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82338A - 车用尿素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车用尿素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82338A
CN106582338A CN201611190954.9A CN201611190954A CN106582338A CN 106582338 A CN106582338 A CN 106582338A CN 201611190954 A CN201611190954 A CN 201611190954A CN 106582338 A CN106582338 A CN 106582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iquid level
couveuse
urea
agitato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909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春江
伍欣
沈勇
胡明
张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GAN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GA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GAN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GA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909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823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82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823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0Dissolving
    • B01F21/20Dissolving using flow mix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92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of engine exhaust gases
    • B01D53/9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of engine exhaust gases by 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9404Removing only 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9409Nitrogen 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50Mixing liquids with sol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50Mixing liquids with solids
    • B01F23/565Mixing liquids with solids by introducing liquids in solid material, e.g. to obtain slur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50Circulation mixers, e.g. wherein at least part of the mixture is discharged from and reintroduced into a receptacle
    • B01F25/51Circulation mixers, e.g. wherein at least part of the mixture is discharged from and reintroduced into a receptacle in which the mixture is circulated through a set of tubes, e.g. with gradual introduction of a component into the circulating flow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20Reductants
    • B01D2251/206Ammonium compounds
    • B01D2251/2067Ure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1Engine exhaust gases
    • B01D2258/012Diesel engines and lean burn gasoline eng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48Mixing water in water-taps with other ingredients, e.g. air, detergents or disinfe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0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for desalination of seawater or brackish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02F2101/203Iron or iron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2Non-contaminated water, e.g. for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 C02F2103/04Non-contaminated water, e.g. for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for