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8072B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8072B
CN106688072B CN201580047101.7A CN201580047101A CN106688072B CN 106688072 B CN106688072 B CN 106688072B CN 201580047101 A CN201580047101 A CN 201580047101A CN 106688072 B CN106688072 B CN 106688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il
sliding part
mobile component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71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88072A (zh
Inventor
北川达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688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8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88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8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01H51/2263Polarised relays comprising rotatable armature, rotating around central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1/5805Connections to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01H51/2227Polarised relays in which the movable part comprises at least one permanent magnet, sandwiched between pole-plates, each forming an active air-gap with parts of the stationary magnetic circu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继电器具备:可动组件、基体基板、线圈组件和多个接触件。可动组件设置为能够以规定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可动组件具有多个滑动件。基体基板沿可动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与可动组件相对配置,并与滑动件接触。基体基板具有可与多个滑动件接触地配置的多个接触件。线圈组件具有线圈,该线圈用于利用因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力而使可动组件相对于基体基板旋转。伴随着可动组件的旋转,对多个滑动件与多个接触件之间的导通状态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具有线圈和衔铁。通过对线圈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力使衔铁动作。由此,对在衔铁上设置的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ON/OFF进行切换。
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继电器中,衔铁被可摆动地支承,在衔铁的两端安装有可动接触片。衔铁因线圈的电磁力而摆动,从而使可动接触片移动。由此,对触点的ON/OFF进行切换。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继电器中,衔铁经由连杆部件与可动接触片连结。当衔铁因线圈的电磁力而旋转时,衔铁的旋转运动经由连杆部件被转换成直线运动并向可动接触片传递。由此,对触点的ON/OFF进行切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250003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71815号
在上述的继电器中,为了增加触点的极数,需要增加可动接触片的数量。若可动接触片的数量增加,则用于对可动接触片进行支承的构造增大。因此,存在继电器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另外,考虑将多个继电器组合而构成继电器模块来增加极数。例如,若为4极的继电器,则如本说明书的图32所示,通过将8个继电器200配置在基板300上进行组合,作为整体能够构成32极的继电器模块100。但是,该情况下也存在作为继电器模块整体而大型化的问题。另外,由于需要将多个继电器焊接到基板上,故而也存在制造工时增加的问题。
进而,可动接触片与固定触点间的接触压力可通过可动接触片因线圈的电磁力被向固定触点被按压而得到。该情况下,接触压力容易受到构成部件的尺寸偏差产生的影响。例如,会由于可动接触片与固定触点之间的距离、或连杆部件的长度等的偏差,而对接触压力产生偏差。因此,不容易提高触点的接触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可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增加触点的极数,且触点的接触可靠性高的继电器。
本发明一方面的继电器具备可动组件、基体基板、线圈组件和多个接触件。可动组件设置为能够以规定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可动组件具有多个滑动件。基体基板在可动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上与可动组件相对配置,并与滑动件接触。基体基板具有可与多个滑动件接触地配置的多个接触件。线圈组件具有线圈。线圈用于利用因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力而使可动组件相对于基体基板旋转。伴随着可动组件的旋转,对多个滑动件与多个接触件之间的导通状态进行切换。
在本方面的继电器中,当可动组件因线圈组件的电磁力而旋转时,多个滑动件在基体基板上滑动。由此,滑动件向与接触件接触的位置移动,由此将滑动件和接触件导通。另外,滑动件在基体基板上滑动而向没有接触件的位置移动,由此使滑动件和接触件成为非导通。这样,多个滑动件在保持与基体基板接触的状态下移动,由此对多个滑动件和多个接触件的导通状态进行切换。即,能够在将接触件的接触压力保持为恒定的同时切换导通状态,故而可容易提高滑动件和接触件的接触可靠性。另外,在本方面的继电器中,能够容易在小的空间中配置多个滑动件和衔铁。因此,通过增加可动组件中的滑动件的数量和基体基板上的接触件的数量,能够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增加有助于导通状态切换的滑动件和接触件的组数。
优选的是,多个滑动件沿可动组件旋转的周向和径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该情况下,能够在小的空间中配置大量的滑动件。
优选的是,多个接触件在基体基板上沿可动组件旋转的周向和径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该情况下,能够在小的空间中配置大量的接触件。
优选的是,多个滑动件具有第一滑动件。优选地,多个接触件具有第一接触件。第一滑动件设置为可向与第一接触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和不与第一接触件接触的非接触位置移动。线圈组件使可动组件向规定方向旋转,由此,第一滑动件从非接触位置向接触位置移动。线圈组件使可动组件向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第一滑动件从接触位置向非接触位置移动。该情况下,通过对可动组件的旋转方向进行切换,能够切换基于第一滑动件实现的与第一接触件的导通状态。
优选的是,多个滑动件具有第二滑动件。优选地,多个接触件具有第二接触件。第二滑动件设置为可向与第二接触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和不与第二接触件接触的非接触位置移动。线圈组件使可动组件向规定方向旋转,由此,第一滑动件从非接触位置向接触位置移动,并且第二滑动件从接触位置向非接触位置移动。线圈组件使可动组件向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第一滑动件从接触位置向非接触位置移动,并且第二滑动件从非接触位置向接触位置移动。该情况下,通过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可构成起到与a触点和b触点同等功能的滑动件与接触件的导通状态。另外,通过对可动组件的旋转方向进行切换,可在与a触点起到同等功能的滑动件与接触件的导通状态和与b触点起到同等功能的滑动件与接触件的导通状态之间交替地进行切换。需要说明的是,a触点是指通常为非导通而在动作时(可动组件旋转时)导通的触点构成。b触点是指通常为导通而在动作时(可动组件旋转时)非导通的触点构成。
优选的是,可动组件还具有第三滑动件。优选地,基体基板还具有第三接触件。第三滑动件设置为在第一滑动件向接触位置和非接触位置移动期间始终与第三接触件接触。该情况下,通过将第三滑动件与第一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适当组合,可构成起到与a触点、b触点及c触点同等的功能的滑动件与接触件的导通状态。需要说明的是,c触点是指与a触点和b触点组合的触点构成。
