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4618A - 翻倒防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翻倒防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4618A
CN106714618A CN201580050872.1A CN201580050872A CN106714618A CN 106714618 A CN106714618 A CN 106714618A CN 201580050872 A CN201580050872 A CN 201580050872A CN 106714618 A CN106714618 A CN 106714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rtion
damper
overturning
locking apparatus
bear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08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田英朗
齐藤靖
小仓雅则
井上辉彦
新贤二
一新贤二
阿部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yab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14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461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04H9/0215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involving active or passive dynamic mass damp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7/00Furniture or accessories for furni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8Foundations or supports plates; Legs or pillars; Casings; Wheels
    • F24C15/083Anti-tip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7/00Furniture or accessories for furni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B2097/008Anti-tip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搬运等操作变得容易的翻倒防止装置。翻倒防止装置(10)具备阻尼器(20)、第一基部(30)、第二基部(40)以及连结件(70)。翻倒防止件(10)被安装于,被设置在地板面上的家具(1)的上表面与天花板(C)之间,且向长度伸长的方向受到在柱体(21)中所被封入的压缩气体的膨胀力所施加的作用力。第一基部(30)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连结在阻尼器(20)的一端部上,并具有与家具(1)的上表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面(31A)。第二基部(40)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连结在阻尼器(20)的另一端部上,并具有与天花板(C)抵接的第二抵接面(41A)。连结件(70)保持为使阻尼器(20)收缩而使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接近了的折叠状态。

Description

翻倒防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倒防止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现有的翻倒防止装置。该翻倒防止装置被安装在天花板与被设置于地板面上的家具的上表面之间。该翻倒防止装置具备内置有弹簧(spring)的支柱和被分别设置在该支柱的两端处的基部。各基部具有圆盘状的基部主体、和从基部主体的一个面的中心起垂直地延伸的圆柱状的轴部。各基部以轴部被插入到支柱的两端中且至少一方在轴向上进退自如的方式而配置。弹簧在翻倒防止装置的长度伸长的方向上对进退自如的基部施加弹性力。该翻倒防止装置在仅使弹簧稍微收缩的状态下,使一个基部的基部主体抵接于家具的上表面,并使另一个基部的基部主体抵接于天花板。这样一来,翻倒防止装置以使支柱在铅直方向上延伸了的状态而被安装在家具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从而能够防止由于地震的晃动等而造成的家具的翻倒。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0283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翻倒防止装置由于在翻倒防止装置的长度伸长的方向上施加了弹簧的弹性力,因此直至被安装在家具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为止,均会以最伸长的状态而实施搬运等操作。因此,该翻倒防止装置不容易实施搬运等操作。
本发明为鉴于上述现有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搬运等操作容易实施的翻倒防止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翻倒防止装置具备翻倒防止件、第一基部、第二基部以及连结件。翻倒防止件被安装于,被设置在设置面上的物品与天花板之间、或者所述物品与从设置面起沿铅直方向延伸的壁面之间、或者所述物品与设置面之间,并且该翻倒防止件向长度伸长的方向被施加力。第一基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连结在翻倒防止件的一端部上,并具有与物品抵接的第一抵接面。第二基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连结在翻倒防止件的另一端部上,并具有与天花板或者壁面或者设置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连结件保持为使翻倒防止件收缩而使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接近了的折叠状态。