obtaining ultra-pure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01Upstream control, i.e. monitoring for predictive contro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3Press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5Conductivity or salin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0Liquid flow 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2Liquid lev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4Tim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2Odour removal or prevention of malodo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6Regeneration of sorbents, fil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下料;将袋装固态尿素倾倒入搅拌箱;步骤2.注水;往搅拌箱内注入超纯水与固态尿素混合形成尿素溶液;步骤3.搅拌;搅动尿素溶液使之形成旋流;步骤4.排液;待尿素溶液达到预设浓度后将尿素溶液排出搅拌箱。具有上述步骤的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实现了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产生需要。

Description

车用尿素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各国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进一步减少柴油机排放放的氮氧化物污染物。发动机生产商开始使用SCR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Technology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来达到环保部门的要求。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国内俗称为:汽车尿素,车用尿素,汽车环保尿素),是SCR技术中必须要用到的消耗品。
车用尿素溶液的制备主要是将车用级尿素溶解于纯水的操作。目前,车用尿素溶液的生产设备落后,无法满足大批量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实现了车用尿素的自动化生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下料;将袋装固态尿素倾倒入搅拌箱;
步骤2.注水;往搅拌箱内注入超纯水与固态尿素混合形成尿素溶液;
步骤3.搅拌;搅动尿素溶液使之形成旋流;
步骤4.排液;待尿素溶液达到预设浓度后将尿素溶液排出搅拌箱。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1中,利用上料托架将袋装固态尿素倾倒入搅拌箱内;上料托架与搅拌箱连接并可绕其与搅拌箱的连接点上下翻动;上料托架固定有椭圆筒状的上料口,上料口内两侧设置有圆筒状的支撑筒;还包括用于将上料口与袋装固态尿素固定的扣带;将袋装固态尿素放置于上料托架,其开口套于上料口上,并利用扣带绑紧;所述搅拌箱内设置有储料篮,所述储料篮上开有若干通孔;上料托架翻转将袋装固态尿素倾倒入储料篮内。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2包括加注流程、加热循环流程以及补水流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加注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判断搅拌箱内是否需要注水;
B.如果需要注水,首先检测某个保温箱内纯水的液位以及温度;
C.如果该保温箱内液位为高液位,并且纯水温度大于或者等于50℃,利用该保温箱为搅拌箱注水;
D.如果该保温箱内液位为低液位或者纯水温度低于50℃,检测下一个保温箱液位,直到寻找到具有高液位和温度大于或者等于50℃的保温箱为止;
E.利用寻找到的保温箱为搅拌箱注水,注水完毕后重新执行步骤A。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补水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F.判断某个保温箱内的液位;
G.如果该保温箱内液位为低液位,利用产水箱为该保温箱补水;
H.如果该保温箱内液位为高液位,检测下一个保温箱液位,直到寻找到具有低液位的保温箱为止;
I.利用产水箱为该保温箱补水,补水完毕后重新执行步骤F。
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为产水箱补充纯水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判断产水箱内的液位;利安装在产水箱内的液位传感器向控制器反馈的信号来判断产水箱内的液位。
b.如果产水箱内液位为低液位,利用超纯水生产装置为该保温箱补水;当产水箱内液位传感器反馈低液位信号时,控制控制水泵和电磁阀开启向产水箱补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超纯水生产装置生产纯水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将预处理后的原水经过第一次过滤;所述第一次过滤使用保安过滤器;所述预处理具体为:将原水通过除杂后分别进行第a次过滤、第b次过滤和第c次过滤;过滤完成后对所述第a次过滤、第b次过滤和第c次过滤的设备进行反冲洗操作。所述第a次过滤为多介质过滤、第b次过滤为吸附介质过滤;第c次过滤为软化。所述多介质过滤为石英砂过滤;所述吸附介质过滤为活性炭过滤。所述第c次过滤使用水软化装置,且还包括盐箱用于软化后将含钾钠离子的盐水抽入所述水软化装置,对所述水软化装置内的介质进行再生。
b)将所述第一次过滤后的原水进行反渗透过滤。
c)将所述反渗透过滤后的纯水进行电去离子处理;具体为:将反渗透过滤后的纯水进行电导率检测;检测完电导率后的纯水进行电去离子处理,分为浓水、极水和淡水;所述浓水和极水进行废水处理;淡水进行步骤d)操作。
