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84351A - 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84351A
CN106584351A CN201611071281.5A CN201611071281A CN106584351A CN 106584351 A CN106584351 A CN 106584351A CN 201611071281 A CN201611071281 A CN 201611071281A CN 106584351 A CN106584351 A CN 106584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folder
semicircle
clamp assembly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712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文鼎
佘邵平
贾广营
严国辉
李亚
曾庆飞
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712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843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84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843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25B27/023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using scre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属于加工工具领域。拆装工具包括: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两个连杆组件,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均包括一对半圆夹和紧固件,一对半圆夹通过紧固件安装在一起且构成用于装夹待拆装零件的装夹孔,每个半圆夹的外壁上均设有耳板;每个连杆组件均包括连杆和滑动件,每个连杆均与装夹孔的轴线平行,每个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夹紧组件的半圆夹的耳板上,每个连杆的另一端可活动地插装在第二夹紧组件的半圆夹的耳板上,滑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对应的连杆上,且滑动件与第二夹紧组件的耳板的一侧相抵或与第二夹紧组件的耳板的另一侧相抵。本发明解决了过盈配合的管状零件不易拆装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工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管状零件的过盈配合是工程机械中一种很常见的配合方式,用于将两个管状零件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在一起。
对于两个过盈配合的管状零件来说,无论是在装配两个待装的管状零件时,还是在拆卸两个已装好的管状零件时,都需要在两个管状零件上施加很大的作用力,因此,两个管状零件的装配和拆卸都必须借助工具。现在通常采用两个管钳分别夹紧两个管状零件,然后通过人力将两个管状零件拆开或者装配在一起。然而,由于受到管钳结构的限制,所以管钳与管状零件之间只有较少的接触面积,不能保证装夹的稳定性,所以在拆装管状零件时容易脱开,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管钳在装夹管状零件时,也很容易对管状零件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过盈配合的管状零件不易拆装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所述拆装工具包括: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两个连杆组件,
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和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均包括一对半圆夹和紧固件,所述一对半圆夹通过所述紧固件安装在一起且构成用于装夹待拆装零件的装夹孔,每个所述半圆夹的外壁上均设有耳板,且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的半圆夹上的耳板与所述第二夹紧组件的半圆夹上的耳板相对平行设置;
每个所述连杆组件均包括连杆和滑动件,每个所述连杆均与所述装夹孔的轴线平行,每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的半圆夹的耳板上,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可活动地插装在所述第二夹紧组件的半圆夹的耳板上,所述滑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连杆上,且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二夹紧组件的耳板的一侧相抵或与所述第二夹紧组件的耳板的另一侧相抵。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安装组件,每个所述连杆通过对应的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夹紧组件上,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均套装在对应的所述连杆上,且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分别装夹在对应的所述耳板的两侧,所述连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相匹配的外螺纹。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连杆螺纹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外螺纹为粗牙螺纹。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半圆夹的沿其轴线方向的两侧边均设有安装板,每对所述半圆夹上的安装板一一对应布置,对应的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每个所述安装板上均设有安装孔,每对所述半圆夹上的安装孔一一对应布置,每个所述紧固螺栓均插装在对应的两个所述安装孔内,每个所述紧固螺母均套装在各自对应的所述紧固螺栓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孔包括铰制孔,每对所述半圆夹上的铰制孔一一对应布置,每两个对应的所述铰制孔内均插装有铰制螺栓组件。