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5882A - 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5882A
CN106555882A CN201610192803.0A CN201610192803A CN106555882A CN 106555882 A CN106555882 A CN 106555882A CN 201610192803 A CN201610192803 A CN 201610192803A CN 106555882 A CN106555882 A CN 106555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lid
spacer
pressure vessel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28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田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mmovab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mmovab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mmovab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mmovable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55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58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3/00Covers or similar closure members for pressure vessels in general
    • F16J13/02Detachable closure members; Means for tightening closures
    • F16J13/10Detachable closure members; Means for tightening closures attached by means of a divided 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遍布整周以大致均等压力密封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并且能够不使用扳手而手动操作盖体向开口部的紧固以及紧固解除,而缩短盖开闭时间,与以往的自动装置相比,能够减少设备成本以及维护成本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在一方的凸缘遍布整周隔开规定间隔突出地设置多个盖紧固用突起,在另一方的凸缘遍布整周隔开规定间隔形成多个突起插通孔。各盖紧固用突起的长度形成在凸缘接合时,在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另一方的凸缘形成间隙的长度,手动操作隔离物操作部件而将隔离物在各间隙插入、拔出。此时,将隔离物的厚度形成比间隙的长度短,且在加压处理时,将盖体凭借容器内压而向开盖方向移动的距离止于保持O型圈自封性的距离的厚度。

Description

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安装于压力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盖体在密封状态下紧固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对处理物进行加压处理的压力容器通常具备高耐压的容器主体以及通过多根紧固螺栓(盖紧固用突起)经由插入凸缘的环状槽的O型圈对该容器主体的开口部进行密封的盖体(例如,专利文献1)。各紧固螺栓沿容器主体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并且需要有承受较高的容器内压的强度,因此螺纹部为大径,且使用的根数也较多。
因此,在对盖体进行开闭的频率较高的硫化用的压力容器等中,每次装卸紧固螺栓所需的时间增长,从而利用扳手转动紧固螺栓的工作人员的劳力的负担增大。
因此,作为消除该缺点的现有技术,例如,开发了利用马达驱动的传动部,将全部紧固螺栓一并旋入或者旋出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2)。此外,也公知有通过液压缸的连杆的出入,向容器主体的开口部按压盖体而进行夹紧,或者在开盖时解除夹紧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3)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918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48-7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649054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的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安装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盖体自动地进行紧固或者紧固解除的附带促动器的自动盖紧固装置,从而设备成本高涨。
另外,对于上述的自动盖紧固装置而言,在维护时,存在不得不修理或者更换高价的促动器、控制设备等的情况。
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情况下,由于利用液压缸的夹紧力进行闭盖,因此与利用沿凸缘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的多根紧固螺栓的情况相比,也产生难以遍布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整周以大致均等压力按压盖体的其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其能够遍布整周以大致均等压力密封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并且能够不使用扳手而手动操作盖体向开口部的紧固以及紧固解除,由此,能够缩短开口部的盖开闭所花费的作业时间,并且与具有促动器的以往的自动装置相比,也能够实现设备成本以及维护成本的减少。