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73406A - 一种玻璃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73406A
CN106673406A CN201710051793.3A CN201710051793A CN106673406A CN 106673406 A CN106673406 A CN 106673406A CN 201710051793 A CN201710051793 A CN 201710051793A CN 106673406 A CN106673406 A CN 1066734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flow launder
groove
glass
overflow
glass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17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73406B (zh
Inventor
汪伟军
姜文成
王丽红
郑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hsu Group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hsu Group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hs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517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734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73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3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73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34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玻璃生产装置,所述玻璃生产装置包括供料装置和溢流槽,所述供料装置的出料口朝向所述溢流槽的凹槽开口,以能够向所述溢流槽的凹槽内注入沿所述溢流槽的凹槽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玻璃溶液。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生产装置可在降低溢流槽加工难度,避免玻璃应力超标的条件下,生产出厚度均匀分布的玻璃。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溢流下拉平板玻璃生产中,玻璃溶液从供料管注入L管中,经L管从溢流槽一端进入溢流槽内,当溢流槽内玻璃溶液堆积到一定程度后,玻璃溶液从溢流槽沿溢出,并顺着溢流槽外侧面向下流动,在底部汇集粘合在一起,再经过退火等工序,形成平板玻璃。由于溢流出的玻璃溶液表面始终接触的是空气,所以使用溢流下拉法生产出的平板玻璃具有光滑的外表面。
然而,在这个生产过程中,由于玻璃溶液是从溢流槽一端注入,而且玻璃溶液具有高粘度的特性以及溢流槽内壁对玻璃溶液的迟滞作用,容易使得玻璃溶液在溢流槽内的注入端(又称近端,另一端称远端)堆积较多而远端的玻璃溶液较少。这样造成生产出的平板玻璃近端厚而远端薄。
现有技术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从设备和工艺两方面来调整。设备方面采用改变溢流槽的形状来实现。具体来说:一是将溢流槽的槽沿做一个倾角度,近端高,远端低,这样远端虽然玻璃溶液少,但是由于槽沿低,使得它也可以溢出;二是改变槽内底部,使其从近端到远端形成一个高低起伏的曲线,对各个部分溢出的玻璃溶液多少加以控制,对平板玻璃的厚度分布加以微调。工艺方面,则是通过控制玻璃溶液的局部温度变化来实现,例如在溢流槽两侧安装加温装置和冷却装置等。
以上措施虽然能改变平板玻璃大的厚度分布状况,但是还是有局部的地方呈在极差超标的问题;同时由于工艺上的温度调整,造成平板玻璃局部温度变化,从而在成品的平板玻璃内部形成应力过大超标。在溢流槽的设备调整方面,由于为了解决厚度问题,使得溢流槽的设计复杂化,附带地给溢流槽的加工提高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生产装置,以在降低溢流槽加工难度,避免玻璃应力超标的条件下,生产出厚度均匀分布的玻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生产装置,所述玻璃生产装置包括供料装置和溢流槽,所述供料装置的出料口朝向所述溢流槽的凹槽开口,以能够向所述溢流槽的凹槽内注入沿所述溢流槽的凹槽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玻璃溶液。
优选地,所述溢流槽的凹槽的横截面曲线为以该横截面曲线的中点为对称点的弧形。
优选地,所述溢流槽的长度方向两端安装有用于阻止所述凹槽内的玻璃溶液由所述溢流槽的两端溢出的挡板。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外轮廓位于所述溢流槽的外侧,以能够使所述凹槽内的玻璃溶液沿所述溢流槽的长度方向两端的挡板之间的溢流槽外侧壁向下流动。
优选地,所述溢流槽的长度方向两端的挡板之间的间距可调。
优选地,所述供料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玻璃溶液输送至所述溢流槽的凹槽内的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为横截面呈长方形的扁平管,所述导料管的横截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溢流槽的长度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导料管位于所述溢流槽的长度方向中部以及所述溢流槽的宽度方向中部。
优选地,所述导料管的朝向所述凹槽的一端伸入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导料管的朝向所述凹槽的一端与所述凹槽底部之间距离为10mm-100mm。
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生产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生产装置中,供料装置的出料口与溢流槽的凹槽开口相对,从而可以通过供料装置直接从凹槽上方向凹槽内注入玻璃溶液,可以沿着溢流槽的长度方向均匀注入玻璃溶液,进而形成厚度均匀分布的玻璃,从根源上解决了由于玻璃溶液从溢流槽一端注入所引起的厚度分布不均的问题;
另外,从溢流槽的上方注入玻璃溶液,无需改变溢流槽的自身结构和形状,因此,简化了溢流槽的加工难度;
另外,由于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生产装置无需加热或冷却玻璃溶液,所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改变玻璃溶液的局部温度变化导致的应力超标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生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生产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生产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供料装置 2-溢流槽