优选的是,第三滑动件配置为比第一滑动件更靠近旋转轴线。该情况下,可动组件的旋转产生的第三滑动件的移动距离也小于第一滑动件的移动距离。因此,能够缩短与第三滑动件接触的第三接触件的长度。另外,由于可增大第一滑动件的移动距离,故而可增大第一滑动件与第一接触件之间的绝缘距离。
优选的是,可动组件还具备旋转基板。旋转基板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与基体基板相对配置。多个滑动件安装于旋转基板。旋转基板与多个滑动件电连接。该情况下,通过变更滑动件的配置和旋转基板的配线图案,能够容易地变更有助于导通状态切换的滑动件和接触件的组数或触点构成。
优选的是,多个滑动件具有向可动组件的旋转方向弯折的形状。该情况下,能够降低旋转时的滑动件的滑动阻力。另外,由于可使滑动件具有良好的弹性,故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接触可靠性。
优选的是,多个滑动件包括具有向规定的旋转方向弯折的形状的滑动件、和具有向与规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折的形状的滑动件。该情况下,能够减小旋转方向的不同导致的滑动阻力的不同。
优选的是,继电器还具备与基体基板连接的多个端子。优选地,在基体基板上,多个端子分别与多个接触件的任一个电连接。该情况下,通过变更接触件的配置和基体基板的配线图案,能够容易地变更有助于导通状态切换的滑动件和接触件的组数或触点构成。
优选的是,至少两个以上的接触件通过基体基板中的图案与公共端子连接。该情况下,能够减少端子数量,扩大端子间的距离。另外,通过减少端子数量,能够简化供继电器安装的图案的设计。
优选的是,线圈组件具有第一线圈和与第一线圈分体设置的第二线圈。该情况下,通过将线圈组件分割成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能够将继电器小型化。
优选的是,第一线圈的磁路与第二线圈的磁路相互独立。该情况下,可抑制第一线圈的磁通与第二线圈的磁通相互干涉。由此,能够减少磁损耗,使大的电磁力作用于可动组件。
优选的是,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相互隔开间隔配置。可动组件具有配置在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的衔铁。该情况下,衔铁因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电磁力而被吸引,从而能够使可动组件旋转。
优选的是,衔铁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在可动组件向规定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第一接触部与线圈组件接触,从而对可动组件向规定方向的旋转量进行限制。在可动组件向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第二接触部与线圈组件接触,从而对可动组件向相反方向的旋转量进行限制。该情况下,可通过使第一接触部或第二接触部与线圈组件接触来规定在对滑动件与接触件的导通状态进行切换时的滑动件的移动量。
优选的是,线圈组件具有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第一磁轭在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向衔铁突出。第二磁轭在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从与第一磁轭的相反侧向衔铁突出。优选地,衔铁具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在第一凹部配置有第一磁轭的前端。在第二凹部配置有第二磁轭的前端。该情况下,通过第一凹部与第一磁轭的接触及/或第二凹部与第二磁轭的接触,能够限制可动组件的旋转量。
优选的是,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具有第一层和绕线方向与第一层不同的第二层。该情况下,能够不变更其他部件而实现双绕组闭锁型继电器。
优选的是,可动组件被夹在基体基板与线圈组件之间。优选地,线圈组件以向基体基板按压可动组件的方式安装在基体基板上。该情况下,线圈组件按压可动组件,由此维持滑动件与接触件的接触压力。由此,能够在将接触件的接触压力保持为恒定的同时切换导通状态,故而可进一步提高接触可靠性。
优选的是,可动组件具有与线圈组件接触的多个突起。该情况下,线圈组件经由多个突起按压可动组件。因此,可偏移少且稳定地按压可动组件。另外,由于可动组件旋转,多个突起与线圈组件摩擦。因此,可将可动组件中因与线圈组件的摩擦而磨耗的部分限定为突起。
优选的是,多个突起相对于旋转轴线对称配置。该情况下,可通过线圈组件进一步偏移少且稳定地按压可动组件。
优选的是,可动组件具有多个凹部。多个凹部分别配置在多个突起的周围。该情况下,因突起与线圈组件的摩擦而产生的磨耗粉末被收纳在凹部内。由此,能够抑制磨耗粉末向周围飞散。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增加触点的极数,且触点的接触可靠性高的继电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的主体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主体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基体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基体基板的俯视图;
图6是基体基板的仰视图;
图7是可动组件的俯视图;
图8是可动组件的仰视图;
图9是衔铁被去除的状态的可动组件的俯视图;
图10是滑动件及其周围的构造的放大图;
图11是可动组件的立体仰视图;
图12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支承部件和衔铁的立体图;
图14是可动组件的侧视图;
图15是支承部件的剖视图;
图16是主体部的俯视图;
图17是主体部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第一线圈单元和第二线圈单元的图;
图19是线圈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表示从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轴线方向观察到的线圈组件的图;
图21是表示第一线圈单元及第二线圈单元中的磁通的流动的图;
图22是表示线圈组件中的磁通的流动的图;
图23是表示线圈组件中的磁通的流动的图;
图24是从下方观察到的线圈组件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滑动件的一部分和接触件的一部分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基体基板的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27是表示基体基板的图案的另一例的图;
图28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线圈组件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29是第一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仰视图;
图30是第一变形例的继电器的底面的放大图;
图31是第二变形例的基体基板的侧视图;
图32是关联技术的继电器模块的立体图。
标记说明
5:可动组件
11:基体基板
6:线圈组件
23_1a:第一滑动件
13_1a:第一接触件
23_1c:第三滑动件
13_1c:第三接触件
23_1b:第二滑动件
13_2b:第二接触件
21:旋转基板
18、19:端子
54:第一线圈
64:第二线圈
22:衔铁
223:第一接触部
224:第二接触部
57:第一磁轭
59:第二磁轭
221:第一凹部
222:第二凹部
26:支承部件
322、332、342、352:突起
323、333、343、353: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进行说明。图1是继电器1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继电器1具有盖2和主体部3。盖2以将主体部3覆盖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上下各方向分别表示图1中上下各方向。但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方向的名称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使用的,不对继电器1的安装方向等构成限定。
图2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的主体部3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主体部3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及图3所示,主体部3具有基体组件4、可动组件5及线圈组件6。
基体组件4可旋转地支承可动组件5。图4是基体组件4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所示,基体组件4具有基体基板11和基体部件12。
图5是基体基板11的俯视图。图6是基体基板11的仰视图。基体基板11在可动组件5的旋转轴线Ra(参照图2)方向上与可动组件5相对配置。基体基板11具有正方形或长方形等四边形状。基体基板11配置在基体部件12上,安装于基体部件12。基体基板11具有贯通孔111。贯通孔111位于基体基板11的大致中央部。