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本发明为一种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对处理物进行加压处理的压力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与盖体在经由O型圈凸缘接合时,相互以密封状态被紧固,上述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盖紧固用突起,它们在上述开口部与上述盖体中的任意一方的凸缘,遍布该一方的凸缘的整周隔开规定间隔地安装,并且具有向外周鼓出的头部;多个突起插通孔,它们在上述开口部与上述盖体中的另一方的凸缘,遍布该另一方的凸缘的整周隔开上述规定间隔地形成,并且供对应的盖紧固用突起插通;多个隔离物,它们在上述开口部与上述盖体的凸缘接合时,以能够插入、拔出的方式插入从对应的突起插通孔突出的上述多个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上述另一方的凸缘的间隙;以及隔离物操作部件,其将所述多个隔离物隔开上述规定间隔地固定,并且通过手动操作将上述多个隔离物一并在对应的间隙插入、拔出,上述多个盖紧固用突起的长度为在上述凸缘接合时,在上述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上述另一方的凸缘之间形成有间隙的长度,上述多个隔离物的厚度形成比供这些隔离物插入的上述间隙的长度短,并且在对上述处理物加压处理时,将上述盖体凭借容器内压而向开盖方向移动的距离止于保持上述O型圈的自封性的距离的厚度。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隔离物操作部件在上述一方的凸缘或者上述另一方的凸缘经由滑动引导支脚安装为能够向该被选出的凸缘的周向滑动。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在盖体的紧固前及其紧固解除前,将上述一方的凸缘与上述另一方的凸缘在接合面彼此抵接的状态下临时紧固的凸缘临时紧固件。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盖紧固用突起安装于从上述一方的凸缘的外周部向其径向外侧延伸突出的多个突起安装用部件,上述多个突起插通孔形成于从上述另一方的凸缘的外周部向其径向外侧延伸突出的多个插通孔形成用部件。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隔离物操作部件由供全部的上述隔离物固定的一个环状体,或者供一部分的上述隔离物分别故的的多个局部操作部件构成。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压力容器的盖开闭方式,采用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经由铰链连结有上述盖体的铰链开闭方式,或者通过使被盖吊挂移动单元吊挂的上述盖体移动而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装卸上述盖体的吊挂开闭方式。
压力容器对处理物进行加压处理或者加热·加压处理等,并具有容器主体以及通过凸缘接合关闭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盖体(镶板)。
压力容器的盖开闭方式为任意。例如,能够采用在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经由铰链连结有盖体的铰链开闭方式。此外,也可以为使被链滑车、起重机等盖吊挂移动单元吊挂的盖体水平移动或者旋转移动,从而在容器主体的开口部装卸盖体的吊挂开闭方式。
作为压力容器的种类,例如,能够列举简易压力容器、第一种压力容器、第二种压力容器等。
容器主体的形状为任意,通常为圆筒。
作为处理物,例如,能够采用生橡胶、各种热固性合成树脂等。
盖体的形状以及尺寸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形状以及尺寸对应地被适当变更。
O型圈为通过弹性体的排斥力呈现自封性的剖面圆形的环状成型品,若嵌入环状槽来使用,则其种类为任意。
作为O型圈的材料,例如,能够列举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氟橡胶、乙丙橡胶、硅酮橡胶、丙烯酸酯橡胶等。
O型圈的使用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使用多个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相同种类的O型圈,也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O型圈。
O型圈的形成位置也可以为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端面、开口部侧的凸缘的接合面、盖体的端面、盖体的凸缘的接合面的任一个。
供盖紧固用突起安装的一方的凸缘可以为围设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凸缘,也可以为围设于盖体的外周部的凸缘。
作为盖紧固用突起,例如能够采用紧固螺栓、销等各种突起物。
盖紧固用突起的剖面形状能够采用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
盖紧固用突起的粗细与压力容器的尺寸、其内压等对应地被适当变更。
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的形状为任意。例如,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
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向外周的鼓出幅度为任意。例如,为3~30mm,优选为5~20mm。总之,只要插入头部的内表面与另一方的凸缘的外表面的间隙的隔离物为能够以不向盖紧固用突起的前方脱离的方式卡止的鼓出幅度即可。
盖紧固用突起的使用根数例如为四根以上。凭借该使用根数,决定遍布一方的凸缘的整周并沿其周向安装盖紧固用突起的间隔(间距)。一方的凸缘的周向的间隔可以为等间隔,也可以不是等间隔。但是,等间隔能够遍布整周以均等压力密封容器主体的开口部。
盖紧固用突起的长度为在凸缘接合(仅使两凸缘重叠的状态,凸缘抵接)时,盖紧固用突起的前端从突起插通孔突出,并且在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另一方的凸缘之间形成有间隙的长度。该间隙的长度也可以考虑隔离物的厚度而适当地设定。即,也可以不规定隔离物的厚度,而将盖紧固用突起的长度规定为在能够获得能够供隔离物无障碍地插入的间隙,并且在闭盖状态下对处理物进行加压处理时,将盖体凭借容器内压而向开盖方向移动的距离止于保持O型圈的自封性的距离的长度。
形成有突起插通孔的另一方的凸缘为不具有盖紧固用突起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侧的凸缘或者盖体侧的凸缘。
突起插通孔的形状以及尺寸若能够供对应的盖紧固用突起插通,则分别为任意。
另外,突起插通孔的另一方的凸缘的周向的形成间隔(形成个数)与配设于一方的凸缘的盖紧固用突起沿周向的形成间隔对应。
这些盖紧固用突起也可以构成为安装于从一方的凸缘的外周部向其径向外侧延伸突出的多个突起安装用部件,从而将这些突起间接地配设于一方的凸缘。另外,多个突起插通孔也可以相同地形成于从另一方的凸缘的外周部向其径向外侧延伸突出的多个插通孔形成用部件,从而将这些插通孔间接地形成于另一方的凸缘。作为突起安装用部件以及插通孔形成用部件,例如能够采用规定形状的突缘。
另外,优选为了在盖体的紧固前及其紧固解除前,在各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另一方的凸缘之间确保供各隔离物顺利地插入的间隙,而通过凸缘临时紧固件将一方的凸缘与另一方的凸缘在接合面彼此抵接的状态下临时紧固。
