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4750A - 一种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方法一种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方法一种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4750A
CN106614750A CN201611257382.1A CN201611257382A CN106614750A CN 106614750 A CN106614750 A CN 106614750A CN 201611257382 A CN201611257382 A CN 201611257382A CN 106614750 A CN106614750 A CN 106614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ckroach
gel bait
ethiprole
ba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573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14750B (zh
Inventor
王柏海
熊鹰
周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Planck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Planck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Planck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Planck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573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14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14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4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14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4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0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ontaining a foodstuff as carrier or diluent, i.e. baits
    • A01N25/00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ontaining a foodstuff as carrier or diluent, i.e. baits insecticid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no bond to a nitrogen at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取蟑螂,饲养5‑10天,剖取蟑螂中肠,与蟑螂粪便一同研磨捣碎,加入按重量计1.5‑2.5倍量的有机溶剂并通过索氏抽提法抽提5‑8小时,过滤得到抽提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灭蟑胶饵,所述灭蟑胶饵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氟虫腈或其衍生物0.01‑0.5份,蟑螂聚集信息素0.05‑0.5份,葡萄糖浆5‑30份,山梨糖醇5‑30份,黄油1‑15份,熟面粉1‑15份,麦芽糊精1‑10份,氮酮0.5‑10份,卡波姆940 0.3‑2份,三乙醇胺0.3‑2份,苯甲酸钠0.1‑1.5份,果冻30‑6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蟑螂胶饵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方法一种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方法及一种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蟑螂是世界性重要卫生害虫,污染食物,传染疾病,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由于交通便利和室内温湿度的适宜,蟑螂基本覆盖在除了北极和南极以外任何的地方。蟑螂的繁殖速度迅速,抵抗外界破坏的能力强,同时又具有很强的隐蔽能力,因此蟑螂的根除是很难做到的。
目前蟑螂防治主要剂型有悬浮剂、微囊悬浮剂、乳油、水乳剂、颗粒剂及胶饵等剂型,虽然都能防治蟑螂,但各有优缺点。
悬浮剂、微囊悬浮剂、乳油和水乳剂主要是滞留喷洒为主,其中悬浮剂、乳油和水乳剂能快速击倒蟑螂,而微囊悬浮剂可以长期控制蟑螂,但喷洒极容易污染环境、威胁施药人员和室内居民身体健康,操作不便捷,需要专业喷洒设备,不适合家庭和特殊场所,也容易伤害天敌、宠物等。
颗粒剂相对于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对环境污染较小或者不污染,对人畜相对安全,也能将蟑螂控制彻底,但是颗粒剂的引诱性和适口性不如胶饵强,不能长期控制蟑螂,另外,颗粒剂施药过程中需要垫纸片或其它容器,裸露在外,极易引起宠物、小孩的误食,还容易污染室内环境。
