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0489A - 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及其制备方法、鞋材以及穿戴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及其制备方法、鞋材以及穿戴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00489A
CN106700489A CN201510426452.0A CN201510426452A CN106700489A CN 106700489 A CN106700489 A CN 106700489A CN 201510426452 A CN201510426452 A CN 201510426452A CN 106700489 A CN106700489 A CN 106700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pu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urethane composite
composite wood
silicon 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64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维和
陈品仲
黄长泽
王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more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more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more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more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264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004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00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04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及其制备方法、鞋材以及穿戴式装置。本发明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包含塑料基材以及交联剂,塑料基材包含TPU以及硅生胶,硅生胶的分子中包含至少二个烯基,其中TPU与硅生胶混合均匀,且TPU与硅生胶的重量比为95.01比4.99至99.5比0.5,交联剂具有一添加量足以使硅生胶产生交联而形成硅氧橡胶。藉此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制成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同时具有优良的止滑性与耐磨性,适于制成鞋材以及穿戴式装置。

Description

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及其制备方法、 鞋材以及穿戴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其组成物、其制备方法及其所制成的鞋材及穿戴式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兼具优良止滑性与耐磨性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其组成物、其制备方法及其所制成的鞋材及穿戴式装置。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是由硬质段与软质段所构成的共聚物,其中硬质段为由短链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而得的聚氨酯(Polyurethane;PU)所提供,软质段是由长链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而得的PU所提供,且TPU依其所使用的反应物为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而区分为聚醚系TPU与聚酯系TPU。TPU的主要性质如下:(1)硬度范围广:通过改变TPU各反应组分的配比可得到不同硬度的产品,而随着硬度的增加,仍可保持良好的弹性与耐磨性;(2)机械强度高:TPU所制成的产品的承载能力、抗冲击性及减震性能突出;(3)耐寒性突出:TPU的玻璃转换温度较低,在零下35度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及柔顺性;(4)加工性能好:TPU可采用常见的热塑性材料加工方法进行加工,如注塑、挤出、压延等等;(5)可再生利用;(6)具有耐油性;(7)透明性佳。基于上述优良性质,在工业领域中,TPU被广泛用于制造汽车、机械与工业用部件,例如:低速轮胎、防震部件、防尘盖、汽车内外装饰件、垫圈、轴承等等。在日常生活领域中,TPU被应用于制造鞋材、衣物材料、体育用品、医疗器材、玩具等产品,例如:充气筏、雪橇板、鞋前掌、鞋后跟等等。TPU的应用已深入现代人的生活中,再加上环保意识的抬头,以TPU取代PVC成为当今的趋势,TPU已成为现今最重要的塑胶原料之一。
然而,TPU虽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其所提供的止滑效果却有限,进而使其应用范围受限。以TPU应用于制造鞋材为例,目前TPU主要应用于制作鞋体的支撑材料,例如鞋前掌与鞋跟,或者应用于鞋面的装饰或防水,例如将TPU薄膜先网版印刷上色,再以高周波成型并粘合于鞋面上做装饰,或者利用防水透湿的TPU薄膜与鞋材用布贴合,以达到防水透湿的效果,而较少将TPU用于制作鞋大底,避免因其止滑效果不佳,不利于在潮湿或者光滑的路面上使用。
有鉴于此,如何改善TPU的性质,使其在不牺牲原本物性(如耐磨性)的前提下,提升其止滑效果,以扩大其应用范围,乃相关业者的努力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及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藉此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所制成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可兼具优良的止滑性与耐磨性,有利于后续的应用,尤其,适于制成鞋材以及穿戴式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藉此制备方法所制成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不易产生相分离,而可提供均匀一致的物性,且可提高生产良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鞋材,其兼具优良的止滑性与耐磨性,并可再生利用,符合环保诉求。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穿戴式装置,其兼具优良的止滑性与耐磨性,无毒而具有可亲肤性,并可再生利用,符合环保诉求。
