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1344A - 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1344A
CN106651344A CN201610964990.XA CN201610964990A CN106651344A CN 106651344 A CN106651344 A CN 106651344A CN 201610964990 A CN201610964990 A CN 201610964990A CN 106651344 A CN106651344 A CN 106651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requirement
installed capacity
error
per insta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49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江腾
王璟
刘莎
汤鲸
杨芳
刘鑫
王艺錂
周志飞
刘文婕
罗宇剑
邝应群
卿曦
陈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6109649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13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1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13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4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ll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4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lling systems
    • G06Q20/145Payments according to the detected use or quant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Beverage Vending Machines With Cups, And Gas Or Electricity Vend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及系统,检测方法包括依次对电网计费系统中的用户用电计费数据进行异常分析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线变损需量差错、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变压器暂停差错、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及差错综合;检测系统包括与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完全对应的数据采集单元、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检测单元、线变损需量差错检测单元、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变压器暂停差错检测单元、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和差错综合单元。本发明具有基本电费差错异常判别精准,突出问题迅速发现、及时整改,有效减少电费差错的优点。

Description

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部门/机构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供电企业为应对电力改革新形式,虽在规范电力营销工作质量,提升精益管理水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的管理措施,但仍然存在大量工作质量不到位问题,在基本电费业务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管控漏洞及效益流失风险。如电费核算管控模式相对传统,效率不高,电费差错因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难以及时发现,损失难以追补到位,由此造成的电费损失是供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要出血点之一。项目通过全面收集电费核算、变更用电等历史业务数据,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研究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表现特征,并与正常业务数据变化逻辑进行比对,开展数据挖掘,订制异常业务校验规则,实现对业务深度监控分析和预警,为企业经营效益流失监控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本电费差错异常判别精准,突出问题迅速发现、及时整改,有效减少电费差错的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及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实施步骤包括:
1)获取电网计费系统中的用户用电计费数据;
2)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无业务变更抄表周期内的用户,抽取用电量大于最大需量*30*24或用电量大于运行容量*30*24的用户,生成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用户记录;
3)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筛选发行电费清单中计算了线损或变损电量,但计费参数中未配套设置“线损需量计算方式”或“变损需量计算方式” 的用户,生成线变损需量差错用户记录;
4)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的按容量计费用户,如果某一用户计费需量超过运行容量120%,未按需量单价发行基本电费,则判定该用户为未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用户,所述计费需量为抄见最大需量、变损需量、线损需量三者之和;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按需量计费用户,如果满足异常条件①~③中的任意一个,则根据未按需量足额计收基本电费用户、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异常用户生成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异常条件①~③:①、核定最大需量小于当月运行总容量的第一比重,所述第一比重小于50%;②、当计费需量大于核定需量的第二比重时超过第二比重部分的基本电费未加倍收取,所述第二比重大于100%;③、当计费需量小于或等于核定需量的第二比重时未按核定需量收取基本电费,则判定该用户为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异常用户;
5)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的高压新装归档后且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如果在送电后第一个抄表周期未计算基本电费,则生成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
6)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如果满足异常条件①~③中的任意一种,则判定该用户为暂停差错用户,生成变压器暂停差错用户记录;异常条件①~③:①、两用户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相减少于15天;②、用户日历年内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累计时间超过六个月后未收取基本电费,如果发生多次暂停,则将日历年内每次暂停时间相加超过180天;③、用户暂停期间采集系统中表码仍在走字,所述用户暂停期间具体是指变压器全停、运行容量为零;
