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1590A - 缓速手刹的渔线轮 - Google Patents

缓速手刹的渔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1590A
CN106561590A CN201610840615.4A CN201610840615A CN106561590A CN 106561590 A CN106561590 A CN 106561590A CN 201610840615 A CN201610840615 A CN 201610840615A CN 106561590 A CN106561590 A CN 106561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catch
spring
spann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406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61590B (zh
Inventor
张国军
沈誌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ONGYUAN ALLJOY FISHING TACK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ONGYUAN ALLJOY FISHING TACK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ONGYUAN ALLJOY FISHING TACK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ONGYUAN ALLJOY FISHING TACK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406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615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61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1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61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1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速手刹的渔线轮,包括手刹装置,手刹装置包括刹车联杆扳手、刹车离合轴、止动装置和扳手垫圈片;刹车联杆扳手为一具有折弯角度的长形杆体;刹车离合轴具有中心轴和挡片部,挡片部包括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扳手垫圈片为一具有多折弯的片体;刹车联杆扳手的一端插入所述主体部,以刹车扳手轴销和主体部转动连接;刹车联杆扳手和刹车离合轴的第一挡片连接;止动装置的一端和刹车离合轴的第二挡片连接;止动装置的另外一端和扳手垫圈片的一侧活动连接,扳手垫圈片的另外一侧和刹车垫片连接。本发明单手调整刹车力,控制钓钩组件在水中垂降的速度,形成有效的鱼饵墙,吸引鱼来吃饵,增加上钩率,提高了钓鱼的乐趣。

Description

缓速手刹的渔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线轮刹车系统,具体涉及到一种纺车式缓速手刹系统的渔线轮。
背景技术
纺车式渔线轮包括渔线轮主体、卷线用的卷线筒和转子,所述渔线轮主体包括可安装在钓竿上的钓竿安装座部、框体部和盖体部,所述框体部具有用于安装转子的旋转结构等各种结构的放置空间,所述盖体部用于覆盖框体部的放置空间;所述卷线筒以可相对于渔线轮主体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所述转子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用于将渔线缠绕到卷线筒上。
转子上安装有渔线导臂用于切换渔线缠绕状态和渔线放线状态。一般的设计下,从前方看渔线轮,当缠绕渔线时,转子是顺时针方向旋转。当使用时,要将渔线抛出前,把渔线导臂从渔线缠绕状态向渔线放线状态切换,在此状态下,用握钓竿的手的食指钩住渔线同时抛投钓竿。这样一来,渔线因钓钩组件的重量顺势飞出。抛投后,将渔线导臂维持在渔线放线状态直到钓钩组件到达水中钓场,此时转子朝渔线缠绕方向旋转。当转子朝渔线缠绕方向旋转时,渔线导臂被导臂翻转结构复位到渔线缠绕状态。要注意的是,当钓钩组件还在水中沉降时,缓慢的垂降有利于饵料的逐步扩散,引诱鱼儿过来。
现有技术中,针对钓钩组件在水中缓慢的垂降,控制绕线轮的旋转,大部份是采用预设旋钮的方式,在抛投前先设定好刹车力,或者在垂降中,用另外一只手来调整刹车值,双手并用来进行刹车力调整。专利号200510079872.2提出了一种渔线轮转子制动装置,可以一只手进行刹车力调整,但是采取的方式是将刹车片直接针对转动中的转子摩擦,强力降低转子转速,甚至使得转子停转,虽然提出了刹车扳手的技术,但是和本申请中,针对沈降进行的绕线轮手刹是不一样的。
