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1718A -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1718A
CN106561718A CN201610836007.6A CN201610836007A CN106561718A CN 106561718 A CN106561718 A CN 106561718A CN 201610836007 A CN201610836007 A CN 201610836007A CN 106561718 A CN106561718 A CN 106561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ris rapae
wetting agent
nematicide
suspension
nemat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360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海斌
孙瑞红
宫庆涛
张坤鹏
王传增
王中堂
付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8360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617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61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1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01N63/10Animals; Substances produced thereby or obtained therefr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该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可溶性淀粉混合物作为保湿剂,将保湿剂稀释液与符合检测条件的昆虫病原线虫混合制得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线虫浓度为500~1000IJS/mL,喷施时同时加入洗洁精,并配合适合的施用时间及施用方式。本发明的防治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克服了线虫不适宜用在叶部虫害防治上的缺点,而且还可以达到合理利用昆虫病原线虫生物控制菜青虫的目的。不仅能够取代高毒、高残留等化学农药品种,而且可应用在有机蔬菜的生产中,从而真正实现有机蔬菜种植中菜青虫的绿色防控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在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菜粉蝶属鳞翅目、锤角亚目、粉蝶科。菜粉蝶别名菜白蝶,幼虫又称菜青虫。该虫分布范围极广,在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幼虫食性杂,可取食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等9科植物,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白菜、油菜、萝卜、花椰菜、芥菜、芜青和甘蓝等蔬菜受害比较严重。菜青虫取食时,边取食边排出粪便污染。幼虫共5龄,3龄前多在叶背为害,3龄后转至叶面蚕食,4~5龄幼虫的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的97%,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柄,造成绝产,易引起软腐病的流行。蔬菜受害后导致品质变劣,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当前,对其防治主要采用化学药剂处理,不仅有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还易使菜青虫产生抗药性。
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EPNs)是一类专门寄生昆虫的线虫,通过3龄感染期幼虫对害虫身体的自然开口或节间膜侵入的方式进入寄主体内,并释放携带的共生细菌,使其在害虫体内繁殖,产生毒素,最终导致害虫死亡。因EPNs具有寄主范围广泛,主动寻找寄主,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环境无副作用,能与许多农药、肥料混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防治蛴螬、地老虎、桃小食心虫、天牛等多种农林地下害虫。然而,菜青虫作为一种是危害十字花科的主要叶部害虫,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菜青虫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
目前,菜青虫的防治仍以化学杀虫剂为主,常使用辛硫磷、阿维菌素、甲维盐、毒死蜱等进行叶面喷施。目前,农业部发布第2032号公告,决定自2014年12月31日起,撤销毒死蜱在蔬菜上的登记,自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毒死蜱在蔬菜上使用。2015年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这为害虫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农药不当使用不但污染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会因连续多次使用导致菜青虫产生抗药性,使防治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针对菜青虫危害猖獗、国家禁止部分药剂在蔬菜上使用且又缺乏高效低毒新型防治药剂的技术问题,通过在室内测试了昆虫病原线虫品系Steinernemacarpocapsae All菜青虫的毒力;筛选出对此线虫具有较高保湿能力的最佳的配方;在田间应用时,在线虫悬浮液中加入保湿最佳配方及洗洁精共同喷施在蔬菜上防治菜青虫;在设施大棚中应用后,间隔关闭50%通风设施,时间控制在12小时之内的方法提高棚内湿度,从而提高线虫防治效果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防治危害十字花科中的白菜、油菜、萝卜、花椰菜、芥菜、芜青和甘蓝等等多种作物的菜青虫的效果,且达到绿色及有机防治的目的。
发明详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选择设施蔬菜棚进行整地,种植蔬菜;
