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5820B - 车辆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5820B
CN106575820B CN201580041572.7A CN201580041572A CN106575820B CN 106575820 B CN106575820 B CN 106575820B CN 201580041572 A CN201580041572 A CN 201580041572A CN 106575820 B CN106575820 B CN 1065758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etal
resin
antenna device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15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5820A (zh
Inventor
大野贞夫
早川贤治
曾根孝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w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w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w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w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31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2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75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5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5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5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07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fastening a rigid aerial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07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fastening a rigid aerial element
    • H01Q1/121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fastening a rigid aerial element through a wa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 H01Q1/327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mounted on a horizontal surface of the vehicle, e.g. on roof, hood, trun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H01Q1/42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compri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dielectr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H01Q1/425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comprising a metallic gr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5/00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providing at least two radiating patterns
    • H01Q25/002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providing at least two radiating patterns providing at least two patterns of different beamwidth; Variable beamwidth anten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天线装置,其能避免天线增益由于金属制成的基座和车体之间的不期望的谐振而减小。两个导电板(90)通过8个螺钉(103)附接至树脂基座(70)上的平板(71)的表面(下表面),该表面在与其上布置有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的表面(上表面)的相对侧上。螺钉(103)将导电板(90)附接至树脂基座(70)的下表面,且将金属制成的基座(60)附接至树脂基座(70)的上表面。金属制成的基座(60)和导电板(90)通过螺钉(103)电连接。每个导电板(90)有从平板(91)朝向车体侧在倾斜向下的方向上弯曲的4个板簧(92)。每个板簧(92)的顶端靠近电力供应管(62)且接触车顶(被车顶压缩)。

Description

车辆天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天线装置,该车辆天线装置例如被安装在车辆的车顶上。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开发了被称为鲨鱼鳍天线的天线。天线的高度被降低为例如约70mm。另一方面,天线的长度增大以便确保增益。因而,与现有技术的天线相比,天线基座更大。因此,从重量降低和成本降低的观点看,提出一种结构,其中天线基座由树脂制成。下面描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结构,其中由金属制成的基座被从天线内部装配至由树脂制成的基座。在该结构中,根据安装的天线的尺寸和/或取决于天线系统的接地的必要性/非必要性而设置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尺寸,并且不必接地的天线的基座由树脂制成,由此由金属制成的基座能够被尽可能地小型化。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12-20499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中的结构,在由树脂制成的基座进入由金属制成的基座和车体(例如,车顶)之间,并且集成用于宽带(诸如LTE)的天线的情况下,有时发生由金属制成的基座根据相对于车体(地线)的距离而具有谐振点的现象,在所需频带中出现不期望的谐振,然后,天线增益减小了。