现有技术的渔线轮,在缓速设计方面还有提升的地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车式缓速手刹系统的渔线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缓速手刹的渔线轮,包括摇杆转动部、主体部、绕线轮、转子和手刹装置,所述手刹装置包括一刹车联杆扳手、一刹车离合轴、一止动装置和一扳手垫圈片;所述刹车联杆扳手为一具有折弯角度的长形杆体;所述刹车离合轴具有中心轴和挡片部,所述挡片部包括一第一挡片和一第二挡片;所述扳手垫圈片为一具有多折弯的片体;其中连接关系为:所述刹车联杆扳手的一端插入所述主体部,以刹车扳手轴销将所述刹车联杆扳手和所述主体部转动连接;所述刹车联杆扳手插入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和所述刹车离合轴的第一挡片连接;所述止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刹车离合轴的第二挡片连接;所述止动装置的另外一端和所述扳手垫圈片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扳手垫圈片的另外一侧和刹车垫片连接。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缓速手刹的渔线轮,所述刹车联杆扳手和所述刹车离合轴的第一挡片连接的地方,为一凹槽缺口;所述刹车联杆扳手在所述主体部外面的一侧,设置一弹簧挡片,对应所述弹簧挡片的所述主体部上开设一弹簧孔,弹簧孔里面装配一压缩弹簧。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缓速手刹的渔线轮,还包括一离合轴弹簧;所述挡片部还包括一第三挡片;所述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依序和所述中心轴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挡片为一有角度的片体,所述第一挡片远离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开设有一离合弹簧孔,所述离合弹簧孔连接所述离合轴弹簧的一端,所述离合轴弹簧的另外一端和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离合轴弹簧为一扭簧,所述第一挡片包括一挡片柱,所述挡片柱凸出于所述第一挡片,所述刹车联杆扳手和所述第一挡片的所述挡片柱连接;所述第二挡片为一片体;所述第三挡片为一片体,所述第三挡片远离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开设一复位孔,所述复位孔在所述第三挡片的外表面形成一凸台。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缓速手刹的渔线轮,所述止动装置包括一止动片和一止动弹簧,所述止动片为一长形片体,所述止动片的一端具有一半圆形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和所述第二挡片连接,所述止动片的另外一端具有一止动凹槽,所述推动部和止动凹槽分别位于所述止动片的两侧,所述推动部和所述止动凹槽的槽体之间有一止动弹簧槽。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缓速手刹的渔线轮,还包括一离合系统支架、一回位爪和一拉簧,其中,所述离合系统支架为一片体,所述离合系统支架有一通孔,螺丝通过所述通孔将所述离合系统支架锁付所述主体部,所述离合系统支架一侧有凸出于表面的一轴孔和一限位块,所述刹车离合轴的所述中心轴插入连接所述轴孔,所述离合系统支架另外一侧有凸出于表面的一第一滑片、一第二滑片和一支撑滑片,所述第二滑片和支撑滑片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滑片和支撑滑片之间有一滑片缺口,所述第一滑片位于所述第二滑片和支撑滑片的相对面,之间形成一限位滑道;所述刹车联杆扳手以螺丝锁付所述拉簧;所述回位爪为一有角度的片体,所述回位爪包括一回位通孔、一弹簧支撑部、一主片部、一回位部和一限位部,所述回位通孔为一通孔,所述回位通孔套设连接所述复位孔的凸台,以螺丝锁付;所述弹簧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回位通孔的一侧,所述弹簧支撑部和锁付在所述刹车联杆扳手的所述拉簧连接;所述主片部连接于所述回位通孔的另外一侧,所述回位部连接于所述主片部远离所述回位通孔的一端;所述限位部凸出连接所述主片部。
本发明的设计理念在于,鱼饵在垂降中扩散形成鱼饵墙,是引诱鱼儿来吃饵料,并且上钩的有利方法,另外,在鱼儿上钩时,如果能以单手调整刹车力,初期和上钩的鱼角力,是钓鱼者享受的过程,因此,要设计出一种既可以单手调整,又不会在鱼上钩紧张气氛下,将刹车刹死,导致断线、断杆、上钩的鱼儿跑走的情况,设计出本申请的缓速手刹系统,利用刹车离合轴,有效的推动止动片,施压在刹车垫片上,并且是单手完成,提高钓鱼的乐趣。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特征,使得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第一、本发明设计了刹车离合轴、止动装置,只需依照垂钓者的感觉,单手调整刹车力,即可控制钓钩组件在水中垂降的速度;
第二、本发明轻松控制,形成有效的鱼饵墙,吸引鱼来吃饵,增加上钩率,提高了钓鱼的乐趣。
当然,实施本发明内容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具有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爆炸图;