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半圆夹的内壁上均设有防滑垫。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滑垫为橡胶垫。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耳板焊接在对应的所述半圆夹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拆装工具拆卸第一管状零件和第二管状零件时,首先,将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通过各自的半圆夹和紧固件的配合分别夹紧第一个管状零件和第二个管状零件,然后,将两个连杆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夹紧组件的一对半圆夹的耳板上,接着,将滑动件套装在连杆上,并将两个连杆的另一端插装在第二夹紧组件的一对半圆夹的耳板中,使得滑动件位于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之间,最后,推动滑动件向背离第一夹紧组件的方向移动,使得滑动件能够推动第二夹紧组件背向第一夹紧组件移动,从而使得第二管状零件背向第一管状零件移动,以达到拆卸第一管状零件和第二管状零件的目的;在装配第一管状零件和第二管状零件时,首先,将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通过各自的半圆夹和紧固件的配合分别夹紧第一个管状零件和第二个管状零件,然后,将两个连杆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夹紧组件的一对半圆夹的耳板上,接着,将两个连杆的另一端插装在第二夹紧组件的一对半圆夹的耳板中,并将滑动件套装在连杆上,使得第二夹紧组件位于第一夹紧组件和滑动件之间,最后,推动滑动件向第二夹紧组件的方向移动,使得滑动件能够推动第二夹紧组件朝向第一夹紧组件移动,从而使得第二管状零件朝向第一管状零件移动,以达到装配第一管状零件和第二管状零件的目的。由于管状零件夹设在装夹孔内,所以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均能与管状零件之间存在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拆装工具对管状零件的装夹稳定性,消除了安全隐患。并且,由于装夹孔的形状与管状零件相匹配,所以能够有效的避免拆装工具对管状零件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拆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拆装工具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拆装工具的另一种使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紧组件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圆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第一夹紧组件,11-第一半圆夹,12-第二半圆夹,13-紧固件,131-紧固螺栓,132-紧固螺母,14-耳板,15-安装板,16-安装孔,17-铰制孔,18-铰制螺栓组件,19-防滑垫,2-第二夹紧组件,3-连杆组件,31-连杆,32-滑动件,33-安装组件,331-第一螺母,332-第二螺母,a-装夹孔,A-第一管状零件,B-第二管状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如图1所示,该拆装工具包括:第一夹紧组件1、第二夹紧组件2和两个连杆组件3,第一夹紧组件1和第二夹紧组件2均包括一对半圆夹和紧固件13,一对半圆夹通过紧固件13安装在一起且构成用于装夹待拆装零件的装夹孔a,且第一夹紧组件1的装夹孔a和第二夹紧组件2的装夹孔a同轴布置,每个半圆夹的外壁上均设有耳板14,且第一夹紧组件1的半圆夹上的耳板14与第二夹紧组件2的半圆夹上的耳板14相对平行设置。每个连杆组件3均包括连杆31和滑动件32,每个连杆31均与装夹孔a的轴线平行,每个连杆3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夹紧组件1的半圆夹的耳板14上,每个连杆31的另一端可活动地插装在第二夹紧组件2的半圆夹的耳板14上,滑动件32可移动地设置在对应的连杆31上,且滑动件32与第二夹紧组件2的耳板14的一侧相抵或与第二夹紧组件2的耳板14的另一侧相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组件1和第二夹紧组件2的一对半圆夹,可以为第一半圆夹11和第二半圆夹12。
图2为拆装工具的使用示意图,结合图2,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拆装工具拆卸第一管状零件A和第二管状零件B时,首先,将第一夹紧组件1和第二夹紧组件2通过各自的第一半圆夹11、第二半圆夹12和紧固件13的配合分别夹紧第一个管状零件和第二个管状零件,然后,将两个连杆31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半圆夹11的耳板14上,接着,将滑动件32套装在连杆31上,并将两个连杆31的另一端插装在两个第二半圆夹12的耳板14中,使得滑动件32位于第一夹紧组件1和第二夹紧组件2之间,最后,推动滑动件32向背离第一夹紧组件1的方向移动,使得滑动件32能够推动第二夹紧组件2背向第一夹紧组件1移动,从而使得第二管状零件B背向第一管状零件A移动,以达到拆卸第一管状零件A和第二管状零件B的目的。
图3为拆装工具的另一种使用示意图,结合图3,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拆装工具装配第一管状零件A和第二管状零件B时,首先,将第一夹紧组件1和第二夹紧组件2通过各自的第一半圆夹11、第二半圆夹12和紧固件13的配合分别夹紧第一个管状零件和第二个管状零件,然后,将两个连杆31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半圆夹11的耳板14上,接着,将两个连杆31的另一端插装在两个第二半圆夹12的耳板14中,并将滑动件32套装在连杆31上,使得第二夹紧组件2位于第一夹紧组件1和滑动件32之间,最后,推动滑动件32向第二夹紧组件2的方向移动,使得滑动件32能够推动第二夹紧组件2朝向第一夹紧组件1移动,从而使得第二管状零件B朝向第一管状零件A移动,以达到装配第一管状零件A和第二管状零件B的目的。由于管状零件夹设在第一半圆夹11和第二半圆夹12构成的装夹孔a内,所以第一夹紧组件1和第二夹紧组件2均能与管状零件之间存在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拆装工具对管状零件的装夹稳定性,消除了安全隐患。并且,由于装夹孔a的形状与管状零件相匹配,所以能够有效的避免拆装工具对管状零件造成损伤。
