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8832B - 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 - Google Patents

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8832B
CN106508832B CN201510581988.XA CN201510581988A CN106508832B CN 106508832 B CN106508832 B CN 106508832B CN 201510581988 A CN201510581988 A CN 201510581988A CN 106508832 B CN106508832 B CN 1065088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ntology
module
sinker
fishing gear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19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08832A (zh
Inventor
叶瑞文
叶育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sieh Fu Fishing Gea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sieh Fu Fishing Ge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sieh Fu Fishing Gea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sieh Fu Fishing Ge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8198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88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08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8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08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8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5/00Accessories for fishing nets; Details of fishing nets, e.g.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5/00Accessories for fishing nets; Details of fishing nets, e.g. structure
    • A01K75/06Sink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echanical Means For Catching Fish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模块串接芯等距串接有多个沉子,每一沉子具有一本体,由本体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一颈部与一端部,其中颈部的径向剖切尺寸小于本体的径向剖切尺寸且亦小于端部的径向剖切尺寸。编织包覆绳以交错编织的方式包覆模块串接芯。利用模块扣接器具有一可曲折线体与两端连接的多个水滴形挖空扣体,挖空扣体具有U型缺口扣槽,以扣接颈部。因此,利用以快速连接头方式的简单动作,沉子与模块扣接器能快速的接合成一条模块串接芯,来作为圆编机的中心线进而包覆成渔具沉子绳,达到自动化制作。

Description

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渔具,特别有关于一种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渔网用的垂重绳,一般都是用铅抽挤成铅粒配重块,多数个的铅粒配重块内包覆有同一芯线,让多数的铅粒都能通过该芯线而相互串联接合,并成为一连续链状,在使用时,将垂重绳绑结在渔网的下纲绳处,当渔网张开时,利用下垂重绳的下沉配重以及上纲绳浮体的上升悬浮,使渔网的下纲绳自动往下拉掣而垂直向拉张渔网,进而能够达成张网捕鱼的目的。
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第M256071号揭示一种渔网的改良构造,主要包含一网本体、一浮力绳组及一配重绳组,该浮力绳组结合于该网本体的多个上缘网目,该配重绳组结合于该网本体的多个下缘网目,该配重绳组包含有一网绳及一编织网绳,多个配重体呈间隔分段被包覆在该编织网绳内,在二相邻配重体间,该编织网绳与该网绳系结固定,以避免该配重绳组于渔网张开或收网时的不当勾网纠结。
