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99528B - 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99528B
CN106699528B CN201611228189.5A CN201611228189A CN106699528B CN 106699528 B CN106699528 B CN 106699528B CN 201611228189 A CN201611228189 A CN 201611228189A CN 106699528 B CN106699528 B CN 1066995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yl
cyclopentenone
cyclopentanone
valeraldehyde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81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99528A (zh
Inventor
陈亚君
马啸
俞晓江
贺金坤
毕鲁昌
吴元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HEC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NHEC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NHEC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NHEC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281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995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99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9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99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95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45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condens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气体氛围下,将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入包含复合催化剂的碱液中,一步反应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所述的混合气体为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本发明方法,一步法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总收率高,原辅料成本较低,以正戊醛计,转化率为99.4‑99.8%,选择性87.23‑90.68%,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7.05‑90.5%;本发明使用的复合催化剂,可套用25‑40次以上;本发明方法,副产物少,制备的产品纯度高;本发明方法,产生的废水较少,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2-戊基-2-环戊烯酮在有机合成中用作工业产品,是重要的香料中间体。
背景技术
2-戊基-2-环戊烯酮通过与丙二酸二甲酯进行加成反应然后使加成产物脱羧,可以得到具有茉莉香气的香料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由2-戊基-2-环戊烯酮加氢可以得到2-戊基-2-环戊酮,然后通过氧化可以得到香料δ-内酯。
2-戊基-2-环戊烯酮主要是正戊醛和环戊酮通过缩合、脱水和异构后得到,一部分企业分三步进行生产2-戊基-2-环戊烯酮;一部分企业是将缩合和脱水并在一步反应中,即正戊醛和环戊酮加一些溶剂和催化剂通过缩合脱水一步得到2-亚戊基环戊酮,然后通过临氢异构等方式得到2-戊基-2-环戊烯酮;另一部分企业将脱水和异构并在一步反应中,即正戊醛和环戊酮加一些溶剂和催化剂通过缩合得到未脱水的缩合物,然后在酸性催化剂下同时进行脱水异构,得到2-戊基-2-环戊烯酮。过程较长,每步反应收率看起来比较高,其实从正戊醛或环戊酮到2-戊基-2-环戊烯酮的总步收率较低;而且一些工艺中使用的催化剂无法回收或者套用参与反应,导致催化剂成本较高,废水量较大;现有技术中有副产物2-戊基-2-环戊酮的生成,影响目标产品的纯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备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本发明方法,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总收率高,原料的转化率高,选择性高;
(2)本发明使用的复合催化剂,可套用30次以上,降低生产成本;
(3)本发明方法,副产物少,制备的产品纯度高;