图2是本申请刹车联杆扳手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刹车离合轴和离合轴弹簧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刹车联杆扳手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扳手垫圈片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扳手垫圈片和止动片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离合系统支架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离合系统支架和止动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回位爪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主体部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预设钮和后盖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剖开图;
图14是本申请作用状态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剖开图;
图16是本申请渔线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涵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另外,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实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并没有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等。
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和图16,一种缓速手刹的渔线轮,包括摇杆转动部3、主体部11、绕线轮1、转子2和手刹装置,所述手刹装置包括一刹车联杆扳手21、一刹车离合轴30、一止动装置和一扳手垫圈片43;所述刹车联杆扳手21为一具有折弯角度的长形杆体;所述刹车离合轴30具有中心轴31和挡片部,所述挡片部包括第一挡片32、第二挡片33和第三挡片34;所述扳手垫圈片43为一具有多折弯的片体,如图5和图6所示,扳手垫圈片43和止动装置连接的地方,是一垂直于止动装置的受力片体431,当然,如果是有点角度的连接,只要能够被止动装置推动就可以了,受力片体431下面连接一个凸向刹车垫片12的施力折弯片体432,接着,施力折弯片体432再有角度连接一个固定片体433,固定片体433的另外一端以销轴434和主体部11连接,扳手垫圈片43受力移动后,凸向刹车垫片12的施力折弯片体432施力在刹车垫片12上,力量越大形成的刹车力就越大。
其中,他们的连接关系是,所述刹车联杆扳手21的一端插入所述主体部11,以刹车扳手轴销22将所述刹车联杆扳手21和所述主体部11转动连接,所述刹车扳手轴销22作用就像一个支撑转换点,当刹车联杆扳手21的一端往上拉的时候,在刹车扳手轴销22的另外一端就往下走;所述刹车联杆扳手21插入所述主体部11的一端,和所述刹车离合轴30的第一挡片32连接;所述止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刹车离合轴30的第二挡片33连接;所述止动装置的另外一端和所述扳手垫圈片43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扳手垫圈片43的另外一侧和刹车垫片12连接。
另外,如图2所示,所述刹车联杆扳手21和所述刹车离合轴30的第一挡片32连接的地方,为一凹槽缺口23;所述刹车联杆扳手21在所述主体部11外面的一侧,设置一弹簧挡片24,对应所述弹簧挡片24的所述主体部11上开设一弹簧孔(图未示),弹簧孔里面装配一压缩弹簧25,压缩弹簧25的一端埋在弹簧孔里面,在外面的一端则和弹簧挡片24连接,压缩弹簧25的功能在于稳定刹车联杆扳手21,有了压缩弹簧25的设置,刹车联杆扳手21就不会乱晃动。
此外,如图3所示,还包括一离合轴弹簧35;所述第一挡片32、第二挡片33和第三挡片34依序和所述中心轴3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挡片32为一有角度的片体,所述第一挡片32远离所述中心轴31的一端,开设有一离合弹簧孔36,所述离合弹簧孔36连接所述离合轴弹簧35的一端,所述离合轴弹簧35的另外一端和所述主体部11连接,所述离合轴弹簧35为一扭簧,所述第一挡片32包括一挡片柱321,所述挡片柱321凸出于所述第一挡片32,并且朝向第二挡片33,所述刹车联杆扳手21和所述第一挡片32的所述挡片柱321连接;所述第二挡片33是一个片体;所述第三挡片34也是一个片体,所述第三挡片34远离所述中心轴31的一端,开设一复位孔341,所述复位孔341在所述第三挡片34的外表面形成一凸台。