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第M454089号揭示一种渔网垂重绳的改良构造,主要包含一中空网绳、一第一配重链以及一第二配重链。第一配重链与第二配重链容置于中空网绳内,每一配重链包含多个等间距排列的配重块。其中,第一配重链与第二配重链之间保持一间隔,不小于第一配重块的一第一间距,以使中空网绳具有一管径自然缩小的车缝区段。借以达成自然固定多段配重链与可机械车缝于渔网底绳的功效。由于配重链由多个配重块串接成链,其体积、尺寸受到限制,并且配重块之间的间距无法调整与控制,配重块亦容易由渔网底绳中脱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利用以快速连接头方式的简单动作,沉子与模块扣接器能快速的接合成一条模块串接芯,来作为圆编机的中心线进而包覆成渔具沉子绳,达到在编织包覆绳的形成过程中同时等距包覆沉子的自动化制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使得多个沉子可等距间距地自动化包覆于沉子绳中,因此能使用一般圆编机来制作渔具沉子绳,而沉子之间的间距可依据选定的模块扣接器作调整与控制,而不需要使沉子本身串接成链,因此沉子的本体体积、尺寸与间距有更多的弹性变化,该渔具沉子绳投置于海底会产生轻重有序的幕沉效果且不易勾网脱落。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揭示一种渔具沉子绳,包含一模块串接芯以及一编织包覆线。该模块串接芯等距串接有多个沉子,每一沉子具有一本体,由该本体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一颈部与一端部,其中该颈部的径向剖切尺寸小于该本体的径向剖切尺寸与该端部的径向剖切尺寸,该模块串接芯还包括多个模块扣接器,每一模块扣接器具有一可曲折线体以及多个连接于该可曲折线体两端的水滴形挖空扣体,以容置多个该端部,该多个挖空扣体相对远离对应的模块扣接器的中心点并且具有一U型缺口扣槽,以扣接该多个颈部。该编织包覆线以交错编织的方式包覆该模块串接芯。本发明还揭示一种使用于该渔具沉子绳的模块扣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前述渔具沉子绳中,该多个挖空扣体具体地为半罩式,且该U型缺口扣槽的开口两侧具有弹性夹合的扣点,故该U型缺口扣槽可轻易扣合对应的颈部。
在前述渔具沉子绳中,该端部的形状可为圆球体,因此该多个沉子的转动不会造成该端部由对应扣接的挖空扣体脱出。
在前述渔具沉子绳中,该端部的径向剖切尺寸具体地小于该本体的径向剖切尺寸,以使该挖空扣体的径向剖切尺寸为不突出于该本体的径向剖切尺寸。因此该端部不易由该挖空扣体脱出。
在前述渔具沉子绳中,该多个挖空扣体的侧部较佳地形成切口且该切口的两侧边皆具有往该U型缺口扣槽的开口倾斜的斜边,以加强该U型缺口扣槽对该颈部的扣合强度。
在前述渔具沉子绳中,该多个本体的形状可为圆柱体,因此该多个沉子可具有能达到较佳沉子作用的体积,且该多个沉子的转动不会造成该编织包覆绳的损伤。
在前述渔具沉子绳中,该多个本体的形状可为橄榄球体,因此该多个沉子更有利于该编织包覆绳的包覆。
在前述渔具沉子绳中,至少之一的该多个本体可为一配重链,以调整沉子绳的配重区段。
借由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借由模块串接芯的创新组合,以快速连接头方式的简单动作,沉子与模块扣接器能快速的接合成一条模块串接芯,来作为圆编机的中心线进而包覆成渔具沉子绳,达到在编织包覆绳的形成过程中同时等距包覆沉子的自动化制作。并且,达到多个个沉子可等距间距地自动化包覆于沉子绳中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一种渔具沉子绳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该渔具沉子绳的模块串接芯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A至图3C: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该渔具沉子绳的沉子的立体示意图、侧视示意图与前视示意图。
图4A至图4D: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该渔具沉子绳的模块扣接器的立体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前视示意图与底视示意图。
图5: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该渔具沉子绳在组合于一渔网的示意图。
图6: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一种渔具沉子绳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7: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该渔具沉子绳的模块串接芯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8A至图8C: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该渔具沉子绳的沉子的立体示意图、侧视示意图与前视示意图。
图9A至图9C: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另一种渔具沉子绳的沉子的立体示意图、侧视示意图与前视示意图。
