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6986B -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6986B
CN106716986B CN201580048856.9A CN201580048856A CN106716986B CN 106716986 B CN106716986 B CN 106716986B CN 201580048856 A CN201580048856 A CN 201580048856A CN 106716986 B CN106716986 B CN 1067169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nt preview
received
priority
signal strength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88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6986A (zh
Inventor
林大辅
渡辺干夫
三泽岳志
田丸雅也
大岛宗之
入江史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716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6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6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69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H04N7/185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from a mobile camera, e.g. for remote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6/00System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ieces of apparatus, e.g. for exchanging trimming information, for photo finish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G09G2340/0435Change or adaptation of the frame rate of the video stream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6Use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isplay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接收并显示通过多个摄像装置拍摄的多个即时预览图像时,即使电波环境恶化,也能够不太降低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品质而持续进行多重即时预览处理的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及程序。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即时预览控制装置具备:电波强度检测部(203),检测与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优先顺序设定部(234),根据检测出的电波强度,设定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转送条件设定部(236),根据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设定包含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的转送的帧速率及转送的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的转送条件;及通信控制部(248),经由无线通信部(110)将所设定的转送条件发送至多个摄像装置。

Description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及程序,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无线通信从多个摄像装置接收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及程序。
背景技术
已知能够无线通信的移动电话中,变成电波环境恶劣的状态时,对用户进行通知来使其进行停止动作中的处理的操作(参考专利文献1)。
已知能够无线通信且能够移动的机器人在变成电波环境恶劣的状态时,向电波环境良好的地点移动(参考专利文献2)。
并且,已知通过无线通信从多个计算机装置接收多个图像来制作及投影显示多画面图像的装置中,根据多个计算机装置的优先顺序切换与计算机装置的连接(参考专利文献3)。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85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6076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0383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要求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等用户终端接收从多个摄像装置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的多个即时预览图像,并将多个即时预览图像显示于显示画面(以下,称为“多重即时预览(Multi-live view)”)。
执行这种多重即时预览处理期间,若是无法与多个摄像装置的所有摄像装置持续进行无线通信的严重的电波环境恶化,则还考虑停止多重即时预览的处理,但若只是即使电波环境恶化但仍能够持续进行无线通信的轻微的电波环境恶化,则要求持续进行多重即时预览处理。
然而,多重即时预览处理期间,由于电波环境恶化产生失帧,存在有时即时预览图像的视觉效果变差的问题。
并且,即使是电波环境恶化的情况,在多个摄像装置之间电波环境的恶化程度也不同,因此从用户的观点来看认为,关于电波环境恶化的影响较大的即时预览图像,只要能够尽可能抑制显示品质的劣化来观察即可,关于没有电波环境恶化的影响或恶化的影响程度较小的即时预览图像,只要能够尽可能维持显示品质来观察即可。
专利文献1、2缺少即使电波环境恶化也不太降低图像的显示品质而持续进行处理的观点的公开。
专利文献3中,仅公开了对作为无线通信对象的多个计算机装置设定优先顺序的内容,关于在执行多重即时预览处理期间,即使电波环境恶化,如何不太降低图像的显示品质而持续进行处理并没有任何公开及启示。
因此,即使将专利文献1~3记载的技术适用于多重即时预览中,电波环境恶化时也无法不太降低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品质而持续进行多重即时预览处理。可以说即使适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变成电波环境恶劣的状态时,最多只能对用户进行通知来使其进行多重即时预览处理的停止操作。可以说即使适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变成电波环境恶劣的环境时,最多只能要求用户从当前位置移动,以使电波环境变得良好。可以说即使适用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最多只能根据对摄像装置设定的优先顺序切换与摄像装置的连接。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接收并显示通过多个摄像装置拍摄的多个即时预览图像时,即使电波环境恶化,也能够不太降低向用户呈现的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品质而持续进行多重即时预览处理的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及程序。