d)将所述电去离子处理后的淡水进行电阻率检测,并与预设值比较,若达标则得到超纯水;若不达标则重复进行步骤c)。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加热循环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J.判断某个保温箱内的温度和液位;
K.如果该保温箱内的纯水温度低于50℃,并且液位为中液位,则进行加热;
L.如果该保温箱内纯水温度大于或者等于50℃或者液位非中液位,检测下一个保温箱液位,直到寻找到纯水温度低于50℃并且液位为中液位的保温箱为止;
M.利用加热器为寻找到的保温箱中的纯水加热,加热完毕后重新执行步骤J。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3中,通过尿素溶液在搅拌箱内外循环形成旋流;在所述搅拌箱侧壁上开设循环溶液入口和循环溶液出口,并设置一循环水泵,使得循环水泵的进水端与循环溶液出口相连而出水端与循环溶液入口相连。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4中,在循环水泵与循环溶液入口之间设置三通球阀,该三通球阀具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出水口与循环溶液入口相连,另一出水口与用于将溶液排出的成品输出管连通;进行搅拌的时候,切断三通球阀与成品输出管之间的通路,让溶液通过循环溶液入口和循环溶液出口在搅拌箱与循环水泵之间循环;当溶液浓度达到要求后,切断三通球阀与循环溶液入口之间的通路,让溶液流向成品输出管。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4中在将达到预设浓度后的尿素溶液排出搅拌箱之前进行过滤。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步骤的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实现了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产生需要。本发明利用溶液产生的旋流替代传统机械式的搅拌方式,其搅拌效率高,搅拌均匀,并且避免了传统机械式搅拌装置可能带来的污染。并且其循环搅拌系统与成品溶液输出系统之间共用若干设备以及管路,避免了设备重复。通过自动加热注水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其效率高,无需人工值守,并且稳定性高,有利于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利用多个保温箱轮流作业,避免了断档,有利用整个工序流程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流程图。
图2为注水流程的流程图。
图3为补水流程的流程图。
图4为加热循环流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所用设备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用设备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用设备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所用设备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上料口示意图。
图10为定量加注系统的示意图。
图11为流量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超纯水生产装置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13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超纯水生产装置的侧视图示意图;
图14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示的超纯水预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示的超纯水生产装置及预处理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1搅拌箱、2上料托架、3驱动装置、4上料口、5成品输出管、6超纯水入口、7循环溶液入口、8循环溶液出口、9储料篮、14进料口、15循环水泵、16三通球阀、17后置过滤器、18质量在线监测传感器、19袋装尿素、21产水箱、22保温箱I、23保温箱II、25加注泵、26补水泵、27流量计、28-29补水电磁阀、210-211注水电磁阀、212-215加热电磁阀、216加热器、217加热循环泵、771转轴、772叶轮、773磁铁、774线圈、41支撑筒、42扣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5-图15所示,本发明所用的设备包括用于倾倒袋装尿素的上料系统、用于加注超纯水的定量加注系统、用于将纯净水和尿素混合的循环搅拌系统以及将搅拌好的溶液输出的成品溶液输出系统。上述系统均由电控柜控制。
其中,循环搅拌系统包括一个搅拌箱1,所述搅拌箱1上方设置有进料14;所述搅拌箱1内位于进料口14下方设置有开有若干孔洞的储料篮9;所述搅拌箱1上设置有循环溶液入口7和循环溶液出口8以及与定量加注系统连接的入口6;所述循环溶液入口6和循环溶液出口7分别与循环水泵15两端连接。搅拌箱1内腔为圆角。搅拌箱1内设置有质量在线监测传感器18。
上料系统包括与循环搅拌系统中的搅拌箱1连接的上料托架2,所述上料托架2可绕其与搅拌箱1的连接点上下翻动,还包括用于驱动上料托架2翻动的驱动装置3。上料托架2包括连接架以及竖直设置在连接架前端的托板。驱动装置3可以是油缸或者气缸以及其他能够驱动上料托架1翻转的设备。上料托架1上固定有椭圆筒状的上料口4,上料口4内两侧设置有圆筒状的支撑筒41;还包括用于将上料口4与袋装尿素19固定的扣带42。
成品溶液输出系统包括与循环搅拌系统共用的循环水泵15以及与循环水泵15连接的三通球阀16;所述三通球阀16具有两个出水端,其中一个出水端与搅拌箱1上的循环溶液入口7连通,另外一个出水端与成品输出管连通5。三通球阀16与成品输出管5之间设置有后置过滤器17。三通球阀16最好为L型三通球阀。
所述定量加注系统包括注水系统、加热循环系统以及补水系统。
