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5504A - 设备间协作方法、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间协作方法、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85504A CN106685504A CN201510759382.0A CN201510759382A CN106685504A CN 106685504 A CN106685504 A CN 106685504A CN 201510759382 A CN201510759382 A CN 201510759382A CN 106685504 A CN106685504 A CN 1066855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wave beam
- target terminal
- message
- coop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4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5305 interferomet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0 bas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04B7/043—Power distribution using best eigenmode, e.g. beam forming or beam st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us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间协作方法,用于协调高频小区之间的干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波束;第二设备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波束;目标终端对接收到的第一波束以及第二波束进行测量;若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则目标终端向第一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指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使得第二设备调整第二波束以降低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的干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关的波束训练方法、相关装置、设备、终端以及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设备间协作方法、干扰确定方法、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移动通信传统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3GHz以下的频段,频谱资源十分拥挤,而高频段(如毫米波、厘米波频段)可用频谱资源丰富,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状况,实现极高速短距离通信。因此可以说,高频段资源的挖掘应用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高频小区广泛采用波束赋形(BF,Beam Forming)技术来增加覆盖。波束赋形技术是基于自适应天线原理,利用天线阵列通过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分别对各物理天线进行加权处理的一种技术。在接收端看来,整个天线阵列相当于一根虚拟天线。通过加权处理后,天线阵列形成一个窄发射波束对准目标终端,并在干扰接收端方向形成零点以减小干扰。
小区间干扰是蜂窝通讯网络中的重要问题,现阶段的技术中一般使用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技术来解决小区间的干扰。ICIC技术在小区间进行资源分配,其中,处于小区中心的用户可以使用全部频段的资源,但相邻小区中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使用不同频段的资源,这样就能避免相邻小区间的干扰,提升小区频谱效率。
可以理解的,ICIC技术是通过配置相邻小区的边界用户使用异频资源来避免相邻小区之间的干扰的。但是在波束赋形技术中,为了对准目标终端,天线阵列形成的发射波束会动态跟踪目标终端的位置,发射波束很可能会从小区的中心位置跟踪目标终端到小区边界位置,甚至跟踪目标终端到相邻小区。这样就无法保证相邻小区中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使用不同频率的资源。因此,在使用波束赋形技术的高频小区中,ICIC技术已经无法有效的协调小区间的干扰,现阶段的技术中也没有能够有效的协调高频小区间干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设备间协作方法,用于协调高频小区之间的干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关的波束训练方法、相关装置、设备、终端以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装置、设备、终端以及系统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目标终端、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还包括第二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间协作方法,具体的,第一设备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波束,然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表示第一波束受到了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的干扰,且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第一设备接收到通知消息后,根据该通知消息,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接口发送协作消息给第二设备,以进行传输协作降低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的干扰。其中,协作消息用于请求和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协作消息中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本发明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第一设备能够确定干扰波束,进而能够针对干扰波束与第二设备进行协作以降低干扰波束造成的干扰。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通过第一设备-目标终端-第二设备间的三方协作来降低干扰,不需要静态配置相邻小区的边界用户使用异频资源,因此能够在高频小区中实现设备间的干扰协调。
可选的,协作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这样第二设备接收到协作消息后,可以在第二波束上减少使用该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而不需要大幅度降低第二波束的功率,使得第二波束仍然能够正常为其它终端服务。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间协作方法,包括:第二设备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波束,第二波束中携带有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然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的协作信息,该协作信息用于请求与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其中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第二设备接收到协作信息后,就可以获知第二波束对目标终端造成了干扰,于是第二设备根据协作消息调整第二波束,以与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降低第二波束对目标终端的干扰。本发明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第二设备能够确定干扰波束为第二波束,进而仅调整第二波束就能够降低对目标终端的干扰,无需调整所有波束,也不需要静态配置相邻小区的边界用户使用异频资源,因此能够在高频小区中实现设备间的干扰协调。
可选的,第二设备根据协作消息调整第二波束的方法而可以为如下方法中的一项或多项:根据协作消息,降低所述第二波束的功率;根据协作消息,关闭所述第二波束;协作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第二设备根据协作消息,在第二波束上减少使用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间协作方法,包括:目标终端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以及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目标终端对第一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量;并对第二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量。其中,第二波束中包括第二波束的表示信息。若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则目标终端确定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造成了干扰,于是向第一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第一设备能够获知干扰波束为第二波束,进而仅针对第二波束与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无针对所有波束进行干扰协作,也不需要静态配置相邻小区的边界用户使用异频资源,因此能够在高频小区中实现设备间的干扰协调。
可选的,预置条件可以包括如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一测量量小于第一预置数值;第二测量量大于第二预置数值;第一测量量与所述第二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置数值。
可选的,第一波束可以包括如下所述的波束中的任意一种:目标终端接收到的第一设备所发送的轮询波束中的任意一个波束;目标终端接收到的第一设备发送的轮询波束中信号最好的一个波束;目标终端接收到的第一设备所发送的轮询波束中的指定的一个波束;目标终端接收到的由第一设备发送的多个轮询波束的集合,在这种场景下,第一测量量为第一波束中各波束的测量量的平均值。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包括:第二设备从目标终端处接收用于请求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的请求,并在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与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本发明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目标终端与第二设备能够通过波束训练确定干扰波束,进而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仅针对干扰波束进行传输协作提供了条件。
可选的,第二设备可以根据与目标终端的训练结果,确定对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以实现确定干扰波束。
可选的,第二设备确定干扰波束的表示信息方法可以为如下方法中的一项或多项:确定发射干扰波束的发射角度;确定发射干扰波束的发射矩阵;确定接收该干扰波束的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二设备也可以从目标终端处直接接收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具体可以为从目标终端处第一通告消息,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第二设备在确定了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后,可以根据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调整干扰波束,以实现和第一设备针对干扰波束的传输协作。
可选的,第二设备调整干扰波束的方法可以为如下方法中的一项或多项:降低干扰波束的功率;关闭干扰波束;第一设备通过服务波束与目标终端进行通信,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处确定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并在干扰波束上减少使用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包括:目标终端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请求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的请求消息,并在发送给请求消息且第二设备接收该请求消息后,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可选的,目标终端触发向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条件可以包括如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目标终端对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测量量,其中服务测量量低于第一预设数值;目标终端对接收到的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其中干扰测量量大于第二预设数值;目标终端对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测量量,并对接收到的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其中服务测量量与干扰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数值;目标终端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可选的,目标终端可以根据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对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目标确定干扰波束的方法可以为如下方法中的一项或多项:确定目标终端接收该干扰波束的接收角度;确定干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在确定了干扰波束后,就能够确定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目标终端也可以从第二设备处直接接收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目标终端在确定了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后,可以通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具体的,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告消息,该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或者,目标终端也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通告消息,该第二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二设备的表示信息,以及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间协作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第一通告消息,该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对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第一设备根据该通知消息,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请求与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的协作消息,该协作消息中包括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第一设备通过服务波束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协作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间协作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设备,包括: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波束;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波束受到了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的干扰,所述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信号发射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的协作消息,其中,所述协作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本发明提供的设备间协作装置能够确定干扰波束,进而能够针对干扰波束与第二设备进行协作以降低干扰波束造成的干扰,不需要静态配置相邻小区的边界用户使用异频资源,因此能够在高频小区中实现设备间的干扰协调。
可选的,协作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这样第二设备接收到协作消息后,可以在第二波束上减少使用该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而不需要大幅度降低第二波束的功率,使得第二波束仍然能够正常为其它终端服务。
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间协作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设备,包括:发射信号模块,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波束,所述第二波束携带有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接收信号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协作消息,所述协作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所述协作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设备请求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传输协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协作消息调整所述第二波束,以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的设备间协作装置能够确定干扰波束为第二波束,进而仅调整第二波束就能够降低对目标终端的干扰,无需调整所有波束,也不需要静态配置相邻小区的边界用户使用异频资源,因此能够在高频小区中实现设备间的干扰协调。