7)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同一客户名称或同一用电地址、同一台区、同一电话号码的专变用户,如果用户合计变压器容量达到第一变压器容量阈值及以上,电价名称含“非普通工业”或“普通工业”,则判定该用户为分立户头异常用户,生成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
8)根据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用户记录、线变损需量差错用户记录、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变压器暂停差错用户记录、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按照用户汇总生成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结果作为电费损失追补依据。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第一比重为40%,所述第二比重为105%。
优选地,步骤7)中所述第一变压器容量阈值为315KVA。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电网计费系统中的用户用电计费数据;
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无业务变更抄表周期内的用户,抽取用电量大于最大需量*30*24或用电量大于运行容量*30*24的用户,生成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用户记录;
线变损需量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筛选发行电费清单中计算了线损或变损电量,但计费参数中未配套设置“线损需量计算方式”或“变损需量计算方式” 的用户,生成线变损需量差错用户记录;
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的按容量计费用户,如果某一用户计费需量超过运行容量120%,未按需量单价发行基本电费,则判定该用户为未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用户,所述计费需量为抄见最大需量、变损需量、线损需量三者之和;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按需量计费用户,如果满足异常条件①~③中的任意一个,则根据未按需量足额计收基本电费用户、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异常用户生成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异常条件①~③:①、核定最大需量小于当月运行总容量的第一比重,所述第一比重小于50%;②、当计费需量大于核定需量的第二比重时超过第二比重部分的基本电费未加倍收取,所述第二比重大于100%;③、当计费需量小于或等于核定需量的第二比重时未按核定需量收取基本电费,则判定该用户为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异常用户;
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的高压新装归档后且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如果在送电后第一个抄表周期未计算基本电费,则生成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
变压器暂停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如果满足异常条件①~③中的任意一种,则判定该用户为暂停差错用户,生成变压器暂停差错用户记录;异常条件①~③:①、两用户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相减少于15天;②、用户日历年内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累计时间超过六个月后未收取基本电费,如果发生多次暂停,则将日历年内每次暂停时间相加超过180天;③、用户暂停期间采集系统中表码仍在走字,所述用户暂停期间具体是指变压器全停、运行容量为零;
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同一客户名称或同一用电地址、同一台区、同一电话号码的专变用户,如果用户合计变压器容量达到第一变压器容量阈值及以上,电价名称含“非普通工业”或“普通工业”,则判定该用户为分立户头异常用户,生成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
差错综合单元,用于根据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用户记录、线变损需量差错用户记录、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变压器暂停差错用户记录、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按照用户汇总生成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结果作为电费损失追补依据。
优选地,所述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采用的第一比重为40%,所述第二比重为105%。
优选地,所述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采用的第一变压器容量阈值为315KVA。
本发明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具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获取电网计费系统中的用户用电计费数据,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进行异常分析差错包括: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线变损需量差错、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变压器暂停差错、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利用营销系统内用户电量电费历史发行明细以及计费参数信息,在当月电费发行工作完毕后针对高频的隐匿性基本电费异常进行差错分析与判断,对电费核算工作质量进行事后监查,加强核算发行后的重点问题分析及跟踪落实,及时堵塞差错漏洞,为电费准确性保驾护航,具有基本电费差错异常判别精准,突出问题迅速发现、及时整改,有效减少电费差错的优点。
2、本发明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利用现有营销信息化系统海量历史数据,结合异常业务规则和现场验证,开发出准确高效的监控分析软件,对实时业务数据进行定期监控分析,实现对基本电费业务常态管控,有效防控企业经营效益流失。通过以经营效益流失关键点为切入点,挖掘背后的管理因素,抓源头改根本,实现异常整改与防控,突出问题迅速处理,可有效地减少基本电费差错,减少企业损失,对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强化营销业务管控,推进提质增效工作意义重大。
本发明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系统为本发明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完全对应的装置,因此同样也具有本发明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的前述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分析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分析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变压器暂停差错分析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的实施步骤包括:
1)获取电网计费系统中的用户用电计费数据;
2)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无业务变更抄表周期内的用户,抽取用电量大于最大需量*30*24或用电量大于运行容量*30*24的用户,生成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用户记录;