已经考虑到这些情况实施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天线装置,其中能够避免天线增益由于由金属制成的基座和车体之间的不期望的谐振而减小。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一种车辆天线装置。该车辆天线装置包括:天线基座;天线壳体,所述天线壳体被覆盖在天线基座上;以及天线元件和放大器板,所述天线元件和放大器板被布置在天线壳体内部,天线基座具有:由树脂制成的基座,所述由树脂制成的基座包括开口;以及由金属制成的基座,所述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面积比由树脂制成的基座小,所述由金属制成的基座被布置在由树脂制成的基座上,以便封闭开口,并且具有圆筒部以附接至车体,并且导电板被附接至由树脂制成的基座的表面,该表面与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放置表面相对。
导电板可以被电连接至由金属制成的基座。
在导电板中,当在圆筒部的轴向方向上观察时,除了面对圆筒部的一侧的侧面的外边缘可以近似与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外边缘重合,或者处于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外边缘外部。
导电板可以具有延伸以便接近车体的至少一个板簧部。
导电板可以被分别布置在圆筒部的前部和后部。
在金属基座中,由树脂制成的部分可以被布置在与安装孔的内周部分相对的部分中,所述由树脂制成的部分防止金属基座直接接触车体的安装孔的内周部分。
由树脂制成的部分可以是用于将车辆天线装置临时地固定至车体的支架。
凸台可以被布置在由树脂制成基座的表面上,所述凸台接合车体的安装孔的内周部分,所述表面是车体的侧面。
天线元件可以包括电容元件、线圈元件,以及用于与由电容元件和线圈元件接收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的另一天线元件。
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如下地设定,使得在不存在导电板的情况下,不期望的谐振产生在另一天线元件的接收频带中的最低频率附近。
滤波器板可以被布置在电容元件和线圈元件之间。
线圈元件可以通过绕线轴形成绕组构造,第一端子可以被布置在线轴的一端的侧面上,线圈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并且滤波器板的下表面可以接触并且被电连接至第一端子,并且滤波器板的上表面可以接触并且电连接至电容元件。
第一端子、滤波器板和电容元件的连接部可以在连接部彼此重叠的状态下被拧入天线壳体,并且在被拧入部分处彼此电连接。
车辆天线装置可以包括元件支架,所述元件支架支撑电容元件和线圈元件,并且元件支架可以具有放置部,滤波器板被放置在所述放置部上。
放置部可以能够滑动地支撑滤波器板,并且通过预定滑动位置处的锁爪将滤波器板锁定。
以方法和系统转化的本发明的上述组件和表达的任意组合作为本发明的方面也有效。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车辆天线装置,其中能够避免天线增益由于由金属制成的基座和车体之间的不期望的谐振而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天线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A)、图2(B)和图2(C)是车辆天线装置的外部视图。
图3是车辆天线装置的侧截面图。
图4是从下侧观察的、导电板90被拆卸的状态下的车辆天线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从下侧观察的车辆天线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是沿图2(C)中的A-A截取的放大截面图。
图7(A)至图7(D)是图1中的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的外部视图。
图8(A)、8(B)和图8(C)是图1的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的外部视图。
图9(A)、图9(B)和图9(C)是图1中的导电板90的外部视图。
图10是车辆天线装置的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和临时固定支架80的拆卸状态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中的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和临时固定支架80的装配状态的透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从下侧观察的、装置被附接至车顶110的通孔111的状态下的车辆天线装置的外部视图。
图13是图1中的线圈元件40的线轴41、上端子45和下端子47的拆卸状态的透视图。
图14是图13中的线轴41、上端子45和下端子47的装配状态的透视图。
图15(A)至图15(H)是示出生产线圈元件40的步骤的视图。
图16是图1中的元件支架20的透视图。
图17是元件支架的俯视图。
图18是元件支架的侧视图。
图19是元件支架的前视图。
图20(A)、图20(B)和图20(C)是图1中的滤波器板30的外部视图。
图21(A)和图21(B)是示出将滤波器板30附接至元件支架20的过程的视图。
图22是临时地保持滤波器板30的元件支架20的俯视图。
图23是沿图22中的A-A截取的截面图。
图24是沿图22中的B-B截取的放大截面图。
图25(A)和图25(B)是从下侧观察的根据一个比较示例的车辆天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26是实施例以及比较示例1和2中的VSWR与不发生不期望的谐振的理想状态的车辆天线装置的频率的关系的特征曲线。