胶饵施药方便,对人畜无害,且不污染环境,普通人都能轻松操作产品灭蟑,基本都可以将蟑螂巢穴整窝端掉,它可以用于家庭、食品厂、酒店、幼儿园、学校、医院等特殊产所,是灭蟑最佳剂型产品,被发达国家接受,并被WHO推荐灭蟑剂型。一个好的胶饵产品其核心主要有3点,其一,需要有好的引诱性,目前市场主要产品都是靠食物引诱或者其它化学物质,引诱效果一般;其二,需要好的触杀性,目前主要胶饵产品功能基本都是胃毒,靠蟑螂取食胶饵,才能让蟑螂中毒死亡,如果蟑螂仅只在药剂上爬但不取食,蟑螂不会死亡,增加了蟑螂逃亡的几率;其三,最好既能快速将蟑螂密度控制下来,又能也让蟑螂有时间感染药剂并带回巢穴,在蟑螂之间相互传递,从而杀灭所有被感染的蟑螂。目前市场产品胶饵特点要么就是速效性,快速灭蟑,但不能有效连锁灭蟑,要么就是慢性,能连锁灭蟑,很好的控制蟑螂种群密度,但不能快速灭蟑,再施药后一段时间,室内人员还需忍受蟑螂的为害。
经研究发现,蟑螂是一类“准社会性”昆虫,具有聚集习性,其自身的“气味”能引诱同种个体聚集。蟑螂个体的出现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聚集信息素的影响更为直接。聚集信息素在其粪便和中肠当中,有保护、繁殖、喂食或其它功能,对各龄幼虫、雄虫、雌虫都能起到诱集作用,与杀虫剂配合使用,聚而杀之,降低其趋避性,提高防治效果。
此外,蟑螂外表为蜡质层,药剂难以侵入到蟑螂体内触杀而死,而一般来说致死最低剂量可以将蟑螂触杀而死,但由于蜡质层的存在,需要将最低剂量增加到3-5倍左右,因此,需要渗透剂作用破坏蜡质层,最低剂量的药剂将蟑螂触杀而死。
现在市场上大部份的杀蟑胶饵都是以简单的食物引诱为主,一般是以糖、奶油、淀粉为主。引诱取食效果不是很理想。本发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蟑螂聚集信息素与食物引诱相结合,开发出引诱取食效果更理想的新型杀蟑胶饵,较好地解决了杀蟑胶饵引诱取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另外添加渗透剂提高触杀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方法,所述蟑螂聚集信息素。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取蟑螂,饲养5-10天,剖取蟑螂中肠,与蟑螂粪便一同研磨捣碎,加入按重量计1.5-2.5倍量的有机溶剂并通过索氏抽提法抽提5-8小时,过滤得到抽提物。
蟑螂个体的出现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聚集信息素的影响更为直接。聚集信息素在其粪便和中肠当中,有保护、繁殖、喂食等功能,对各龄幼虫、雄虫、雌虫都能起到诱集作用,与杀虫剂配合使用,可以起到聚而杀之的作用,降低其趋避性,提高防治效果。
优选地,所述蟑螂为7龄若虫-3天成虫的蟑螂。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灭蟑胶饵,所述灭蟑胶饵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氟虫腈或其衍生物0.01-0.1份
蟑螂聚集信息素0.05-0.5份
葡萄糖浆5-30份
山梨糖醇5-30份
黄油1-15份
熟面粉1-15份
麦芽糊精1-10份
氮酮0.5-10份
卡波姆940 0.3-2份
三乙醇胺0.3-2份
苯甲酸钠0.1-1.5份
果冻30-60份,
其中,所述蟑螂聚集信息素是由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
目前,灭蟑胶饵的有效成分颇多,有氟虫腈、呋虫胺、氟虫胺、吡虫啉、残杀威、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氟蚁腙、硼酸、蟑螂病毒等有效成分,其中毒死蜱、残杀威、乙酰甲胺磷属于中等毒性,速效快,连锁灭蟑效果较差,趋避性强,有不舒服的味道,不适合真正符合效果和安全的灭蟑胶饵有效成分。氟虫胺、呋虫胺、氟蚁腙、硼酸的最佳致死量偏高(0.5%-10%),含量偏高,对环境危害高。蟑螂病毒生产成本高,而且对蟑螂致死速度慢,对于害怕蟑螂的人来讲,不适合。而氟虫腈及氟虫腈的衍生化合物致死剂量最低,且速效快,触杀强,并且适合蟑螂带毒回巢穴进行感染,从而能快速灭蟑还可以连锁灭蟑。胶饵在加工过程中不需要有机溶剂,这样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蟑螂聚集信息素、蟑螂喜食饵料,利用增稠剂卡波姆940,在真空乳化搅拌机中均质剪切,保障产品混合均匀细腻,粘附力强,保湿性好,便于蟑螂长期取食,提高药效,同时方便包装,便于运输、使用、及储存。
优选地,所述灭蟑胶饵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氟虫腈或其衍生物0.04-0.10份
蟑螂聚集信息素0.05-0.2份
葡萄糖浆8-20份
山梨糖醇8-20份
黄油3-10份
熟面粉5-15份
麦芽糊精2-8份
氮酮2-8份
卡波姆940 0.5-1.5份
三乙醇胺0.5-1.5份
苯甲酸钠0.2-1.0份
果冻35-55份。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所述灭蟑胶饵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果冻加热使其熔化,得到果冻液,保温待用;
2)将葡萄糖、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氮酮和苯甲酸钠加入所述果冻液中溶解,最后加入卡波姆940,浸泡;
3)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得到膏状物,再加入融化的黄油搅拌并均质;
4)加入熟面粉,搅拌并均质后冷却;
5)加入氟虫腈或其衍生物以及蟑螂信息聚集素,搅拌并均质后得到所述灭蟑胶饵。
优选地,所述氟虫腈或其衍生物在投料前先被配制成3-7%的悬浮剂,优选地,所述悬浮剂的D98≤5μm。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浸泡时间为20-40min,优选地,浸泡后,将混合液的温度保持在40-50℃。
