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41134A - 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 - Google Patents

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41134A
CN106741134A CN201611099391.2A CN201611099391A CN106741134A CN 106741134 A CN106741134 A CN 106741134A CN 201611099391 A CN201611099391 A CN 201611099391A CN 106741134 A CN106741134 A CN 106741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wheel
active
gear
hoisting machin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993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41134B (zh
Inventor
丁宏刚
陈建凯
李丽
鹿鹏程
马云旺
曹书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993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411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41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1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41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1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62D5/2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 of steering gear 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3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mounted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Manually-movable jib-cranes for use in workshops; Floating c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其中该起重机械包括方向盘(1)和车轮,主动转向系统包括主动转向装置(3)、液压助力转向器(6)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主动转向装置(3)设置在方向盘(1)和起重机械的转向垂臂(7)之间,以根据所述起重机械的行驶工况调节方向盘(1)和转向垂臂(7)之间的转向传动比,液压助力转向器(6)设置在方向盘(1)和转向垂臂(7)之间,以控制所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驱动所述车轮转向。本发明主动转向系统中采用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对车轮的转向进行驱动,可以提高克服转向阻力的能力,能够适用于多种起重机底盘,增大了主动转向系统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全地面起重机采用的是机械液压助力转向和电液比例转向系统,机械液压助力系统因具有技术成熟、可靠性强的特点而被业内普遍采用,电液比例转向系统可以实现多轴多模式转向。但是现有的转向系统无法解决低速灵活性和高速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近代汽车转向技术经历了液压助力转向、电动助力转向、线控转向和主动转向几个阶段。主动转向系统具有线控转向的可变传动比功能,又保留着转向盘与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保障了转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八轴汽车底盘起重机及其转向控制系统、方法(参见公开号为CN102030037A的专利),其方向盘通过角传动器改变传递方向,最终将方向盘转角输出到转向器,进而控制车轮转向。该转向控制系统采用固定的转角传动比,角传动器速比不能改变,仅作为改变传递方向使用,传动比大小主要由转向器传动比决定,而转向器的传动比由转向器内部设计决定,同样也是一个定比系统。
还有一种融合电动助力转向功能的主动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参见公开号为CN101695935A的专利),如图1所示,该主动转向系统依次包括转向盘a1、转向输入轴a2、行星齿轮机构a5、转向输出轴a6、转向机a9、转向横拉杆a10、安装于行星齿轮机构a5上的转向电机a4、转向盘转角传感器、横摆角速度传感器以及侧向加速度传感器,装在转向输入轴a2上的转向盘转矩传感器a3获得的转向盘转矩传感器信号以及转角传感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和横摆角速度传感器获得的信号,根据整车的操纵稳定性计算出转向系统的理想传动比和转向角修正量,向转向电机a4发出控制信号,驱动上述行星齿轮机构a5实施变传动比控制和主动转向干预控制的ECU。ECU根据转向电机a4发回的转向电机反馈信号,给助力电机a7发送助力电机控制信号,确定助力电机a7助力力矩和回正控制力矩大小,通过转向横拉杆a10共同驱动前轮a11转向,实施电动助力转向助力控制、回正控制。
在上述的八轴汽车底盘起重机及其转向控制系统中,采用固定的转向传动比,无法解决低速灵活性和高速稳定性的矛盾:液压助力可以使转向较轻,但在低速大转角、掉头、小场地转向等工况下,需要反复大幅度转动方向盘,转向灵活性差,易疲劳;高速行驶时,后桥锁止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行驶稳定性,但是改善程度有限,在遇到特殊情况如雨雪天、急转弯时,仍有出现失稳的可能性;在车轮定位参数不良、胎压不标准、悬架未调平等情况下,直线行驶过程中会发生跑偏,需要驾驶员不断的进行修正,增加驾驶负担。
