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0887A - 一种减少走线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走线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0887A
CN106500887A CN201610904686.6A CN201610904686A CN106500887A CN 106500887 A CN106500887 A CN 106500887A CN 201610904686 A CN201610904686 A CN 201610904686A CN 106500887 A CN106500887 A CN 106500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ings
strain
fpc
resistance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046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岳敏
郑清交
沈奕
杨秋强
张汉焱
许东波
彭继达
吴春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Co Ltd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046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08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00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08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2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solid materials or of electrically-conductive fluids; by making use of electrokinetic cells, i.e. liquid-containing cells wherein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is produced or varied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 G01L1/22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solid materials or of electrically-conductive fluids; by making use of electrokinetic cells, i.e. liquid-containing cells wherein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is produced or varied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using resistance strain gaug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变式力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走线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包括基板、FPC和多个应变电阻组,所述应变电阻组设置在基板上并与所述FPC连接,每个应变电阻组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设置在基板的第一面,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设置在基板的第二面,所述第一电阻两端为a端和b端,所述第二电阻两端为c端和d端,所述第三电阻两端为e端和f端,所述第四电阻两端为g端和h端。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通过设置合适的并线和跳线,有效减少了连线的数量,减少走线,最终可达到在应变电阻组个数为M的情况下,连线的数量N为N=2M+2,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N=8M,减少了很多外接线。

Description

一种减少走线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变式力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走线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设置在刚性基板(如玻璃基板)上下表面的应变电阻R1~R4(可采用导电膜层,如ITO膜层,图形化为迂回图案形成)构成一应变电阻组,其当手指按压在刚性基板上时,设在第一面(靠近手指的一面)的电阻会由于基板表面的压缩应变而变小,而设在第二面(远离手指的一面)的电阻,会由于基板的拉伸应变而变大。由此,通过对比两个面的电阻变化,即可探测到手指在基板上的按压力,由此而制作成一种应变式的力学感应装置。
一般来说,还可在基板上设置多个上述应变电阻组,以探测多个位置的手指按压力,由此构成一多点力学感应板,在电子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工业仪表)中,这种感应板可以结合显示屏或触摸屏而设置,以增强人机之间的交互。然而,由于每组电阻组都有8个引线,当将多个应变电阻组设置在一起时,其会导致外接的线路非常多,引线总数N是电阻组个数M的8倍(N=8M),使得其安装起来非常麻烦,如需要采用非常宽的FPC。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走线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引线数量多,安装麻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减少走线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包括基板、FPC和多个应变电阻组,所述应变电阻组设置在基板上并与所述FPC连接,每个应变电阻组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设置在基板的第一面,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设置在基板的第二面,所述第一电阻两端为a端和b端,所述第二电阻两端为c端和d端,所述第三电阻两端为e端和f端,所述第四电阻两端为g端和h端,同一列的各应变电阻组的a端相连形成第一a并线,同一列的各应变电阻组的d端相连形成第一d并线,同一列的各应变电阻组的f端相连形成第一f并线,同一列的各应变电阻组的g端相连形成第一g并线,所述第一a并线、第一d并线、第一f并线、第一g并线以及每个应变电阻组的b端、c端、e端、h端均与所述FPC连接。通过并线将同一列的各应变电阻组的相同端相连并连接到FPC,不需要每个应变电阻组的每个端均各自连接到FPC,减少了连线的数量,减少走线。
不同列的应变电阻组的第一a并线通过a跳线相连形成第二a并线,不同列的应变电阻组的第一d并线通过d跳线相连形成第二d并线,不同列的应变电阻组的第一f并线通过f跳线相连形成第二f并线,不同列的应变电阻组的第一g并线通过g跳线相连形成第二g并线。通过跳线将不同列的并线相连并连接到FPC,不需要每一列的每条并线均各自连接到FPC,减少了连线的数量,减少走线。
在所述FPC上,所述第二a并线与第二g并线相连形成A并线,第二d并线与第二f并线相连形成B并线。再次通过并线减少了连线的数量,减少走线。