在基体部件12设有支承部121。支承部121具有筒状的形状。支承部121从基体部件12突出。如图2所示,支承部121通过基体基板11的贯通孔111而突出。支承部121可转动地支承可动组件5。
基体基板11具有多个接触件13。多个接触件13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体基板11具有96个接触件13。但是,接触件13的数量不限于96个,可以比96少或比96多。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仅对多个接触件13的一部分标注标记,并省略其他接触件13的标记。
多个接触件13配置在贯通孔111的周围。多个接触件13在基体基板11上以可动组件5的旋转轴线Ra为中心配置在放射线上。多个接触件13在基体基板11上在可动组件5旋转的周向和径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多个接触件13具有平坦的形状。
基体基板11具有多个端子连接部14。多个端子连接部14设置在基体基板11的表面和背面这两面。基体基板11的表面是指设有多个接触件13的面。基体基板11的背面是指设有多个接触件13的面的相反面。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仅对多个端子连接部14的一部分标注标记,省略其他的端子连接部14的标记。
基体基板11的表面相对于旋转轴线Ra垂直配置。基体基板11的背面相对于旋转轴线Ra垂直配置。多个端子连接部14配置在基体基板11的边缘部。多个端子连接部14具有平坦的形状。
在多个端子连接部14分别安装有多个端子18、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18、19是具有弯折的前端部的表面装配用的端子,但也可以是通孔用的端子。
在基体基板11的表面的端子连接部14上安装的端子18从基体基板11的边缘部向侧方突出。如图4所示,在基体部件12的边缘部设有多个狭缝20。如图3所示,在基体基板11的背面的端子连接部15上安装的端子19通过狭缝20从基体部件12突出。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仅对多个狭缝20的一部分标注标记,省略其他的狭缝20的标记。
如图5及图6所示,多个接触件13具有多个第一接触件13_1a、13_2a、多个第二接触件13_1b、13_2b、多个第三接触件13_1c、13_2c。多个端子连接部14具有多个第一端子连接部14_1a、14_2a、多个第二端子连接部14_1b、14_2b、多个第三端子连接部14_1c、14_2c。需要说明的是,在接触件13、端子连接部14及后述的滑动件23的标记中“_”(下划线)之后的标记表示触点构成。如后述,多个第一接触件为构成a触点的接触件。多个第二接触件为构成b触点的接触件。多个第三接触件为构成c触点的接触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及图6中,仅对多个第一接触件的一部分(13_1a、13_2a)、多个第二接触件的一部分(13_1b、13_2b)及多个第三接触件的一部分(13_1c、13_2c)标注标记,省略其他的第一接触件、第二接触件及第三接触件的标记。
第一接触件13_1a、第二接触件13_1b及第三接触件13_1c在可动组件5旋转的径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第三接触件13_1c配置为比第一接触件13_1a及第二接触件13_1b更靠近旋转轴线Ra。
第一接触件13_2a、第三接触件13_2c及第二接触件13_2b在可动组件5旋转的径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第三接触件13_2c配置为比第一接触件13_2a和第二接触件13_2b更靠近旋转轴线Ra。
基体基板11与多个接触件13和多个端子连接部14电连接。例如,将第一接触件13_1a和第一端子连接部14_1a连接。将第二接触件13_1b和第二端子连接部14_1b连接。将第三接触件13_1c和第三端子连接部14_1c连接。将第一接触件13_2a和第一端子连接部14_2a连接。将第二接触件13_2b和第二端子连接部14_2b连接。将第三接触件13_2c和第三端子连接部14_2c连接。虽然省略详细的说明,但对于其他的接触件13及其他的端子连接部14来说也是同样地,分别在基体基板11相互电连接。
基体基板11是所谓的印刷基板。多个接触件13和多个端子连接部14为在印刷基板上形成的图案,由铜箔等导电体形成。多个接触件13和多个端子连接部14露出而不被绝缘体包覆。
如图1及图2所示,可动组件5配置在基体组件4上。可动组件5被夹在基体基板11与线圈组件6之间。可动组件5具有旋转基板21、衔铁22及多个滑动件23。
图7是可动组件5的俯视图。如图7所示,旋转基板21具有圆板状的形状。旋转基板21在旋转轴线Ra方向上与基体基板11相对配置。如图3及图7所示,可动组件5具有旋转轴24。上述的旋转轴线Ra为旋转轴24的中心线。如图3所示,旋转轴24从旋转基板21的背面突出。需要说明的是,旋转基板21的背面为与基体基板11的表面相对的面。旋转轴24被支承于上述基体组件4的支承部121。旋转轴24配置在支承部121内。因此,旋转轴24被支承部121覆盖。由此,能够抑制旋转轴24的旋转产生的磨耗粉末向周围飞散。
多个滑动件23安装在旋转基板2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组件5具有96个滑动件23。但是,滑动件23的数量不限于96个,可以比96少或比96多。多个滑动件23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多个滑动件23安装在旋转基板21的背面。
图8是可动组件5的仰视图。如图8所示,多个滑动件23在可动组件5旋转的周向和径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多个滑动件23以可动组件5的旋转轴线Ra为中心配置在放射线上。
图9是衔铁22被去除的状态的可动组件5的俯视图。如图9所示,在旋转基板21上设有多个贯通孔211。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仅对多个贯通孔211的一部分标注标记并省略其他的贯通孔211的标记。多个贯通孔211沿旋转基板21的径向具有细长形状。在多个贯通孔211安装有多个滑动件23。
旋转基板21将多个滑动件23电连接。旋转基板21是所谓的印刷基板。多个贯通孔211为通孔,通过在印刷基板上形成的图案配线25将多个贯通孔211电连接。因此,通过将滑动件23安装到贯通孔211中,将多个滑动件23相互电连接。
详细地,多个滑动件23具有多个第一滑动件23_1a、23_2a、多个第二滑动件23_1b、23_2b及多个第三滑动件23_1c、23_2c。第一滑动件23_1a、第二滑动件23_1b及第三滑动件23_1c在可动组件5旋转的径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第三滑动件23_1c配置为比第一滑动件23_1a及第二滑动件23_1b更靠近旋转轴线Ra。
第一滑动件23_2a、第三滑动件23_2c及第二滑动件23_2b在可动组件5旋转的径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第三滑动件23_2c配置为比第一滑动件23_2a及第二滑动件23_2b更靠近旋转轴线Ra。
第一滑动件23_1a、第二滑动件23_1b及第三滑动件23_1c相互电连接。虽然省略图示,但第一滑动件23_2a、第二滑动件23_2b及第三滑动件23_2c也同样地相互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仅对多个第一滑动件的一部分(23_1a、23_2a)、多个第二滑动件的一部分(23_1b、23_2b)及多个第三滑动件的一部分(23_1c、23_2c)标注标记,省略其他的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及第三滑动件的标记。虽然省略详细的说明,但对于其他的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第三滑动件而言,也同样地分别通过配线而相互连接。
图10是第一滑动件23_1a及其周围的构造的放大图。第一滑动件23_1a的前端部与基体基板11接触,具有呈圆弧状弯曲的形状的第一滑动件23_1a的前端部被向基体基板11按压。由于第一滑动件23_1a具有弹性,故而第一滑动件23_1a因弹性力而被向基体基板11按压。第一接触件13_1a在基体基板11上沿可动组件5的旋转方向与第一滑动件23_1a并列配置。
第一接触件13_2a也与第一接触件13_1a同样地配置。第一接触件23_2a沿可动组件5的旋转方向与第一接触件13_1a并列配置。第一接触件13_2a在基体基板11上沿可动组件5的旋转方向与第一滑动件23_2a并列配置。
通过可动组件5的旋转,第一滑动件23_1a的前端部及第一滑动件23_2a的前端部以被压靠在基体基板11上的状态在基体基板11上滑动。其他的滑动件23也是与第一滑动件23_1a及第一滑动件23_2a同样的构成。
图11是可动组件5的立体仰视图。如图11所示,多个滑动件23具有向旋转基板21的周向弯折的形状。换言之,多个滑动件23具有向可动组件5的旋转方向弯折的形状。
详细地,多个滑动件23包括具有向规定的旋转方向弯折的形状的滑动件23(例如23_1a、23_2a)、和具有向与规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折的形状的滑动件23(例如23_1b、23_2b)。具有向规定的旋转方向弯折的形状的滑动件23、和具有向与规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折的形状的滑动件23朝向径向交替地配置。另外,在同一圆周上配置的滑动件23向相同方向弯折。
如图2及图7所示,衔铁22安装在旋转基板21的表面。详细地,可动组件5具有对衔铁22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25。支承部件26由树脂等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衔铁22经由支承部件25安装在旋转基板21上。