本发明的翻倒防止装置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具备角度限制部件,在由连结件而实施的折叠状态的保持被解除的状态下,该角度限制部件将翻倒防止件相对于第一基部的第一抵接面以及/或者第二基部的第二抵接面而限制于预定的角度。
此外,本发明的翻倒防止装置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具备间隔限制部件,在翻倒防止件伸长时,该间隔限制部件将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限制为预定的间隔。
在此,物品包括家具、在上下方向将多个床铺连结而成的床、大型电视、冰箱、书架、陈列柜(show case)、服务器机柜(server rack)等有可能由于地震的晃动等而翻倒的物品。设置面不仅包括建筑物内的地板面,还包括在建筑物之外设置物品的基础面等。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将实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装置安装在家具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为对实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装置通过连结件而被保持为折叠状态的状态将一个连结件拆下而进行表示的侧视图。
图3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装置通过连结件而被保持为折叠状态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将实施方式2的翻倒防止装置安装在家具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为对实施方式2的翻倒防止装置通过连结件而被保持为折叠状态的状态将一个连结件拆下而进行表示的侧视图。
图6为表示将实施方式3的翻倒防止装置安装在家具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为表示实施方式3的翻倒防止装置通过连结件而被保持为折叠状态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的翻倒防止装置具体化的实施方式1至3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装置10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与天花板C之间被安装有至少一个以上,其中,家具1以使背面1B与从地板面(未图示)起沿铅直方向延伸的壁面W对置的方式而被设置于地板面上。家具1为长方体形状,并在正面1F具有未图示的门、抽屉等,从而能够在内部收纳衣物、饰品等。家具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在左右方向(图1中的进深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形状。该家具1在未安装有翻倒防止装置10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地震的晃动等而朝向前方(图1中的右方)倾斜并翻倒的可能。
如图1至图3所示,翻倒防止装置10具备作为翻倒防止件的阻尼器(damper)20、第一基部30、第二基部40、扭转螺旋弹簧50以及角度限制部件60。此外,翻倒防止装置10具备对使阻尼器20最为收缩而使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接近了的折叠状态进行保持的连结件70。
阻尼器20被安装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与天花板C之间。阻尼器20具有柱体(cylinder)21、未图示的活塞(piston)、连杆(rod)22以及未图示的连杆引导件(rodguide)。柱体21为有底筒状。连杆引导件对柱体21的开口部进行封闭。活塞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而被插入在柱体21内。连杆23的基端部与活塞连结,顶端侧插穿连杆引导件而朝向柱体21的外部突出。柱体21中被封入有工作油以及压缩气体。阻尼器20在长度收缩而使被封入在柱体21中的压缩气体被压缩时,将在长度伸长的方向上被施加压缩气体的膨胀力。
阻尼器20为伸长动作时所产生的阻尼力小于收缩动作时所产生的阻尼力的压缩效应阻尼器。在此,阻尼器20的伸长动作是指,连杆22自柱体21的突出长度以及阻尼器20的长度增长的动作。此外,阻尼器20的收缩动作是指,连杆22自柱体21的突出长度以及阻尼器20的长度缩短的动作。
由于阻尼器20的阻尼力产生的机构原理为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图示而进行说明。柱体21的内部通过活塞而被划分为连杆侧压力室和反连杆侧压力室,其中,在连杆侧压力室中收纳有连杆22的基端部。在活塞中形成有使两压力室之间连通的作为节流阀的阻尼孔(orifice)。阻尼孔作为阻尼力产生部而发挥作用,其对随着阻尼器20的伸缩动作而产生的连杆侧压力室与反连杆侧压力室之间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而产生阻尼力。此外,在活塞中形成有经由单向阀而对两压力室间进行连通的连通通道。单向阀容许工作油从连杆侧压力室朝向反连杆侧压力室的流动,并阻止与此反向的流动。因此,在阻尼器20的伸长动作时,工作油从连杆侧压力室朝向反连杆侧压力室的流动路径为阻尼孔与连通通道这两个路径。另一方面,在阻尼器20的收缩动作时,工作油从反连杆侧压力室朝向连杆侧压力室的流动路径仅为阻尼孔。因此,阻尼器20在伸长动作时所产生的阻尼力小于在收缩动作时所产生的阻尼力。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一基部30为长条形状,并且具有第一基板31和第一连结部32,所述第一基板31为平板状,并具有与家具1的上表面1U面接触的第一抵接面31A,所述第一连结部32以从第一基板31的表面(第一抵接面31A的相反侧的面)31B突出的方式而形成,并对阻尼器20的柱体21的基端部进行连结。第一连结部32被形成在第一基板31的一个端部(图1中的左侧的端部)的附近处。第一连结部32具有第一连结部主体32A和第一轴部32B,所述第一连结部主体32A为平板状,并且与第一基部30所延伸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轴部32B为圆柱状,并且从第一连结部主体32A的两面起在与第一基部30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同一直线上延伸。第一连结部主体32A的顶端部的外边缘形状为半圆形。