在上述的融合电动助力转向功能的主动转向系统中,主动转向系统融合了电动助力转向功能,由于起重机底盘转向阻力大,电动助力转向满足不了系统要求,并且其布置方式占用空间较大,实际操作中布置困难。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以提高起重机械克服转向阻力的能力,增大主动转向系统的适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该起重机械包括方向盘和车轮,主动转向系统包括主动转向装置、液压助力转向器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所述主动转向装置设置在所述方向盘和所述起重机械的转向垂臂之间,以根据所述起重机械的行驶工况调节所述方向盘和所述转向垂臂之间的转向传动比,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设置在所述方向盘和所述转向垂臂之间,以控制所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驱动所述车轮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转向装置设置在所述方向盘和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之间,以通过所述主动转向装置改变所述方向盘的输入与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的输出之间的传动比。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转向装置设置在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和所述转向垂臂之间,以通过所述主动转向装置改变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的输出与所述转向垂臂的输出之间的传动比。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转向装置包括差动轮系,所述差动轮系通过调节其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来调节所述方向盘和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之间的转向传动比。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转向装置还包括电机,所述差动轮系包括行星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电机与所述行星轮通过系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行星轮相互啮合并通过所述输入轴与所述方向盘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行星轮相互啮合并通过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差动轮系还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通过相互垂直设置的两个齿轮连接在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以使得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的传递方向相互垂直,使所述主动转向装置集成角传动器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系杆连接,所述蜗轮在所述蜗杆的带动作用下通过所述系杆驱动所述行星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转向系统至少具有高速行驶模式和低速行驶模式,在所述高速行驶模式下,所述方向盘与所述车轮之间的转向传动比较小;在所述低速行驶模式下,所述方向盘与所述车轮之间的转向传动比较大。
进一步地,在所述高速行驶模式下,所述电机的旋转方向与所述方向盘的输入方向相反,以增大所述方向盘的输入角度;在所述低速行驶模式下,所述电机的旋转方向与所述方向盘的输入方向相同,以减小所述方向盘的输入角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角度传感器、ECU和控制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方向盘的输入转角,并将所述方向盘的输入转角信号和所述起重机械的姿态信号一起传递至所述ECU,所述ECU根据接收的信号对所述控制器发出指令,以对所述主动转向装置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还包括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用于在所述主动转向装置发生故障时对所述主动转向装置进行锁定,以使所述主动转向装置失去改变所述方向盘与所述车轮之间的转向传动比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械,包括上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所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用于驱动所述前轮转向,所述后轮的转向通过电控液压转向系统来驱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方向盘与转向垂臂之间设置了主动转向装置,该主动转向装置能够根据起重机械的行驶工况调节方向盘与转向垂臂之间的转向传动比,实现对车轮转向的主动控制,提高运行的稳定性、主动安全性和操纵舒适性;另外,该主动转向系统中采用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对车轮的转向进行驱动,可以提高克服转向阻力的能力,能够适用于多种起重机底盘,增大了主动转向系统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融合电动助力转向功能的主动转向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一个实施例中主动转向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a1-转向盘,a2-转向输入轴,a3-转向盘转矩传感器,a4-转向电机,a5-行星齿轮机构,a6-转向输出轴,a7-助力电机,a8-蜗轮蜗杆减速机构,a9-转向机,a10-转向横拉杆,a11-车轮;