图10A至图10C: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另一种渔具沉子绳的沉子的立体示意图、侧视示意图与前视示意图。
图11:依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另一种渔具沉子绳轴向剖切其编织包覆绳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中:
D1 本体的径向剖切尺寸;
D2 颈部的径向剖切尺寸;
D3 端部的径向剖切尺寸;
10 渔网; 11 网线;
12 上网绳; 12A 上网绳车缝处;
13 下网绳; 13A 下网绳车缝处;
20 渔具浮子绳;
100 渔具沉子绳;
110 模块串接芯; 120 编织包覆线;
130 沉子; 131 本体;
132 颈部; 133 端部;
140 模块扣接器; 141 可曲折线体;
142 挖空扣体 143 U型缺口扣槽
144 扣点; 145 斜边;
200 渔具沉子绳;
230 沉子; 231 本体;
330 沉子; 333 端部;
334 削切边; 335 收敛弧面;
430 沉子; 431 本体;
433 端部; 434 削切边;
435 收敛锥面;
500渔具沉子绳; 510 模块串接芯;
530 沉子; 531 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渔具沉子绳100举例说明于图1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一种渔具沉子绳100包含一模块串接芯110以及一编织包覆绳120。该编织包覆绳120以交错编织的方式包覆该模块串接芯110。该模块串接芯110举例说明于图2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模块串接芯110等距串接有多个沉子130。图3A、图3B与图3C分别为一沉子130的立体示意图、侧视示意图与前视示意图。每一沉子130具有一本体131,由该本体131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一颈部132与一端部133。该颈部132的径向剖切尺寸D2小于该本体131的径向剖切尺寸D1且亦小于该端部133的径向剖切尺寸D3(如图3C所示),利用不同的径向剖切尺寸借以减少该多个沉子130在该编织包覆绳120中的滑动。其中轴向是指为同一沉子130中两端部133之间的方向,径向是指为垂直于轴向的方向或平面。在此所称的径向剖切尺寸为某物以垂直于轴向的剖切得到的最大尺寸,该沉子130的各部位径向剖切尺寸可由图3C的沉子轴向前视示意图观察得知。此外,该模块串接芯110为可曲折的串接物体,用以卷收保存。该模块串接芯110的长度可任意调整的变化,以符合渔具沉子绳不同长度的需求。该沉子130的材质密度可为大于水或海水的垂重体,以沉于水面之下,该沉子130的材质可为铅、铅锡化合物或高密度金属。该本体131的单位长度可大于该颈部132的单位长度与该端部133的单位长度。再如图3A及图3B所示,该多个本体131的形状为圆柱体,故该多个沉子130可具有能达到较佳沉子作用的体积,且该多个沉子130的转动不会造成该编织包覆绳120的损伤。
再如图1所示,该编织包覆绳120可等间距地包覆该多个沉子130。该编织包覆绳120的材质可为防水塑料,且可利用圆编机多股交错编织而成。该编织包覆绳120包覆该模块串接芯110的方式为交错编织,所称的交错编织为该模块串接芯110先串接成形,并作为编织形成该编织包覆绳120的芯线,利用多股细丝交错并编织在该模块串接芯110的周边,以形成该编织包覆绳120,故对于该多个沉子130可以得到良好的包覆效果与自动化编织作业。交错编织的方式包覆的动词界定应不包含先形成该编织包覆绳120再塞入该模块串接芯110(或该多个沉子130)的操作。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模块串接芯110还包括多个模块扣接器140。图4A、图4B、图4C与图4D分别为一模块扣接器140的立体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前视示意图与底视示意图,每一模块扣接器140具有一可曲折线体141以及多个连接于该可曲折线体141两端的水滴形挖空扣体142,以容置该多个端部133;其中,该多个挖空扣体142的水滴形状可参阅图4D。并且,该多个挖空扣体142相对远离对应的模块扣接器140的中心点并且具有一U型缺口扣槽143,以扣接该多个颈部132,借此达到该多个沉子130的等距串接。该可曲折线体141随着该编织包覆绳120曲折而曲折,以有效维持该多个沉子130的间距。该模块扣接器140的材质可为防水塑料。该可曲折线体141的延伸强度大于该编织包覆绳120的编织拉伸强度。该多个挖空扣体142的形状可为刚好容置并贴合该多个端部133的形状。该U型缺口扣槽143的槽剖切尺寸可小于该本体131的径向剖切尺寸D1且亦小于该端部133的径向剖切尺寸D3,故该U型缺口扣槽143可扣接在该颈部132。再如图2所示,依选用的模块扣接器140的不同变化,该多个可曲折线体141的单位长度大于该多个沉子130的单位长度,亦可等于或小于该多个浮子130的单位长度,使得该多个沉子130等距串接的间距可得到控制。
