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933C - 喂纱器 - Google Patents

喂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933C
CN1065933C CN96197658A CN96197658A CN1065933C CN 1065933 C CN1065933 C CN 1065933C CN 96197658 A CN96197658 A CN 96197658A CN 96197658 A CN96197658 A CN 96197658A CN 1065933 C CN1065933 C CN 10659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
spare
yarn
yarn feeder
annular so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7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0152A (zh
Inventor
佩尔·奥尔森
克特·A·G·雅各布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mminger IRO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emminger IRO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95384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9538449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mminger IRO GmbH filed Critical Memminger IRO GmbH
Publication of CN1200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0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9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3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48Thread-feed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48Thread-feeding devices
    • D04B15/482Thread-feeding devices comprising a rotatable or stationary intermediate storage drum from which the thread is axially and intermittently pulled off; Devices which can be switched between positive feed and intermittent f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Tension Adjustment In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Forwarding And Stor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特别用于针织机的喂纱装置,具有一个稳定的壳体(G),一个由电机(M)驱动用来绕纱的旋转件和一个用于旋转件的机械式退绕锁,退绕锁包括一个在运转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的支承件(W)上滑动的锁定件,锁定件能用于一个制动面(B)。当旋转件旋转时,锁定件在任一方向受到由摩擦接触而产生的阻力作用,于是相对于支承件(W)产生移动,或是移动至运转位置,或是转动至制动位置,这取决于旋转方向。支承件和锁定件是两个彼此嵌套的环形单元,它们能绕着旋转件的轴线(X)产生旋转,支承件和锁定件两个环形单元相互啮合区在一个环形段上,环形段中心线与旋转件的旋转轴线不同心,与制动面(B)配合作用的锁定件其外周(21)有一个制动区域(21′),制动区域被限定在周向。

Description

喂纱器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一种喂纱器。
US-A-3642219公开了一种已知的喂纱器,这种SFS-SEF喂纱器已经被申请人卖了二十多年。这种在US-A-3642219示意性示出的制轮反转机构装在与贮纱大滚筒连在一起的电动机顶壁和紧固在轴上的前置元件的轴承装置之间,轴装在机壳上。制轮件与直径相对较大的贮纱大滚筒的内周配合作用。在实际中应用的SFS/SFT喂纱器的制轮件是由一个塑料圆盘构成。圆盘在固定于轴上的叉状反作用件(counter member)内在运转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借助于圆盘的一个锋面和电机顶壁之间产生的摩擦接触产生的阻力使圆盘移动。反作用件有圆盘在反转方向上升的凹形导轨。在运转位置,圆盘必须从与在贮纱大滚筒内圆周上的制动面的接合中脱开。