(4)本发明方法,产生的废水较少,环保。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在混合气体氛围下,将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入包含复合催化剂的碱液中,一步反应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所述的混合气体为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复合催化剂,由含Pb和Pd的氧化铝和硅烷组成;所述含Pb和Pd的氧化铝与硅烷的质量比为1:(0.3~0.6)。
所述含Pb和Pd的氧化铝与硅烷的质量比,优选为1:(0.41-0.48);
所述氧化铝,含3.3-3.8wt%的Pb和1.5-5.5wt%的Pd。
所述氧化铝中,优选为含3.5-3.6wt%的Pb和4.9-5.2wt%的Pd;
所述硅烷,为三甲基碘硅烷、叔丁基二甲基碘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5-20):1。
所述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优选为(14-20):1。
所述正戊醛:环戊酮的质量比为1:(1-2);
所述正戊醛与环戊酮的质量比,优选为1:(1.2-2);更进一步优选为1:(1.5-1.6);
所述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0.5-1.5%;
所述正戊醛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5),优选为1:(2.3-2.9);
所述正戊醛与复合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0.1);优选为1:(0.07-0.1)。
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投料量为86-430g;优选为200-250g。
所述反应,为缩合异构反应,反应温度为120-200℃;反应压力为0.1MPa~1MPa,反应时间为4-10h;
优选为:反应温度为120-160℃;反应压力为0.3-0.5MPa;反应时间4.5-8.5h,反应时间更进一步优选为4.5-6.5h;
所述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时间为1.5h。
所述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速率为1.88-2.82g/min。
所述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出气速度控制在3-5ml/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方法,一步法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总收率高,原辅料成本较低,以正戊醛计,转化率为99.4-99.8%,选择性87.23-90.68%,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7.05-90.5%。
(2)本发明使用的复合催化剂,可套用25-40次以上,套用25-40次时,反应速度稍微下降,反应时间延长1-2h左右,收率下降0.8-1.3%,所用催化剂相对于2-戊基-2-环戊烯酮的单耗在0.002左右,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抑制了副产物2-戊基-2-环戊酮的生成。
(3)本发明方法,副产物少,制备的产品纯度高;合成反应结束制备的2-戊基-2-环戊烯酮的粗产品(环戊酮不包含在内),2-戊基-2-环戊烯酮的纯度为89.91-94.32%(GC),2-戊基环戊酮的含量为2.48-4.22%(GC);后处理后,2-戊基-2-环戊烯酮的纯度为97.8-98.4%(GC)。
(4)本发明方法,碱水可以套用10次以上,催化剂套用25次以上,产生的废水较少,环保。
(5)本发明方法,由于是一步合成,工序短,减少了很多设备和占地,所需投资较少。
(6)本发明方法,通入一定比例的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减少了副产物2-戊基-2-环戊酮的生成。
(7)本发明方法,在高温和一定压力条件下进行反应,促进了2-戊基-2-环戊烯酮的生成,并且提高了反应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在实施例中产物收率的定义为:
实施例1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在装配有温度计、压力表、恒压滴液装置和机械搅拌的1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NaOH水溶液250g,加入含3.3%Pb和5.5%Pd的氧化铝2.86g,加入三甲基碘硅烷1.69g,准备好86g正戊醛和84g环戊酮的混合液。
(2)缩合异构反应
对高压反应釜进行氮气置换3次以上,然后氮气保压0.01MPa,升温至120℃,通过减压阀(用于排气)和进混合气阀(用于补气)控制釜内压力为0.5MPa;并且连续的通入混合气(氮气氢气体积比为8),同时连续从排气口出气,出气速度控制在3ml/min,排出气体经水封装置后排空,然后通过恒压滴液装置开始匀速滴加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为1.88g/min,1.5h滴毕,保温反应6h,降温至30℃,停止通入混合气,开大排空慢慢泄压至常压;锁掉环戊酮峰后(因为环戊酮是过量的,所以删除环戊酮的含量后,进行其他物质比对),2-戊基-2-环戊烯酮和2-戊基环戊酮的气相含量分别为90.65%、3.51%。