1-方向盘,2-角度传感器,3-主动转向装置,4-角度传感器,5-转向传动轴,6-液压助力转向器,7-转向垂臂,8-第一转向拉杆,9-转向摇臂,10-第二转向拉杆,11-第三转向拉杆,12-控制器,31-输入轴,32-输出轴,33-行星轮,34-系杆,35-蜗杆,36-蜗轮,37-中间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起重机械包括方向盘1和车轮,主动转向系统包括主动转向装置3、液压助力转向器6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主动转向装置3设置在方向盘1和转向垂臂7之间,主动转向装置3能够根据起重机械的行驶工况调节方向盘1和转向垂臂7之间的转向传动比,液压助力转向器6设置在方向盘1和起重机械的转向垂臂7之间,以控制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驱动车轮转向。其中,在液压助力转向器6、转向垂臂7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液压助力油缸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驱动车轮转向,同时,在主动转向装置3的作用下,还可以实现对车轮转向的主动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方向盘1与转向垂臂7之间设置了主动转向装置3,该主动转向装置3能够根据起重机械的行驶工况调节方向盘1与转向垂臂7之间的转向传动比,实现对车轮转向的主动控制,除了驾驶员通过方向盘1对车轮进行转向操作外,起重机械还可以通过主动转向装置3主动对车轮转向角进行调节,提高运行的稳定性、主动安全性和操纵舒适性。该主动转向系统中采用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对车轮的转向进行驱动,可以提高克服转向阻力的能力,能够适用于多种起重机底盘,增大了主动转向系统的适用范围。
具体来说,主动转向装置3可以设置在方向盘1和液压助力转向器6之间,以通过主动转向装置3改变方向盘1的输入与液压助力转向器6的输出之间的传动比,进而调节车轮的转向,实现对车轮转向的主动控制。
主动转向装置3也可以设置在液压助力转向器6和转向垂臂7之间,以通过主动转向装置3改变液压助力转向器6的输出与转向垂臂7的输出之间的传动比,进而调节车轮的转向,实现对车轮转向的主动控制。
其中,主动转向装置3可以包括差动轮系,差动轮系中包括输入轴31与输出轴32,通过调节其输入轴31与输出轴32之间的传动比来调节方向盘1和液压助力转向器6之间的转向传动比。
作为主动转向装置3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主动转向装置3还包括电机,差动轮系包括行星轮33、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电机与行星轮33通过系杆34驱动连接,第一齿轮与行星轮33相互啮合并通过输入轴31与方向盘1连接,第二齿轮与行星轮33相互啮合并通过输出轴32与液压助力转向器6连接。
这样,通过电机可以驱动行星轮33转动,行星轮33的转动可以改变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从而改变其输入轴31与输出轴32之间的传动比,而输入轴31一端与方向盘1连接,输出轴32一端与液压助力转向器6连接,因此在电机的作用下,可以改变方向盘1和液压助力转向器6之间的转向传动比,同时,电机为主动控制,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启动,也可以在需要时停止,即主动转向装置3可以实现主动控制。
如图3所示,差动轮系还包括中间轴37,中间轴37通过相互垂直设置的两个齿轮连接在输入轴31与第一齿轮之间,以使得输入轴31与输出轴32的传递方向相互垂直,使主动转向装置3集成角传动器的功能,这样将主动转向装置与角传动器集成在一起,在具体设置时可以将二者集成在同一模块中,可以节省占地空间,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地,电机可以采用蜗轮蜗杆式结构,包括蜗轮36和蜗杆35,蜗轮36与系杆34连接,蜗轮36在蜗杆35的带动作用下通过系杆34驱动行星轮33转动。
根据行驶工况,本发明的主动转向系统可以自动调节转向传动比,至少具有高速行驶模式和低速行驶模式,在高速行驶模式下,方向盘1与车轮之间的转向传动比较小,间接的转向比使车辆操控更稳定,并保持更好的直线行驶能力;在低速行驶模式下,或者在以中速行驶在蜿蜒路面上时,方向盘1与车轮之间的转向传动比较大,可以提供一个更直接的转向比,以提高转向精准度和灵活性。
具体地,在高速行驶模式下,电机的旋转方向与方向盘1的输入方向相反,以增大方向盘1的输入角度,使车辆操控更稳定;在低速行驶模式下,电机的旋转方向与方向盘1的输入方向相同,以减小方向盘1的输入角度,提高转向精准度和灵活性。
另外,主动转向系统还可以包括角度传感器2、ECU和控制器12,角度传感器2用于测量方向盘1的输入转角,并将方向盘1的输入转角信号和起重机械的姿态信号一起传递至ECU,ECU根据接收的信号对控制器12发出指令,以对主动转向装置3进行控制。其中,姿态信号可以包括车速、车轮的转角、起重机械的横摆角速度信号等。
主动转向系统中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和反馈控制的角度传感器4,角度传感器4将检测到的车轮转角、车速、横摆角速度等信号反馈至ECU,ECU可以根据该信号对根据角度传感器2所反馈的信号所计算得出的车轮转角进行修正,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
主动转向系统中还可以包括锁止装置,锁止装置用于在主动转向装置3发生故障时对主动转向装置3进行锁定,以使主动转向装置3失去改变方向盘1与车轮之间的转向传动比的作用,此时主动转向装置3相当于机械传动装置,这时主动转向装置3的输入轴31与输出轴32的转角相同。
基于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的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包括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的起重机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所具备的积极效果同样适用于起重机械,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主动转向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类起重机械中,特别是多轴起重机,在这类起重机中,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用于驱动前轮转向,即主动转向装置3主要用于主动控制前轮的转向,后轮的转向则通过电控液压转向系统来驱动,在主动转向装置3的作用下,前轮转向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而后轮则无需进行专门的设置,一般的电控转向系统即可方便、轻松地实现转向。对后轮为电控液压转向的起重机而言,其转向可以有多种模式,如小转弯模式、蟹行转向模式等,在不同的模式下车速的变化必然导致车辆转向性能发生改变,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主动转向系统,监测运行姿态,将车辆姿态信号反馈至ECU,ECU通过计算向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实时改变前轮转角,维持车辆转向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多轴起重机中,前轮主要结合车速、方向盘转角、车轮转角等来控制主动转向装置中的电机,进而改变转向传动比,车轮的转角依靠机械杆系来实现协调;后轴的电液比例系统则可以采用另外一套独立的控制系统,其控制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器接收一轴转角、车速等信号,后轴电液比例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计算得出后轴车轮需要的理论转角,并结合后轴车轮的实际转角,继而控制比例阀组开启和关闭,达到控制后轴转角的目的。
