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3735A - 传送带刮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带刮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3735A
CN106573735A CN201580043206.5A CN201580043206A CN106573735A CN 106573735 A CN106573735 A CN 106573735A CN 201580043206 A CN201580043206 A CN 201580043206A CN 106573735 A CN106573735 A CN 106573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aping
support shaft
drive motor
conveyer belt
driv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32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3735B (zh
Inventor
M.舒尔特施特拉特豪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ultrastra hausford technology Sea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 - E - Shure Teshitelatehaosi & Co 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 - E - Shure Teshitelatehaosi & Co KG GmbH filed Critical F - E - Shure Teshitelatehaosi & Co 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6573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3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3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3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5/00Lubricating, cleaning, or clearing devices
    • B65G45/10Cleaning devices
    • B65G45/12Cleaning devices comprising scrapers
    • B65G45/16Cleaning devices comprising scrapers with scraper bias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5/00Lubricating, cleaning, or clearing devices
    • B65G45/10Cleaning devices
    • B65G45/12Cleaning devices comprising scra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5/00Lubricating, cleaning, or clear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5/00Lubricating, cleaning, or clearing devices
    • B65G45/10Cleaning devices
    • B65G45/12Cleaning devices comprising scrapers
    • B65G45/14Moving scra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送带系统的传送带(1)的传送带刮削装置,包括支撑轴(4)和布置在支撑轴(4)上的至少一个刮削部段(5)。刮削部段(5)包括保持端(6)和与保持端(6)相对设置的刮削端(7),该保持端(6)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连接到支撑轴(4)从而传递扭矩。该传送带刮削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保持轴承(11),保持轴承(11)布置在静止的支架(10)上并且支撑轴(4)可旋转地被安装于保持轴承(11)中;静止的驱动马达(13)的至少一个驱动元件(12),所述驱动元件(12)联接在支撑轴(4),优选联接在支撑轴(4)的端部,从而传递扭矩;以及用于驱动马达(13)的控制器(14)。凭借相应地致动驱动马达(13)并移动驱动元件(12),刮削部段(5)的刮削端(7)可接触传送带(1)或能够从所述传送带(1)释放。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手动联接器(15)布置在驱动马达(13)的驱动元件(12)和支撑轴(14)之间,并且凭借手动联接器,支撑轴(4)和驱动元件(12)相对于彼此的相对旋转位置能够被手动地调节和固定在相应的设定位置。

Description

传送带刮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10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传送带刮削装置。
背景技术
传送带系统使用移动的传送带将沙子、碎石、煤及其他松散材料从一个位置运送到另一个位置。有时,当松散材料最终在偏转辊处从传送带落下时,松散材料的残余物仍粘在传送带上。所讨论类型的传送带刮削装置服务于刮掉黏着到传送带上的残余松散材料的目的。