(3)后处理
过滤,分层后得到反应油相,催化剂从新套用,水相补加适当的氢氧化钠后继续套用,油相经精制得2-戊基-2-环戊烯酮134.5g(气相含量98.4%)。
以正戊醛计,转化率99.4%,选择性约87.60%,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7.07%。
催化剂套用25次时,反应速度和收率没有明显变化,套用35次时,反应速度稍微下降,反应时间延长1h左右,收率下降0.9%,套用35次以上时,催化剂活性下降较快,反应时间增加较多,因此后续未再进行实验验证。
实施例2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在装配有温度计、压力表、恒压滴液装置和机械搅拌的1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NaOH水溶液86g,加入含3.3%Pb和1.5%Pd的氧化铝2.86g,叔丁基二甲基碘硅烷1.03g,准备好86g正戊醛和92.4g环戊酮的混合液。
(2)缩合异构反应
对高压反应釜进行氮气置换3次以上,然后氮气保压0.01MPa,升温至180℃,通过减压阀(用于排气)和进混合气阀(用于补气)控制釜内压力为0.8MPa,并且连续的通入混合气(氮气氢气体积比为6),同时连续从排气口出气,出气速度控制在3ml/min,排出气体经水封装置后排空,然后通过恒压滴液装置开始匀速滴加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为1.98g/min,1.5h滴毕,保温反应3.5h,降温至30℃,停止通入混合气,开大排空慢慢泄压至常压,锁掉环戊酮峰后(因为环戊酮是过量的,所以删除环戊酮的含量后,进行其他物质比对),2-戊基-2-环戊烯酮和2-戊基环戊酮的气相含量分别为90.85%、3.71%。
(3)后处理
过滤,分层后得到反应油相,催化剂从新套用,水相补加适当的氢氧化钠后继续套用,油相经精制得2-戊基-2-环戊烯酮135.4(气相含量97.8%)g,回收环戊酮3.0g。
以正戊醛计,转化率99.8%,选择性约87.29%,,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7.12%。
催化剂套用17次时,反应速度和收率没有明显变化,套用25次时,反应速度稍微下降,反应时间延长2h左右,收率下降1.3%,套用25次以上时,催化剂活性下降较快,反应时间增加较多,因此后续未再进行实验验证。
实施例3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在装配有温度计、压力表、恒压滴液装置和机械搅拌的1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0.8%NaOH水溶液200g,加入含3.5%Pb和5.2%Pd的氧化铝4.66g,叔丁基二甲基碘硅烷1.95g,准备好86g正戊醛和126g环戊酮的混合液。
(2)缩合异构反应
对高压反应釜进行氮气置换3次以上,然后氮气保压0.01MPa,升温至140℃,通过减压阀(用于排气)和进混合气阀(用于补气)控制釜内压力为0.3MPa,并且连续的通入混合气(氮气氢气体积比为20),同时连续从排气口出气,出气速度控制在3ml/min,排出气体经水封装置后排空,然后通过恒压滴液装置开始匀速滴加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为2.35g/min,1.5h滴毕,保温反应5h,降温至30℃,停止通入混合气,开大排空慢慢泄压至常压,锁掉环戊酮峰后(因为环戊酮是过量的,所以删除环戊酮的含量后,进行其他物质比对),2-戊基-2-环戊烯酮和2-戊基环戊酮的气相含量分别为94.04%、3.67%。
(3)后处理
过滤,分层后得到反应油相,催化剂从新套用,水相补加适当的氢氧化钠后继续套用,油相经精制得2-戊基-2-环戊烯酮139.2(气相含量98.4%)g,回收环戊酮26.8g。
以正戊醛计,转化率99.5%,选择性约90.57%,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90.11%。
催化剂套用35次时,反应速度和收率没有明显变化,套用40次时,反应速度稍微下降,反应时间延长1h左右,收率下降0.8%,套用40次以上时,催化剂活性下降较快,反应时间增加较多,因此后续未再进行实验验证。
实施例4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在装配有温度计、压力表、恒压滴液装置和机械搅拌的1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0.5%NaOH水溶液250g,加入含3.6%Pb和5.0%Pd的氧化铝4.78g,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02g,准备好86g正戊醛和168g环戊酮的混合液。
(2)缩合异构反应
对高压反应釜进行氮气置换3次以上,然后氮气保压0.01MPa,升温至140℃,通过减压阀(用于排气)和进混合气阀(用于补气)控制釜内压力为0.3MPa,并且连续的通入混合气(氮气氢气体积比为15),同时连续从排气口出气,出气速度控制在5ml/min,排出气体经水封装置后排空,然后通过恒压滴液装置开始匀速滴加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为2.82g/min,1.5h滴毕,保温反应4.5h,降温至30℃,停止通入混合气,开大排空慢慢泄压至常压,锁掉环戊酮峰后(因为环戊酮是过量的,所以删除环戊酮的含量后,进行其他物质比对),2-戊基-2-环戊烯酮和2-戊基环戊酮的气相含量分别为93.84%、3.84%。
