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27900B - 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27900B
CN107627900B CN201710720457.3A CN201710720457A CN107627900B CN 107627900 B CN107627900 B CN 107627900B CN 201710720457 A CN201710720457 A CN 201710720457A CN 107627900 B CN107627900 B CN 1076279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heel
driving wheel
motor
torq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04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27900A (zh
Inventor
潘汉明
曹阳
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gu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gu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gu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gu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204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27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27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7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27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7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和分别与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连接的左驱动电机控制器、右驱动电机控制器,左驱动电机控制器、右驱动电机控制器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整车控制器还与设置在车上的加速踏板、制动踏板、侧倾角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还具有对加速踏板、制动踏板、侧倾角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以及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输入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的处理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分布式驱动可以实现每个驱动轮的独立控制,使车辆行驶更加灵活。分布式驱动的核心技术是汽车转向时内外轮的差速旋转控制,根据方向盘转角、车速、车辆侧倾角、横摆角速度等对内外轮的转矩进行分配,使汽车转向更加稳定可靠。
多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控制主要分为转速控制和转矩控制两种形式。转速控制基于阿克曼转向几何模型,调节内外轮电机的转速。转矩控制的被控对象是电机的输出转矩,使电机转矩与负载成正比,但是目前的转矩控制的算法不太合理,导致控制精度有时候会出现误差,受外在条件影响较大,稳定性和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转矩控制模型,基于车辆转向时的载荷转移对需求转矩进行重新分配,防止车辆打滑,减小轮胎磨损,提高控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和分别与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连接的左驱动电机控制器、右驱动电机控制器,所述左驱动电机控制器、右驱动电机控制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还与设置在车上的加速踏板、制动踏板、侧倾角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还具有对加速踏板、制动踏板、侧倾角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以及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输入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的处理模块,所述加速踏板的输入数据为加速踏板开度通过查表法标定驱动需求转矩T',所述制动踏板的输入数据为制动踏板开度通过查表法标定制动转矩需求转矩T”,所述侧倾角传感器的输出数据为车辆侧倾角φ,所述陀螺仪传感器的输出数据为整车横摆角速度γ,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数据为车辆横向加速度ay,所述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的输出数据为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所述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输出数据为左、右驱动轮转速nrl、nrr,所述处理模块通过对所述驱动需求转矩T'、制动转矩需求转矩T”、车辆侧倾角φ、整车横摆角速度γ、车辆横向加速度ay、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左、右驱动轮转速nrl、nrr、进行分析处理,计算获得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需求转矩Tl、Tr
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获得驱动需求转矩T'、制动转矩需求转矩T”、车辆侧倾角φ、整车横摆角速度γ、车辆横向加速度ay、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左、右驱动轮转速nrl、nrr,然后利用下述公式:
车辆静止或者直线行驶时,设两侧轮的载荷分别为Fsl、Fsr,则有
Fsl=Fsr (1)
该值只与车辆整车质量和中心位置有关,与车辆运动状态无关,车辆在转向时,在离心力矩和侧倾力矩的作用下质心会发生偏移,导致内外侧驱动轮的载荷发生变化,即外侧轮载荷增大,内侧轮载荷减小,设离心力矩和侧倾力矩M分别为M1、M2,离心力矩与整车质量、实际车速、纵向车速转向半径和中心高度有关,侧倾力矩和侧倾角成比例;
此时左右轮的载荷Fdl、Fdr分别为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31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32
式中,W为后轴轮距,L为轴距,A为前轴到质心的距离,得载荷比k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33
设整车需求转矩为T,当驱动时,整车需求转矩为T为驱动需求转矩T',当制动时,整车需求转矩为T为制动转矩需求转矩T”,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需求转矩Tl、Tr分别为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34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35
纵向车速Vx的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36