下面对本发明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的一个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该主动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1、角度传感器2、主动转向装置3、角度传感器4、转向传动轴5、液压助力转向器6、转向垂臂7、第一转向拉杆8、转向摇臂9、第二转向拉杆10、第三转向拉杆11和控制器12。
方向盘1输入相应的转角,角度传感器2测量输入转角,并和车速、轮胎转角信号、横摆角速度信号等传递至ECU,ECU根据这些信号进行计算,并向控制器12发送指令,控制器12用于调整主动转向装置3中电机的转速和方向,并通过角度传感器4进行反馈控制。液压助力转向器6与转向垂臂7、车轴上的转向助力油缸共同作用带动车轮转动,经第一转向拉杆8、转向摇臂9、第二转向拉杆10和第三转向拉杆11传递至各车轮达到相应的角度。其中,在该实施例中,车轮转向的机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向拉杆8、转向摇臂9、第二转向拉杆10和第三转向拉杆11,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机械传动结构也可以有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知的其他形式,这里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中,通过主动转向装置3来改变液压助力转向器6中阀门的开度来调节液压助力系统的压力,并通过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的油压推动车轮转动,从而实现前轮角度的变化,实现对车轮转角的控制。车辆前轮转角的变化通过方向盘1、主动转向装置3中的电机两者共同控制,方向盘1的转角和前轮转角之间的比值与主动转向装置3中电机的转动有关,电机转动可以改变该比值,从而实现变传动比功能。
该实施例中结合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后桥电液比例多模式转向系统,电机的旋转速度及方向可以根据车速、车轮转角、横摆角速度、转向模式等进行控制。
通过对本发明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的多个实施例的说明,可以看到本发明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优点:
1、通过在方向盘和液压助力转向器之间增加一个主动转向装置,可以实现对车轮转向的主动控制功能;
2、主动转向装置中包括差动轮系,成为双自由度驱动,实现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差速输出;
3、主动转向装置中集成了角传动器的功能,通过集成可以减少角传动器的占用空间,结构更加紧凑;
4、结合液压助力和后桥电液比例转向系统的特点,可以进行各种工况下的匹配优化控制,依据行驶工况控制电机转速及方向,自动调节车辆转向传动比;高速行驶时,间接的转向比使车辆在高速时操控更沉稳,并保持更好的直线行驶能力;反之,当车辆以低速或中速行驶在蜿蜒路面上时,该系统将提供一个更直接的转向比,以提高转向精准度和灵活性。
5、主动转向装置中包含锁止装置,在主动转向控制部分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锁住,安全性好;
6、具有继承性,可以在原有转向系统基础上直接增加主动转向装置,原有车辆改制方便易行。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3)

1.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该起重机械包括方向盘(1)和车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转向系统包括主动转向装置(3)、液压助力转向器(6)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所述主动转向装置(3)设置在所述方向盘(1)和所述起重机械的转向垂臂(7)之间,以根据所述起重机械的行驶工况调节所述方向盘(1)和所述转向垂臂(7)之间的转向传动比,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6)设置在所述方向盘(1)和所述转向垂臂(7)之间,以控制所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驱动所述车轮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向装置(3)设置在所述方向盘(1)和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6)之间,以通过所述主动转向装置(3)改变所述方向盘(1)的输入与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6)的输出之间的传动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向装置(3)设置在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6)和所述转向垂臂(7)之间,以通过所述主动转向装置(3)改变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6)的输出与所述转向垂臂(7)的输出之间的传动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向装置(3)包括差动轮系,所述差动轮系通过调节其输入轴(31)与输出轴(32)之间的传动比来调节所述方向盘(1)和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6)之间的转向传动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向装置(3)还包括电机,所述差动轮系包括行星轮(33)、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电机与所述行星轮(33)通过系杆(34)