如图7所示,衔铁22具有第一衔铁27、第二衔铁28及永久磁铁29。第一衔铁27和第二衔铁28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第一衔铁27和第二衔铁28相互平行地配置。
第一衔铁27和第二衔铁28例如由半硬磁材料形成。但是,第一衔铁27和第二衔铁28也可以由不同于半硬磁材料的材料形成。
永久磁铁29配置在第一衔铁27与第二衔铁28之间。从旋转轴线Ra方向观察,永久磁铁29以与旋转轴线Ra重合的方式配置。从旋转轴线Ra方向观察,旋转轴线Ra配置在第一衔铁27与第二衔铁28之间。第一衔铁27和第二衔铁28具有细长的形状。
衔铁22具有第一凹部221和第二凹部222。从旋转轴线Ra方向观察,第一凹部221和第二凹部222以旋转轴线Ra为基准对称配置。第一凹部221由第一衔铁27的一端和第二衔铁28的一端和永久磁铁29构成。第二凹部222由第一衔铁27的另一端和第二衔铁28的另一端和永久磁铁29构成。第一凹部221和第二凹部222分别沿第一衔铁27和第二衔铁28的长度方向延伸。
图12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的支承部件26的立体图。图13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支承部件26和衔铁22的立体图。支承部件26具有配置衔铁22的凹部31。支承部件26具有第一支承部32和第二支承部33。在第一支承部32与第二支承部33之间配置第一衔铁27。支承部件26具有第三支承部34和第四支承部35。在第三支承部34与第四支承部35之间配置第二衔铁28。
如图13所示,上述旋转轴24与支承部件26的底面一体化。在旋转轴24的两侧方配置有一对突起36、37。如图9所示,旋转基板21具有贯通孔212。贯通孔212具有圆部213和一对突起部214、215。如图8所示,旋转轴24通过圆部213。另外,一对突起36、37分别通过一对突出部214、215。由此,旋转基板21相对于支承部件26止转。由此,旋转基板21与衔铁22一起旋转。
如图13所示,在支承部件26的底面配置有多个台部38~41。多个台部38~41从支承部件26的底面突出。多个台部38~41具有平坦的底面。多个台部38~41配置在旋转轴24的周围。图14是可动组件5的侧视图。如图14所示,利用多个台部38~41在支承部件26的底面与旋转基板21的表面之间设有间隙G1。由此,可避免从旋转基板21的表面突出的多个滑动件23的端部和支承部件26间的干涉。
图15是图7中的支承部件26的XV-XV剖视图。如图15所示,第一支承部32具有第一上面部321和第一突起322和第一凹部323。第一上面部321具有平坦的形状。第一突起322从第一上面部321突出。第一凹部323设置在突起的周围。
同样地,如图12所示,第二支承部33具有第二上面部331和第二突起332和第二凹部333。第三支承部34具有第三上面部341和第三突起342和第三凹部343。第四支承部35具有第四上面部351和第四突起352和第四凹部353。第二~第四上面部331、341、351、第二~第四突起332、342、352和第二~第四凹部333、343、353分别与第一上面部321、第一突起322和第一凹部323相同,故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但是,第一、第二上面部321、331距旋转基板21的高度低于第三、第四上面部341、351距旋转基板21的高度。另外,第一、第二突起322、332距旋转基板21的高度低于第三、第四突起342、352距旋转基板21的高度。
如图7所示,从旋转轴线Ra方向观察,突起322、332、342、352以旋转轴线Ra为基准相互对称地配置。这些突起322、332、342、352被向线圈组件6按压,由此,支承部件26被线圈组件6和基体基板11夹持。
线圈组件6使可动组件5相对于基体基板11旋转。图16及图17是线圈组件6及衔铁22的俯视图。通过使衔铁22自图16所示的位置(以下称作“第一位置”)向规定方向(图16及图17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线圈组件6向图17所示的位置(以下称作“第二位置”)移动。另外,通过使衔铁22自图17所示的第二位置向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图16及图17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线圈组件6向图16所示的第一位置移动。
线圈组件6具有第一线圈单元51和第二线圈单元52。图18是表示第一线圈单元51和第二线圈单元52的图。在图18中,第一线圈单元51和第二线圈单元52分开表示。第一线圈单元51和第二线圈单元52相互分体。即,第一线圈单元51的磁路和第二线圈单元52的磁路相互独立。
第一线圈单元51和第二线圈单元52沿与旋转轴线Ra垂直的方向并列配置。以下,将第一线圈单元51和第二线圈单元52并列的方向称作宽度方向。
图19是线圈组件6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9所示,第一线圈单元51具有第一线圈骨架53、第一线圈54、第一铁芯55、第一连结磁轭56、第一磁轭57、第二连结磁轭58及第二磁轭59。
第一线圈54卷绕在第一线圈骨架53上。在第一线圈骨架53上安装有第一线圈端子61和第二线圈端子62。第一线圈端子61和第二线圈端子62与第一线圈54连接。第一线圈端子61插入图5及图6所示的第一线圈端子孔42中。第二线圈端子62插入第二线圈端子孔43中。
第一铁芯55配置在第一线圈骨架53的孔531内。第一铁芯55具有第一端部551和第二端部552。第一铁芯55的第一端部551和第二端部552从第一线圈骨架53突出。
第一连结磁轭56与第一铁芯55的第一端部551连接。从旋转轴线Ra方向观察,第一连结磁轭56向第二线圈单元52延伸。第一连结磁轭56具有第一开口561和第二开口562。在第一开口561插入有第一铁芯55的第一端部551。第二开口562比第一开口561的更靠近下方。第一连结磁轭56具有第一切口部563。第一切口部563位于第二开口562的上方。
第一磁轭57具有支承部571和前端部572。支承部571插入第二开口562中。前端部572从支承部571向衔铁22突出。
第二连结磁轭58与第一铁芯55的第二端部552连接。从旋转轴线Ra方向观察,第二连结磁轭58向第二线圈单元52延伸。第二连结磁轭58和第二磁轭59分别为与第一连结磁轭56和第一磁轭57相同的形状,故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二线圈单元52具有第二线圈骨架63、第二线圈64、第二铁芯65、第三连结磁轭66、第三磁轭67、第四连结磁轭68、第四磁轭69。第二线圈64自第一线圈54沿宽度方向分离而配置。
从旋转轴线Ra方向观察,第三连结磁轭66和第四连结磁轭68向第一线圈单元51延伸。第三磁轭67配置在第一磁轭57的上方。第四磁轭69配置在第二磁轭59的上方。
第二线圈骨架63为与第一线圈骨架53相同的形状。在第二线圈骨架63上安装有第三线圈端子71和第四线圈端子72(参照图3)。第三线圈端子71和第四线圈端子72与第二线圈64连接。第三线圈端子71插入图5及图6所示的第三线圈端子孔44中。第四线圈端子72插入图5及图6所示的第四线圈端子孔45中。上述第一线圈端子孔42和第四线圈端子孔45为通孔,与第一外部线圈端子46电连接。上述第二线圈端子孔43和第三线圈端子孔44为通孔,与第二外部线圈端子47电连接。
第二铁芯65为与第一铁芯55相同的形状。第一~第四连结磁轭56、58、66、68相互为相同的形状。第一~第四磁轭57、59、67、69相互为相同的形状。因此,对于这些部件,可通过对配置的方向进行变更而通用形状相同的部件。
特别是,第一连结磁轭56和第三连结磁轭66相互上下相反地配置。图20是表示从第一线圈54及第二线圈64的轴线方向观察到的线圈组件6。如图20所示,第三连结磁轭66与第一连结磁轭56上下相反地配置,从而第三连结磁轭66的第二开口662的位置与第一连结磁轭56的第二开口562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错开。即,第三连结磁轭66的第二开口662配置在第一连结磁轭56的第二开口562的更上方。因此,第一磁轭57和第三磁轭67的位置上下错开。由此,在将第一线圈单元51和第二线圈单元52组合的状态下,第一磁轭57和第三磁轭67上下重合。详细地,第一磁轭57的前端部572和第三磁轭67的前端部672在上下方向上层叠而配置。
同样地,第二连结磁轭58和第四连结磁轭68也相互上下相反地配置。由此,在将第一线圈单元51和第二线圈单元52组合的状态下,第二磁轭59和第四磁轭69上下重合。详细地,第二磁轭59的前端部592和第四磁轭69的前端部692在上下方向上层叠而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支承部件26的第一突起322与第一磁轭57的支承部571接触而进行支承。第二突起332与第二磁轭59的支承部591接触而进行支承。第三突起342与第三磁轭67的支承部671接触而进行支承。第四突起352与第四磁轭69的支承部691接触而进行支承。第一磁轭57位于第三磁轭67的下方。因此,如上所述,关于距旋转基板21的高度,第一突起322低于第三突起342。另外,第二磁轭59位于第四磁轭69的下方。因此,如上所述,第二突起332低于第四突起352。
此外,第一铁芯55、第一连结磁轭56、第一磁轭57、第二连结磁轭58、第二磁轭59例如由半硬磁材料形成。另外,第二铁芯65、第三连结磁轭66、第三磁轭67、第四连结磁轭68、第四磁轭69也由半硬磁材料形成。但是,这些部件也可以由不同于半硬磁材料的材料形成。
如图16及图17所示,第一线圈54和第二线圈64相互隔开间隔配置,衔铁22配置在第一线圈54与第二线圈64之间。第一磁轭57和第三磁轭67在第一线圈54与第二线圈64之间向衔铁22突出。第二磁轭59和第四磁轭69在第一线圈54与第二线圈64之间自第一磁轭57及第三磁轭67的相反侧向衔铁22突出。
第一磁轭57的前端和第三磁轭67的前端配置在衔铁22的第一凹部221内。第二磁轭59的前端和第四磁轭69的前端配置在衔铁22的第二凹部222内。从旋转轴线Ra方向观察,永久磁铁29和旋转轴24配置在第一磁轭57与第二磁轭59之间。另外,永久磁铁29和旋转轴24配置在第三磁轭67与第四磁轭69之间。
