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77554A - 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77554A
CN106677554A CN201611240414.7A CN201611240414A CN106677554A CN 106677554 A CN106677554 A CN 106677554A CN 201611240414 A CN201611240414 A CN 201611240414A CN 106677554 A CN106677554 A CN 106677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trand
strand wires
main equipment
jack
trans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404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77554B (zh
Inventor
杨志杰
宋明全
李景乐
徐志刚
罗兴齐
王云峰
牛龙哲
刘卫星
王国祥
马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First Construc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First Construc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First Construc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First Constructi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12404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77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77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7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77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7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6Separating, lifting, removing of buildings; Making a new sub-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利用机、电、液一体化的钢绞线千斤顶对大型设备进行拖拉,实现移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平移过程安全、平稳;该方法使用钢绞线千斤顶作为平移时的动力设备,使得待平移大型设备位移的精准度由计算机控制两台钢绞线千斤顶同步完成;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准确计算出两台钢绞线千斤顶各自位移量,使用本方法能满足待平移大型设备重量重、体积大、跨度大、安装高度高、安装精度要求高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设备平移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整体平移大型重物通常使用的方法及设备,是由滑道基础、平移滑道、平移托架、牵引机构等一起构成搁置物的整体移动装置,在移动方法上首先设置临时轨道混凝土基础,在临时基础上设置行走轨道,在行走轨道上面间隔放置滚杠,接着在滚杠上放置平移托架,然后放置被移设备,平移所用动力是由千斤顶进行顶推或用卷扬机进行牵引,平移过程中利用千斤顶或卷扬机对移动设备进行滑移纠偏。这种使用普通千斤顶或卷扬机平移设备的方法有以下缺点和不足:①平移过程产生的噪声大、冲击大,运动不平稳;②平移过程卷扬机或千斤顶工作不同步,使设备移动过程常出现跑偏现象; ③纠偏控制、调节装置比较简单,依靠手工操作;④使用人力多,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利用机、电、液一体化的钢绞线千斤顶对大型设备进行拖拉,实现移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平移过程安全、平稳。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钢筋混凝土修建滑道基础,并预埋角钢;
步骤二:在滑道基础上铺设支撑钢板,并将支撑钢板与滑道基础上的预埋角钢焊接;
步骤三:将平移滑板用沉头螺栓固定在支撑钢板上,每两块平移滑板间用限位挡块定位,组成平移滑道;
步骤四:采用H型钢制作平移托架,平移托架摆放在平移滑道上方,用于承载待平移的大型设备;
步骤五:将待平移的大型设备整体放置在平移托架上或在平移托架上对大型设备进行整体组装;
步骤六:选择两台钢绞线千斤顶;钢绞线千斤顶的选用,是根据平移滑板摩擦系数和待平移大型设备的重量,计算出待平移大型设备平移时产生的最大摩擦力,通过对油缸负载率进行校核确定两台相应功率的钢绞线千斤顶;