优选地,所述步骤3)、4)、5)中的搅拌时间均为15min,优选地,,所述步骤3)、4)、5)中的均质时间均为2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均质后将物料冷却至30℃以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蟑螂信息素提取方法能够有效提取蟑螂体内的信息素,该信息素能够起到诱引蟑螂聚集的作用;
(2)本发明的灭蟑胶饵使用本发明中提取的蟑螂聚集信息素作为引诱剂,氟虫腈及其衍生物作为主要灭蟑活性成分,并使用其他诱食辅料混合制备,可快速引诱蟑螂接触和取食食饵,能快速提升灭蟑效果,利于蟑螂种群控制;
(3)本发明的灭蟑胶饵可以让蟑螂有时间感染药剂并带回巢穴,在蟑螂之间相互传递毒性,从而将整窝蟑螂端除;
(4)本发明的灭蟑胶饵即可触杀又可胃毒,比喷洒和其它胶饵类药品对环境提供更好的保护,最少的有效含量与最好防治效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方案;
(5)本发明的灭蟑胶饵制备方法成熟稳定,所选用的参数特别适合保留蟑螂信息素和氟虫腈或其衍生物的活性,并且可以使其与诱食组分及其他辅料之间充分混匀,达到最好的制备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
取蟑螂若虫7龄-3天蟑螂成虫集中放置在养殖箱饲养5天,将蟑螂粪便搜集,并将所有蟑螂进行解剖取其中肠,进行研磨捣碎,称量后,以1:1.5加入无水乙醇,通过索氏抽提法抽提8小时,过滤得到抽提物,具有浓烈的尿骚味。放置-4℃冰箱保存。
实施例2
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
取蟑螂若虫7龄-3天蟑螂成虫集中放置在养殖箱饲养10天,将蟑螂粪便搜集,并将所有蟑螂进行解剖取其中肠,进行研磨捣碎,称量后,以1:2.5加入无水乙醇,通过索氏抽提法抽提5小时,过滤得到抽提物,具有浓烈的尿骚味。放置-4℃冰箱保存。
实施例3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灭蟑胶饵
1)将果冻加热使其熔化,得到果冻液,保温待用;
2)将葡萄糖、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氮酮和苯甲酸钠加入所述果冻液中溶解,最后加入卡波姆940,浸泡20min,浸泡后将混合液的温度保持在40℃;
3)加入三乙醇胺,搅拌10min,得到膏状物,再加入融化的黄油搅拌10min并均质1min;
4)加入熟面粉,搅拌10min并均质1min后冷却;
5)加入氟虫腈以及实施例1中制备的蟑螂信息聚集素,搅拌10min并均质1min后得到所述灭蟑胶饵,其中氟虫腈或其衍生物在投料前先被配制成3%的悬浮剂,悬浮剂的D98≤5μm。
其中,各组分的添加量为:
氟虫腈或其衍生物悬浮液2.0g
蟑螂聚集信息素0.1g
葡萄糖浆10g
山梨糖醇12g
黄油5g
熟面粉10g
麦芽糊精24g
氮酮3g
卡波姆940 0.9g
三乙醇胺0.9g
苯甲酸钠0.5g
果冻51.6g。
实施例4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灭蟑胶饵
1)将果冻加热使其熔化,得到果冻液,保温待用;
2)将葡萄糖、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氮酮和苯甲酸钠加入所述果冻液中溶解,最后加入卡波姆940,浸泡40min,浸泡后将混合液的温度保持在50℃;
3)加入三乙醇胺,搅拌20min,得到膏状物,再加入融化的黄油搅拌20min并均质3min;
4)加入熟面粉,搅拌20min并均质3min后冷却;
5)加入氟虫腈以及实施例2中制备的蟑螂信息聚集素,搅拌20min并均质3min后得到所述灭蟑胶饵,其中氟虫腈或其衍生物在投料前先被配制成7%的悬浮剂,悬浮剂的D98≤5μm。
其中,各组分的添加量为:
氟虫腈或其衍生物悬浮液1.0g
蟑螂聚集信息素0.1g
葡萄糖浆15g
山梨糖醇18g
黄油6g
熟面粉9g
麦芽糊精5g
氮酮4g
卡波姆940 0.8g
三乙醇胺0.8g
苯甲酸钠0.4g
果冻39.9g。
实施例5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灭蟑胶饵
1)将果冻加热使其熔化,得到果冻液,保温待用;
2)将葡萄糖、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氮酮和苯甲酸钠加入所述果冻液中溶解,最后加入卡波姆940,浸泡30min,浸泡后将混合液的温度保持在45℃;
3)加入三乙醇胺,搅拌15min,得到膏状物,再加入融化的黄油搅拌15min并均质2min;
4)加入熟面粉,搅拌15min并均质2min后冷却;
5)加入氟虫腈以及实施例1中制备的蟑螂信息聚集素,搅拌15min并均质2min后得到所述灭蟑胶饵,其中氟虫腈或其衍生物在投料前先被配制成5%的悬浮剂,悬浮剂的D98≤5μm。
其中,各组分的添加量为:
氟虫腈或其衍生物1.0g
蟑螂聚集信息素0.2g
葡萄糖浆12g
山梨糖醇9g
黄油8g
熟面粉11g
麦芽糊精5g
氮酮5g
卡波姆940 0.8g
三乙醇胺0.8g
苯甲酸钠0.3g
果冻46.90g。
实施例6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灭蟑胶饵
1)将果冻加热使其熔化,得到果冻液,保温待用;
2)将葡萄糖、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氮酮和苯甲酸钠加入所述果冻液中溶解,最后加入卡波姆940,浸泡30min,浸泡后将混合液的温度保持在45℃;
3)加入三乙醇胺,搅拌15min,得到膏状物,再加入融化的黄油搅拌15min并均质2min;
4)加入熟面粉,搅拌15min并均质2min后冷却;
5)加入氟虫腈以及实施例1中制备的蟑螂信息聚集素,搅拌15min并均质2min后得到所述灭蟑胶饵,其中氟虫腈或其衍生物在投料前先被配制成5%的悬浮剂,悬浮剂的D98≤5μm。
其中,各组分的添加量为:
氟虫腈或其衍生物悬浮液1.2g
蟑螂聚集信息素0.1g