第一传送带刮削装置一般直接位于传送带的偏转辊处,作为所谓的主刮削器。第二刮削器在大多数情形中也位于传送带的下部路径上、沿传送带的运转方向位于主刮削器后面。
传送带刮削装置的刮削部段(在大多数情形中布置成并排的多个)被紧固成在支撑轴上可更换的;在大多数情形中该支撑轴是可旋转的,并且经常地且额外地是可线性调节的,并且相对于传送带横向地延伸。
张力装置连接到支撑轴的一端或连接到支撑轴的两端,并且包括杠杆结构或预张力弹簧,以便产生必要的预张力。偶尔,张力装置也包括驱动马达。驱动马达则是由电控制装置或电子控制装置致动。
在本情形中,当仅讨论一个驱动马达时,则这包括提供若干个驱动马达的变型,特别是包括在支撑轴的每端上提供一个驱动马达。
当在本申请中讨论驱动马达时,则这总是表示这种驱动马达包括驱动马达的输出元件,例如旋转输出轴或可线性伸展和收缩的输出元件。所述输出元件可相对于驱动马达的主体相对移动,并且继而移动用于刮削部段的驱动元件。
驱动马达以静止的方式布置,例如在静止的支架上,支撑轴也可旋转地安装在该支架上;或例如在整个传送带系统的框架结构上。
驱动马达将旋转地或线性地作用的预张力施加到支撑轴上,支撑轴继而移动刮削部段以使其刮削端以期望的预张力抵靠传送带。预张力必须足够高,以便以可靠的方式刮掉黏着到传送带上的任何松散材料残余物,但是预张力必须不会高至损坏传送带。
在操作期间,刮削部段从刮削端开始磨损,因为刮削端与持续移动的传送带处于研磨接合。
在已知的传送带刮削装置(本发明源自于此,DE 60 2004 005 771 T2)的情形中,以综合方式控制驱动马达。更确切地是,在此存在两个驱动马达,即,仅带来支撑轴的旋转的第一驱动马达(优选是气动的)和被实现成线性马达的第二电驱动马达,第二电驱动马达围绕静止的枢转轴线以圆弧方式朝向传送带或远离传送带枢转由第一驱动马达产生的单元和支撑轴。在所述设计的情形中,仅第二驱动马达以静止方式布置。刮削部段的状态由很多传感器(扭矩传感器、载荷检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磨损传感器)监控,并且通过致动两个串联连接的驱动马达,刮削部段的刮削端总是以正确的压力被压到传送带上,也就是说相对于传送带预张力。
致动驱动马达,特别是被实现成线性驱动器的第二电驱动马达,致使刮削部段还可被从传送带完全释放并充分被枢转离开,以便例如更换磨损的刮削部段。
就刮削部段来说,当使用单数形式时,一切均也适用于复数的情形。具体地,在实践中,一般使若干个刮削部段并排成行地安装,或彼此偏离地安装在支撑轴上跨过传送带的宽度。
之前解释的公开的传送带刮削装置在控制刮削部段的预张力方面很难被改进。但是,就此在驱动技术、测量技术和控制技术方面的支出非常高。因此,所公开的传送带刮削装置对于许多应用来说过于昂贵。
此问题引起的教导是研制具有驱动马达的传送带刮削装置,从而提供刮削部段的预张力的可靠设定,但是支出低于本发明所源自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传送带刮削装置,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解决了之前提出的问题。优选的形式和进一步的发展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重要的是,手动联接器布置在驱动马达的驱动元件(在一方面)和支撑轴(在另一方面)之间。这产生所需的自由度,以便手动地调节支撑轴和驱动元件相对于彼此的相对旋转位置。在相应手动调节位置,可用根据本发明使用的手动联接器固定支撑轴和驱动马达的驱动元件的相对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张力装置的情形中,特征在于,当驱动马达处于端部位置时,可手动执行刮削部段相对于传送带的预张。对于驱动马达的每种驱动移动,例如移动离开刮削部段从传送带完全枢转远离(释放)的位置,接近驱动马达的端部位置导致刮削部段可以设置为以期望的预张力再次靠在传送带上。
对预张力的调整,或考虑到刮削部段上的磨损而进行的重新调整,在本文提出的设计的情形中,能够通过释放手动联接器,并且相对于驱动元件手动地调节支撑轴或相对于支撑轴手动地调节驱动元件而实现。
最后,手动联接器在此代替本发明所源自的现有技术中的第一驱动马达。因此,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带刮削装置的驱动技术、测量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支出显然比现有技术中的更少。尽管如此,就方便应用和修改来说存在额外的自由度。
手动联接器用手操作,但是它可以通过工具起作用,例如通过螺丝刀。但是,特别优选的是,可用手而不使用工具地致动手动联接器。
在本发明的情形中可以用任何方式实现驱动马达。具体地,可以使用液压驱动马达或气动驱动马达。特别有利的是使用电驱动马达。
原则上来说,就驱动马达的设计,所有情况都是可能的。例如,可以是输出轴旋转地移动的驱动马达。其旋转移动然后可凭借增速齿轮单元,或优选地减速齿轮单元,被传递到支撑轴。
特别优选的是作为线性驱动马达的设计,特别是当需要电驱动马达时。
关于手动调节,特别优选的是,在驱动元件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手动旋转支撑轴而导致调节所述相对旋转位置。例如,可利用扭矩扳手而旋转支撑轴,直到获得刮削部段的期望的预张力。然后可再次接合手动联接器,从而固定驱动元件相对于支撑轴的所述相对位置。
在此情形中,特别优选的是,手动联接器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支撑轴,并且以手动可旋转和可固定的方式连接到驱动元件。此外,特别有利的是,以下述方式设计联接器,即,联接器和驱动元件之间的连接包括可台阶式调节的棘爪机构和连续精确调节机构。这种组合允许快速粗略调节(作为简单地选择新的槽口的结果),但也允许随后以连续方式产生的精确调节。精确调节通过相应的调节螺钉方便地发生。
驱动元件的布置自然地有很多可能性。将驱动元件实现成减速齿轮单元的齿轮已经在上文中被列举作为例子。在结构上,已经证明特别方便的是驱动元件是被安装成在支撑轴上可自由旋转的杠杆。在原则上,驱动元件也可集成在驱动马达的输出元件中。