接着说一下止动装置,如图6所示,所述止动装置包括一止动片41和一止动弹簧42,所述止动片41为一长形片体,所述止动片41的一端具有一半圆形的推动部411,所述推动部411和所述第二挡片33连接,请同时参考图13,连接的方式是,第二挡片33和推动部411的上弧形连接,而推动部411的半圆形则连接中心轴31的轴体,所述止动片41的另外一端具有一止动凹槽412,所述推动部411和止动凹槽412分别位于所述止动片41的两侧,推动部411在止动片41的上侧,而止动凹槽412在止动片41的下侧,所述推动部411和所述止动凹槽412的槽体之间有一止动弹簧槽413,止动弹簧42就是放在这个止动弹簧槽413里面。
还要说的是,还包括一离合系统支架50、一回位爪60和一拉簧26,其中,请参考图7和图8所述离合系统支架50为一片体,所述离合系统支架50有一通孔51,螺丝通过所述通孔51将所述离合系统支架50锁付所述主体部11,锁紧之后,离合系统支架50是不会动的,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另外,所述离合系统支架50一侧有凸出于表面的一轴孔52和一限位块53,刹车离合轴30的中心轴31插入所述轴孔52中,所述离合系统支架50另外一侧有凸出于表面的一第一滑片54、一第二滑片55和一支撑滑片56,所述第二滑片55和支撑滑片56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滑片55和支撑滑片56之间有一滑片缺口57,所述第一滑片54位于所述第二滑片55和支撑滑片56的相对面,之间形成一限位滑道58,装配时,止动片41和限位滑道58连接,推动部411装配在第二滑片55和支撑滑片56之间的滑片缺口57里,可以限位滑动;此外,支撑滑片56位在推动部411和止动凹槽412之间的止动弹簧槽413里,如此一来,放在里面的止动弹簧42的两端,一端和支撑滑片56连接,另外一端和止动弹簧槽413的一侧连接,形成压缩状,止动弹簧42处于一直推动止动片41的作用。
再来说一下回位爪60,如图1所示,所述刹车联杆扳手21以螺丝锁付所述拉簧26,此外,如图9所示,所述回位爪60为一有角度的片体,所述回位爪60包括一回位通孔61、一弹簧支撑部62、一主片部63、一回位部64和一限位部65,所述回位通孔61为一通孔,所述回位通孔61套设连接所述第三挡片34的所述复位孔341的凸台,以螺丝锁付,因为凸台的高度大于回位通孔61的厚度,所以螺丝锁紧后,回位爪60是可以转动的;所述弹簧支撑部62连接于所述回位通孔61的一侧,所述弹簧支撑部62和锁付在所述刹车联杆扳手21的拉簧26连接;所述主片部63连接于所述回位通孔61的另外一侧,所述回位部64连接于所述主片部63远离所述回位通孔61的一端;所述限位部65凸出连接所述主片部63,凸出的方向是朝向离合系统支架50的方向,所以限位部65和主片部63的平面是有角度的连接,装配时,限位部65和所述离合系统支架50的限位块53接触活动连接。如图14所示,回位爪60下降的最大距离,是到达旋转盘的两齿棘轮13的齿幅旋转范围内。两齿棘轮13旋转时,撞击回位爪60的回位部64,带动回位爪60向上移动,并且带动刹车离合轴30旋转,刹车联杆扳手21向下,回到初始状态。
汇总以上所述,说明一下刹车离合轴30的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刹车离合轴30具有中心轴31和挡片部,挡片部包括第一挡片32、第二挡片33和第三挡片34,刹车联杆扳手21和第一挡片32的挡片柱321连接,用来下压使得刹车离合轴30旋转;所述推动部411和所述第二挡片33连接,当刹车离合轴30旋转带动第二挡片33旋转时,第二挡片33推动推动部411,使得止动片41平移;回位爪60的回位通孔61和第三挡片34的复位孔341连接,当刹车离合轴30旋转带动第三挡片34旋转时,回位爪60受拉簧26牵制,逐渐偏转并向下移动;依据第一挡片32、第二挡片33和第三挡片34动作的方向和作用,较佳的设计是在和中心轴31连接时,第一挡片32和第三挡片34朝向中心轴31垂直线的左向,逆时针的方向,而第二挡片33则朝向中心轴31垂直线的右向,顺时针的方向。
还要说的是预设钮的事,如图11所示,主体部11的一端连接一后盖72,所述后盖72开设一后盖通孔721,所述预设钮71的螺母端通过后盖通孔插入所述后盖72,在后盖72的内部设置一方形槽孔,方形槽孔内依序放入扣片73和迫紧螺帽74;所述迫紧螺帽74朝向预设钮71的一端,开有内螺纹,所述迫紧螺帽74的另外一端有一凸出柱体,迫紧弹簧75套设在所述凸出柱体,并且迫紧弹簧75的长度大于凸出柱体的长度,因此,迫紧弹簧75的一部分在凸出柱体的外面。
当预设钮71向右转动时,迫紧螺帽74向扳手垫圈片43移动,饵垂降速度变慢。当预设钮71向左转动时,迫紧螺帽74向后退,饵垂降速度变快。预设钮71和刹车联杆扳手21区别在于:预设钮71的饵垂降速度是固定的,刹车联杆扳手21的饵垂降速度可随时凭手感调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垂钓者将鱼饵放入水中时,向上拉动刹车联杆扳手21,由于刹车力的影响,绕线轮的转动变慢,鱼饵可以在下降过程中,逐步扩散,形成鱼饵墙,吸引鱼群注意。而且这种向上拉动刹车联杆扳手21的动作,只靠一只手即可完成;当鱼吃鱼饵的时候,也可以向上拉动刹车联杆扳手21,增加鱼咬鱼饵的力量,利于鱼儿上钩,当放开刹车联杆扳手21时,转动摇杆转动部拉鱼,由于两齿棘轮13旋转时,撞击回位爪60向上,使得刹车联杆扳手21回到初始状态。
至于,工作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的互动,说明如下,如图10和图12所示,初始状态下,止动片41受止动弹簧42的作用,被推向后盖72的方向,止动片41卡在棘轮14的齿间,棘轮14不能转动,而扳手垫圈片43可以受到预设钮71的设定影响,被迫紧弹簧推向刹车垫片12,形成预设刹车值;刹车联杆扳手21往上拉时,第一挡片32向下,转动刹车离合轴30,此时第二挡片33推动推动部411,使得止动片41平移,而且,第三挡片34旋转,带动回位爪60逐渐偏转并向下移动。