依据本发明第一态样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包含塑料基材与交联剂,塑料基材包含TPU与硅生胶(silicone gum),硅生胶的分子中包含至少二个烯基(alkenyl group),其中TPU与硅生胶混合均匀,且TPU与硅生胶的重量比为95.01比4.99至99.5比0.5。前述交联剂与塑料基材混合均匀并具有一添加量,此添加量足以使硅生胶产生交联而形成硅氧橡胶(silicone rubber)。
依据前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其中交联剂为过氧化物(peroxide)或硅氢化合物。当交联剂为硅氢化合物时,可更包含白金催化剂,藉此,可加速硅生胶产生交联的速率。
依据前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可更包含填充剂,藉此,可增加所制成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机械强度。
依据本发明第二态样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一混合步骤,是将塑料基材与交联剂混合均匀,其中塑料基材包含TPU与硅生胶,硅生胶的分子中包含至少二个烯基,TPU与硅生胶的重量比为95.01比4.99至99.5比0.5,交联剂具有一添加量,所述添加量足以使硅生胶产生交联以形成硅氧橡胶。进行动态交联(dynamic vulcanization)反应,使硅生胶产生交联而形成硅氧橡胶,以获得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
依据前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其中交联剂为过氧化物或硅氢化合物。当交联剂为硅氢化合物时,可更包含添加白金催化剂,藉此,可加速硅生胶产生交联的速率。
依据前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其中提供混合步骤是将塑料基材、交联剂与填充剂混合均匀,藉此,可增加所制成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机械强度。
依据本发明第一态样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其是由前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依据前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其中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硬度为65A至64D。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硬度为65A。
依据本发明第一态样的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鞋材,其是由前述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制成,前述鞋材为鞋大底或鞋面。
依据本发明第一态样的再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穿戴式装置,其包含一本体,本体是由前述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制成。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鞋体;
图3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装置;以及
图4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装置;
其中,符号说明:
110:步骤 220:鞋大底
120:步骤 310:本体
210:鞋面 410: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
提供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包含塑料基材与交联剂,且可选择地包含填充剂与催化剂。
塑料基材包含TPU与硅生胶,硅生胶的分子中包含至少二个烯基,其中TPU与硅生胶混合均匀,且TPU与硅生胶的重量比为95.01比4.99至99.5比0.5。交联剂与塑料基材混合均匀,交联剂具有一添加量,此添加量足以使硅生胶产生交联而形成硅氧橡胶。
藉由TPU与硅生胶的重量比为95.01比4.99至99.5比0.5,可使所制成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包含特定比例的硅氧橡胶,藉此,可在不牺牲TPU物性(如耐磨性)的前提下,改善纯TPU止滑性较差的缺失,换言之,本发明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可兼具优良的止滑性与耐磨性。
藉由TPU与硅生胶混合均匀后,再使硅生胶产生交联,可形成半网状互穿的结构(硅氧橡胶的网状结构中穿插有TPU分子),使所制成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不易产生相分离(即TPU与硅氧橡胶不易分离),而可提供均匀一致的物性,且可提高生产良率。
TPU可使用聚酯系TPU(Polyester TPU)或聚醚系TPU(Polyether TPU),可使用的TPU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商品:BTS-65A、BTS-70A、EME-75A、EME-85A、EME-90A、EMH-95A、EMH-64D。TPU的硬度可为65A至64D,藉此,可获得不同硬度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关于TPU的制备方法以及调整TPU硬度的方法为习用,在此不予赘述。
硅生胶的威廉姆斯可塑度(Williams plasticity)可为100~600。可使用的硅生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商品:KET-080U、CHN-ROLL-80、KE-785-U、KE-581-U、KE-880-U、SH5180U、GS-800U、TSE-221-8U、SH1080U。
前述「交联剂」是指可促使硅生胶产生交联反应的物质。交联剂可为过氧化物或硅氢化合物。当交联剂为硅氢化合物时,可更包含白金催化剂,藉此,可加速硅生胶产生交联的速率。
过氧化物可为但不限于1,3-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1,3-Bis(tert-butylperoxyisopropyl)benzene)、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1,4-Bis(tert-butylperoxyisopropyl)benzene)、过氧化二异丙苯(Dicumyl peroxide;DCP)、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tert-butylcumyl peroxide;TBCP)、2,5-二甲基-2,5-二(叔丁过氧基)己烷(2,5-dimethyl-2,5-di-(tert-butylperoxy)hexane;DHBP)、4,4-二(叔丁过氧基)戊酸正丁酯(n-butyl-4,4-di(tert-butylperoxy)valerate)或1,1二(叔丁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di(tert-butylperoxy)-3,3,5-trimethyl cyclohexane)。过氧化物与硅生胶的重量比可为0.1比100至5比100,藉此,有利于硅生胶交联反应的完全,使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具有均匀一致的物性。