其中,注水系统包括与车用尿素生产系统中的搅拌箱1连接的主管路以及通过分支管分别与主管路连接的保温箱I22和保温箱II23;所述保温箱I22和保温箱II23中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加注泵25;所述分支管上设置有注水电磁阀210和注水电磁阀211;所述注水电磁阀210和注水电磁阀211以及加注泵25与控制器相连。每个保温箱中均设置有高中低三个液位传感器。
补水系统补水系统包括一个产水箱21,所述产水箱21通过管路分别与保温箱I22和保温箱II23连接;保温箱I22和保温箱II23与产水箱之间分别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补水电磁阀28、补水电磁阀29以及补水泵26。产水箱21内设置有高中低三个液位传感器。
补水系统还包括往产水箱注入超纯水的超纯水生产装置;所述超纯水生产装置包括机构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机构本体内部的保安过滤器,所述保安过滤器的入水口连接预处理模块;还包括反渗透装置、电去离子模块、电阻率检测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反渗透膜组件,从所述保安过滤器中过滤的水通过高压泵进入所述反渗透装置;所述电去离子模块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的出水口;所述电阻率检测装置连接所述电去离子模块的出水口。
具体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超纯水生产装置包括:保安过滤器A1,高压泵A2、反渗透装置A3、保安过滤器入水口A5、仪表箱A6、EDI模块A7、超纯水出口A8,优选在所述超纯水出口上设置有电阻率检测装置。并发明优选使用电阻率传感器作为超纯水电阻率的检测装置,所述电阻率传感器将电阻率数据传输给仪表箱中的处理单元,并显示在仪表箱电阻仪的显示面板上。
按照本超纯水生产装置,为了能够控制EDI工作的状态及工作时间,本发明还包括电导率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反渗透装置出水口水的电导率。检测电导率显示在所述仪表箱的电导仪的显示面板上。如图9所示,所述仪表箱优选包括电导仪A61、电阻仪A62、压力表A63和流量计A64。以上均为超纯水生产设备中的常用的检测仪器。
为了进一步达到超纯水的处理标准,优选在超纯水生产过程中加入预处理模块,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预处理模块如图10所示,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机构B1、第二过滤机构B2和第三过滤机构B3;所述第一过滤机构、第二过滤机构和第三过滤机构中一个或多个过滤机构均设置有反冲洗装置B5。还包括原水泵B4,所述原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B1的入水口连接;同时还连接所述反冲洗装置。还包括废水排放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B1、第二过滤机构B2、第三过滤机构B3中的一个或多个过滤机构的顶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废水收集排放装置B7。所述第一过滤机构为石英砂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机构为活性炭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机构为软化器。还包括盐箱B6,连接所述第三过滤机构B3。由于B3为软化器,所以为了使所述软化器能够再生,需要通过抽取盐箱中的盐水来指环软化器中吸附的金属离子。
在本超纯水生产装置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1所述超纯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前后连通的预处理模块以及超纯水生产装置,图中只是示意图,图中的零件比例并没有严格的限定。其中预处理模块包括原水泵32,依次串联连通的多介质过滤器33、活性碳过滤器以及软化过滤器35,超纯水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保安过滤器37、第一高压泵39、第一级反渗透装置310、第二高压泵311、第二级反渗透装置312、水泵313和EDI(连续电除盐)模块。所述的多介质过滤器33、活性炭过滤器34以及软化过滤器35采用自动控制头318控制,所述自动控制头318为市面上采购,本发明的多介质过滤器33和活性碳过滤器采用润新全自动F71F67型过滤阀,软化过滤器35采用润新全自动F65型时间流量软化阀。多介质过滤器33和活性炭过滤器34分别设有冲洗管路(图中未示出)与所述自动控制头318连通,在自动控制头318的控制下可实现正反方向的来回冲洗。所述软化过滤器35与盐箱36连通,在自动控制头318的控制下从盐箱36抽入盐水使软化过滤器35得以再生。
按照实施例,所述超纯水处理模块的第一级反渗透装置310为两个并联的反渗透膜组件,进入第一级反渗透装置310的水一分为二同时进入两个反渗透膜组件再同时从两个反渗透膜组件中流出合并流入第二级反渗透装置312。第二级反渗透装置312为一个反渗透膜组件。在第一级反渗透膜组件前保安过滤器37之后设有第一高压泵39,在第二级反渗透装置312前设有第二高压泵311,所述第一高压泵39为第一级反渗透装置310提供工作必须的水压,所述第二高压泵311为第二级反渗透装置312提供工作必须的水压。所述第二级反渗透装置312后连接EDI模块314,在EDI模块314前设有水泵313。经EDI处理之后的水流向超纯水箱315存储备用。
按照本实施例,所述的预处理模块前连接有原水泵32,对于有自来水地区,自来水直接通过原水泵32进入预处理模块,对于条件不足地区,可以在原水泵32前加设原水箱31储水。经原水泵32抽出的水进入多介质过滤器33,流动方向为从上到下,红多介质过滤器33过滤的水留在多介质过滤器33底部,再抽到活性炭过滤器34顶部由活性炭过滤器34过滤,过滤后再经过软化过滤器35过滤流入超纯水处理模块的保安过滤器37中。所述多介质过滤器33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以采用石英沙和/或锰沙,优选的上部采用石英沙,下部采用锰沙,用于除去颗粒大的杂质和铁。所述活性炭过滤器34用于除臭,所述软化过滤器35用于除钙离子和硅离子,以减少对反渗透膜的破坏。经预处理后的水进入保安过滤器37,经保安过滤器37过滤后的水进入第一高压泵39,在取样管路38上朝取样口方向依次设有压差开关和手动控制阀,用于取样以确定对所述预处理模块进行清洗的时间。水经第一高压泵39压入第一级反渗透装置310,在第一高压泵39与第一级反渗透装置310之间设有压力表和压差开关。经第一级反渗透装置310过滤后的水进入第二高压泵311,在第一级反渗透装置310与第二高压泵311之间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流量计、电导仪、压力表及压差开关。第二高压泵311压出的水进入第二级反渗透装置312,在第二级反渗透装置312后设有流量计、电导仪和压差开关。经第二级反渗透装置312处理后剩下的水经第一回流管路316流回到水箱,也可以流回到预处理模块中的任一位置。经EDI模块314处理后的水流入超纯水箱315,在EDI与超纯水箱31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流量计及电导仪,经EDI处理后剩下的水经第二回流管路317流回到原水箱31,也可以流回到预处理模块中的任一位置。
