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3410A - 车辆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3410A
CN106683410A CN201710004412.6A CN201710004412A CN106683410A CN 106683410 A CN106683410 A CN 106683410A CN 201710004412 A CN201710004412 A CN 201710004412A CN 106683410 A CN106683410 A CN 106683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tire
measurement point
fac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44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生
周庆亮
胡其锋
胡忠平
张书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Zhonjli High Tech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Zhonjli High Tech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Zhonjli High Tech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Zhonjli High Tech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044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834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83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34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7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4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using optical or ultrasonic det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获取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二距离;获取所述第一测量点到所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识别所述车辆的轴型;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垂直,所述第一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一端面侧,所述第二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侧,所述第一测量点与所述第二测量点的连线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平行。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非接触式的轮轴识别,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廉,且识别准确率高。

Description

车辆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和公路运输规模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国家全面实施电子计重收费管理系统并运用新兴物联网技术对其进行高度集中化综合性管理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目前,按车辆轴型计重收费也是一项强制性要求,因此准确的识别车辆轴型是一种重要的、必要的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数是通过在车辆称台上设置多组压力传感器。多组压力传感器需安装在称体上,安装复杂,且需遭车辆反复碾压易损坏,维修更换困难。另外,压力传感器是通过采集压力信号来识别车辆轮轴的,会因车辆轻或车辆抖动造成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提高识别准确率。
于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辆轮轴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
获取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二距离;
获取所述第一测量点到所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轮胎所属的胎型;
根据所述胎型,识别出所述车辆的轴型;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垂直,所述第一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一端面侧,所述第二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侧,所述第一测量点与所述第二测量点的连线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平行。
可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确定所述轮胎所属的胎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计算所述轮胎的宽度;
若所述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尺寸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单胎胎型;
若所述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尺寸且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双胎胎型;
若所述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多胎胎型;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尺寸,所述第二预设尺寸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尺寸。
可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获取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包括:
监测所述测量区域处的光栅信号;
当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所述光栅信号被遮挡时,启动所述第一传感器;
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测量点;
根据所述测量信号,确定所述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辆轮轴识别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二距离;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测量点到所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轮胎所属的胎型;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胎型,识别出所述车辆的轴型;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垂直,所述第一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一端面侧,所述第二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侧,所述第一测量点与所述第二测量点的连线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平行。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辆轮轴识别系统,包括:
第一传感器,设置在车辆称台的上称端的第一测量点,用于测量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
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称台的上称端的第二测量点,用于测量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二距离;
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点到所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并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轮胎所属的胎型;根据所述胎型,识别出所述车辆的轴型;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垂直,所述第一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一端面侧,所述第二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侧,所述第一测量点与所述第二测量点的连线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平行。
可选的,上述系统,还包括:
监测器,其设置在所述车辆称台的上称端;