硅氢化合物每个分子中可包含至少两个与硅原子连接的氢原子,硅氢化合物可为但不限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H(CH3)2SiOSi(CH3)2H)、1,1,3,3,5,5-六甲基三硅氧烷(H(CH3)2SiOSi(CH3)2OSi(CH3)2H)、1-苯基-3,3-二甲基二硅氧烷(H2(C6H5)SiOSi(CH3)2H)。
前述「白金催化剂」是指包含铂原子或铂离子且可加速硅生胶产生交联的速率的物质,白金催化剂可为但不限于铂金黑(platinum black)、氯铂酸(chloroplatinic acid)、二氯化铂(platinum dichloride)或四氯化铂(platinumtetrachloride)。
硅氢化合物与硅生胶的重量比可为0.1比100至2比100,白金催化剂与硅生胶的重量比可为0.1比100至0.5比100。关于使用过氧化物或硅氢化合物(可添加白金催化剂)使硅生胶产生交联反应,为本领域的通常知识,在此不予赘述。
前述「填充剂」是用以增加所制成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机械强度,填充剂可为但不限于碳酸钙、云母、二氧化钛、粘土。填充剂与塑料基材的重量比可为0.1比99.9至10比90。
<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
以下将详细说明如何以前述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制备成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请配合参照图1,其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1中,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包含步骤110与步骤120。
步骤110为提供一混合步骤,是将塑料基材与交联剂混合均匀,其中塑料基材包含TPU与硅生胶,TPU与硅生胶的重量比为95.01比4.99至99.5比0.5。关于TPU、硅生胶与交联剂请参照前文,在此不予重复。
步骤120为进行一动态交联反应,使硅生胶产生交联而形成硅氧橡胶,以获得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
具体来说,步骤110可于一捏合机(kneader)中进行,步骤120可于一押出机中进行,可使用的押出机可为但不限于42mm的双轴押出机,步骤120的温度条件可为165℃至220℃,押出机的螺杆的转速可为150rpm(Revolutions PerMinute)至800rpm,产出量可为10kg/hr至45kg/hr,藉此,可得胶粒状(chips)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胶粒状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可藉由进一步加工如押出成型(extrusion molding)或射出成型(injection molding)制成不同形态的产品。关于押出成型或射出成型的技术为习用,在此不予赘述。将本发明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与以物理掺混方式添加有硅氧橡胶的TPU相比较,以物理掺混方式的硅氧橡胶易产生迁移(migration),而使掺混有硅氧橡胶的TPU整体成分分布不均,而难提供均匀一致的物性,本发明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藉由动态交联反应可形成半网状互穿的结构,使所制成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不易产生相分离,而可提供均匀一致的物性,且可提高生产良率
<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及其应用>
依据前述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以及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可制造出兼具优良的止滑性与耐磨性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本发明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可以硬度为65A至64D的TPU制成,藉此,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具有硬度范围广的优点,有利于扩大应用范围。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可以硬度为65A的TPU制成,藉此,可使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止滑性与耐磨性更加优异。一般加强塑胶材料(如TPU)耐磨性,往往会牺牲止滑性,或者在提升止滑性时会牺牲耐磨性,本发明藉由于TPU中添加特定比例的硅生胶,再搭配动态交联反应,可使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同时兼具优良的止滑性与耐磨性。
请参照图2,其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鞋体。鞋体包含鞋面210与鞋大底220,鞋面210及/或鞋大底220可使用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制成。以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制成的鞋面210,除了可延长使用寿命,其特别适用于足球类的运动鞋,藉此,有利于穿戴者控制足球的运动轨迹与方向。以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制成的鞋大底220,可提供所需的止滑性与耐磨性,一方面有利于在潮湿或者光滑的路面上使用,可提升安全性,另一方面可延长使用寿命。此外,以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制成的鞋面210或鞋大底220皆可再生利用,符合环保诉求。
请参照图3,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装置,图3中,穿戴式装置为一头戴式显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HMD)。穿戴式装置包含一本体310,本体310是由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制成。藉此,本体310兼具优良的止滑性与耐磨性,无毒且具有可亲肤性,并可再生利用,符合环保诉求,此外,更可提供优良的触感,有利于使用者长时间穿戴。
请参照图4,其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穿戴式装置,图4中,穿戴式装置为一智慧型手表。穿戴式装置包含一本体410,本体410是由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制成。藉此,本体410兼具优良的止滑性与耐磨性,无毒且具有可亲肤性,并可再生利用,符合环保诉求,此外,更可提供优良的触感,有利于者长时间穿戴。