(2)将保湿剂加水溶解稀释,配制成保湿剂稀释液,将保湿剂稀释液与符合检测条件的昆虫病原线虫混合制得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线虫浓度为500~1000IJS/mL,喷施时同时加入洗洁精,在蔬菜菜青虫幼虫期施用保湿剂线虫悬浮液对菜青虫幼虫进行灭杀,施用后进行正常田间管理;
上述符合检测条件的昆虫病原线虫应满足如下要求:
在24~26℃的条件下放置24h昆虫病原线虫存活率均为90%以上。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为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整地前进行清洁园地,消灭菜青虫虫蛹,降低菜青虫的发生基数。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蔬菜为白菜、油菜、萝卜、花椰菜、芥菜、芜青或甘蓝等易被菜青虫危害的蔬菜作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保湿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可溶性淀粉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可溶性淀粉的总浓度为0.5~3%,优选的,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可溶性淀粉的总浓度为1.0~1.5%,最为优选的,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可溶性淀粉的总浓度为1.0%。
进一步优选的,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0.5~0.8%,可溶性淀粉的浓度为0.2~0.5%。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保湿剂线虫悬浮液的施用采用如下方式:采用喷施或喷灌的方式进行施用。喷施可采用常规的喷雾器进行。
进一步优选的,将保湿剂线虫悬浮液喷施或喷灌施于蔬菜叶片的正面或反面,喷施量为0.1~0.15L/m2保湿剂线虫悬浮液。
优选的,根据所种植作物叶片面积所述的保湿剂线虫悬浮液的施用量为每亩施用量60~100L。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在施用保湿剂线虫悬浮液前,调整设施蔬菜大棚内的湿度,使湿度达到50~60%。
上述调整湿度可以通过关闭通风设施的方式提高棚内的湿度也可以按本领域技术其他常规技术进行;其目的在于为昆虫病原线虫的存活、寻觅、侵染寄主提供有利的环境。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菜青虫幼虫期是指3龄之前的菜青虫,优选的,菜青虫幼虫期指2龄、3龄的幼虫。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线虫用量为500~800条/菜青虫。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洗洁精的浓度为:0.05~0.08%。
洗洁精的加入增加保湿剂线虫悬浮液在蔬菜叶片上的展布效果,进一步提高杀虫效果。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避开太阳光施用,施用时间为下午6点-7点,施用后降低通风量,时间控制在12小时之内。
本发明的降低通风量可以通过间隔关闭通风设施来实现,间隔关闭50%的通风设施,使通风量降低50%。
步骤(2)中,施用时间的选择降低白天紫外线或高温对线虫的伤害。时间控制在12小时之内,是防止湿度过大可能会对蔬菜造成腐烂;而时间控制在12小时之内可以达到线虫侵入菜青虫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昆虫病原线虫为Steinernema carpocapsaeAll该昆虫病原线虫品系为本领域常规品种,可以通过普通商业途径获得。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昆虫病原线虫All品系悬浮液中添加保湿剂配方的方式施用于蔬菜叶部害虫菜青虫的防治,比仅用昆虫病原线虫All防治菜青虫明显提高,防虫效果比仅昆虫病原线虫All提高了90.49~94.07%。本发明的当保湿剂稀释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0.5~0.8%,可溶性淀粉的浓度为0.2~0.5%,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线虫浓度为500~1000IJS/mL L,线虫使用量为500~800条/菜青虫及昆虫病原线虫为斯氏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 All的情况下,共同相互促进,增效,使菜青虫防治效果达到了91.18~92.89%。通过长期试验表明:在菜青虫3龄期之前施用线虫保湿剂悬浮液,并在喷施时加入0.05~0.08%洗洁精,增加保湿剂线虫悬浮液在蔬菜叶片上的展布效果;施用时间为下午6点-7点,施用后间隔关闭50%通风设施,可大幅为了降低白天紫外线或高温对线虫的伤害。关闭通风设备的时间控制在12小时之内,可防止湿度过大可能会对蔬菜造成腐烂。同时本发明可以取代高毒高残留等杀虫农药品种,不仅具有生态学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2、本发明的防治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克服了线虫不宜用在叶部虫害防治上的缺点,而且还可以达到合理利用昆虫病原线虫生物控制菜青虫的目的。不仅可以取代高毒、高残留等化学农药品种,而且可应用在有机蔬菜的生产中,从而真正实现有机蔬菜种植中菜青虫的绿色及有机防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菜青虫3龄幼虫的致病力测定曲线图;
图2不同保湿剂对不同线虫存活率影响的柱状图,
图3不同浓度的保湿剂配方对All线虫存活率影响的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所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室内试验测定
1、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菜青虫3龄幼虫的致病力测定
选用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长尾斯氏线虫Steinernemalongicaudum X-7、芫菁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SF-SN、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上述昆虫病原线虫均为本领域常用昆虫病原线虫,泰安市绿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售。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5种侵染期昆虫病原线虫的致病力。线虫侵染剂量为200条/头3龄菜青虫。在直径9cm的培养皿中放两张中速滤纸,分别滴加各处理液1.5mL,放入7头3龄菜青虫和适量甘蓝叶,每处理设4次重复,以蒸馏水处理做空白对照。置于温度(22±1)℃、湿度(60±10)%的培养箱内。分别于药后24h、72h和120h调查幼虫的死亡数,计算校正死亡率。