再如图4A至图4C所示,该多个挖空扣体142为半罩式,以使该U型缺口扣槽143的开口两侧具有弹性夹合的扣点144,故该U型缺口扣槽143可轻易扣合对应的颈部132。两相对的扣点144小于该颈部132的径向剖切直径。该扣点144可增加该模块扣接器140在该颈部132的卡合程度。该多个挖空扣体142的半罩式形状有助于该模块扣接器140与该沉子130的模块结合与脱离。较佳地,该多个挖空扣体142的侧部形成切口且该切口的两侧边皆具有往该U型缺口扣槽的开口倾斜的斜边145(如图4B所示),以加强该U型缺口扣槽143对该颈部132的轴向扣合强度,使其大于该U型缺口扣槽143对该颈部132的径向扣压力量,即达到模块扣接轻松而且拉扯断裂不易的效果。
再如图3A及图3B所示,较佳地,该端部133的形状为圆球体,因此该多个沉子130的转动不会造成该端部133由对应扣接的挖空扣体142脱出,并可减少对该编织包覆绳120的破坏。如图3C所示,该端部133的径向剖切尺寸D3小于该本体131的径向剖切尺寸D1,以使该挖空扣体142的径向剖切尺寸为不突出于该本体131的径向剖切尺寸D1。因此该端部133不易由该挖空扣体142脱出。
图5为该渔具沉子绳100在组合于一渔网的示意图,该渔网10包含多个网线11构成的网本体、一上网绳12以及一下网绳13,其中该上网绳12位于网本体的上缘,该下网绳13位于网本体的下缘。一渔具浮子绳20利用多个上网绳车缝处12A结合至该上网绳12;该渔具沉子绳100利用多个下网绳车缝处13A结合至该下网绳13。当该渔网10丢置于海面,由该多个网线11构成的网本体将被拉伸。而收回该渔网10时,该渔具沉子绳100不会卡住该多个网线11,该渔具沉子绳100具有该多个沉子130的区段表现为高配重状态,该渔具沉子绳100具有该多个模块扣接器140的区段表现为低配重状态。当有水流或网拉扯时,该渔具沉子绳100具有该多个模块扣接器140的区段为可波动分散各式应力的缓冲区,不会直接造成该渔网10的网本体的明显移动。因此,该渔具沉子绳100投置于海底会产生轻重有序的幕沉效果且不易勾网脱落。
因此,本发明揭示一种渔具沉子绳,借由模块串接芯的创新组合,以快速连接头方式的简单动作,该多个沉子130与该多个模块扣接器140能快速的接合成一条模块串接芯110,来作为圆编机的中心线进而包覆成该渔具沉子绳100,达到在编织包覆绳的形成过程中同时等距包覆沉子的自动化制作。并且,达到多个沉子130可等距间距地自动化包覆于该渔具沉子绳100中的功效,因此能使用一般圆编机来制作渔具沉子绳,而该多个沉子130之间的间距可依据选定的模块扣接器作调整与控制,而不需要使该多个沉子130串接成链,因此该多个沉子130的本体体积、尺寸与间距有更多的弹性变化。
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渔具沉子绳200举例说明于图6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其中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相同名称与功能的组件以第一实施例的组件图号表示,并且不再赘述其细部相同结构。一种渔具沉子绳200包含一模块串接芯110以及一编织包覆绳120。该编织包覆绳120以交错编织的方式包覆该模块串接芯110。该模块串接芯110举例说明于图7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模块串接芯110等距串接有多个沉子230。图8A、图8B与图8C分别为一沉子130的立体示意图、侧视示意图与前视示意图。每一沉子230具有一本体231,由该本体231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一颈部132与一端部133,其中该颈部132的径向剖切尺寸D2小于该本体231的径向剖切尺寸D1且亦小于该端部133的径向剖切尺寸D3(如图8C所示)。该沉子230的材质密度可为大于水或海水的垂重体,以沉于水面之下。再如图8A及图8B所示,该多个本体231的形状可为橄榄球体,因此该多个沉子230更有利于该编织包覆绳120的包覆。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模块串接芯110较佳地还包括多个模块扣接器140,每一模块扣接器140可具有一可曲折线体141以及多个连接于该可曲折线体141两端的水滴形挖空扣体142,以容置该多个端部133,该多个挖空扣体142具体地相对远离对应的模块扣接器140的中心点并且具有一U型缺口扣槽143,以扣接该多个颈部132。借此达到该多个沉子230的等距串接。
较佳地,该端部133的形状可为圆球体,因此该多个沉子230的转动不会造成该端部133由对应扣接的挖空扣体142脱出。此外,该端部133的径向剖切尺寸D3具体地小于该本体231的径向剖切尺寸D1,以使该挖空扣体142的径向剖切尺寸为不突出于该本体131的径向剖切尺寸D1。因此该端部133不易由该挖空扣体142脱出。
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渔具沉子绳,其中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相同名称与功能的组件以第一实施例的组件图号表示,并且不再赘述其细部相同结构。一种渔具沉子绳包含一模块串接芯以及一编织包覆绳。该编织包覆绳以交错编织的方式包覆该模块串接芯。该模块串接芯等距串接有多个沉子330,图9A、图9B与图9C分别为一沉子330的立体示意图、侧视示意图与前视示意图。每一沉子330具有一本体131,由该本体131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一颈部132与一端部333,其中该颈部132的径向剖切尺寸D2小于该本体131的径向剖切尺寸D1且亦小于该端部333的径向剖切尺寸D3(如图9C所示)。可利用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模块扣接器140扣接该多个沉子330的颈部132并半罩式包覆该多个沉子330的端部333。在本实施例中,该端部333的形状为非圆球体,例如厚度小于直径二分之一以上的圆饼、长度接近直径的圆柱、长度不大于直径的圆锥或上述组合形状,并且该端部333的周边形成有多个削切边334,以避免该端部333形成直角或锐角的边缘,减少该端部333对编织包覆绳的损伤。较佳地,该沉子330的本体131至该颈部132之间形成为一收敛弧面335,用以减少该沉子330的本体131对编织包覆绳的损伤与偏移。该收敛弧面335更有利于提高该沉子330的体积。