图27是图26中的700MHz附近被放大的特征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示出的相同或者等效组件、数字等等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适当地省略重复说明。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而是仅例证本发明,并且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所有特征以及它们的组合在本发明中都不是必需的。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天线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A)是车辆天线装置的前视图。图2(B)是车辆天线装置的侧视图,并且2(C)是车辆天线装置的底视图。图3是车辆天线装置的侧截面图。图4是从下侧观察的、导电板90被拆卸的状态下的车辆天线装置的透视图。图5是从下侧观察的车辆天线装置的透视图。图6是沿图2(C)中的A-A截取的外部视图。图7(A)是图1中的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的底视图。图7(B)是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后截面图,图7(C)是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侧视图,并且图7(D)是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侧截面图。图8(A)是图1的树脂基座70的侧截面图。图8(B)是树脂基座的侧视图,并且图8(C)是树脂基座的底视图。图9(A)是图1中的导电板90的侧视图。图9(B)是导电板的底视图,并且图9(C)是导电板的后视图。
天线壳体1由无线电波可穿透的合成树脂(由树脂,诸如PC或者PET制成的模制产品)制成,并且形成为侧表面向内弯曲的鲨鱼鳍形状。通过组合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和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而构造天线基座。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在平坦部71的中部具有通孔72a、72b。一对凸台(突起)71a被布置在平坦部71的下表面(车体的侧面上的表面)上,所述凸台71a接合车体的安装孔的内边缘部分。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比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面积小,并且由8个螺钉103附接(固定)到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的平坦部71上,以便封闭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的通孔72a、72b。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具有:平坦部61,所述平坦部61用于覆盖通孔72a、72b;和馈送圆筒部(中空螺纹轴部)62,所述馈送圆筒部62从平坦部61向下突出,并且其中在外周上形成用于附接至车体(例如,车顶,所述车顶作为对其进行附接的面板)的公螺纹。凸形部61a、61b(图4)被布置在平坦部61的下表面上,所述凸形部61a、61b被配合在树脂基座70的通孔72a、72b内。馈送圆筒部62从凸形部61a朝着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的下侧延伸。放大器板50通过螺纹连接等等紧固(固定)在平坦部61上。一对导电板弹簧(端子)51被布置在放大器板50上。输出电缆52从放大器板50向下延伸,并且穿过馈送圆筒部62的内部,以便被抽出到外部。环状密封构件5被布置在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的平坦部71和车体之间。密封构件5被布置在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的通孔72a、72b的周边中,并且在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的平坦部71和车体之间夹紧和压紧,由此防止水穿过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和车体之间的间隙渗入。
衬垫3是由弹性体、橡胶等等制成的弹性构件,并且被布置在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上,以便沿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或其周边形成圆形。衬垫3起用于天线壳体1的下端边缘和车体之间的间隙的障蔽物的作用,并且也具有在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和车体(防水功能主要由密封构件5产生)之间的简单防水的作用。从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的上侧覆盖天线壳体1,在天线壳体1和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之间插入衬垫3,并且通过9个螺钉104附接(固定)至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天线基座1具有用于将衬垫3压在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的整个周边上的肋1a(图3)。因此,能够避免水穿过天线壳体1和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之间的间隙渗入。配备有螺纹孔的凸台1b、1c(图3)被布置在天线壳体1的顶部上。作为天线元件的LTE元件6、卫星无线电天线7、电容元件10和线圈元件40被布置在天线壳体1和天线基座(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和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之间的空间内。电容元件10和线圈元件40是用于AM/FM天线的元件。LTE元件6和卫星无线电天线7是除了用于AM/FM天线的元件之外的天线元件的示例。
LTE元件6由金属板(导电板)构造,并且由从板6b直立的支架6c支撑。板6b通过螺钉紧固等等附接(固定)到金属基座60的平坦部61上。输出电缆6a从板6b延伸,并且与放大器板50的输出电缆一起穿过馈送圆筒部62的内部,以便被抽出至外部。卫星无线电天线7被布置在树脂基座70的平坦部71上。卫星无线电天线7的输出电缆7a与LTE元件6的输出电缆6a一起穿过馈送圆筒部62的内部以便被抽出至外部。