具有作为驱动元件的自由地可旋转地安装的杠杆的设计在整个布置中具有进一步的重要性,在该布置中,支架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主承载件。第一端是顶端,在该处主承载件处于竖直布置;并且第二端是底端。支撑轴凭借第二端上的保持轴承被方便地安装在主承载件中。被实现成杠杆的驱动元件在第二端上从主承载件侧向地突起。因此产生成角度的布置,这允许驱动马达被安装在主承载件的第一端和驱动元件的自由端之间。整个布置因此呈三角形的形式。这非常方便,因为通过用附接零件安装主承载件,所述结构能够被快速地安装在传送带系统上。
上文已经指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带刮削装置的情形中为何手动联接器是方便的。具体来说,这特别体现在以下实施例的情形中,所述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驱动马达包括两个端部位置,即,沿设置方向的第一端部位置和沿释放方向的第二端部位置;其中,为了将刮削部段的刮削端设置为靠在传送带上,驱动马达可移动到其第一端部位置;并且其中,当所述驱动马达处于所述第一端部位置,通过采用手动联接器,向支撑轴施加力导致刮削部段可以设置为以其刮削端以期望的预张力靠在所述传送带上,并且凭借手动联接器,所述刮削部段可固定在所述调节位置。
前述设计在没有特定传感器的情况下工作。但是这不表示在本发明的框架内不能也利用驱动马达的这种特征。
具体地,当使用电驱动马达时,可取的是,在一个变型中,凭借控制装置,经由驱动马达引起的电流,可确定和调整电驱动马达所施加的力,这种力是刮削部段的刮削端的期望的预张力所需的。
在所述设计的情形中,在刮削部段受磨损时,预张力的减小也可通过相对于传送带反复驱动电线性驱动马达来补偿,例如按预定的时间间隔驱动,在每种情形中直到达到被设定成所述预张力的边界值的马达电流为止。
在此同样地,手动调节能力的优点与驱动马达的电调整的优点相结合。
在刮削部段受磨损的情形中,相应地调整电驱动马达带来之前解释的预张力调整(这在权利要求9以及进一步的从属权利要求10中示出)也具有单独且独立的重要性。
附图说明
现在通过示出优选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用于传送带系统的传送带的传送带刮削装置的基本原理的高度地示意性地简化的立体图,
图2示出在传送带上的典型传送带刮削装置的侧视图,
图3-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带刮削装置的不同位置,
图10示出手动联接器的放大图,该手动联接器可规律地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带刮削装置的情形中。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松散材料2位于其上的传送带系统的传送带1的示意图。所述传送带1在图1中从左向右运转。它在偏转辊3处转向,从而使得它的底部带部分(下部路径)能够运转返回起始点。
可以看到,传送带刮削装置的支撑轴4在传送带1下方,并且离偏转辊3不远。支撑轴4的剖面是六边形的。作为例子,三个刮削部段5布置在支撑轴4上。在现有技术中描述了此处的不同安装选择。为此,可参考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列举的现有技术,但也可参考DE 202009 004 182 U1和DE 20 2012 010 945 U1。本发明的教导不包括将刮削部段5安装在支撑轴4上的方式。
对于刮削部段5(在此单数也代表复数含义)来说重要的是包括保持端6和与保持端6相对地设置的刮削端7,保持端6以形状锁合的方式连接到支撑轴4,从而传递扭矩。在此情形中,图1示出副刮削器,其中,刮削部段5的刮削端7位于传送带1上、在偏转辊3稍微后面的下部路径上。图2示出在右侧的主刮削器8和在左侧的副刮削器9,如图1所示。
此外,在图1中,可以看到在左侧和右侧均具有静止支架10,支架10均具有布置在支架10上的保持轴承11,并且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轴4可旋转地安装在保持轴承11中。
图1未示出任何用于支撑轴4的驱动器。就这方便需参见图3和图4-9。
提供驱动马达13的至少一个驱动元件12,其联接到支撑轴4,优选联接在支撑轴4的一端,从而传递扭矩。图3还示出用于驱动马达13的控制装置14的示意绘图。这种控制装置在目前通常是电子控制装置,具体地具有相应的控制软件。
相应地致动驱动马达13导致刮削部段5可设置成以其刮削端7靠在传送带1上;或者可从传送带释放,就是说可从传送带1移除。驱动马达13本身以静止的方式布置,例如布置在静止支架10上或例如布置在整个传送带系统的框架结构上。驱动马达13的输出元件以合适的方式与驱动元件12联接。
图3-9中的绘图再次示出了在图1和2中指示的副刮削器9。
驱动马达13可具有任意形式,例如,它可以是液压或气动式驱动马达。电驱动马达13是优选的,优选是电线性驱动马达13。图3-9也涉及所述例子。
线性驱动马达13的输出元件在图3的表示中伸展,刮削部段5已经尽可能远离传送带1地向下枢转。
在图8中,线性驱动马达13的输出元件已经完全收缩,并且刮削部段5的刮削端7被定位到传送带1上。
于是对于本发明来说重要的是,手动联接器15布置在驱动马达13的驱动元件12(在一方面)和支撑轴4(在另一方面)之间。可利用联接器15手动地调节支撑轴4和驱动马达13的驱动元件12相对于彼此的相对旋转位置。于是所述相对旋转位置可固定在凭借联接器15调节的相应调节位置。
图3至9在各个例子中示出之前描绘的关系。
在图3中,如已经提及的,具有刮削端7的刮削部段5已经完全枢转远离传送带1。这是驱动马达13的输出元件完全伸展的结果,驱动马达13在此是电线性驱动马达。
图4示出刮削部段5处于与图3中相同的位置,但是驱动马达13的输出元件完全收缩,并且驱动元件12已经相对于图3向上枢转。这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为没有接合手动联接器15。
图5示出与图4相同的位置。扳手16(特别是扭矩扳手形式的扳手)现在已经定位在支撑轴4上。
图6与图5的不同在于,凭借扳手16,支撑轴4以及与其一起的削部段5已经顺时针枢转,如图6中的箭头所指示的那样。手动联接器15已经被接合在最外侧位置。在所述位置,驱动马达13的输出元件仍完全收缩。