继续将刹车联杆扳手21往上拉,当刹车离合轴30转动50度时,止动片41离开棘轮14,止动凹槽412的一侧碰到、并施压扳手垫圈片43,饵垂降速度开始起作用,刹车联杆扳手21继续往上拉时,止动片41的止动凹槽412的一侧推动扳手垫圈片43,扳手垫圈片43推动刹车垫片12,饵垂降速度变慢,放松刹车联杆扳手21时,饵垂降速度变快。
继续将刹车联杆扳手21往上拉,当刹车离合轴30转动60度时,刹车联杆扳手21受限,不能再往上拉,如图14和图15所示,止动片41的止动凹槽412的一侧推动扳手垫圈片43,扳手垫圈片43推动刹车垫片12,刹车力达到最大;第三挡片34旋转带动回位爪60向下移动,回位爪60的回位部64和两齿棘轮13的齿接触连接;当鱼上钩,或者要收回钓钩组件时,转动摇杆转动部,带动两齿棘轮13旋转,撞击回位爪60的回位部64,带动回位爪60向上移动,并且带动刹车离合轴30旋转,止动片41受止动弹簧42的作用,被推向后盖72的方向,止动片41卡在棘轮14的齿间,刹车联杆扳手21向下,回到初始状态。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特征,使得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第一、本发明设计了刹车离合轴、止动装置,只需依照垂钓者的感觉,单手调整刹车力,即可控制钓钩组件在水中垂降的速度;
第二、本发明轻松控制,形成有效的鱼饵墙,吸引鱼来吃饵,增加上钩率,提高了钓鱼的乐趣。
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以上公开的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并非用来限制其本身,任何熟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内涵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变化和更动,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缓速手刹的渔线轮,包括摇杆转动部、主体部、绕线轮、转子和手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刹装置包括一刹车联杆扳手、一刹车离合轴、一止动装置和一扳手垫圈片;
所述刹车联杆扳手为一具有折弯角度的长形杆体;
所述刹车离合轴具有中心轴和挡片部,所述挡片部包括一第一挡片和一第二挡片;
所述扳手垫圈片为一具有多折弯的片体;
其中连接关系为:
所述刹车联杆扳手的一端插入所述主体部,以刹车扳手轴销将所述刹车联杆扳手和所述主体部转动连接;
所述刹车联杆扳手插入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和所述刹车离合轴的所述第一挡片连接;
所述止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刹车离合轴的所述第二挡片连接;
所述止动装置的另外一端和所述扳手垫圈片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扳手垫圈片的另外一侧和刹车垫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速手刹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联杆扳手和所述刹车离合轴的第一挡片连接的地方,为一凹槽缺口;所述刹车联杆扳手在所述主体部外面的一侧,设置一弹簧挡片,对应所述弹簧挡片的所述主体部上开设一弹簧孔,弹簧孔里面装配一压缩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速手刹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离合轴弹簧;所述挡片部还包括一第三挡片;所述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依序和所述中心轴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挡片为一有角度的片体,所述第一挡片远离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开设有一离合弹簧孔,所述离合弹簧孔连接所述离合轴弹簧的一端,所述离合轴弹簧的另外一端和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离合轴弹簧为一扭簧,所述第一挡片包括一挡片柱,所述挡片柱凸出于所述第一挡片,所述刹车联杆扳手和所述第一挡片的所述挡片柱连接;
所述第二挡片为一片体;
所述第三挡片为一片体,所述第三挡片远离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开设一复位孔,所述复位孔在所述第三挡片的外表面形成一凸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速手刹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包括一止动片和一止动弹簧,