步骤七:将两台钢绞线千斤顶设置在千斤顶支座上;
步骤八:将两台钢绞线千斤顶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液压泵站;液压泵站用于为两台钢绞线千斤顶提供液压动力,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两台钢绞线千斤顶的同步伸缩;
步骤九:对两台钢绞线千斤顶进行空载伸/缩缸,检查油缸运行、压力是否正常;
步骤十:确认正常后将两台钢绞线千斤顶通过钢绞线连接固定锚箱架;
步骤十一:将固定锚箱架设置在平移托架前方;
步骤十二: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启动钢绞线千斤顶伸缸、缩缸,牵引平移托架前移;
步骤十三:当平移托架在滑道上移动时出现跑偏现象,采用单台钢绞线千斤顶伸/缩缸的方式进行调整;
步骤十四:当平移托架距离预定安装基础500~1000mm时,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调整液压泵站的油泵流量减缓牵引速度,使平移托架和待平移的大型设备靠近预定安装基础,现场测量剩余行程后,根据剩余行程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两台钢绞线千斤顶继续同步伸/缩缸,保障待平移大型设备位于预定安装基础正上方;
步骤十五:完成牵引平移工作后,在预定安装基础的柱脚板和待平移大型设备的立柱之间安装立柱短节,通过调整立柱短节与预定安装基础之间的垫铁,调整立柱短节与待平移大型设备的立柱之间的间隙,直至立柱短节与待平移大型设备的立柱之间的间隙达到焊接要求,然后将立柱短节与待平移大型设备的立柱进行焊接连接;
步骤十六:拆除所平移大型设备下方的平移托架及两台钢绞线千斤顶,完成待平移大型设备的平移工作。
具体的:所述待平移大型设备与平移托架间还设有临时加固装置。
具体的:所述平移滑板为具有低摩擦系数、自润滑、耐磨损、抗冲击性能的工程塑料合金滑板。
这些技术方案,包括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互相组合或者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使用钢绞线千斤顶作为平移时的动力设备,使得待平移大型设备位移的精准度由计算机控制两台钢绞线千斤顶同步完成;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准确计算出两台钢绞线千斤顶各自位移量,使用本方法能满足待平移大型设备重量重、体积大、跨度大、安装高度高、安装精度要求高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平移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绞线千斤顶通过钢绞线连接固定锚箱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钢绞线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进一步解释说明。但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是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钢筋混凝土修建滑道基础,并预埋角钢;
步骤二:在滑道基础上铺设支撑钢板,并将支撑钢板与滑道基础上的预埋角钢焊接;
步骤三:将平移滑板用沉头螺栓固定在支撑钢板上,每两块平移滑板间用限位挡块定位,组成平移滑道;
步骤四:采用H型钢制作平移托架,平移托架摆放在平移滑道上方,用于承载待平移的大型设备;
步骤五:将待平移的大型设备整体放置在平移托架上或在平移托架上对大型设备进行整体组装;
步骤六:选择两台钢绞线千斤顶;钢绞线千斤顶的选用,是根据平移滑板摩擦系数和待平移大型设备的重量,计算出待平移大型设备平移时产生的最大摩擦力,通过对油缸负载率进行校核确定两台相应功率的钢绞线千斤顶;
例如:单台设备重量G为1600t,平移滑板油润滑摩擦系数μ为0.05,滑板最大静摩擦系数按照油润摩擦系数的2.5倍确定,即:μ s =2.5μ=0.125,则余热锅炉平移时产生的最大摩擦力为:;每台余热锅炉使用2台型号为DL-294油缸(单台油缸工作载荷为294t)进行拖拉,每台油缸负载率为:
油缸负载率小于90%,满足使用要求。
步骤七:将两台钢绞线千斤顶设置在千斤顶支座上;
步骤八:将两台钢绞线千斤顶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液压泵站;液压泵站用于为两台钢绞线千斤顶提供液压动力,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两台钢绞线千斤顶的同步伸缩;
步骤九:对两台钢绞线千斤顶进行空载伸/缩缸,检查油缸运行、压力是否正常;
步骤十:确认正常后将两台钢绞线千斤顶通过钢绞线连接固定锚箱架;
步骤十一:将固定锚箱架设置在平移托架前方;
步骤十二: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启动钢绞线千斤顶伸缸、缩缸,牵引平移托架前移;
步骤十三:当平移托架在滑道上移动时出现跑偏现象,采用单台钢绞线千斤顶伸/缩缸的方式进行调整;