如图3所示,阻尼器20具有在柱体21的基端部上以夹持第一连结部主体32A的方式而形成的一对平板状的柱体侧连结部23。各柱体侧连结部23的顶端部的外边缘形状为半圆形。此外,各柱体侧连结部23在与柱体21的轴线正交的同一直线上设置有贯穿孔。阻尼器20将从第一连结部主体32A的两面起延伸的各第一轴部32B以防止脱落的状态而插入于被分别设置在一对柱体侧连结部23上的贯穿孔中,并且相对于第一基部30而以将第一轴部32B作为中心而转动自如的方式被连结。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二基部40也为长条形状,并且具备第二基板41和第二连结部42,所述第二基板41为平板状,并且具有与天花板C面接触的第二抵接面41A,所述第二连结部42以从第二基板41的表面(第二抵接面41A的相反侧的面)41B突出的方式而形成,并对阻尼器20的连杆22的顶端部进行连结。第二连结部42被形成在第二基板41的一个端部(图1中的右侧)的附近处。第二连结部42具有第二连结部主体42A和第二轴部42B,所述第二连结部主体42A为平板状并且与第二基部40所延伸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轴部42B为圆柱状,并从第二连结部主体42A的两面起在与第二基部40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同一直线上延伸。第二连结部主体42A的顶端部的外边缘形状为半圆形。
阻尼器20具有在连杆22的顶端部上以夹持第二连结部主体42A的方式而形成的一对平板状的连杆侧连结部24。各连杆侧连结部24的顶端部的外边缘形状为半圆形。此外,各连杆侧连结部24在与连杆22的轴线正交的同一直线上设置有贯穿孔。阻尼器20将从第二连结部主体42A的两面起延伸的各第二轴部42B以防止脱落的状态而插入于被分别设置在一对连杆侧连结部24上的贯穿孔中,并且相对于第二基部40而以将第二轴部42B作为中心而转动自如的方式被连结。
扭转螺旋弹簧50具有:供第一基部30的第一连结部32的一个第一轴部32B插穿的线圈部50A;与第一基部30的第一基板31的正面31B抵接的一端部50B;以及与阻尼器20的一个柱体侧连结部23卡止的另一端部50C。扭转螺旋弹簧50在使阻尼器20相对于第一基部30而立起的方向上施加弹性力。即,在图1中,扭转螺旋弹簧50以使阻尼器20以第一基部30的第一连结部32的第一轴部32B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方式而施加弹性力。
角度限制部件60具有:从第一基部30的第一基板31的正面31B起延伸的支承部60A;和被设置在支承部60A的顶端并对阻尼器20的柱体21进行把持的把持部60B。支承部60A具有下部和上部,所述下部从第一基板31的第一连结部32与一个端部(图1中的左侧的端部)之间的第一基板31的正面31B起沿与该正面31B正交的方向延伸,所述上部与下部的上端连续,并且向随着趋向于第一基板31的另一个端部侧(图1中的右侧)而远离第一基板31的方向倾斜。也就是说,支承部60A的上部相对于第一基板31的正面31B以及第一抵接面31A而以预定的角度延伸。
把持部60B具有与支承部60A的顶端部的两个部位连续并沿相同方向延伸的一对把持片61。把持部60B在将柱体21夹持在一对把持片61之间时,各把持片61以与柱体21的外侧面紧密地抵接的方式以与柱体21的外周面相同的曲率半径而弯曲。此外,在把持部60B中,各把持片61的顶端部朝向外侧敞开,以便使柱体21易于被插入到一对把持片61之间。此外,把持部60B被形成为,一对把持片61的各顶端部的最狭窄的间隔小于柱体21的直径。
在以此方式而构成的把持部60B中,各把持片61能够弹性变形而使顶端部之间扩展开,从而能够将柱体21夹持在一对把持片61之间。此时,一对把持片61各自的内侧面与柱体21的外侧面紧密地抵接,因此,把持部60B能够无松动地对柱体21进行把持。被把持部60B所把持的柱体21将成为轴线相对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而倾斜了预定的角度的状态。也就是说,角度限制部件60能够将阻尼器20相对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而限制于预定的角度。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使阻尼器20最为收缩而使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最为接近并且使第一基部30的第一基板31与第二基部40的第二基板41平行的折叠状态下,连结件70被嵌合到第一基板31以及第二基板41的两端部(图3中的左右端部)上。也就是说,连结件70以两个为一组。各连结件70具有长方形形状的连结件主体71和从连结件主体71的各个长边起在相同方向上与连结件主体71正交地延伸的卡止片72。连结件主体71的短边为与被设为折叠状态的翻倒防止装置10的第一基板31的第一抵接面31A与第二基板41的第二抵接面41A之间的间隔相同的长度,连结件主体71的长边为与第一基板31以及第二基板41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的长度。连结件70以使各卡止片72、72卡止于处于折叠状态的翻倒防止装置10的第一基板31以及第二基板41的两端部的外侧面上的方式而进行嵌合,从而能够将翻倒防止装置10保持为折叠状态。以此方式,该翻倒防止装置10能够通过连结件70而被保持为折叠状态,从而能够以紧凑的方式而实施搬运等操作。