当贮纱大滚筒发生反转时,借助于横靠导轨的阻力,圆盘进入到制动位置,在制动位置上,圆盘被紧压在制动面上。贮纱大滚筒的反转可能有几种原因。在喂纱器的输入区,弹簧加载的探纱器能在贮纱大滚筒停止运动后拉回要卷绕的纱线或通过纱线的张紧使贮纱滚筒反转。而且,经常处理的纱线是有弹性的。贮纱大滚筒停止转动后,事先在要进入的纱线上产生的张力会通过纱线使贮纱大滚筒反转。最后,由于不正确的情形和人为的电机制动,趋向于使贮纱大滚筒反转的反转力矩就会产生。已知道的制轮反转机构制造工艺复杂、磨损严重,并且当电机加速或高速运转时,可能引起振动,这是因为圆盘在直径很大时活动性大并且有一个很长的力臂。已知的制轮反转机构需要几乎完全垂直设置的喂纱器,而这在实际情形中不可能达到。除此之外,必须采取复杂的结构措施去避免由于圆盘前表面与电机顶壁接触而引起的烧灼,所说的烧灼是由于旋转轴线方向接触面间的较大的距离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摩擦力产生的,这种摩擦力在高速旋转时必须被消除。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喂纱器,正如已公开的那样,具有简单的结构,易安装的制轮反转机构,这种机构运行可靠,磨损下降,并且耐用,而且不引起振动。
上述目的可由具有权利要求1所含特点的喂纱器实现。
由于阻力精确可调,各旋转件在高速条件下造成的重大影响可被消除。这是新型喂纱器的一个特别优势,新型喂纱器的旋转速度与已知的喂纱器相比可增加20%,其制动面的直径远小于可选的贮纱大滚筒的内径。如果旋转件有反转运动的趋势,制轮件借助于阻力动力相对于反作用平稳转动,直至由于相对旋转轴线偏心圆周使反作用制动区域向内或向外运动从而紧靠制动面,于是反转运动便被锁定。这种制动装置的接合协调而且可靠。高效制动就能产生。更重要的是一旦旋转件收到正确的旋转信号开始运转,制轮件能很容易地强制从制动面上脱开。制轮件于是能在限定的运转位置上可靠地返回。制轮件和制动面的啮合范围被设计为大表面,以便在喂纱器中不激发振动。制轮反转机构运行时低磨损而且可靠耐久。要指出的是:通过选定偏心距和偏心圆周直径,当制轮反转机构啮合或脱开时,其操作特性能被精确、适度地预先确定。
根据权利要求2,制轮反转机构通过一个最优的尤其是完全独立于贮纱大滚筒尺寸的较小直径来实现操作。
根据权利要求3,阻力动力能通过预先选择弹簧力来确定。可选择地,制轮件的受压逆着重力作用方向,因而喂纱器能被安装到任何操作位置而不损害制轮反转机构。此外,制轮件和阻力面之间的接触区域能被设在相对靠近旋转件的旋转轴,这样即使在大的加速度和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制轮件也可避免受灼烧的危险,该接触区域由于制轮件的环形形状而被增大,因而在单位面积上具有相对较低的特定面积压力,但又保证了足够的阻力动力。
即使制轮件自动旋转至一个制动位置,在这个位置没有特别对接装置的帮助且制轮件恰好能制止一个反转,此时,制轮件的一个根据权利要求4的独立对接装置有可能起作用,所说的对接装置限定了最后的制动位置并且能消除作用在旋转件制动面上的多余侧向力。
权利要求5的实施例相当有用,电机固定在机壳上。制轮反转机构被很好的封闭且与贮纱大滚筒的操作区分开,这是因为在操作区脏物和棉绒不可避免地存在。由于制轮件与贮纱大滚筒内径没有关系,因而制动面的直径能被选得足够小,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在新型喂纱器中普遍存在的大加速度和高速下的振动。
根据权利要求6,通过与制轮反转机构一同运转,电机轴在反转运动的方向制动。
可选择地,制轮反转机构并不随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件的转动而转动。只有在产生反转时,制轮反转机构才起作用,从而通过例如在电机轴上的制动面使电机轴制动。
根据权利要求A,制轮件与制动环协同作用,,制动环的构成材料已能确保高效制动。
可选择地,制动环能直接被装在制轮件上面或其内部(权利要求9)。
根据权利要求10,配有例如滚花表面结构的制动面,制轮反转就能达到高效操作。所说的制动面能被设在金属体内部,例如在机壳内或机壳嵌入体内,因此制动面也能是一个金属面。
根据权利要求11的实施例易于制造。塑料成形零件之所以具有优越性在于它的尺寸精度高、重量轻、磨损低。由于制轮件受压是通过精确可调的弹簧力作用在阻力面上,因此应用自润滑的塑料材料就能确保制轮件长时间使用仍能平稳运转。在制动面上,自润滑效果不会对制动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因为借助于制轮件的偏心运动,会产生一个迅速的受力的接合。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具体实施例很容易安装,且长时间使用后能确保低损耗。
根据权利要求13,弹簧把环形圆盘和反转制轮机构的轮毂连为一个整体。凸出部件或加大部件是辅助安装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预先装配上述单元),因为即使在弹簧负荷下,圆形圆盘也不能从环形凸缘上脱下。在运行中,通常圆盘不会向上移动到凸出部件或加大部件。
本发明目的的实施例将借助于附图阐明,附图示出:
图1:具有制轮反转机构的喂纱器部分断面侧视图,
图2:制轮反转机构在运行位置的放大剖面图,
图3:制轮反转机构的一个反作用件的轴向平面视图,
图4:装在图3反作用件上的制轮反转机构的制轮件的轴向平面视图,及
图5-8:制轮反转机构的各种图解细节。