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种摄像控制装置,其具备:无线通信部,通过无线通信从多个摄像装置接收多个即时预览图像;显示控制部,将从多个摄像装置接收的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分别显示于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画面的多个区域;电波强度检测部,检测与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优先顺序设定部,根据通过电波强度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波强度,设定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转送条件设定部,根据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设定包含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的转送的帧速率及转送的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的转送条件;及通信控制部,经由无线通信部将通过转送条件设定部设定的转送条件发送至多个摄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根据与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设定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根据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设定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的转送条件并发送至多个摄像装置,因此关于电波环境恶化的影响较大的即时预览图像,能够尽可能降低显示品质的劣化而提供给用户,关于没有电波环境恶化的影响或恶化的影响程度较小的即时预览图像,能够尽可能维持显示品质而提供给用户。即,即使电波环境恶化,也能够不太降低向用户呈现的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品质而持续进行多重即时预览处理。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具备对与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与阈值进行比较的电波强度比较部,当电波强度小于阈值时,优先顺序设定部将优先顺序设定为低于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若优先顺序变低,则转送条件设定部减小转送的帧速率及转送的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方式,能够减小与较弱的电波强度对应的即时预览图像的转送的帧速率及转送的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而维持与较强的电波强度对应的即时预览图像的转送的帧速率及转送的图像尺寸,因此能够抑制失帧而向用户呈现与较弱的电波强度对应的即时预览图像,并且能够维持显示品质而向用户呈现与较强的电波强度对应的即时预览图像。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具备根据优先顺序变更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方式的显示方式设定部。
根据本方式,根据基于电波强度设定的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来变更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方式,由此能够抑制电波环境恶化的影响较大的即时预览图像的视觉效果的降低,并且能够保持与没有电波环境的恶化或电波环境的恶化的影响较小的电波强度对应的即时预览图像的视觉效果。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显示方式设定部根据优先顺序,在多个即时预览图像之间设定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尺寸及显示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方式,对与较弱的电波强度对应的即时预览图像,能够通过改变显示尺寸及显示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来抑制视觉效果的降低,并且对与较强的电波强度对应的即时预览图像,能够通过改变显示尺寸及显示位置来保持视觉效果。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显示控制部将检测出的电波强度显示于显示画面。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显示控制部将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的转送的帧速率及转送的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显示于显示画面。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通信控制部在接收即时预览图像之后,经由无线通信部对多个摄像装置发送摄影命令,并从多个摄像装置经由无线通信部接收根据摄影命令通过多个摄像装置摄影的多个图像。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通信控制部从多个摄像装置接收通过多个摄像装置自动摄影的图像。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种具备摄像装置及摄像控制装置的摄像系统。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种摄像控制方法,其包含:通过无线通信从多个摄像装置接收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步骤;将从多个摄像装置接收的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分别显示于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画面的多个区域的步骤;检测与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的步骤;根据检测出的电波强度,设定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的优先顺序设定步骤;根据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设定包含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的转送的帧速率及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的转送条件的转送条件设定步骤;及通过无线通信将所设定的转送条件发送至多个摄像装置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具备对电波强度与阈值进行比较的步骤,电波强度小于阈值时,将优先顺序设定为低于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若优先顺序变低,则减小转送的帧速率及转送的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根据优先顺序变更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方式。
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根据优先顺序,在多个摄像装置之间设定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尺寸及显示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种程序,其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通过无线通信从多个摄像装置接收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步骤;将从多个摄像装置接收的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分别显示于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画面的多个区域的步骤;检测与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的步骤;根据检测出的电波强度,设定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的优先顺序设定步骤;根据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设定包含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的转送的帧速率及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的转送条件的转送条件设定步骤;及通过无线通信将所设定的转送条件发送至多个摄像装置的步骤。