所述FPC包括相连的上FPC和下FPC,所述第二a并线、第二d并线分别与所述上FPC连接,所述第二g并线、第二f并线分别与所述下FPC连接。将基板第一面的第二a并线、第二d并线和第二面的第二g并线、第二f并线通过相连的上FPC和下FPC进行并线,减少了连线的数量,减少走线。
在所述FPC上,每个应变电阻组内的b端与e端相连形成C并线,每个应变电阻组内的c端与h端相连形成D并线。再次通过并线减少了连线的数量,减少走线。由此,FPC最终连接到外部电路的,只有A线、B线和各个应变电阻组的C线和D线,应变电阻组个数为M的情况下,连线的数量N为N=2M+2。
所述FPC包括相连的上FPC和下FPC,所述各应变电阻组的b端、c端分别与所述上FPC连接,所述各应变电阻组的e端、h端分别与所述下FPC连接。将基板第一面的b端、c端和第二面的e端、h端通过相连的上FPC和下FPC进行并线,减少了连线的数量,减少走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通过设置合适的并线和跳线,有效减少了连线的数量,减少走线,最终可达到在应变电阻组个数为M的情况下,连线的数量N为N=2M+2,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N=8M,减少了很多外接线。
附图说明
图1为应变探测按压力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连线方式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应变电阻组中的电阻排列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应变电阻组连接为桥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单个应变电阻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基板、FPC和多个应变电阻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FPC上的跳线、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设置在刚性基板(如玻璃基板)上下表面的应变电阻R1~R4(可采用导电膜层,如ITO膜层,图形化为迂回图案形成)构成一应变电阻组,其当手指按压在刚性基板上时,设在在第一面(靠近手指的一面)的电阻会由于基板表面的压缩应变而变小,而设在第二面(远离手指的一面)的电阻,会由于基板的拉伸应变而变大。由此,通过对比两个面的电阻变化,即可探测到手指在基板上的按压力,由此而制作成一种应变式的力学感应装置。
一般来说,还可在基板上设置多个上述应变电阻组,以探测多个位置的手指按压力,由此构成一多点力学感应板,在电子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工业仪表)中,这种感应板可以结合显示屏或触摸屏而设置,以增强人机之间的交互。
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连线方式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应变电阻组中的电阻排列如图4所示。具体来说,为了探测出上下层的电阻差别,每一组应变电阻组连接为桥电路,如图5所示,图中“↑”“↓”分别表示手指按压之后电阻升高和降低。其中,通过AB端的输入,以及通过测量CD端的电压,就能够测量得电桥的失衡,由此测得R1~R4在手指按压之后的电阻变化(R1、R2由于压缩应变而变小,R3、R4由于拉伸应变而变大),并由此得到手指的按压力。
然而,由于每组电阻组都有8个引线,当将多个应变电阻组设置在一起时,其会导致外接的线路非常多,引线总数N是电阻组个数M的8倍(N=8M),使得其安装起来非常麻烦,如需要采用非常宽的FPC,如图2、图3所示。
本发明的结构如图6、图7所示,包括基板、FPC和多个应变电阻组,应变电阻组设置在基板上并与FPC连接。单个应变电阻组的结构如图8所示,每个应变电阻组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设置在基板的第一面,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设置在基板的第二面。第一电阻R1两端为a端和b端,第二电阻R2两端为c端和d端,第三电阻R3两端为e端和f端,第四电阻R4两端为g端和h端。同一列的各应变电阻组的a端相连形成第一a并线11,同一列的各应变电阻组的d端相连形成第一d并线21,同一列的各应变电阻组的f端相连形成第一f并线31,同一列的各应变电阻组的g端相连形成第一g并线41。第一a并线11、第一d并线21、第一f并线31、第一g并线41以及每个应变电阻组的b端、c端、e端、h端均与FPC连接。由此,将各个组的a、d、f、g端,分别构成第一a并线11、第一d并线21、第一f并线31、第一g并线41,省去了各自的连线,减少了屏幕内部的连线数。
不同列的应变电阻组的第一a并线11通过a跳线13相连形成第二a并线12,不同列的应变电阻组的第一d并线21通过d跳线23相连形成第二d并线22,不同列的应变电阻组的第一f并线31通过f跳线33相连形成第二f并线32,不同列的应变电阻组的第一g并线41通过g跳线43相连形成第二g并线42。
a跳线13、d跳线23、f跳线33、g跳线43可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二线路层,第二线路层不同于构成应变电阻及其线路的第一线路层。具体来说,至少在跳线的位置,第一、二线路层可通过一层绝缘层,如SiO2绝缘层、光敏树脂层隔开,第二线路层可以采用ITO或金属线等导电物质制作而成。a跳线13、d跳线23、f跳线33、g跳线43可设置在周边区域,或中间区域,也可设置在FPC上。
在FPC上,第二a并线12与第二g并线42相连形成A并线,第二d并线22与第二f并线32相连形成B并线。如图9所示,FPC可设置为包括相连的上FPC51和下FPC52,第二a并线12、第二d并线22分别与上FPC51连接,第二g并线42、第二f并线32分别与下FPC52连接。上FPC51焊接在下FPC52上,最终通过下FPC52连出。每一个应变电阻组都剩下b端、e端、c端、h端,其中,在第一面,b端、c端分别以独立线路连出,在第二面,e端、h端分别以独立线路连出。
在FPC上,每个应变电阻组内的b端与e端相连形成C并线,每个应变电阻组内的c端与h端相连形成D并线。各应变电阻组的b端、c端分别与上FPC51连接,各应变电阻组的e端、h端分别与下FPC52连接。
至此,最终的连线如图10所示。假设有八个应变电阻组,图中,mb、mc、me、mh为各应变电阻组连出的b端、c端、e端、h端连线,mC、mD为各应变电阻组的C并线、D并线,m为应变电阻组的编号1-8。由此,FPC最终连接到外部电路的,只有一条A线、一条B线和各个应变电阻组的C线和D线,也就是说,应变电阻组个数为M的情况下,连线的数量N为N=2M+2,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N=8M,减少了很多外接线。

Claims (6)

1.一种减少走线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FPC和多个应变电阻组,所述应变电阻组设置在基板上并与所述FPC连接,每个应变电阻组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设置在基板的第一面,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设置在基板的第二面,所述第一电阻两端为a端和b端,所述第二电阻两端为c端和d端,所述第三电阻两端为e端和f端,所述第四电阻两端为g端和h端,同一列的各应变电阻组的a端相连形成第一a并线,同一列的各应变电阻组的d端相连形成第一d并线,同一列的各应变电阻组的f端相连形成第一f并线,同一列的各应变电阻组的g端相连形成第一g并线,所述第一a并线、第一d并线、第一f并线、第一g并线以及每个应变电阻组的b端、c端、e端、h端均与所述FPC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列的应变电阻组的第一a并线通过a跳线相连形成第二a并线,不同列的应变电阻组的第一d并线通过d跳线相连形成第二d并线,不同列的应变电阻组的第一f并线通过f跳线相连形成第二f并线,不同列的应变电阻组的第一g并线通过g跳线相连形成第二g并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FPC上,所述第二a并线与第二g并线相连形成A并线,第二d并线与第二f并线相连形成B并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PC包括相连的上FPC和下FPC,所述第二a并线、第二d并线分别与所述上FPC连接,所述第二g并线、第二f并线分别与所述下FPC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FPC上,每个应变电阻组内的b端与e端相连形成C并线,每个应变电阻组内的c端与h端相连形成D并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PC包括相连的上FPC和下FPC,所述各应变电阻组的b端、c端分别与所述上FPC连接,所述各应变电阻组的e端、h端分别与所述下FPC连接。