喂纱器(F),特别是用于针织机的喂纱器(F)具有固定的机壳(G),在其下侧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有一个通过电机(M)而按预定方向绕旋转轴线(X)旋转的贮纱大滚筒(T)。借助于安装在机壳支撑架(1)上的探测装置(D)产生的信号,电机(M)能被启动或切断,产生的信号也取决于卷绕到贮纱大滚筒(T)上的贮纱(未示出)的尺寸。供应给贮纱大滚筒(T)的纱线来自一个(未示出)纱管,纱线穿过固定的导纱器(2)和断纱自停装置(3),最后置于贮纱大滚筒(T)外围探测件(5)的监视之下。贮纱大滚筒(T)的一个前倾件(V)把卷绕到贮纱大滚筒(T)上的线圈向下推动,如图1所示,因而由许多线圈形成了贮纱,当贮纱要用时,纱线就会从贮纱大滚筒T上方被抽取。
在喂纱器(F)中,特别是在机壳(G)的上部顶壁(6)和电机轴(H)上端之间,有一个制轮反转机构(R)。制轮反转机构(R)包含图1实施例中紧固在电机轴(H)上的反作用件(W)和制轮件(S),制轮件可旋转地置于反作用件(W)之上并能相对旋转,而且被一根弱螺旋弹簧(4)向上加偏压。在顶壁(6)的嵌入体(7)内,制轮件(S)与制动面(B)配合作用,特别是用来阻止贮纱大滚筒(T)或电机轴(H)的反转运动,使它们静止不动。
根据图2,反作用件(W)是一个环形体(A1),具有一个轮毂(8),通过多边形内孔(9)固装在电机轴(H)的端部,环形体(A1)还有一个限定弹簧座(12)的径向凸缘(11)和一个沿轴向的环形凸缘(14),凸缘(14)有一个圆柱形外周面(15),其轴线(X1)相对电机轴(H)的旋转轴线(X)偏心设置。此外,在环形凸缘(14)周向限定的范围内有一个切口(17),形成了两个周向隔开的对接面(18和18′)。在环形凸缘(14)的末端部分,形成一个沿周向延伸的凸缘(16)。
制轮件(S),可转动地套在反作用件(W)上。制轮件也是一个环形体(A2),即一个环形圆盘(19),它有一个内孔(20)和一个圆柱形外周面(21),圆柱形外周面(21)与制动面(B)配合。在制轮反转机构(R)示出的运转位置,外周面(21)的中心线至少与旋转轴线(X)基本一致。内孔(20)的中心线与轴线(X1)一致,而轴线(X1)相对于旋转轴线(X)偏心设置。在环形圆盘(19)的一个锋面有一个螺旋弹簧(8)的接收槽(13),槽与外周面(21)同心。弹簧(4)的另一端装在凸缘(11)的弹簧座(12)内并压紧环形圆盘(19),这样至少环形圆盘的另一锋面的部份表面(22)贴紧阻力面(23),阻力面相对机壳(G)固定,鼻凸(26)伸进环形圆盘(19)的内孔(20),根据图4分别限定了两个对接面(27,27′)这两个对接面分别与另两个对接面(18和18′)共同起作用,以形成运转的位置和制动位置。制动面(B)和阻力面(23)设置于紧固在顶壁(6)的嵌入体(7)中。可以将制动面(B)和阻力面(23)直接设置在顶壁(6)上。
在这个实施例中,制动面(B)在起摩擦作用的材料如橡胶、弹性体或其它形式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制动环(24)上,制动环紧装在嵌入体(7)的座(25)中。在图2示出的运转位置,制轮反转机构(R)不影响电机轴(H)的正常旋转,在外周面(21)和制动面(B)之间,有一径向间隙(Y)。
两个环形体(A1,A2)最好为塑料成形件,例如注塑件。插入体(7)能由金属材料,如钢制成。制动面(B)可以直接在座(25)的内周壁上构成,也可最好是一个如滚花的较粗糙的表面结构。如果必要的话,外周面(21)也配备增加摩擦接触的结构。
根据图4,在运转位置,制轮件(S)被安装在图4反作用件(W)环形凸缘(14)的旋转位置,反作用件本身置于图3所示旋转位置。鼻凸(26)与对接面(18′)之上的对接面(27′)接合。外周面(21)于是必须与旋转轴线(X)同心并面对制动面(B),而且与制动面(B)(图2)之间有径向间隙(Y)。图3和图4的从动电机轴(H)通过反作用件(W)和制轮件(S)逆时针方向旋转,但制轮件不与制动面(B)接触。借助于弹簧(8)加载,制轮件(S)被紧压在阻力面(23)上,因此通过它们之间的摩擦接触,一个恒定的阻力动力就作用在制轮件(S)上,这个阻力动力保持制轮件(S)的接合面(27′)与接合面(18′)的接触。
静止的电机轴(H)万一有一个反转(在图3、4中,电机轴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借助于与阻力面(23)的接触,在制轮件(S)上就会产生一个逆时针方向的阻力。所说的阻力动力使制轮件(S)相对反作用件(W)在环形凸缘(14)上旋转,通过相对转动,制轮件(S)的外周面(21)外移并且在限定的周向制动范围内与制动面(B)相遇产生制动。电机轴(H)的进一步反转运动就被制止了。鼻凸(26)的一个接合面(27)恰好到达环形凸缘(14)的接合面(18)。
其时,如果电机轴(H)在正确的方向上被驱动,即在图3和图4的逆时针方向上,阻力面(23)上的阻力动力将阻止制轮沿这个方向的旋转。外周面(21)与制动面(B)脱开,而且轴线(X)将成为其中心轴线。
这种运动转换是可能的,环形体(A2)被紧固在顶壁(6)内成嵌入体(7)内,然而环形体(A1)绕着电机轴(H)或其末端(10)(末端轴于是得有一个外圆轴面)旋转,并最好有径向间隙,电机轴(H)的锋面(23′)于是作为阻力面并在预加载螺旋弹簧(4)的作用下与环形体(A1)的锋面(22′)配合作用。或是在电机轴(H)的外周,或是在环形体(A1)的内孔(9)中有制动面(B)。在后面一种情况下,环形体(A2)形成了反作用件(W),而环形体(A1)形成了制轮件(S)。
图5简单示出了图2、3和4所示的实施例。制轮件(S)可旋转地置于反作用件(W)外部上,并与外装的制动面(B)配合作用。