式中,Rr为后轮半径,nrl、nrr分别为左、右驱动轮转速,γ为车辆横摆角速度并取顺时针为正值,W为后轮轮距;
车辆行驶速度Vc的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37
式中,ay为车辆横向加速度;
车辆转向角θ的计算法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38
式中,δ1、δ2分别为左、右前轮的转向角并取右转为正,δ1、δ2与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的关系通过标定获得,并用查表法确定彼此的函数关系;
转向半径R的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41
式中,B为后轴到质心的距离;
综合上述公式(1)至公式(10),获取输入量为整车需求转矩为T、车辆侧倾角φ、整车横摆角速度γ、车辆横向加速度ay、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左、右驱动轮转速nrl、nrr,即可得出输出量即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需求转矩Tl、Tr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控制两个轮边电机的独立旋转,通过对驱动需求转矩T'、制动转矩需求转矩T”、车辆侧倾角φ、整车横摆角速度γ、车辆横向加速度ay、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左、右驱动轮转速nrl、nrr、进行分析处理,计算获得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需求转矩Tl、Tr,控制系统能实现车辆前进、倒车和制动工况的差速控制,控制精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实用性较强。本发明特别用于双后轮驱动的纯电动客车的转向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车辆转向模型。
图2是车辆侧倾示意图。
图3是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4是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与整车需求转矩之间的关系图。
图5是前轮转向角和方向盘旋转角度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和分别与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连接的左驱动电机控制器、右驱动电机控制器,左驱动电机控制器、右驱动电机控制器与整车控制器连接。
整车控制器还与设置在车上的加速踏板、制动踏板、侧倾角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连接。整车控制器还具有对加速踏板、制动踏板、侧倾角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以及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输入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的处理模块,加速踏板的输入数据为加速踏板开度通过查表法标定驱动需求转矩T',该加速踏板查表法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根据不同的车型具有不同的开度与转矩换算表。制动踏板的输入数据为制动踏板开度通过查表法标定制动转矩需求转矩T”,该制动踏板查表法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根据不同的车型具有不同的开度与转矩换算表。整车需求转矩由加速踏板或制动踏板的开度决定。驾驶员踩下加速踏板时,根据加速踏板的开度,由查表法获得相应的驱动需求转矩。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根据制动踏板的开度,由查表法获得相应的制动需求转矩。驱动转矩为正值,制动转矩为负值,与车辆前进、倒车工况无关。
侧倾角传感器的输出数据为车辆侧倾角φ,侧倾角传感器用于测量车辆在转向时绕纵向轴即x轴的侧倾角度。侧倾角传感器安装在纵向轴上,并取向左倾斜为正值,向右倾斜为负值。
陀螺仪传感器的输出数据为整车横摆角速度γ,陀螺仪传感器用于测量车辆在转向时绕垂向轴即z轴的横摆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安装在整车质心上,其z轴与整车z轴重合,并取顺时针旋转为正值,逆时针旋转为负值。
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数据为车辆横向加速度ay,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车辆转向时的横向即y轴加速度,并通过积分计算横向车速。
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的输出数据为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用于测量方向盘的转角。标定方向盘转角和两个前轮转角的关系,通过查表法获得两个前轮转角,再根据公式(9)计算车辆转向角。
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输出数据为左、右驱动轮转速nrl、nrr,由于轮边电机直接集成在车轮内部,因此电机转速即为车轮转速,即通过测量电机转速即可得到两个驱动轮的转速。
处理模块通过对驱动需求转矩T'、制动转矩需求转矩T”、车辆侧倾角φ、整车横摆角速度γ、车辆横向加速度ay、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左、右驱动轮转速nrl、nrr、进行分析处理,计算获得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需求转矩Tl、Tr
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方法,利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获得驱动需求转矩T'、制动转矩需求转矩T”、车辆侧倾角φ、整车横摆角速度γ、车辆横向加速度ay、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左、右驱动轮转速nrl、nrr,然后利用下述公式:
车辆静止或者直线行驶时,两侧轮的载荷Fsl、Fsr
Fsl=Fsr (1)
车辆在转向时,在离心力矩和侧倾力矩的作用下质心会发生偏移,导致内外侧驱动轮的载荷发生变化,即外侧轮载荷增大,内侧轮载荷减小,设离心力矩和侧倾力矩M分别为M1、M2,离心力矩与整车质量、实际车速、纵向车速转向半径和中心高度有关,侧倾力矩和侧倾角成比例;
此时左右轮的载荷Fdl、Fdr分别为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71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72
式中,W为后轴轮距,L为轴距,A为前轴到质心的距离,得载荷比k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73
设整车需求转矩为T,当驱动时,整车需求转矩为T为驱动需求转矩T',当制动时,整车需求转矩为T为制动转矩需求转矩T”,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需求转矩Tl、Tr分别为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74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75
纵向车速Vx的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76
式中,Rr为后轮半径,nrl、nrr分别为左、右驱动轮转速,γ为车辆横摆角速度并取顺时针为正值,W为后轮轮距;
车辆行驶速度Vc的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77
式中,ay为车辆横向加速度;