试验结果(图1)表明:5个不同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对菜青虫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致病力较高的品系为斯氏属的SF-SN、X-7和All线虫,其中侵染120h时,All品系对达到了90%以上,表现出最高的致死力。
2、保湿剂的筛选
羟甲基纤维素钠购自广东松柏化工有限公司,聚乙烯吡咯酮购自南京瑞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琼脂粉和橄榄油购自任丘市燕兴化工公司。参照陈松笔的研究,分别配制1.00%羟甲基纤维素钠(A)、1.00%可溶性淀粉(B)、5.00%聚乙烯吡咯酮(C)、5%豆粉(D)以及0.01%琼脂粉(E)各10ml,均加入线虫10000条,将1ml含1000条线虫的悬浮液移入垫有滤纸的9cm直径培养皿中,不加盖,置入25℃、相对湿度为50%的湿度控制器中。12小时后取出培养皿后检查线虫复苏后的存活率。每个湿度控制器放一个培养皿,每个线虫品系10个重复。选用对菜青虫较好的线虫SF-SN、X-7和All进行试验,并以H06线虫作为对比。
试验结果(图2)表明:斯氏线虫属All、SF-SN自身均具有较强的抗干燥能力,在加入保湿剂后,其存活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分别在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可溶性淀粉后,线虫的存活率显著高于聚乙烯吡咯酮,豆粉和琼脂粉。因此,结合线虫对菜青虫的毒力结果,选用线虫All品系与保湿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可溶性淀粉做进一步保湿剂配方的筛选试验。
3、保湿剂配方的筛选
选用不同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A)和可溶性淀粉(B)对All线虫品系进一步进行试验。试验方法同保湿剂的筛选处理。其保湿剂最终浓度为1%,设计不同浓度梯度及空白对照,采用交互测定法进行最佳配比筛选。具体设计如下表1:
表1各处理的浓度
结果表明(图3):在0.5~0.8%羟甲基纤维素钠与0.2~0.5%可溶性淀粉范围内组成的混合配方,共同相互促进,增效,使All线虫的存活率显著高于两者单用。其存活率比空白对照提高了49.02~50.64%。
田间试验
菜青虫危害的作物包括白菜、油菜、萝卜、花椰菜、芥菜、芜青和甘蓝等,本试验选用甘蓝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在山东省泰安肥城有机甘蓝大棚,土质为疏松和通气性好的砂壤土。株行距为0.2m×0.6m。每个小区面积为20m2,为了保证小区间虫量的一致性,采用接虫的方法,每小区中每棵甘蓝菜接入3龄菜青虫3头。接虫2d后在甘蓝叶片喷施加入洗洁精的线虫保湿剂悬浮液,药液使用量为80L药液/亩。采用“Z”型取样法,每15株为一个处理,重复3次,药后5d调查残存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利用上述筛选的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进行试验。悬浮液中线虫浓度为500~1000IJS/mL,线虫用量为500~800条/菜青虫。保湿剂配方为:0.5~0.8%羟甲基纤维素钠+0.2~0.5%可溶性淀粉。洗洁精浓度为:0.05~0.08%。施用时间为下午6:30,施用后间隔关闭50%通风设施,时间控制在12小时,施用后进行正常田间管理;
实施例1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采用如下方法进行:
(1)冬耕冬施,消灭菜青虫虫蛹或清洁园地,降低菜青虫的发生基数,选择疏松和通气性的土壤进行整地,种植甘蓝,株行距为0.2m×0.6m。
(2)将保湿剂加水稀释,配制成保湿剂稀释液,将保湿剂稀释液与符合检测条件的昆虫病原线虫为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混合制得线虫保湿剂悬浮液,线虫保湿剂悬浮液中线虫浓度为800IJS/mL,保湿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可溶性淀粉混合物,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0.8%,可溶性淀粉的浓度为0.2%;喷施时加入洗洁精,加入后其浓度为0.05%,线虫用量为500条/菜青虫(适用于菜青虫的密度为5000~20000条/亩)。每亩施用量1.0~1.6亿条,对菜青虫幼虫进行灭杀,施用时间为下午6:30,施用后间 隔关闭50%通风设施,时间控制在12小时,施用后进行正常田间管理;进行正常田间管理;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的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昆虫病原线虫用量为600条/菜青虫(适用于菜青虫的密度为5000~20000条/亩),保湿剂浓度为0.7%羟甲基纤维素钠+0.3%可溶性淀粉,洗洁精浓度为0.06%。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的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昆虫病原线虫用量为700条/菜青虫(适用于菜青虫的密度为5000~20000条/亩),保湿剂浓度为0.6%羟甲基纤维素钠+0.4%可溶性淀粉,洗洁精浓度为0.07%。
实施例4
同实施例1的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昆虫病原线虫用量为800条/菜青虫(适用于菜青虫的密度为5000~20000条/亩),保湿剂浓度为0.5%羟甲基纤维素钠+0.5%可溶性淀粉,洗洁精浓度为0.08%。
对比例1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于,保湿剂为甲基纤维素钠,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1%,洗洁精浓度为0.08%。
对比例2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于,保湿剂为可溶性淀粉,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可溶性淀粉浓度为1%,洗洁精浓度为0.08%。