图21A表示第一线圈单元51中的磁通的流动。图21B表示第二线圈单元52中的磁通的流动。如图21A所示,当第一线圈单元51的第一线圈54通电时,生成依序流过第一连结磁轭56、第一磁轭57、第二衔铁28、永久磁铁29、第一衔铁27、第二磁轭59、第二连结磁轭58的磁通的流动。
另外,如图21B所示,当第二线圈单元52的第二线圈64通电时,生成依序流过第三连结磁轭66、第三磁轭67、第二衔铁28、永久磁铁29、第一衔铁27、第四磁轭69、第四连结磁轭68的磁通的流动。因此,如图22所示,第一线圈单元51的磁通和第二线圈单元52的磁通在衔铁22中同向地重合,从而大的电磁力作用于衔铁22。由此,大的吸引力作用于第一衔铁27与第二磁轭59之间、第一衔铁27与第四磁轭69之间、第二衔铁28与第一磁轭57之间、第二衔铁28与第三磁轭67之间。其结果,衔铁22向规定方向(图2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动组件5也与其一起向规定方向旋转。
另外,当将向第一线圈54及第二线圈64的通电方向设为与上述相反时,如图23所示,第一线圈单元51、第二线圈单元52及衔铁22中的磁通的流动与上述相反。由此,大的吸引力作用于第一衔铁27与第一磁轭57之间、第一衔铁27与第三磁轭67之间、第二衔铁28与第二磁轭59之间、第二衔铁28与第四磁轭69之间。其结果,衔铁22向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图2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可动组件5也与其一同向规定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
如图16及图17所示,衔铁22具有第一接触部223、第二接触部224、第三接触部225及第四接触部226。详细地,第一接触部223为第一衔铁27的一端部的内侧面。第二接触部224为第一衔铁27的另一端部的内侧面。第三接触部225为第二衔铁28的一端部的内侧面。第四接触部226为第二衔铁28的另一端部的内侧面。
如图17所示,当衔铁22向规定方向(图17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接触部223与第一磁轭57及第三磁轭67接触。另外,第四接触部226与第二磁轭59及第四磁轭69接触。由此,限制衔铁22的旋转。因此,在可动组件5向规定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第一接触部223和第四接触部226与线圈组件6接触,从而对可动组件5向规定方向的旋转量进行限制。
如图16所示,当衔铁22向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图16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接触部224与第二磁轭59及第四磁轭69接触。另外,第三接触部225与第一磁轭57及第三磁轭67接触。由此,限制衔铁22的旋转。因此,在可动组件5向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第二接触部224和第三接触部225与线圈组件6接触,从而对可动组件5向规定方向的旋转量进行限制。
线圈组件6安装在基体基板11上。图24是从下方观察到的线圈组件6的立体图。如图24所示,线圈组件6具有多个固定突起73~76。详细地,第一线圈骨架53具有第一固定突起73和第二固定突起74。第一固定突起73和第二固定突起74设置在第一线圈骨架53的两端部的底面。第二线圈骨架63具有第三固定突起75和第四固定突起76。第三固定突起75和第四固定突起76设置在第二线圈骨架63的两端部的底面。
如图3所示,在基体组件4设有多个固定孔81~84。多个固定孔81~84与线圈组件6的多个固定突起73~76相对应地配置。固定突起73~76插入这些固定孔81~84中,通过粘接剂或冷压焊等固定方式固定。通过将线圈组件6安装到基体基板11,将可动组件5向基体基板11按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中的滑动件23与接触件13的导通状态的切换动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中,可动组件5相对于基体基板11旋转,从而对滑动件23与接触件13的接触和切断进行切换。在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中,滑动件23的前端部相当于可动触点,接触件13相当于固定触点。滑动件23的前端部与接触件13接触,从而使滑动件23与接触件13导通。即,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成为ON状态。滑动件23的前端部离开接触件13,从而使滑动件23与接触件13非导通。即,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成为OFF状态。
图25是表示滑动件23的一部分和接触件13的一部分的配置的示意图。详细地,图25表示上述第一~第三滑动件23_1a、23_1b、23_1c(参照图9)和第一~第三接触件13_1a、13_1b、13_1c(参照图5)的配置。图25A中,可动组件5位于图16所示的第一位置。图25B中,可动组件5位于图17所示的第二位置。
如图25所示,第一接触件13_1a沿可动组件5的旋转方向与第一滑动件23_1a并列地配置。第三接触件13_1c沿可动组件5的旋转方向与第三滑动件23_1c并列地配置。第二接触件13_1b沿可动组件5的旋转方向与第二滑动件23_1b并列地配置。
如图25A所示,在可动组件5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滑动件23_1a不与第一接触件13_1a接触,而与基体基板11的绝缘层接触。另外,第三滑动件23_1c与第三接触件13_1c接触,第二滑动件23_1b与第二接触件13_1b接触。因此,第二滑动件23_1b和第二接触件13_1b导通,第一滑动件23_1a和第一接触件13_1a非导通。由此,图6所示的第二端子连接部14_1b经由第二接触件13_1b、第二滑动件23_1b、第三滑动件23_1c、第三接触件13_1c而与第三端子连接部14_1c电连接。另外,第一端子连接部14_1a与第三端子连接部14_1c被电切断。
当可动组件5沿规定方向(图25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可动组件5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如图25B所示,在可动组件5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滑动件23_1a与第一接触件13_1a接触,第三滑动件23_1c与第三接触件13_1c接触。第二滑动件23_1b不与第二接触件13_1b接触而与基体基板11的绝缘层接触。因此,第一滑动件23_1a与第一接触件13_1a导通,第二滑动件23_1b与第二接触件13_1b非导通。由此,第一端子连接部14_1a经由第一接触件13_1a、第一滑动件23_1a、第三滑动件23_1c、第三接触件13_1c而与第三端子连接部14_1c电连接。另外,第二端子连接部14_1b与第三端子连接部14_1c电切断。
如上所述,当线圈组件6使可动组件5在规定方向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时,第一滑动件23_1a从相对于第一接触件的非接触位置向接触位置移动,第二滑动件23_1b从相对于第二接触件13_1b的接触位置向非接触位置移动。第三滑动件23_1c与第三接触件13_1c始终接触。
另外,与上述第一~第三滑动件23_1a、23_1b、23_1c的移动一同,包括第一~第三滑动件23_2a、23_2b、23_2c在内的其他滑动件也移动。因此,如图10所示,第一滑动件23_2a从不与第一接触件13_2a接触的非接触位置(参照图10A)向与第一接触件13_2a接触的位置(参照图10B)移动。虽然省略图示,但第三滑动件23_2c及第二滑动件23_2b也与上述第三滑动件23_1c及第二滑动件23_1b同样地移动。由此,包括第一滑动件23_1a、23_2a在内的多个第一滑动件和与其对应的多个第一接触件导通。另外,包括第二滑动件23_1b、23_2b在内的多个第二滑动件和与其对应的多个第二接触件非导通。
此外,在可动组件5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即使向线圈组件6的通电被解除,利用永久磁铁29的磁力及各滑动件23和基体基板11间的摩擦力,将可动组件5保持在第二位置。
当使可动组件5向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而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触点状态从图25B所示的状态回到图25A所示的状态。即,第一滑动件23_1a从相对于第一接触件13_1a的接触位置向非接触位置移动,第二滑动件23_1b从相对于第二接触件13_1b的非接触位置向接触位置移动。第三滑动件23_1c与第三接触件13_1c始终接触。
另外,与上述第一~第三滑动件23_1a、23_1b、23_1c的移动一同,包括第一~第三滑动件23_2a、23_2b、23_2c在内的其他滑动件也移动。由此,包括第一滑动件23_1a、23_2a在内的多个第一滑动件和与其对应的多个第一接触件非导通。包括第二滑动件23_1b、23_2b在内的多个第二滑动件和与其对应的多个第二接触件导通。
此外,在可动组件5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即使向线圈组件6的通电被解除,利用永久磁铁29的磁力及各滑动件和基体基板11间的摩擦力,将可动组件5保持在第一位置。
如上所述,通过对可动组件5的旋转方向进行切换,可在与多个a触点起到同等功能的滑动件和接触件间的导通状态和与多个b触点起到同等功能的滑动件和接触件间的导通状态之间交替地进行切换。