电容元件10由金属板(导电板)构造,并且例如以挤压工艺弯曲,以便具有伞形弯曲表面部11,所述伞形弯曲表面部11与处于天线壳体1的内部的上部中的拱形顶表面大致平行。在电容元件10被固定至天线壳体1的状态下,弯曲表面部11邻近天线壳体1的顶表面。连接部12从弯曲表面部11的前端部分向下和向后延伸,从而形成为L形形状。连接部12在顶端部分中具有通孔13(图3)。连接部12的通孔13的周边的上表面抵靠天线壳体1中的配备有螺纹孔的凸台1b(图3)的端表面。连接部12的通孔13的周边的下表面抵靠下文将描述的滤波器板30的导电图案31a的上表面侧。滤波器板30的导电图案31a的下表面侧抵靠线圈元件40的上端子45。在弯曲表面部11中,通孔14(图1)被布置在后侧中。天线壳体1的配备有螺纹孔的凸台1c(图3)穿过通孔14的内部。
元件支架20具有基部21、圆筒部22、通孔23和放置部24。圆筒部22从基部21升高。天线壳体1的配备有螺纹孔的凸台1c被配合到圆筒部的内部(图3)。元件支架20附接(固定)至天线壳体1,同时通过被拧到配备有螺纹孔的凸台1c的螺钉102在元件支架20和天线壳体1之间插入电容元件10。突起22a分别被布置在圆筒部22的前部和后部。突起22a将电容元件10压在天线壳体1的顶表面上。通孔23被布置在基部21中,并且位于圆筒部22的前部。元件支架20具有下文将描述的线圈元件40的线轴41的上部位于其中并且被支撑(配合)在通孔23之下的空间中。基部21的通孔23的周边和后部形成为放置部24,在所述放置部24上形成有滤波器板30。下文将描述放置部24。滤波器板30从前侧滑动,从而被附接(临时固定)至放置部24。
如图3中所示,线圈元件40通过绕由树脂制成的线轴41形成绕组42而构造。上端子45被布置(例如,被挤压插入和固定)在线轴41的一端(上端)中。绕组42的一端被电连接至上端子45。下端子47被布置(例如,被挤压插入和固定)在线轴41的另一端(下端)中。绕组42的另一端被电连接至下端子47。上端子45附接(固定)至天线壳体1的配备有螺纹孔的凸台1b,同时在上端子45和天线壳体1之间通过螺钉101插入滤波器板30(导电图案31a)和电容元件10的连接部12。即,螺钉101穿过上端子45的通孔45d、滤波器板30的通孔31以及电容元件10的连接部12的通孔13,并且被螺钉连接至天线壳体1的配备有螺纹孔的凸台1b。因此,线圈元件40和电容元件10彼此电连接,并且滤波器板30被电连接在线圈元件40和电容元件10之间。优选地,螺钉101可以具有弹簧垫圈,以避免由于其松脱而导致的连接故障。下端子47的连接支腿47b被放大器板50的一对导电板弹簧51夹紧。因此,线圈元件40和放大器板50彼此电连接。
在树脂基座70的平坦部71中,两个导电板90通过8个螺钉103附接(固定)至与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的放置表面(上表面)相对的表面(下表面)。导电板90中的一个位于馈送圆筒部62的前部,并且另一导电板90位于馈送圆筒部62的后部。每个导电板90的外边缘(除了面对馈送圆筒部62的一侧之外的三个侧边)都邻近密封构件5的内边缘,并且当在馈送圆筒部62的轴向方向(竖直方向)上观察时,大致与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的外边缘重合。如图4中所示,每个导电板90都在相应平坦部91的四个角部的每个角部中具有螺纹部93。每个螺纹部93都具有通孔93a,相应螺钉103穿过所述通孔93a,并且通孔93a弯曲成L形形状,以便升高为比平坦部91高一个台阶。相反,8个凹形部73被布置在树脂基座70的平坦部71的下表面上,导电板90的螺纹部93分别进入所述凹形部73中。通孔73a被布置在每个凹形部73中,螺钉103穿过所述通孔73a。螺钉103使得导电板90被附接至树脂基座70的下表面,并且使得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被附接至树脂基座70的上表面。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和导电板90通过螺钉103彼此电连接。每个导电板90都具有从平坦部91在倾斜向下的方向上弯曲的4个板簧部92,以便接近车体的侧面。板簧部92的顶端部分面对馈送圆筒部62的侧面,并且接触车顶(被车顶压缩)。
图10是车辆天线装置的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和临时固定支架80的拆卸状态的透视图。图11是图10中的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和临时固定支架80的装配状态的透视图。图12(A)是从下侧观察的车辆天线装置被附接至车顶110的通孔111的状态下的透视图。图12(B)是该状态的底视图。充当所述由树脂制成的部分的该临时固定支架80具有U形或者C形外部形状,并且能够在与其轴向方向垂直的侧向方向上接合馈送圆筒部62的侧表面(能够配合在其中)。在馈送圆筒部被从外部插入车顶110的通孔111的状态中,临时固定支架80临时固定馈送圆筒部62,所述车顶110充当进行附接的面板。临时固定支架80例如由柔性树脂制成,并且具有:所述一对夹紧部81夹紧馈送圆筒部62;联接部82,夹紧部81通过所述联接部82彼此连接;以及锁爪83,所述锁爪83分别在夹紧部81的顶端部分中形成以便向外突出。馈送圆筒部62在侧表面上具有一对第一凹槽部63(图7(B)和图10),所述第一凹槽部63接合临时固定支架80;和第二凹槽部64,所述第二凹槽部64处于第一凹槽部之间的中点处。临时固定支架80通过接合第一凹槽部63和第二凹槽部64而附接至馈送圆筒部62。即,该一对夹紧部81接合该一对第一凹槽部63,以便夹紧馈送圆筒部62,并且联接部82接合第二凹槽部64。在临时固定支架80被附接至馈送圆筒部62之后馈送圆筒部62被插入车顶110的通孔111中的状态下,锁爪83被车顶的内表面捕获,并且能够发挥临时固定功能。如图12(A)和12(B)中所示,由树脂制成的临时固定支架80被插入馈送圆筒部62和车顶110的通孔111的内边缘部分(内周部分)之间,以防止两个构件彼此直接接触,即彼此电连接。
图13是图1中的线圈元件40的线轴41、上端子45和下端子47的拆卸状态的透视图。图14是图13中的线轴41、上端子45和下端子47的装配状态的透视图。图15(A)至图15(H)是示出生产线圈元件40的步骤的视图。
上端子45具有基部45a、一对附接支腿45b和绕组端子连接部(插片)45c。通孔45d被布置在基部45a的中部。该对附接支腿45b相对于基部45a弯曲成U形形状,并且分别位于跨基部45a的中心的相对侧中。绕组端子连接部45c相对于基部45a弯曲成L形形状,并且位于从附接支腿45b沿轴向方向旋转90度的不同位置中。
下端子47具有上表面部47a、连接支腿47b、绕组端子连接部(插片)47c、侧表面部47e和下表面部47f。在倾斜向下方向上弯曲的板簧部47d被布置在上表面部47a的中部。板簧部47d具有防止线轴41相对于线轴41的下端子附接部44发出咔嗒声的功能。连接支腿47b相对于基部45a向下弯曲。绕组端子连接部47c从上表面部47a延伸从而朝着外部突出。侧表面部47e分别在上表面部47a的两端处相对于上表面部47a向下弯曲。下表面部47f是通过弯曲一个侧表面部47e的下端,并且使下端与上表面部47a大致平行延伸而形成的部分。下端子47以如下方式附接到下端子附接部44,使得下端子附接部44被上表面部47a、侧表面部47e和下表面部47f围绕。