此外,如图1所示,在将该翻倒防止装置10安装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与天花板C之间的情况下,能够以接下来所说明的方式对翻倒防止装置10进行安装。首先,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上配置通过连结件70而被保持为折叠状态的翻倒防止装置10。此时,以使第一基部30处于下侧的方式配置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上。接下来,从被保持为折叠状态的翻倒防止装置10的第一基板31以及第二基板41的两端部上拆下连结件70。这样一来,翻倒防止装置10通过扭转螺旋弹簧50的弹性力而使阻尼器20以第一轴部32B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通过被封入在柱体21中的压缩气体的膨胀力而使阻尼器20的长度伸长。并且,阻尼器20的柱体21被角度限制部件60的把持部60B把持,阻尼器20相对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而成为预定的角度。在该状态下,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与天花板C抵接。也就是说,阻尼器20相对于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也成为预定的角度。以此方式,该翻倒防止装置10能够以使阻尼器20相对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以及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成为预定的角度的方式而安装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与天花板C之间。在此,预定的角度是指,通过阻尼器20在收缩动作时所产生的阻尼力而对家具1由于地震的晃动等而倾斜时所产生的力进行衰减,从而能够抑制家具1的倾斜并防止翻倒的最适合的角度。该角度优选为,相对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家具1的上表面1U)而处于65°~85°的范围(以下均相同)。
实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装置10具备阻尼器20、第一基部30、第二基部40以及连结件70。阻尼器20被安装于,被设置在地板面上的家具1的上表面1U与天花板C之间,并向长度伸长的方向受到在阻尼器20的柱体21中所被封入的压缩气体的膨胀力所施加的作用力。第一基部30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连结在阻尼器20的一端部(柱体21的基端部)上,并具有与家具1的上表面1U抵接的第一抵接面31A。第二基部40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连结在阻尼器20的另一端部(连杆22的顶端部)上,并具有与天花板C抵接的第二抵接面41A。连结件70保持为使阻尼器20收缩而使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接近了的折叠状态。
由于该翻倒防止装置10能够通过连结件70而被保持为阻尼器20收缩而使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接近了的折叠状态,因此,能够以紧凑的方式实施搬运等操作。
因此,实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装置10能够容易地实施搬运等操作。
此外,实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装置10具备角度限制部件60,所述角度限制部件60在由连结件70而实施的折叠状态的保持被解除的状态下,将阻尼器20相对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以及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而限制于预定的角度。因此,翻倒防止装置10能够以使阻尼器20相对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以及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成为预定的角度的方式而设置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与天花板C之间,从而能够良好地防止家具1的翻倒。
<实施方式2>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实施方式2的翻倒防止装置110在不具备角度限制部件60而具备间隔限制部件80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相同的结构标有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间隔限制部件80具有有底筒状的第一至第四筒部81、82、83、84和圆盘状的连接部件85。第二筒部82从底部侧被插入到第一筒部81的开口部中,并以防止脱落的方式在第一筒部81内沿轴向进退自如。第三筒部83从底部侧被插入到第二筒部82的开口部中,并以防止脱落的方式在第二筒部82内沿轴向进退自如。第四筒部84从底部侧被插入到第三筒部83的开口部中,并以防止脱落的方式在第三筒部83内沿轴向进退自如。连接部件85被安装在第四筒部84的顶端部上。该间隔限制部件80在轴向上伸缩自如。
翻倒防止装置110通过该间隔限制部件80而对第一基部30和第二基部40进行连结。间隔限制部件80以两个为一组。也就是说,各翻倒防止装置110将各间隔限制部件80的基端部(第一筒部81的被封闭的一端部)粘合并固定在第一基部30的两端部各自的正面31B上。各间隔限制部件80在相对于第一基部30的正面31B正交的方向上伸缩,顶端部(连接部件85)被粘合并固定在第二基部40的两端部各自的正面41B上。
该翻倒防止装置110随着阻尼器20以及间隔限制部件80的伸缩,而在第一基部30的第一基板31与第二基部40的第二基板41为平行的状态下,使第一基部30和第二基部40远离或接近。如图5所示,该翻倒防止装置110在使阻尼器20以及间隔限制部件80最为收缩而使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最为接近了的折叠状态下,使连结件70被嵌合到第一基板31以及第二基板41的两端部上。以此方式,该翻倒防止装置110能够通过连结件70而被保持为折叠状态,从而能够以紧凑的方式实施搬运等操作。