可选的,传输协作模块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法中的一项或多项调整第二波束:根据协作消息,降低所述第二波束的功率;根据协作消息,关闭所述第二波束;协作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第二设备根据协作消息,在第二波束上减少使用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
本发明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间协作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目标终端,包括:波束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波束测量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量;所述波束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其中,所述第二波束携带有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所述波束测量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二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量;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测量量与所述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本发明第九方面提供的设备间协作装置使得第一设备能够获知干扰波束为第二波束,进而仅针对第二波束与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无针对所有波束进行干扰协作,也不需要静态配置相邻小区的边界用户使用异频资源,因此能够在高频小区中实现设备间的干扰协调。
可选的,预置条件可以包括如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一测量量小于第一预置数值;第二测量量大于第二预置数值;第一测量量与所述第二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置数值。
可选的,第一波束可以包括如下所述的波束中的任意一种:目标终端接收到的第一设备所发送的轮询波束中的任意一个波束;目标终端接收到的第一设备发送的轮询波束中信号最好的一个波束;目标终端接收到的第一设备所发送的轮询波束中的指定的一个波束;目标终端接收到的由第一设备发送的多个轮询波束的集合,在这种场景下,第一测量量为第一波束中各波束的测量量的平均值。
本发明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训练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设备,包括: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请求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波束训练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请求消息后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本发明第十方面提供的波束训练装置能够与第二设备通过波束训练确定干扰波束,进而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仅针对干扰波束进行传输协作提供了条件。
与第二设备能够通过波束训练确定干扰波束,进而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仅针对干扰波束进行传输协作提供了条件。
可选的,本发明第十方面提供的波束训练装置还包括:干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干扰确定模块可以通过如下方法确定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确定发射干扰波束的发射角度;确定发射干扰波束的发射矩阵;确定接收该干扰波束的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也可以从目标终端处直接接收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具体可以为从目标终端处第一通告消息,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第十方面提供的波束训练装置还包括:协作传输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调整所述干扰波束,以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可选的,协作传输模块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法中的一项或多项调整干扰波束:降低干扰波束的功率;关闭干扰波束;第一设备通过服务波束与目标终端进行通信,协作传输模块从第一设备处确定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并在干扰波束上减少使用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训练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目标终端,包括: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训练波束模块,用于在发送所述请求消息后,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可选的,第一设备通过服务波束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通信,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十一方面提供的波束训练装置还包括:测量波束模块,用于对所述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测量量,若所述服务测量量低于第一预设数值,则触发所述消息发送模块执行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或,测量波束模块,用于对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若所述干扰测量量大于第二预设数值,则触发所述消息发送模块执行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或,测量波束模块,用于对所述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测量量,所述测量波束模块,还用于对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若所述服务测量量与所述干扰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数值,则触发所述消息发送模块执行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或,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消息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时,触发所述消息发送模块执行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可选的,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的波束训练装置还包括:确定干扰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确定干扰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法中的一项或多项来确定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接收角度;确定所述干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二设备处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消息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告消息,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终端确定的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或,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通告消息,所述第二通告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终端确定的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提供了相关的设备,包括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的设备间协作装置。
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提供了相关的设备,包括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的设备间协作装置。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提供了相关的终端,包括本发明第九方面提供的设备间协作装置。
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提供了相关的设备,包括本发明第十方面提供的波束训练装置。
本发明第十六方面提供了相关的终端,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波束训练装置。
本发明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本发明第十二方面至第十六方面的任一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间协作方法,其中,第一设备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波束;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表示第一波束受到了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的干扰,该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第一设备根据通知消息和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以降低所述第二波束对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第一设备能够确定干扰波束,进而能够与第二设备进行协作以降低干扰波束造成的干扰。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通过设备间的协作来降低干扰,不需要静态配置相邻小区的边界用户使用异频资源,因此能够在高频小区中实现设备间的干扰协调。
附图说明
图1为ICIC技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间协作方法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训练方法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训练方法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间协作装置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间协作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间协作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训练装置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训练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间协作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间协作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间协作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训练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训练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设备间协作方法,用于协调高频小区之间的干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关的波束训练方法、相关装置、设备、终端以及系统,以下将分别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主要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具体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包括2G、3G、4G系统,也包括后续的5G系统)、无线保真(WiFi,Wireless-Fidelity)系统、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或其它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设备(包括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具体可以包括2G系统中的基站发信台(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3G系统中的移动基站(Node B)、4G系统中的演进型Node B(eNB,evolved Node B)、后续5G系统中的基站、家庭演进基站(HeNB,Home evolved Node B)、中继节点(Relay,Relay Node)、微(Femto)基站、微微(Pico)基站,WiFi接入点(AP,Access Point)或其它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具体可以包括:如手机、平板、个人PC、移动PC等的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还包括高速无线网关(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WiFi站点(STA)或其它终端。
现阶段的技术中一般使用ICIC技术来解决小区间的干扰,其中ICIC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协调方式:部分频率复用(FFR,Fractional FrequencyReuse)和软频率复用(SFR,Soft Frequency Reuse),其基本原理请参阅图1。在FFR技术中,位于小区中心区域的用户可以使用全部频带,但位于小区边界区域的用户只使用部分频带,且不同小区的边界用户使用的频带不同,使得不同小区的边界用户不会受到邻区信号的干扰。而在SFR技术中,位于小区边界的用户可以使用全部频带,但是使用的部分频带要降低功率,以减小对邻区的干扰。由此可以看出,ICIC技术是一种静态的为小区边界区域内的用户分配特定的资源来实现干扰协调的方法。
传统的移动通信传统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3GHz以下的频段,频谱资源十分拥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挖掘高频段资源的需求日益明显。本发明实施例中以“高频小区”来称呼使用高频段资源的小区。由于高频段信号的波长较小,因此高频信号的天线尺寸也较小,适合通过大规模的天线阵列来进行BF。BF技术是基于自适应天线原理,利用天线阵列通过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分别对各物理天线进行加权处理的一种技术。在接收端看来,整个天线阵列相当于一根虚拟天线。高频天线阵列通过加权处理后,能够形成一个细长的波束对准目标终端,然后通过该细长的波束和目标终端进行通信。由于该波束较细,因此波束的覆盖角度较小,在通信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跟踪目标终端的位置来调整波束的方向,以求始终与目标终端保持较好的通信质量。可以理解的,若目标终端由小区中心区域移动到小区边界位置,则BF技术发射的波束也要跟踪该目标终端到小区边界位置。这种动态波束覆盖方式,使得高频小区无法为小区边界区域内的用户分配特定的资源,因此不适宜使用小区相对固定的静态覆盖中使用的ICIC技术来实现干扰协调。
为了解决高频小区间的干扰协调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相关的设备间协作方法。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仅能够用于协调高频小区之间的干扰,同样适用于2G、3G、4G系统等低频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间协作方法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进行波束轮询的场景或其它场景。其中,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目标终端、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以及对该第一设备产生干扰的第二设备,请参阅图2。一般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第一设备的相邻小区,但也可以不位于相邻小区,此处不做限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可以通过高速接口(如基站间接口)实现数据交互。在图2所示的系统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间协作方法的基本流程请参阅图3,包括:
301、第一设备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波束;
第一设备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波束,目标终端接收该第一波束。其中,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第一设备与目标终端进行通讯的场景,此时第一波束可以为通过波束赋形后得到的细长的波束。
此外,上文的论述中提到,高频小区中使用细长的波束来与用户进行通信。由于细长的波束覆盖角较小,因此第一设备在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之前,需要先确定目标终端的位置。一般的,第一设备通过波束轮询(也叫波束扫描)来确定目标终端的位置。具体的,由于受限于射频的设计,第一设备无法同时在多个方向上发射多个波束。于是第一设备在不知道目标终端所处位置的情况下,向需要覆盖的区域的各方向轮流发送轮询波束,以发现目标终端的大概位置,这种方法即为波束轮询。其中,和专门用于与特定用户进行通信的细长的波束不同,轮询波束是一种广播性质的波束,其覆盖角较大,这样能够通过较少的轮询波束发现目标终端的位置。本实施例还可以用于波束轮询场景,其中的第一波束还可以为被目标终端所接收的轮询波束。