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渔具沉子绳,其包含一模块串接芯以及一编织包覆绳。该编织包覆绳以交错编织的方式包覆该模块串接芯。该模块串接芯等距串接有多个沉子430,图10A、图10B与图10C分别为一沉子430的立体示意图、侧视示意图与前视示意图。每一沉子430具有一本体131,由该本体131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一颈部132与一端部433,其中该颈部132的径向剖切尺寸D2小于该本体131的径向剖切尺寸D1且亦小于该端部433的径向剖切尺寸D3(如图10C所示)。可利用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模块扣接器140扣接该多个沉子430的颈部132并半罩式包覆该多个沉子430的端部433。在本实施例中,该端部433的形状为非圆球体,例如长度接近直径的圆柱,并且该端部433的周边形成有多个削切边434,以避免该端部433形成直角或锐角的边缘,减少该端部433对编织包覆绳的损伤。较佳地,该沉子430的本体131至该颈部132之间形成为一收敛锥面435,用以减少该沉子430的本体131对编织包覆绳的损伤与偏移。该收敛锥面435更有助于编织包覆线的包覆编织。
依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渔具举例说明于图11轴向剖切其编织包覆绳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其中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相同名称与功能的组件以第一实施例的组件图号表示,并且不再赘述其细部相同结构。一种渔具沉子绳500包含一模块串接芯510以及一编织包覆绳120。该编织包覆绳120以交错编织的方式包覆该模块串接芯510。
该模块串接芯510等距串接有多个沉子530,每一沉子530具有一本体531,由该本体531的两端均连接有一颈部132与一端部133,其中该颈部132的径向剖切尺寸小于该本体531的径向剖切尺寸与该端部133的径向剖切尺寸,该模块串接芯510还包括多个模块扣接器140,每一模块扣接器140具有一可曲折线体141以及多个连接于该可曲折线体141两端的挖空扣体142,以容置该多个端部133,该多个挖空扣体142相对远离对应的模块扣接器140的中心点并且具有一U型缺口扣槽143,以扣接该多个颈部132。较佳地,至少之一的该多个本体531为一配重链,即是该本体531由多个较小沉子块串接成链,以使该多个沉子530的该多个本体531为可曲折或可延长沉子绳的配重长度,以能达到调整沉子绳的配重区段的功效。上述沉子块的链串中的该本体531至相邻端部133的连接关系可为一体连接、成形后线绑接、成形后中心线穿接、成形时中心线内置模覆、勾接或环扣接。更具体地,上述沉子块的单位间隙应小于该可曲折线体141的单位长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渔具沉子绳,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模块串接芯,等距串接有多个沉子,每一沉子具有一本体,由该本体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一颈部与一端部,其中该颈部的径向剖切尺寸小于该本体的径向剖切尺寸与该端部的径向剖切尺寸,该模块串接芯还包括多个模块扣接器,每一模块扣接器具有一可曲折线体以及多个连接于该可曲折线体两端的水滴形挖空扣体,以容置多个该端部,多个该挖空扣体相对远离对应的模块扣接器的中心点并且具有一U型缺口扣槽,以扣接多个该颈部;以及
一编织包覆线,以交错编织的方式包覆该模块串接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具沉子绳,其特征在于,该挖空扣体为半罩式,且该U型缺口扣槽的开口两侧具有弹性夹合的扣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具沉子绳,其特征在于,该端部的形状为圆球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具沉子绳,其特征在于,该端部的径向剖切尺寸小于该本体的径向剖切尺寸,以使该挖空扣体的径向剖切尺寸为不突出于该本体的径向剖切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具沉子绳,其特征在于,该挖空扣体的侧部形成切口且该切口的两侧边皆具有往该U型缺口扣槽的开口倾斜的斜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渔具沉子绳,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形状为圆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渔具沉子绳,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形状为橄榄球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渔具沉子绳,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该本体为一配重链。