所述止动片为一长形片体,所述止动片的一端具有一半圆形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和所述第二挡片连接,所述止动片的另外一端具有一止动凹槽,所述推动部和止动凹槽分别位于所述止动片的两侧,所述推动部和所述止动凹槽的槽体之间有一止动弹簧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速手刹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离合系统支架、一回位爪和一拉簧,其中,
所述离合系统支架为一片体,所述离合系统支架有一通孔,螺丝通过所述通孔将所述离合系统支架锁付所述主体部,
所述离合系统支架一侧有凸出于表面的一轴孔和一限位块,所述刹车离合轴的所述中心轴插入连接所述轴孔,所述离合系统支架另外一侧有凸出于表面的一第一滑片、一第二滑片和一支撑滑片,所述第二滑片和支撑滑片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滑片和支撑滑片之间有一滑片缺口,所述第一滑片位于所述第二滑片和支撑滑片的相对面,之间形成一限位滑道;
所述刹车联杆扳手以螺丝锁付所述拉簧;
所述回位爪为一有角度的片体,所述回位爪包括一回位通孔、一弹簧支撑部、一主片部、一回位部和一限位部,
所述回位通孔为一通孔,所述回位通孔套设连接所述复位孔的凸台,以螺丝锁付;
所述弹簧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回位通孔的一侧,所述弹簧支撑部和锁付在所述刹车联杆扳手的所述拉簧连接;
所述主片部连接于所述回位通孔的另外一侧,所述回位部连接于所述主片部远离所述回位通孔的一端;
所述限位部凸出连接所述主片部。
CN201610840615.4A 2016-09-22 2016-09-22 缓速手刹的渔线轮 Active CN1065615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0615.4A CN106561590B (zh) 2016-09-22 2016-09-22 缓速手刹的渔线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0615.4A CN106561590B (zh) 2016-09-22 2016-09-22 缓速手刹的渔线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1590A true CN106561590A (zh) 2017-04-19
CN106561590B CN106561590B (zh) 2022-07-05

Family

ID=58531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0615.4A Active CN106561590B (zh) 2016-09-22 2016-09-22 缓速手刹的渔线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615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0507A (zh) * 2018-07-11 2020-01-21 广东赛肯户外运动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渔轮及其具有复位功能的扳手式刹车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386765A (de) * 1960-07-14 1965-01-15 Stalder Adolf Weitwurfrolle für Angelruten
JPH0217072U (zh) * 1988-07-18 1990-02-02
JPH09154450A (ja) * 1995-12-13 1997-06-17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
TW317083U (en) * 1997-05-28 1997-10-01 shi-yuan Ye Hand brake device of reels for fishing rods
CN2351963Y (zh) * 1998-11-06 1999-12-08 吕景新 卷线轮瞬间返转刹车装置
TW449459B (en) * 1999-09-09 2001-08-11 Shimano Kk Spinning reel rot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CN2555627Y (zh) * 2002-08-19 2003-06-18 汕头市维亚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器的手刹机构
CN201967542U (zh) * 2011-01-30 2011-09-14 叶欢 一种纺车式渔线轮快刹机构
CN102210290A (zh) * 2010-04-08 2011-10-12 意大利渔具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钓鱼抛杆的、具有杠杆控制制动装置的鱼线轮
CN203675898U (zh) * 2014-01-25 2014-07-02 慈溪市永杰精工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钓鱼用渔线轮
CN206136953U (zh) * 2016-09-22 2017-05-03 宁波中源欧佳渔具股份有限公司 缓速手刹的渔线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386765A (de) * 1960-07-14 1965-01-15 Stalder Adolf Weitwurfrolle für Angelruten