车辆转向角θ的计算法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78
式中,δ1、δ2分别为左、右前轮的转向角并取右转为正,δ1、δ2与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的关系通过标定获得,并用查表法确定彼此的函数关系;
转向半径R的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1384859570000081
式中,B为后轴到质心的距离;
综合上述公式(1)至公式(10),获取输入量为整车需求转矩为T、车辆侧倾角φ、整车横摆角速度γ、车辆横向加速度ay、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左、右驱动轮转速nrl、nrr,即可得出输出量即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需求转矩Tl、Tr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

1.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和分别与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连接的左驱动电机控制器、右驱动电机控制器,所述左驱动电机控制器、右驱动电机控制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还与设置在车上的加速踏板、制动踏板、侧倾角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还具有对加速踏板、制动踏板、侧倾角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以及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输入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的处理模块,所述加速踏板的输入数据为加速踏板开度通过查表法标定驱动需求转矩T',所述制动踏板的输入数据为制动踏板开度通过查表法标定制动转矩需求转矩T”,所述侧倾角传感器的输出数据为车辆侧倾角φ,所述陀螺仪传感器的输出数据为整车横摆角速度γ,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数据为车辆横向加速度ay,所述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的输出数据为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所述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输出数据为左、右驱动轮转速nrl、nrr,所述处理模块通过对所述驱动需求转矩T'、制动转矩需求转矩T”、车辆侧倾角φ、整车横摆角速度γ、车辆横向加速度ay、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左、右驱动轮转速nrl、nrr、进行分析处理,计算获得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需求转矩Tl、Tr
利用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获得驱动需求转矩T'、制动转矩需求转矩T”、车辆侧倾角φ、整车横摆角速度γ、车辆横向加速度ay、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左、右驱动轮转速nrl、nrr,然后利用下述公式:
车辆静止或者直线行驶时,两侧轮的载荷Fsl、Fsr
Fsl=Fsr (1)
车辆在转向时,在离心力矩和侧倾力矩的作用下质心会发生偏移,导致内外侧驱动轮的载荷发生变化,即外侧轮载荷增大,内侧轮载荷减小,设离心力矩和侧倾力矩M分别为M1、M2,离心力矩与整车质量、实际车速、纵向车速转向半径和中心高度有关,侧倾力矩和侧倾角成比例;
此时左右轮的载荷Fdl、Fdr分别为
Figure FDA0002378959460000021
Figure FDA0002378959460000022
式中,W为后轴轮距,L为轴距,A为前轴到质心的距离,得载荷比k
Figure FDA0002378959460000023
设整车需求转矩为T,当驱动时,整车需求转矩为T为驱动需求转矩T',当制动时,整车需求转矩为T为制动转矩需求转矩T”,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需求转矩Tl、Tr分别为
Figure FDA0002378959460000024
Figure FDA0002378959460000025
纵向车速Vx的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FDA0002378959460000026
式中,Rr为后轮半径,nrl、nrr分别为左、右驱动轮转速,γ为车辆横摆角速度并取顺时针为正值,W为后轮轮距;
车辆行驶速度Vc的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FDA0002378959460000027
式中,ay为车辆横向加速度;
车辆转向角θ的计算法方法如下
Figure FDA0002378959460000031
式中,δ1、δ2分别为左、右前轮的转向角并取右转为正,δ1、δ2与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的关系通过标定获得,并用查表法确定彼此的函数关系;
转向半径R的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FDA0002378959460000032
式中,B为后轴到质心的距离;
综合上述公式(1)至公式(10),获取输入量为整车需求转矩为T、车辆侧倾角φ、整车横摆角速度γ、车辆横向加速度ay、方向盘的旋转角度α、左、右驱动轮转速nrl、nrr,即可得出输出量即左驱动轮电机、右驱动轮电机的需求转矩Tl、Tr
CN201710720457.3A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627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0457.3A CN107627900B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0457.3A CN107627900B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7900A CN107627900A (zh) 2018-01-26
CN107627900B true CN107627900B (zh) 2020-07-10

Family

ID=61099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0457.3A Active CN107627900B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279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6570A (zh) * 2018-04-04 2018-08-3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电子差速器
CN108725257A (zh) * 2018-04-08 2018-11-02 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82364B (zh) * 2018-04-16 2023-11-28 杭州时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分布式驱动控制器
CN108773293B (zh) * 2018-04-27 2021-04-20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边电机差速控制方法
CN108528274B (zh) * 2018-05-08 2021-05-1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树莓派和向心加速度计算汽车电子差速的方法