第一级反渗透装置310之所以采用两个并联的反渗透膜组件,是因为如前面的反渗透膜因为压力不稳、破损、堵塞或结垢等原因遭到破坏,很快就会导致后面的反渗透膜和EDI模块314受到破坏。在第一级反渗透装置310采用两个并联的反渗透膜组件,主要起一个缓冲作用。一方面若一个反渗透膜组件坏了,会导致第一级反渗透装置310后面的电导率发生变化,经电导仪检测出,由此可以迅速的排除故障;另一方面若一个反渗透膜组件坏了,还有一个能正常工作,不会对后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采用两个,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予以扩展,如在第一级反渗透膜装置中采用两个以上并联的反渗透膜组件。
本超纯水生产装置通过两个并联的反渗透模组件组成的第一级反渗透装置310为系统故障处理提供一个缓冲时间,在处理故障时系统还可以运行,由此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在多介质过滤器33、活性炭过滤器34以及软化过滤器35上增加自动控制头318实现自身清洁,延长了预处理系统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第二反渗透装置后设第一回流管路316,在EDI模块314后设第二回流管路317,将第二反渗透装置及EDI模块314处理后剩下的水回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在本超纯水生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纯水生产装置的生产流程具体为:原水通过原水泵通过超滤膜进行第一次过滤后,连续进入第一过滤机构、第二过滤机构和第三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第二过滤机构和第三过滤机构通过全自动冲洗阀进行控制,能够实现反冲洗,反冲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过滤机构内残留的滤渣,使过滤机构内的过滤介质再生。另外盐箱内还有含有钾、钠离子的盐溶液,用于对第三过滤机构的介质进行重生。通过预处理后的原水进入保安过滤器,经保安过滤器除去浊度为1以上的颗粒后,通过高压泵进入反渗透装置进行反渗透过滤,检测电导率不超过预设值后,水进入EDI模块进行分离,把极水、浓水和淡水分开,极水和浓水通过第二回流管路进入废水处理装置,淡水通过电阻率检测后达标,得到超纯水。
超纯水生产装置与产水箱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和电磁阀,该水泵和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当产水箱内液位传感器反馈低液位信号时,控制控制水泵和电磁阀开启向产水箱补水。当产水箱内液位传感器反馈高液位信号时,控制器关闭水泵和电磁阀。
加热循环系统包括一个加热器216,所述加热器216通过管路分别与保温箱I22和保温箱II23连接并形成环路;并且保温箱I22和保温箱II23与加热器216之间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上均设置有加热电磁阀,分别为加热电磁阀212、热电磁阀213、热电磁阀214、热电磁阀215;保温箱与加热器216之间还设置有加热循环泵217。所述加热器216最好为PTC加热器。
主管路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流量计27。所述流量计27包括垂直于水流方向的转轴771;所述转轴771下端固定套有叶轮772,转轴771上端固定有磁铁773;还包括与磁铁773配合进行磁力线切割的线圈774。最好设置一个与控制器连接的主控显示屏,用于显示保温箱I和保温箱II的液位、温度以及各电磁阀开闭情况。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包括下料、注水、搅拌、排液。
步骤1.下料。将袋装固态尿素19倾倒入搅拌箱1;利用上料托架2将袋装固态尿素19倾倒入搅拌箱1内;上料托架2与搅拌箱1连接并可绕其与搅拌箱1的连接点上下翻动;上料托架2固定有椭圆筒状的上料口4,上料口4内两侧设置有圆筒状的支撑筒41;还包括用于将上料口4与袋装固态尿素19固定的扣带42;将袋装固态尿素19放置于上料托架2,其开口套于上料口4上,并利用扣带42绑紧。搅拌箱1内设置有储料篮9,所述储料篮9上开有若干通孔;上料托架2翻转将袋装固态尿素19倾倒入储料篮内。
步骤2.注水。注水步骤又包括注水流程、加热循环流程以及补水流程。初始的时候,所有电磁阀均为常闭。
其中,注水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判断搅拌箱内是否需要注水;
B.如果需要注水,首先检测某个保温箱内超纯水的液位以及温度;利安装在保温箱内的液位传感器向控制器反馈的信号来判断保温箱内的液位。并利用利安装在保温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来判断超纯水的温度。
C.如果该保温箱内液位为高液位,并且超纯水温度大于或者等于50℃,利用该保温箱为搅拌箱注水;每个保温箱通过分支管分别与用于向搅拌箱注水的主管道连接;每根分支管上都设置有注水电磁阀,主管道上设置有注水泵;注水泵和注水电磁阀都与控制器连接;需要注水的时候,控制器将用于注水的保温箱所在分支管上的注水电磁阀以及注水泵开启进行注水。
D.如果该保温箱内液位为低液位或者超纯水温度低于50℃,检测下一个保温箱液位,直到寻找到具有高液位和温度大于或者等于50℃的保温箱为止;