<实施例>
(一)制备实施例1至实施例20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其制备方法说明如下。
实施例1:将硬度为65A的TPU(商品名称为BTS-65A)、硅生胶(商品名称为KET-080U)与交联剂捏合机中进行混练,其中TPU与硅生胶的重量比为99.5:0.5,交联剂为1,3-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交联剂与硅生胶的重量比为1比100。的后,将前述混合均匀的塑料基材以及交联剂投入42mm的双轴押出机中,以165℃至220℃的温度、螺杆转速为150rpm~800rpm的条件进行动态交联,产出量为10kg/hr至45kg/hr,获得胶粒状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将胶粒状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进行射出成型,射出成型的温度为180℃、压力为40bar,以获得厚度为2mm的片状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
实施例2~实施例20是更换实施例1中TPU的硬度及/或TPU与硅生胶的重量比,列于表一,其余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二)制备比较例1至比较例3的纯TPU材,其制备方法说明如下。
比较例1:将硬度为65A的TPU(商品名称为BTS-65A)进行射出成型,射出成型的温度为180℃、压力为40bar,以获得厚度为2mm的片状的纯TPU材。
比较例2~比较例3是更换比较例1中TPU的硬度或TPU与硅生胶的重量比,列于表一,其余反应条件与比较例1相同。
表一
实施例 TPU的硬度 TPU与硅生胶的重量比
1 65A 99.5:0.5
2 65A 99.3:0.7
3 65A 99.0:1.0
4 65A 98.0:2.0
5 65A 97.0:3.0
6 65A 96.0:4.0
7 65A 95.01:4.99
8 80A 99.0:1.0
9 80A 98.0:2.0
10 80A 97.0:3.0
11 80A 96.0:4.0
12 80A 95.5:4.5
13 80A 95.01:4.99
14 65A 95.01:4.99
15 70A 95.01:4.99
16 75A 95.01:4.99
17 80A 95.01:4.99
18 85A 95.01:4.99
19 90A 95.01:4.99
20 95A 95.01:4.99
比较例 TPU的硬度 TPU与硅生胶的重量比
1 65A 100:0
2 65A 50:50
3 80A 100:0
将实施例1~实施例20,以及比较例1~比较例3的片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进行(A)模数100%(modulus 100%;单位:kgf/cm2)、(B)模数300%(modulus 300%;单位:kgf/cm2)、(C)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单位:kgf/cm2)、(D)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单位:%)、(E)撕裂强度(tear strength;单位:kgf/cm2)、(F)硬度(hardness;单位:shore A)、(G)密度(density;单位:g/cm3)、(H)耐磨性(abrasion resistance;单位:mm3)等性质评估,其中(A)是依照DIN 53504的规范进行评估,(B)是依照DIN 53504的规范进行评估,(C)是依照DIN 53504的规范进行评估,(D)是依照DIN 53504的规范进行评估,(E)是依照DIN 53515的规范进行评估,(F)是依照DIN 53505的规范进行评估,(G)是依照DIN 53479的规范进行评估,(H)是依照DIN53516的规范进行评估,并将上述评估结果列于表二。
表二
实施例 (A) (B) (C) (D) (E) (F) (G) (H)
1 34 45 219 1116 67 70 1.2 91
2 34 44 211 1193 65 69 1.2 72
3 34 45 222 1142 66 69 1.2 56
4 34 44 215 1122 66 69 1.2 25
5 34 45 216 1109 66 69 1.2 22
6 37 50 231 1043 66 68 1.2 15
7 36 50 215 1075 61 69 1.2 16
8 46 72 221 702 82 83 1.21 28
9 46 71 236 699 87 84 1.21 14
10 46 70 232 726 88 83 1.21 15
11 45 71 224 675 90 82 1.21 19
12 44 67 206 736 85 81 1.21 22
13 42 59 216 920 83 81 1.21 18
14 38 45 227 1017 67 71 1.20 13
15 37 53 195 956 66 72 1.19 18
16 41 58 209 1047 73 75 1.21 13
17 50 72 276 875 78 82 1.22 12
18 66 97 295 729 92 85 1.22 15
19 85 99 243 650 104 91 1.23 20
20 91 130 298 627 138 95 1.23 24
比较例 (A) (B) (C) (D) (E) (F) (G) (H)
1 40 55 236 990 72 71 1.2 150
2 28 47 48 350 28 60 1.2 290
3 45 68 268 718 83 80 1.19 153
由实施例1~7以及比较例1~2可知,当TPU的硬度皆为65A,TPU与硅生胶的重量比落在95.01比4.99至99.5比0.5的范围,皆可大幅提升耐磨性。由实施例8~13以及比较例3可知,当TPU的硬度皆为80A,TPU与硅生胶的重量比落在95.01比4.99至99.5比0.5的范围,皆可大幅提升耐磨性。
另将实施例14~实施例18、比较例1、比较例3进行(I)干式静态摩擦系数评估以及(J)湿式静态摩擦系数评估,采用ASTM D1894的规范进行,系数愈大,表示止滑性越好,并将实施例14~实施例18、比较例1、比较例3的(I)干式静态摩擦系数评估以及(J)湿式静态摩擦系数评估的评估结果以及(H)耐磨性评估结果列于表三。
表三
实施例 (I) (J) (H)
14 1.665 1.267 13
15 1.553 1.062 18
16 1.540 0.880 13
17 1.207 0.703 12
18 1.197 0.601 15
比较例 (I) (J) (H)
1 1.190 1.080 150
3 1.080 0.470 153
由表三可知,依据本发明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兼具优良的止滑性与耐磨性。具体来说,实施例14与比较例1的TPU的硬度同为65A,实施例14的止滑性与耐磨性皆优于比较例1。实施例17与比较例3的TPU的硬度同为65A,实施例17的止滑性与耐磨性皆优于比较例3。
将实施例14的片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进行体外细胞毒性测试(vitrocytotoxicity test):是将老鼠肺部的纤维母细胞(L929cells)与实施例14的片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萃取物分别依据ISO10993-12以及ISO10993-5*(*表示此方法已被ISO/IEC 17025认证)的规范进行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实施例14的片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萃取物不会诱发老鼠肺部的纤维母细胞产生毒性。据此,本发明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为无毒,具有生物相容性。
