋的安装斜面(30)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将声学单元板正面本体表面安装隔振胶条的咬合口(31)与隔振胶条的咬合斜面(32)使两端对正、严实合缝。
按图36的两个声学单元板、声屏障导流板与H型钢立柱翼板弹性阻尼连接的Z字型弹性胶垫(17)安装到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板(9)的两个端面(如图13)。
I.安装纤维混凝土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总成
(a)按图42,将上述组装的各总成端部的声学单元板、声屏障导流板靠Z字型弹性胶垫(17)插入H型钢立柱翼板,如图43对准H型钢翼板从上向下插入。
(b)正面(有消音袋)的各个声学单元板从下而上的插入顺序为:
1.插入序号B.组装正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使长于最下层声学单元板的消声袋的两端均与两端的槽钢立柱腹板撑紧;
2.插入序号D.组装正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上部的正面声学单元板;使长于最下层声学单元板的消声袋的两端均与两端的槽钢立柱腹板撑紧;
3.插入序号F.组装正面声学单元板(可以是多块串联),使长于最下层声学单元板的消声袋的两端均与两端的槽钢立柱腹板撑紧;
4.插入序号H.组装导流声学单元板。
(c)背正面(无消音袋)的各个声学单元板从下而上的插入顺序为:
1.插入序号C.组装背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
2.插入序号E.组装背面最下层声学单元板上部的背面声学单元板
3.插入序号G.组装背面声学单元板(可以是多块串联,如图3所示,要与正面板对应)。
J.连接接地导线
使用导线至上而下连接所有的声学单元板电气导通连接座(如图35的序号21)上的电气导通的接头,将接头接到基础的电气贯通连接座(图中未表示)实现接地。
K.观察孔扣盖的安装
如图49、图50所示,握住观察孔扣盖弹性臂安装轴把手(42),将观察孔扣盖弹性臂安装轴(41)穿过支撑盖板工艺孔(35),接着将观察孔扣盖(23)的观察孔扣盖底座(40)坐在底座上表面,将地脚螺栓扣住,使观察孔扣盖密封面(44)置于支撑盖板(4)的下面,并穿过观察孔扣盖弹性臂(37)的臂孔,在穿进底座观察孔扣盖弹性臂安装工艺孔(43),然后按图50的旋转箭头方向转动观察孔扣盖(23),将观察孔扣盖底部限位臂(39)靠近底座端面,使观察孔扣盖弹簧扣座(38)穿过观察孔扣盖固定弹簧扣(36),使其弹性压扁后在扩张,将观察孔扣 盖(23)定位,然后将观察孔扣盖弹性臂安装轴(41)抽出。
(二)第二种声学结构使用金属薄板,为(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将第一种声学结构的材料为纤维混凝土结构换成同样结构形式的金属薄板,即为(金属薄板)弹性连接的曲线型隔振声屏障。与纤维混凝土结构不同的是:
1.组装声学单元板(包括声学单元板、最下层声学单元板)
1.1安装榫卯加强筋
将榫卯加强筋的主榫头(63)从声学单元金属薄板(47及48)两端、侧面20mm裆宽为主隼眼(60)的间隙插入,如图69;
将声学单元金属薄板两端的金属板厚度及翻边为副榫头(64),自然插入榫卯加强筋的两侧对称的副隼眼(61);其中:
①与金属薄板曲线型表面副榫头(64)的配合,只是在连续圆弧曲线的根部平面(a、b、c、d),与榫卯加强筋一侧副隼眼(61)配合,将声学单元金属薄板靠紧在榫卯加强筋主榫头(63)的表面(如图73的65);
②榫卯加强筋另一侧副隼眼(61)内部插入的只是声学单元金属薄板背后17mm的翻边的侧面;
③榫卯加强筋插入声学单元金属薄板两端时,需要在各自的接合面涂刷粘结剂,便于插入,且插入后,在各结合面使用拉铆钉做工艺固定(如图107),便于密封定型;而在背面,则在Z字型胶垫的外表面对应位置,使用金属平垫后,在使用拉铆钉定位如图108。
④声学单元薄板中部的加强使用声学单元薄板中部榫卯加强筋(如图64)取代焊接角钢,安装时,需要在结合表面涂刷粘结剂后,在连续圆弧曲线的根部平面(e、f),以及金属薄板背后17mm的翻边外表面使用拉铆钉定位。
1.2安装Z字型弹性胶垫
将声学单元对应的Z字型弹性胶垫(57)从声学单元端部套入(如图61),在确认靠严后,在胶条背部与声学单元金属薄板17mm长度的翻边中心,垫上平垫,然后在垫表面穿透至榫卯加强筋的主榫头(63)的与之结合面用拉铆钉紧固(如图108)。
1.3安装隔层胶垫
声学单元板之间弹性隔振胶垫的表面为弧形(如图101),其背后与声学单元金属薄板前面的结合面设计有距离为100mm的反向固定固定爪(如图104、图105),固定爪头部为锥形,锥底直径9mm,锥顶直径3mm,锥面具有(如图106)的三个均布伸缩缝,便于压进金属薄板6mm直径的(固定连接)穿孔,当其头部进入声学单元金属薄板6mm直径的(固定连接)穿孔的厚度后,便弹起,靠固定爪的6mm脖颈与6mm的孔配合,靠弹起的9mm锥底直径底面将整个声学单元板之间弹性胶垫卡在6mm的孔内限位(如图99)。
声学单元板之间弹性胶垫与声学单元金属薄板背后的连接,依靠声学单元板之间弹性胶垫内端部具有倒钩的固定爪(如图96的75),靠弹性倒钩锁紧在金属薄板翻边的端部(如图99所示)即可限位。