在图6中,阐明了所说运动转换的原理。反作用件(W)套在制轮件(S)外周且被固定(如十字线所示)。制轮件(S)相对电机轴(H)旋转。制动作用分别发生于内孔(9)、制动面(B)或电机轴(H)的外轴之间。
在根据与图5的作用原理图解相对应的图7的实施例中,在制轮件(S)的外周面(21)上有限的圆周范围内形成一个外凸的反作用制动面区域(21′)。反作用制动面(21′)与制动面(B)配合作用。
以相同的方式,在对应于图6作用原理的图8的实施例中,制轮件(S)的内孔(9)中,沿圆周方向有限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向内凸出的反作用制动面区域(9′),其与制动面(B)配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制动面(B)在电机轴(H)上。这儿反作用件(W)是一个为方便安装而具有多边外周的环形体。在图7和8中,反作用制动面区域(21′,9′)分别被制成曲率中心与圆柱表面(21或9)的中心不一致。即,区域(21′或9′)能做得曲率大些或小些,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特殊的制动效果。
图1示出的制轮反转机构也能被设置在电机(M)下面。制轮反转机构最好能被密封而不受脏物或棉绒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处理纱线时是不可避免的。与制动面(B)配合作用的制轮件的直径最好分别小于贮纱大滚筒(T)直径或其内径。制轮件与阻力面(23和23′)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有所选择,以便在弹簧(4)压力的作用下,阻力动力足够确保正常操作,但又足够低以消除制轮件过热或过烧的危险。

Claims (14)

1.喂纱器,尤其是用于针织机的喂纱器,有一个固定机壳和一个旋转件,借助于电机的开、关,旋转件能按预定的旋转方向被驱动,可转动地支撑于机壳上的所说旋转件用来把纱线卷绕到贮纱器内,贮纱器的贮纱面上绕有许多纱线,要用时,纱线能从上方退绕下来,并且还有一套传感装置用来探测退绕方向上贮纱器外周的运动变化,并且产生信号去启动或关闭电机,还有一个机械式的制轮反转机构用来阻止旋转件的反转,所说的机构包括一个制轮件,它可以相对一个反作用件运动,反作用件位于对接位置所限定的运转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为了在制动面的制动位置啮合,由于摩擦接触而产生一个阻力动力,在各种旋转情况中所说的制轮件以旋转件的旋转运动为基础,所说的阻力动力,使制轮件产生和反作用件旋转方向无关的位移,其结果是运动至运转位置或制动位置,其特征在于,反作用件(W)和制轮件(S)均为两个环形体(A1,A2),它们相互嵌套并绕着旋转件的轴线(X)相对转动,环形体(A1,A2)两者之间相互接合区域至少是一环形断面,其相对于旋转件轴线(X)偏心设置,与制动面(B)配合作用的制轮件(S)在其外周面(21)上有一个反作用制动面区域(21′,9′),该区域被限定在周向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形成制轮件(S)的环形体((A1或A2)的锋面受弹簧(4)力作用被压,弹力必须平行于旋转轴线(X)而作用于阻力面(23,23′),此阻力面位于机壳上或旋转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环形体间除了限定运转位置的接合面,还有一个限定相对旋转运动的接合面,它用来限定制动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旋转件是安装于机壳(G)内电动机(M)的电机轴(H),所说的电机轴固定安装贮纱大滚筒(T),在对着贮纱大滚筒(T)的机壳壁(6)和电机(M)之间有一个制轮反转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形成反作用件(W)的环形体(A1)紧固在电机轴(H)上,形成制轮件(S)的环形体(A2)可旋转地支承于反作用件环形体的外部,在机壳壁(6)内有一个制轮件(S)外部的制动面(B)和一个对着制轮件(S)的锋面的阻力面(2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形成反作用件(W)的环形体(A1)被固装在机壳壁(6)内,形成制轮件(S)的环形体(A2)被套在反作用件环形体内,制轮件(S)内部的制动面(B)和面对着制轮件(S)锋面的阻力面(23′)都分别设置在电机轴(H)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制动面(B)由制动环(24)形成,制动环由摩擦材料制成,所说制动环环绕着制轮件(S)或被制轮件(S)环绕,在制轮反转机构的运转位置有一径向间隙Y。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制造制动环的摩擦材料选自橡胶、弹性体和塑料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在制轮件(S)的内部或外部,装有一个由摩擦材料构成的制动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制动面(B,24,25)具有滚花的表面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到6和8到10之一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环形体(A1,A2)都是塑料成形件。