E.利用寻找到的保温箱为搅拌箱注水,所述主管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流量计;当流量计反馈到控制器上的流量数值达到预设时控制器关闭注水泵以及用于注水的保温箱所在分支管上的电磁阀。重新执行步骤A。
补水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F.判断某个保温箱内的液位;利安装在保温箱内的液位传感器向控制器反馈的信号来判断保温箱内的液位。
G.如果该保温箱内液位为低液位,利用产水箱为该保温箱补水;每个保温箱通过分支管分别与用于补水的产水箱主管道连接;每根分支管上都设置有补水电磁阀,产水箱主管道上设置有补水泵;补水泵和补水电磁阀都与控制器连接;当液位传感器向控制器反馈低液位信号时,控制器将该液位传感器所在保温箱分支管上的补水电磁阀以及补水泵开启进行补水。
H.如果该保温箱内液位为高液位,检测下一个保温箱液位,直到寻找到具有低液位的保温箱为止;
I.利用产水箱为该保温箱补水,当保温箱内液位传感器向控制器反馈高液位信号时,控制器将该液位传感器所在保温箱分支管上的补水电磁阀以及补水泵关闭。重新执行步骤F。
产水箱也具有一个补充纯水的流程:
a.判断产水箱内的液位;利安装在产水箱内的液位传感器向控制器反馈的信号来判断产水箱内的液位。
b.如果产水箱内液位为低液位,利用超纯水生产装置为该保温箱补水;当产水箱内液位传感器反馈低液位信号时,控制控制水泵和电磁阀开启向产水箱补水。
c.当产水箱内液位传感器反馈高液位信号时,控制器关闭水泵和电磁阀。
而超纯水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预处理后的原水经过第一次过滤;所述第一次过滤使用保安过滤器;所述预处理具体为:将原水通过除杂后分别进行第a次过滤、第b次过滤和第c次过滤;过滤完成后对所述第a次过滤、第b次过滤和第c次过滤的设备进行反冲洗操作。所述第a次过滤为多介质过滤、第b次过滤为吸附介质过滤;第c次过滤为软化。所述多介质过滤为石英砂过滤;所述吸附介质过滤为活性炭过滤。所述第c次过滤使用水软化装置,且还包括盐箱用于软化后将含钾钠离子的盐水抽入所述水软化装置,对所述水软化装置内的介质进行再生。
b)将所述第一次过滤后的原水进行反渗透过滤。
c)将所述反渗透过滤后的纯水进行电去离子处理;具体为:将反渗透过滤后的纯水进行电导率检测;检测完电导率后的纯水进行电去离子处理,分为浓水、极水和淡水;所述浓水和极水进行废水处理;淡水进行步骤d)操作。
d)将所述电去离子处理后的淡水进行电阻率检测,并与预设值比较,若达标则得到超纯水;若不达标则重复进行步骤c)。
加热循环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J.判断某个保温箱内的温度和液位;利安装在保温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器反馈的信号来判断保温箱内的温度。利安装在保温箱内的液位传感器向控制器反馈的信号来判断保温箱内的液位。
K.如果该保温箱内的超纯水温度低于50℃,并且液位为中液位,则进行加热。每个保温箱通过管道分别于加热器连接被形成回路,保温箱回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安装有加热电磁阀。并且保温箱与加热器之间设置有加热循环泵。加热循环泵和加热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相连;当温度传感器箱控制器反馈到超纯水温度低于50℃并且液位为中液位时,控制器将该保温箱回路进水管和出水管上的加热电磁阀开启,同时开启加热器和加热循环泵进行加热。
L.如果该保温箱内超纯水温度大于或者等于50℃或者液位非中液位,检测下一个保温箱液位,直到寻找到超纯水温度低于50℃并且液位为中液位的保温箱为止。
M.利用加热器为寻找到的保温箱中的超纯水加热,当保温箱内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器反馈信号大于或者等于50℃号时,控制器将该温度传感器所在保温箱回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的加热电磁阀关闭,同时也将加热器和加热循环泵关闭。重新执行步骤J。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保温箱不同时进行补水、加热步骤。也就是说,当保温箱I进行补水或者加热时,保温箱II就不进行补水或者加热。保证注水步骤不断档。
步骤3.搅拌。通过尿素溶液在搅拌箱1内外循环形成旋流。搅拌箱1侧壁上开设循环溶液入口7和循环溶液出口8,并设置一循环水泵15,使得循环水泵15的进水端与循环溶液出口8相连而出水端与循环溶液入口7连。将储料篮9中的尿素溶解,在搅拌箱1内腔不断的搅拌,并对储料篮9中的尿素不断的冲刷溶解。储料篮9能够避免大颗粒的固体尿素进入搅拌箱1中。
步骤4.排液。待尿素溶液达到预设浓度后将尿素溶液排出搅拌箱1。在循环水泵15与循环溶液入口7之间设置三通球阀16,该三通球阀16具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出水口与循环溶液入口7相连,另一出水口与用于将溶液排出的成品输出管5连通;进行搅拌的时候,切断三通球阀16与成品输出管5之间的通路,让溶液通过循环溶液入口7和循环溶液出口8在搅拌箱1与循环水泵15之间循环;当溶液浓度达到要求后,切断三通球阀16与循环溶液入口7之间的通路,让溶液流向成品输出管5。在将达到预设浓度后的尿素溶液排出搅拌箱1之前进行过滤。最好是在三通球阀16和成品输出管5之间加设一个后置过滤器17进行过滤。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下料;将袋装固态尿素倾倒入搅拌箱;
步骤2.注水;往搅拌箱内注入超纯水与固态尿素混合形成尿素溶液;包括加注流程、加热循环流程以及补水流程。
步骤3.搅拌;搅动尿素溶液使之形成旋流;
步骤4.排液;待尿素溶液达到预设浓度后将尿素溶液排出搅拌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利用上料托架将袋装固态尿素倾倒入搅拌箱内;上料托架与搅拌箱连接并可绕其与搅拌箱的连接点上下翻动;上料托架固定有椭圆筒状的上料口,上料口内两侧设置有圆筒状的支撑筒;还包括用于将上料口与袋装固态尿素固定的扣带;将袋装固态尿素放置于上料托架,其开口套于上料口上,并利用扣带绑紧;所述搅拌箱内设置有储料篮,所述储料篮上开有若干通孔;上料托架翻转将袋装固态尿素倾倒入储料篮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判断搅拌箱内是否需要注水;
B.如果需要注水,首先检测某个保温箱内纯水的液位以及温度;
C.如果该保温箱内液位为高液位,并且纯水温度大于或者等于50℃,利用该保温箱为搅拌箱注水;