记录有该程序且能够计算机读取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也包含于本发明的一方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无线通信接收并显示通过多个摄像装置拍摄的多个即时预览图像时,即使电波环境恶化,也能够不太降低向用户呈现的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品质而持续进行多重即时预览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即时预览系统的一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表示智能手机的一例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主要部分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多重即时预览控制信息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即时预览控制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多重即时预览画面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作为显示方式的一例的布局的设定的第1说明图。
图8是用于说明作为显示方式的一例的布局的设定的第2说明图。
图9是用于说明伴随与电波强度的变化相应的优先顺序的变更而变更显示方式的第3说明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与作为显示方式的一例的布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显示方式变更控制信息的说明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电波强度显示及即时预览图像显示的说明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伴随与电波强度的变化相应的优先顺序的变更而变更布局的图案的说明图。
图13是用于说明转送条件的显示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即时预览系统的其他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即时预览系统的结构]
图1是表示包含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C及智能手机100的即时预览系统的一例的结构图。以下,有时将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C中的至少一个称为“摄像装置10”。
本例中,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C的每一个与智能手机100直接进行无线通信。
[智能手机的硬件结构例]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10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作为智能手机100的主要构成要件,具备无线通信部110、显示输入部120、通话部130、操作部140、相机部141、存储部150、外部输入输出部160、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接收部170、动作传感器部180、电源部190及主控制部101。并且,作为智能手机100的主要功能,具备进行经由基站装置与移动通信网的移动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功能。
无线通信部110根据主控制部101的命令,对容纳于移动通信网的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使用该无线通信,进行音频数据、图像数据等各种文件数据、电子邮件数据等的收发或Web数据和流数据等的接收。本例中,智能手机100的无线通信部110向摄像装置10发送各种操作用命令输入或从摄像装置10接收即时预览图像、记录用图像等。
显示输入部120是通过主控制部101的控制,显示图像(静态图像及动态图像)或字符信息等来视觉性地向用户传递信息,并且检测用户对所显示的信息的操作的所谓的触控面板,具备显示面板121与操作面板122。观赏3D图像时,优选显示面板121为3D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121将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OEL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等用作显示设备。
操作面板122是以能够视觉辨认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画面上的图像的方式载置,并检测通过用户的手指或触控笔来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坐标的设备。若通过用户的手指或触控笔操作该设备,则将通过操作而产生的检测信号输出至主控制部101。接着,主控制部101根据所接收的检测信号检测显示面板121上的操作位置(坐标)。
如图1所示,智能手机100的显示面板121与操作面板122成为一体而构成显示输入部120,并配置成操作面板122完全覆盖显示面板121。采用该配置时,操作面板122可以对显示面板121外的区域也具备检测用户操作的功能。换言之,操作面板122可具备针对与显示面板121重叠的重叠部分的检测区域(以下,称为显示区域)及针对除此以外的不与显示面板121重叠的外缘部分的检测区域(以下,称为非显示区域)。
另外,可使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显示面板121的大小完全一致,但无需一定要使两者一致。并且,操作面板122可具备外缘部分及除此以外的内侧部分这两个感应区域。而且,外缘部分的宽度根据框体102的大小等适当设计。此外,作为在操作面板122中采用的位置检测方式,可举出矩阵开关方式、电阻膜方式、表面弹性波方式、红外线方式、电磁感应方式、静电电容方式等,能够采用任一方式。
通话部130具备扬声器131和麦克风132,将通过麦克风132输入的用户的声音转换为能够在主控制部101中处理的音频数据来输出至主控制部101,或对通过无线通信部110或外部输入输出部160接收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而从扬声器131输出。并且,如图1所示,例如能够将扬声器131及麦克风132搭载于与设置有显示输入部120的面相同的面。
操作部140为使用键开关等的硬件键,接受来自用户的命令。例如,操作部140搭载于智能手机100的框体102的显示部的下部、下侧面,是用手指等按下时开启,手指离开时通过弹簧等的复原力而成为关闭状态的按钮式开关。
存储部150存储主控制部101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将通信对象的名称和电话号码等建立对应关联的地址数据、所收发的电子邮件的数据、通过Web浏览下载的Web数据、已下载的内容数据,或临时存储流数据等。并且,存储部150由内置于智能手机的内部存储部151及具有装卸自如的外部存储器用的插槽的外部存储部152构成。另外,构成存储部150的各个内部存储部151与外部存储部152通过使用闪存类型(flash memory type)、硬盘类型(hard disk type)、微型多媒体卡类型(multimedia card micro type)、卡类型的存储器(例如,Micro SD(注册商标)存储器等)、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 OnlyMemory)等存储介质来实现。
外部输入输出部160发挥与连结于智能手机100的所有外部设备的接口的作用,用于通过通信等(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IEEE1394等)或网络(例如,互联网、无线LAN、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红外线通信(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注册商标)、UWB(Ultra Wideband)(注册商标)、紫蜂(ZigBee)(注册商标)等)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外部设备连接。