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环形体(A1, A2)都是塑料成形件。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反作用件环形体包括一个紧固在电机轴(H)上的轮毂(8),所说的轮毂(8)有一个沿轴向的环形凸缘(14),环形凸缘有一个圆柱形外周(15)绕电机轴(H)的旋转轴线(X)偏心设置,和形成一个弹簧座(12)的径向凸缘(11),在环形凸缘(14)的外周面(15)形成两周向隔开的对接面(18,18′)它们缩进外周(15)或从所说的外周(15)凸出,制轮件环形体是一个有圆柱形外周面(21)和内孔(20)的环形圆盘(19),其中心轴线相对于外周面(21)的中心线偏心设置,其内径与轮毂(8)上凸缘(14)的外径相等,内孔(20)分别有一个内凸的鼻凸(26)或一个径向凸出部件,它们各自被限定在周向范围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在面对着径向凸缘(11)的环形圆盘(19)锋面,有一个装螺旋弹簧(4)的接收槽(13),螺旋弹簧(4)以旋转轴线(X)为中心线,弹簧(4)另一端搁在轮毂(8)的径向凸缘(11)的弹簧座(12)上,并且在凸缘(14)的自由端区域形成凸出部件或周向放大部件(16)。
CN96197658A 1995-10-16 1996-10-10 喂纱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0659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538449A DE19538449A1 (de) 1995-10-16 1995-10-16 Fadenliefergerät
DE19538449.0 1995-10-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0152A CN1200152A (zh) 1998-11-25
CN1065933C true CN1065933C (zh) 2001-05-16

Family

ID=7774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765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65933C (zh) 1995-10-16 1996-10-10 喂纱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015109A (zh)
EP (1) EP0856074B1 (zh)
KR (1) KR100282545B1 (zh)
CN (1) CN1065933C (zh)
DE (1) DE59604253D1 (zh)
ES (1) ES2142621T3 (zh)
TW (1) TW47560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40727A1 (de) * 1998-09-07 2000-05-25 Memminger Iro Gmbh Fadenliefergerät für Textilmaschinen
DE10113184B4 (de) * 2001-02-26 2006-04-20 Memminger-Iro Gmbh Fadenliefergerät mit Federanschlag für Fadenfühler
DE10234545B4 (de) * 2002-07-30 2005-12-15 Memminger-Iro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Liefern von Fäden
KR100734910B1 (ko) * 2005-10-25 2007-07-03 송유철 기계식 원사 저장장치를 갖는 환편기
CN101768833B (zh) * 2008-12-31 2012-03-28 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式不规则送纱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2219A (en) * 1969-02-26 1972-02-15 Rosen Karl I J Thread storage and delivery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s
DE2725185B1 (de) * 1977-06-03 1978-09-28 Iro Ab Fadenspeicher- und -liefer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85350A (en) * 1950-12-21 1954-08-03 Falk Corp Reverse rotation stop
SE314157B (zh) * 1967-10-20 1969-09-01 K Rosen
DE2312508C3 (de) * 1973-03-13 1975-10-16 Ab Iro, Ulricehamn (Schweden) Fadenliefervorrichtung für die intermittierende Fadenzufuhr zu Textilmaschinen, insbesondere Webmaschinen