图4为第一夹紧组件的剖面图,结合图4,优选地,第一半圆夹11的耳板14焊接在第一半圆夹11的中部,第二半圆夹12的耳板14焊接在第二半圆夹12的中部,从而使得耳板14能够稳固的安装在第一半圆夹11或第二半圆夹12上,且耳板14能均匀的将作用力在第一半圆夹11、第二半圆夹12和连杆31之间传导,保证了拆装工具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组件1和第二夹紧组件2可以均包括两个紧固件13,从而能够通过两个紧固件13将第一夹紧组件1的第一半圆夹11和第二半圆夹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起,通过两个紧固件13将第二夹紧组件2的第一半圆夹11和第二半圆夹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起,保证了第一夹紧组件1和第二夹紧组件2能够稳固的夹紧管状零件。
再次参见图1,连杆组件3还包括安装组件33,每个连杆31通过对应的安装组件33固定在第一夹紧组件1上,安装组件33包括第一螺母331和第二螺母332,第一螺母331和第二螺母332均套装在对应的连杆31上,且第一螺母331和第二螺母332分别装夹在对应的耳板14的两侧,连杆31上设有与第一螺母331和第二螺母332相匹配的外螺纹,从而能够将耳板14装夹在第一螺母331和第二螺母332之间,从而起到安装连杆组件3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简化连杆组件3的结构,还可以直接将连杆31焊接在第一装夹组件的耳板14上,本发明对连杆组件3和第一装夹组件之间的安装方式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32包括第三螺母,第三螺母通过外螺纹与连杆31螺纹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旋拧第三螺母使其沿连杆31的轴线方向移动,以推动第二装夹组件朝向或者背向第一装夹组件移动。并且,通过上述方式移动第三螺母移动,与直接推动移动件相比更为省力。
优选地,外螺纹为粗牙螺纹,从而能够更好的承受第三螺母在推动第二装夹组件移动时所产生的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半圆夹11和第二半圆夹12的沿各自轴线方向的两侧边均设有安装板15,第一半圆夹11的安装板15和第二半圆夹12的安装板15一一对应布置,对应的安装板15通过紧固件13固定连接,以便于第一半圆夹11和第二半圆夹12之间的安装。
具体地,每个紧固件13均包括紧固螺栓131和紧固螺母132,每个安装板15上均设有安装孔16(参见图5),第一半圆夹11的安装孔16与第二半圆夹12的安装孔16一一对应布置,每个紧固螺栓131均插装在对应的两个安装孔16内,每个紧固螺母132均套装在各自对应的紧固螺栓131上,从而能够通过紧固螺栓131和紧固螺母132的配合,将第一半圆夹11和第二半圆夹12装配在一起,以便于第一半圆夹11和第二半圆夹12的拆装。
具体地,安装孔16可以包括铰制孔17(参见图5),第一半圆夹11的铰制孔17和第二半圆夹12的铰制孔17一一对应布置,每两个对应的铰制孔17内均插装有铰制螺栓组件18。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由于铰制孔17和铰制螺栓组件18之间的配合较为精密,所以在装配第一半圆夹11和第二半圆夹12时,可以先通过铰制孔17和铰制螺栓组件18的配合对第一半圆夹11和第二半圆夹12进行定位,然后在通过紧固螺栓131和紧固螺母132的配合对第一半圆夹11和第二半圆夹12进行紧固。
再次参见图1,每个第一半圆夹11和第二半圆夹12的内壁上均设有防滑垫19,从而进一步地加强了拆装工具装夹管状零件的稳固度。
优选地,防滑垫19为橡胶垫,从而进一步地对管状零件的外壁进行了保护,避免拆装工具对管状零件造成损伤。需要说明的是,防滑垫19的类型并不仅限于上述优选方案,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改变,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滑垫19还可以为砂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工具包括: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两个连杆组件,
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和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均包括一对半圆夹和紧固件,所述一对半圆夹通过所述紧固件安装在一起且构成用于装夹待拆装零件的装夹孔,每个所述半圆夹的外壁上均设有耳板,且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的半圆夹上的耳板与所述第二夹紧组件的半圆夹上的耳板相对平行设置;
每个所述连杆组件均包括连杆和滑动件,每个所述连杆均与所述装夹孔的轴线平行,每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的半圆夹的耳板上,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可活动地插装在所述第二夹紧组件的半圆夹的耳板上,所述滑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连杆上,且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二夹紧组件的耳板的一侧相抵或与所述第二夹紧组件的耳板的另一侧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安装组件,每个所述连杆通过对应的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夹紧组件上,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均套装在对应的所述连杆上,且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分别装夹在对应的所述耳板的两侧,所述连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相匹配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连杆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为粗牙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半圆夹的沿其轴线方向的两侧边均设有安装板,每对所述半圆夹上的安装板一一对应布置,对应的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每个所述安装板上均设有安装孔,每对所述半圆夹上的安装孔一一对应布置,每个所述紧固螺栓均插装在对应的两个所述安装孔内,每个所述紧固螺母均套装在各自对应的所述紧固螺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铰制孔,每对所述半圆夹上的铰制孔一一对应布置,每两个对应的所述铰制孔内均插装有铰制螺栓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半圆夹的内壁上均设有防滑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为橡胶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耳板焊接在对应的所述半圆夹上。