此处言及的“盖体的紧固前及其紧固解除前”,意味着本发明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对两凸缘进行紧固作业前(之前),与对这样被紧固的两凸缘的紧固进行解除作业前(之前)。
作为凸缘临时紧固件,例如,能够采用紧固螺栓螺母构造体等。
隔离物的材料不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耐磨损性高的碳钢(包含S45C的SC等)。此外,也可以为不锈钢、SS等。
隔离物的形状为任意,但在将隔离物插入头部与另一方的凸缘的间隙时,以能够卡止于盖紧固用突突起的方式优选为コ字形或者U字形。
另外,隔离物的大小若为不容易从被插入的头部与另一方的凸缘的间隙脱离的尺寸,则为任意。
隔离物向上述间隙的插入方向为任意。例如,可以为压力容器(凸缘)的周向,也可以为其径向。
作为隔离物操作部件的材料,例如,能够采用铁、钢(包含碳钢),铝合金等各种金属。
作为隔离物操作部件,能够采用由固定全部的隔离物的一个环状体(棒材、管材、板材等),或者分别固定一部分的隔离物的多个局部操作部件构成等。基于各局部操作部件的隔离物操作部件的分割数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另外,各局部操作部件通常对隔离物操作部件进行等分割,但也可以不均等地进行分割。
固定于隔离物操作部件的隔离物的个数与盖紧固用突起的使用数对应地被适当变更。
在隔离物操作部件优选以供工作人员容易操作的方式安装操作杆。
隔离物操作部件可以安装于容器主体(包含开口部侧的凸缘),也可以安装于盖体(包含盖体侧的凸缘)。另外,也可以形成从压力容器分离的独立部件。
隔离物操作部件能够经由滑动引导支脚在一方的凸缘或者另一方的凸缘以能够向该被选出的凸缘的周向自由滑动的方式来安装。此外,该隔离物操作部件也可以均不经由任意的凸缘而安装于容器主体或者盖体。
滑动引导支脚的形状、尺寸若能够将隔离物操作部件支承为能够向另一方的凸缘的周向自由滑动,则为任意。
滑动引导支脚的使用个数通常为多个,但也可以通过将该支脚形成横长的长条物而形成一个。
滑动引导支脚优选通过紧固螺栓等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与包含凸缘的容器主体或者包含凸缘的盖体连结。假设,在通过焊接等以无法分离的方式固定于这些容器主体或者盖体的情况下,在维护时,焊接于压力容器的部件必须符合压力容器的法律适用,为了获得其认可,而导致花费时间与费用。
此外,隔离物操作部件也可以经由连杆机构,安装于分别包含凸缘的容器主体、盖体。
对此处言及的“多个隔离物的厚度比供这些隔离物插入的间隙的长度短”进行说明。各盖紧固用突起具有在容器主体侧的凸缘与盖体的凸缘面接触的凸缘接合时,在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另一方的隔离物之间呈现间隙的长度。因此,在凸缘接合时,若压溃O型圈而将容器主体侧的凸缘与盖体的凸缘的接触面彼此推压,则在头部与另一方的隔离物之间形成该间隙。各隔离物的厚度设计为比该间隙的长度(宽度、幅度)短。由此,能够在盖紧固时以及盖紧固解除时,将各隔离物顺利地在对应的间隙插入、拔出。
另外,对此处言及的“将多个隔离物的厚度形成在对处理物加压处理时,将盖体凭借容器内压而向开盖方向移动的距离止于保持O型圈的自封性的距离的厚度”这点详细地进行说明。
此处的“O型圈的自封性”是指O型圈通过自身的排斥力,以容器内流体不在附带凸缘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与附带凸缘的盖体的间隙漏出的方式进行密封(seal)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对于各盖紧固用突起而言,将凸缘接合时的形成于头部与另一方的凸缘的间隙的长度形成在(1)“对应的隔离物的厚度”加上(2)“保持O型圈的自封性的距离”的长度。即,在盖紧固时以及盖紧固解除时,若预先使用凸缘临时紧固件等(也可以手动),压溃O型圈而使两凸缘密接,则在宽度比隔离物的厚度长的“间隙”沿该间隙的宽度方向产生与保持O型圈的自封性的距离对应的余裕。因此,在插入隔离物时,即使工作人员不施加那么大的力,也能够使全部的隔离物容易地出入于对应的间隙。
保持O型圈的自封性的距离根据O型圈的种类、材料、剖面形状、截面积等而被适当地变更。例如,在通常的O型圈的情况下,未作用有压溃压力的(无负荷状态的)O型圈为以从环状槽突出的部分(内周部)的突出长度(O型圈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上的长度)为基准值,成为超过其0%且100%以下的长度。另外,保持O型圈的自封性的优选的距离为成为其基准长度的8~40%的长度。若不足8%,则O型圈的压溃率过小,从而存在产生容器内流体泄漏的担忧。另外,若超过40%,则存在在O型圈产生压缩破裂的担忧。另外,保持O型圈的自封性的进一步优选的距离为成为其基准长度的15~30%的长度。若在该范围内,则不脱离设计基准域,而能够均保持耐久性与密封性。进一步,保持O型圈的自封性的特别优选的范围为成为其基准长度的19~30%的长度。若在该范围内,则能够将O型圈的耐久性保持为最佳。
如上,向各间隙插入各隔离物,从而能够将凸缘接合时(包含作用有容器内压的闭盖时)的盖体的移动距离止于最大仍保持O型圈的自封性的距离。其结果,即使不如以往那样坚固地螺栓紧固两凸缘,在该凸缘接合时,压力容器的内部流体也不向外部漏出。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在通过盖体对收纳了处理物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进行闭盖时,首先,将各盖紧固用突起插通于对应的突起插通孔,而使一方的凸缘与另一方的凸缘重叠。由此,O型圈被压溃,在各盖紧固用突起中,在头部与另一方的凸缘之间形成有间隙。
接下来,对隔离物操作部件进行手动操作,将各隔离物一并插入对应的间隙。此时,各间隙的宽度(长度)比隔离物的厚度长(最大)保持O型圈的自封性的长度,因此即使工作人员不施加那么大的力,也能够将各隔离物插入对应的间隙。
然后,提高压力容器的内压而对处理物进行加压处理。此时,盖体被容器内压按压而以各盖紧固用突起为引导件向开盖方向移动,但该移动经由各隔离物被各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阻止。其结果,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以沿凸缘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盖紧固用突起为凸缘接合件,被盖体坚固地闭盖。
并且,该盖体向闭盖方向的移动被隔离物止于保持O型圈的自封性的范围内。其结果,容器内流体(气体、水蒸气、液体等)不会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向外部漏出。
如上构成,因此能够遍布整周以大致均等压力密封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另外,能够不使用扳手而手动一并进行盖体向开口部的紧固以及紧固解除。由此,能够缩短开口部的盖开闭所花费的作业时间,并且与具有促动器的以往的自动装置相比,也能够实现设备成本以及维护成本的减少。