JPH0217072U (zh) * 1988-07-18 1990-02-02
JPH09154450A (ja) * 1995-12-13 1997-06-17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
TW317083U (en) * 1997-05-28 1997-10-01 shi-yuan Ye Hand brake device of reels for fishing rods
CN2351963Y (zh) * 1998-11-06 1999-12-08 吕景新 卷线轮瞬间返转刹车装置
TW449459B (en) * 1999-09-09 2001-08-11 Shimano Kk Spinning reel rot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CN2555627Y (zh) * 2002-08-19 2003-06-18 汕头市维亚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器的手刹机构
CN102210290A (zh) * 2010-04-08 2011-10-12 意大利渔具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钓鱼抛杆的、具有杠杆控制制动装置的鱼线轮
CN201967542U (zh) * 2011-01-30 2011-09-14 叶欢 一种纺车式渔线轮快刹机构
CN203675898U (zh) * 2014-01-25 2014-07-02 慈溪市永杰精工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钓鱼用渔线轮
CN206136953U (zh) * 2016-09-22 2017-05-03 宁波中源欧佳渔具股份有限公司 缓速手刹的渔线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0507A (zh) * 2018-07-11 2020-01-21 广东赛肯户外运动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渔轮及其具有复位功能的扳手式刹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1590B (zh)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08961A (en) Twisted, spinning fishing lure and counterweight
DE602004000533T2 (de) Bremsvorrichtung für doppelt gelagerte Angelrolle
EP1897440B1 (en) Fly fishing reel
US5586734A (en) Spinning reel having an anti-reverse mechanism
CN106561590A (zh) 缓速手刹的渔线轮
CN206136953U (zh) 缓速手刹的渔线轮
US7090160B2 (en)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for a dual bearing reel
US20040144877A1 (en) Level wind mechanism for a dual bearing reel
KR0136577B1 (ko) 스피닝리일
US6122854A (en) Controlled movement fishing lure
CA2652191A1 (en) Fishing reel
US5289992A (en) Fishing reel controller
US5412898A (en) Wind driven fish bait bobber and fishing reel
CN104823932A (zh) 一种可自动收线的鱼坠及具有该鱼坠的渔具及其使用方法
US20100116920A1 (en) Bait Reel For Fishing
CN206559943U (zh) 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
US5533294A (en) Fishing rod holder
ITGE20100031A1 (it) " mulinello da pesca per canne da lancio con dispositivo di freno a comando a leva ".
JP3182452U (ja) 両軸受リール
CN106508839A (zh) 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
CN206760511U (zh) 一种后堵式鱼线轮
DE19944944A1 (de) Angel-Einzelhaken
CN213463559U (zh) 一种带夜光功能的诱虫板
NL1027408C1 (nl)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vieren van een draad.
CN218999329U (zh) 一种诱虫板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