CN201611071281.5A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 Pending CN1065843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1281.5A CN106584351A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1281.5A CN106584351A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84351A true CN106584351A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93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1281.5A Pending CN106584351A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8435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73780A (en) * 1957-07-05 1961-03-07 Delos G A Coover Irrigation pipe coupling
DE3322008A1 (de) * 1983-06-18 1985-01-10 Harald 3060 Stadthagen Elsner Vorrichtung zum trennen oder verbinden von teilen
JPH06134678A (ja) * 1992-10-23 1994-05-17 Hitachi Metals Ltd 管接続用のクランプ治具
CN201007411Y (zh) * 2007-02-06 2008-01-16 毛瑜 管道承插连接器
CN202561310U (zh) * 2012-04-12 2012-11-28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禹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管道安装连接装置
CN104400737A (zh) * 2014-09-23 2015-03-11 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承插连接夹具
CN205572310U (zh) * 2016-04-29 2016-09-14 江景涛 一种用于圆柱形水密套筒的组装和拆卸平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73780A (en) * 1957-07-05 1961-03-07 Delos G A Coover Irrigation pipe coupling
DE3322008A1 (de) * 1983-06-18 1985-01-10 Harald 3060 Stadthagen Elsner Vorrichtung zum trennen oder verbinden von teilen
JPH06134678A (ja) * 1992-10-23 1994-05-17 Hitachi Metals Ltd 管接続用のクランプ治具
CN201007411Y (zh) * 2007-02-06 2008-01-16 毛瑜 管道承插连接器
CN202561310U (zh) * 2012-04-12 2012-11-28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禹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管道安装连接装置
CN104400737A (zh) * 2014-09-23 2015-03-11 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承插连接夹具
CN205572310U (zh) * 2016-04-29 2016-09-14 江景涛 一种用于圆柱形水密套筒的组装和拆卸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7890A (zh) 一种扣件
CN203437870U (zh) 一种非标设备筒体对接工具
CN106584351A (zh) 一种用于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
CN203765542U (zh) 一种拆装装置及易拆装的单板
CN204063513U (zh) 一种换热器组件
CN205383368U (zh) 导管连接快卸卡箍
CN202806594U (zh) 陀螺仪固定装置
CN208703366U (zh) 一种波纹管连接结构
CN205441704U (zh) 一种输送机传动链条
CN205047340U (zh) 燃油滤清器支架
CN203974823U (zh) 一种机车整体联挂风挡
CN105697483A (zh) 一种可转动的铝板连接件
CN211649483U (zh) 管道堵漏装置
CN110285119B (zh) 一种可变长度可弯折的连接杆组件
EP3647152A1 (en) Coupler
CN202302421U (zh) 管接头锁固组件
CN207372546U (zh) 封油板焊接卡具
CN106439474B (zh) 一种防脱落整体式铝型材连接组件
CN206451723U (zh) 一种双玻边角套夹持安装工装
CN204674514U (zh) 一种汽车管线束固定结构
CN205386729U (zh) 鞍座牵引销锁板工装
CN103411466A (zh) 板式换热器夹紧装置
CN204756233U (zh) 一种双波三铰膨胀节
CN220740952U (zh) 一种对接螺栓快速拆卸安装工装
CN202546090U (zh) 管道快装快卸连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