本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第一波束还可以为其它种类的波束,此处不做限定。
302、第二设备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波束;
第二设备向空间的各个方向发送波束,其中,向目标终端的方向发送第二波束。目标终端接收该第二波束。与步骤301类似的,第二波束也可以为细长的波束、轮询波束或其它种类的波束。其中,由于第二设备并不服务于目标终端,因此其发送的第二波束对于目标终端来说为干扰信号。
一般的,设备会将自身的标识信息在发送的波束中携带。特别的,由于第二设备会向需要覆盖的各方向发送波束,为了区别这些波束,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备会为这些波束设置标识信息,其中每个标识信息用于唯一标志一个波束。标识信息可以为标识、特征序列或其它形式,第二设备将标识信息在对应的波束中携带。因此,目标终端所接收的第二波束中携带有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其中,步骤302也可以位于步骤301之前,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303、目标终端对接收到的第一波束以及第二波束进行测量。
目标终端对接收到的第一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量。目标终端还对接收到的第二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量。
其中,波束的测量量可以为很多形式的参数,具体可以包括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波束的信噪比等参数中的一项或几项,或根据其中的几项参数计算得到,也可以为其它参数。本实施例中,测量量越大表示波束越好。
304、若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则目标终端向第一设备发送通知消息。
若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则说明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造成了干扰,目标终端向第一设备发送通知消息,第一设备接收该通知消息。其中,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其中,预置条件可以由很多预置条件,例如,若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满足:第一测量量小于第一预置数值、第二测量量大于第二预置数值、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置数值中的一项或多项,则确定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其中,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的差值由第一测量量减去第二测量量得到,其中,第一预置数值、第二预置数值与第三预置数值可以为正数、负数或0。
305、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第一设备接收到通知消息后,与第二设备设备进行传输协作,以降低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的干扰。具体的,第一设备在接收到通知消息后,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接口发送协作消息给第二设备以进行传输协作。其中,协作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第二设备接收到协作消息后,就可以获知第二波束对第一设备发送的波束造成了干扰。于是第二设备调整第二波束以降低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的干扰。
第二设备调整第二波束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第二设备可以降低第二波束的功率,或直接关闭第二波束,这样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的干扰就会大大降低。其中,第二设备降低第二波束的功率的量可以通过与第一设备协商来确定,也可以自主确定,此处不做限定。此外,协作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包括时频资源和/或码资源)的信息。具体的,第一波束使用的频域资源可以由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或其它信息来表示;第一波束使用的时域资源可以由几乎空白子帧(ABS,Almost Blank Subframe)预置TDD上行-下行配置(TDD UL-DL Configuration)信息或其它信息来表示。第二设备接收到协作消息后,可以在第二波束上减少使用该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具体可以包括如降低第一波束使用的时频资源的功率、部分的减少使用第一波束使用的时频资源和/或码资源、或不使用该第一波束使用的时频资源和/或码资源等方式。这样在降低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的干扰的同时,不需要大幅度降低第二波束的功率,使得第二波束仍然能够正常为其它终端服务。其中,第二设备在第一波束使用的时频资源上降低的功率的量可以通过与第一设备协商来确定,也可以自主确定,此处不做限定。第二设备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来调整第二波束,此处不做限定。
值得指出的是,现阶段的技术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也会进行传输协作。例如若现阶段的技术中第一设备确定第二设备会对第一波束造成影响,则会告知第二设备该第一设备所使用的时频资源,于是第二设备会在小区边界区域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停止数据发送或者降低功率发送。但是由于高频小区中不再为小区边界区域与中心区域配置不同的资源,故该方法意味着第二设备要在所有的波束上都限制该资源的使用,这无疑会大幅度降低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而本实施例中,仅在对第一波束造成干扰的第二波束上限制对应的资源的使用,这样就能使系统保持较高的频谱利用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使得第一设备能够确定干扰波束,进而能够与第二设备进行协作以降低干扰波束造成的干扰。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通过第一设备-目标终端-第二设备间的三方协作来降低干扰,不需要静态配置相邻小区的边界用户使用异频资源,因此能够在高频小区中实现设备间的干扰协调。
其中,步骤303与304为可选步骤,目标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后,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确定第二波束会对第一波束造成干扰,然后向第一设备发送携带了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的通知消息。
特别的,步骤304中,目标终端也可以将通知消息发送给第二设备,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这样步骤305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第二设备直接降低第二波束的功率,或关闭第二波束;或,第二设备通过设备间接口,与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然后第二设备不为第二波束使用该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或在第二波束上降低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的功率。
特别的,在无线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目标终端有可能在不同时刻多次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波束。在这种情况下,目标终端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一设备所发送的波束中的任意一个波束作为第一波束、或将接收到的第一设备所发送的波束中信号最好的一个波束作为第一波束、或将接收到的第一设备所发送的波束中指定的一个波束作为第一波束。更为特别的,目标终端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一设备所发送的多个波束的集合作为第一波束。目标终端对第一波束进行测量,指的是对第一波束中的每个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量是第一波束中各波束的测量量的平均值(可以为算数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或者对波束的测量结果按对应的波束进行平均,即对每个波束都有一个测量量。
与上一段类似的,目标终端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二设备所发送的波束中的任意一个波束作为第二波束、或将接收到的第二设备所发送的波束中信号最好的一个波束作为第二波束、或将接收到的第二设备所发送的波束中指定的一个波束作为第二波束。更为特别的,目标终端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二设备所发送的多个波束的集合作为第二波束,此时,目标终端对第二波束进行测量,指的是对第二波束中的每个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量是第二波束中各波束的测量量的平均值(可以为算数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
特别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波束的测量量越小表示波束越好。在这种情况下,步骤304中的预置条件应相应的变为:若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满足:第一测量量大于第一预置数值、第二测量量小于第二预置数值、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的差值大于第三预置数值,则确定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
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而第二设备发射的波束对于目标终端而言是干扰信号。可以理解的,第二设备本身也会为本小区内的终端服务,而第一设备发射的波束对于第二设备所在小区内的终端而言也是干扰信号。因此步骤301中,第一设备也可以为自身发射的各波束设置标识信息,并将标识信息在对应的波束中携带,以便第二设备所在的小区内的终端确定对其造成干扰的波束。
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设备为发射的波束自主配置标识信息,并通过第二设备在第二波束中携带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来使终端能够确定干扰波束。该方法在波束轮询等波束较少的场景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但是在设备与终端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是覆盖角很小的细长波束,且设备所发射的这样的波束数量极多,为每个细长的波束分配标识信息会消耗非常多的资源。
一般的,当第一设备通过波束轮询等方法确定了目标终端的位置后,就会与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进而确定用于与目标终端进行通信的服务波束。与轮询波束不同,服务波束不是广播性质的波束,而是第一设备专门用于与目标终端进行通信的波束。该服务波束可以由天线阵列经过波束赋形技术得到,其形态较为细长,覆盖距离远但覆盖角较小,故也称为铅笔波束。可以理解的,第一设备在使用服务波束与目标终端进行通信时,仍然可能受到干扰小区的信号的干扰。针对这样的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设备间协作方法,基本流程包括:
401、目标终端向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
目标终端向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第二设备接收该请求消息。
402、第二设备与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
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请求消息后,判断是否与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若判断结果为是,则与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
目标终端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的过程与和第一设备进行波束训练的方法类似,例如,第二设备可以向较大角度的范围内发送多个波束,然后根据目标终端的响应信息,确定目标终端所处的较小的方向范围,然后在该方向范围内再次发送多个波束,以进一步确定目标终端的方向范围。经过多次的确定后,第二设备就能够较为精确的确定目标终端所在的方向。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在通信过程中第二设备与目标终端之间并不会一直存在信道连接,因此现阶段的技术中目标终端并不会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第二设备与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的结果,是确定目标终端的方向,进而确定第二设备在该方向上发送的干扰波束。其中,确定干扰波束的操作可以由第二设备完成,也可以由目标终端完成。以下将分别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4(a),图4(a)描述的是确定干扰波束的操作由第二设备完成的场景,具体流程包括:
403、第二设备确定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第二设备通过与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能够较为精确的确定目标终端所在的方向。则第二设备在该方向上发送的波束就是干扰波束。
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备还可以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具体的,第二设备可以确定发射该干扰波束的发射角度、发射该干扰波束的发射矩阵、接收该干扰波束的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中的一项或几项,也可以为其它形式的信息,此处不做限定。
特别的,本步骤中,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也可以由目标终端来确定,然后第二设备从目标终端处获得。目标终端所确定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目标终端接收干扰波束的接收角度、干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该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中的一项或几项,也可以为其它形式的信息,此处不做限定。
404、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在确定了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后,第二设备根据该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调整干扰波束以与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实现降低干扰波束对目标终端的干扰。
为了降低干扰波束对目标终端的干扰,第二设备可以直接降低干扰波束的功率或关闭干扰波束。此外,第二设备还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协作消息,协作消息中包括步骤403中第二设备确定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这样,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协作消息后,就能够获知对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进而能够与第二设备进行协作降低干扰波束对目标终端的干扰。例如,第二设备可以降低干扰波束的功率,其中降低的功率的量由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协商后确定。第一设备还可以确定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包括时频资源和/或码资源)的信息并告知第二设备。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处确定了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后,可以在干扰波束上减少使用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如在干扰波束上降低服务波束使用的时频资源的功率、部分的减少使用服务波束使用的时频资源和/或码资源、或不使用服务波束使用的时频资源和/或码资源等方式。这样在降低干扰波束对服务波束的干扰的同时,不需要大幅度降低干扰波束的功率,使得干扰波束仍然能够正常为第二设备本小区的终端服务。
图4(a)描述的是确定干扰波束的操作由第二设备完成的场景,下面将结合图4(b)描述由目标终端来确定干扰波束的场景,其具体流程包括:
405、目标终端确定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第二设备通过与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能够较为精确的确定目标终端所在的方向。则第二设备在该方向上发送的波束就是干扰波束。
本实施例中,目标终端确定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具体的,目标终端可以确定接收干扰波束的接收角度、干扰波束的PMI、该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中的一项或几项,也可以确定其它形式的信息,此处不做限定。
特别的,本步骤中,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也可以由第二设备来确定,然后目标终端从第二设备处获得。第二设备所确定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具体可以包括发射该干扰波束的发射角度、发射该干扰波束的发射矩阵、接收该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中的一项或几项,也可以为其它形式的信息,此处不做限定。