如上述说明地,在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中,当可动组件5因线圈组件6的电磁力而旋转时,多个滑动件23在基体基板11上滑动。由此,多个滑动件23向与多个接触件13接触的接触位置移动,从而将多个滑动件23和多个接触件13导通。另外,多个滑动件23在基体基板11上滑动而向没有接触件13的位置移动,从而多个滑动件和多个接触件13非导通。
这样,通过多个滑动件23保持与基体基板11接触的状态进行移动,从而可对多个滑动件23与多个接触件13之间的导通状态进行切换。因此,能够在将滑动件23的接触压力保持为恒定的同时切换导通状态,故而可容易提高滑动件23与接触件13间的接触可靠性。特别是,由于可动组件5被线圈组件6和基体组件4夹住,多个滑动件23因弹性力被向基体基板11按压。由此,滑动件23与接触件13间的接触压力被维持,故而可进一步提高滑动件23与接触件13间的接触可靠性。
能够在旋转基板21上的小空间中配置多个滑动件23,并且能够在基体基板11上的小空间中配置多个接触件13。因此,通过增加旋转基板21中滑动件23的数量、和基体基板11中接触件13的数量,能够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容易增加有助于导通状态切换的滑动件和接触件的组数(触点的极数)。另外,通过变更滑动件23的配置、旋转基板21的配线图案、和基体基板11的配线图案,可变更有助于导通状态切换的滑动件和接触件的组数和触点构成。
例如,图26表示继电器1的触点构成的一例。图26是表示继电器1的基体基板11中的接线图的一部分的图。在图26中,1a~8a、1b~8b、1c~8c表示基于上述多个端子连接部14的触点构成。在图26所示的基体基板11的图案中,1a~8a、1b~8b和1c~8c分别一对一地对应设置。
图27表示继电器1的触点构成的另一例。在图27所示的基体基板11的图案中,相对于1a~8a,1b为公共端子。即,与图26的1b~8b对应的第二接触件13利用基体基板11中的图案而与作为公共端子的端子连接部14(1b)连接。
该情况下,可减少端子的数量。由此,可扩大端子间的距离,提高装配的可靠性。另外,通过扩大端子间的距离,可增大耐电压。另外,与供继电器1装配的基板相匹配,可在最优位置配置公共端子。进而,通过减少端子数量,可简化供继电器1安装的图案的设计。
如上所述,不改变多个端子连接部14的构成,而仅通过变更基体基板11的图案,可容易变更触点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并非将所有的b触点设为公共的,可根据基体基板11的图案的不同而设定任意的极数。另外,通过变更基体基板11的图案,不限于b触点,可将a触点或c触点设为公共的。
多个滑动件23具有向可动组件5的旋转方向弯折的形状。因此,能够降低旋转时的滑动件23的滑动阻力。另外,多个滑动件23包括具有向规定的旋转方向弯折的形状的滑动件23、和具有向与规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折的形状的滑动件23。因此,能够减小旋转方向的不同引起的滑动阻力的不同。
线圈组件6被分割成第一线圈单元51和第二线圈单元52。因此,能够将线圈组件6小型化。另外,第一线圈单元51的磁路和第二线圈单元52的磁路相互独立。因此,可抑制第一线圈54的磁通和第二线圈64的磁通相互干涉。由此,可减少磁损耗,使大的电磁力作用于可动组件5。
在可动组件5向规定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第一接触部223与线圈组件6接触,从而可对可动组件5向规定方向的旋转量进行限制。在可动组件5向与规定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第二接触部224与线圈组件6接触,从而可对可动组件5向相反方向的旋转量进行限制。由此,可规定对滑动件23与接触件13的导通状态进行切换时的滑动件23的移动量。
线圈组件6与支承部件26的多个突起322、332、342、352接触。因此,可经由多个突起322、332、342、352而偏移少且稳定地按压可动组件5。另外,由于可动组件5旋转,支承部件26的多个突起322、332、342、352与线圈组件6摩擦。因此,可将可动组件5中因与线圈组件6的摩擦而磨耗的部分限定为突起322、332、342、352。进而,在突起322、332、342、352的周围配置有凹部323、333、343、353。因此,因突起322、332、342、352和线圈组件6的摩擦而产生的磨耗粉末被收纳在凹部323、333、343、353内。由此,可抑制磨耗粉末向周围飞散。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上述实施方式的触点构成具有a触点、b触点和c触点,但也可以仅为a触点、仅为b触点、仅为c触点,或者还可以为这些触点的任意组合。
构成a触点、b触点、c触点的三个滑动件23也不一定在径向上并列地配置。构成a触点、b触点、c触点的三个滑动件23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配置在沿周向自其他的滑动件23错开的位置。或者构成a触点、b触点、c触点的三个滑动件23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配置在以旋转轴线Ra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对于与滑动件23对应配置的接触件13也同样。
基体组件4的构造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造,也可以进行变更。例如,基体基板11不限于四边形,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在基体基板11的端子连接部14上安装的端子18、19不需要在基体基板11的各片均等地配置,也可以配置在任意的位置。该情况下,通过变更基体基板11的配线图案,可容易变更端子18、19的位置。
可动组件5的构造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造,也可以进行变更。例如,接触件的第一接触部223和第二接触部224不限于第一磁轭57和第二磁轭59,也可以与线圈组件6的其他部分接触。不限于支承部件26的突起,线圈组件6也可以被其他的构造支承。旋转基板21不限于圆板状,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
线圈组件6的构造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造,也可以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使用不被分割成第一线圈54和第二线圈64的一体的线圈。
如图28所示,第一线圈54也可以具有第一层541和第二层542。第二线圈64也可以具有第一层641和第二层642。第二层542、642的绕线方向与第一层541、641的绕线方向相反向。第一层541、641的绕线和第二层542、642的绕线分别与独立的线圈端子连接。
例如,如图28A所示,通过向第一线圈54的第二层542和第二线圈64的第二层642通电,可动组件5向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另外,如图28B所示,通过向第一线圈54的第一层541和第二线圈64的第一层641通电,可动线圈向规定方向旋转。
第一线圈54和第二线圈64无需一方一方地通电,也可以两方同时通电。该情况下,通过适当设计线圈的卷线方向和通电方向,可使更大的电磁力作用于衔铁22。
由第二线圈64和第二线圈骨架63构成的部件也可以为与由第一线圈54和第一线圈骨架53构成的部件共通的部件。该情况下,可以相互改变各部件的方向而配置。或者,由第二线圈64和第二线圈骨架63构成的部件还可以为相对于第一线圈54和第一线圈骨架53构成的部件,线圈相对于线圈骨架的卷绕方向不同的其他部件。
与多个端子连接部14连接的端子不限于像上述实施方式的端子18、19那样地从基体基板11突出的线状的端子,也可以进行变更。图29是第一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仰视图。图30是第一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底面的放大图。如图29及图30所示,在第一变形例的继电器1中,端子由焊球阵列封装(BGA:Ball Grid Array)构成。即,在端子连接部14也可以安装有球状的焊料90。在装配继电器1时,通过将焊料90熔解,可将端子连接部14与基板电连接。
该情况下,由于球状的焊料90配置在端子连接部14,可降低焊料90的高度及位置的偏差。另外,由于可减小端子连接部14的间隔,故而可设置多个端子连接部14。因此,第一变形例的端子的构成在如上述图26所示那样的端子数量增多的基体基板的图案中特别有效。进而,由于可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端子18、19,故而可削减成本。
或者,如图31所示的第二变形例那样,端子也可以由栅格阵列封装(LGA:LandGrid Array)构成。即,通过增厚端子连接部14的镀料,可使端子连接部14直接起到作为端子的功能。该情况下也可得到与上述BGA实现的端子同样的效果。另外,与BGA实现的端子相比,可进一步降低端子的高度及位置的偏差。另外,可提高端子的接触可靠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增加触点的极数,且触点的接触可靠性高的继电器。

Claims (20)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可动组件,其设置为能够以规定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并具有多个滑动件;
基体基板,其具有可与多个所述滑动件接触地配置的多个接触件,沿所述可动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与所述可动组件相对配置,并与所述滑动件接触;和