线轴41具有:上端子附接部43,上端子45将被附接到所述上端子附接部43;下端子附接部44,下端子47将被附接到所述下端子附接部44;以及圆筒形绕组筒48,其中绕组42缠绕在其外周表面上。上端子附接部43在绕组筒48的上端表面上直立,同时分布在绕组筒48的中心轴线的两侧上。上端子附接部43具有一对凸形部43a,所述一对凸形部43a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向外突出。该一对凸形部43a接合上端子45的该对附接支腿45b。下端子附接部44被布置成在绕组筒48的下端部分中朝着外部突出。作为绕组42的缠绕路径的引导凹槽48a,以及处于沿绕组42的缠绕路径的位置中的多个突起48b被布置在绕组筒48的外周表面上。引导凹槽48a绕绕组筒48的外周表面螺旋形地延伸。至少一个突起48b被布置在绕组筒48的外周表面上的多个圆周位置(其中下文所述的上端子45的绕组端子连接部45c能够存在的周向位置)中的每个周向位置中。在所示示例中,突起48b被布置在彼此分离180度,并且处于绕组筒48的外周表面上,成复数(在一个位置中为10,并且在其它位置为11)的两个周向位置中。其中布置有突起48b的一个周向位置与上端子45的绕组端子连接部45c的周向位置重合。在绕组42的绕组端部被在轴向方向上抽出的情况下,每个突起48b都起钩接部的作用。从确保强度的观点看,突起48b形成为平面形状。
如图15(A)和图15(B)中所示,当装配线圈元件40时,首先,上端子45和下端子47分别滑动地附接至线轴41的上端子附接部43和下端子附接部44。如图15(C)中所示,然后,被构造成绕组42的电线42'的弯曲端部被钩接至下端子47的绕组端子连接部47c,并且通过锡焊、焊接等等与其连接和固定。如图15(D)和图15(E)中所示,然后,在旋转线轴41的同时,绕组42缠绕线轴41的绕组筒48的外周表面(引导凹槽48a)。通过引导凹槽48a的布置间距确定绕组42的缠绕间距。如图15(F)、图15(G)和图15(H)中所示,然后,绕组42的绕组端部被钩接在绕组筒48的预定突起48b上,在轴向方向上抽出绕组42的端子,绕组42的端子通过锡焊、焊接等等连接并且固定至上端子45的绕组端子连接部45c,并且切除过量部分。能够通过自动绕组机进行上述一系列操作。因此,完成线圈元件40。线圈元件40被以如下方式安装到天线壳体1中。首先,上端子45被螺钉101与电容元件10一起固定至天线壳体1的配备有螺纹孔的凸台1b。然后,下端子47的连接支腿47b和放大器板50的导电板弹簧51被相对于彼此定位,并且放大器板50、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和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的组合例如通过螺钉紧固附接至天线壳体1。可替选地,上端子45可以在相对于线轴41颠倒180度的同时附接。当其上钩接有绕组42的绕组端部的突起48b变化,并且视需要,上端子45颠倒180度时,绕组42的圈数能够以0.5圈为单位变化。
图16是图1中的元件支架20的透视图。图17是元件支架20的俯视图。图18是元件支架20的侧视图,并且图19是元件支架20的前视图。图20(A)是图1中的滤波器板30的俯视图。图20(B)是滤波器板30的侧视图,图20(C)是滤波器板30的底视图。图21(A)和图21(B)是示出将滤波器板30附接至元件支架20的过程的视图。图22是临时地保持滤波器板30的元件支架20的俯视图。图23是沿图22中的A-A截取的截面图。图24是沿图22中的B-B截取的放大截面图。
元件支架20具有放置部24,滤波器板30将被放置在所述放置部24上。锁爪24b被分别布置在放置部24的两侧上。一对突出部24a分别从通孔23的两个上侧向内突出。滤波器板30在右侧和左侧中具有一对切口35。在滤波器板30将被临时地固定至元件支架20的放置部24的情况下,在将切口35定位在突出部24a的位置处的同时,从如图21(A)中所示的放置部24上的上侧布置滤波器板30。滤波器板30向后滑动,直到发生如图21(B)中所示的抵靠。然后,该一对锁爪24b接合切口35的边缘部分,从而将滤波器板30锁定(临时固定)。此外,滤波器板30的上表面、该一对突出部24a和一对突出部24c彼此接合(面对面接触),并且防止滤波器板30向上滑落。滤波器板30在通孔31的周边的两个表面上具有导电图案31a,在上表面上具有导电图案32a,并且在下表面上具有导电图案32b。导电图案32a、32b从导电图案31a延伸,并且由通孔34彼此连接。片状电容器33被布置在导电图案32a的中部。
图25(A)是从下侧观察的根据比较示例1的车辆天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25(B)是从下侧观察的根据比较示例2的车辆天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25(A)中的比较示例1是常规类型的装置,其中未布置该实施例中的导电板90,并且用于临时固定至车体的支架880被从金属基座860的上侧附接,并且未提供用于防止车顶和由金属制成的基座860彼此直接接触的构造。相反,图25(B)中所示的比较示例2具有该实施例中的导电板90,但是与比较示例1类似地未提供用于防止车顶和由金属制成的基座960彼此直接接触的构造。
图26是实施例以及比较示例1和2中的VSWR与不发生不期望的谐振的根据理想状态的车辆天线装置的频率的关系的特征曲线。图27是图26中的700MHz附近被放大的特征曲线。这些图中所示的第一和第二频带是在LTE中使用的频带。在第二频带的情况下,在任何构造中,都获得与根据理想状态的特征接近的特征。在第一频带的情况下,在比较示例1和2的构造中,相反,如图27中放大示出的,其特征明显地偏离于根据理想状态的特征。另一方面,在实施例的构造中,其特征相对地接近根据理想状态的特征。通过由于通过在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和车顶之间插入导电板90而提高电容,并且谐振频率移动至比第一频带低的频带的现象,以及由于通过临时固定支架80避免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和车顶的安装孔的内周之间的直接接触的构造而造成的效果(由于未形成无意导电路径的事实而造成的效果),获得了根据实施例的与根据理想状态的特征接近的特征。在实施例中的构造中,不处于第一和第二频带的频带(300MHz至400MHz)中的特征与根据理想状态的特征偏差很大。然而,这不是问题,因为未使用该频带。换句话说,根据实施例中的构造,能够使其中由于不期望的谐振而发生VSWR偏离的频带移动至不使用频带,由此能够使所使用的频带中的VSWR接近于理想状态中的VSWR(防止天线增益的减小)。
实施例中的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的形状和尺寸被如下地设计,使得像比较示例1那样不对不期望的谐振采取对策的状态下,不期望的谐振产生在如图26中所示的LTE中使用的频带中的最低频率附近。在实际设计中,也考虑将被放置在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上的板50的尺寸,首先根据板的尺寸确定具有矩形形状的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在短边方向的长度,然后确定长边方向的长度,使得不期望的谐振产生在接收频带中的最低频率附近。