406、目标终端通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中的一个设备与另一个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在确定了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后,目标终端通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中的一个设备与另一个设备进行传输协作,以降低干扰波束对目标终端的干扰。
具体的,目标终端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告消息(图未示),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目标终端在步骤405中确定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这样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通告消息后,就能够与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以降低干扰波束对目标终端的干扰。
目标终端还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通告消息,第二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目标终端在步骤405中确定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这样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通告消息后,就能够与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以降低干扰波束对目标终端的干扰。图4(b)中仅以目标终端还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通告消息为例进行说明。
407、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在接收到目标终端发送的第二通告消息后,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二通告消息与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以降低干扰波束对目标终端的干扰。
具体的,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协作消息,协作消息中包括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该协作消息后,可以直接关闭干扰波束,也可以降低干扰波束的功率,其中降低的功率的量由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协商后确定。协作消息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包括时频资源和/或码资源),使得第二设备可以在干扰波束上减少使用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如在干扰波束上降低服务波束使用的时频资源的功率、部分的减少使用服务波束使用的时频资源和/或码资源、或不使用服务波束使用的时频资源和/或码资源等方式。这样在降低干扰波束对服务波束的干扰的同时,不需要大幅度降低干扰波束的功率,使得干扰波束仍然能够正常为其它终端服务。
其中,若步骤404中目标终端向第二设备发送了第一通告消息,则步骤407中由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其方法与步骤404基本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其中,步骤406与步骤407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步骤304与步骤305中,有关目标终端向第一设备发送通知消息、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的相关内容。
图4(a)与图4(b)所示的实施例适用于设备与终端进行正常通信的场景,其中,目标终端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进而确定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使得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能够通过传输协作以降低干扰波束造成的干扰。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通过第一设备-目标终端-第二设备间的三方协作来降低干扰,不需要静态配置相邻小区的边界用户使用异频资源,因此能够在高频小区中实现设备间的干扰协调。
值得指出的是,现阶段的技术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也会进行传输协作。例如若现阶段的技术中第一设备确定干扰波束会对服务波束造成影响,则会告知第二设备该服务波束所使用的时频资源,于是第二设备会在小区边界区域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停止数据发送或者降低功率发送。但是由于高频小区中不再为小区边界区域与中心区域配置不同的资源,故该方法意味着第二设备要在所有的波束上都限制该资源的使用,这无疑会大幅度降低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而本实施例中,仅在对干扰波束上限制对应的资源的使用,这样就能使系统保持较高的频谱利用效率。
可以理解的,目标终端应在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对目标终端造成了干扰时,才请求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因此目标终端可以先判断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是否对目标终端造成了干扰,若判断结果为是,再触发步骤401中的操作。具体的判断方法有很多,例如:
方法一、目标终端对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测量量;若目标终端确定服务测量量低于第一预设数值,则说明服务波束的信号质量不好,容易受到干扰,触发步骤401的操作;
方法二、目标终端对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若目标终端确定干扰测量量大于第二预设数值,则说明干扰终端发送的波束的干扰过大,触发步骤401的操作;
方法三、目标终端对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测量量;并对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若服务测量量与干扰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数值,则说明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对服务波束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干扰,触发步骤401的操作;
方法四、由第一设备来确定目标终端是否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若第一设备确定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对服务波束产生了干扰,则向目标终端发送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目标终端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目标终端接收该指示消息后,触发步骤401的操作。
其中,第一预设数值、第二预设数值与第三预设数值的取值均可以为正数、负数或0,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触发步骤401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其中,服务测量量用于表示服务波束的测量量,干扰测量量用于表示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的测量量。其中,波束的测量量可以为很多形式的参数,包括波束的RSRP、RSRQ、信噪比或其它参数。本实施例中,测量量越大表示波束信号越好。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若测量量越小表示波束信号越好,则方法一可适应性的变为:若目标终端确定服务测量量高于第一预设数值,触发步骤401的操作;方法二可适应性的变为:若目标终端确定干扰测量量低于第二预设数值,触发步骤401的操作;方法三可适应性的变为:若干扰测量量与服务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数值,触发步骤401的操作。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实施例,下面将以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为例进行描述。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相邻的两个小区cell A和cell B,其中基站A为cell A中的UE服务,基站B为cell B中的UE服务。
在该无线通信系统启动时,基站A以自身为中心轮流向6个方向发送轮询波束,此处分别用波束1A、波束2A、波束3A、波束4A、波束5A、波束6A来表示该6个轮询波束,其中每两个轮询波束的夹角为60°,每个轮询波束中携带有该波束自身的标识信息。同样的,基站B也以自身为中心轮流向6个方向发送轮询波束,此处分别用波束1B、波束2B、波束3B、波束4B、波束5B、波束6B来表示该6个轮询波束、其中每两个轮询波束的夹角为60°,每个轮询波束中携带有该波束自身的标识信息。
cell A中的目标UE处于波束2A和波束5B的覆盖范围中,因此接收到了基站A发送的波束2A以及基站B发送的波束5B。于是目标终端分别测量波束2A和波束5B的RSRQ,并比较测量的结果,得到:波束2A的RSRQ与波束5B的RSRQ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目标UE确定波束5B对波束2A造成了较大的干扰。于是目标UE向基站A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波束5B的标识信息。
基站A接收到目标UE发送的第一消息后,就可以获知基站B发射的波束5B对cell A中的目标UE造成了干扰。于是基站A向基站B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中包括波束2A使用的时频资源。基站B接收到第二消息后,不在波束5B上使用波束2A所使用的时频资源,这样就实现了基站A与基站B的传输协作。
在波束轮询过后,基站A就确定了目标UE的大致位置,于是基站A采用BF技术,使用铅笔波束A来为目标UE服务。此时基站B也使用铅笔波束为cell B中的基站服务。
目标UE在接收基站A发送的铅笔波束A时,还能够接收到基站B发送的波束,其中基站B发送的波束中并不携带该波束的标志信息,所以目标UE并不能确定接收到的是基站B的哪一个波束。
目标UE测量接收到的铅笔波束A的RSRQ,并测量接收到的基站B发送的波束的RSRQ。目标UE通过比较测量的结果后,得到:铅笔波束A的RSRQ与基站B发送的波束的RSRQ的差值小于第二阈值,目标UE确定基站B发送的波束对铅笔波束A造成了较大的干扰。于是目标UE向基站B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目标UE请求与基站B进行波束训练,以确定目标UE接收到的是基站B的哪一个波束。
基站B在接收到第三消息后,与目标UE进行波束训练。目标UE通过波束训练,确定目标UE接收到的是基站B发送的铅笔波束B。于是目标UE向基站A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中包括基站B的标识信息以及铅笔波束B的标识信息。基站A接收到第四消息后,就可以确认基站B发送的铅笔波束B对目标UE造成了干扰,于是基站A向基站B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中包括铅笔波束A使用的时频资源。基站B接收到第五消息后,不在铅笔波束B上使用铅笔波束A所使用的时频资源。这样就实现了基站A与基站B的传输协作。
上面的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提供的设备间协作方法以及波束训练方法,下面将介绍相关的装置,以实现上述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间协作装置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其中,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目标终端、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以及对该第一设备产生干扰的第二设备。一般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第一设备的相邻小区,但也可以不位于相邻小区,此处不做限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可以通过高速接口(如基站间接口)实现数据交互。本发明分别提供了适用于目标终端、第一设备以及第二设备的设备间协作装置,以下将分别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第一设备的设备间协作装置的基本结构请参阅图5,包括:
信号发射模块501,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波束。其中,第一波束可以为通过波束赋形后得到的细长的波束,还可以为被目标终端所接收的轮询波束,还可以为其它种类的波束,此处不做限定。
信号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通知消息。其中,目标终端接收了信号发射模块501发送的第一波束后,还会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在确定第一波束受到了第二波束的干扰时,向第一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表示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造成了干扰,且该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信号接收模块502接收了该通知消息后,就能够确定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造成了干扰。
信号发射模块501还用于:根据信号接收模块502接收的通知消息,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和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的协作消息,以和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实现降低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的干扰的目的。其中,协作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可选的,协作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
可以理解的,第二设备本身也会为本小区内的终端服务,而第一设备发射的波束对于第二设备所在小区内的终端而言也是干扰信号。因此信号发射模块501发送的第一波束中也可以携带第一波束的标识信息,以便第二设备所在的小区内的终端确定对其造成干扰的波束。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第二设备的设备间协作装置的基本结构请参阅图6,包括:
发射信号模块601,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波束。其中,第二波束可以为通过波束赋形后得到的细长的波束,还可以为被目标终端所接收的轮询波束,还可以为其它种类的波束,此处不做限定。其中,第二波束携带有该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其中,由于第二设备并不服务于目标终端,因此发射信号模块601发送的第二波束对于目标终端来说为干扰信号。
接收信号模块602,用于接收第一设备的协作消息。其中,第一设备通过第一波束为目标终端进行服务,若第一设备确定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造成了干扰,会向第二设备发送协作消息,表示第一设备请求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该协作消息中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第二设备的信号接收模块602接收了该协作消息后,就能够确定自身发送的哪个波束对第一波束造成了干扰。
传输协作模块603,用于根据该协作消息调整第二波束,以与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实现降低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的干扰的目的。
可选的,接收信号模块602也可以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这样传输协作模块603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与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直接降低第二波束的功率,或关闭第二波束;或,通过设备间接口,与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然后不为第二波束使用该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或在第二波束上降低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的功率。
值得指出的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设备都可以同第一设备一样为本小区内的设备提供提供服务,并同第二设备一样对相邻小区的设备造成干扰。因此,图5与图6所示的各个模块也可以位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同一个设备上(如第一设备也可以具有图6所示的设备间协作装置的各个模块,第二设备也可以具有图5所示的设备间协作装置的各个模块),且图5与图6所示的各个模块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拆分或合并,此处不做限定。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目标终端的设备间协作装置的基本结构请参阅图7,包括:
波束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
波束测量模块702,用于对第一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量。其中,波束的测量量可以为很多形式的参数,具体可以包括波束的RSRP、波束的RSRQ、波束的信噪比等参数中的一项或几项,或根据其中的几项参数计算得到,也可以为其它参数。本实施例中,测量量越大表示波束越好。
波束接收模块701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其中,第二波束携带有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波束测量模块702还用于:对第二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量;