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将隔离物操作部件经由滑动引导支脚以能够向凸缘周向自由滑动的方式安装于一方的凸缘或者另一方的凸缘。由此,能够实现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小型化,从而也能够应用于设置空间较小的压力容器。另外,隔离物向各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另一方的凸缘的间隙的出入操作也可以为隔离物操作部件的向例如长度方向的简单的推拉,因此其作业性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盖紧固前及其紧固解除前,使用凸缘临时紧固件,在接合面彼此抵接的状态下,将一方的凸缘与另一方的凸缘临时紧固。由此,能够防止将各凸缘在各间隙插入、拔出时的两凸缘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在各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另一方的凸缘之间确保设定为能够供对应的隔离物顺利地出入的长度,即具有“在上述隔离物的厚度加上保持O型圈的自封性的长度(距离)的长度”的间隙。
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构成为将多个盖紧固用突起经由多个突起安装用部件间接地配设于一方的凸缘,另外将多个突起插通孔经由多个插通孔形成用部件间接地形成于另一方的凸缘。由此,在现有的凸缘接合方式的压力容器也能够应用本发明的盖紧固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在将隔离物操作部件形成固定全部的隔离物的一个环状体的情况下,通过一次手动操作,能够将全部的隔离物在各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另一方的凸缘的间隙插入、拔出。
另外,在由多个局部操作部件分割构成隔离物操作部件的情况下,盖紧固装置的制造变得容易,并且在维护时,在发现在隔离物操作部件存在损伤等的情况下,只要仅对相应的局部操作部件进行修理或者交换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主视图。
图2是包含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前部的局部剖视图的侧视图。
图3是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主视图。
图4是包含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局部剖视图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盖开闭轨迹的俯视图。
图6是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盖体的主视图。
图7是包含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盖体的局部剖视图的侧视图。
图8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一部分的附带隔离物的隔离物操作部件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盖紧固状态以及盖紧固解除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中,进行盖紧固作业前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中,向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另一方的凸缘的间隙插入隔离物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中,盖体凭借容器内压而向开盖方向移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3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中,凸缘接合前的O型圈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13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中,凸缘接合时的O型圈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13c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中,盖体凭借容器内压而向开盖方向移动时的O型圈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主视图。
图15是包含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前部的局部剖视图的侧视图。
图16是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主视图。
图17是包含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局部剖视图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盖开闭轨迹的俯视图。
图19是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盖体的主视图。
图20是省略搭载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压力容器的盖体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1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一部分的其他的附带隔离物的隔离物操作部件的主视图。
图2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中,向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另一方的凸缘的间隙插入隔离物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中,向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另一方的凸缘的间隙插入隔离物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主视图。
符号说明
10、10A…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11、11A…压力容器;12、12A…容器主体;12a…开口部;13、13A…盖体;14…O型圈;15…一方的凸缘;16…紧固螺栓(盖紧固用突起);16a…头部;17…另一方的凸缘;18…螺栓插通孔(突起插通孔);19…隔离物;20…隔离物操作部件;26…盖吊挂件(盖吊挂移动单元);33…滑动引导支脚;36…铰链;37…螺栓安装用突缘(突起安装用部件);38…插通孔形成用突缘(插通孔形成用部件);39…局部操作部件;B、B1…临时固定用紧固螺栓(凸缘临时紧固件);G…间隙;d…保持O型圈的自封性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地进行说明。此处,以对生橡胶进行硫化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为例。