根据实施例,可能获得如下效果。
(1)由树脂制成的基座70中的导电板90被布置在与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的放置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因此,能够避免天线增益的减小,这是因为:由于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根据相对于车顶(地线)的距离而具有谐振点的事件而在所需频带中出现不期望的谐振。
(2)由于导电板90具有板簧部92,并且板簧部92被车顶压缩,所以即使在车顶的曲率变化时,板簧部92和车顶也能够确保彼此接触,因此确定地避免了天线增益的减小。
(3)由于每个板簧部92都分支为多个部分,所以即使在车顶的曲率大时,也能够确保许多接点。
(4)由于滤波器板30被布置在电容元件10和线圈元件40之间,所以能够降低天线壳体1中的天线元件之间的干扰导致的不利影响。特别地,能够避免LTE元件6的天线增益由于电容元件10和线圈元件40(AM/FM)的第二或者第三谐波进入LTE元件6的现象而减小。
(5)滤波器板30具有如下构造,其中在滤波器板30被夹在线圈元件40的上端子45和电容元件10的连接部12之间的状态(堆叠状态)下,滤波器板30由螺钉101固定,并且滤波器板30通过螺钉固定而电连接在电容元件10和线圈元件40之间。因此,能够一次性并且容易地执行滤波器板30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并且可装配性极好。
(6)由于元件支架20具有如下构造,其中元件支架20具有放置部24,滤波器板30将被放置在所述放置部24上,并且滤波器板30通过锁爪24b和突出部24a、24c临时地固定至预定位置,所以在装配过程中不需要定位滤波器板30,并且可装配性极好。
(7)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形成为如下的尺寸和形状,其中,在不采取针对不期望的谐振的对策的状态下,不期望的谐振产生在接收频带中的最低频率附近。因此,导电板90被布置成引起不期望的谐振移至较低频带,由此能够确保不期望的谐振的位置从接收频带偏离。
虽然已经参考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实施例中的组件和处理过程能够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不同地变型。下面将描述变型。
即使当每个导电板90都由不具有板簧部92的平板构造时,在防止天线增益降低时仍能够获得特定水平的效果。即使当导电板90不通过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导电时,在防止天线增益降低时仍能够获得特定水平的效果。如在馈送圆筒部62的轴向方向(竖直方向)上所示,每个导电板90的外边缘(除了面对馈送圆筒部62的一侧之外的三个侧边)都可以处于由金属制成的基座60的外边缘之外。
附图标记列表
1 天线壳体
1a 肋
1b、1c 配备有螺纹孔的凸台
3 衬垫
5 密封构件
6 LTE元件
6a 输出电缆
6b 板
6c 支架
7 卫星无线电天线
7a 输出电缆
10 电容元件
11 弯曲表面部
12 连接部
13、14 通孔
20 元件支架
21 基部
22 圆筒部
22a 突起
23 通孔
24 放置部
24a 突出部
24b 锁爪
24c 突出部
30 滤波器板
31 通孔
31a 导电图案
32a、32b 导电图案
33 片状电容器
34 通孔
35 切口
40 线圈元件
41 线轴
42 绕组
42' 电线
43 上端子附接部
43a 凸形部
44 下端子附接部
45 上端子(第一端子)
45a 基部
45b 附接支腿
45c 绕组端子连接部(插片)
45d 通孔
47 下端子(第二端子)
47a 上表面部
47b 连接支腿
47c 绕组端子连接部(插片)
47d 板簧部
47e 侧表面部
47f 下表面部
48 绕组筒
48a 引导凹槽
48b 输出电缆
50 放大器板
51 导电板弹簧(端子)
52 输出电缆
60 由金属制成的基座(导电基座)
61 平坦部
61a、61b 凸形部
62 馈送圆筒部(中空螺纹轴部分)
63 第一凹槽部
64 第二凹槽部
65 螺纹孔
70 由树脂制成的基座(绝缘基座)
71 平坦部
71a 凸台(突起)
72a、72b 通孔
73 凹形部
73a 通孔
80 临时固定支架
81 夹紧部
82 联接部
83 锁爪
90 导电板
91 平坦部
92 板簧部
93 螺纹部
93a 通孔
101、102、103、104 螺钉

Claims (11)

1.一种车辆天线装置,包括:
天线基座;
天线壳体,所述天线壳体被覆盖在所述天线基座上;以及
天线元件和放大器板,所述天线元件和放大器板被布置在所述天线壳体内部,其中
所述天线基座具有:由树脂制成的基座,所述由树脂制成的基座具有开口;和由金属制成的基座,所述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面积比所述由树脂制成的基座的面积小,所述由金属制成的基座被布置在所述由树脂制成的基座上以便封闭所述开口,并且所述由金属制成的基座具有圆筒部用于附接至车体,并且
导电板被附接至所述由树脂制成的基座的表面,所述表面与所述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放置表面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线装置,其中,所述导电板被电连接至所述由金属制成的基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天线装置,其中,在所述导电板中,当在所述圆筒部的轴向方向上观察时,除了面对所述圆筒部一侧的侧边之外的外边缘大致与所述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外边缘重合,或处于所述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外边缘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天线装置,其中,所述导电板具有至少一个板簧部,所述板簧部延伸以便接近所述车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天线装置,其中,所述导电板被分别布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前部和后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天线装置,其中,在所述由金属制成的基座中,由树脂制成的部分被布置在与所述车体的安装孔的内周部分相对的一部分中,所述由树脂制成的部分防止所述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直接接触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由树脂制成的部分是支架,用于将所述车辆天线装置临时地固定至所述车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天线装置,其中,凸台被布置在所述由树脂制成的基座的、位于所述车体一侧上的表面上,所述凸台接合所述车体的安装孔的内周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天线装置,其中,所述天线元件包括电容元件、线圈元件和另一天线元件,所述另一天线元件用于与由所述电容元件和所述线圈元件接收的频带不同的频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由金属制成的基座的形状和尺寸被设定为使得:在不存在所述导电板的情况下,在所述另一天线元件的接收频带中的最低频率附近产生不期望的谐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天线装置,其中,滤波器板被布置在所述电容元件和所述线圈元件之间。