在图7中,驱动马达13的输出元件继续完全收缩。进一步顺时针枢转扳手16的结果是,刮削部段5也已经被进一步顺时针枢转。刮削部段5的刮削端7相对于传送带1以期望的预张力预张,通过凭借扳手16向支撑轴4施加力来调节该预张力。
凭借扳手6,支撑轴4被保持在图7所示的期望位置。手动联接器15接合。然后移除扳手16。这在图8中示出。现在获得了传送带刮削装置的期望的端部状态。
从图8所示出的开始,如果现在驱动马达13的输出元件伸展(例如如图3所示),刮削部段5则在接合的手动联接器15不变的情况下远离传送带1枢转。如果驱动马达13之后再次收缩,则由于支撑轴4和驱动元件12的相对位置凭借手动联接器14而固定,刮削部段5的刮削端7再次恰好以手动预设的预张力靠在传送带1上。驱动马达13在此情形中移动返回其结束位置。
图9示出刮削部段5的维护位置,此时驱动马达13的输出元件略微伸展。在此情形中,就手动联接器15的结合状态,未发生任何变化。
以上给出的绘图明确了,在本文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不改变驱动元件12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手动地旋转支撑轴4来执行相对旋转位置的调节。
图3示出驱动器的完整表示。图10仅示出了支撑轴4上的与驱动元件12连接的手动联接器15的放大表示。
在所示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及在此优选方面中,提供的是,手动联接器15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支撑轴4,并且以手动可调节和可固定的方式连接到驱动元件12。对于手动联接器15和支撑轴4之间的不可旋转式连接,在手动联接器15中有多边形凹口17并且固定螺钉18位于其中。固定螺钉18将支撑轴4的两个面按压到多边形凹口17的相应面中,并且因此确保手动联接器15和支撑轴4之间的不可旋转式连接。在此情形中,固定螺钉18允许不同尺寸的支撑轴4被提供以相同的一个手动联接器15。
手动联接器15和驱动元件12之间的可手动调节且可固定的连接产生于支撑轴4略微上方的顶部区域中。为此,根据优选教导,在此提供的是,联接器15和驱动元件12之间的连接包括可台阶式调节的棘爪机构19和连续式精确调节机构20。可以看到棘爪机构19的部分扇形齿轮和在棘爪机构19的扇形齿轮上方的闩锁螺栓21,闩锁螺栓21从上方接合在棘爪机构19中的相应点处,并且被紧固在驱动元件12上。图10中的绘图示出置于棘爪机构19中的闩锁螺栓21。手动联接器15相对于驱动元件12的相对位置因此固定。
根据优选教导,手动联接器15在此可仅用手致动,也就是说不使用任何工具。可用于向上拉动图10中的闩锁螺栓21的柄21’ 服务于此目的。
如果用柄21’向上拉动图10中的闩锁螺栓21,则闩锁螺栓21断开与棘爪机构19的接合,并且驱动元件12可枢转到相对于棘爪机构19的扇形齿轮的右侧或左侧。如果之后再次释放柄21’,则根据优选实现方式的闩锁螺栓21凭借弹簧力被压回棘爪机构19中。
如图10所示,如果闩锁螺栓21置于棘爪机构19中,则闩锁螺栓21仍可能凭借位于左侧和右侧的两个调节螺钉执行精确的调节20。在图10中,如果期望将驱动元件12枢转到相对于支撑轴4的左侧,则旋入精确调节机构20的左手侧调节螺钉并旋出右手侧螺钉。如果期望枢转到右侧,该过程则相反。
图3(以及图4-9)示出支架10的整个布置的设计,其中提供的是,支架10包括具有第一端23(优选是顶端)和第二端24(优选是底端)的至少一个主承载件22。支撑轴4被安装在第二端24上的保持轴承11中。被实现成杠杆的驱动元件12在第二端24上从主承载件22侧向地突起,并且驱动马达13被安装在主承载件22的第一端23和驱动元件12的自由端之间。以此方式,整个布置呈三角形形式。通过被固定地安装在传送带系统上的期望位置处的支架10的主承载件22,可以以简单方式整体操纵。
上文中已经详细解释的图3-9中的绘图允许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带刮削装置的以下操作方法:
就其输出元件,驱动马达13包括两个端部位置,即沿设置方向的第一端部位置和沿释放方向的第二端部位置。驱动马达13可移动到其第一端部位置,用于将刮削部段5的刮削端7设置为靠在传送带1上。在驱动马达13处于第一端部位置的情况下,刮削部段5的刮削端7可以设置为以期望的预张力靠在传送带1上,这是通过利用手动联接器15向支撑轴4施加力。凭借手动联接器15,支撑轴4可在经调节位置与刮削部段5固定。这具有上文已经提及的优点,即,即使驱动马达13完全收缩,刮削部段5的刮削端7在传送带1上的预张力也不会升高得高于利用联接器15所手动调节的。
但是,在根据本发明的设计之外或作为其替代,还可以提供上文已经提及的设计,在这些设计中,凭借控制装置14经由驱动马达13引起的电流,确定和调整电驱动马达13所施加的力,这种施加的力是为了刮削部段5的刮削端7的期望的预张力所需的。这在图3中由控制装置14指示,其中由从驱动马达13到控制装置14的虚线示出。
就图3和图10所示的手动联接器15及驱动元件12,驱动元件12可以各种方式设计。其不必必须呈条的形式。其可包括不同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这全部取决于特定传送带刮削装置的结构设计。
可能用不同的方式实现整个手动联接器15,并且将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合适的方式取决于应用和环境而选择。
附图标记列表
1 传送带
2 松散材料
3 偏转辊
4 支撑轴
5 刮削部段
6 保持端
7 刮削端
8 主刮削器
9 副刮削器
10 支架
11 保持轴承
12 驱动元件
13 驱动马达
14 控制装置
15 手动联接器
16 扳手
17 多边形凹口
18 固定螺钉
19 棘爪机构
20 精确调节机构
21 闩锁螺栓
21’ 柄
22 主承载件
23 顶端
24 底端。

Claims (11)

1.一种用于传送带系统的传送带(1)的传送带刮削装置,
具有支撑轴(4)和布置在所述支撑轴(4)上的至少一个刮削部段(5),