此外,如图4所示,在将该翻倒防止装置110安装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与天花板C之间的情况下,能够以接下来所说明的方式进行安装。首先,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上配置通过连结件70而被保持为折叠状态的翻倒防止装置110。此时,以使第一基部30处于下侧的方式而配置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上。接下来,从被保持为折叠状态的翻倒防止装置110的第一基板31以及第二基板41的两端部拆下连结件70。这样一来,通过扭转螺旋弹簧50的弹性力而使阻尼器20以第一轴部32B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通过被封入在柱体21中的压缩气体的膨胀力而使阻尼器20的长度伸长。伴随于此,间隔限制部件80也将伸长,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之间的间隔将扩展。在间隔限制部件80伸长为预定的长度的同时、或者在即将伸长到预定的长度之前,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与天花板C抵接。因此,在翻倒防止装置110中,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之间的间隔大致成为预定的间隔。此时,翻倒防止装置110的阻尼器20相对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以及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而大致以预定的角度倾斜。
实施方式2的翻倒防止装置110也具备阻尼器20、第一基部30、第二基部40以及连结件70。阻尼器20被安装于,被设置在地板面上的家具1与天花板C之间,并且向长度伸长的方向受到在阻尼器20的柱体21中所被封入的压缩气体的膨胀力所施加的作用力。第一基部30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连结在阻尼器20的一端部(柱体21的基端部)上,并具有与家具1的上表面1U抵接的第一抵接面31A。第二基部40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连结在阻尼器20的另一端部(连杆22的顶端部)上,并具有与天花板C抵接的第二抵接面41A。连结件70保持为使阻尼器20收缩而使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接近了的折叠状态。
由于该翻倒防止装置110也能够通过连结件70而被保持为阻尼器20收缩而使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接近了的折叠状态,因此能够以紧凑的方式实施搬运等操作。
因此,实施方式2的翻倒防止装置110也能够容易地实施搬运等操作。
此外,实施方式2的翻倒防止装置110具有在翻倒防止件伸长时将第一基部30和第二基部40限制为预定间隔的间隔限制部件80。因此,该翻倒防止装置110在由连结件70而实施的折叠状态的保持被解除时,阻尼器20将伸长,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之间的间隔将扩展。由于该翻倒防止装置110通过间隔限制部件80而将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之间的间隔限制为预定的间隔,因此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之间的间隔将成为预定的间隔而不会过于扩展。如果根据家具1的上表面1U与天花板C之间的间隔而准备间隔限制部件80所限制的第一基部30与第二基部40的预定的间隔不同的多个种类的翻倒防止装置110,则能够容易地设置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与天花板C之间。此外,该翻倒防止装置110能够安装成使阻尼器20相对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以及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成为预定的角度,从而能够良好地防止家具1的翻倒。
<实施方式3>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实施方式3的翻倒防止装置210中,第一基部230以及第二基部240的方式、角度限制部件260的方式以及连结件270的方式与实施方式1等不同。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相同的结构标有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一基部230与第二基部240为相同的形状。第一基部230为长尺寸形状。第一基部230具有平板状的第一基板231、平板状的纵板部232、折返部233以及第一连结部234。第一基板231具有与家具1的上表面1U面接触的第一抵接面231A。纵板部232从第一基板231的一个端部(图6以及图7中的左侧的端部)起与第一基板231正交地延伸。折返部233从纵板部232的顶端部(图6以及图7中的上侧的端部)起沿着与第一基板231相同的方向突出。第一连结部234以从纵板部232的内侧面(图6以及图7中的右侧的面)232A突出的方式而被形成,并对阻尼器20的柱体21的基端部进行连结。第一连结部234具有第一连结部主体234A和第一轴部234B,所述第一连结部主体234A为平板状并且与纵板部232所延伸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轴部234B为圆柱状并且从第一连结部主体234A的两面起在与纵板部232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同一直线上延伸。第一连结部主体234A的顶端部的外边缘形状为半圆形。