CN201580041572.7A 2014-07-28 2015-06-05 车辆天线装置 Active CN106575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3188.9A CN111082201B (zh) 2014-07-28 2015-06-05 车辆天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3026A JP6338482B2 (ja) 2014-07-28 2014-07-28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JP2014-153026 2014-07-28
PCT/JP2015/066362 WO2016017278A1 (ja) 2014-07-28 2015-06-05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3188.9A Division CN111082201B (zh) 2014-07-28 2015-06-05 车辆天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5820A CN106575820A (zh) 2017-04-19
CN106575820B true CN106575820B (zh) 2020-04-17

Family

ID=5521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3188.9A Active CN111082201B (zh) 2014-07-28 2015-06-05 车辆天线装置
CN201580041572.7A Active CN106575820B (zh) 2014-07-28 2015-06-05 车辆天线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3188.9A Active CN111082201B (zh) 2014-07-28 2015-06-05 车辆天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5335B2 (zh)
JP (1) JP6338482B2 (zh)
CN (2) CN111082201B (zh)
CA (1) CA2956504C (zh)
DE (1) DE112015003498T5 (zh)
WO (1) WO20160172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37227B2 (ja) * 2014-07-18 2018-12-12 株式会社ヨコオ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JP2018006918A (ja) * 2016-06-29 2018-01-1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アンテナ装置
JP6352578B1 (ja) * 2016-12-06 2018-07-04 株式会社ヨコオ アンテナ装置
CN108808218B (zh) * 2017-04-28 2021-11-02 原田工业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
JP6461241B2 (ja) 2017-06-14 2019-01-30 株式会社ヨコオ アンテナ装置
US11870134B2 (en) * 2017-07-05 2024-01-0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Base station antennas having radiating elements with sheet metal-on dielectric dipole radiators and related radiating elements
EP3432416B1 (en) * 2017-07-20 2023-11-01 Shenzhen Antop Technology Limited Multifunctional signal transceiver
KR102434001B1 (ko) * 2017-11-15 2022-08-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안테나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안테나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차량
WO2019124518A1 (ja) 2017-12-20 2019-06-27 株式会社ヨコオ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JP7037378B2 (ja) * 2018-01-31 2022-03-16 株式会社ヨコオ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US11881615B2 (en) * 2018-02-08 2024-01-23 Yokowo Co., Ltd. Antenna device for vehicle
JP6956650B2 (ja) * 2018-02-19 2021-11-02 株式会社ヨコオ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US11165132B2 (en) * 2019-01-01 2021-11-02 Airgain, Inc. Antenna assembly for a vehicle
JP7131465B2 (ja) * 2019-04-03 2022-09-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制御装置
DE102019129630A1 (de) 2019-11-04 2021-05-06 Audi Ag Antennensystem