实施例
在图1以及图2中,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以下,为盖紧固装置),对生橡胶(处理物)进行硫化的压力容器11的容器主体12的开口部12a与盖体(镶板)13在经由O型圈14凸缘接合时,相互以密封状态被紧固。
如图1~图8所示,该盖紧固装置10具备:多个紧固螺栓(盖紧固用突起)16,它们在围设于容器主体12的开口部12a的宽幅的一方的凸缘15,遍布一方的凸缘15的整周隔开规定间隔地安装,并且具有向外周鼓出的头部;多个螺栓插通孔(突起插通孔)18,它们在围设于盖体13的外周部的另一方的凸缘17,遍布另一方的凸缘17的整周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并且供对应的紧固螺栓16插通;多个隔离物19,它们在开口部12a与盖体13的凸缘接合时,以能够自由插入、拔出的方式插入从对应的螺栓插通孔18突出的各紧固螺栓16的头部16a与另一方的凸缘17的间隙;以及隔离物操作部件20,其将各隔离物19隔开规定间隔地固定,并且通过手动操作将各隔离物19一并在对应的间隙插入、拔出。
以下,对这些构成体具体地进行说明。
如图1~图4所示,该压力容器11为对生橡胶(内容物)进行硫化的P(MPa量规)×V(内容积)值超过0.02的盖吊挂开闭方式的第一种压力容器。
容器主体12呈在一端面具有开口部12a的直径1200mm的横置圆筒形。容器主体12搭载于具有沿横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对置配置的支脚21a的基座21。
另外,在容器主体12的开口部12a围设有宽幅的一方的凸缘15(图3以及图4)。在一方的凸缘15沿其周向以30°间距形成有12个紧固螺栓孔22。在各紧固螺栓孔22插通有对应的紧固螺栓16的螺纹部16b。紧固螺栓16为大径的垫圈一体式的六角紧固螺栓。其中,垫圈也可以分体。在各螺纹部16b的前端部螺合有双螺母23。另外,在一方的凸缘15的右端部与左端部形成有一对小螺栓孔24。
在一方的凸缘15的接合面的内周部围设有剖面梯形形状的环状槽25(图13a、图13b、图13c)。在环状槽25嵌入有直径10mm的硅酮树脂制造的O型圈14。此时,在O型圈14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中,从环状槽25的开口突出的O型圈14的内周部分的长度为3mm。
在容器主体12的开口部12a的图1上的右侧附近竖立设置有盖吊挂件(盖吊挂移动单元)26(图1、图2以及图5)。盖吊挂件26具有:圆筒状的旋转引导支柱27、下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插入旋转引导支柱27的转动柱(pole)28、悬臂支承于转动柱28的上端部的水平的旋转臂29、固定于旋转臂29的前端部的链滑车30。在盖开闭时,通过链滑车30吊起盖体13,然后,以转动柱28为中心,使盖体13与旋转臂29一体水平旋转(图5)。
接下来,参照图6以及图7对盖体13进行说明。
盖体13为中央部向外侧突出的镶板。在其外周部的上端部固定有供链滑车30的链30a卡止的倒U字状的卡止环13a。另外,在盖体13的外周部一体地围设有与一方的凸缘15相同形状、相同尺寸的另一方的凸缘17。
在另一方的凸缘17沿其周向以30°间距形成有12个螺栓插通孔18。各螺栓插通孔18为比各紧固螺栓16的头部16a的对角距离大径的圆形孔。另外,在另一方的凸缘17的右端部与左端部形成有在凸缘接合时,与各小螺栓孔24连通的另一方的小螺栓孔24。在盖体13的紧固前及其紧固解除前,向一致的两对小螺栓孔24插通比紧固螺栓16小径并且将两凸缘15、17临时紧固的临时固定用紧固螺栓(凸缘临时紧固件)B,经由螺母31对两凸缘15、17进行螺栓紧固(图1以及图5)。
另外,在另一方的凸缘17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以在另一方的凸缘17的周向分离的状态各形成有两对内外一对的螺纹孔17a。
接下来,参照图1、图2、图8以及图9对上述隔离物19与上述隔离物操作部件20进行说明。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各隔离物19为正面观察呈コ字形的厚壁的碳钢(S45C)制造的板材。コ字的槽部19a的宽度比紧固螺栓16的螺纹部16b的直径稍大。
隔离物操作部件20将钢管弯曲为比另一方的凸缘17大径的圆环状。在隔离物操作部件20的图1左侧的外周部突出地设置有手杆32。
在隔离物操作部件20的内周部以使各コ字的开口方向朝向隔离物操作部件20的闭盖方向(逆时针方向)分别沿其周向以30°间距固定有12个隔离物19。
另外,在另一方的凸缘17的各内外一对螺纹孔17a小螺钉固定有合计四个滑动引导支脚33(图1以及图2)。各滑动引导支脚33具有被小螺钉固定的厚壁且细长的脚板34以及固定于脚板34的前端部并且配置于比另一方的凸缘17的外周面更靠外侧且以能够向其周向自由滑动的方式卡止隔离物操作部件20的剖面C字形的C字引导件35。
因此,大型的圆环状的隔离物操作部件20经由四个C字引导件35以能够朝向其周向自由滑动的方式卡止于另一方的凸缘17。在开盖时,各隔离物19以对应的紧固螺栓16为基准位置,配置于向比基准位置更向顺时针方向的方向稍微分离的待机位置(图1以及图9)。另外,在闭盖时,各隔离物19配置于向对应的紧固螺栓16插入槽部19a的闭盖位置。
在该盖紧固装置10中,将各紧固螺栓16的长度形成在凸缘接合时,在紧固螺栓16的头部16a与另一方的凸缘17之间形成有36.5mm的间隙G的长度(头部以下长度:248mm)(图10)。
另外,将各隔离物19的厚度形成比供这些隔离物19插入的间隙G的长度短,并且在对生橡胶加压处理时,将盖体13凭借容器内压而向开盖方向移动的距离止于保持被使用的O型圈14的自封性的距离d(0.5mm)的厚度的36mm(图11以及图13c)。此外,保持该O型圈14的自封性的距离d(长度)在开盖时(无负荷时)以上述O型圈14的内周部从环状槽25的开口突出的长度d0(3mm)为基准,为该基准值的17%(图13a)。
接下来,参照图1、图2、图5、图9~图13c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在通过压力容器11对生橡胶进行硫化时,首先,将添加了规定量的硫黄的生橡胶插入容器主体12,对容器主体12的开口部12a进行闭盖。具体而言,将链滑车30的链30a的下端部卡止于盖体13的卡止环13a,在吊挂盖体13后,保持该状态,使盖体13与旋转臂29一体地以转动柱28为旋转中心向闭盖方向水平旋转(图5)。由此,将各紧固螺栓16插通于对应的螺栓插通孔18(图10),最终,O型圈14被压溃,而使两凸缘15、17重叠,从而相互的接合面抵接(图9以及图13b)。此时,在各紧固螺栓16中,在头部16a与另一方的凸缘17之间形成有间隙G。
然后,向一致的两对小螺栓孔24插通两根临时固定用紧固螺栓B,向它们的螺纹部旋入螺母31,从而坚固地螺栓紧固两凸缘15、17而进行临时固定(图1)。由此,各紧固螺栓16的头部16a与另一方的凸缘17之间的间隙G为被设定那样的长度,具体而言为“在隔离物19的厚度加上保持上述O型圈14的自封性的距离d(0.5mm)的长度”,即36.5mm(图10)。