作为与智能手机100连结的外部设备,例如有:有/无线头戴式耳机话筒、有/无线外部充电器、有/无线数据端口、经由卡插槽连接的存储卡(Memory card)或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IM(User Identity Module)卡、经由语音/视频I/O(Input/Output)端子连接的外部语音/视频设备、无线连接的外部语音/视频设备、有/无线连接的智能手机、有/无线连接的个人计算机、有/无线连接的PDA、有/无线连接的耳机等。外部输入输出部能够将从这种外部设备接收到传送的数据传递至智能手机100的内部的各构成要件、或将智能手机100的内部的数据传送至外部设备。
GPS接收部170根据主控制部101的命令接收从GPS卫星ST1~STn发送的GPS信号,执行基于所接收的多个GPS信号的测位运算处理,检测该智能手机100的包含纬度、经度、高度的位置。GPS接收部170在能够从无线通信部110或外部输入输出部160(例如,无线LAN)获取位置信息时,还能够利用该位置信息检测位置。
动作传感器部180例如具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等,根据主控制部101的命令,检测智能手机100的物理动向。通过检测智能手机100的物理动向,可检测智能手机100的移动方向或加速度。该检测结果被输出至主控制部101。
电源部190根据主控制部101的命令,向智能手机100的各部供给蓄积在电池(未图示)的电力。
主控制部101具备微处理器,根据存储部150所存储的控制程序或控制数据进行动作,统一控制智能手机100的各部。并且,主控制部101为了通过无线通信部110进行语音通信或数据通信,具备控制通信系统的各部的移动通信控制功能及应用处理功能。
应用处理功能通过主控制部101根据存储部150所存储的应用软件进行动作来实现。作为应用处理功能,例如有控制外部输入输出部160来与对象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红外线通信功能、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的电子邮件功能、浏览Web页的Web浏览功能等。
并且,主控制部101具备根据接收数据或所下载的流数据等图像数据(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数据)在显示输入部120显示影像等的图像处理功能。图像处理功能是指主控制部101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解码,对该解码结果实施图像处理并将图像显示于显示输入部120的功能。
而且,主控制部101执行对显示面板121的显示控制及检测通过操作部140、操作面板122进行的用户操作的操作检测控制。
通过执行显示控制,主控制部101显示用于启动应用软件的图标或滚动条等软件键,或者显示用于创建电子邮件的窗口。另外,滚动条是指用于使无法全部容纳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的较大图像等,接受使图像的显示部分移动的命令的软件键。
并且,通过执行操作检测控制,主控制部101检测通过操作部140进行的用户操作,或者通过操作面板122接受对上述图标的操作或对上述窗口的输入栏输入字符串,又或者接受通过滚动条进行的显示图像的滚动请求。
而且,通过执行操作检测控制,主控制部101判定对操作面板122操作的位置是与显示面板121重叠的重叠部分(显示区域),还是除此以外的不与显示面板121重叠的外缘部分(非显示区域),并具备控制操作面板122的感应区域或软件键的显示位置的触控面板控制功能。
并且,主控制部101还能够检测对操作面板122的手势操作,并根据检测出的手势操作执行预先设定的功能。手势操作表示并非以往的简单的触摸操作,而是通过手指等描绘轨迹、或者同时指定多个位置、又或者组合这些来从多个位置对至少一个描绘轨迹的操作。
相机部141为使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等成像元件进行电子摄影的数码相机。并且,相机部141通过主控制部101的控制,能够将通过摄影获得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例如JPEG(Joint Photographiccoding Experts Group)等压缩的图像数据并记录于存储部150,或者通过外部输入输出部160或无线通信部110输出。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100中,相机部141搭载于与显示输入部120相同的面,但相机部141的搭载位置并不限定于此,可搭载于显示输入部120的背面,或者也可以搭载有多个相机部141。另外,搭载有多个相机部141时,还能够切换供摄影的相机部141来单独进行摄影或者同时使用多个相机部141进行摄影。
并且,相机部141能够利用于智能手机100的各种功能中。例如,能够在显示面板121显示通过相机部141获取的图像,或者能够作为操作面板122的操作输入之一,利用相机部141的图像。并且,当GPS接收部170检测位置时,也能够参考来自相机部141的图像来检测位置。而且,还能够参考来自相机部141的图像,并不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同时使用来判断智能手机100的相机部141的光轴方向,或判断当前的使用环境。当然,也能够在应用软件内利用来自相机部141的图像。
本例中,经由网络等下载用于操作摄像装置10的应用软件并存储于存储部150,通过智能手机100的应用处理功能,通过使主控制部101根据所下载的应用软件进行动作,能够使通用的智能手机100作为用于操作摄像装置10的用户界面部(UI部)发挥功能。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即时预览控制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框图。图3中,智能手机100为本发明的即时预览控制装置的一例。
智能手机100的无线通信部110用作:图像输入部202,从多个摄像装置10接收(输入)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电波强度检测部203,检测与多个摄像装置10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及命令输出部204,对多个摄像装置10发送(输出)转送条件等命令。
智能手机100的显示输入部120用作接受用户的命令输入的命令输入部212。
智能手机100的主控制部101具备:显示方式设定部232,设定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方式;电波强度比较部233,对与多个摄像装置10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与阈值进行比较;优先顺序设定部234,在多个即时预览图像之间设定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转送条件设定部236,根据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设定包含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转送的帧速率及转送的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的转送条件;图像处理部242,对从多个摄像装置10接收的即时预览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显示控制部244,将从多个摄像装置10接收的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分别显示于显示面板121(为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多个区域;通信控制部248,经由无线通信部110将通过转送条件设定部236设定的转送条件发送至多个摄像装置10;及执行控制部250,根据存储于存储部150的程序控制智能手机100的各部中的处理的执行。
接着,对基于智能手机100的优先顺序设定部234的优先顺序的设定方式进行说明。
第1,智能手机100的优先顺序设定部234根据由用户设定的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方式等,设定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本说明书中,显示方式表示由显示控制部244将即时预览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方式。也可根据通过显示控制部244的控制而实际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情况(称作“显示情况”)设定优先顺序。