第二基部240也为长条形状。第二基部240具有平板状的第二基板241、平板状的纵板部242、折返部243以及第二连结部244。第二基板241具有与天花板C面接触的第二抵接面241A。纵板部242从第二基板241的一个端部(图6以及图7中的右侧的端部)起与第二基板241正交地延伸。折返部243从纵板部242的顶端部(图6以及图7中的下侧的端部)起沿与第二基板241相同的方向突出。第二连结部244以从纵板部242的内侧面(图6以及图7中的左侧的面)242A突出的方式而形成,并对阻尼器20的连杆22的顶端部进行连结。第二连结部244具有第二连结部主体244A和第二轴部244B,所述第二连结部主体244A为平板状并且与纵板部242所延伸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轴部244B为圆柱状并且从第二连结部主体244A的两面起在与纵板部242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同一直线上延伸。第二连结部主体244A的顶端部的外边缘形状为半圆形。
如图7所示,该翻倒防止装置210在使阻尼器20收缩时,成为第一基部230与第二基部240最为接近并使第一基部230的第一基板231和第二基部240的第二基板241平行的折叠状态。也就是说,该翻倒防止装置210在折叠状态下,第一基部230的纵板部232的顶端面以及与该面连续的折返部233的侧面(图7中的上侧的面)与第二基部240的第二基板241的正面(图7中的下侧的面)241B抵接,第二基部240的纵板部242的顶端面以及与该面连续的折返部243的侧面(图7中的下侧的面)与第一基部230的第一基板231的正面(图7中的上侧的面)231B抵接。
如图6所示,角度限制部件260通过第一基部230的折返部233而构成。也就是说,当通过扭转螺旋弹簧50的弹性力而使阻尼器20以第一轴部234B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阻尼器20的柱体21的基端部侧的角部与第一基部230的折返部233的顶端面(图6的右侧的端面)233A抵接。由此,阻尼器20的进一步的转动被限制。因此,第一基部230的折返部233能够作为角度限制部件260而发挥作用,而将阻尼器20相对于第一基部230的第一抵接面231A限制于预定的角度。
如图6以及图7所示,连结件270通过第一卡止件271、第二卡止件272、第一卡止孔273以及第二卡止孔274而构成。第一卡止件271为钩形,且其一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安装在第一基部230的第一基板231的另一个端面(图6以及7中的右侧的端面)231C上。第二卡止件272为与第一卡止件271相同的形态,且其一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安装在第二基部240的第二基板241的另一个端面(图6以及7中的左侧的端面)241C上。第一卡止孔273被凹陷设置在第二基部240的纵板部242的外侧面(图6以及7中的右侧的面)242A上,在折叠状态下能够供第一卡止件271的顶端部271A插入而卡止。第二卡止孔274被凹陷设置在第一基部230的纵板部232的外侧面(图6以及7中的左侧的面)232A上,在折叠状态下能够供第二卡止件272的顶端部272A插入而卡止。因此,如图7所示,连结件270通过将翻倒防止装置210设为折叠状态,并将第一卡止件271的顶端部271A插入于第一卡止孔273中而卡止,且将第二卡止件272的顶端部272A插入于第二卡止孔274中而卡止,从而能够将翻倒防止装置210保持为折叠状态。以此方式,该翻倒防止装置210能够通过连结件270而被保持为折叠状态,从而能够以紧凑的方式实施搬运等操作。
此外,如图6所示,在将该翻倒防止装置210安装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与天花板C之间的情况下,能够以接下来所说明的方式进行安装。首先,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上配置通过连结件270而被保持为折叠状态的翻倒防止装置210。此时,以使第一基部230处于下侧的方式而配置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上。接下来,将被保持为折叠状态的翻倒防止装置210的第一卡止件271的顶端部271A从第一卡止孔273中拔出,并将第二卡止件272的顶端部272A从第二卡止孔274中拔出。这样一来,翻倒防止装置210通过扭转螺旋弹簧50的弹性力而使阻尼器20以第一轴部234B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通过被封入在柱体21中的压缩气体的膨胀力而使阻尼器20的长度伸长。并且,阻尼器20的柱体21的基端部侧的角部与作为角度限制部件260的第一基部230的折返部233的顶端面233A抵接,阻尼器20相对于第一基部230的第一抵接面231A而成为预定的角度。在该状态下,第二基部240的第二抵接面241A与天花板C抵接。也就是说,阻尼器20相对于第二基部240的第二抵接面241A也成为预定的角度。以此方式,该翻倒防止装置210能够以使阻尼器20相对于第一基部230的第一抵接面231A以及第二基部240的第二抵接面241A成为预定的角度的方式而安装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与天花板C之间。
实施方式3的翻倒防止装置210也具备阻尼器20、第一基部230、第二基部240以及连结件270。阻尼器20被安装于,被设置在地板面上的家具1与天花板C之间,并向长度伸长的方向受到在阻尼器20的柱体21中所被封入的压缩气体的膨胀力所施加的作用力。第一基部230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连结在阻尼器20的一端部(柱体21的基端部)上,并具有与家具1的上表面1U抵接的第一抵接面231A。第二基部240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连结在阻尼器20的另一端部(连杆22的顶端部)上,并具有与天花板C抵接的第二抵接面241A。连结件270保持为使阻尼器20收缩从而使第一基部230与第二基部240接近的折叠状态。
由于该翻倒防止装置210也通过连结件270而保持为阻尼器20收缩而使第一基部230与第二基部240接近了的折叠状态,因此能够以紧凑的方式实施搬运等操作。
因此,实施方式3的翻倒防止装置210也能够容易地实施搬运等操作。