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行星轮(33)相互啮合并通过所述输入轴(31)与所述方向盘(1)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行星轮(33)相互啮合并通过所述输出轴(32)与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轮系还包括中间轴(37),所述中间轴(37)通过相互垂直设置的两个齿轮连接在所述输入轴(31)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以使得所述输入轴(31)与所述输出轴(32)的传递方向相互垂直,使所述主动转向装置(3)集成角传动器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蜗轮(36)和蜗杆(35),所述蜗轮(36)与所述系杆(34)连接,所述蜗轮(36)在所述蜗杆(35)的带动作用下通过所述系杆(34)驱动所述行星轮(33)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向系统至少具有高速行驶模式和低速行驶模式,在所述高速行驶模式下,所述方向盘(1)与所述车轮之间的转向传动比较小;在所述低速行驶模式下,所述方向盘(1)与所述车轮之间的转向传动比较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速行驶模式下,所述电机的旋转方向与所述方向盘(1)的输入方向相反,以增大所述方向盘(1)的输入角度;在所述低速行驶模式下,所述电机的旋转方向与所述方向盘(1)的输入方向相同,以减小所述方向盘(1)的输入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传感器(2)、ECU和控制器(12),所述角度传感器(2)用于测量所述方向盘(1)的输入转角,并将所述方向盘(1)的输入转角信号和所述起重机械的姿态信号一起传递至所述ECU,所述ECU根据接收的信号对所述控制器(12)发出指令,以对所述主动转向装置(3)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用于在所述主动转向装置(3)发生故障时对所述主动转向装置(3)进行锁定,以使所述主动转向装置(3)失去改变所述方向盘(1)与所述车轮之间的转向传动比的作用。
12.一种起重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起重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所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用于驱动所述前轮转向,所述后轮的转向通过电控液压转向系统来驱动。
CN201611099391.2A 2016-12-05 2016-12-05 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 Active CN106741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9391.2A CN106741134B (zh) 2016-12-05 2016-12-05 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9391.2A CN106741134B (zh) 2016-12-05 2016-12-05 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41134A true CN106741134A (zh) 2017-05-31
CN106741134B CN106741134B (zh) 2019-10-25

Family

ID=58884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99391.2A Active CN106741134B (zh) 2016-12-05 2016-12-05 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4113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3663A (zh) * 2019-05-27 2019-07-26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一种转向助力系统及转向助力方法
CN111055915A (zh) * 2019-12-11 2020-04-24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控转向装置及起重机
CN112373562A (zh) * 2020-11-26 2021-02-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前桥转向机构及汽车
CN113184049A (zh) * 2021-04-30 2021-07-30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多轴重型车用机械式全轮转向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6162A (ja) * 1985-07-29 1987-02-04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H03125671A (ja) * 1989-10-09 1991-05-29 Koyo Seiko Co Ltd 車両の4輪操舵装置
JPH1120719A (ja) * 1997-07-03 1999-01-26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主運転席と補助運転席とを有する車両の操舵装置
KR20050041220A (ko) * 2003-10-30 2005-05-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초저상 버스용 조향 장치
CN101244725A (zh) * 2008-03-13 2008-08-20 华南理工大学 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
CN103419842A (zh) * 2012-05-21 2013-12-04 武汉欧塔科汽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后桥用数控变速器机械传输的前后桥转向系统
CN203528594U (zh) * 2013-10-17 2014-04-09 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