作为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方式,可举出以下的例子。
·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尺寸。
·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位置。
·是否放大显示即时预览图像。或者放大率。
·是否模糊显示即时预览图像。或者模糊比。
作为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情况,可举出以下的例子。
·即时预览图像中的特定的被摄体图像的有无。
·即时预览图像中的被摄体图像的重要性(例如,预先规定的被摄体图像之间的顺序)。
·即时预览图像中的动体图像的有无、大小及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一个。
·即时预览图像中的背景。
·即时预览图像的连续显示时间。
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方式有通过显示方式设定部232从用户接受设定输入的情况与自动设定的情况。
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情况有通过主控制部101从即时预览图像检测的情况与由摄像装置10从附加于即时预览图像的信息检测的情况。包括用户根据所显示的即时预览图像判断显示情况来向智能手机100输入与显示情况对应的信息的情况。
另外,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方式及显示情况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
第2,智能手机100的优先顺序设定部234根据通过电波强度检测部203检测出的与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C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设定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即,根据与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C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的变化,进行优先顺序的变更(再设定)。
图4表示通过智能手机100的主控制部101管理的多重即时预览控制信息的一例。图4的“摄像装置”一列的信息为表示是图1所示的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C中的哪一个的识别信息。图4的“即时预览图像”一列的信息为表示是通过无线通信从图1所示的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C接收的多个即时预览图像LV1、LV2、LV3中的哪一个的识别信息。图4的“电波强度”一列的信息表示通过电波强度检测部203检测出的电波强度。图4的“优先顺序”一列的信息表示多个即时预览图像之间的优先顺序。本例的“优先顺序”通过优先顺序设定部234设定。如图4所示,有优先顺序为“1”、“2”、“2”的情况(即,有不同优先顺序的组合与相同优先顺序的组合的情况)与优先顺序为“1”、“2”、“3”的情况(即,优先顺序在所有组合中均不同的情况)。图4的“显示方式”一列的信息表示各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方式。本例的“显示方式”表示通过显示方式设定部232设定的显示尺寸及显示位置。图4的“转送条件”一列的信息为发送至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C的每一个并通过各摄像装置设定的转送条件(设定值)。本例的转送条件通过转送条件设定部236设定。
另外,图4中记载的多重即时预览控制信息为一例,用于控制多重即时预览的执行的信息并不特别限定于图4中记载的信息。
利用图5的流程图,对智能手机100中的即时预览控制方法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说明。图5所示的智能手机100中的处理通过智能手机100的执行控制部250,根据存储于智能手机100的存储部150的程序执行。另外,摄像装置10设为已打开电源开关并结束初始化的状态。
通过智能手机100的显示方式设定部232进行即时预览图像显示的布局(为显示方式的一例)的设定(步骤S102)。
例如,如图6所示,显示输入部120的显示面板121(为显示画面的一例)中显示包含即时预览图像显示区域121A、布局图案选择区域121B及摄像装置数选择区域121C的多重即时预览画面。即时预览图像显示区域121A包含显示从多个摄像装置10A~10C接收的多个即时预览图像LV1~LV3的每一个的多个区域(第1图像显示区域301、第2图像显示区域302、第3图像显示区域303)。另外,即时预览图像LV1~LV3在本步骤中为未显示。布局图案选择区域121B是与选择输入至摄像装置数选择区域121C的摄像装置数对应地显示可选择的布局的图案(形状),并从用户接受布局图案的选择输入的区域。符号124~127为图标按钮。
在这种多重即时预览画面显示于显示输入部120的状态下,用户在摄像装置数选择区域121C内选择输入摄像装置的数量,且在布局图案选择区域121B内选择输入按摄像装置数预先确定的布局的图案,由此能够从图7所示的多个布局的图案(摄像装置数为1台时为图案1;摄像装置数为2台时为图案2-A、2-B、2-C、2-D;摄像装置数为3台时为图案3-A、3-B、3-C、3-D、3-E)中选择所希望的布局的图案。
例如,作为摄像装置的数量选择“3”,且选择图案3-D时,如图8所示,进一步根据相对的帧位置的不同而考虑6个不同的布局。例如,将默认设为图8的(1)的布局时,用户能够通过滑动操作替换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位置及显示尺寸。另外,即时预览图像LV1~LV3在本步骤中为未显示。
表示由用户选择的布局的布局信息存储于存储部150。其中,布局信息包含表示各即时预览图像的至少显示尺寸及显示位置的信息。
接着,通过智能手机100的优先顺序设定部234,根据在步骤S102中选择的布局(为显示方式的一例),在多个即时预览图像之间对多个摄像装置10A~10C设定分别与其对应的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步骤S104)。例如,如图4的“优先顺序”的“初始”一列所示,对从摄像装置10A输入的即时预览图像LV1设定优先顺序1,对从摄像装置10B输入的即时预览图像LV2及从摄像装置10C输入的即时预览图像LV3设定优先顺序2。其中,优先顺序并不根据是从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C中的哪一个输入来设定,而是根据多个即时预览图像LV1、LV2、LV3的布局(为显示方式的一例)设定。
通过智能手机100的转送条件设定部236,设定从多个摄像装置10A~10C对智能手机100发送的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初始转送条件(步骤S106)。本步骤中,如图4的“转送条件”的“初始”一列所示,多个即时预览图像LV1、LV2、LV3中设定相同的转送条件。即,假设电波强度在与多个摄像装置10A~10C的任一个之间均良好,预先设定容许高转送量的转送条件。
判定智能手机100的命令输入部212中是否输入有通过多个摄像装置10A~10C进行的摄影的摄影准备命令(步骤S108)。例如,进行了图6的释放按钮图标125的第一次按压时,判定为输入有摄影准备命令。
摄影准备命令输入至智能手机100的命令输入部212时(步骤S108中为是时),通过智能手机100的命令输出部204(无线通信部110)通过无线通信对多个摄像装置10A~10C发送(输出)摄影准备命令及初始转送条件(步骤S110)。
接收(输入)到摄影准备命令及初始转送条件的多个摄像装置10A~10C通过无线通信对智能手机100开始即时预览图像的发送(输出)。智能手机100的图像输入部202(无线通信部110)通过无线通信从多个摄像装置10A~10C接收(输入)多个即时预览图像。
智能手机100的电波强度检测部203检测与多个摄像装置10A~10C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显示控制部244将与多个摄像装置10A~10C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显示于多重即时预览画面(步骤S112)。
智能手机100的电波强度比较部233对检测出的与各自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C之间的电波强度与阈值进行比较(步骤S114)。