线圈组件,其具有线圈,该线圈用于利用因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力而使所述可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基板旋转,
伴随着所述可动组件的旋转,对多个所述滑动件与多个所述接触件之间的导通状态进行切换,
多个所述滑动件具有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
多个所述接触件具有第一接触件及第二接触件,
所述第一滑动件设置为可向与所述第一接触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和不与所述第一接触件接触的非接触位置移动,所述第二滑动件设置为可向与所述第二接触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和不与所述第二接触件接触的非接触位置移动,
所述线圈组件使所述可动组件向规定方向旋转,由此,所述第一滑动件从所述非接触位置向所述接触位置移动,并且所述第二滑动件从所述接触位置向所述非接触位置移动,
所述线圈组件使所述可动组件向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所述第一滑动件从所述接触位置向所述非接触位置移动,并且所述第二滑动件从所述非接触位置向所述接触位置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可动组件旋转的周向和径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接触件在所述基体基板上,在所述可动组件旋转的周向和径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组件还具有第三滑动件,
所述基体基板还具有第三接触件,
所述第三滑动件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滑动件向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接触位置和所述第一滑动件的非接触位置移动期间始终与所述第三接触件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滑动件配置为比所述第一滑动件更靠近所述旋转轴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组件还具备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基体基板相对配置的旋转基板,
多个所述滑动件安装于所述旋转基板,
所述旋转基板与多个所述滑动件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滑动件具有向所述可动组件的旋转方向弯折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滑动件包括:具有向所述规定的旋转方向弯折的形状的滑动件;具有向与所述规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折的形状的滑动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所述基体基板连接的多个端子,
在所述基体基板上,多个所述端子分别与多个所述接触件的任一个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以上的所述接触件通过所述基体基板中的图案与公共端子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组件具有:
第一线圈;
第二线圈,其与所述第一线圈分体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的磁路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磁路相互独立。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相互隔开间隔配置,
所述可动组件具有配置在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之间的衔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衔铁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在所述可动组件向规定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线圈组件接触,由此对所述可动组件向所述规定方向的旋转量进行限制,
在所述可动组件向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线圈组件接触,由此对所述可动组件向所述相反方向的旋转量进行限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组件具有:
第一磁轭,其在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之间向所述衔铁突出;
第二磁轭,其在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之间从所述第一磁轭的相反侧向所述衔铁突出,
所述衔铁具有:
第一凹部,其配置有所述第一磁轭的前端;
第二凹部,其配置有所述第二磁轭的前端。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具有第一层和绕线方向与所述第一层不同的第二层。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组件被夹在所述基体基板与所述线圈组件之间,
所述线圈组件以向所述基体基板按压所述可动组件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基体基板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组件具有与所述线圈组件接触的多个突起。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起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对称地配置。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组件具有在多个所述突起的周围分别配置的多个凹部。
CN201580047101.7A 2014-11-10 2015-08-05 继电器 Active CN1066880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8237 2014-11-10
JP2014-228237 2014-11-10
JP2015048612A JP5835510B1 (ja) 2014-11-10 2015-03-11 リレー
JP2015-048612 2015-03-11
PCT/JP2015/072188 WO2016075970A1 (ja) 2014-11-10 2015-08-05 リレ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8072A CN106688072A (zh) 2017-05-17
CN106688072B true CN106688072B (zh) 2019-07-05

Family

ID=54933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7101.7A Active CN106688072B (zh) 2014-11-10 2015-08-05 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04647B2 (zh)
JP (1) JP5835510B1 (zh)
CN (1) CN106688072B (zh)
DE (1) DE112015005081B4 (zh)
WO (1) WO2016075970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7207A (zh) * 2010-05-06 2011-11-09 刘伟亮 开关装置及应用
CN103187206A (zh) * 2011-12-31 2013-07-03 戴军 一种多选一的电气连接方法及多选一步进控制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69147A (fr) * 1970-07-11 1971-11-03 Siemens Ag Interrupteur a commande electromagnetique, en particulier telerupteur
US3688230A (en) * 1970-11-19 1972-08-29 Deutsch Co Elec Comp Relay
US3745496A (en) * 1970-11-19 1973-07-10 Deutsch Co Elec Comp Magnetic relay members with grain of the material extending longitudinally thereof
US3713055A (en) * 1971-06-25 1973-01-23 Cutler Hammer Inc Auxiliary contact system for electromagnetic switching devices
DE2461884C3 (de) * 1974-12-30 1982-04-15 Sds-Elektro Gmbh, 8024 Deisenhofen Elektromagnetisches Schaltgerät
DE7733950U1 (de) * 1976-11-15 1981-04-02 Iskra ZP Ljubljana o.sub. o., Ljubljana Elektromagnetisches Umschlagrelais