其中,所述刮削部段(5)包括保持端(6)和与所述保持端(6)相对设置的刮削端(7),所述保持端(6)以形状锁合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支撑轴(4)从而传递扭矩,
具有至少一个保持轴承(11),所述保持轴承(11)布置在静止的支架(10)上,并且所述支撑轴(4)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所述保持轴承(11)中,
具有不可移动地布置的驱动马达(13)的至少一个驱动元件(12),所述驱动元件(12)联接在所述支撑轴(4)上,优选联接在所述支撑轴(4)的端部上,从而传递扭矩,并且
具有用于所述驱动马达(13)的控制装置(14),其中,相应地致动所述驱动马达(13)并移动所述驱动元件(12)导致所述刮削部段(5)能够设置为以其刮削端(7)靠在所述传送带(1)上,或能够从所述传送带(1)释放,
其特征在于,
手动联接器(15)布置在所述驱动马达(13)的所述驱动元件(12)和所述支撑轴(14)之间,并且通过利用所述手动联接器,所述支撑轴(4)和所述驱动元件(12)相对于彼此的相对旋转位置能够手动地调节和并能够固定在相应的调节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联接器(15)能够仅用手致动而不使用任何工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13)是电驱动马达(13),优选是电线性驱动马达(13)。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通过手动旋转所述支撑轴(4)以执行所述相对旋转位置的调节,而所述驱动元件(12)的位置不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动联接器(15)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支撑轴(4),并且以能够手动调节和固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驱动元件(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接器(15)和所述驱动元件(12)之间的连接包括能够台阶式调节的棘爪机构(19)和连续精确调节机构(20)。
7.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元件(12)是安装成从而能够在所述支撑轴(4)上自由旋转的杠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0)包括具有第一端(23)和第二端(24)的至少一个主承载件(22),所述第一端(23)优选是顶端并且所述第二端(24)优选是底端,
其中,所述支撑轴(4)在所述第二端(24)上被安装在所述保持轴承(11)中,
其中,被实现成杠杆的所述驱动元件(12)在所述第二端(24)上从所述主承载件(22)侧向地突起,并且
其中,所述驱动马达(13)安装在所述主承载件(22)的所述第一端(23)和所述驱动元件(12)的自由端之间,从而使得整个布置呈三角形的形式。
9.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马达(13)包括两个端部位置,即,沿设置方向的第一端部位置和沿释放方向的第二端部位置,
其中,为了将所述刮削部段(5)的所述刮削端(7)设置为靠在所述传送带(1)上,所述驱动马达(13)能够移动到其第一端部位置,并且优选地,为了从所述传送带(1)释放所述刮削部段(5)的所述刮削端(7),所述驱动马达(13)能够移动到其第二端部位置,并且
其中,当所述驱动马达(13)处于所述第一端部位置,通过利用所述手动联接器(15)向所述支撑轴(4)施加力,导致所述刮削部段(5)能够设置为以其刮削端(7)以期望的预张力靠在所述传送带(1)上,并且凭借所述手动联接器(15),所述刮削部段(5)能够固定在所述调节位置。
10.一种用于传送带系统的传送带(1)的传送带刮削装置,
具有支撑轴(4)和布置在所述支撑轴(4)上的至少一个刮削部段(5),
其中,所述刮削部段(5)包括保持端(6)和与所述保持端(6)相对设置的刮削端(7),所述保持端(6)以形状锁合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支撑轴(4)从而传递扭矩,
具有至少一个保持轴承(11),所述保持轴承(11)布置在静止的支架(10)上,并且所述支撑轴(4)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所述保持轴承(11)中,
具有不可移动地布置的驱动马达(13)的至少一个驱动元件(12),所述驱动元件(12)联接在所述支撑轴(4)上,优选联接在所述支撑轴(4)的端部上,从而传递扭矩,并且
具有用于所述驱动马达(13)的控制装置(14),其中,相应地致动所述驱动马达(13)并移动所述驱动元件(12)导致所述刮削部段(5)能够设置为以其刮削端(7)靠在所述传送带(1)上,或能够从所述传送带(1)释放,
特别是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
其特征在于,
凭借所述控制装置(14)经由所述驱动马达(13)引起的电流能够确定和调整所述电驱动马达(13)所施加的力,所述力是所述刮削部段(5)的所述刮削端(7)的期望的预张力所需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驱动马达(13)能够相对于传送带(1)以确定的或能够确定的时间间隔反复驱动,在每种情形中直到达到被设定成就所述预张力的边界值的马达电流。
CN201580043206.5A 2014-08-11 2015-06-22 用于操作传送带刮削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065737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4006330 2014-08-11
DE202014006330.3 2014-08-11