与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C中的至少一个摄像装置之间的电波强度小于阈值时(步骤S114中为是时),智能手机100的执行控制部250执行步骤S116~S122。
首先,智能手机100的优先顺序设定部234根据电波强度的变化变更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步骤S116:为优先顺序设定步骤的一方式)。
例如,如图4所示,与摄像装置10A及10B之间的电波强度小于阈值(为“弱”)且与摄像装置10C之间的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为“强”)时,将分别与摄像装置10A及10B对应的即时预览图像LV1及LV2的优先顺序设定为“2”,将与摄像装置10C对应的即时预览图像LV3的优先顺序设定为“1”。即,将初始优先顺序(“1”、“2”、“2”)变更为和与多个摄像装置10A~10C之间的电波强度相应的优先顺序(“2”、“2”、“1”)。另外,本例中,数字越小优先顺序越高。
接着,智能手机100的显示方式设定部232根据优先顺序的变化变更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方式(步骤S118)。
例如,如图9所示,变更为缩小优先顺序变低为“2”的即时预览图像LV1的显示尺寸且放大优先顺序变高为“1”的即时预览图像LV3的显示尺寸的布局。并且,本例中,以优先顺序的高低与显示位置的左右对应的方式变更布局。即,将优先顺序为“1”的即时预览图像LV3重新配置于即时预览图像显示区域121A内的左侧的显示位置,将优先顺序为“2”的即时预览图像LV1、LV2重新配置于即时预览图像显示区域121A内的右侧的显示位置。
接着,智能手机100的转送条件设定部236根据优先顺序的变化变更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转送条件(步骤S120:为转送条件设定步骤的一方式)。
例如,如图4所示,来自多个摄像装置10A~10C的即时预览图像LV1~LV3的所有初始转送条件相同(例如,转送帧速率为60fps(frame per second))时,降低优先顺序为“2”的即时预览图像LV1及LV2的转送量(例如,将转送帧速率变更为20fps),并维持优先顺序为“1”的即时预览图像LV3的转送量。另外,将仅变更转送帧速率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与转送帧速率一同变更转送图像尺寸,也可仅变更转送图像尺寸。
图10示出表示布局与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的一例。这种对应关系信息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50,显示方式设定部232参考存储于存储部150的对应关系信息,变更显示方式。另外,图10中,对属于图7的图案3-D的图8的布局(1)~(6)的布局记载了对应关系,对于图7的其他图案省略了对应关系的记载,实际上其他图案的对应关系也包含在对应关系信息中。
接着,智能手机100的通信控制部248经由命令输出部204(无线通信部110)通过无线通信对多个摄像装置10A~10C发送(输出)转送条件(步骤S122)。
智能手机100的执行控制部250判定是否已从多个摄像装置10A~10C的至少一个接收到即时预览图像(步骤S124)。
智能手机100的图像处理部242对所接收的即时预览图像进行修剪(步骤S126)。
如图11所示,智能手机100的显示控制部244将优先顺序较高的即时预览图像LV3显示于显示区域301,将优先顺序较低的即时预览图像LV1及LV2显示于显示区域302及303(步骤S128)。另外,图11中,符号321、符号322、符号323分别为表示与摄像装置10A之间的电波强度、与摄像装置10B之间的电波强度、与摄像装置10C之间的电波强度的图标(电波强度图标),本例中已在前述的步骤S112中显示,本步骤中根据所变更的优先顺序变更显示位置而重叠显示于即时预览图像。
判定智能手机100的命令输入部212中是否输入有通过多个摄像装置10A~10C进行的摄影命令(步骤S130)。例如,在显示有即时预览图像的状态下进行了图6的释放按钮图标125的按压时,判定为输入有摄影命令。
摄影命令输入至智能手机100的命令输入部212时(步骤S130中为是时),通过智能手机100的命令输出部204(无线通信部110)通过无线通信对多个摄像装置10A~10C发送(输出)摄影命令(步骤S132)。
多个摄像装置10A~10C中进行被摄体的摄影。智能手机100的图像输入部202(无线通信部110)通过无线通信从多个摄像装置10A~10C接收(输入)多个摄影图像(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或者双方)(步骤S134)。
智能手机100的执行控制部250在智能手机100的存储部150中记录多个摄影图像且在智能手机100的显示输入部120的显示面板121显示多个摄影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步骤S136)。
另外,本例中,将接收即时预览图像之后,对多个摄像装置10A~10C发送摄影命令,并从多个摄像装置10A~10C接收根据摄影命令通过多个摄像装置10A~10C摄影的多个摄影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摄影图像可在多个摄像装置10A~10C中自动摄影。
[显示方式变更的其他例]
利用图9,将即使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有变更也不对布局的图案(为形状)进行变更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情况。如图12所示,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有变更时也可对布局的图案进行变更。
图12表示摄像装置的数量为2台且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被变更时,不变更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位置,而仅变更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尺寸的情况。
[转送条件显示的例]
利用图11,将仅将电波强度重叠显示于即时预览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情况。如图13所示,也可通过显示控制部244将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C的每一个的即时预览图像的转送条件331、332、333显示于即时预览图像显示区域121A。图13表示作为转送条件显示转送的帧速率的情况。作为转送条件也可显示转送的图像尺寸。根据优先顺序的变更对转送的帧速率及转送的图像尺寸双方进行变更时,优选显示转送的帧速率及转送的图像尺寸双方。
[系统结构的变化]
如图1所示,对将本发明适用于摄像装置10与作为即时预览控制装置的一例的智能手机100直接进行无线通信的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也可将本发明适用于图14所示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中。
图14中,摄像装置10A、10B、10D与作为即时预览控制装置的一例的智能手机100经由访问点AP间接进行无线通信。
这种即时预览系统中,通常智能手机100即使检测到了与访问点AP之间的电波强度,也无法检测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D的每一个与访问点AP之间的电波强度。因此,经由访问点AP进行通信时,本发明的电波强度检测部203监视即时预览图像的实际转送情况来推断与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D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或者从访问点AP获取与多个摄像装置10A、10B、10D的每一个与访问点AP之间的电波强度。电波强度的推断可考虑例如利用各帧的重发次数、实际的帧速率等来进行。
另外,图14的情况下,摄像装置10A、10B与摄像装置10D的机种不同。摄像装置10D为能够向平摇方向及俯仰方向转动包含成像透镜及成像元件的摄像部的云台摄像机。如此,摄像装置之间机种不同时,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定于本说明书及附图中记载的例子,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通过与本说明书及附图中记载的例子不同的方式实施。
符号说明