3-挡板 4-槽沿
5-溢流槽的凹槽横截面曲线 6-溢流槽的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溢流槽的凹槽的内部和外部。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生产装置,所述玻璃生产装置包括供料装置1和溢流槽2,所述供料装置1的出料口与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开口相对,具体地,所述供料装置1的凹槽6开口朝上而所述供料装置1的出料口朝下,从而所述供料装置1可以从所述溢流槽2的上方向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内注入玻璃溶液,具体地,所述供料装置1可以向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的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同时注入玻璃溶液,从而使得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内的玻璃溶液沿着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进而使得由溢流槽2的两侧槽沿4溢出的玻璃溶液的量相等,由此获得在所述溢流槽2的长度方向上厚度均匀分布的玻璃,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一端注入玻璃溶液造成的玻璃溶液在溢流槽2的凹槽6的长度方向的近端堆积较多,而远端玻璃溶液较少的问题,进而从源头上解决了玻璃溶液由近端注入所引起的玻璃厚度不均匀的问题。另外,从溢流槽2的凹槽6上方向凹槽6内注入玻璃容易时,可以不改变溢流槽2的自身结构,因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为解决玻璃厚度问题所引起的溢流槽2加工难度变大的问题。再者,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无需加热或冷却玻璃溶液,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改变玻璃溶液的局部温度变化导致的应力超标的问题。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的横截面可以有多种形状,例如弧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其他任意多边形,当然,为了使得玻璃溶液能够更加顺利地从凹槽6内溢出,不在溢流槽2内形成流动死角,减小玻璃溶液形成析晶的几率,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的横截面可以为弧形,具体地,可以为圆弧形或者与抛物线相类似的弧形等,更具体地,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的横截面曲线5可以为以该横截面曲线的中点为对称点的对称弧形;该弧形曲线的曲率可以根据溢流槽的大小来确定。
请参阅图1,所述溢流槽2内的凹槽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溢流槽2的长度方向相同,通过在溢流砖上沿其长度方向加工凹槽6而形成所述溢流槽2,为了简化所述溢流槽2的加工工艺,降低其生产难度,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为通槽,即,所述凹槽6的长度等于所述溢流槽2的长度,进而使得所述溢流槽2的两端具有由所述凹槽6形成的开口,在向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内注入玻璃溶液时,为了防止玻璃溶液由所述溢流槽2两端的开口流出,所述溢流槽2的长度方向两端安装有用于阻止所述凹槽6内的玻璃溶液由所述溢流槽2的两端开口溢出的挡板3;具体地,该挡板3的形状与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形状相匹配,其沿着所述溢流槽2的宽度方向安装在所述溢流槽2内,以通过所述挡板3对所述凹槽6的长度方向两侧进行阻挡,由所述凹槽6和两侧挡板3形成用于容纳玻璃溶液的空间。
另外,为了能够精确控制玻璃成形的宽度,所述挡板3的外轮廓位于所述溢流槽2的外侧,即,从平行于所述溢流槽2的长度方向上看,所述挡板3的外轮廓位于所述溢流槽2的外轮廓以外,进而使得由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内溢出的玻璃溶液能够沿着溢流槽2两端挡板3之间的溢流槽2侧壁向下流动,即当玻璃溶液由所述溢流槽2的槽沿4溢出后,在挡板3的阻挡之下,不会沿着挡板3外侧的溢流槽2侧壁流动;在溢流槽2的最底端,沿溢流槽2两侧侧壁流下的玻璃溶液粘合在一起,形成厚度均匀的平板玻璃。
进一步,为了方便调节玻璃成形的宽度,所述溢流槽2的长度方向两端的挡板3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具体地,当两端挡板3之间的距离越大时,玻璃成形的宽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供料装置1用于沿着所述溢流槽2的长度方向向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内均匀注入玻璃,为了满足所述供料装置1的此项功能,供料装置1的出料口形状设计最为关键,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料装置1的出料口的为长方形,尤其为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凹槽6的长度方向的长方形,该长方形的长度小于溢流槽2的长度,而其宽度小于溢流槽2两侧槽沿4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供料装置1能够将玻璃溶液可靠地注入到溢流槽2的凹槽6内;具体地,通过将所述供料装置1的导料管设计成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扁平管而实现出料口为长方形的设计,并且所述导料管的横截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溢流槽2的长度方向平行,更具体地,所述导料管的横截面的长度方向的对称面可以与所述溢流槽2的长度方向的对称面重合,即,所述导料管位于所述溢流槽2的宽度方向中部,如此,由所述供料装置1输出的玻璃溶液可以直接落入至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底部,从而便于实现玻璃溶液在溢流槽2内的均匀分布,尤其是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均匀分布;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供料装置1的出料口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其出料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溢流槽2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即可,针对其具体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然而,当所述导料管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时,与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相比较,所述导料管输出的玻璃溶液的量在凹槽6的长度方向上是基本一致,因此,便于所述玻璃溶液在溢流槽2的长度方向上的均匀分布,另外,由于玻璃溶液直接注入凹槽6底部,因此在溢流槽2的宽度方向上凹槽6两侧的玻璃溶液分布均匀,可以避免玻璃溶液注入溢流槽2的凹槽6单侧而导致玻璃溶液在溢流槽2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从而便于实现由溢流槽2的两侧槽沿4溢出的玻璃溶液的量相同,以利于玻璃粘合成型;另外,由于所述玻璃溶液沿着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的长度方向注入,因此可以使得凹槽6内的玻璃溶液在凹槽6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进而形成厚度均匀的平板玻璃。