D.如果该保温箱内液位为低液位或者纯水温度低于50℃,检测下一个保温箱液位,直到寻找到具有高液位和温度大于或者等于50℃的保温箱为止;
E.利用寻找到的保温箱为搅拌箱注水,注水完毕后重新执行步骤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F.判断某个保温箱内的液位;
G.如果该保温箱内液位为低液位,利用产水箱为该保温箱补水;
H.如果该保温箱内液位为高液位,检测下一个保温箱液位,直到寻找到具有低液位的保温箱为止;
I.利用产水箱为该保温箱补水,补水完毕后重新执行步骤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产水箱补充纯水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判断产水箱内的液位;利安装在产水箱内的液位传感器向控制器反馈的信号来判断产水箱内的液位。
b.如果产水箱内液位为低液位,利用超纯水生产装置为该保温箱补水;当产水箱内液位传感器反馈低液位信号时,控制控制水泵和电磁阀开启向产水箱补水。
c.当产水箱内液位传感器反馈高液位信号时,控制器关闭水泵和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纯水生产装置生产纯水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将预处理后的原水经过第一次过滤;所述第一次过滤使用保安过滤器;所述预处理具体为:将原水通过除杂后分别进行第a次过滤、第b次过滤和第c次过滤;过滤完成后对所述第a次过滤、第b次过滤和第c次过滤的设备进行反冲洗操作。所述第a次过滤为多介质过滤、第b次过滤为吸附介质过滤;第c次过滤为软化。所述多介质过滤为石英砂过滤;所述吸附介质过滤为活性炭过滤。所述第c次过滤使用水软化装置,且还包括盐箱用于软化后将含钾钠离子的盐水抽入所述水软化装置,对所述水软化装置内的介质进行再生。
b)将所述第一次过滤后的原水进行反渗透过滤。
c)将所述反渗透过滤后的纯水进行电去离子处理;具体为:将反渗透过滤后的纯水进行电导率检测;检测完电导率后的纯水进行电去离子处理,分为浓水、极水和淡水;所述浓水和极水进行废水处理;淡水进行步骤d)操作。
d)将所述电去离子处理后的淡水进行电阻率检测,并与预设值比较,若达标则得到超纯水;若不达标则重复进行步骤c)。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循环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J.判断某个保温箱内的温度和液位;
K.如果该保温箱内的纯水温度低于50℃,并且液位为中液位,则进行加热;
L.如果该保温箱内纯水温度大于或者等于50℃或者液位非中液位,检测下一个保温箱液位,直到寻找到纯水温度低于50℃并且液位为中液位的保温箱为止;
M.利用加热器为寻找到的保温箱中的纯水加热,加热完毕后重新执行步骤J。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通过尿素溶液在搅拌箱内外循环形成旋流;在所述搅拌箱侧壁上开设循环溶液入口和循环溶液出口,并设置一循环水泵,使得循环水泵的进水端与循环溶液出口相连而出水端与循环溶液入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循环水泵与循环溶液入口之间设置三通球阀,该三通球阀具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出水口与循环溶液入口相连,另一出水口与用于将溶液排出的成品输出管连通;进行搅拌的时候,切断三通球阀与成品输出管之间的通路,让溶液通过循环溶液入口和循环溶液出口在搅拌箱与循环水泵之间循环;当溶液浓度达到要求后,切断三通球阀与循环溶液入口之间的通路,让溶液流向成品输出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将达到预设浓度后的尿素溶液排出搅拌箱之前进行过滤。
CN201611190954.9A 2016-12-21 2016-12-21 车用尿素生产工艺 Pending CN1065823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0954.9A CN106582338A (zh) 2016-12-21 2016-12-21 车用尿素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0954.9A CN106582338A (zh) 2016-12-21 2016-12-21 车用尿素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82338A true CN106582338A (zh) 2017-04-26

Family

ID=58601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90954.9A Pending CN106582338A (zh) 2016-12-21 2016-12-21 车用尿素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823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5126A (zh) * 2020-06-19 2020-09-29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车用尿素溶液的制备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处理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99478U (zh) * 2014-06-17 2014-10-29 中国矿业大学 浮选用旋流高效配药装置
CN203999228U (zh) * 2014-06-23 2014-12-10 溢通环保科技(莆田)有限公司 车用尿素生产所用超纯水的制备系统
CN204332922U (zh) * 2015-01-13 2015-05-1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供给系统
JP2015121199A (ja) * 2013-12-25 2015-07-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CN105056778A (zh) * 2015-09-22 2015-1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尿素溶液生产装置及方法