接下来,工作人员手握手杆32,将其向闭盖方向(逆时针方向)拉动。由此,隔离物操作部件20经由四个滑动引导支脚33与各隔离物19一体向闭盖方向滑动规定角度(规定距离)。因此,在向各隔离物19的槽部19a插入各紧固螺栓16的状态下,全部的隔离物19被一并插入对应的间隙G(图11)。
此时,各间隙G的宽度(长度)被设定为比隔离物19的厚度(最大)长保持O型圈14的自封性的长度。由此,即使工作人员不施加那么大的力,也能够将各隔离物19一并插入对应的间隙G。
接下来,卸下两根临时固定用紧固螺栓B,从而解除相对于两凸缘15、17的夹持力。在该状态下,将压力容器11的内压提高至设定值,对生橡胶加压·加热规定时间,来进行硫化处理。
此时,盖体13被容器内压按压,而以各紧固螺栓16为引导件向开盖方向移动(图12)。然而,盖体13的移动经由各隔离物19被各紧固螺栓16的头部16a止于保持O型圈14的自封性的距离d(图13c)。其结果,容器内流体不从容器主体12的开口部12a向外部漏出,并且容器主体12的开口部12a经由沿凸缘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的12根紧固螺栓16被盖体13在密封状态下坚固地闭盖。
在对生橡胶硫化处理后,使压力容器11的内压降低,从压力容器11取出被硫化处理的生橡胶。具体而言,再次通过两根临时固定用紧固螺栓B坚固地临时固定两凸缘15、17,将各间隙G设为设定值的36.5mm(图9)。接下来,工作人员手握手杆32,将其向开盖方向(顺时针方向)拉动。由此,隔离物操作部件20经由各滑动引导支脚33与各隔离物19一体向开盖方向滑动规定角度(规定距离)。其结果,在从各紧固螺栓16卸下各隔离物19的槽部19a的状态下,全部的隔离物19从对应的间隙G被一并顺利地拔出。
实施例1的盖紧固装置10如上构成,因此能够将容器主体12的开口部12a遍布其整周以大致均等压力密封。另外,能够不使用扳手而手动地一并操作向容器主体12的开口部12a的紧固以及紧固解除。由此,能够缩短开口部12a的盖开闭所花费的作业时间,并且与具有促动器的以往的自动装置相比,能够实现设备成本以及维护成本的减少。
另外,将隔离物操作部件20经由滑动引导支脚33以能够向其周向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另一方的凸缘17,因此能够实现盖紧固装置10的小型化,从而在设置空间较小的压力容器11也能够应用盖紧固装置10。另外,隔离物19出入于各紧固螺栓16的头部16a与另一方的凸缘17的间隙G的操作也可以为隔离物操作部件20的例如向长度方向的简单的推拉,因此其作业性提高。
另外,在盖体13的紧固前及其紧固解除前,使用两根临时固定用紧固螺栓B,坚固地螺栓紧固两凸缘15、17,从而将它们临时固定。由此,在将各隔离物19在对应的间隙G插入、拔出时,能够防止两凸缘15、17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在各紧固螺栓16的头部16a与另一方的凸缘17之间确保能够使对应的隔离物19顺利地出入的设定长度的间隙G。
再者,将隔离物操作部件20形成固定全部的隔离物19的一个环状体,因此通过一次的手动操作,能够将全部的隔离物19自由地在各紧固螺栓16的头部16a与另一方的凸缘17的间隙G插入、拔出。
接下来,参照图14~图2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第二实施例的盖紧固装置10A的特征在于,压力容器11A的盖开闭方式为经由铰链36将盖体13A连结于容器主体12A的开口部12a的铰链开闭方式,另外,各紧固螺栓16安装于从一方的凸缘15的外周部向其径向外侧延伸突出的上下四对螺栓安装用突缘(突起安装用部件)37,另外,各螺栓插通孔18形成于从另一方的凸缘17的外周部向其径向外侧延伸突出的上下四对插通孔形成用突缘(插通孔形成用部件)38,另外,实施例1的隔离物操作部件20由固定一部分的隔离物19的上下一对局部操作部件39构成这些点。
以下,对这些点具体地进行说明。
如图14~图20所示,铰链开闭方式的压力容器11A经由轴支的铰链36将容器主体12A的开口部12a的图14上的右端部与盖体13A的图16上的右端部连结。
铰链36通过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大径的转动销42将突出地设置于容器主体12A的开口部12a的右端部的上下分离的一对主体侧轴承40与突出地设置于盖体13A的右端部的上下分离的一对盖侧轴承41连结。盖体13A以转动销42为中心水平转动,从而对开闭容器主体12A的开口部12a(图18)进行开闭。
另外,如图15~图17所示,螺栓安装用突缘37以在一方的凸缘15的外周缘上分别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在围设于容器主体12A的开口部12a的一方的凸缘15的上侧部分固定(焊接)有四个,并在一方的凸缘15的下侧部分固定(焊接)有四个合计固定(焊接)有八个。各螺栓安装用突缘37由固定于一方的凸缘15的外周缘并且在中央部形成有紧固螺栓孔22的横长矩形状的厚壁的上板43以及与上板43的两侧部一体地连结的左右一对加强用的侧板44构成。
另外,如图14、图15、图19以及图20所示,各插通孔形成用突缘38为厚壁的矩形板,并在围设于盖体13A的外周部的另一方的凸缘17的上侧部分与下侧部分的各外周缘,且在分别与螺栓安装用突缘37对置的位置隔开规定间隔被固定(焊接)。在各插通孔形成用突缘38的中央部一带分别形成有正面观察呈倒U字形状的螺栓插通孔18。
另外,在另一方的凸缘17的外周缘中的邻接的插通孔形成用突缘38之间固定(焊接)有由角钢构成的合计六个支脚安装用托架45。在这些支脚安装用托架螺纹固定有各滑动引导支脚33。
在另一方的凸缘17中的图14上的左端部的外周缘上固定(焊接)有临时固定用突缘46。在临时固定用突缘46的中央部埋入有供大径且长条的临时固定用紧固螺栓(凸缘临时紧固件)B1螺合的螺母部47。在临时固定用紧固螺栓B1的前端部以能够向周向转动的方式安装有将一方的凸缘15的左端部按压于另一方的凸缘17的夹紧爪48的基端部(图18)。
在盖体13A的紧固前及其紧固解除前,使螺合于螺母部47的临时固定用紧固螺栓B1向旋出方向旋转,从而通过夹紧爪48的前端部与另一方的凸缘17夹紧一方的凸缘15的左端部。这样,两凸缘15、17被稳固地临时固定。
另外,如图14、图15以及图21~图23所示,各局部操作部件39被将钢管弯曲为圆弧状,形成其圆弧的扇形的角度呈约120°。
在各局部操作部件39的内周部朝向其长度方向以各螺栓安装用突缘37的形成间隔固定有四个隔离物19。另外,在图14上的各局部操作部件39的左端部分别安装有手杆32。
接下来,参照图14、图15、图18、图22以及图2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10A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4、图15以及图18所示,在容器主体12A的开口部12a的闭盖时,以铰链36的转动轴为中心,使盖体13A向闭盖方向水平转动,从而使两凸缘15、17面接触,对该开口部12a进行闭盖。由此,各紧固螺栓16被插入对应的螺栓插通孔18(图15以及图22),最终,O型圈14被压溃,使两凸缘15、17重叠,从而相互的接合面抵接。
然后,将夹紧爪48的前端部配置于一方的凸缘15的左端部的背面侧,使螺合于螺母部47的临时固定用紧固螺栓B1向旋出方向旋转,从而在夹紧爪48的前端部与另一方的凸缘17之间夹紧有一方的凸缘15的左端部,从而两凸缘15、17(图18)被稳固地临时固定。由此,各紧固螺栓16的头部16a与另一方的凸缘17之间的间隙G成为设定那样的在隔离物19的厚度加上保持上述O型圈14的自封性的距离d的长度。