所述监测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在监测到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监测信号,以使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发出启动指令。
可选的,上述系统中,所述监测器还用于:监测所述测量区域处的光栅信号;当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所述光栅信号被遮挡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监测信号。
可选的,上述系统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为激光测距仪。
可选的,上述系统中,沿垂直于所述被测车辆的上称行驶方向上,所述车辆称台的上称端包括两个端点,分别为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点为所述第一端点;
所述第二测量点为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中点。
可选的,上述系统中,设置在所述第二测量点的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外部设有保护罩。
可选的,上述系统中,在垂直于所述上称端上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设置高度相等,且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设置高度为1~5C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被测车辆轮胎的第一端面距离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获取轮胎的第二端面距离第二测量点的第一距离,然后根据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以及第一测量点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识别所述车辆的轴型,实现了非接触式的轮轴识别,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廉;另外,通过轮胎来识别车辆轮轴的方式,其识别准确率高,不易出错。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轮轴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轮轴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轮轴识别装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轮轴识别系统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轮轴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车辆轮轴识别装置,该装置可以是集成在终端上的一个具有嵌入式程序的硬件,也可以是安装在终端中的一个应用软件,还可以是嵌入在终端操作系统中的工具软件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该终端可以为包括台式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任意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101、获取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
102、获取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二距离。
103、获取所述第一测量点到所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
104、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识别所述车辆的轴型。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垂直,所述第一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一端面侧,所述第二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侧,所述第一测量点与所述第二测量点的连线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平行。
上述101中,所述第一距离的获取可通过设置在第一测量点的第一传感器测量获得。所述第一传感器可以是任意可实现非接触式测距的传感器,例如激光测距传感器,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同样的,上述102中的所述第二距离的获取也可通过设置在第二测量点的第二传感器测量获得。所述第二传感器可以是任意可实现非接触式测距的传感器,例如激光测距传感器,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103中,由于第一测量点到第二测量点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所述第一测量点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可预先测量并将测量到的第三距离进行存储。当需要时,可从相应存储区域中提取该第三距离,以进行车辆轴型的识别。当然,所述第三距离也可在识别过程中,实时测量获得。例如,在车辆进入测量区域之前,即通过上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进行测量获得第三距离。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上述104中识别所述车辆的轴型可采用如下方法实现:
S1、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轮胎所属的胎型。
S2、根据所述胎型,识别出所述车辆的轴型。
上述步骤S1中,可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计算所述轮胎的宽度。例如,第一距离为A,第二距离为B,第三距离为L,则可采用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出轮胎的宽度X:
X=L-A-B
若所述宽度X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尺寸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单胎胎型;若所述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尺寸且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双胎胎型;若所述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多胎胎型。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尺寸,所述第二预设尺寸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尺寸。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预设尺寸可以是车辆单胎最小宽度,所述第二预设尺寸可以是车辆单胎最大宽度,第三预设尺寸可以是车辆双胎最大宽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第一预设尺寸的目的是为了过滤掉一些干扰信号以及排除非正常状态下的汽车轮胎遮挡影响,以避免出错。
根据上述S1中确定出的轮胎所属的胎型,识别出被测车辆的轴型。在具体实施时,还可根据被测车辆的轴型,得到被测车辆的轴组陈列、轴型数据、车辆通过速度等等。例如,所述胎型与轴型的对应关系可预先设置。当确定出轮胎所述的胎型后,即可通过查询上述预设的对应关系,获取到该胎型对应的轮轴。当然,所述轴型也可通过预设算法计算得到的,该预设算法可人为设定,所述轮胎所属的胎型作为该预设算法的输入,计算得到对应的车辆的轴型。由于一种胎型对应一种特定的轴型,因此该预设算法或上述的对应关系是可通过采集并统计各种车辆的数据得到。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被测车辆轮胎的第一端面距离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获取轮胎的第二端面距离第二测量点的第一距离,然后根据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以及第一测量点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识别所述车辆的轴型,实现非接触式的轮轴识别,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廉;另外,通过轮胎来识别车辆轮轴的方式,其识别准确率高,不易出错。
进一步的,上述获取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可采用如下方法实现:
1011、监测到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启动第一传感器。
1012、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测量点。
1013、根据所述测量信号,确定所述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
其中,上述步骤1011可具体为:监测所述测量区域处的光栅信号;当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所述光栅信号被遮挡时,启动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增加上述监测过程是为了减少第一传感器的工作时长,以延长传感器寿命,又可以提高检测率,减少干扰信号影响。
同样的,上述步骤102也可采用类似于上述步骤实现,即:
1021、监测到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启动第二传感器。
1022、接收所述第二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测量点。