3)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筛选发行电费清单中计算了线损或变损电量,但计费参数中未配套设置“线损需量计算方式”或“变损需量计算方式” 的用户,生成线变损需量差错用户记录;
4)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的按容量计费用户,如果某一用户计费需量超过运行容量120%,未按需量单价发行基本电费,则判定该用户为未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用户,所述计费需量为抄见最大需量、变损需量、线损需量三者之和;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按需量计费用户,如果满足异常条件①~③中的任意一个,则根据未按需量足额计收基本电费用户、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异常用户生成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异常条件①~③:①、核定最大需量小于当月运行总容量的第一比重,所述第一比重小于50%;②、当计费需量大于核定需量的第二比重时超过第二比重部分的基本电费未加倍收取,所述第二比重大于100%;③、当计费需量小于或等于核定需量的第二比重时未按核定需量收取基本电费,则判定该用户为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异常用户;本实施例中,第一比重为40%,所述第二比重为105%;
5)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的高压新装归档后且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如果在送电后第一个抄表周期未计算基本电费,则生成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
6)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如果满足异常条件①~③中的任意一种,则判定该用户为暂停差错用户,生成变压器暂停差错用户记录;异常条件①~③:①、两用户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相减少于15天;②、用户日历年内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累计时间超过六个月后未收取基本电费,如果发生多次暂停,则将日历年内每次暂停时间相加超过180天;③、用户暂停期间采集系统中表码仍在走字,所述用户暂停期间具体是指变压器全停、运行容量为零;
7)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同一客户名称或同一用电地址、同一台区、同一电话号码的专变用户,如果用户合计变压器容量达到第一变压器容量阈值及以上,电价名称含“非普通工业”或“普通工业”,则判定该用户为分立户头异常用户,生成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本实施例中,第一变压器容量阈值为315KVA;
8)根据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用户记录、线变损需量差错用户记录、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变压器暂停差错用户记录、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按照用户汇总生成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结果作为电费损失追补依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获取电网计费系统中的用户用电计费数据,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进行异常分析差错包括: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线变损需量差错、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变压器暂停差错、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利用电网计费系统内用户电量电费历史发行明细以及计费参数信息,在当月电费发行工作完毕后针对高频的隐匿性基本电费异常进行差错分析与判断,对电费核算工作质量进行事后监查,加强核算发行后的重点问题分析及跟踪落实,及时堵塞差错漏洞,为电费准确性保驾护航,具有基本电费差错异常判别精准,突出问题迅速发现、及时整改,有效减少电费差错的优点。
下面分别对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线变损需量差错、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变压器暂停差错、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进行详细说明。
、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
异常描述:主要针对客户的运行容量、最大需量与抄表周期电量逻辑不符的用户异常情况进行甄别,判断是否存在基本电费少计或错抄错录。
分析范围:执行两部制电价客户。
分析规则:客户的运行容量、最大需量与抄表周期电量逻辑不符的用户,无业务变更抄表周期内,如图2所示,抽取以下异常客户:(1)用电量大于最大需量*30*24;(2)用电量大于运行容量*30*24,其中30是指一个月的平均天数,24指一天的小时数。
抽取显示结果:供电单位、客户编号、客户名称、抄表段编号、抄表段名称、异常年月、最大需量、运行容量、总电量。
、线变损需量差错。
异常描述:主要针对客户变线损需量的计收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基本电费少计。
分析范围:执行两部制电价存在变损、线损电量的用户。
理论依据:《供用电营业规则》第七十四条,用电计费装置原则上应装在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当用电计费装置不安装在产权分界处时,线路与变压器损耗的有功与无功电量均需产权所有者负担。在计算用户基本电费(按最大需量计收时)、电度电费与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时,应将上述损耗电量计算在内。
分析规则: 针对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筛选发行电费清单中计算了线损或变损电量,但计费参数中未配套设置“线损需量计算方式”或“变损需量计算方式”。
分析显示结果:供电单位、客户编号、客户名称、抄表段编号、抄表段名称、异常年月、核算员、总表抄见电量、总表线损(或变损)电量、抄见最大需量、运行容量、基本电费计算方式(按容量或按需量)。
、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
异常描述:主要针对容量对比的用户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基本电费错收
分析范围:执行两部制电价客户
理论依据:国家电网财[2016]633号,最大需量计费应以电网企业与电力客户合同确定的最大需量值为依据,用户实际最大需量超过合同确定值105%时,超过105%部分的基本电费加一倍收取;未超过合同确定值105%的,按合同确定值收取。申请最大需量核定值低于变压器容量和不通过变压器接入的高压电动机容量总和(不含已办理暂停、减容业务的容量)的40%时,按容量总和的40%核定合同最大需量。
分析规则:一是基本电费计算方式为“按容量”时,计费需量(抄见最大需量+变损需量+线损需量)超过运行容量120%,未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二是基本电费计算方式为“按需量”时(针对2015年10月1日前高压新装送电的用户),如图3所示,筛选如下异常:1)核定最大需量小于当月运行总容量的40%;2)当计费需量大于核定需量的105%时,超过105%部分的基本电费未加倍收取;3)当计费需量小于或等于核定需量的105%时,未按核定需量收取基本电费。
分析结果显示:供电单位、客户编号、客户名称、抄表段编号、抄表段名称、异常年月、核算员、总表抄见电量、总表线损(或变损)电量、线(变)损需量、抄见最大需量、计费需量、运行容量、基本电价、基本电费。
、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
异常描述:主要针对高压新装归档后的两部制用户首月结算基本电费收取情况进行核查,判断是否存在基本电费错收。
分析范围:完成高压新装归档的两部制用户。