DE202014007229.9U DE202014007229U1 (de) 2014-08-11 2014-09-05 Förderband-Abstreifvorrichtung
DE202014007229.9 2014-09-05
PCT/EP2015/001251 WO2016023604A1 (de) 2014-08-11 2015-06-22 Förderband-abstreif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3735A true CN106573735A (zh) 2017-04-19
CN106573735B CN106573735B (zh) 2019-12-06

Family

ID=53547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3206.5A Active CN106573735B (zh) 2014-08-11 2015-06-22 用于操作传送带刮削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31906B2 (zh)
EP (1) EP3180278B1 (zh)
CN (1) CN106573735B (zh)
AU (1) AU2015303493B2 (zh)
DE (1) DE202014007229U1 (zh)
PL (1) PL3180278T3 (zh)
WO (1) WO201602360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3312A (zh) * 2020-07-31 2020-11-03 惠州市明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成型生产线
CN113562430A (zh) * 2021-09-14 2021-10-29 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扭矩检测的智能清扫器控制系统
CN114026034A (zh) * 2019-05-20 2022-02-08 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输送机的驱动组件
TWI792131B (zh) * 2020-07-08 2023-02-11 德商舒爾特施特拉特豪斯弗德技術密封系統有限兩合公司 監測裝置及監測輸送帶系統之輸送帶狀態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00387A1 (de) 2015-12-21 2017-06-22 F.E. Schulte Strathaus GmbH & Co. KG Fördertechnik Dichtungssysteme Verfahren zum Regeln der Arbeitsweise einer Abstreifvorrichtung an einem Förderband
DE202017003979U1 (de) 2017-08-01 2018-11-06 F.E. Schulte Strathaus Gmbh & Co. Kg Förderband-Abstreifvorrichtung
US10280010B2 (en) 2017-08-24 2019-05-07 Precision, Inc. Scraper assemblies for removing carryover material from a conveyor belt or roller
AU2018392002A1 (en) 2017-12-22 2020-08-06 Flexible Steel Lacing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nveyor systems
US10829312B2 (en) * 2018-08-08 2020-11-10 Martin Engineering Company Autonomous tensioner systems for conveyor belt scraper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useful life of the same
DE102018123799A1 (de) * 2018-09-26 2020-03-26 Hosch Fördertechnik Gmbh Gurtabstreifer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Gurtabstreifers
JP7284496B2 (ja) * 2019-02-18 2023-05-31 株式会社アステック入江 ベルトコンベアのクリーナ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US11034526B2 (en) 2019-04-03 2021-06-15 Schulte Strathaus GmbH & Co. KG Fördertechnik Dichtungssysteme Conveyor belt stripping device and displacement guide for the same
US11648703B2 (en) * 2020-07-01 2023-05-16 Xerox Corporation Vacuum belt deburring assembly
WO2024078697A1 (de) * 2022-10-11 2024-04-18 Schulte Strathaus GmbH & Co. KG Fördertechnik Dichtungssystem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des zustands eines förderbands einer förderbandanlage sowie eine entsprechende förderbandanlage