消息发送模块703,用于当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时,确定第二波束对第一波束造成了干扰,于是向第一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其中,预置条件可以由很多预置条件,例如,若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满足:第一测量量小于第一预置数值、第二测量量大于第二预置数值、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置数值中的一项或多项,则确定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其中,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的差值由第一测量量减去第二测量量得到,其中,第一预置数值、第二预置数值与第三预置数值可以为正数、负数或0。
可选的,消息发送模块703也可以将通知消息发送给第二设备,通知消息中包括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特别的,在无线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目标终端有可能在不同时刻多次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波束。在这种情况下,波束接收模块701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一设备所发送的波束中的任意一个波束作为第一波束、或将接收到的第一设备所发送的波束中信号最好的一个波束作为第一波束、或将接收到的第一设备所发送的波束中指定的一个波束作为第一波束。更为特别的,波束接收模块701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一设备所发送的多个波束的集合作为第一波束。在这种场景下,波束测量模块702对第一波束进行测量,指的是对第一波束中的每个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量是第一波束中各波束的测量量的平均值(可以为算数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
与上一段类似的,波束接收模块701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二设备所发送的波束中的任意一个波束作为第二波束、或将接收到的第二设备所发送的波束中信号最好的一个波束作为第二波束、或将接收到的第二设备所发送的波束中指定的一个波束作为第二波束。更为特别的,波束接收模块701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二设备所发送的多个波束的集合作为第二波束,此时,目标终端对第二波束进行测量,指的是对第二波束中的每个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量是第二波束中各波束的测量量的平均值(可以为算数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
特别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波束的测量量越小表示波束越好。在这种情况下,消息发送模块703可以在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时确定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第一测量量大于第一预置数值、第二测量量小于第二预置数值、第一测量量与第二测量量的差值大于第三预置数值。
其中,图5、图6、和图7分别提供的设备间协作装置之间的交互可以参阅图3所示的实施例,此处不做赘述。
图5、图6、和图7分别提供的设备间协作装置,使得第一设备能够确定干扰波束,进而能够与第二设备进行协作以降低干扰波束造成的干扰。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通过第一设备-目标终端-第二设备间的三方协作来降低干扰,不需要静态配置相邻小区的边界用户使用异频资源,因此能够在高频小区中实现设备间的干扰协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波束训练装置,适用于第二设备,其结构请参阅图8,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表示目标终端请求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波束训练模块802,用于在消息接收模块801接收到请求消息后,与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
波束训练模块802与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的结果,是确定目标终端的方向,进而确定第二设备在该方向上发送的干扰波束。其中,确定干扰波束的操作可以由第二设备完成,也可以由目标终端完成。若由第二设备完成,则适用于第二设备的波束训练装置还包括可选模块:
干扰确定模块803,用于根据与目标终端的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对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具体的,干扰确定模块803可以确定发射该干扰波束的发射角度、发射该干扰波束的发射矩阵、接收该干扰波束的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中的一项或几项,也可以为其它形式的信息,此处不做限定。特别的,本步骤中,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也可以由目标终端来确定,然后干扰确定模块803从目标终端处获得。目标终端所确定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目标终端接收干扰波束的接收角度、干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指示、该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中的一项或几项,也可以为其它形式的信息,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的,波束训练装置还包括可选模块:
协作传输模块804,用于在干扰确定模块803确定了对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后,根据确定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调整干扰波束,以与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实现降低干扰波束对目标终端的干扰的目的。具体的,协作传输模块804可以直接降低干扰波束的功率或关闭干扰波束。此外,若第一设备使用服务波束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则第一设备可以确定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包括时频资源和/或码资源)的信息并告知第二设备。第二设备的协作传输模块804从第一设备处确定了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后,可以在干扰波束上减少使用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如在干扰波束上降低服务波束使用的时频资源的功率、部分的减少使用服务波束使用的时频资源和/或码资源、或不使用服务波束使用的时频资源和/或码资源等方式。这样在降低干扰波束对服务波束的干扰的同时,不需要大幅度降低干扰波束的功率,使得干扰波束仍然能够正常为第二设备本小区的终端服务。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适用于目标终端的波束训练装置,其结构请参阅图9,包括:
消息发送模块901,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训练波束模块902,用于在发送请求消息后,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可以理解的,目标终端应在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对目标终端造成了干扰时,才请求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因此适用于目标终端的波束训练装置还包括可选模块测量波束模块903,具体用于:
对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波束的服务测量量。其中服务波束为第一设备用来为目标终端服务的波束;若服务测量量低于第一预设数值,则触发消息发送模块901执行向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或,对接收到的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若干扰测量量大于第二预设数值,则触发消息发送模块901执行向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或,对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测量量,并对接收到的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若服务测量量与干扰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数值,则触发消息发送模块901执行向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其中,第一预设数值、第二预设数值与第三预设数值的取值均可以为正数、负数或0,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触发消息发送模块901执行向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其中,服务测量量用于表示服务波束的测量量,干扰测量量用于表示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的测量量。其中,波束的测量量可以为很多形式的参数,包括波束的RSRP、RSRQ、信噪比或其它参数。
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测量量越大表示波束信号越好。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若测量量越小表示波束信号越好,则测量波束模块903可适应性的变为用于:若确定服务测量量高于第一预设数值,触发消息发送模块901执行向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或,若目标终端确定干扰测量量低于第二预设数值,触发消息发送模块901执行向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或,若干扰测量量与服务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数值,触发消息发送模块901执行向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可选的,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是否对目标终端造成了干扰也可以由第一设备来确定,此时波束训练装置还包括可选模块:
接收消息模块904,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且该指示消息指示目标终端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时,触发所述消息发送模块901执行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其中,若确定干扰波束的操作由目标终端完成,则适用于目标终端的波束训练装置还包括可选模块:
确定干扰模块905,用于根据与第二设备的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对该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可选的,确定干扰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接收干扰波束的接收角度、干扰波束的PMI、该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中的一项或几项,也可以确定其它形式的信息,此处不做限定。特别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也可以由第二设备来确定,然后确定干扰模块905从第二设备处获得。第二设备所确定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具体可以包括发射该干扰波束的发射角度、发射该干扰波束的发射矩阵、接收该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中的一项或几项,也可以为其它形式的信息,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的,在波束训练装置确定了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后,消息发送模块901还用于:
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告消息,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这样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通告消息后,就能够与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以降低干扰波束对目标终端的干扰。
或,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通告消息,第二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这样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通告消息后,就能够与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以降低干扰波束对目标终端的干扰。
其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可以参考图4(a)、图4(b)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图8、图9分别提供的波束训练装置之间的交互可以参考图4(a)、图4(b)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图8、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目标终端与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进而确定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使得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能够通过传输协作以降低干扰波束造成的干扰。且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通过第一设备-目标终端-第二设备间的三方协作来降低干扰,不需要静态配置相邻小区的边界用户使用异频资源,因此能够在高频小区中实现设备间的干扰协调。
图5至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可参阅上文中方法的应用场景,此处不做赘述。
上面从单元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间协作装置进行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间协作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于第一设备的设备间协作装置另一实施例包括:
输入装置1001、输出装置1002、处理器1003和存储器1004(其中设备间协作装置1000中的处理器1003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图10中以一个处理器1003为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001、输出装置1002、处理器1003和存储器10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10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004存储的操作指令,处理器1003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波束;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波束受到了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的干扰,所述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的协作消息,其中,所述协作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协作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于第二设备的设备间协作装置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1,包括:
输入装置1101、输出装置1102、处理器1103和存储器1104(其中设备间协作装置1100中的处理器1103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图11中以一个处理器1103为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101、输出装置1102、处理器1103和存储器11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11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104存储的操作指令,处理器1103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波束,所述第二波束携带有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协作消息,所述协作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所述协作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设备请求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根据所述协作消息调整所述第二波束,以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3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协作消息,降低所述第二波束的功率;
或,根据所述协作消息,关闭所述第二波束;
和/或,所述协作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处理器1103根据所述协作消息,在所述第二波束上减少使用所述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于目标终端的设备间协作装置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2,包括:
输入装置1201、输出装置1202、处理器1203和存储器1204(其中设备间协作装置1200中的处理器1203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图12中以一个处理器1203为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201、输出装置1202、处理器1203和存储器12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12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204存储的操作指令,处理器1203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并对所述第一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量;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并对所述第二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量,其中,所述第二波束携带有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若所述第一测量量与所述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则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第一测量量与所述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包括:
若所述第一测量量小于第一预置数值;
和/或,若所述第二测量量大于第二预置数值;
和/或,若所述第一测量量与所述第二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置数值。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波束包括如下所述的波束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目标终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设备所发送的轮询波束中的任意一个波束、或所述目标终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设备所发送的轮询波束中信号最好的一个波束、或所述目标终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设备所发送的轮询波束中的指定的一个波束;
或,所述第一波束具体为:所述目标终端接收到的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多个轮询波束的集合,所述第一测量量为所述第一波束中各波束的测量量的平均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于第二设备的波束训练装置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3,包括:
输入装置1301、输出装置1302、处理器1303和存储器1304(其中波束训练装置1300中的处理器1303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图13中以一个处理器1303为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301、输出装置1302、处理器1303和存储器13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13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304存储的操作指令,处理器1303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请求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在接收到所述请求消息后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303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与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303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发射所述干扰波束的发射角度;
和/或,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发射所述干扰波束的发射矩阵;
和/或,确定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
和/或,从所述目标终端处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303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确定的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调整所述干扰波束,以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303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降低所述干扰波束的功率;
或,关闭所述干扰波束;
和/或,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服务波束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1303从所述第一设备处确定所述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并在所述干扰波束上减少使用所述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于目标终端的波束训练装置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4,包括:
输入装置1401、输出装置1402、处理器1403和存储器1404(其中波束训练装置1400中的处理器1403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图14中以一个处理器1403为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401、输出装置1402、处理器1403和存储器14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1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404存储的操作指令,处理器1403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在发送所述请求消息后,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403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对所述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测量量;若确定所述服务测量量低于第一预设数值,则触发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或,对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若确定所述干扰测量量大于第二预设数值,则触发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或,所述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测量量;对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若所述服务测量量与所述干扰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数值,则触发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或,若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则触发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403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403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目标终端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接收角度;
和/或,确定所述干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和/或,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
和/或,从所述第二设备处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403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告消息,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终端确定的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或,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通告消息,所述第二通告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终端确定的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关的设备,包括图5所示的设备间协作装置、图6所示的设备间协作装置、图8所示的波束训练装置、图10所示的设备间协作装置、图11所示的设备间协作装置、图13所示的波束训练装置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关的终端,包括如图7所示的设备间协作装置、图9所示的波束训练装置、图12所示的设备间协作装置、图14所示的波束训练装置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前两段所述的设备和终端。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4)
1.一种设备间协作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波束;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波束受到了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的干扰,所述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的协作消息,其中,所述协作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
3.一种设备间协作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波束,所述第二波束携带有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协作消息,所述协作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所述协作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设备请求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协作消息调整所述第二波束,以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间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协作消息调整所述第二波束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协作消息,降低所述第二波束的功率;
或,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协作消息,关闭所述第二波束;
和/或,所述协作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协作消息,在所述第二波束上减少使用所述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
5.一种设备间协作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目标终端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并对所述第一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量;
所述目标终端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并对所述第二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量,其中,所述第二波束携带有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若所述第一测量量与所述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则所述目标终端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间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测量量与所述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包括:
若所述第一测量量小于第一预置数值;
和/或,若所述第二测量量大于第二预置数值;
和/或,若所述第一测量量与所述第二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置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设备间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包括如下所述的波束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目标终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设备所发送的轮询波束中的任意一个波束、或所述目标终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设备所发送的轮询波束中信号最好的一个波束、或所述目标终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设备所发送的轮询波束中的指定的一个波束;
或,所述第一波束具体为:所述目标终端接收到的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多个轮询波束的集合,所述第一测量量为所述第一波束中各波束的测量量的平均值。
8.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请求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所述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请求消息后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波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与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波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对所述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发射所述干扰波束的发射角度;
和/或,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发射所述干扰波束的发射矩阵;
和/或,确定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
和/或,从所述目标终端处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波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所述确定对所述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调整所述干扰波束,以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波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调整所述干扰波束,以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降低所述干扰波束的功率;
或,所述第二设备关闭所述干扰波束;
和/或,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服务波束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通信,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处确定所述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并在所述干扰波束上减少使用所述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
13.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目标终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所述目标终端在发送所述请求消息后,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波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服务波束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通信,所述目标终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目标终端对所述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测量量;
若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所述服务测量量低于第一预设数值,则触发所述目标终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或,
所述目标终端对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
若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所述干扰测量量大于第二预设数值,则触发所述目标终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或,
所述目标终端对所述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测量量;
所述目标终端对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
若所述服务测量量与所述干扰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数值,则触发所述目标终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或,