理论依据:《供用电营业规则》第八十四条,基本电费以月计算,但新装、增容、变更与终止用电当月的基本电费,可按实用天数(日用电不足24小时的,按一天计算)每日按全月基本电费三十分之一计算。
分析规则: 高压新装归档后的两部制用户,在送电后第一个抄表周期未计算基本电费。
分析显示结果:供电单位、客户编号、客户名称、抄表段编号、抄表段名称、运行容量、送电时间、最大需量、基本电费计算方式、抄表例日、基本电费。
、变压器暂停差错。
异常描述:主要针对暂停天数或暂停期间电量异常用户,判定是否存在基本电费少计。
分析范围:两部制用户。
理论依据:《供用电营业规则》第二十四条,用户暂停,供电企业应按下列规定办理:1)用户在每一日历年内,可申请全部(含不通过受电变压器的高压电动机)或部分用电容量的暂时停止用电两次,每次不得少于十五天,一年累计暂停时间不得超过六个月;2)暂停期满或每一日历年内累计暂停用电时间超过六个月者,不论用户是否申请恢复用电,供电企业必须从期满之日起,按合同约定的容量计收其基本电费;3)暂停时间少于十五天者,暂停期间基本电费照收。
分析规则:如图4所示,一是两部制用户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相减少于15天;二是两部制用户日历年内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累计时间超过六个月后未收取基本电费。(备注:多次暂停,应将日历年内每次暂停时间相加超过180天);三是两部制用户暂停期间(指变压器全停,运行容量为零)采集系统中表码仍在走字。
分析显示结果:分析显示结果一:供电单位、客户编号、客户名称、抄表段编号、抄表段名称、异常年月、核算员、暂停变压器容量、暂停日期、暂停恢复日期、暂停天数,该月发行基本电费;分析显示结果二:供电单位、客户编号、客户名称、抄表段编号、抄表段名称、异常年月、核算员、暂停变压器容量、暂停日期、暂停恢复日期、累计暂停天数;分析显示结果三:供电单位、客户编号、客户名称、抄表段编号、抄表段名称、变压器容量,变压器停电日期,变压器送电日期,采集系统内是否走字。
、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
异常描述:主要针对相同户名的普通工业用户,为同一用电法人、同一用电地址,应执行大工业及两部制电价的异常核查。
分析范围:专变客户。
分析规则:同一客户名称或同一用电地址、同一台区、同一电话号码的用户合计变压器容量达到315KVA及以上,电价名称含“非普通工业”或“普通工业”的用户。
分析显示结果:供电单位、客户编号、客户名称、用电地址、抄表段编号、抄表段名称、电价名称、行业类别。
本实施例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的具体实现是在电网计费系统中或者与电网计费系统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计算机上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来实现的,本实施例通过计算机程序方式实现的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电网计费系统中的用户用电计费数据;
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无业务变更抄表周期内的用户,抽取用电量大于最大需量*30*24或用电量大于运行容量*30*24的用户,生成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用户记录;
线变损需量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筛选发行电费清单中计算了线损或变损电量,但计费参数中未配套设置“线损需量计算方式”或“变损需量计算方式” 的用户,生成线变损需量差错用户记录;
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的按容量计费用户,如果某一用户计费需量超过运行容量120%,未按需量单价发行基本电费,则判定该用户为未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用户,所述计费需量为抄见最大需量、变损需量、线损需量三者之和;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按需量计费用户,如果满足异常条件①~③中的任意一个,则根据未按需量足额计收基本电费用户、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异常用户生成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异常条件①~③:①、核定最大需量小于当月运行总容量的第一比重,所述第一比重小于50%;②、当计费需量大于核定需量的第二比重时超过第二比重部分的基本电费未加倍收取,所述第二比重大于100%;③、当计费需量小于或等于核定需量的第二比重时未按核定需量收取基本电费,则判定该用户为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异常用户;
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的高压新装归档后且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如果在送电后第一个抄表周期未计算基本电费,则生成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
变压器暂停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如果满足异常条件①~③中的任意一种,则判定该用户为暂停差错用户,生成变压器暂停差错用户记录;异常条件①~③:①、两用户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相减少于15天;②、用户日历年内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累计时间超过六个月后未收取基本电费,如果发生多次暂停,则将日历年内每次暂停时间相加超过180天;③、用户暂停期间采集系统中表码仍在走字,所述用户暂停期间具体是指变压器全停、运行容量为零;
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同一客户名称或同一用电地址、同一台区、同一电话号码的专变用户,如果用户合计变压器容量达到第一变压器容量阈值及以上,电价名称含“非普通工业”或“普通工业”,则判定该用户为分立户头异常用户,生成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
差错综合单元,用于根据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用户记录、线变损需量差错用户记录、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变压器暂停差错用户记录、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按照用户汇总生成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结果作为电费损失追补依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包括:
1)获取电网计费系统中的用户用电计费数据;
2)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无业务变更抄表周期内的用户,抽取用电量大于最大需量*30*24或用电量大于运行容量*30*24的用户,生成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用户记录;
3)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筛选发行电费清单中计算了线损或变损电量,但计费参数中未配套设置“线损需量计算方式”或“变损需量计算方式” 的用户,生成线变损需量差错用户记录;
4)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的按容量计费用户,如果某一用户计费需量超过运行容量120%,未按需量单价发行基本电费,则判定该用户为未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用户,所述计费需量为抄见最大需量、变损需量、线损需量三者之和;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按需量计费用户,如果满足异常条件①~③中的任意一个,则根据未按需量足额计收基本电费用户、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异常用户生成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异常条件①~③:①、核定最大需量小于当月运行总容量的第一比重,所述第一比重小于50%;②、当计费需量大于核定需量的第二比重时超过第二比重部分的基本电费未加倍收取,所述第二比重大于100%;③、当计费需量小于或等于核定需量的第二比重时未按核定需量收取基本电费,则判定该用户为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异常用户;