(3)后处理
过滤,分层后得到反应油相,催化剂从新套用,水相补加适当的氢氧化钠后继续套用,油相经精制得2-戊基-2-环戊烯酮138.9(气相含量98.4%)g,回收环戊酮56.8g。
以正戊醛计,转化率99.5%,选择性约90.37%,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9.92%。
实施例5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在装配有温度计、压力表、恒压滴液装置和机械搅拌的1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5%NaOH水溶液250g,加入含3.6%Pb和4.9%Pd的氧化铝5.12g,三甲基碘硅烷2.22g,准备好86g正戊醛和100.8g环戊酮的混合液。
(2)缩合异构反应
对高压反应釜进行氮气置换3次以上,然后氮气保压0.01MPa,升温至150℃,通过减压阀(用于排气)和进混合气阀(用于补气)控制釜内压力为0.3MPa,并且连续的通入混合气(氮气氢气体积比为14),同时连续从排气口出气,出气速度控制在4ml/min,排出气体经水封装置后排空,然后通过恒压滴液装置开始匀速滴加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为2.07g/min,1.5h滴毕,保温反应4.5h,降温至30℃,停止通入混合气,开大排空慢慢泄压至常压,锁掉环戊酮峰后(因为环戊酮是过量的,所以删除环戊酮的含量后,进行其他物质比对),2-戊基-2-环戊烯酮和2-戊基环戊酮的气相含量分别为93.45%、3.95%。
(3)后处理
过滤,分层后得到反应油相,催化剂从新套用,水相补加适当的氢氧化钠后继续套用,油相经精制得2-戊基-2-环戊烯酮137.8(气相含量98.4%)g,回收环戊酮7.8g。
以正戊醛计,转化率99.5%,选择性约89.66%,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9.21%。
实施例6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在装配有温度计、压力表、恒压滴液装置和机械搅拌的1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NaOH水溶液250g,加入含3.6%Pb和5.1%Pd的氧化铝5.12g,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2.30g,准备好86g正戊醛和100.8g环戊酮的混合液。
(2)缩合异构反应
对高压反应釜进行氮气置换3次以上,然后氮气保压0.01MPa,升温至120℃,通过减压阀(用于排气)和进混合气阀(用于补气)控制釜内压力为0.5MPa,并且连续的通入混合气(氮气氢气体积比为16),同时连续从排气口出气,出气速度控制在4ml/min,排出气体经水封装置后排空,然后通过恒压滴液装置开始匀速滴加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为2.07g/min,1.5h滴毕,保温反应7h,降温至30℃,停止通入混合气,开大排空慢慢泄压至常压,锁掉环戊酮峰后(因为环戊酮是过量的,所以删除环戊酮的含量后,进行其他物质比对),2-戊基-2-环戊烯酮和2-戊基环戊酮的气相含量分别为92.84%、3.95%。
(3)后处理
过滤,分层后得到反应油相,催化剂从新套用,水相补加适当的氢氧化钠后继续套用,油相经精制得2-戊基-2-环戊烯酮137.7(气相含量98.4%)g,回收环戊酮8.8g。
以正戊醛计,转化率99.4%,选择性89.68%,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9.14%。
实施例7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在装配有温度计、压力表、恒压滴液装置和机械搅拌的1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NaOH水溶液250g,加入含3.8%Pb和5.3%Pd的氧化铝2.86g,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0.88g,准备好86g正戊醛和117.6g环戊酮的混合液。
(2)缩合异构反应
对高压反应釜进行氮气置换3次以上,然后氮气保压0.01MPa,升温至200℃,通过减压阀(用于排气)和进混合气阀(用于补气)控制釜内压力为1.0MPa,并且连续的通入混合气(氮气氢气体积比为10),同时连续从排气口出气,出气速度控制在4ml/min,排出气体经水封装置后排空,然后通过恒压滴液装置开始匀速滴加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为2.26g/min,1.5h滴毕,保温反应2.5h,降温至30℃,停止通入混合气,开大排空慢慢泄压至常压,锁掉环戊酮峰后(因为环戊酮是过量的,所以删除环戊酮的含量后,进行其他物质比对),2-戊基-2-环戊烯酮和2-戊基环戊酮的气相含量分别为90.11%、4.22%。
(3)后处理
过滤,分层后得到反应油相,催化剂从新套用,水相补加适当的氢氧化钠后继续套用,油相经精制得2-戊基-2-环戊烯酮135.4(气相含量97.8%)g,回收环戊酮21g。