安装时只要将声学单元板长度方向与隔振胶垫(46)对称,声学单元板上下端部平面与隔振胶垫(46)的底面靠严后,将所有的固定伸缩爪(76)压入金属薄板前面的6mm)隔振胶垫安装孔(62);将隔振胶垫(46)上下的倒钩的固定爪(75)卡入金属薄板的翻边端部即可。
1.4安装消音袋
将声学单元板对应的消音袋平铺在声学单元板背后,使消音袋两端与声学单元板两端多出的距离左右一致、对称;每个限位消音袋的消音袋压板与声学单元板的榫卯的连接如图67和图84所示。连接时,首先把图66、图82、图86的消音袋压板端部,从声学单元板的背后插入(如图77的)定位孔(66),然后沿声学单元板背后翻边的方向折弯90度,在围绕翻边端部弯折扣实边(如图84),最后在结合面和转弯处涂刷粘结剂后,用器具将扣实边挤严,放大形式如图83所示。
2.组装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板
参考上述的装配方法:将榫卯加强筋的主榫头(63)从圆弧导流板两端的侧面20mm裆宽的主隼眼(62)的间隙插入;同时,圆弧导流板两端的金属板厚度为副榫头(64),自然插入榫卯加强筋的两侧对称的副隼眼(61);其中:
①与圆弧导流板曲线型表面副榫头(64)的配合,只是在连续圆弧曲线的根部平面(a、b、c、d),与圆弧榫卯加强筋一侧副隼眼(61)配合,将圆弧导流板靠紧在榫卯加强筋主榫头的表面;注意,此时圆弧导流板金属薄顶部圆弧部分与圆弧导流板榫卯加强筋(图89)的配合(如图109、图110),是将圆弧导流板圆弧表面副榫头完全插入圆弧榫卯加强筋一侧副隼眼(图88的74);而且仍然在结合面涂刷粘结剂后,使用拉铆钉定位;
②圆弧导流板榫卯加强筋另一侧副隼眼内部插入的只是套入圆弧导流板背后17mm的翻边端部;
③圆弧导流板榫卯加强筋插入圆弧导流板两端时,需要在各自的接合面涂刷粘结剂,便于插入,且插入后,在各结合面使用拉铆钉做工艺固定,便于密封定型;而在背面,则在Z字型胶垫的外表面对应位置,使用金属平垫后,在使用拉铆钉定位。
④圆弧导流板中部的加强使用圆弧导流板中部榫卯加强筋(如图64)取代焊接角钢,安装时,需要在结合表面涂刷粘结剂后,在连续圆弧曲线的根部平面(e、f),以及金属薄板背后17mm的翻边外表面使用拉铆钉定位。
3.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声学单元与立柱
与装汽车挡风玻璃的方法基本一样,一根有光滑塑料外皮的电线系成圆环为工具,做成安装连接Z字型弹性胶垫与槽钢使用的光滑塑料表面的电线(77)。
以图111安装最下层声学单元与槽钢连接为例,首先以最下层声学单元板总成上的Z字型胶垫(67)的一端开口为隼眼,立柱下部的外表面槽钢翼板为榫头,使翼板(榫头)完全塞进隼眼根部;最下层声学单元板总成的另一端置于另一个立柱同一平面最下部表面槽钢的内表面,并靠严,把有光滑塑料表面的电线(77)穿过Z字型胶垫(67)的隼眼根部(如图111),然后在Z字型胶垫(67)的上部将电线(77)按住,拉动电线(77)置于Z字型胶垫(67)的根部一端,使Z字型胶垫(67)的翼面弹性变形背拉直,直至将电线(77)全部拉出,此时Z字型胶垫(67)的翼面将完全包住槽钢翼板榫头,最后将声学单元板与底面靠实即完成安装。
其余的声学单元以此按此装配,其中,面对噪声源的声学单元均为开孔板,且其背面装有铝箔消音袋、与H型钢及槽钢靠噪声源的翼板串联连接,最上层为圆弧导流声学单元总成;背对噪声源的翼板串联没有消音袋的声学单元总成,但是最上层则使用背后有消音袋的声学单元总成,以实现封闭。
4.连接接地导线
在安装面对噪声源的声学单元板总成时,使用导线至上而下连接所有的声学单元板背后消音袋压板上的接地连接孔(59),并将接头接到基础的电气贯通连接座(图中未表示)实现接地。

Claims (7)

1.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其特征是:由于金属薄板材料使用“榫卯加强筋”,使产品外形结构可以与非金属材料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曲线型振振声屏障,其特征是:在声学单元板与立柱之间的连接使用同样结构的Z字型截面的橡胶垫,实现了金属薄板材料声学单元与非金属材料声学单元的互换和通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曲线型振振声屏障,其特征是:Z字型结构橡胶垫的一端套住立柱型钢的翼板,另一端套住声学单元板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其特征是:金属薄板材料声学单元在垂直于地面的端部和中部使用榫卯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其特征是:立柱底座(如图18)总成的钢板底座上表面焊接H立柱,钢板底座两端侧面对称焊接槽钢副立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其特征是:立柱底座上表面的最下层固定螺母外表面使用的地脚螺栓防松扣盖防止松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其特征是:立柱底座的地脚螺栓使用观察孔扣盖将地脚螺栓从背后扣住,靠结构限制六个自由度。