DE2751926A1 (de) 1976-11-22 1978-05-24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Schrittschaltrelais
JPS6035157Y2 (ja) * 1978-03-14 1985-10-19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有極継電器
US4250477A (en) * 1978-09-07 1981-02-10 Allen-Bradley Company Mechanical latch apparatus
JPS6213322Y2 (zh) * 1978-09-14 1987-04-06
JPS5669745A (en) * 1979-11-10 1981-06-11 Terasaki Denki Sangyo Kk Circuit breaker
US4535310A (en) * 1983-09-02 1985-08-13 Square D Company Pneumatic timing attachment for an electromagnetic device
US4553117A (en) * 1983-09-02 1985-11-12 Square D Company Pneumatic timing attachment for an electromagnetic device
EP0303054B1 (en) * 1984-04-04 1993-06-09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Electromagnetic drive and polarized relay
DE3520773C1 (de) * 1985-05-29 1989-07-20 SDS-Relais AG, 8024 Deisenhofen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US4713638A (en) * 1985-10-25 1987-12-15 Nec Corporation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H0440247Y2 (zh) * 1986-09-16 1992-09-21
US5055811A (en) * 1989-11-07 1991-10-0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magnetic apparatus
US5119055A (en) * 1991-08-19 1992-06-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Flat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H07506696A (ja) * 1992-05-15 1995-07-20 シーメンス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有極電力継電器
DE69406334T2 (de) * 1993-03-25 1998-02-26 Schneider Electric Sa Schaltgerät
FR2706220B1 (fr) * 1993-06-07 1995-07-21 Telemecanique Appareil interrupteur de protection à mécanisme de commande.
JPH08250003A (ja) 1995-03-15 1996-09-27 Omron Corp シーソタイプのリレー
CN1253912C (zh) * 2003-05-29 2006-04-26 刘平 电力开关器
JP4158653B2 (ja) 2003-08-25 2008-10-0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シーソー型接極子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リレー
US6949997B2 (en) * 2003-09-26 2005-09-27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Bi-stable trip-free relay configuration
JP4137872B2 (ja) * 2004-03-31 2008-08-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マイクロスイッチ,マイクロ光スイッチ,マイクロ光スイッチ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の製造方法
DE112005000053T5 (de) * 2005-04-20 2007-05-31 Mitsubishi Denki K.K. Überstromrelais
DE102006015251B3 (de) * 2006-03-30 2007-04-19 Tyco 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Magnetsystem mit H-Anker für ein Relais
CN101577194B (zh) * 2009-06-11 2011-05-11 刘世辅 节能电磁开关装置
US8564386B2 (en) * 2011-01-18 2013-10-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
US8222981B1 (en) * 2011-01-18 2012-07-1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
WO2013059474A1 (en) * 2011-10-18 2013-04-25 Gigavac, Llc Hermetically sealed manual disconnect
US8610521B2 (en) * 2011-10-27 2013-12-17 Apple Inc. Noise-suppressing orbital relay assembly
JP5991778B2 (ja) * 2012-04-19 2016-09-1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064223B2 (ja) * 2012-12-28 2017-0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US9281147B2 (en) * 2013-12-30 2016-03-08 Elbex Video Ltd. Mechanical latching relay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relay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7207A (zh) * 2010-05-06 2011-11-09 刘伟亮 开关装置及应用
CN103187206A (zh) * 2011-12-31 2013-07-03 戴军 一种多选一的电气连接方法及多选一步进控制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8072A (zh) 2017-05-17
DE112015005081B4 (de) 2022-08-04
JP2016096126A (ja) 2016-05-26
JP5835510B1 (ja) 2015-12-24
WO2016075970A1 (ja) 2016-05-19
US10304647B2 (en) 2019-05-28
DE112015005081T5 (de) 2017-08-03
US20170309430A1 (en) 2017-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5366B (zh) 连接器
EP2648198A1 (en) Integrated planar electromechanical contactors
CN108463868B (zh) 用于有载分接开关的选择器和包括负载转换开关和选择器的有载分接开关
CN103515152B (zh) 电磁开关装置
CN102222652B (zh) 具有接线端元件的功率半导体模块
WO2012110297A1 (en) Rotary switch with push function
US3210486A (en) Pressure operated switch with bearing member plate
CN106688072B (zh) 继电器
JP2002237248A (ja) プラグイン端子装置及び分電盤
US6312264B1 (en) Connecting device
US20130270078A1 (en) Switch device
CN100361255C (zh) 用于高功率开关的接触指
JP5043229B1 (ja) スリップリング装置
CN107210167B (zh) 继电器
JP5880770B1 (ja) リレー
JP6897408B2 (ja) 電磁継電器
JP6922534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03325584B (zh) 耐电弧主电流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US814221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actuator
WO2019026944A1 (ja) 電磁継電器およびスマートメータ
JP3566483B2 (ja) 端子取付け構造
JP2019032948A (ja) 電磁継電器
CN104871275A (zh) 具有集成的三位置开关的组装极部件的中压开关装置
CN102842458A (zh) 一种磁控开关
WO2016157558A1 (ja) 電磁継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