此外,实施方式3的翻倒防止装置210也具备角度限制部件260,所述角度限制部件260在由连结件270而实施的折叠状态的保持被解除的状态下,将阻尼器20相对于第一基部230的第一抵接面231A以及第二基部240的第二抵接面241A而限制于预定的角度。因此,翻倒防止装置210能够以使阻尼器20相对于第一基部230的第一抵接面231A以及第二基部240的第二抵接面241A成为预定的角度的方式而设置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与天花板C之间,从而能够良好地防止家具1的翻倒。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载以及附图而说明的实施方式1~3,例如以下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虽然在实施方式1~3中,翻倒防止装置具备角度限制部件或间隔限制部件,但是也可以不具备这些部件。
(2)虽然在实施方式1~3中,翻倒防止装置具备对阻尼器向使其相对于第一基部立起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的扭转螺旋弹簧,但是也可以不具备扭转螺旋弹簧。在该情况下,对翻倒防止装置进行设置的设置者以手动的方式使阻尼器立起,或通过其它的结构而使阻尼器自动地立起。
(3)虽然在实施方式1~3中,作为翻倒防止件而使用了阻尼器,但是也可以使用螺旋弹簧等。
(4)虽然在实施方式1~3中,作为翻倒防止件而使用了压缩效应阻尼器,但是也可以使用伸长动作时所产生的阻尼力大于收缩动作时所产生的阻尼力的伸长效应阻尼器或双效阻尼器。
(5)虽然在实施方式1~3中,将翻倒防止装置安装在家具(物品)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但是也可以将翻倒防止装置配置在家具(物品)的上表面与壁面之间、或者家具(物品)的背面与壁面之间、或者家具(物品)的底面与地板面(设置面)之间。
(6)虽然在实施方式1以及2中,连结件具有长方形形状的连结件主体和从连结件主体的各个长边起在相同方向上与该连结件主体正交地延伸的卡止片,并且以两个为一组,但是也可以为两端或者一个端部开口的方筒状的连结件,并将折叠状态的翻倒防止装置从开口部插入到内部而保持折叠状态。
(7)虽然在实施方式2中,间隔限制部件以两个为一组,但是间隔限制部件也可以设为仅一个而对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进行连结并将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之间的间隔限制为预定的间隔。
(8)虽然在实施方式1以及3中具备角度限制部件,在实施方式2中具备间隔限制部件,但是也可以以组合的方式而具备角度限制部件和间隔限制部件。
符号说明
1…家具(物品);C…天花板;W…壁面;10、110、210…翻倒防止装置;20…阻尼器(翻倒防止件);30、230…第一基部;31A、231A…第一抵接面;40、240…第二基部;41A、241A…第二抵接面;70、270…连结件;60、260…角度限制部件;80…间隔限制部件。

Claims (3)

1.一种翻倒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翻倒防止件,其被安装于,被设置在设置面上的物品与天花板之间、或者所述物品与从所述设置面起沿铅直方向延伸的壁面之间、或者所述物品与所述设置面之间,并且该翻倒防止件向长度伸长的方向被施加力;
第一基部,其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连结在所述翻倒防止件的一端部上,并具有与所述物品抵接的第一抵接面;
第二基部,其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而被连结在所述翻倒防止件的另一端部上,并具有与所述天花板或者所述壁面或者所述设置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
连结件,其对使所述翻倒防止件收缩而使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接近了的折叠状态进行保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倒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角度限制部件,在将由所述连结件而实施的所述折叠状态的保持解除了的状态下,所述角度限制部件将所述翻倒防止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基部的所述第一抵接面以及/或者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第二抵接面而限制于预定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倒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间隔限制部件,在所述翻倒防止件伸长时,所述间隔限制部件将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限制为预定的间隔。
CN201580050872.1A 2014-09-25 2015-08-06 翻倒防止装置 Withdrawn CN1067146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4691A JP5864069B1 (ja) 2014-09-25 2014-09-25 転倒防止装置
JP2014-194691 2014-09-25
PCT/JP2015/072337 WO2016047285A1 (ja) 2014-09-25 2015-08-06 転倒防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4618A true CN106714618A (zh) 2017-05-24

Family

ID=55346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0872.1A Withdrawn CN106714618A (zh) 2014-09-25 2015-08-06 翻倒防止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84087A1 (zh)
JP (1) JP5864069B1 (zh)
CN (1) CN106714618A (zh)