CN201510695034.1A 2015-11-24 2015-11-24 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Pending CN1067588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5034.1A CN106758898A (zh) 2015-11-24 2015-11-24 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5034.1A CN106758898A (zh) 2015-11-24 2015-11-24 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58898A true CN106758898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14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5034.1A Pending CN106758898A (zh) 2015-11-24 2015-11-24 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5889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9601A (zh) * 2017-07-27 2017-10-27 江苏新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金属声屏障
CN111829032A (zh) * 2020-06-29 2020-10-27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降噪装置、应用有该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45593A (zh) * 2020-08-24 2020-11-17 蒋昌俊 一种拼接式高速公路隔音屏障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9601A (zh) * 2017-07-27 2017-10-27 江苏新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金属声屏障
CN111829032A (zh) * 2020-06-29 2020-10-27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降噪装置、应用有该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29032B (zh) * 2020-06-29 2021-12-0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降噪装置、应用有该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45593A (zh) * 2020-08-24 2020-11-17 蒋昌俊 一种拼接式高速公路隔音屏障
CN111945593B (zh) * 2020-08-24 2022-01-14 江苏远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式高速公路隔音屏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8898A (zh) 弹性连接曲线型隔振声屏障
CN201016199Y (zh) 双面打孔的蜂巢板
CN201749667U (zh) 束腔共振消声器
KR20080112081A (ko) 차음 장치
CN202055357U (zh) 一种组合式隔音室
CN107034800A (zh) 封闭式隧道结构声屏障
CN205576772U (zh) 一种拼装式高速铁路声屏障吸声板
CN202273328U (zh) 隔音罩墙体
CN201099926Y (zh) 一种隔声罩墙体
CN209243600U (zh) 一种吸声声屏障
CN208311776U (zh) 一种排气管道用降噪装置
Novak Sound insulation of lightweight double walls
CN106468045B (zh) 阻尼式铁路金属声屏障及其组合装置
CN205152821U (zh) 复合吸声板
CN218122863U (zh) 展示桥梁减震结构及效果的科普装置
CN214364251U (zh) 一种集成式墙体单元化模块
CN206091501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结构缝
CN206194517U (zh) 一种非晶合金变压器
CN207879182U (zh) 一种三腔双弹片结构的木门
CN216476034U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隔音板
CN213389785U (zh) 一种多层城市高架桥梁声屏障结构
CN210857577U (zh) 一种可拆卸的环保隔音板体
CN206376197U (zh) 一种高速铁路金属声屏障
CN204676443U (zh) 新型减载式声屏障单元板
CN211596484U (zh) 一种声屏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