步骤十四:当平移托架距离预定安装基础500~1000mm时,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调整液压泵站的油泵流量减缓牵引速度,使平移托架和待平移的大型设备靠近预定安装基础,现场测量剩余行程后,根据剩余行程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两台钢绞线千斤顶继续同步伸/缩缸,保障待平移大型设备位于预定安装基础正上方;
步骤十五:完成牵引平移工作后,在预定安装基础的柱脚板和待平移大型设备的立柱之间安装立柱短节,通过调整立柱短节与预定安装基础之间的垫铁,调整立柱短节与待平移大型设备的立柱之间的间隙,直至立柱短节与待平移大型设备的立柱之间的间隙达到焊接要求,然后将立柱短节与待平移大型设备的立柱进行焊接连接;对焊缝的检测方法为100%超声波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JB/T4730.3-2005,Ⅰ级合格。
步骤十六:拆除所平移大型设备下方的平移托架及两台钢绞线千斤顶,完成待平移大型设备的平移工作。
其中,待平移大型设备与平移托架间还设有临时加固装置,平移滑板为具有低摩擦系数、自润滑、耐磨损、抗冲击性能的工程塑料合金滑板。
实施例2
利用本方法对某石化公司的原有两台余热锅炉进行整体更换。为保证顺利完工,采用新余热锅炉异地整体预制,拆除旧余热锅炉后将新余热锅炉整体平移至基础上安装就位的施工工艺。该余热锅炉的整体外形尺寸16000×8000×45000 mm,单台新余热锅炉整体重量1600t,新余热锅炉整体顶标高45000mm,整体平移距离30000mm。
首先,根据现场情况,用钢筋混凝土修建滑道基础,并预埋角钢;在滑道基础上铺设支撑钢板,并将支撑钢板与滑道基础上的预埋角钢焊接;平移滑道是采用沉头螺栓将平移滑板固定在支撑钢板上,并且每两块滑板间用限位挡块定位的作法。用H型钢组焊成平移托架,平移托架摆放在平移滑道上方,将待平移大型设备整体放置在平移托架上。
其次,根据平移滑板摩擦系数、新余热锅炉的重量,计算出新余热锅炉平移时产生的最大摩擦力,通过校核确定两台型号为DL-294,最大工作载荷/压力为294t/281bar,行程为500mm的钢绞线千斤顶;钢绞线的规格为φ18mm,单根钢绞线最小破断载荷为380KN,安全工作载荷为15.4吨,本次平移经计算单个千斤顶穿设12根钢绞线;将两台钢绞线千斤顶设置在预设的千斤顶支座上,并连接液压泵站。
接着,选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该计算机控制系统负责控制钢绞线千斤的液压系统进行作业,并保证平移质量;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包括CAN节点、传感器、数据线、USB-CAN适配器和主控计算机,主控计算机所用的软件是DL-P40控制系统;传感器是用来获得油缸位置信息、载荷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主控计算机,DL-P40控制系统根据当前油缸位置信息决定两台钢绞线千斤顶的下一步动作;另外计算机控制系统还通过电气控制钢绞线千斤顶液压系统的启动、停车、安全联锁;将计算机控制系统与两台钢绞线千斤顶连接。
然后,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对两台钢绞线千斤顶进行空载伸/缩缸,检查油缸运行、压力等是否正常;确认正常后将两台钢绞线千斤顶通过钢绞线连接固定锚箱架;同时将固定锚箱架设置在平移托架前方。
接着,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启动钢绞线千斤顶伸缸、缩缸,牵引承载有新余热锅炉的平移托架前移;在平移过程中各钢绞线千斤顶的行程传感器不断检测各钢绞线千斤顶油缸的伸出长度,信号输入计算机后,经计算再由计算机发出控制信号,改变千斤顶所连接动力箱内电液比例阀的开合度,通过调节流量改变伸缸速度,从而缩小两缸伸缩差,并力图使之趋向于零;外因导致平移托架在滑道上移动时出现偏移现象时,通过计算机控制两台千斤顶负载而进行调整。
然后,平移的同时监测托架与安装基础的距离,当距离所要安装基础位置500~1000mm时,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调整液压泵站的油泵流量减缓牵引速度,使平移托架和新余热锅炉整体靠近安装基础,现场测量剩余行程后,利用高精度行程传感器反馈数值操作千斤顶,保障新余热锅炉位于安装基础正上方。
最终,完成牵引平移工作后,在柱脚板和新余热锅炉立柱之间安装先前截断的立柱短节,通过调整立柱短节与基础之间的垫铁,调整立柱短节与新余热锅炉立柱的间隙,按要求加工合格的坡口后,将立柱短节与新余热锅炉立柱焊接成整体;焊缝的检测方法为100%超声波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JB/T4730.3-2005,Ⅰ级合格。拆除所平移新余热锅炉下方的平移托架及两台钢绞线千斤顶,完成新余热锅炉的平移工作。
利用本方法使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新余热锅炉的时间为1天,平移过程所用的施工人数为6名,同类型余热锅炉使用手动千斤顶顶推的时间通常为4天,平移过程的施工人数为15名;使用该方法操纵方便、省力;控制过程实现自动化精准度高;计算机控制能够实现钢绞线千斤顶组的同步协调动作,当拖拉点分布不均匀或负载差异很大时,控制系统能进行负载的均衡控制,从而将平移的距离差限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使平移过程中的姿态平稳、负荷均衡,从而顺利到位。