WO2024086867A1 (en) * 2022-10-27 2024-05-02 Mark Gilbert Ip Pty Ltd Conveyor belt scraper assembly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8645A (en) * 1987-02-20 1988-09-06 Farris Sammy D Conveyor belt scraping apparatus
US4825997A (en) * 1987-10-09 1989-05-02 Martin Engineering Co. Pneumatically actuated tensioning arrangement for conveyor belt cleaner
EP0566486A1 (fr) * 1992-04-15 1993-10-20 Claude Dayan Dispositif de raclage à doigts porte-lame multiples pour bande transporteuse
EP1008539A1 (en) * 1998-12-10 2000-06-14 Martin Engineering Company Conveyor belt cleaner scraper blade with sensors
WO2001023284A1 (en) * 1999-09-27 2001-04-05 Mato Australia Pty Ltd Conveyor belt cleaner tensioning device
CN101528570A (zh) * 2006-08-31 2009-09-09 马丁工程公司 散装材料处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9046A (en) * 1977-10-13 1980-02-19 Ward Charles W Conveyor belt cleaning apparatus
DE19748070B4 (de) * 1997-10-31 2004-03-11 F.E. Schulte Strathaus GmbH & Co. KG Fördertechnik Dichtungssysteme Vorrichtung zur Aufbringung eines Drehmomentes auf eine Bandabstreiferelemente tragende Welle
US6056112A (en) * 1998-05-20 2000-05-02 Argonics, Inc. Apparatus for preloading a scraper blade in a conveyor cleaning system
US6986418B2 (en) 1998-12-10 2006-01-17 Martin Engineering Company Conveyor belt cleaner scraper blade with sensor and control system therefor
US6374991B1 (en) * 1999-03-19 2002-04-23 Martin Engineering Company Conveyor belt cleaner and tensioner assembly
US7556140B2 (en) 2006-08-31 2009-07-07 Martin Engineering Company Bulk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US7669708B2 (en) * 2006-08-31 2010-03-02 Martin Engineering Company Bulk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and control
DE202009004182U1 (de) 2009-03-25 2010-08-12 F.E. Schulte Strathaus GmbH & Co. KG Fördertechnik Dichtungssysteme Abstreiferleiste für Bandabstreifer zum Reinigen von Gurtbändern
US8205741B2 (en) * 2010-08-06 2012-06-26 Martin Engineering Company Method of adjusting conveyor belt scrapers and open loop control system for conveyor belt scrapers
DE202012010945U1 (de) 2012-11-05 2013-01-09 F.E. Schulte Strathaus Gmbh & Co. Kg Abstreifvorrichtung für Förderbänder
DE202012010920U1 (de) * 2012-11-13 2013-01-14 Indutechnik Gmbh Abklappvorrichtung für Abstreif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8645A (en) * 1987-02-20 1988-09-06 Farris Sammy D Conveyor belt scraping apparatus
US4825997A (en) * 1987-10-09 1989-05-02 Martin Engineering Co. Pneumatically actuated tensioning arrangement for conveyor belt cleaner
EP0566486A1 (fr) * 1992-04-15 1993-10-20 Claude Dayan Dispositif de raclage à doigts porte-lame multiples pour bande transporteuse
FR2690145A1 (fr) * 1992-04-15 1993-10-22 Dayan Claude Dispositif de raclage à doigts porte-lame multiples pour bande transporteuse.