1023、根据所述测量信号,确定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二距离。
其中,上述步骤1021可具体为:监测所述测量区域处的光栅信号;当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所述光栅信号被遮挡时,启动所述第二传感器。
换句话说:上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同时工作,均是在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所述光栅信号被遮挡时启动。
对应于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轮轴识别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01、第二获取模块202、第三获取模块203、确定模块204和识别模块205。其中,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第二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二距离;第三获取模块203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测量点到所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确定模块2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轮胎所属的胎型;识别模块205用于根据所述胎型,识别出所述车辆的轴型。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垂直,所述第一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一端面侧,所述第二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侧,所述第一测量点与所述第二测量点的连线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平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被测车辆轮胎的第一端面距离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获取轮胎的第二端面距离第二测量点的第一距离,然后根据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以及第一测量点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识别所述车辆的轴型,实现非接触式的轮轴识别,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廉;另外,通过轮胎来识别车辆轮轴的方式,其识别准确率高,不易出错。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模块204还可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计算所述轮胎的宽度;
若所述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尺寸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单胎胎型;
若所述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尺寸且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双胎胎型;
若所述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多胎胎型;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尺寸,所述第二预设尺寸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尺寸。
进一步的,上述的第一获取模块201可采用如下结构实现。具体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201包括:启动单元、接收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启动单元,用于监测到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启动第一传感器;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测量点;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量信号,确定所述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
再进一步的,上述的启动单元还用于:监测所述测量区域处的光栅信号;当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所述光栅信号被遮挡时,启动所述第一传感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获取模块202可以采用类似上述第一获取模块201的结构来实现。即,所述第二获取模块202包括:启动单元、接收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启动单元用于监测到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启动第二传感器;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测量点;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量信号,确定所述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二端面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二距离。
当然,上述的第一获取模块201和第二获取模块202可以是同一模块。即,启动单元在监测到有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后,同时启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接收单元先后或同时接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信号,然后确定单元依次对接收到的测量信号进行处理,确定出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车辆轮轴识别装置可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该装置实施例中提供的各模块或单元的具体实现原理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轮轴识别系统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轮轴识别系统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车辆轮轴识别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301、第二传感器302和控制器303。其中,第一传感器301设置在车辆称台1的上称端11的第一测量点12,其用于测量被测车辆2中一轮胎21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12的第一距离A。第二传感器302设置在所述车辆称台1的上称端11的第二测量点14,其用于测量所述轮胎21的第二端面到第二测量点14的第二距离B。控制器303(如图3所示,图4中未示出)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器301和所述第二传感器302连接,其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点到所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并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轮胎所属的胎型;根据所述胎型,识别出所述车辆的轴型。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轮胎21的轮轴垂直,所述第一测量点12位于所述轮胎21的第一端面侧,所述第二测量点14位于所述轮胎21的第二端面侧,所述第一测量点12与所述第二测量点14的连线与所述轮胎21的轮轴平行。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第一传感器301和第二传感器302可选择非接触式测距传感器,例如,激光测距传感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其识别车辆轴型的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和S2两个步骤来实现,即先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计算轮胎的宽度;根据宽度计算胎型;最后根据胎型,识别车辆的轴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被测车辆轮胎的第一端面距离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获取轮胎的第二端面距离第二测量点的第一距离,然后根据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以及第一测量点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识别所述车辆的轴型,实现非接触式的轮轴识别,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廉;另外,通过轮胎来识别车辆轮轴的方式,其识别准确率高,不易出错。