CN109278679A (zh) * 2018-10-09 2019-01-29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双电机独立控制的实验车
CN109263483A (zh) * 2018-10-19 2019-01-25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考虑车身侧倾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795343A (zh) * 2019-02-19 2019-05-24 江苏吉泰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轮边分布式电动汽车的联合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10667402B (zh) * 2019-10-17 2023-04-07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979022B (zh) * 2019-11-12 2021-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0901652B (zh) * 2019-12-23 2021-03-23 重庆嘉陵全域机动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差动转向车辆车速控制系统及其直行纠偏方法
CN113320399B (zh) * 2021-07-16 2022-08-16 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客车轮边后驱控制系统
CN113859357B (zh) * 2021-10-15 2022-12-02 上海拿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车轮转角的估算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872994B2 (en) * 2021-10-30 2024-01-16 Zoox, Inc. Estimating vehicle velocity
CN117416316A (zh) * 2023-11-02 2024-01-19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拖挂式房车制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6952A (zh) * 2009-09-22 2010-06-02 浙江工业大学 电动汽车用四轮毂电机驱动实现四轮转向的电子差速转向控制系统
CN103661001A (zh) * 2013-12-10 2014-03-26 武汉新能车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双轮驱动系统差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64368A (zh) * 2016-10-10 2017-02-01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两个轮毂电机的电动车的控制系统
CN106864306A (zh) * 2017-02-21 2017-06-20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多模式电子差速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6952A (zh) * 2009-09-22 2010-06-02 浙江工业大学 电动汽车用四轮毂电机驱动实现四轮转向的电子差速转向控制系统
CN103661001A (zh) * 2013-12-10 2014-03-26 武汉新能车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双轮驱动系统差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64368A (zh) * 2016-10-10 2017-02-01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两个轮毂电机的电动车的控制系统
CN106864306A (zh) * 2017-02-21 2017-06-20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多模式电子差速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策略研究;邹中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20170315;正文第9-2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7900A (zh) 2018-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27900B (zh) 一种电动汽车双轮边电机差速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685767B (zh) 多轴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后轮线控转向驱动装置及转向方法
CN105015363B (zh) 一种基于分层协调的分布式驱动汽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879307B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后轮独立驱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US8886410B2 (en) Methods of controlling four-wheel steered vehicles
CN107416021B (zh) 车辆的四轮转向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4709341B (zh) 车辆后轮辅助转向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734277B1 (ko) 인휠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차량 제어 방법
CN110667402B (zh) 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716952A (zh) 电动汽车用四轮毂电机驱动实现四轮转向的电子差速转向控制系统
CN105857304A (zh) 基于四轮驱动汽车力矩分配控制系统
CN106553689B (zh) 车辆用的估计舵角算出装置
CN110091914B (zh) 一种分布式汽车多工况识别差速转向方法及系统
CN112606904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转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026777B (zh) 一种车辆复合转向系统及其模式切换控制方法
CN104417603B (zh) 转向控制设备和方法
CN110834547A (zh) 一种自卸车后轮电子差速控制方法
CN208376729U (zh) 一种线控转向和制动系统
CN106741134A (zh) 用于起重机械的主动转向系统及起重机械
CN112572605B (zh) 一种分布式驱动车辆及其转向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0103981B (zh) 一种四轮毂电机纯电动车辆质心车速计算方法
CN102717726A (zh) 一种电子差速控制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电驱动矿车
CN104709115A (zh) 用于转弯节能的转矩轮间分配方法
WO2021220693A1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13673087A (zh) 一种低速自动驾驶弯道运动学简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