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33749A - 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 - Google Patents

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33749A
CN106633749A CN201510737695.6A CN201510737695A CN106633749A CN 106633749 A CN106633749 A CN 106633749A CN 201510737695 A CN201510737695 A CN 201510737695A CN 106633749 A CN106633749 A CN 106633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neral
product
resin
polycarbafil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76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鑫
李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ac Precision Technology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ac Precision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c Precision Technology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Mitac Precision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376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337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33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337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所述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按重量份数表示包括:聚碳酸酯树脂30-70份;高流动树脂1-40份;矿物填充物1-50份;阻燃剂0.1-30份。所述产品为经上述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成型后产生的产品。本发明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通过在聚碳酸酯树脂中添加高流动树脂、矿物填充物等组分,不仅能够得到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较佳尺寸稳定性的产品,而且能够大幅降低浮纤现象,使产品表面达到无浮纤的效果,使产品用于无需喷漆的外观件及薄件中。

Description

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3C行业的磅礴发展,以PC(聚碳酸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等为主体的塑料原料逐渐取代了镁铝合金等金属。为了增强聚碳酸酯,通常会在聚碳酸酯中加入玻璃纤维或碳纤维。
然而,随着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塑料原料的成本成为很多塑料公司研究的重点,由于玻璃纤维、碳纤维的价格昂贵,很多公司开始选用相对较便宜的矿物填充物填充聚碳酸酯,但高含量的矿物填充物填充聚碳酸酯会使产品表面浮纤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以解决上述高含量的矿物填充物填充会在产品表面产生浮纤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该复合材料在高含量的矿物填充物填充聚碳酸酯时,使得到的产品表面浮纤减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按重量份数表示包括:
其中,所述高流动树脂的熔融指数大于10g/10min。
较佳地,在环境温度为300℃,负荷为1.2Kg的情况下,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指数为3-50g/10min。
较佳地,所述高流动树脂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及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橡胶物中的至少一种。
较佳地,所述矿物填充物为硅灰石、滑石粉、云母及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灰石为长径比大于4的硅灰石,所述滑石粉的颗粒粒度为5000-30000目,所述硫酸钡的密度大于4g/cm3
较佳地,所述矿物填充物的重量份数为5-25份。
较佳地,所述阻燃剂为四氟丁基磺酸盐、磷酸脂、次磷酸酯、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较佳地,所述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还包括抗滴落剂、静电防止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脱模剂以及着色剂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产品,所述产品为经上述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成型后产生的产品。
较佳地,所述产品最薄的部分的厚度为0.6-1.2mm
较佳地,所述产品最薄的部分的厚度为0.8-1.2m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通过在聚碳酸酯树脂中添加高流动树脂、矿物填充物等组分,不仅能够得到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较佳尺寸稳定性的产品,而且能够大幅降低浮纤现象,使产品表面达到无浮纤的效果,使产品用于无需喷漆的外观件及薄件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按重量份数表示包括:
聚碳酸酯树脂30-70份,在环境温度为300℃,负荷为1.2Kg的情况下,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指数为3-50g/10min,为强韧的耐高温的热塑性树脂。
高流动树脂1-40份,在环境温度为300℃,负荷为1.2Kg的情况下,所述高流动树脂的熔融指数大于10g/10min,所述高流动树脂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及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橡胶物(ASA)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流动树脂与聚碳酸酯相容或部分相容。
矿物填充物1-50份,所述矿物填充物为硅灰石、滑石粉、云母及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灰石为长径比大于4的硅灰石,所述滑石粉的颗粒粒度为5000-30000目,所述硫酸钡的密度大于4g/cm3,如果添加量超过50份,会引起复合材料的流动性降低,浮纤特别严重,无光泽,矿物填充物更好的添加量为5-25份,该添加量在保证产品高黑亮,无需喷涂的优点外,不易引起流动性和强度的降低。
阻燃剂0.1-30份,所述阻燃剂为四氟丁基磺酸盐、磷酸脂、次磷酸酯、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阻燃剂使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阻燃等级,可达到UL-94,1.2mmV-0等级。
所述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还包括抗滴落剂、静电防止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脱模剂以及着色剂中的至少一种。
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手段及功效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按重量份数表示包括:
将聚碳酸酯树脂及高流动树脂利用单轴搅拌桶搅拌10分钟,并将硅灰石及阻燃剂利用单轴搅拌桶搅拌10分钟;最后将上述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制作出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按重量份数表示包括:
将聚碳酸酯树脂及高流动树脂利用单轴搅拌桶搅拌10分钟,并将硅灰石及阻燃剂利用单轴搅拌桶搅拌10分钟;最后将上述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制作出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按重量份数表示包括:
将聚碳酸酯树脂及高流动树脂利用单轴搅拌桶搅拌10分钟,并将滑石粉、硫酸钡及阻燃剂利用单轴搅拌桶搅拌10分钟;最后将上述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制作出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实施例4
实施例4中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按重量份数表示包括:
将聚碳酸酯树脂及高流动树脂利用单轴搅拌桶搅拌10分钟,并将滑石粉、硫酸钡及阻燃剂利用单轴搅拌桶搅拌10分钟;最后将上述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制作出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以上各实施例熔融挤出造粒后,然后在注塑机上注塑成型GB标准测试样条,按GB标准测试所得材料的机械性能,并按照UL-94标准测试所得材料的阻燃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的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 测试标准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拉伸强度(MPa) ISO527-1,-2 51.6 50.3 62.4 67.7
断裂伸长率(%) ISO527-1,-2 3.8 3.7 2.3 1.9
弯曲强度(MPa) ISO 178 93.5 92 109.4 122.8
弯曲模量(MPa) ISO 178 5832 5905 5460 6686
冲击强度(KJ/m2) ISO 180 3.45 4.3 2.8 2.6
阻燃性 UL-94 V-0 V-0 V-0 V-0
通过表1可以得出:通过在聚乳酸树脂中添加高流动树脂、矿物填充物等成分,然后利用改性技术制成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优异,能够得到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较佳尺寸稳定性的产品。
并同时将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得到的样条作对比,得出:实施例2中的高流动树脂添加量少,样条表面有极少量浮纤,而实施例1中高流动树脂添加量多,样条表面无浮纤,因此,随着高流动树脂的添加量变多,产品表面浮纤会降低。
将实施例3及实施例4中得到的样条作对比,得出:实施例3中用两种矿物填充物复配,产品表面无浮纤,实施例4中采用一种矿物填充物,表面存在极少量浮纤,因此,采用复配的矿物填充物会使效果更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产品,所述产品为经所述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成型后产生的产品,该产品的最薄的部分(即薄壁部)的厚度为0.6-1.2mm,较优的为0.8-1.2mm,最优的为1.0-1.2mm。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通过在聚碳酸酯树脂中添加高流动树脂、矿物填充物等组分,不仅能够得到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较佳尺寸稳定性的产品,而且能够大幅降低浮纤现象,使产品表面达到无浮纤的效果,免喷涂,使产品用于无需喷漆的外观件及薄件中。