5)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的高压新装归档后且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如果在送电后第一个抄表周期未计算基本电费,则生成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
6)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如果满足异常条件①~③中的任意一种,则判定该用户为暂停差错用户,生成变压器暂停差错用户记录;异常条件①~③:①、两用户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相减少于15天;②、用户日历年内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累计时间超过六个月后未收取基本电费,如果发生多次暂停,则将日历年内每次暂停时间相加超过180天;③、用户暂停期间采集系统中表码仍在走字,所述用户暂停期间具体是指变压器全停、运行容量为零;
7)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同一客户名称或同一用电地址、同一台区、同一电话号码的专变用户,如果用户合计变压器容量达到第一变压器容量阈值及以上,电价名称含“非普通工业”或“普通工业”,则判定该用户为分立户头异常用户,生成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
8)根据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用户记录、线变损需量差错用户记录、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变压器暂停差错用户记录、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按照用户汇总生成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结果作为电费损失追补依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第一比重为40%,所述第二比重为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第一变压器容量阈值为315KVA。
4.一种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电网计费系统中的用户用电计费数据;
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无业务变更抄表周期内的用户,抽取用电量大于最大需量*30*24或用电量大于运行容量*30*24的用户,生成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用户记录;
线变损需量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筛选发行电费清单中计算了线损或变损电量,但计费参数中未配套设置“线损需量计算方式”或“变损需量计算方式” 的用户,生成线变损需量差错用户记录;
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的按容量计费用户,如果某一用户计费需量超过运行容量120%,未按需量单价发行基本电费,则判定该用户为未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用户,所述计费需量为抄见最大需量、变损需量、线损需量三者之和;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按需量计费用户,如果满足异常条件①~③中的任意一个,则根据未按需量足额计收基本电费用户、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异常用户生成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异常条件①~③:①、核定最大需量小于当月运行总容量的第一比重,所述第一比重小于50%;②、当计费需量大于核定需量的第二比重时超过第二比重部分的基本电费未加倍收取,所述第二比重大于100%;③、当计费需量小于或等于核定需量的第二比重时未按核定需量收取基本电费,则判定该用户为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异常用户;
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的高压新装归档后且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如果在送电后第一个抄表周期未计算基本电费,则生成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
变压器暂停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定价策略类型为“两部制”的用户,如果满足异常条件①~③中的任意一种,则判定该用户为暂停差错用户,生成变压器暂停差错用户记录;异常条件①~③:①、两用户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相减少于15天;②、用户日历年内暂停变压器停电日期至暂停恢复变压器送电日期累计时间超过六个月后未收取基本电费,如果发生多次暂停,则将日历年内每次暂停时间相加超过180天;③、用户暂停期间采集系统中表码仍在走字,所述用户暂停期间具体是指变压器全停、运行容量为零;
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用于针对用户用电计费数据中同一客户名称或同一用电地址、同一台区、同一电话号码的专变用户,如果用户合计变压器容量达到第一变压器容量阈值及以上,电价名称含“非普通工业”或“普通工业”,则判定该用户为分立户头异常用户,生成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
差错综合单元,用于根据容需量与用电量逻辑差错用户记录、线变损需量差错用户记录、新装用电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变压器暂停差错用户记录、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用户记录按照用户汇总生成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结果作为电费损失追补依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需对比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采用的第一比重为40%,所述第二比重为10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立户头规避基本电费差错检测单元采用的第一变压器容量阈值为315KVA。
CN201610964990.XA 2016-11-04 2016-11-04 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66513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4990.XA CN106651344A (zh) 2016-11-04 2016-11-04 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4990.XA CN106651344A (zh) 2016-11-04 2016-11-04 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1344A true CN106651344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20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4990.XA Pending CN106651344A (zh) 2016-11-04 2016-11-04 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1344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3567A (zh) * 2018-04-28 2018-10-16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功率因数需量的计量方法