EP1008539A1 (en) * 1998-12-10 2000-06-14 Martin Engineering Company Conveyor belt cleaner scraper blade with sensors
WO2001023284A1 (en) * 1999-09-27 2001-04-05 Mato Australia Pty Ltd Conveyor belt cleaner tensioning device
CN101528570A (zh) * 2006-08-31 2009-09-09 马丁工程公司 散装材料处理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6034A (zh) * 2019-05-20 2022-02-08 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输送机的驱动组件
CN114026034B (zh) * 2019-05-20 2023-08-08 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输送机的驱动组件
TWI792131B (zh) * 2020-07-08 2023-02-11 德商舒爾特施特拉特豪斯弗德技術密封系統有限兩合公司 監測裝置及監測輸送帶系統之輸送帶狀態的方法
CN111873312A (zh) * 2020-07-31 2020-11-03 惠州市明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成型生产线
CN113562430A (zh) * 2021-09-14 2021-10-29 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扭矩检测的智能清扫器控制系统
CN113562430B (zh) * 2021-09-14 2022-07-29 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扭矩检测的智能清扫器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5303493A1 (en) 2017-02-02
WO2016023604A9 (de) 2016-08-18
PL3180278T3 (pl) 2019-06-28
EP3180278A1 (de) 2017-06-21
CN106573735B (zh) 2019-12-06
DE202014007229U1 (de) 2015-07-01
AU2015303493B2 (en) 2019-05-23
US9731906B2 (en) 2017-08-15
WO2016023604A1 (de) 2016-02-18
US20170174441A1 (en) 2017-06-22
EP3180278B1 (de) 2018-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3735A (zh) 传送带刮削装置
JP5473607B2 (ja) エレクトロハイドロリック制御装置
JP4087714B2 (ja) 車両扉の自動操作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装置
US5562010A (en) Reversing drive
US9289771B2 (en) Impact mill having a rotor-positioning device
US20080289935A1 (en) Dynamic tens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ero-mechanical conveyor
WO2005079433A3 (en) Push off diverter for sortation systems
RU2007142568A (ru) Печатные аппараты с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двумя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ующими цилиндрами
JP3722852B2 (ja) リンク制御バネ動力供給装置
WO2005009726A3 (en) Tread application device
JP6278527B2 (ja) ローラミルで粉砕材料を粉末状に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164834B (zh) 用于薄片对准的装置及方法
CA2528773A1 (en) Self-aligning and actively compensating refiner stator plate system
US9896272B2 (en) Drag slat chain tensioning device and stop
EP1960186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cam masks in a folder
CN201250029Y (zh) 带料卷同步压送整平装置之构造
US4562753A (en)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individual cams of a pusher conveyor
CN108001050B (zh) 调整打印介质获取
CN104918788A (zh) 用于可变格式胶印机的印刷单元
US20160177775A1 (en) Mechanism for driving blade orientation adjusting members
KR101869841B1 (ko) 와이퍼 구동장치
EP3581749A1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a force that has to be applied by a user to operate a lid
WO2009034246A8 (fr) Système de commande d'au moins un actionneur de capots d'un inverseur de poussée pour turboréacteur
KR102158812B1 (ko) 와이퍼 구동장치
JP2009517550A (ja) 回転位置駆動装置を有する櫛機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 Weil

Patentee after: Schultrastra hausford technology Se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Weil

Patentee before: F - E - Shure Teshitelatehaosi GmbH & Co.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