CN105110524A (zh) * 2015-09-14 2015-1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超纯水制备系统及车用尿素制备方法
CN105417198A (zh) * 2015-12-11 2016-03-23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车用尿素溶液生产设备
CN105457516A (zh) * 2016-01-08 2016-04-06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车用尿素溶液搅拌装置及其控温方法
CN105569784A (zh) * 2016-02-19 2016-05-11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尿素机加热装置及采用其的尿素机
CN205294296U (zh) * 2015-12-07 2016-06-08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车用尿素机上料机构
CN105692973A (zh) * 2016-04-08 2016-06-22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超纯水制备系统及车用尿素溶液制备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21199A (ja) * 2013-12-25 2015-07-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CN203899478U (zh) * 2014-06-17 2014-10-29 中国矿业大学 浮选用旋流高效配药装置
CN203999228U (zh) * 2014-06-23 2014-12-10 溢通环保科技(莆田)有限公司 车用尿素生产所用超纯水的制备系统
CN204332922U (zh) * 2015-01-13 2015-05-1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供给系统
CN105110524A (zh) * 2015-09-14 2015-1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超纯水制备系统及车用尿素制备方法
CN105056778A (zh) * 2015-09-22 2015-1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尿素溶液生产装置及方法
CN205294296U (zh) * 2015-12-07 2016-06-08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车用尿素机上料机构
CN105417198A (zh) * 2015-12-11 2016-03-23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车用尿素溶液生产设备
CN105457516A (zh) * 2016-01-08 2016-04-06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车用尿素溶液搅拌装置及其控温方法
CN105569784A (zh) * 2016-02-19 2016-05-11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尿素机加热装置及采用其的尿素机
CN105692973A (zh) * 2016-04-08 2016-06-22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超纯水制备系统及车用尿素溶液制备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5126A (zh) * 2020-06-19 2020-09-29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车用尿素溶液的制备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处理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8677B (zh) 浓缩物处理系统
CN107996939A (zh) 具有离子交换装置的巴氏消毒设备和用于运行巴氏消毒设备的方法
CN204897562U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纯水装置
CN111729555B (zh) 一种车用尿素的生产系统
CA31023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laundry wastewater
WO2018072280A1 (zh) 一种淡水水体中溶解富里酸提取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6746338U (zh) 车用尿素生产装置
CN106492664A (zh) 车用尿素生产装置
CN207748952U (zh) 一种电镀废水回收设备
CN106582338A (zh) 车用尿素生产工艺
CN206152650U (zh) 过滤设备的自动化离线清洗装置
CN102249372A (zh) 一种浸没式超滤方法、装置及纯水的制备系统
CN111632495B (zh) 一种车用尿素生产工艺
CN206970508U (zh) 一种红豆杉中紫杉醇的提取装置
CN107224877A (zh) 一种集装式超滤净水装置
CN106861440A (zh) 一种新型的反渗透膜在线全自动正反洗清洗设备
CN105233695B (zh) 膜蒸馏装置和膜蒸馏系统
CN213388128U (zh) 一种化工厂用净化污水设备
CN211339139U (zh) 一种超纯水制备系统
KR101463130B1 (ko) 자외선 소독 설비 석영관의 화학세척 시스템 및 화학 세척 방법
CN211920986U (zh) 一种连续电去离子膜堆的清洗装置
CN104843914A (zh) 实验室用大容量一体化纯水供水系统
EP2745917B1 (en) A liquid fluid filter assembly
CN106746049A (zh) 一种超纯水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02603439B (zh) 氧化剂盐水溶液的杂质吸附粗滤精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