以正戊醛计,转化率99.8%,选择性约87.29%,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7.12%。
实施例8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在装配有温度计、压力表、恒压滴液装置和机械搅拌的1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NaOH水溶液250g,加入含3.8%Pb和5.5%Pd的氧化铝3.22g,三甲基碘硅烷1.93g,准备好86g正戊醛和159.6g环戊酮的混合液。
(2)缩合异构反应
对高压反应釜进行氮气置换3次以上,然后氮气保压0.01MPa,升温至160℃,通过减压阀(用于排气)和进混合气阀(用于补气)控制釜内压力为0.5MPa,并且连续的通入混合气(氮气氢气体积比为8),同时连续从排气口出气,出气速度控制在5ml/min,排出气体经水封装置后排空,然后通过恒压滴液装置开始匀速滴加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为2.73g/min,1.5h滴毕,保温反应3.5h,降温至30℃,停止通入混合气,开大排空慢慢泄压至常压,锁掉环戊酮峰后(因为环戊酮是过量的,所以删除环戊酮的含量后,进行其他物质比对),2-戊基-2-环戊烯酮和2-戊基环戊酮的气相含量分别为91.22%、3.37%。
(3)后处理
过滤,分层后得到反应油相,催化剂从新套用,水相补加适当的氢氧化钠后继续套用,油相经精制得2-戊基-2-环戊烯酮136.1(气相含量98.4%)g,回收环戊酮45.6g。
以正戊醛计,转化率99.6%,选择性约88.46%,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8.11%。
实施例9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在装配有温度计、压力表、恒压滴液装置和机械搅拌的1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NaOH水溶液250g,加入含3.5%Pb和5.0%Pd的氧化铝5.38g,叔丁基二甲基碘硅烷2.56g,准备好86g正戊醛和134.4g环戊酮的混合液。
(2)缩合异构反应
对高压反应釜进行氮气置换3次以上,然后氮气保压0.01MPa,升温至160℃,通过减压阀(用于排气)和进混合气阀(用于补气)控制釜内压力为0.5MPa,并且连续的通入混合气(氮气氢气体积比为20),同时连续从排气口出气,出气速度控制在5ml/min,排出气体经水封装置后排空,然后通过恒压滴液装置开始匀速滴加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为2.45g/min,1.5h滴毕,保温反应3h,降温至30℃,停止通入混合气,开大排空慢慢泄压至常压,锁掉环戊酮峰后(因为环戊酮是过量的,所以删除环戊酮的含量后,进行其他物质比对),2-戊基-2-环戊烯酮和2-戊基环戊酮的气相含量分别为94.32%、2.48%。
(3)后处理
过滤,分层后得到反应油相,催化剂从新套用,水相补加适当的氢氧化钠后继续套用,油相经精制得2-戊基-2-环戊烯酮139.8(气相含量98.4%)g,回收环戊酮35.1g。
以正戊醛计,转化率99.8%,选择性约90.68%,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90.50%。
实施例10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在装配有温度计、压力表、恒压滴液装置和机械搅拌的1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NaOH水溶液430g,加入含3.8%Pb和4.5%Pd的氧化铝4.22g,三甲基碘硅烷1.35g,准备好86g正戊醛和100.8g环戊酮的混合液。
(2)缩合异构反应
对高压反应釜进行氮气置换3次以上,然后氮气保压0.01MPa,升温至200℃,通过减压阀(用于排气)和进混合气阀(用于补气)控制釜内压力为1.0MPa,并且连续的通入混合气(氮气氢气体积比为5),同时连续从排气口出气,出气速度控制在4ml/min,排出气体经水封装置后排空,然后通过恒压滴液装置开始匀速滴加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为2.07g/min,1.5h滴毕,保温反应2.5h,降温至30℃,停止通入混合气,开大排空慢慢泄压至常压,锁掉环戊酮峰后(因为环戊酮是过量的,所以删除环戊酮的含量后,进行其他物质比对),2-戊基-2-环戊烯酮和2-戊基环戊酮的气相含量分别为89.91%、3.59%。
(3)后处理
过滤,分层后得到反应油相,催化剂从新套用,水相补加适当的氢氧化钠后继续套用,油相经精制得2-戊基-2-环戊烯酮135.3(气相含量97.8%)g,回收环戊酮9.8g。
以正戊醛计,转化率99.8%,选择性约87.23%,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7.05%。
上述实施例1-10所述的合成方法,达到的技术效果为:以正戊醛计,转化率为99.4-99.8%,选择性87.23-90.68%,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7.05-90.5% ;合成反应结束制备的2-戊基-2-环戊烯酮的粗产品(环戊酮不包含在内),2-戊基-2-环戊烯酮的纯度为89.91-94.32%(GC),2-戊基环戊酮的含量为2.48-4.22%(GC);后处理后,2-戊基-2-环戊烯酮的纯度为97.8-98.4%(GC);