进一步的,上述车辆轮轴识别系统中还可包括:监测器(图3和4中未示出)。其中,所述监测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称台的上称端;所述监测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在监测到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监测信号,以使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发出启动指令。
再进一步的,所述监测器还可用于:监测所述测量区域处的光栅信号;当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所述光栅信号被遮挡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监测信号。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上述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可具体是下述位置。结合图4进行说明:沿垂直于所述被测车辆2的上称行驶方向Y上,所述车辆称台1的上称端11包括两个端点,分别为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点12为所述第一端点;所述第二测量点14为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中点。
由于所述第二测量点14在称台上称端的中点,有可能会被车辆碾压,因此在具体实施时可在安装在第二测量点14处的第二传感器的外部罩设一个保护罩。例如,采用5MM厚或更厚的不锈钢外壳作保护罩,可以有良好的干扰信号屏蔽作用和遮挡雨水作用,同时也可以承受很大的外力。极限情况下车型很窄的小型车辆轮胎完全碾压在保护罩上也不会变形损坏;大型车辆因为车辆宽度和车道宽度限制不可能有轮胎碾压到保护罩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车辆称台1的上称端11的两端是会设有安全岛的。因此可将安装在第一测量点12处的第一传感器直接采用嵌入式的安装方式安装在安全岛13上。所述第一传感器301和第二传感器302的安装位置需满足安装后的第一传感器301与第二传感器302的测量连线要与车辆上称行驶方向Y垂直,这样才能保证最后识别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上述传感器的安装高度可控制在不超过车辆底部最低离地距离。例如,在垂直于所述上称端上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设置高度相等,且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设置高度为1~5CM。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若出现采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测得的轮胎的宽度小于目前市面上的最小轮胎宽度时,则可用两个传感器的实际距离减掉两个传感器分别测得的距离来进行修正和调整。
上述控制器,可安装在控制盒内。控制盒可安装在仪表柜或者在嵌入式的安装在安全岛上。处于第二测量点处(即处于上称端的两端点中间位置处)的第二传感器可采用螺丝固定在称台上,外部保护罩的对应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端的端面上开设检测孔,以便于所述第二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第二传感器与控制盒可采用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当采用有线连接时,可将第二传感器与控制盒的连接线铺设在称台下面,做到即保证稳定可靠,又不影响美观。
进一步的,上述的控制盒可包括:电源、控制器、导线、线路板以及必要的电器元件、外壳、防水接头等。外壳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外壳,以适应复杂条件的安装使用。控制器可采用单片机,只需要一定数量的通用IO(输入/输出)口,不需要AD(模数)口和运算放大功能,采用全数字信号传输,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所述单片机通过端口把识别的状态信号通过IO状态,或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等通讯协议传输给与控制盒连接的仪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控制器以及其他电器元件、仪表等的连接均可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当采用有线的连接方式时,均采用屏蔽线做到防雷和防干扰信号,加上信号传输均采用数字信号传输可确保功能稳定可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不会破坏称体的平衡性,不会造成车辆通过时颠簸影响驾乘舒适性和称重精度。另外,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非接触式的方案,大大降低了故障率,且安装检修方便,且识别准确率高,给公路计重收费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轮轴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
获取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二距离;
获取所述第一测量点到所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轮胎所属的胎型;
根据所述胎型,识别出所述车辆的轴型;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识别所述车辆的轴型;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垂直,所述第一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一端面侧,所述第二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侧,所述第一测量点与所述第二测量点的连线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确定所述轮胎所属的胎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计算所述轮胎的宽度;
若所述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尺寸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单胎胎型;
若所述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尺寸且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双胎胎型;
若所述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多胎胎型;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尺寸,所述第二预设尺寸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包括:
监测所述测量区域处的光栅信号;
当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所述光栅信号被遮挡时,启动所述第一传感器;
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测量点;
根据所述测量信号,确定所述轮胎的第一端面到所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
4.一种车辆轮轴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二距离;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测量点到所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轮胎所属的胎型;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胎型,识别出所述车辆的轴型;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垂直,所述第一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一端面侧,所述第二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侧,所述第一测量点与所述第二测量点的连线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计算所述轮胎的宽度;
若所述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尺寸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单胎胎型;
若所述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尺寸且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双胎胎型;
若所述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尺寸,则确定所述轮胎属于多胎胎型;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尺寸,所述第二预设尺寸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监测所述测量区域处的光栅信号,当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所述光栅信号被遮挡时,启动所述第一传感器;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测量点;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量信号,确定所述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