Claims (10)

1.一种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表示包括:
所述高流动树脂的熔融指数大于10g/1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环境温度为300℃,负荷为1.2Kg的情况下,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指数为3-50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流动树脂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及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橡胶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填充物为硅灰石、滑石粉、云母及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灰石为长径比大于4的硅灰石,所述滑石粉的颗粒粒度为5000-30000目,所述硫酸钡的密度大于4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填充物的重量份数为5-2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四氟丁基磺酸盐、磷酸脂、次磷酸酯、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还包括抗滴落剂、静电防止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脱模剂以及着色剂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经所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成型后产生的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最薄的部分的厚度为0.6-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最薄的部分的厚度为0.8-1.2mm。
CN201510737695.6A 2015-11-04 2015-11-04 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 Pending CN1066337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7695.6A CN106633749A (zh) 2015-11-04 2015-11-04 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7695.6A CN106633749A (zh) 2015-11-04 2015-11-04 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33749A true CN106633749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11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7695.6A Pending CN106633749A (zh) 2015-11-04 2015-11-04 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33749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4856A (zh) * 2002-03-27 2004-07-21 ������������ʽ���� 阻燃性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4403295A (zh) * 2014-12-17 2015-03-11 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阻燃高光泽无机纤维增强pc/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755A (zh) * 2014-11-24 2015-03-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用途、电子设备机壳和/或模组的胶框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4856A (zh) * 2002-03-27 2004-07-21 ������������ʽ���� 阻燃性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4448755A (zh) * 2014-11-24 2015-03-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用途、电子设备机壳和/或模组的胶框的制备方法
CN104403295A (zh) * 2014-12-17 2015-03-11 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阻燃高光泽无机纤维增强pc/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6712B2 (en) Ultralow-glossiness, ultralow-temperature resistant ASA resin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0915409B1 (ko) 내광성이 우수한 저광택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CN103059537B (zh) 一种高刚高流动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4073A (zh) 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589131A (zh) 一种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8178B (zh) 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89844A (zh) Pbt/as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2741A (zh) 一种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2963A (zh) 聚苯硫醚/钨粉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036891B1 (ko) 고분자 조성물, 성형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815101A (zh) 一种无卤阻燃、玻纤增强pa/as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63123A (ko) 저광택 및 내광성이 우수한 폴리카보네이트-abs계 얼로이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품
CN104031384A (zh) 一种高光泽低翘曲尼龙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3748A (zh) 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
CN104774440A (zh) 高流动性纤维增强pc/asa复合材料及其产品
CN107304290A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CN106398111A (zh) 一种peek/玻璃纤维/高岭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4291A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CN102863731A (zh) Abs复合塑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70066103A (ko) 무광 및 유광이 우수한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CN107177182A (zh) 矿物增强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产品
CN106832990A (zh) 一种高韧性pvc脂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106066B2 (ja) ウェルド部の外観に優れた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6633749A (zh) 矿物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产品
CN104877296A (zh) Abs/回收pet复合材料及其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