9.一种模块扣接器,其特征在于,用以等距串接多个沉子,每一沉子具有一本体,由该本体的两端均连接有一颈部与一端部,其中该颈部的径向剖切尺寸小于该本体的径向剖切尺寸与该端部的径向剖切尺寸,该模块扣接器包含:
一可曲折线体;以及
多个连接于该可曲折线体两端的水滴形挖空扣体,以容置多个该端部,多个该挖空扣体相对远离该模块扣接器的中心点并且具有一U型缺口扣槽,以扣接多个该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扣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挖空扣体为半罩式,且该U型缺口扣槽的开口两侧具有弹性夹合的扣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扣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挖空扣体的侧部形成切口且该切口的两侧边皆具有往该U型缺口扣槽的开口倾斜的斜边。
12.一种渔具沉子绳,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模块串接芯,等距串接有多个沉子,每一沉子具有一本体,由该本体的两端均连接有一颈部与一端部,其中该颈部的径向剖切尺寸小于该本体的径向剖切尺寸与该端部的径向剖切尺寸,该模块串接芯还包括多个模块扣接器,每一模块扣接器具有一可曲折线体以及多个连接于该可曲折线体两端的挖空扣体,以容置多个该端部,多个该挖空扣体相对远离对应的模块扣接器的中心点并且具有一U型缺口扣槽,以扣接多个该颈部;以及
一编织包覆线,以交错编织的方式包覆该模块串接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渔具沉子绳,其特征在于,该端部的形状为非圆球体,且该端部的周边形成有多个削切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渔具沉子绳,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至该颈部之间形成为一收敛弧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渔具沉子绳,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至该颈部之间形成为一收敛锥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渔具沉子绳,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该本体为一配重链。
CN201510581988.XA 2015-09-14 2015-09-14 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 Active CN1065088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1988.XA CN106508832B (zh) 2015-09-14 2015-09-14 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1988.XA CN106508832B (zh) 2015-09-14 2015-09-14 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8832A CN106508832A (zh) 2017-03-22
CN106508832B true CN106508832B (zh) 2019-06-14

Family

ID=58348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1988.XA Active CN106508832B (zh) 2015-09-14 2015-09-14 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088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7084A (zh) * 2018-05-30 2018-09-04 宁波巨翔管件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渔具蟹笼可自动快速拆卸的连接锁扣
EE01492U1 (et) * 2019-11-19 2020-04-15 Kalvar Ige Kohtraskustega punutud raskusnöör
CN111587824A (zh) * 2020-06-16 2020-08-28 浙江海富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贝类自动包苗机