接下来,在上下的局部操作部件39中,工作人员手握各手杆32,将其向闭盖方向(上侧的局部操作部件39为逆时针方向,下侧的局部操作部件39为顺时针方向)拉动(图14)。由此,两局部操作部件39经由各三个滑动引导支脚33与各隔离物19一体地向闭盖方向滑动规定角度。因此,在向各隔离物19的槽部19a插入各紧固螺栓16的状态下,全部的隔离物19被集中地插入对应的间隙G(图14以及图23)。
然后,使临时固定用紧固螺栓B1向旋紧方向旋转,而解除基于夹紧爪48的前端部与另一方的凸缘17的一方的凸缘15的左端部的夹紧,从而从一方的凸缘15的背面侧卸下夹紧爪48。
在该状态下,提高压力容器11A的内压,对生橡胶进行硫化。此时,盖体13A被容器内压按压,从而以八根紧固螺栓16为引导件向开盖方向移动,但盖体13A的移动经由各隔离物19被各紧固螺栓16的头部16a止于保持O型圈14的自封性的距离d(图13c)。其结果,容器内流体不从容器主体12A的开口部12a向外部漏出,并且容器主体12A的开口部12a经由沿凸缘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的八根紧固螺栓16被盖体13A以密封状态坚固地关闭。
在对生橡胶硫化后,在从压力容器11A取出处理完毕的生橡胶时,降低压力容器11A的内压,并且再次通过临时固定用紧固螺栓B1坚固地临时固定两凸缘15、17(图18)。
然后,在上下的局部操作部件39中,工作人员手握手杆32,将其向开盖方向(上侧的局部操作部件39为顺时针方向,下侧的局部操作部件39为逆时针方向)拉动。由此,各局部操作部件39经由各滑动引导支脚33与各隔离物19一体地向开盖方向滑动规定角度。其结果,全部的隔离物19从对应的间隙G被顺利地拔出。
如上,在实施例2中,经由各螺栓安装用突缘37将各紧固螺栓16间接地配设于一方的凸缘15,另外经由各插通孔形成用突缘38将各螺栓插通孔18间接地形成于另一方的凸缘17。由此,在现有的凸缘接合方式的压力容器也能够应用本发明的盖紧固装置。
另外,由上下一对局部操作部件39分割构成隔离物操作部件20,因此盖紧固装置10A的制造·组装变得容易,并且在维护时,在发现在隔离物操作部件20存在损伤等的情况下,只要仅修理、交换相应的局部操作部件39即可。
其他的构成、作用以及效果在能够根据实施例1推测的范围内,因此省略说明。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用于在密封状态下紧固安装于压力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盖体的技术。

Claims (6)

1.一种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对处理物进行加压处理的压力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与盖体在经由O型圈凸缘接合时,相互以密封状态被紧固,所述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盖紧固用突起,它们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盖体中的任意一方的凸缘,遍布该一方的凸缘的整周隔开规定间隔地安装,并且具有向外周鼓出的头部;
多个突起插通孔,它们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盖体中的另一方的凸缘,遍布该另一方的凸缘的整周隔开所述规定间隔地形成,并且供对应的盖紧固用突起插通;
多个隔离物,它们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盖体的凸缘接合时,以能够插入、拔出的方式插入从对应的突起插通孔突出的所述多个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所述另一方的凸缘的间隙;以及
隔离物操作部件,其将所述多个隔离物隔开所述规定间隔地固定,并且通过手动操作将所述多个隔离物一并在对应的间隙插入、拔出,
所述多个盖紧固用突起的长度为在所述凸缘接合时,在所述盖紧固用突起的头部与所述另一方的凸缘之间形成有间隙的长度,
所述多个隔离物的厚度形成比供这些隔离物插入的所述间隙的长度短,并且在对所述处理物加压处理时,将所述盖体凭借容器内压而向开盖方向移动的距离止于保持所述O型圈的自封性的距离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物操作部件经由滑动引导支脚在所述一方的凸缘或者所述另一方的凸缘安装为能够向凸缘周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所述盖体的紧固前及其紧固解除前,将所述一方的凸缘与所述另一方的凸缘在接合面彼此抵接的状态下临时紧固的凸缘临时紧固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盖紧固用突起安装于从所述一方的凸缘的外周部向其径向外侧延伸突出的多个突起安装用部件,
所述多个突起插通孔形成于从所述另一方的凸缘的外周部向其径向外侧延伸突出的多个插通孔形成用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物操作部件由供全部的所述隔离物固定的一个环状体,或者供一部分的所述隔离物分别固定的多个局部操作部件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容器的盖开闭方式为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经由铰链连结所述盖体的铰链开闭方式,或者通过使被盖吊挂移动单元吊挂的所述盖体移动而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装卸所述盖体的吊挂开闭方式。
CN201610192803.0A 2015-09-29 2016-03-30 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 Pending CN1065558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1124A JP5881134B1 (ja) 2015-09-29 2015-09-29 圧力容器の蓋締結装置
JP2015-191124 2015-09-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5882A true CN106555882A (zh) 2017-04-05

Family

ID=5545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2803.0A Pending CN106555882A (zh) 2015-09-29 2016-03-30 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81134B1 (zh)
KR (1) KR101634049B1 (zh)
CN (1) CN10655588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89382B1 (ja) * 2022-09-28 2023-11-30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蓋部材の着脱治具