将实施例14的片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进行皮肤刺激(skin irritation)评估:将实施例14的片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萃取物施加在纽西兰白兔(NewZealand White Rabbits)的皮肤,依据ISO 10993-10:2010的规范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实施例14的片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萃取物不会使纽西兰白兔的皮肤产生红疹或浮肿,且未造成纽西兰白兔死亡,评估所得的刺激指数(PrimaryIrritation Index;PII)为0。据此,本发明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不会刺激皮肤,具有亲肤性,适于应用于穿戴式装置。
将实施例14的片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进行迟发性过敏反应可能性(possibility of delayed hypersensitivity)的评估:将实施例14的片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极性(polar)与非极性(non-polar)萃取物施加在天竺鼠(guinea pigs)的皮肤,依据ISO 10993-10:2010的规范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实施例14的片状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极性与非极性萃取物不会使天竺鼠的皮肤产生肉眼可见的变化,评估所得的等级(Magnusson and Kligman scale,ISO 10993-10:2010)为0。据此,本发明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不会产生迟发性过敏反应(delayedhypersensitivity),具有亲肤性,适于应用于穿戴式装置。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包含:
塑料基材,包含:
热塑性聚氨酯TPU;及
硅生胶,该硅生胶的分子中包含至少二个烯基;
其中,该TPU与该硅生胶混合均匀,且该TPU与该硅生胶的重量比为95.01比4.99至99.5比0.5;以及
交联剂,与该塑料基材混合均匀,该交联剂具有一添加量,且该添加量足以使该硅生胶产生交联而形成一硅氧橡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其中该交联剂为过氧化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其中该交联剂为硅氢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更包含白金催化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更包含填充剂。
6.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包含:
提供一混合步骤,将塑料基材与交联剂混合均匀,其中该塑料基材包含TPU与硅生胶,该硅生胶的分子中包含至少二个烯基,该TPU与该硅生胶的重量比为95.01比4.99至99.5比0.5,该交联剂具有一添加量,该添加量足以使该硅生胶产生交联以形成一硅氧橡胶;以及
进行一动态交联反应,使该硅生胶产生交联而形成该硅氧橡胶,以获得该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其中该交联剂为过氧化物。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其中该交联剂为硅氢化合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在进行该动态交联反应前,更包含添加白金催化剂。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其中提供该混合步骤是将该塑料基材、该交联剂与填充剂混合均匀。
11.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其是由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其中该TPU的硬度为65A至64D。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其中该TPU的硬度为65A。
14.一种鞋材,是由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制成,该鞋材为鞋大底或鞋面。
15.一种穿戴式装置,包含:
一本体,该本体是由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制成。
CN201510426452.0A 2015-07-20 2015-07-20 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及其制备方法、鞋材以及穿戴式装置 Pending CN1067004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6452.0A CN106700489A (zh) 2015-07-20 2015-07-20 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及其制备方法、鞋材以及穿戴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6452.0A CN106700489A (zh) 2015-07-20 2015-07-20 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及其制备方法、鞋材以及穿戴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0489A true CN106700489A (zh) 2017-05-24

Family

ID=58894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6452.0A Pending CN106700489A (zh) 2015-07-20 2015-07-20 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及其制备方法、鞋材以及穿戴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0048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0219A (zh) * 2017-06-29 2017-12-08 福清市汇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拖鞋的生产工艺