实施例3、4、5、6、9为优选方案,该优选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为:以正戊醛计,转化率为99.4-99.8%,选择性89.66-90.68%,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9.14-90.5% ;合成反应结束制备的2-戊基-2-环戊烯酮的粗产品(环戊酮不包含在内),2-戊基-2-环戊烯酮的纯度为92.84-94.32%(GC),2-戊基环戊酮的含量为2.48-3.95%(GC);后处理后,2-戊基-2-环戊烯酮的纯度为98.4%(GC)。
对比例1 采用Pd/Al2O3催化剂制备2-戊基-2-环戊烯酮
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在装配有温度计、压力表、恒压滴液装置和机械搅拌的1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NaOH水溶液250g,加入Pd/Al2O3(含5%Pd)5.38g,准备好86g正戊醛和134.4g环戊酮的混合液。
(2)缩合异构反应
对高压反应釜进行氮气置换3次以上,然后氮气保压0.01MPa,升温至160℃,通过减压阀(用于排气)和进混合气阀(用于补气)控制釜内压力为0.5MPa,并且连续的通入混合气(氮气氢气体积比为12),同时连续从排气口出气,出气速度控制在5ml/min,排出气体经水封装置后排空,然后通过恒压滴液装置开始匀速滴加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为2.45g/min ,1.5h滴毕,保温反应3h,降温至30℃,停止通入混合气,开大排空慢慢泄压至常压,锁掉环戊酮峰后(因为环戊酮是过量的,所以删除环戊酮的含量后,进行其他物质比对。),2-戊基-2-环戊烯酮和2-戊基环戊酮的气相含量分别为88.32%、6.99%。
(3)后处理
过滤,分层后得到反应油相,催化剂从新套用,水相补加适当的氢氧化钠后继续套用,油相经精制得2-戊基-2-环戊烯酮128.8(气相含量96.5%)g,回收环戊酮34.2g。
以正戊醛计,转化率99.8%,选择性约81.93%,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1.77%。
对比例2 采用 Pb/Pd/ Al2O3催化剂
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在装配有温度计、压力表、恒压滴液装置和机械搅拌的1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NaOH水溶液250g,加入含3.7%Pb和5.3%Pd的氧化铝5.38g,准备好86g正戊醛和134.4g环戊酮的混合液。
(2)缩合异构反应
对高压反应釜进行氮气置换3次以上,然后氮气保压0.01MPa,升温至160℃,通过减压阀(用于排气)和进混合气阀(用于补气)控制釜内压力为0.5MPa,并且连续的通入混合气(氮气氢气体积比为12),同时连续从排气口出气,出气速度控制在5ml/min,排出气体经水封装置后排空,然后通过恒压滴液装置开始匀速滴加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为2.45g/min ,1.5h滴毕,保温反应3h,降温至30℃,停止通入混合气,开大排空慢慢泄压至常压,锁掉环戊酮峰后(因为环戊酮是过量的,所以删除环戊酮的含量后,进行其他物质比对。),2-戊基-2-环戊烯酮和2-戊基环戊酮的气相含量分别为89.46%、6.12%。
(3)后处理
过滤,分层后得到反应油相,催化剂从新套用,水相补加适当的氢氧化钠后继续套用,油相经精制得2-戊基-2-环戊烯酮131.3(气相含量97.0%)g,回收环戊酮34.4g。
以正戊醛计,转化率99.8%,选择性约83.96%,2-戊基-2-环戊烯酮的收率为83.79%。
本发明中所述“Pb”为铅;所述“Pd”为钯;所述“含Pb和Pd的氧化铝”,为氧化铝上负载着Pb和Pd;所述“含Pb和Pd的氧化铝与硅烷的质量比为1:0.3~0.6”,为Pb、Pd、氧化铝三者之和与硅烷的质量比为1:0.3~0.6。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所述的比例,均为质量比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气体氛围下,将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入包含复合催化剂的碱液中,一步反应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所述的混合气体为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所述复合催化剂,由负载着Pb和Pd的氧化铝和硅烷组成;所述Pb、Pd、氧化铝三者之和与硅烷的质量比为1:0.3~0.6;
所述氧化铝,含3.3-3.8wt%的Pb和1.5-5.5wt%的Pd;
所述硅烷,为三甲基碘硅烷、叔丁基二甲基碘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5-20:1;
所述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0.5-1.5%;
所述正戊醛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5);所述正戊醛与复合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0.1);