KR102596546B1 (ko) * 2023-07-28 2023-11-01 주식회사 베타 플랜지 결합을 위한 키트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1300A (en) * 1974-07-01 1976-04-20 Vereinigte Edelstahl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w) Pressure vessel
US4820384A (en) * 1987-05-18 1989-04-11 Pechacek Raymond E Remotely operable vessel cover positioner
US5290072A (en) * 1991-11-07 1994-03-01 Pechacek Raymond E Quick-acting pipe connector assembly
DE202013101319U1 (de) * 2012-09-14 2013-05-16 Ams Apparate-Maschinen-Systeme Technology Gmbh Druckbehältnis mit einem abhebbaren Deck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03364A (en) * 1938-12-15 1940-06-04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Sealing means for high pressure heads
GB1219905A (en) * 1967-06-27 1971-01-20 Struthers Scientific Int Corp End closure for pressure vessel
JPS55104155U (zh) * 1979-01-17 1980-07-21
JPS6443266U (zh) * 1987-09-11 1989-03-15
JPH0710617U (ja) * 1993-07-14 1995-02-14 株式会社クボタ 圧力容器の閉塞部材締結構造
JPH08291862A (ja) 1995-04-21 1996-11-0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圧力容器のフランジ結合装置
US6085929A (en) * 1997-10-22 2000-07-11 Foster Wheeler Usa Corporation Stud tensioning device for flange cover
US6223925B1 (en) * 1999-04-22 2001-05-01 Foster Wheeler Corporation Stud tensioning device for flange cover
DE102005026303A1 (de) * 2005-06-08 2006-12-14 Glatt Systemtechnik Gmbh Einrichtung zur lösbaren Verbindung von zwei Flanschen
JP5649054B2 (ja) * 2010-12-20 2015-01-07 ニチユ三菱フォークリフト株式会社 圧力容器の蓋クラン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1300A (en) * 1974-07-01 1976-04-20 Vereinigte Edelstahl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w) Pressure vessel
US4820384A (en) * 1987-05-18 1989-04-11 Pechacek Raymond E Remotely operable vessel cover positioner
US5290072A (en) * 1991-11-07 1994-03-01 Pechacek Raymond E Quick-acting pipe connector assembly
DE202013101319U1 (de) * 2012-09-14 2013-05-16 Ams Apparate-Maschinen-Systeme Technology Gmbh Druckbehältnis mit einem abhebbaren Deck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67117A (ja) 2017-04-06
JP5881134B1 (ja) 2016-03-09
KR101634049B1 (ko) 2016-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7105A (zh) 用于管道、储罐和具有大致圆筒形部分的本体的固定套环
CN106555882A (zh) 压力容器的盖紧固装置
CN207378380U (zh) 一种石油管道快速防泄漏装置
EP1543260A1 (en) Closure for a pressure vessel and method
CN104903634B (zh) 具有可枢转安装的上护套和下护套的夹管阀
US10100937B2 (en) Line blind valve
CN208117746U (zh) 一种石油天然气管道阀门拆卸工具
CN107849911A (zh) 用于生产防喷器应用的可调节式锁定冲头
CN202884364U (zh) 燃气管道抢修封堵组件
NO20121179A1 (no) Metalltetning med myk overflate og teknikk for fremstilling
DE102008027006A1 (de) Vorrichtung zur sekundär- und vakuum-metallurgischen Behandlung von flüssigem Stahl
DE112014006277T5 (de) Einachsige exzentrische Schraubenpumpe
CN103016898B (zh) 内置蝶形板橡胶封堵球
US8857858B2 (en) Tapping sleeve tightening assembly
NO337067B1 (no) Flensforbindelse med minst én flens som er montert på en måte som tillater rotasjon
CN202629067U (zh) 蒸压釜新型液压快开门装置
CN101644331A (zh) 快开门压力容器的快开门结构
US8322556B2 (en) Closure for a vessel
WO1982004299A1 (en) High temperature dual butterfly valve
CN103398201B (zh) Y形阀体螺纹连接高温高压截止阀
CN104121368B (zh) 一种具有外硬质限位圈的软密封装置
CN204413495U (zh) 法兰端面加工装置
CN104024705A (zh) 容器密封环
CN208496834U (zh) 马达轴组件组装装置用夹紧装置
CN207298156U (zh) 液冷管路刚性连接快卸卡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