CN109483979A (zh) * 2018-11-23 2019-03-19 方雪美 一种层状硅橡胶-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8991A (zh) * 1999-08-09 2002-09-11 亨茨曼国际有限公司 从动态硫化tpu/非极性橡胶共混物获得的热塑性硫化产物
JP2010047684A (ja) * 2008-08-21 2010-03-04 Olympus Corp 熱可塑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CN102153853A (zh) * 2011-03-16 2011-08-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聚氨酯/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4317A (zh) * 2014-09-18 2014-12-10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轨减震垫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2880A (zh) * 2013-12-16 2015-06-17 Mgi库贴公司 用于流体传输管道的由热塑性聚氨酯和添加物制成的保护机构
CN104774444A (zh) * 2015-03-31 2015-07-15 杭州桑拉科技有限公司 纸基摩阻材料用聚氨酯橡胶基弹性摩擦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8991A (zh) * 1999-08-09 2002-09-11 亨茨曼国际有限公司 从动态硫化tpu/非极性橡胶共混物获得的热塑性硫化产物
JP2010047684A (ja) * 2008-08-21 2010-03-04 Olympus Corp 熱可塑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CN102153853A (zh) * 2011-03-16 2011-08-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聚氨酯/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2880A (zh) * 2013-12-16 2015-06-17 Mgi库贴公司 用于流体传输管道的由热塑性聚氨酯和添加物制成的保护机构
CN104194317A (zh) * 2014-09-18 2014-12-10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轨减震垫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4444A (zh) * 2015-03-31 2015-07-15 杭州桑拉科技有限公司 纸基摩阻材料用聚氨酯橡胶基弹性摩擦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善良: "聚氨酯硅橡胶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
王培涛等: "相容剂对硅橡胶/TPU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塑料工业》 *
谭岱云等: "混炼型 PU/硅橡胶共混物性能的研究", 《特种橡胶制品》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0219A (zh) * 2017-06-29 2017-12-08 福清市汇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拖鞋的生产工艺
CN109483979A (zh) * 2018-11-23 2019-03-19 方雪美 一种层状硅橡胶-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1089B2 (en) Thermoplastoc polyurethane composite material, shoe material, head-mounted display and smart watch
CN106883503B (zh) 一种橡塑复合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84033B (zh) 具有轻重量鞋底部件的鞋制品
CN107090118A (zh) 一种eva‑tpu双硬度发泡鞋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07274A (zh) 一种柔软高弹耐磨可静电释放eva复合发泡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175878A (zh) 一种防滑耐磨的eva鞋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10455886B2 (en) Epoxidised natural rubber based blend for antistatic footwear application
CN105175831B (zh) 一种丁苯橡胶、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和高苯乙烯树脂并用闭孔二次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3564A (zh) 一种轻质减震止滑橡塑发泡鞋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10918161B2 (en) Footwear sole, boot and sandal
CN112029186B (zh) 一种复合响应发泡橡塑鞋底、其制备方法和运动鞋
CN109867853A (zh) 一种p4u橡塑复合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00489A (zh) 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组成物、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及其制备方法、鞋材以及穿戴式装置
CN111100369A (zh) 用于鞋子的发泡材料、制备方法及鞋子
CN107043531A (zh) 一种具有良好透湿率的tpu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8864615A (zh) 一种耐磨耐迁移高弹性pvc仿底革材料
CN104448789A (zh) 一种可温控变色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29729B1 (ko) 전통복 폐원단을 재활용한 신발용 갑피 및 이를 이용한 신발
CN111548762A (zh) 一种用于矫形鞋塑型的热熔胶及其制作工艺
KR101590141B1 (ko) 원단 표면 코팅용 액상 조성물
CN105965765A (zh) 一种tpe包胶注塑工艺
Ames Elastomers for shoe applications
EP3850977A1 (en) Footwear sole, boot and sandal
CN100502712C (zh) 防滑鞋底材料
CN220192333U (zh) 一种抗磨性能好的女士凉鞋鞋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