AU2021358709A1 (en) * 2020-10-05 2023-06-08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lative pose sensing and field enforcement of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s using ultra-wideband radio technology
JP7488777B2 (ja) 2021-01-27 2024-05-22 株式会社ヨコオ 端子接続構造、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端子接続構造の組み立て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3245A (en) * 1998-08-10 2000-02-08 Andrew Corporation Multi-band, multiple purpose antenna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operation in cellular an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modes
CN1764008A (zh) * 2004-10-21 2006-04-26 株式会社友华 车载天线
CN1819335A (zh) * 2005-02-10 2006-08-1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
CN103548199A (zh) * 2011-03-24 2014-01-29 原田工业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VI20020212A1 (it) * 2002-10-15 2004-04-16 Calearo Srl Antenna veicolare a schermatura perfezionata.
JP4513964B2 (ja) * 2005-02-23 2010-07-28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平面アンテナ
JP4582320B2 (ja) * 2005-03-14 2010-11-17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ユニット
JP2009049695A (ja) * 2007-08-20 2009-03-0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の取り付け構造
US7768465B2 (en) * 2007-09-12 2010-08-03 Laird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mount stacked patch antenna assemblies with resiliently compressible bumpers for mechanical compression to aid in electrical grounding of shield and chassis
JP5169777B2 (ja) * 2008-12-03 2013-03-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US8138983B2 (en) * 2009-08-31 2012-03-20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antenna unit
WO2013090783A1 (en) * 2011-12-14 2013-06-20 Laird Technologies, Inc. Multiband mimo antenna assemblies operable with lte frequencies
GB2508980B (en) 2012-11-02 2016-06-01 Harada Ind Co Ltd Vehicle antenna unit
JP5592989B2 (ja) * 2013-10-18 2014-09-17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3245A (en) * 1998-08-10 2000-02-08 Andrew Corporation Multi-band, multiple purpose antenna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operation in cellular an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modes
CN1764008A (zh) * 2004-10-21 2006-04-26 株式会社友华 车载天线
CN1819335A (zh) * 2005-02-10 2006-08-1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
CN103548199A (zh) * 2011-03-24 2014-01-29 原田工业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5820A (zh) 2017-04-19
CN111082201B (zh) 2021-06-11
CN111082201A (zh) 2020-04-28
JP6338482B2 (ja) 2018-06-06
WO2016017278A1 (ja) 2016-02-04
CA2956504A1 (en) 2016-02-04
US10355335B2 (en) 2019-07-16
CA2956504C (en) 2023-03-07
JP2016032166A (ja) 2016-03-07
DE112015003498T5 (de) 2017-04-27
US20170214112A1 (en) 2017-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5820B (zh) 车辆天线装置
CN106663868B (zh) 车辆天线装置
CN111478024B (zh) 车辆天线装置
US20220384939A1 (en) Antenna device
KR100756146B1 (ko) 안테나 장치
EP3534458A1 (en) Antenna device
JP2013229813A (ja) 車載用アンテナ
CN106463872A (zh) 连接器
EP3361568A1 (en) Base station antenna
US11374328B2 (en) Antenna device f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