WO (1) WO201604728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8725A (zh) * 2017-08-11 2017-11-17 东莞市皓奇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防倾倒家居的使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87643B2 (ja) * 2015-08-21 2020-11-18 Thk株式会社 上下免震装置
JP6255458B1 (ja) * 2016-09-26 2017-12-27 Kyb株式会社 転倒防止装置
JP6356212B2 (ja) * 2016-12-27 2018-07-11 Kyb株式会社 転倒防止装置
CN106826197A (zh) * 2017-03-31 2017-06-13 嘉兴鸿利机械有限公司 辊子装配平台
CN109770555B (zh) * 2019-04-01 2020-09-22 南京我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衣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5073A (ja) * 1996-09-11 1998-04-07 Matsunaga Takayuki 家具の転倒防止構造
JP2006006426A (ja) * 2004-06-23 2006-01-12 Takubo Industrial Corp 伸縮式転倒防止装置
JP2007068687A (ja) * 2005-09-06 2007-03-22 Satoshi Suzuki 家具転倒防止具
CN201641089U (zh) * 2009-12-18 2010-11-24 北京工业大学 家具防倾倒顶杆
CN203435971U (zh) * 2013-07-11 2014-02-19 冷定刚 大型家具支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3517A (ja) * 1994-04-25 1995-11-07 Mari Yamaguchi 家具の転倒防止装置
JP3015233U (ja) * 1995-02-28 1995-08-29 有限会社東海工業 家具等の転倒防止器具
JP2011161085A (ja) * 2010-02-12 2011-08-25 Kyb Co Ltd 家具転倒防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5073A (ja) * 1996-09-11 1998-04-07 Matsunaga Takayuki 家具の転倒防止構造
JP2006006426A (ja) * 2004-06-23 2006-01-12 Takubo Industrial Corp 伸縮式転倒防止装置
JP2007068687A (ja) * 2005-09-06 2007-03-22 Satoshi Suzuki 家具転倒防止具
CN201641089U (zh) * 2009-12-18 2010-11-24 北京工业大学 家具防倾倒顶杆
CN203435971U (zh) * 2013-07-11 2014-02-19 冷定刚 大型家具支撑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8725A (zh) * 2017-08-11 2017-11-17 东莞市皓奇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防倾倒家居的使用方法
CN107348725B (zh) * 2017-08-11 2019-05-17 上海绿城广木作家居有限公司 防倾倒家居的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84087A1 (en) 2017-10-05
JP2016063993A (ja) 2016-04-28
JP5864069B1 (ja) 2016-02-17
WO2016047285A1 (ja) 2016-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4618A (zh) 翻倒防止装置
CN106604662A (zh) 翻倒防止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6572751A (zh) 翻倒防止装置
CN106572750A (zh) 翻倒防止装置
CN203563884U (zh) 一种挂杆可调式衣柜
CN206010291U (zh) 一种用于大型铁皮桶焊接的固定装置
CN112833257B (zh) 一种柔性建筑横向管道支吊架
CN201710257U (zh) 毛巾架
CN206468634U (zh) 一体式脚架链接器
CN203829530U (zh) 一种消火水枪支撑架
CN207568007U (zh) 一种石材的幕墙安装结构
CN103750635B (zh) 便捷式组装结构及采用该便捷式组装结构制成的支撑架
CN108024629A (zh) 翻倒防止装置
CN206457199U (zh) 一种抽油机校正定位装置及抽油机校正装置
CN203262763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和拆卸方便的蚊帐架
CN104818862B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木屋立柱支撑装置
CN203776370U (zh) 便捷式组装结构和采用该便捷式组装结构制成的支撑架
CN204119437U (zh) 一种便于进行艺术设计教学的话筒架
CN103315561B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和拆卸方便的蚊帐架
CN205072559U (zh) 一种花架支撑杆
CN104098051A (zh)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CN204199855U (zh) 折叠式护栏模块装置
CN212775844U (zh) 一种拆卸方便的防爆电磁阀用限位器
CN208498087U (zh) 挂架及便携式毛笔笔挂
CN203647921U (zh)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贮瓶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