Claims (3)

1.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钢筋混凝土修建滑道基础,并预埋角钢;
步骤二:在滑道基础上铺设支撑钢板,并将支撑钢板与滑道基础上的预埋角钢焊接;
步骤三:将平移滑板用沉头螺栓固定在支撑钢板上,每两块平移滑板间用限位挡块定位,组成平移滑道;
步骤四:采用H型钢制作平移托架,平移托架摆放在平移滑道上方,用于承载待平移的大型设备;
步骤五:将待平移的大型设备整体放置在平移托架上或在平移托架上对大型设备进行整体组装;
步骤六:选择两台钢绞线千斤顶;钢绞线千斤顶的选用,是根据平移滑板摩擦系数和待平移大型设备的重量,计算出待平移大型设备平移时产生的最大摩擦力,通过对油缸负载率进行校核确定两台相应功率的钢绞线千斤顶;
步骤七:将两台钢绞线千斤顶设置在千斤顶支座上;
步骤八:将两台钢绞线千斤顶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液压泵站;液压泵站用于为两台钢绞线千斤顶提供液压动力,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两台钢绞线千斤顶的同步伸缩;
步骤九:对两台钢绞线千斤顶进行空载伸/缩缸,检查油缸运行、压力是否正常;
步骤十:确认正常后将两台钢绞线千斤顶通过钢绞线连接固定锚箱架;
步骤十一:将固定锚箱架设置在平移托架前方;
步骤十二: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启动钢绞线千斤顶伸缸、缩缸,牵引平移托架前移;
步骤十三:当平移托架在滑道上移动时出现跑偏现象,采用单台钢绞线千斤顶伸/缩缸的方式进行调整;
步骤十四:当平移托架距离预定安装基础500~1000mm时,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调整液压泵站的油泵流量减缓牵引速度,使平移托架和待平移的大型设备靠近预定安装基础,现场测量剩余行程后,根据剩余行程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两台钢绞线千斤顶继续同步伸/缩缸,保障待平移大型设备位于预定安装基础正上方;
步骤十五:完成牵引平移工作后,在预定安装基础的柱脚板和待平移大型设备的立柱之间安装立柱短节,通过调整立柱短节与预定安装基础之间的垫铁,调整立柱短节与待平移大型设备的立柱之间的间隙,直至立柱短节与待平移大型设备的立柱之间的间隙达到焊接要求,然后将立柱短节与待平移大型设备的立柱进行焊接连接;
步骤十六:拆除所平移大型设备下方的平移托架及两台钢绞线千斤顶,完成待平移大型设备的平移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待平移大型设备与平移托架间还设有临时加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平移滑板为具有低摩擦系数、自润滑、耐磨损、抗冲击性能的工程塑料合金滑板。
CN201611240414.7A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 Active CN106677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0414.7A CN106677554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0414.7A CN106677554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7554A true CN106677554A (zh) 2017-05-17
CN106677554B CN106677554B (zh) 2019-03-19