对比例3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于,昆虫病原线虫采用昆虫病原线虫X-7,其线虫用量为800条/菜青虫,保湿剂为羟甲基纤维素钠+可溶性淀粉,保湿剂线虫悬浮液羟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0.5%,可溶性淀粉浓度为0.5%,洗洁精浓度为0.08%。
对比例4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于,昆虫病原线虫采用昆虫病原线虫SF-SN,其线虫用量为800条/菜青虫,保湿剂为羟甲基纤维素钠+可溶性淀粉,保湿剂线虫悬浮液羟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0.5%,可溶性淀粉浓度为0.5%,洗洁精浓度为0.08%。
试验例
田间试验共设12个处理,单用线虫组(All线虫组、SF-SN线虫组、X-7线虫组),施用线虫和保湿剂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实施例4组、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对比例3组对比例4组)和对照组(空白对照)。其中,施用线虫+保湿剂组的步骤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对比例3组对比例4组所述的方法,每处理小区面积20m2,重复3次,随机排列。具体条件步骤见表2。
表2试验处理的方法
表3添加保湿剂的昆虫病原线虫All田间防治效果
由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防治菜青虫其防效均显著优于单用线虫效果;在加入保湿剂配方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防效高于其他保湿剂的对比例1和对比例2。在应用线虫All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防效高于其他线虫的对比例3和4。这是由于All线虫自身具有较高的抗干燥能力和对菜青虫具有较高毒力所致。而加入了洗洁精的目的更有利于线虫的扩散,从而利于线虫侵入,导致线虫对害虫的搜索和攻击能力增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防虫效果比不添加保湿剂配方All线虫单用分别提高了90.49~94.07%。综合分析表明,本发明的当保湿剂稀释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0.5~0.8%,可溶性淀粉的浓度为0.2~0.5%,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线虫浓度为500~1000IJS/mL L,线虫使用量为500~800条/菜青虫及昆虫病原线虫为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All的情况下,共同相互促进,增效,使菜青虫防治效果达到了91.18~92.89%。

Claims (10)

1.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选择设施蔬菜棚进行整地,种植蔬菜;
(2)将保湿剂加水稀释,配制成保湿剂稀释液,将保湿剂稀释液与符合检测条件的昆虫病原线虫混合制得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线虫浓度为500~1000IJS/mL,喷施时同时加入洗洁精,在蔬菜菜青虫幼虫期施用保湿剂线虫悬浮液对菜青虫幼虫进行灭杀,施用后进行正常田间管理;
上述符合检测条件的昆虫病原线虫应满足如下要求:
在24~26℃的条件下放置24h昆虫病原线虫存活率均为9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为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蔬菜为白菜、油菜、萝卜、花椰菜、芥菜、芜青或甘蓝等易被菜青虫危害的蔬菜作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保湿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可溶性淀粉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可溶性淀粉的总浓度为0.5~3%,优选的,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可溶性淀粉的总浓度为1.0~1.5%,最为优选的,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可溶性淀粉的总浓度为1.0%;优选的,保湿剂稀释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0.5~0.8%,可溶性淀粉的浓度为0.2~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保湿剂线虫悬浮液的施用采用如下方式:采用喷施或喷灌的方式进行施用,优选的,将保湿剂线虫悬浮液喷施或喷灌施于蔬菜叶片的正面或反面,喷施量为0.1~0.15L/m2保湿剂线虫悬浮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种植作物叶片面积所述的保湿剂线虫悬浮液的施用量为每亩施用量60~100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在施用保湿剂线虫悬浮液前,调整设施蔬菜大棚内的湿度,使湿度达到50~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菜青虫幼虫期是指3龄之前的菜青虫,优选的,菜青虫幼虫期指2龄、3龄的幼虫,线虫用量为500~800条/菜青虫,保湿剂线虫悬浮液中洗洁精的浓度为:0.05~0.0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避开太阳光施用,施用时间为下午6点-7点,施用后降低通风量,时间控制在12小时之内。
CN201610836007.6A 2016-09-20 2016-09-20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 Pending CN106561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6007.6A CN106561718A (zh) 2016-09-20 2016-09-20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6007.6A CN106561718A (zh) 2016-09-20 2016-09-20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1718A true CN106561718A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31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36007.6A Pending CN106561718A (zh) 2016-09-20 2016-09-20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6171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9743A (zh) * 2019-07-12 2019-09-06 浙江绿神天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方法