10(10A、10B、10C、10D)-摄像装置,100-智能手机(即时预览控制装置),101-主控制部,110-无线通信部,120-显示输入部,121-显示面板,122-操作面板,202-图像输入部,203-电波强度检测部,204-命令输出部,212-命令输入部,232-显示方式设定部,233-电波强度比较部,234-优先顺序设定部,236-转送条件设定部,242-图像处理部,244-显示控制部,248-通信控制部,250-执行控制部。

Claims (13)

1.一种摄像控制装置,其具备:
无线通信部,通过无线通信从多个摄像装置接收多个即时预览图像;
显示控制部,将从所述多个摄像装置接收的所述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分别显示于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画面的多个区域;
电波强度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
优先顺序设定部,根据通过所述电波强度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波强度,设定所述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
转送条件设定部,根据所述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设定包含所述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的转送的帧速率及转送的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的转送条件;及
通信控制部,经由所述无线通信部将通过所述转送条件设定部设定的转送条件发送至所述多个摄像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具备:
电波强度比较部,对与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与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电波强度小于所述阈值时,所述优先顺序设定部将所述电波强度小于所述阈值情况的优先顺序,设定为低于所述电波强度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
若所述优先顺序变低,则所述转送条件设定部减小所述转送的帧速率及所述转送的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具备:
显示方式设定部,根据所述优先顺序,变更所述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方式设定部根据所述优先顺序,在所述即时预览图像之间设定所述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尺寸及显示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将所述检测出的电波强度显示于所述显示画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将所述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的转送的帧速率及转送的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显示于所述显示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部在接收所述即时预览图像之后,经由所述无线通信部对所述多个摄像装置发送摄影命令,并从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经由所述无线通信部接收根据所述摄影命令通过所述多个摄像装置摄影的多个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部从所述多个摄像装置接收通过所述多个摄像装置自动摄影的图像。
9.一种摄像系统,其具备摄像装置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
10.一种摄像控制方法,其包含:
通过无线通信从多个摄像装置接收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步骤;
将从所述多个摄像装置接收的所述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分别显示于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画面的多个区域的步骤;
检测与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的步骤;
根据所述检测出的电波强度,设定所述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的优先顺序设定步骤;
根据所述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优先顺序,设定包含所述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每一个的转送的帧速率及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的转送条件的转送条件设定步骤;及
通过无线通信将所述设定的转送条件发送至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控制方法,
该方法具备对与所述多个摄像装置的每一个之间的电波强度与阈值进行比较的步骤,
所述电波强度小于所述阈值时,将所述电波强度小于所述阈值情况的优先顺序设定为低于所述电波强度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
若所述优先顺序变低,则减小所述转送的帧速率及所述转送的图像尺寸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摄像控制方法,其中,
根据所述优先顺序变更所述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方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摄像控制方法,其中,
根据所述优先顺序,在所述多个即时预览图像之间设定所述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尺寸及显示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CN201580048856.9A 2014-09-11 2015-06-24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及程序 Active CN1067169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4951 2014-09-11
JP2014184951 2014-09-11
PCT/JP2015/068131 WO2016038978A1 (ja) 2014-09-11 2015-06-24 撮像制御装置、撮像制御方法、撮像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6986A CN106716986A (zh) 2017-05-24
CN106716986B true CN106716986B (zh) 2019-05-10

Family

ID=55458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8856.9A Active CN106716986B (zh) 2014-09-11 2015-06-24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63781B2 (zh)
JP (2) JP6276414B2 (zh)
CN (1) CN106716986B (zh)
WO (1) WO20160389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5224397A1 (en) * 2015-09-08 2017-03-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s for adjusting control parameters on an image capture device
JP6651133B2 (ja) * 2016-09-01 2020-02-1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画像データ記憶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撮影システム
