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4953B - 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4953B
CN106484953B CN201610826072.0A CN201610826072A CN106484953B CN 106484953 B CN106484953 B CN 106484953B CN 201610826072 A CN201610826072 A CN 201610826072A CN 106484953 B CN106484953 B CN 1064849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havior
module
mobile terminal
model
poli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60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4953A (zh
Inventor
胡昆昆
刘铮
王彦姣
马泽龙
戴移龙
黄波
刘智臣
陈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orth Bo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orth Bo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orth Bo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orth Bo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260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849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84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4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4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4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所述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包括位于移动终端的行为采集模块、仿真执行模块,以及位于远程服务端的行为分析模块、行为展示模块、策略模块。所述仿真方法为通过所述行为采集模块得到用户的基础数据,经过所述远程服务端处理后得到用户的行为模型,将用户的行为模型转换成策略命令的形式下发给所述仿真执行模块,进行仿真。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基于对用户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仿真用户的真实使用行为,在无人值守的情形下自动化执行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模拟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行为,达到伪装,迷惑敌人的目的。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属于信息仿真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智能化,大众化,方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军人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过程中容易造成安全保密方面的泄漏,敌人对我国军营附近移动通信网络无线信号的侦测比对,可以轻易获得部队大规模调动的蛛丝马迹,这无疑是危险和不可接受的。现有技术中,大都通过人为的收集所有行动人员的移动终端,采用集中保管的方式防止敌人窃取机密信息,但集中保管能防止信息外泄,并不能达到隐藏部队大规模调动的痕迹。因此通过对移动终端进行智能仿真,模拟用户的真实行为,可以迷惑干扰敌人的侦测,使得我军的行踪无法被真实侦测,进而达到电子欺骗和反侦查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拟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真实场景、迷惑干扰敌人侦查的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一种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包括:位于移动终端的行为采集模块、仿真执行模块,以及位于远程服务端的行为分析模块、行为展示模块、策略模块,其中,
所述行为采集模块基于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行为,记录、存储用户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行为数据,并上传给所述行为分析模块;
所述行为分析模块接收所述行为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行为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包括用户行为数据分类,关键信息提取,输出固定格式的数据给所述行为展示模块及所述策略模块;
所述行为展示模块将所述行为分析模块得到的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决策者快速制定策略;
所述策略模块得到所述行为分析模块的数据,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建立用户行为模型,通过专家及管理者对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反复修正,得到可用的用户模型,将可用的用户模型转变为固定格式的命令下发至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仿真执行模块接收到固定格式的命令后,所述仿真执行模块进入仿真模式,自动执行命令指定的行为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行为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通信行为、上网行为、APP使用行为及位置信息,压缩存储于所述移动终端,定时或连接WLAN网络时上传至所述远程服务端,所述行为采集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产生使用行为,所述行为采集模块获取产生使用行为的主体进程;