GB2581540A (en) * 2019-03-25 2020-08-26 Bionema Ltd Pest control kit and metho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0482A1 (en) * 2007-10-19 2009-04-23 Arab Organisation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mposition for and method of pest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0482A1 (en) * 2007-10-19 2009-04-23 Arab Organisation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mposition for and method of pest control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 BÉLAIR 等: ""Efficacy of Steinernematid Nematodes Against Three Insect Pests of Crucifers in Quebec"", 《JOURNAL OF NEMATOLOGY》 *
金永玲 等: "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11品系叶面应用辅助剂的筛选", 《植物保护》 *
陈松笔 等: ""昆虫病原线虫叶面用抗干燥剂的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81540A (en) * 2019-03-25 2020-08-26 Bionema Ltd Pest control kit and method
WO2020193969A1 (en) * 2019-03-25 2020-10-01 Bionema Ltd Pest control kit and method
GB2581540B (en) * 2019-03-25 2021-05-26 Bionema Ltd Pest control kit and method
CN114144063A (zh) * 2019-03-25 2022-03-04 比奥内马有限公司 害虫防治套盒和方法
CN114144063B (zh) * 2019-03-25 2024-03-19 先正达农作物保护股份公司 害虫防治套盒和方法
CN110199743A (zh) * 2019-07-12 2019-09-06 浙江绿神天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1220B (zh) 一种无公害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方法
CN105076214B (zh) 一种提高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效果的方法
CN105076213A (zh) 一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联合防治韭蛆的方法
CN102177921A (zh) 一种复合生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25370B (zh) 具毒杀植物线虫活力的链霉菌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657235B (zh) 含厚孢轮枝菌和淡紫拟青霉的杀线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4323B (zh)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与苦参碱联用防治小地老虎的方法
CN101209059B (zh) 杀根结线虫生物制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06561718A (zh) 一种设施蔬菜大棚内绿色有机防治菜青虫的方法
CN109907074A (zh) 一种刀孢蜡蚧菌和苦参碱联用的杀虫药组合物及其在蚜虫防治中的应用
CN1602692A (zh) 大黄素甲醚防治植物真菌病害
CN108863630A (zh) 一种具有防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Vinodhini et al. Effect of plant extracts on root-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incognita infecting tomato
CN102440261A (zh)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毒死蜱的杀虫组合物
CN104862245A (zh) 一株多菌灵降解菌mbc-6f及其应用
CN109077029B (zh) 一种利用蚯蚓生物防治稻田杂草的方法
CN103858920A (zh)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4855432A (zh) 一种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7926397A (zh) 一种增强桃小食心虫防治效果的方法
CN108208015A (zh) 一种农药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32487B (zh) 一种用于防治二点委夜蛾的家蚕微孢子虫及其应用
CN114027329A (zh) 天然植物源农药
CN107041388A (zh) 一种防治芦蒿白绢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372644B (zh) 一种用于防治线虫的农药
CN115299446B (zh) 一种含虫螨腈的纳米悬浮剂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