CN201610904686.6A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减少走线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 Pending CN1065008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4686.6A CN106500887A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减少走线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4686.6A CN106500887A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减少走线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0887A true CN106500887A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94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4686.6A Pending CN106500887A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减少走线的应变式力学感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0088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0339A (en) * 1982-04-26 1985-05-28 Kabushiki Kaisha Ishida Koki Seisakusho Load cell with adjustable bridge circuit
JPS6420671A (en) * 1987-07-16 1989-01-24 Agency Ind Science Techn Contact force sensor
JP2008157830A (ja) * 2006-12-26 2008-07-10 Univ Of Shiga Prefecture 歪ゲージ付き可撓性配線基板
CN101666692A (zh) * 2009-09-23 2010-03-10 东南大学 一种应力传感测试结构
CN205334401U (zh) * 2015-07-10 2016-06-2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压力感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0339A (en) * 1982-04-26 1985-05-28 Kabushiki Kaisha Ishida Koki Seisakusho Load cell with adjustable bridge circuit
JPS6420671A (en) * 1987-07-16 1989-01-24 Agency Ind Science Techn Contact force sensor
JP2008157830A (ja) * 2006-12-26 2008-07-10 Univ Of Shiga Prefecture 歪ゲージ付き可撓性配線基板
CN101666692A (zh) * 2009-09-23 2010-03-10 东南大学 一种应力传感测试结构
CN205334401U (zh) * 2015-07-10 2016-06-2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压力感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5137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1819483B (zh) 多频道触控面板
CN107340917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5955535B (zh) 一种显示面板
JP5443251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1452042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스크린 장치
CN105929577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2955311B (zh) 一种内置触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TWI541712B (zh) 觸控螢幕、觸控板及其驅動方法
CN107621908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压力触控方法
CN104956297A (zh) 具含银的透明导电层的投影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6227386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9921705B2 (en) Resistive film type touch panel having electrode grouping and routing wires arranged to miniaturize the touch panel, and a method of detecting a pressing position on the touch panel
CN10772884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591541A (zh) 一种单层ito的布线结构
CN107589870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5028263U (zh) 一种电容传感器
JP2013225266A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103576955B (zh) 互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系统
CN104360774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进行触控检测的方法
CN202649986U (zh) 电容式触控装置
CN102778773A (zh) 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
CN10810806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678597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JP2015032234A (ja) タッチ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