葡萄糖浆12g
山梨糖醇13g
黄油5g
熟面粉12g
麦芽糊精5g
氮酮5g
卡波姆940 0.7g
三乙醇胺0.7g
苯甲酸钠0.8g
果冻44.5g。
实施例7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灭蟑胶饵
1)将果冻加热使其熔化,得到果冻液,保温待用;
2)将葡萄糖、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氮酮和苯甲酸钠加入所述果冻液中溶解,最后加入卡波姆940,浸泡30min,浸泡后将混合液的温度保持在45℃;
3)加入三乙醇胺,搅拌15min,得到膏状物,再加入融化的黄油搅拌15min并均质2min;
4)加入熟面粉,搅拌15min并均质2min后冷却;
5)加入氟虫腈以及实施例2中制备的蟑螂信息聚集素,搅拌15min并均质2min后得到所述灭蟑胶饵,其中氟虫腈或其衍生物在投料前先被配制成5%的悬浮剂,悬浮剂的D98≤5μm。
其中,各组分的添加量为:
氟虫腈或其衍生物1.6g
蟑螂聚集信息素0.12g
葡萄糖浆8g
山梨糖醇18g
黄油6g
熟面粉9g
麦芽糊精4g
氮酮7g
卡波姆940 1.2g
三乙醇胺1.2g
苯甲酸钠0.6g
果冻43.28g。
实验例
灭蟑实验
1.试虫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10~15天成虫,雌、雄各半。
2.试验方法
1)将100只德国小蠊放入关闭门的方箱装置,塞紧放虫孔,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在箱内一角放置10克待测胶饵(分别为实施例3-7中制备的灭蟑胶饵),对角放置德国小蠊饲料,中央放置盛有浸水棉球培养皿。逐日观察试虫死亡情况,并将死虫取出、计数,连续观察至投饵后第12天,测试应设三次及以上重复,并设正常饲料饲养为空白对照。每次实验结束后应清洗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见表1。
2)模拟现场中设置德国小蠊藏匿场所。释放100只德国小蠊于模拟现场内。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按推荐的一个房间胶饵的实际用量(分别为实施例3-7中制备的灭蟑胶饵,推荐剂量为0.2g/㎡)对角放置于两个培养皿中,另一个对角放置盛德国小蠊的培养皿,各培养皿旁边均应平行放置一个盛有浸水棉球的培养皿。关闭门窗,并计时。每天检查并记录死亡虫数,连续观察至投饵后12d,实验结果见表2。
表1杀蟑胶饵室内杀灭德国小蠊实验结果
表2蟑螂病毒杀蟑饵剂模拟现场杀灭德国小蠊试验结果
实验例2
杀蟑胶饵的毒性实验(以实施例7为说明):
一、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受试物:杀蟑胶饵配方按实施例7的配方。以蒸馏水为溶剂,配置成50%(m/v)的混悬液。
2.实验动物:由安徽省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SD大鼠1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96g~215g,健康状况良好,许可证号:AHXK(皖)2014-0006,质量合格证号:34013100000954,并在此基础上检疫3d。饲料由安徽省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动物饲养环境,温度21℃~25℃,相对温度50%~70%。
3.试验方法:依据国标GB15670-1995,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限量试验方法,即5000mg/kg·BW,将雌,雄大鼠各5只,隔夜禁食。将受试物混悬液,以1.0ml/100g·BW。一次经口灌胃。染毒后观察2周,记录动物体重、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
根据雌、雄大鼠死亡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急性经口毒性分级标准和农业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3.3.2.8中表2“农药产品毒性分级及标识”,对受试物做出急性经口毒性分级。
(二)试验结果见表3。
表3杀蟑胶饵对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动物中毒症状与死亡情况:
雌、雄大鼠经口染毒后未见明显中毒症状,观察至14d大鼠无死亡
实验例3
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受试物:氟虫腈杀蟑胶饵(本实验例以及后文中的实验例4-6中使用的杀蟑胶饵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7中的配方和制备方法)。
2.实验动物:由安徽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SD大鼠1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216g~235g,健康状况良好,许可证号:AHXK(皖)2014-0006,质量合格证号:34013100000954,并在此基础上检疫3d。饲料由安徽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饲养环境;温度21℃-25℃,相对湿度50%~70%。
3.试验方法:依据国标GB15670-1995,采用限量试验方法,计量为5000mg/kg·BW,将受试物直接涂皮。给药前24h在大鼠背部皮肤脱毛,观察1d,皮肤无破损。称重后固定大鼠,在4×5㎝2面积内定量涂抹受试物,塑料薄膜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涂药持续4h后以温水洗去皮肤上的药物。染毒后观察2周,记录动物体重、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中急性经皮毒性分级标准和农业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3.3.2.8中表2“农药产品毒性分级及标识”,对受试物做出急性经皮毒性分级。