JP6743604B2 (ja) 2016-09-12 2020-08-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マルチカメラシステム、カメラ、カメラの処理方法、確認装置および確認装置の処理方法
US11258988B1 (en) * 2020-07-21 2022-02-22 Vivian J. Douglas Dudley Body-viewing camera system
CN112153293A (zh) * 2020-09-28 2020-12-2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数据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7507A (zh) * 2005-09-19 2008-10-29 诺基亚公司 以非干扰方式操作多服务接收器
CN101459774A (zh) * 2007-12-13 2009-06-1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06477A (zh) * 2010-11-25 201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传输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54189B2 (ja) 2001-01-17 2005-06-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携帯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252333B2 (ja) 2003-02-28 2009-04-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ロボット
DE602004019821D1 (de) * 2004-03-11 2009-04-16 Ultrawaves Design Holding B V Sender und empfänger für ein überwachungssystem
JP4842678B2 (ja) * 2005-03-31 2011-12-21 マスプロ電工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214831A (ja) * 2006-02-09 2007-08-23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映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9010625A (ja) * 2007-06-27 2009-01-15 Canon Inc 映像表示装置、映像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JP2009118367A (ja) * 2007-11-09 2009-05-28 Sony Corp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システム
JP5387395B2 (ja) * 2009-12-28 2014-01-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93842A (ja) * 2011-10-05 2013-05-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カメラ
JP2014038336A (ja) 2013-08-30 2014-02-27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5101356A1 (en) * 2014-01-06 2015-07-09 Binatone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Limited Dual mode baby monitoring priority appl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7507A (zh) * 2005-09-19 2008-10-29 诺基亚公司 以非干扰方式操作多服务接收器
CN101459774A (zh) * 2007-12-13 2009-06-1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06477A (zh) * 2010-11-25 201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传输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038978A1 (ja) 2017-07-13
CN106716986A (zh) 2017-05-24
JP2018098801A (ja) 2018-06-21
JP6276414B2 (ja) 2018-02-07
US20170180650A1 (en) 2017-06-22
WO2016038978A1 (ja) 2016-03-17
JP6435063B2 (ja) 2018-12-05
US10063781B2 (en) 2018-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0605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16986B (zh)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及程序
US10503353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EP3013023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6688228B (zh)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相机、及相机系统
EP2983355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KR20170112491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EP3334133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11500533B2 (en) Mobile terminal for displaying a preview image to be captured by a camera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7079084B (zh) 即时预览控制装置、即时预览控制方法、即时预览系统
KR20170055869A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6412231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KR20160053641A (ko)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9086366A (zh) 浏览器中的推荐新闻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25493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6506945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
KR101631966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106664371B (zh) 摄像装置的操作装置及操作方法
CN107211090A (zh) 操作装置、跟踪系统、操作方法及程序
KR20170058173A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200011275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70039994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70024437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폴더 이미지 슬라이드 방법
KR20170027136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70026010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스크롤 바를 이용한 정보 정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