CH623545A5 (zh) * 1977-01-17 1981-06-15 Iro Ab
SE511091C2 (sv) * 1993-04-21 1999-08-02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Garnmatare för textilmaskin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2219A (en) * 1969-02-26 1972-02-15 Rosen Karl I J Thread storage and delivery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s
DE2725185B1 (de) * 1977-06-03 1978-09-28 Iro Ab Fadenspeicher- und -liefervor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0152A (zh) 1998-11-25
EP0856074A1 (de) 1998-08-05
KR100282545B1 (ko) 2001-02-15
EP0856074B1 (de) 2000-01-19
ES2142621T3 (es) 2000-04-16
TW475602U (en) 2002-02-01
DE59604253D1 (de) 2000-02-24
US6015109A (en) 2000-01-18
KR19990064260A (ko) 1999-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49328A (en) Tensioning device for belt or chain drives
US5018384A (en) Rotational speed detector
US20140117136A2 (en) Hose Reel Rewind Speed Control
CN101272937B (zh) 座椅安全带自动伸缩器
EP0049897B1 (en) Yarn braking means for yarn feeding devices
CN1065933C (zh) 喂纱器
KR20010021685A (ko) 제어 센서가 있는 전기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러한액추에이터를 구비한 디스크 브레이크
US5186283A (en) Triple-wrap traction arrangement
US5050814A (en) Safety belt reeling mechanism
US3944156A (en) Thread storage and supply device
WO2000047454A2 (en) Device for winding and unwinding a seat belt
US3801845A (en) Rotational characteristics sensing and signal generating mechanism and a magnetic field interrupter therefor
US6168107B1 (en) Restraining means for limiting speeds of a measuring cable returning to a linear transducer which is a cable extension transducer
US5624085A (en) Tape measure
US4056239A (en) Yarn supply apparatus for positive thread supply
US4280668A (en) Thread-storage and delivery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s
US6984071B2 (en) Instrumented antifriction bearing for control wheel
KR100559328B1 (ko) 회전 테이블 장치
US5846124A (en) Centrifugal abrasive grain projecting device
US5322233A (en) Guide head for heavy winding rolls
CN100581967C (zh) 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驱动辊
CN101575777B (zh) 缝纫机
CA2063863A1 (en) Device for forming a constriction on the open end zone of a metal can
US5378199A (en) Automatic retrieving structure of sliding transmission disk of motorcyc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GB2306174A (en) Yarn fee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5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