(二)试验结果见表4
表4氟虫腈杀蟑胶饵对大鼠急性经皮毒性实验结果
动物中毒症状与死亡情况:
雌、雄大鼠经皮染毒后未见明显中毒症状,观察14d大鼠无死亡。
实验例4
眼刺激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受试物:氟虫腈杀蟑胶饵。
2.实验动物:大耳白兔4只,体重2.4kg~2.7kg,雌雄各半,由北京金牧阳实验动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普通级。许可证号:SCXK(京)2010-0001,动物合格证号:1180480000096。兔双眼无异常,健康状况良好,并在此基础上检疫3d。饲料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饲养环境:温度:21℃~25℃,相对湿度50%~70%。3.试验方法:依据国标GB15670-1995,大耳白兔4只,右眼为受试眼,左眼为对照。将实施例6配方的氟虫腈杀蟑胶饵0.1g置入兔右侧眼结膜囊内,轻轻闭合眼睑1s,给药后分别观察1h、24h、48h、72h、4d、5d、7d的刺激反应,记录结膜、虹膜和眼角膜损伤程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灯具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中眼刺激性分级标准判断眼损伤部位,计算损伤程度积分,并作出刺激性评价。
(二)试验结果见表5
给药后:
眼刺激积分指数(I.A.O.I)为3.5;
眼刺激平均指数(M.I.O.I)48h后为0。
表5氟虫腈杀蟑胶饵对大耳白兔眼睛刺激试验结果试验条件:不洗眼
实验例5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受试物:氟虫腈杀蟑胶饵。
2.实验动物:白色豚鼠4只,雌、雄各半,由北京金牧阳实验动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普通级。许可证号:SCXK(京)2014-0004,动物合格证号:11357400000115。体重265g~281g。豚鼠皮肤无异常,健康状况良好,并在此基础上检疫3d,饲料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饲养环境:温度21℃~25℃,相对温度:50%~70%。3.试验方法:依据国标GB15670-1995。实验前24h,将豚鼠背部两侧剪毛,面积各约6cm2。实施例11配方的受试物0.5g涂于豚鼠左侧皮肤,右侧作对照。涂上农药后,用2层纱布,1层塑料薄膜覆盖,以无刺激胶布封闭固定,涂敷持续时间4h。试验结束时,用水洗去残留农药,给药后分别观察豚鼠皮肤1h、24h、48h、72h的刺激反应。分别记录皮肤红斑、水肿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中急性皮肤刺激性分级标准,判断皮肤反应并计算刺激反应积分,做出刺激性评价。
(二)实验结果见表6。
表6氟虫腈杀蟑胶饵对豚鼠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实验例6
变态反应(致敏)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受试物:氟虫腈杀蟑胶饵。
2.实验动物:白色豚鼠20只,雌、雄各半,由北京金牧阳实验动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普通级。许可证号:SCXK(京)2014-0004,动物合格证号:11357400000115。体重257g~273g。豚鼠皮肤无异常,健康状况良好,并在此基础上检疫3d。饲料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饲养环境:温度21℃~25℃,相对湿度50%~70%。
3.试验方法:依据国标GB15670—1995。接触致敏的发病过程分为致敏和激发2个阶段。
(1)致敏接触:试验前24h将动物背部左侧去毛3cm×3cm。将试验实施例11配方的受试物0.2g,涂在一侧动物去毛区,用2层纱布、1层塑料薄膜覆盖,以无刺激胶布封闭固定。分别持续6h,去掉去掉斑贴物。7d和14d以同样方法重复接触一次。
(2)激发接触:末次致敏14d后进行激发接触,激发前24h将2组动物右侧皮肤去毛2cm×2cm,试验组及阴性对照组每只动物给予受试农药0.1g。各组动物包扎方法同致敏接触。6h后去除各组受试物即刻观察皮肤反应,记录红斑或水肿得分数,以后每日观察1次,至12d,因无致变反应,故进行2次激发并连续观察至12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皮肤致敏强度分级方法判断致敏强度。
(3)阳性对照:以2、4-二硝基氯代苯为阳性对照物,采用麻油和丙酮(1﹕1)配制成1%的溶液,试验方法和步骤与试验组相同。本次试验评价,参照本实验室2014年2月的阳性试验结果。
(二)试验结果
实验动物给予激发接触后,皮肤未出现过敏反应,结果见表7。
0.05%氟虫腈杀蟑胶饵对豚鼠皮肤致敏率为0%,皮肤致敏率强度分级为Ⅰ级,属弱致敏物。
表7氟虫腈杀蟑胶饵对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取蟑螂,饲养5-10天,剖取蟑螂中肠,与蟑螂粪便一同研磨捣碎,加入按重量计1.5-2.5倍量的有机溶剂并通过索氏抽提法抽提5-8小时,过滤得到抽提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蟑螂为7龄若虫-3天成虫的蟑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4.一种灭蟑胶饵,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蟑胶饵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氟虫腈或其衍生物0.01-0.5份