Family

ID=58872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40414.7A Active CN106677554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775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1582A (zh) * 2019-09-09 2019-12-06 河南文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步进式建筑平移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5462A (ja) * 1990-07-30 1992-03-18 Hiroshi Imagawa 鉄骨建物の方向変換装置
CN2316392Y (zh) * 1997-05-20 1999-04-28 王爱国 楼房平移牵引装置
CN103233588A (zh) * 2013-04-18 2013-08-07 叶长青 带筏板基础建筑物的平移方法
CN203201173U (zh) * 2013-01-18 2013-09-18 大连久鼎特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同步平移抬升轨道
CN103774856A (zh) * 2014-01-24 2014-05-07 成张佳宁 一种大跨度异状重型钢梁在超高层屋面上的滑移施工方法
CN105350459A (zh) * 2015-11-20 2016-02-24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钢梁滑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5462A (ja) * 1990-07-30 1992-03-18 Hiroshi Imagawa 鉄骨建物の方向変換装置
CN2316392Y (zh) * 1997-05-20 1999-04-28 王爱国 楼房平移牵引装置
CN203201173U (zh) * 2013-01-18 2013-09-18 大连久鼎特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同步平移抬升轨道
CN103233588A (zh) * 2013-04-18 2013-08-07 叶长青 带筏板基础建筑物的平移方法
CN103774856A (zh) * 2014-01-24 2014-05-07 成张佳宁 一种大跨度异状重型钢梁在超高层屋面上的滑移施工方法
CN105350459A (zh) * 2015-11-20 2016-02-24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钢梁滑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1582A (zh) * 2019-09-09 2019-12-06 河南文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步进式建筑平移方法
CN110541582B (zh) * 2019-09-09 2021-08-17 河南文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步进式建筑平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7554B (zh)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9820B (zh) 建筑物整体移位方法
CN103993560B (zh) 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步履式顶推施工方法及装置
CN108625302B (zh) 一种箱涵顶进纵向坡度的调整装置及其监测控制方法
CN202298628U (zh) 逆作法钢管柱自动调垂装置
CN206784190U (zh) 大跨度钢箱梁可升降自行式连续顶推系统
CN105951608A (zh) 一种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顶推施工方法
CN110331670A (zh) 等高双箱组合梁结构拼装工艺
CN104828758A (zh) 一种火电机组引风机结构支架整体移位装置及移位方法
CN106151679B (zh) 大口径钢筋混凝土管道牵引式对口方法
CN113323405A (zh) 一种应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滑移施工方法
CN205576749U (zh) 桥体梁架提升及调位装置
CN106677554A (zh) 一种用钢绞线千斤顶平移大型设备的方法
CN105155418B (zh) 一种桥梁平移的施工方法
CN108643012A (zh) 装配式路面铺设系统
CN206625845U (zh) 一种仰拱栈桥
CN117173981A (zh) 一种跨断层隧道物理模型实验系统装置及方法
CN207215603U (zh) 一种混凝土排水管外压试验设备
CN207727629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的实时监测控制系统
CN115559223A (zh) 一种连续钢箱梁斜交桥顶推工艺
CN206733264U (zh) 一种箱梁内模自行走装置
CN103754547B (zh) 一种滑动台车及其出运超重构件的方法
CN202578710U (zh) 一种液压自行式大坡度混凝土浇注台车
CN112458923A (zh) 一种顶推方法
CN110924315A (zh) 一种提高步履式顶推设备施工稳定性的装置
CN207619963U (zh) 突扩体减震水箱钢结构组拼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Zhijie

Inventor after: Wang Guoxiang

Inventor after: Ma Xu

Inventor after: Wang Qinghui

Inventor after: Song Mingquan

Inventor after: Li Jingle

Inventor after: Xu Zhigang

Inventor after: Luo Xingqi

Inventor after: Wang Yunfeng

Inventor after: Niu Longzhe

Inventor after: Liu Weix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Zhijie

Inventor before: Ma Xu

Inventor before: Song Mingquan

Inventor before: Li Jingle

Inventor before: Xu Zhigang

Inventor before: Luo Xingqi

Inventor before: Wang Yunfeng

Inventor before: Niu Longzhe

Inventor before: Liu Weix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Guoxi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