进一步地,为了在玻璃生产过程中,使得溢流槽2的重心处于其中部,从而提高所述溢流槽2的安装稳定性,所述导料管的横截面的宽度方向的对称面与所述溢流槽2的宽度方向的对称面重合,即,所述导料管位于所述溢流槽2的长度方向中部,并且,请参阅图1,所述溢流槽2长度方向两侧的挡板3与所述溢流槽2两端的距离分别对应相等,从而使得由所述溢流槽2长度方向两侧挡板3与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所围成的空间位于所述溢流槽2的长度方向中部。
所述供料装置1由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上方向所述溢流槽2的凹槽6内注入玻璃溶液,当供料装置1底端与凹槽6距离太远时,玻璃溶液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容易将空气卷入玻璃溶液内,从而使得形成的玻璃中含有大量气泡,请参阅图2和图3,为了减少由溢流槽2的两侧槽沿4溢出的玻璃溶液中的气泡含量,提高玻璃成形的品质,所述导料管的朝向所述凹槽6的一端伸入在所述凹槽6内,即,所述导料管的底端与所述凹槽6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凹槽6的深度,如此,由所述供料装置1的出料口输出的玻璃溶液在流出时可以向上推挤玻璃溶液溢出,从而降低玻璃溶液中的气泡含量。
本申请文件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若供料装置1与凹槽6底部之间的距离太近,则容易导致玻璃溶液堵塞供料装置1的出料口,使得供料装置1不能够顺畅地输出玻璃溶液,而供料装置1在凹槽6内距离凹槽6底部太远时,又容易导致凹槽6底部的玻璃溶液不流通,为此,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料管的朝向所述凹槽6的一端与所述凹槽6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0mm-100mm。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玻璃生产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玻璃生产装置为上述所述的玻璃生产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安装供料装置1;
具体地,请参阅图2,使供料装置1与溢流槽2的横向中心线对齐;请参阅图3,使供料装置1与溢流槽2的纵向中心线对齐;然后将供料装置1从溢流槽2的上方慢慢插入溢流槽2的凹槽6内,直至供料装置1出口距离溢流槽2的凹槽6底部100mm。
步骤2:通过供料装置1向溢流槽2内注入玻璃溶液;
具体地,当玻璃溶液被注入至溢流槽2的凹槽6内后,如果由溢流槽2两侧槽沿4溢出的玻璃溶液中含有大量气泡,则将供料装置1继续向溢流槽2内插入一段距离,直到溢出的玻璃溶液中没有气泡,至少没有大量气泡,例如每平米玻璃溶液中仅有几个或十几个气泡。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生产装置包括供料装置和溢流槽,所述供料装置的出料口朝向所述溢流槽的凹槽开口,以能够向所述溢流槽的凹槽内注入沿所述溢流槽的凹槽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玻璃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的凹槽的横截面曲线为以该横截面曲线的中点为对称点的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的长度方向两端安装有用于阻止所述凹槽内的玻璃溶液由所述溢流槽的两端溢出的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外轮廓位于所述溢流槽的外侧,以能够使所述凹槽内的玻璃溶液沿所述溢流槽的长度方向两端的挡板之间的溢流槽外侧壁向下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的长度方向两端的挡板之间的间距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玻璃溶液输送至所述溢流槽的凹槽内的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为横截面呈长方形的扁平管,所述导料管的横截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溢流槽的长度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位于所述溢流槽的长度方向中部以及所述溢流槽的宽度方向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的朝向所述凹槽的一端伸入在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的朝向所述凹槽的一端与所述凹槽底部之间距离为10mm-100mm。
CN201710051793.3A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玻璃生产装置 Active CN1066734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1793.3A CN106673406B (zh)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玻璃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1793.3A CN106673406B (zh)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玻璃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3406A true CN106673406A (zh) 2017-05-17
CN106673406B CN106673406B (zh) 2019-09-03

Family

ID=58860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1793.3A Active CN106673406B (zh)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玻璃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7340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4256A (zh) * 2019-06-24 2019-08-27 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溢流砖模流试验装置