若所述目标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则触发所述目标终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波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终端根据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波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对所述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终端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接收角度;
和/或,确定所述干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和/或,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
和/或,从所述第二设备处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波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所述确定对所述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目标终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告消息,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终端确定的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或,所述目标终端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通告消息,所述第二通告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终端确定的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18.一种设备间协作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用于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目标终端提供服务,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波束;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波束受到了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的干扰,所述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所述信号发射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通知消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的协作消息,其中,所述协作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间协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
20.一种设备间协作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还包括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射信号模块,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波束,所述第二波束携带有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接收信号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协作消息,所述协作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所述协作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设备请求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传输协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协作消息调整所述第二波束,以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间协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协作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协作消息,降低所述第二波束的功率;
或,根据所述协作消息,关闭所述第二波束;
和/或,所述协作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所述传输协作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协作消息,在所述第二波束上减少使用所述第一波束使用的资源。
22.一种设备间协作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目标终端,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波束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
波束测量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量;
所述波束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波束,其中,所述第二波束携带有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所述波束测量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二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量;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测量量与所述第二测量量满足预置条件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波束的标识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间协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测量量小于第一预置数值;
和/或,所述第二测量量大于第二预置数值;
和/或,所述第一测量量与所述第二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置数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设备间协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包括如下所述的波束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波束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设备所发送的轮询波束中的任意一个波束、或所述波束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设备所发送的轮询波束中信号最好的一个波束、或所述波束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设备所发送的轮询波束中的指定的一个波束;
或,所述第一波束具体为:所述波束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多个轮询波束的集合,所述第一测量量为所述第一波束中各波束的测量量的平均值。
25.一种波束训练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还包括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请求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波束训练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请求消息后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波束训练。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波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干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目标终端的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波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发射所述干扰波束的发射角度;
和/或,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发射所述干扰波束的发射矩阵;
和/或,确定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
和/或,从所述目标终端处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波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协作传输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调整所述干扰波束,以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传输协作。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波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传输模块具体用于:
降低所述干扰波束的功率;
或,关闭所述干扰波束;
和/或,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服务波束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通信,所述消息接收模块还用于从所述第一设备处接收所述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的信息,所述协作传输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干扰波束上减少使用所述服务波束使用的资源。
30.一种波束训练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目标终端,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为目标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训练波束模块,用于在发送所述请求消息后,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波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服务波束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通信,所述装置还包括:
测量波束模块,用于对所述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测量量;
若所述服务测量量低于第一预设数值,则触发所述消息发送模块执行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或,
测量波束模块,用于对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
若所述干扰测量量大于第二预设数值,则触发所述消息发送模块执行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或,
测量波束模块,用于对所述服务波束进行测量,得到服务测量量;
所述测量波束模块,还用于对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测量量;
若所述服务测量量与所述干扰测量量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数值,则触发所述消息发送模块执行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
或,
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消息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时,触发所述消息发送模块执行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步骤,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波束训练。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波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干扰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对所述目标终端造成干扰的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波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干扰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终端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接收角度;
和/或,确定所述干扰波束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和/或,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
和/或,从所述第二设备处接收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波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告消息,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终端确定的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或,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通告消息,所述第二通告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终端确定的所述干扰波束的标识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59382.0A CN106685504B (zh) | 2015-11-09 | 2015-11-09 | 设备间协作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6/101312 WO2017080332A1 (zh) | 2015-11-09 | 2016-09-30 | 设备间协作方法、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
EP16863509.2A EP3364552B1 (en) | 2015-11-09 | 2016-09-30 | Inter-device cooperation method, wave beam tr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15/974,278 US10666336B2 (en) | 2015-11-09 | 2018-05-08 | Inter-device coordination method, beam tr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59382.0A CN106685504B (zh) | 2015-11-09 | 2015-11-09 | 设备间协作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85504A true CN106685504A (zh) | 2017-05-17 |
CN106685504B CN106685504B (zh) | 2020-08-07 |
Family
ID=58694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59382.0A Active CN106685504B (zh) | 2015-11-09 | 2015-11-09 | 设备间协作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66336B2 (zh) |
EP (1) | EP3364552B1 (zh) |
CN (1) | CN106685504B (zh) |
WO (1) | WO2017080332A1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14922A1 (zh) * | 2017-07-21 | 2019-01-24 | 南通朗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波束赋形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302726A (zh) * | 2017-07-25 | 2019-0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
WO2019024928A1 (zh) * | 2017-08-04 | 2019-02-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间干扰协调和测量上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9451856A (zh) * | 2017-08-30 | 2019-03-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最佳波束上报和确定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基站 |
WO2019062797A1 (zh) * | 2017-09-29 | 2019-04-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0052458A1 (zh) * | 2018-09-14 | 2020-03-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波束训练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194040A (zh) * | 2018-11-15 | 2020-05-22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波束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
CN112135304A (zh) * | 2019-06-25 | 2020-12-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非独立组网nsa系统的波束管理方法和装置 |
CN115378472A (zh) * | 2021-05-19 | 2022-11-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6648955A (zh) * | 2020-10-19 | 2023-08-25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波束整形协调的机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503612A4 (en) * | 2016-12-23 | 2019-08-1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WO2018147346A1 (ja) * | 2017-02-10 | 2018-08-16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EP3596959A4 (en) * | 2017-03-17 | 2020-12-16 |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 BEAM ADJUSTMENT PROCESSES AND KNOTS |