所述反应,为缩合异构反应,反应温度为120-200℃;反应压力为0.1MPa~1MPa,反应时间为4-10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戊醛与环戊酮的质量比为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戊醛和环戊酮的混合液,滴加时间为1.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出气速度控制在3-5ml/min。
CN201611228189.5A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Active CN1066995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8189.5A CN106699528B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8189.5A CN106699528B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9528A CN106699528A (zh) 2017-05-24
CN106699528B true CN106699528B (zh) 2019-07-23

Family

ID=58895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8189.5A Active CN106699528B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995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1399B (zh) * 2020-12-01 2022-10-18 漯河豫博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2479838A (zh) * 2020-12-02 2021-03-12 山东卓俊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咪唑碳酸盐在制备化工中间体中的应用
CN114478217B (zh) * 2022-02-18 2023-08-08 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2-正戊基环戊-2-烯酮的制备方法
CN114853585A (zh) * 2022-04-28 2022-08-05 江苏宏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均相催化双键异构化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0830A (en) * 1980-01-18 1981-04-07 International Flavors & Fragrances Inc.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hyl dihydrojasmonate and lower alkyl homologues
JPS5842175B2 (ja) * 1975-09-22 1983-09-17 ソダコウリヨウ カブシキガイシヤ 2− アルキル−シクロペンテノンノ セイゾウホウ
JPS5929051B2 (ja) * 1974-08-16 1984-07-18 東レ株式会社 2−アルキル−2−シクロペンテノンの製造法
JPH0680606A (ja) * 1992-09-04 1994-03-22 Kao Corp 2−アルキル−2−シクロペンテノンの製造法
CN1421429A (zh) * 2001-11-30 2003-06-04 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 制备2-烷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CN101234956A (zh) * 2008-02-29 2008-08-06 北京化工大学 顺式-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合成中一种酮醛缩合方法
CN103044374A (zh) * 2012-12-26 2013-04-17 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δ-十二内酯的合成方法
CN103058973A (zh) * 2012-12-26 2013-04-24 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丁位癸内酯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0990B2 (en) * 2000-03-15 2002-12-31 Ka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jasmonate derivatives and intermediate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9051B2 (ja) * 1974-08-16 1984-07-18 東レ株式会社 2−アルキル−2−シクロペンテノンの製造法