CN111807684A (zh) * 2020-07-01 2020-10-23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溢流砖成型质量稳定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85976U (zh) * 2012-07-30 2013-03-13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溢流下拉法生产平板玻璃的装置
CN203360260U (zh) * 2013-05-20 2013-12-25 富荞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能增加平板玻璃宽度的玻璃成型器
CN105330131A (zh) * 2015-12-03 2016-02-17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一种超薄平板玻璃水平溢流成型装置
CN105330132A (zh) * 2015-12-03 2016-02-17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一种金属结构的超薄平板玻璃溢流成型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85976U (zh) * 2012-07-30 2013-03-13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溢流下拉法生产平板玻璃的装置
CN203360260U (zh) * 2013-05-20 2013-12-25 富荞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能增加平板玻璃宽度的玻璃成型器
CN105330131A (zh) * 2015-12-03 2016-02-17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一种超薄平板玻璃水平溢流成型装置
CN105330132A (zh) * 2015-12-03 2016-02-17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一种金属结构的超薄平板玻璃溢流成型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4256A (zh) * 2019-06-24 2019-08-27 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溢流砖模流试验装置
CN110174256B (zh) * 2019-06-24 2021-08-17 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溢流砖模流试验装置
CN111807684A (zh) * 2020-07-01 2020-10-23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溢流砖成型质量稳定的控制方法
CN111807684B (zh) * 2020-07-01 2023-07-07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溢流砖成型质量稳定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3406B (zh) 201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47300A1 (en) Defect reduction in manufacture glass sheets by fusion process
CN203173971U (zh) 玻璃板制造装置
TWI454436B (zh) A molten glass supply device
EP3431445B1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bubbling apparatuses of furnace
TW200528404A (en) Apparatus and drawing tank for producing thin panes of glass
CN203173963U (zh) 一种光学玻璃澄清槽
CN106673406A (zh) 一种玻璃生产装置
CN103130398B (zh) 一种浮法玻璃流道
CN108996894B (zh) 一种控制边板平均厚度的溢流砖有效面宽度设计方法
CN108996895A (zh) 一种玻璃基板溢流成型析晶控制装置
CN215365458U (zh) 玻璃基板生产用溢流砖及溢流成型装置
TWI757380B (zh) 板玻璃製造方法、澄清容器及板玻璃製造裝置
KR101661062B1 (ko)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유리판의 제조 장치
CN109657263A (zh) 一种溢流砖入口槽宽、槽高及槽壁厚度的设计方法
CN109896724A (zh) 一种玻璃铂金通道澄清装置
JP2013234108A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TW201141804A (en) Molten glass supply device
CN204356218U (zh) 马弗炉温度场控制装置
JP2006315937A (ja) 板ガラス及び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CN114477721B (zh) 玻璃澄清装置及玻璃澄清方法
CN110818226A (zh) 玻璃液导流装置、玻璃液导流通道及玻璃液质量改进方法
CN203212447U (zh) 玻璃输料澄清管
JP5075228B2 (ja) ガラス板、プレス成形用素材、光学素子、薄板ガラスそれぞれの製造方法
JP5892986B2 (ja) 複合式ガラス成形システム
CN206607153U (zh) 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08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5

Address after: 050035 No. 9, the Yellow River Avenue, hi tech Zone, Hebei, Shijiazhuang

Patentee after: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he 100075 Beijing Seahawks Fengtai District Science City Road No. 9 Building No. 2 room 266 (Park)

Co-patentee before: TUNGHSU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Assignee: Zhuzhou Guoy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11000002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glass production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