CN104015788A (zh) * 2014-05-19 2014-09-03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工程车辆及其电液转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6162A (ja) * 1985-07-29 1987-02-04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H03125671A (ja) * 1989-10-09 1991-05-29 Koyo Seiko Co Ltd 車両の4輪操舵装置
JPH1120719A (ja) * 1997-07-03 1999-01-26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主運転席と補助運転席とを有する車両の操舵装置
KR20050041220A (ko) * 2003-10-30 2005-05-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초저상 버스용 조향 장치
CN101244725A (zh) * 2008-03-13 2008-08-20 华南理工大学 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
CN103419842A (zh) * 2012-05-21 2013-12-04 武汉欧塔科汽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后桥用数控变速器机械传输的前后桥转向系统
CN203528594U (zh) * 2013-10-17 2014-04-09 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
CN104015788A (zh) * 2014-05-19 2014-09-03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工程车辆及其电液转向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3663A (zh) * 2019-05-27 2019-07-26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一种转向助力系统及转向助力方法
CN111055915A (zh) * 2019-12-11 2020-04-24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控转向装置及起重机
CN112373562A (zh) * 2020-11-26 2021-02-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前桥转向机构及汽车
CN113184049A (zh) * 2021-04-30 2021-07-30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多轴重型车用机械式全轮转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41134B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5767B (zh) 多轴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后轮线控转向驱动装置及转向方法
CN107627900B (zh) 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017974B (zh) 具有主动转向功能的辅助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180194B (zh) 适时四轮驱动电动轮汽车自适应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5423391B2 (ja) 車両の速度制御装置
CN105774902B (zh) 一种带有容错功能的汽车动力转向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US6095277A (en)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CN109094640B (zh) 一种轮驱电动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741134B (zh) 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
CN104837704A (zh) 车辆控制装置
CN107826164A (zh) 一种基于电助力的多轮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978972A (zh) 四轮转向车辆及用于它的扭矩分配控制方法
CN101695935A (zh) 融合电动助力转向功能的主动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159816A (zh) 一种线控四轮转向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82080A (zh) 一种差速转向系统及其自适应神经网络容错控制方法
CN103569197B (zh) 四轮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S63297173A (ja) 自動車用複合操舵装置
CN112319602B (zh) 一种可实现全轮转向的6×4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及转向控制方法
CN105966263A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轮汽车差动转向路感控制方法
CN112026777B (zh) 一种车辆复合转向系统及其模式切换控制方法
CN106741136A (zh) 具有主动转向功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EP1882618A1 (en) Steer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106553689A (zh) 车辆用的估计舵角算出装置
WO2018102956A1 (zh) 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
CN102167077A (zh) 一种汽车主动转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1000 No.68, Gaoxi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004 No. 165 Copper Mountain Road, Jiangsu, Xuzhou

Patentee befor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