CN108765747A (zh) * 2018-04-28 2018-11-06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功率因数电量的计量方法
CN109711735A (zh) * 2018-12-28 2019-05-0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本电费的审计方法和装置
CN110705916A (zh) * 2019-10-21 2020-01-1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小微负荷电量的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10825724A (zh) * 2019-10-11 2020-02-2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电价体系内用户计费数据异常拦截系统及方法
CN110827013A (zh) * 2019-10-30 2020-02-2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暂停及减容变压器内小微负荷电量的结算方法及系统
CN113125851A (zh) * 2021-04-21 2021-07-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一种用电量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3002A (zh) * 2021-08-30 2021-11-12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用电数据账单派送方法及系统
CN113780894A (zh) * 2021-09-30 2021-12-10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暂停电力用户基本电费计收异常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3567B (zh) * 2018-04-28 2020-07-14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功率因数需量的计量方法
CN108765747A (zh) * 2018-04-28 2018-11-06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功率因数电量的计量方法
CN108663567A (zh) * 2018-04-28 2018-10-16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功率因数需量的计量方法
CN109711735A (zh) * 2018-12-28 2019-05-0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本电费的审计方法和装置
CN110825724A (zh) * 2019-10-11 2020-02-2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电价体系内用户计费数据异常拦截系统及方法
CN110825724B (zh) * 2019-10-11 2023-08-0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电价体系内用户计费数据异常拦截系统及方法
CN110705916A (zh) * 2019-10-21 2020-01-1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小微负荷电量的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10705916B (zh) * 2019-10-21 2022-11-1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小微负荷电量的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10827013A (zh) * 2019-10-30 2020-02-2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暂停及减容变压器内小微负荷电量的结算方法及系统
CN110827013B (zh) * 2019-10-30 2023-08-22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暂停及减容变压器内小微负荷电量的结算方法及系统
CN113125851A (zh) * 2021-04-21 2021-07-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一种用电量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3002A (zh) * 2021-08-30 2021-11-12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用电数据账单派送方法及系统
CN113780894A (zh) * 2021-09-30 2021-12-10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暂停电力用户基本电费计收异常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1344A (zh) 基于电网计费系统的基本电费差错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198420B (zh) 实时互动远程费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018023A (zh) 一种服务器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57111B (zh) 用电采集数据智能甄别处理系统
CN107665460A (zh) 基于实时交易的核算方法及装置
CN104464100A (zh) 一种电力客户实时缴费管理的实时控制系统
CN102254238B (zh) 带有聚集器中的去重复的可缩放记帐
CN104317695A (zh) 一种自助设备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5976088A (zh) 一种营销远程实时费控应用运行分析和监控的方法
CN109118197A (zh) 一种电力市场化日电量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0501963B (zh)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CN104794554A (zh) 一种基于软件平台支持的电力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CN109298227A (zh) 一种检测用户电量异常的方法
CN109918218A (zh) 一种基于电力收费的错误数据分析方法
CN104408831B (zh) 一种银行自助设备状态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7742192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分布式电力营销策略方法和系统
CN111612991A (zh) 一种atm维护方法及装置
CN105931142A (zh) 一种确定电费催收级别的方法
CN105005575A (zh) 一种企业智能预测快速开发接口方法
US776965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cessing billing data
CN102761429A (zh) 一种异常话单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9685993B (zh) 一种充电桩用电的账务管理方法
CN106991579A (zh) 一种电力远程实时费控方法
CN106228463A (zh) 一种电费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6503880A (zh) 一种低压集抄系统零电量用户的智能辨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