JPS5842175B2 (ja) * 1975-09-22 1983-09-17 ソダコウリヨウ カブシキガイシヤ 2− アルキル−シクロペンテノンノ セイゾウホウ
US4260830A (en) * 1980-01-18 1981-04-07 International Flavors & Fragrances Inc.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hyl dihydrojasmonate and lower alkyl homologues
JPH0680606A (ja) * 1992-09-04 1994-03-22 Kao Corp 2−アルキル−2−シクロペンテノンの製造法
CN1421429A (zh) * 2001-11-30 2003-06-04 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 制备2-烷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CN101234956A (zh) * 2008-02-29 2008-08-06 北京化工大学 顺式-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合成中一种酮醛缩合方法
CN103044374A (zh) * 2012-12-26 2013-04-17 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δ-十二内酯的合成方法
CN103058973A (zh) * 2012-12-26 2013-04-24 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丁位癸内酯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2-戊基环戊酮-3-乙酸甲酯的合成及其工艺研究";曹永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20100915(第9期);B016-17,第20页第3.2.1.2节,第21页第3段,第28页第4.1.1,第7页第1.3.2节和第28页第4.1.2.1节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合成新方法";白本通等;《化学世界》;1999(第8期);408-40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9528A (zh)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99528B (zh) 一种一步合成2-戊基-2-环戊烯酮的方法
CN106423269B (zh) 不饱和醋酸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3284B (zh) 醋酸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1167A (zh) 甲醛与异丁醛缩合制备羟基新戊醛的方法
CN107930635B (zh) 联产甲基异丁基酮和二异丁基酮的催化剂
CN103254038B (zh) 一种由苯生产环己醇的方法
CN102266765B (zh) 一种合成异佛尔酮的固体碱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6946668B (zh) 一种苯酚加氢制备环己酮的方法
CN105111044B (zh) 由丁烯醇合成异戊烯醇的方法
CN109721469A (zh) 一种环戊酮的制备方法
RU2586069C1 (ru) Катализатор для синтеза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из co и н2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CN101869845B (zh) 一种用于去氢异植物醇选择性加氢合成异植物醇的催化剂
CN109574814B (zh) 一种甲苯液相催化氧化制备苯甲醛和苯甲醇的方法
CN107353269B (zh) 通过两相反应体系调控产物选择性的木糖转化方法
CN101209415B (zh) 用于脱氢乙酸芳樟酯加氢制备乙酸芳樟酯的催化剂
CN108863696B (zh) 一种炔烃选择加氢回收丁烯的方法
CN109593029A (zh) 一种制备高纯度l-薄荷酮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催化剂体系
CN105585468B (zh) 一种以环戊烯为原料制备环戊酮的方法
CN109746004A (zh) 一种催化剂及其在制备2,2,6,6-四甲基-4-哌啶酮中的应用
CN108299146B (zh) 一种α-蒎烯异构化反应的方法
CN105562047A (zh) 一种用于天然单萜烯加氢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669371A (zh) 一种三羟甲基乙烷的生产方法
CN107285994B (zh) 一种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合成肉桂醇的方法
SA519402398B1 (ar) إجراء بدء تشغيل لعملية فيشر – تروبش
CN112316960A (zh) 一种催化二氧化碳生成甲醛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