CN109150362B (zh) * | 2017-06-15 | 2020-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2514439A (zh) * | 2018-08-07 | 2021-03-16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bs到bs干扰的处置 |
US10715238B2 (en) | 2018-09-28 | 2020-07-1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Outcome based receiver beam tuning |
US11206074B2 (en) * | 2018-12-06 | 2021-12-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termining sub-dominant clusters in a millimeter wave channel |
US11695462B2 (en) * | 2019-01-29 | 2023-07-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88662A3 (en) * | 2009-02-02 | 2010-10-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
CN101877608A (zh) * | 2010-06-30 | 2010-1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协作波束赋型的优化加权csi反馈方法和装置 |
WO2011005045A3 (ko) * | 2009-07-08 | 2011-04-14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협력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협력 통신 방법 |
CN102122977A (zh) * | 2010-01-11 | 2011-07-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反馈cqi信息及信道质量估计的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
CN103155437A (zh) * | 2010-07-27 | 2013-06-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基于长期信道状态信息对每个子带进行协作多点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CN103178886A (zh) * | 2011-12-21 | 2013-06-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波束赋形方法、通信站及移动站 |
CN103703855A (zh) * | 2013-09-02 | 2014-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协作发射方法及设备 |
US20140146782A1 (en) * | 2011-07-22 | 2014-05-29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for beam coordination, and a base station and a user terminal therefor |
WO2015032437A1 (en) * | 2013-09-06 | 2015-03-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Method for scheduling and/or muting of radio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50103784A1 (en) * | 2013-10-16 | 2015-04-16 | Telefonica, S.A. |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beam coordin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thereof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00125693A (ko) * | 2009-05-21 | 2010-12-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셀 간 간섭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KR101884332B1 (ko) | 2011-09-14 | 2018-08-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가상 셀 형성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369539B (zh) | 2012-04-06 | 2016-10-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918260A (zh) * | 2014-03-10 | 2015-09-1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小区间的干扰中和方法及装置 |
US20160269087A1 (en) * | 2015-03-12 | 2016-09-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gnaling for millimeter wave interference and scheduling |
-
2015
- 2015-11-09 CN CN201510759382.0A patent/CN106685504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9-30 WO PCT/CN2016/101312 patent/WO201708033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9-30 EP EP16863509.2A patent/EP3364552B1/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5-08 US US15/974,278 patent/US1066633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88662A3 (en) * | 2009-02-02 | 2010-10-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
WO2011005045A3 (ko) * | 2009-07-08 | 2011-04-14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협력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협력 통신 방법 |
CN102122977A (zh) * | 2010-01-11 | 2011-07-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反馈cqi信息及信道质量估计的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
CN101877608A (zh) * | 2010-06-30 | 2010-1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协作波束赋型的优化加权csi反馈方法和装置 |
CN103155437A (zh) * | 2010-07-27 | 2013-06-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基于长期信道状态信息对每个子带进行协作多点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US20140146782A1 (en) * | 2011-07-22 | 2014-05-29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for beam coordination, and a base station and a user terminal therefor |
CN103178886A (zh) * | 2011-12-21 | 2013-06-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波束赋形方法、通信站及移动站 |
CN103703855A (zh) * | 2013-09-02 | 2014-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协作发射方法及设备 |
WO2015032437A1 (en) * | 2013-09-06 | 2015-03-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Method for scheduling and/or muting of radio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50103784A1 (en) * | 2013-10-16 | 2015-04-16 | Telefonica, S.A. |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beam coordin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thereof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14922A1 (zh) * | 2017-07-21 | 2019-01-24 | 南通朗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波束赋形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771058B (zh) * | 2017-07-21 | 2023-02-03 | 南通朗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波束赋形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771058A (zh) * | 2017-07-21 | 2020-02-07 | 南通朗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波束赋形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302726B (zh) * | 2017-07-25 | 2020-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
CN109302726A (zh) * | 2017-07-25 | 2019-0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
US11297517B2 (en) | 2017-07-25 | 2022-04-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asurement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
WO2019024928A1 (zh) * | 2017-08-04 | 2019-02-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间干扰协调和测量上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9391997A (zh) * | 2017-08-04 | 2019-02-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间干扰协调和测量上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9391997B (zh) * | 2017-08-04 | 2022-1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间干扰协调和测量上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9451856A (zh) * | 2017-08-30 | 2019-03-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最佳波束上报和确定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基站 |
CN109451856B (zh) * | 2017-08-30 | 2023-07-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最佳波束上报和确定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基站 |
WO2019062797A1 (zh) * | 2017-09-29 | 2019-04-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0052458A1 (zh) * | 2018-09-14 | 2020-03-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波束训练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194040A (zh) * | 2018-11-15 | 2020-05-22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波束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
CN111194040B (zh) * | 2018-11-15 | 2023-03-28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波束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
CN112135304A (zh) * | 2019-06-25 | 2020-12-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非独立组网nsa系统的波束管理方法和装置 |
CN116648955A (zh) * | 2020-10-19 | 2023-08-25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波束整形协调的机制 |
CN115378472A (zh) * | 2021-05-19 | 2022-11-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666336B2 (en) | 2020-05-26 |
CN106685504B (zh) | 2020-08-07 |
EP3364552B1 (en) | 2020-09-16 |
WO2017080332A1 (zh) | 2017-05-18 |
EP3364552A4 (en) | 2019-02-20 |
EP3364552A1 (en) | 2018-08-22 |
US20180254809A1 (en) | 2018-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85504A (zh) | 设备间协作方法、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 |
US10972158B2 (en) | Distributed FD-MIMO: cellular evolution for 5G and beyond | |
US10574304B2 (e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of beam selection | |
Jorswieck et al. | Spectrum sharing improves the network efficiency for cellular operators | |
CN105532049B (zh) | 用于减小网络间干扰的方法和网络实体 | |
US20190036578A1 (en) | Techniques to reduce radiated power for mimo wireless systems | |
US20170289917A1 (en) | Dynamic time division duplex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CN106465132B (zh) | 用于协调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495915A (zh) | 互调问题的检测和补救互调问题的传输方案配置 | |
CN103491638A (zh) | 天线系统及处理方法 | |
Hajisami et al. | Dynamic joint processing: Achieving high spectral efficiency in uplink 5G cellular networks | |
CN116325597A (zh) | 提高pucch传输的可靠性的pucch重复 | |
CN109004968A (zh) | 异构网中能效最优时参数值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Lee et al.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indo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14600382B (zh) | 波束对准 | |
CN116326034A (zh) | 提高pucch接收的可靠性的pucch重复的累积 | |
Garcia-Rodriguez et al. | Massive MIMO unlicensed for high-performance indoor networks | |
WO2019218301A1 (en) | Network-assisted beam scheduling mechanism for directional beamforming transmission | |
US11843426B2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eam interference | |
WO2024087154A1 (en) | Control information reporting test framework | |
US20240089767A1 (en) | Distributed cross-link interference (cli) management | |
CN102315891A (zh) | 一种业务测试方法和系统 | |
US20240056857A1 (en) | Cross-link interference (cli)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 |
WO2024119859A1 (en) | Reporting of beam measurements | |
WO2023240517A1 (en) | Predictive beam management for cell group setup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