蟑螂聚集信息素0.05-0.5份
葡萄糖浆5-30份
山梨糖醇5-30份
黄油1-15份
熟面粉1-15份
麦芽糊精1-10份
氮酮0.5-10份
卡波姆940 0.3-2份
三乙醇胺0.3-2份
苯甲酸钠0.1-1.5份
果冻30-60份,
其中,所述蟑螂聚集信息素是由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蟑胶饵,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蟑胶饵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氟虫腈或其衍生物0.02-0.1份
蟑螂聚集信息素0.05-0.2份
葡萄糖浆8-20份
山梨糖醇8-20份
黄油3-10份
熟面粉5-15份
麦芽糊精2-8份
氮酮2-8份
卡波姆940 0.5-1.5份
三乙醇胺0.5-1.5份
苯甲酸钠0.2-1.0份
果冻35-55份。
6.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灭蟑胶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果冻加热使其熔化,得到果冻液,保温待用;
2)将葡萄糖、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氮酮和苯甲酸钠加入所述果冻液中溶解,最后加入卡波姆940,浸泡;
3)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得到膏状物,再加入融化的黄油搅拌并均质;
4)加入熟面粉,搅拌并均质后冷却;
5)加入氟虫腈或其衍生物以及蟑螂信息聚集素,搅拌并均质后得到所述灭蟑胶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虫腈或其衍生物在投料前先被配制成3-7%的悬浮剂,优选地,所述悬浮剂的D98≤5μ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浸泡时间为20-40min,优选地,浸泡后,将混合液的温度保持在40-5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4)、5)中的所有搅拌时间均为10-20min,优选地,所述步骤3)、4)、5)中的所有均质时间均为1-3min。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均质后将物料冷却至30℃以下。
CN201611257382.1A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方法一种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614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7382.1A CN106614750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方法一种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7382.1A CN106614750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方法一种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4750A true CN106614750A (zh) 2017-05-10
CN106614750B CN106614750B (zh) 2018-12-21

Family

ID=58837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57382.1A Active CN106614750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方法一种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475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2450A (zh) * 2017-11-30 2018-04-17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引诱剂及其用途
CN109122726A (zh) * 2018-10-21 2019-01-04 江苏长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连锁传递效应的杀蟑螂凝胶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1227A (zh) * 2018-10-21 2019-01-18 江苏长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杀蟑螂凝胶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9557A (zh) * 2021-07-15 2021-10-22 云南京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虫沙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3519566A (zh) * 2021-07-15 2021-10-22 云南京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从蟑螂虫沙中制备蟑螂聚集信息素提取物的方法及其用途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6684A (zh) * 2012-05-29 2012-10-03 佘延英 控制德国小蠊的毒饵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6684A (zh) * 2012-05-29 2012-10-03 佘延英 控制德国小蠊的毒饵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纸上魔方: "《温柔的化学》", 31 October 2013, 贵州人民出版社 *