7.一种车辆轮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感器,设置在车辆称台的上称端的第一测量点,用于测量被测车辆中一轮胎的第一端面到第一测量点的第一距离;
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称台的上称端的第二测量点,用于测量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到第二测量点的第二距离;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点到所述第二测量点的第三距离,并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确定所述轮胎所属的胎型;根据所述胎型,识别出所述车辆的轴型;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垂直,所述第一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一端面侧,所述第二测量点位于所述轮胎的第二端面侧,所述第一测量点与所述第二测量点的连线与所述轮胎的轮轴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器,其设置在所述车辆称台的上称端;
所述监测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监测所述测量区域处的光栅信号;当所述被测车辆进入测量区域后所述光栅信号被遮挡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监测信号,以使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发出启动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被测车辆的上称行驶方向上,所述车辆称台的上称端包括两个端点,分别为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点为所述第一端点;
所述第二测量点为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中点;
设置在所述第二测量点的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外部设有保护罩。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上称端上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设置高度相等,且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设置高度为1~5CM。
CN201710004412.6A 2017-01-04 2017-01-04 车辆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66834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4412.6A CN106683410A (zh) 2017-01-04 2017-01-04 车辆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4412.6A CN106683410A (zh) 2017-01-04 2017-01-04 车辆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3410A true CN106683410A (zh) 2017-05-17

Family

ID=58849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4412.6A Pending CN106683410A (zh) 2017-01-04 2017-01-04 车辆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834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6677A (zh) * 2018-12-28 2019-05-07 武汉万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4176Y (zh) * 2004-01-14 2005-03-09 北京万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轮胎类型识别器
CN202383833U (zh) * 2011-12-23 2012-08-15 广州市图之灵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轮轴识别传感器及轮轴识别器
CN103279998A (zh) * 2013-05-06 2013-09-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收费公路收费站出入口车道车辆信息采集与识别系统
CN203249599U (zh) * 2013-04-11 2013-10-23 合肥米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受载变形三维视觉测量仪
CN203838883U (zh) * 2014-04-09 2014-09-17 上海电机学院 智能车辆路障警示装置
CN204115661U (zh) * 2013-12-25 2015-01-21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检测技术的车辆轴型与胎型识别系统
CN104406796A (zh) * 2014-10-11 2015-03-11 马拴委 一种车厢的激光扫描测量及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4176Y (zh) * 2004-01-14 2005-03-09 北京万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轮胎类型识别器
CN202383833U (zh) * 2011-12-23 2012-08-15 广州市图之灵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轮轴识别传感器及轮轴识别器
CN203249599U (zh) * 2013-04-11 2013-10-23 合肥米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受载变形三维视觉测量仪
CN103279998A (zh) * 2013-05-06 2013-09-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收费公路收费站出入口车道车辆信息采集与识别系统
CN204115661U (zh) * 2013-12-25 2015-01-21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检测技术的车辆轴型与胎型识别系统
CN203838883U (zh) * 2014-04-09 2014-09-17 上海电机学院 智能车辆路障警示装置
CN104406796A (zh) * 2014-10-11 2015-03-11 马拴委 一种车厢的激光扫描测量及定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6677A (zh) * 2018-12-28 2019-05-07 武汉万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26677B (zh) * 2018-12-28 2021-01-26 武汉万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6441B (zh) 油箱剩余油量的检测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07101615A (zh) 基于蓝牙通信的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9910679A (zh) 一种电池包碰撞强度监测装置
CN105823484B (zh) 一种集成式惯性导航测量单元及相应测量方法
CN102874665A (zh) 一种精确快速测量自动扶梯制停距离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90423A (zh) 一种整车重量测试方法、系统及车辆
CN202782852U (zh) 车辆载重自测量装置和汽车
CN202793551U (zh) 数字式电子汽车衡检测设备
CN108358060A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吊钩姿态检测及防摇摆装置
CN104006870A (zh) 并发式动态秤及其称重方法
CN105675102A (zh) 一种提高石英式动态汽车衡精度的方法
CN206740146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异动检测装置
CN104165676A (zh) 通过轴动态监控、轴组秤量的动态车辆高精度称重方法
CN106932162A (zh) 轨道动刚度测试方法及系统
CN202710051U (zh) 车载坡度动态识别系统
CN106683410A (zh) 车辆轮轴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05867A (zh) 非接触式线径遥测仪及其测量方法
CN209264025U (zh)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监测装置和系统
CN206638327U (zh) 一种利用激光测距识别车辆轴型的装置
CN207850503U (zh) 一种行车重量智能监控系统
CN110907633A (zh) 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车载移动桥梁安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7636163U (zh) 一种轴载检测装置
CN101603972B (zh) 用于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横摆角速度与加速度测量方法
CN206177317U (zh) 车辆轮胎转数的测量装置及出租车计价装置
CN105253019B (zh) 一种载货汽车桥荷实时监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