WO2022220853A1 (en) * 2021-04-12 2022-10-20 Little Bay Lobster, Llc Large marine animal automatic release device for use with deep sea fishing gear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3786A (en) * 1992-03-06 1993-08-10 Biss Francis D Flexible fishing sinker
CN2293185Y (zh) * 1997-05-22 1998-10-07 潘德明 铅锤
CN2338975Y (zh) * 1998-06-01 1999-09-22 杨启榕 渔网沉绳
JP2001169685A (ja) * 1999-12-20 2001-06-26 Uozu Seikosho:Kk 沈子綱の心索
KR20030080505A (ko) * 2002-04-09 2003-10-17 최락형 어망 추
CN201015368Y (zh) * 2007-04-20 2008-02-06 李延龙 一种新型网坠
TWM454089U (zh) * 2012-12-13 2013-06-01 Yu-Chung Tsai 漁網垂重繩之改良構造
CN104273103A (zh) * 2014-09-02 2015-01-14 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3786A (en) * 1992-03-06 1993-08-10 Biss Francis D Flexible fishing sinker
CN2293185Y (zh) * 1997-05-22 1998-10-07 潘德明 铅锤
CN2338975Y (zh) * 1998-06-01 1999-09-22 杨启榕 渔网沉绳
JP2001169685A (ja) * 1999-12-20 2001-06-26 Uozu Seikosho:Kk 沈子綱の心索
KR20030080505A (ko) * 2002-04-09 2003-10-17 최락형 어망 추
CN201015368Y (zh) * 2007-04-20 2008-02-06 李延龙 一种新型网坠
TWM454089U (zh) * 2012-12-13 2013-06-01 Yu-Chung Tsai 漁網垂重繩之改良構造
CN104273103A (zh) * 2014-09-02 2015-01-14 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囊围网沉子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8832A (zh)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08832B (zh) 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
KR101465721B1 (ko) 해조류 양식로프
NO20210582A1 (no) Omflettet tau for pelagiske tråler
US20170058454A1 (en) Coverbraided rope for pelagic trawls
WO2013000736A1 (en) A hybrid structure for cultivating saltwater and freshwater habitats
US8381504B2 (en) Snood
CN208572931U (zh) 胶囊式沉子
KR101526850B1 (ko) 주낙용 침강형 낚싯줄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주낙용 침강형 낚싯줄
CN105594669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
TWM516842U (zh) 漁具沉子繩及其使用之模組扣接器
KR20150085419A (ko) 해조류 양식용 로프
CN201981426U (zh) 高强高模聚乙烯多芯复编锚索
KR20120138024A (ko) 봉돌
JP5944038B1 (ja) 貝類の養殖用ロープ
TWI584728B (zh) 漁具沉子繩及其使用之模組扣接器
CN206173586U (zh) 一种大目网环式结节
KR20110009346U (ko) 플러스 투 낚시채비
WO2017045097A1 (zh) 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
CN106436006B (zh) 一种大目网环式结节及其组装方法
JP3093619B2 (ja) 貝類の養殖用ロ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2047234U (zh) 一种可用于远洋拖网或深水网箱用的超高强网衣
TWM515280U (zh) 漁具浮子繩
JP3157387U (ja) 漁網
JP6653904B2 (ja) 釣用仕掛け
CN106508831A (zh) 渔具浮子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