韩秀华等: ""美洲大蠊各虫态粪便提取物的聚集活性研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马延军等: ""氟虫腈蟑螂饵剂浓度与灭效关系的研究"",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2450A (zh) * 2017-11-30 2018-04-17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引诱剂及其用途
CN109122726A (zh) * 2018-10-21 2019-01-04 江苏长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连锁传递效应的杀蟑螂凝胶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1227A (zh) * 2018-10-21 2019-01-18 江苏长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杀蟑螂凝胶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9557A (zh) * 2021-07-15 2021-10-22 云南京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虫沙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3519566A (zh) * 2021-07-15 2021-10-22 云南京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从蟑螂虫沙中制备蟑螂聚集信息素提取物的方法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4750B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4750B (zh) 一种蟑螂聚集信息素的提取方法一种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2527B (zh) 一种具有诱虫作用的呋虫胺杀虫剂
CN108498378A (zh) 一种驱蚊、止痒、消肿的复方植物精油及其应用
Eldredge et al. Cat Owner's Home Veterinary Handbook, Fully Revised and Updated
PT2081428E (pt) Composição antipediculose com actividade asfixiante para os piolhos
CN103039451A (zh) 一种粉剂型蟑螂饵料
CN109985090A (zh) 一种复方抗体外寄生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5328B (zh) 一种新型蟑螂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2285A (zh) 一种含有蟑螂病毒的杀蟑饵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04854A (zh) 辣根素与烟碱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5994431B (zh) 高效持久的白蚁防治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049433A1 (en) Semiochemical composi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hematophagous diptera insects from landing and biting animals
CN106035385A (zh) 一种高效无毒蚊虫胶粘剂
CN106035330A (zh) 一种粘蚊胶粘剂
CN105961391A (zh) 一种高效蚊虫胶粘剂
CN117084254B (zh) 一种适用于动物及环境杀蜱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hurvey et al. Fluoride accumulation in foodstuff and dietary intake in a fluoride-endemic area of chandrapur district, Maharashtra
CN106234477B (zh) 一种诱杀螨虫香粉的应用方法
CN106070198A (zh) 一种无毒低成本蚊虫胶粘剂
Shipley The minor horrors of war
Link et al. Rodenticides in bubonic-plague control
CN106376615A (zh) 安全型杀虫释放控制组合物
CN106538591A (zh) 含甲基嘧啶磷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Hinson Biology and control of the bed bug Cimex lectularius l.
CN104147000B (zh) 一种防治牛羊焦虫病及传播媒介蜱的药物喷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