步骤A2:所述行为采集模块记录主体进程产生的行为数据;
步骤A3:所述行为采集模块压缩存储所述行为采集模块记录的行为数据;
步骤A4:所述行为采集模块定时或所述移动终端连接WLAN设备时加密传输存储的行为数据到所述远程服务端。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行为分析模块包括通信行为分析模块、网络分析模块、APP应用分析模块、地理位置分析模块,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使用行为数据,将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类处理:通信行为输入到通信行为分析模块,上网行为输入到网络分析模块,APP使用行为输入到APP应用分析模块,位置信息输入到地理位置分析模块,每个分析模块处理完各自的行为数据后输出给所述行为展示模块与所述策略模块。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策略模块包括行为特征抽取单元、行为建模单元、模型检验单元、模型修正单元、模型库、策略命令形成单元,所述策略模块形成策略命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所述行为分析模块将处理后的行为数据传给所述行为特征抽取单元;
步骤B2:所述行为特征抽取单元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行为数据进行特征抽取;
步骤B3:所述行为建模单元对所述行为特征抽取单元抽取的特征进行建模;
步骤B4:所述模型检验单元对所述行为建模单元生成的模型进行检验,若合格的模型存入所述模型库;若不合格进行下一步;
步骤B5:专家对不合格的模型进行修正,重新返回所述模型检验单元,反复检验修正,直到通过检验进入上述模型库;
步骤B6:管理部门依据用户的可视化报表数据及用户的行为模型,制定策略,生成策略命令,下发至所述移动终端。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仿真执行模块接收所述远程服务端发送来的策略命令,验证策略命令的真实性,验证不通过则丢弃接收到的策略命令,验证通过则解密、解析、执行收到的策略命令,所述仿真执行模块的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1:接收所述远程服务端的策略命令;
步骤C2:所述仿真执行模块验证接收到的策略命令的真实性,若不通过验证则丢弃接收到的策略命令,否则进入步骤C3;
步骤C3:所述仿真执行模块解密策略命令;
步骤C4:所述仿真执行模块解析解密后的策略命令,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仿真模式;
步骤C5:执行策略命令;
步骤C6:执行完毕,所述移动终端退出仿真模式。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基于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的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D1:用户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过程中产生行为数据;
步骤D2:所述行为采集模块记录、存储、上传所述行为数据;
步骤D3:所述行为分析模块接收到所述行为采集模块上传的行为数据,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供所述行为展示模块与所述策略模块使用;
步骤D4:所述行为展示模块得到所述行为分析模块处理的行为数据,以可视化报表形式展示出用户的行为数据,供管理部门决策;
步骤D5:所述策略模块通过所述行为分析模块处理的行为数据,得到用户的行为模型,结合管理部门的决策形成最终的策略命令,加密发送至所述仿真执行模块;
步骤D6:所述仿真执行模块接收到所述远程服务端发送的策略命令,进入仿真模式,执行策略命令。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采用移动终端和远程服务端的架构可以获取到极大量的样本数据,然后通过远程服务端的大量计算分析处理,可以得到最接近用户真实行为的模型,有效增强仿真行为的迷惑性;通过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可以得到较多益处,包括:
一、在无人值守的情形下有效模拟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设备的真实场景;
二、通过远程执行仿真模式,可以与传统方式(集中保管)有效结合,既能达到防止信息外泄,又能迷惑干扰敌人侦查的目的;
三、用户的使用行为数据上传至所述远程服务端,领导可以在所述远程服务端直观查看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详细记录,方便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行为分析模块的组成图;
图3是行为采集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策略模块的结构图;
图5是策略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图6是仿真执行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8是以手机为例的智能仿真系统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结构图。所述仿真系统包括位于移动终端1的行为采集模块11、仿真执行模块12,以及位于远程服务端2的行为分析模块21、行为展示模块22、策略模块23。
行为采集模块11基于用户对移动终端1的使用行为,采集包括通信行为、上网行为、APP使用行为及位置信息,上传给行为分析模块21。
请参阅图2,行为分析模块21包括通信行为分析模块211、网络分析模块212、APP应用分析模块213、地理位置分析模块214,接收移动终端1的用户行为信息,行为分析模块21对行为采集模块11采集到的行为数据进行处理,包括用户行为数据分类,然后通过通信行为分析模块211、网络分析模块212、APP应用分析模块213、地理位置分析模块214,对关键信息进行提取,输出固定格式的数据给行为展示模块22及策略模块23。
行为展示模块22将从行为分析模块21得到的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决策者快速制定策略。
请参阅图4,策略模块23包括行为特征抽取单元231、行为建模单元232、模型检验单元233、模型修正单元234、模型库235、策略命令形成单元236。策略模块23得到行为分析模块21的数据,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建立用户行为模型,通过专家及管理者对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反复修正,得到可用的用户模型,将可用的用户模型转变为固定格式的命令下发至移动终端1。
仿真执行模块12接收到固定格式的命令后,仿真执行模块12进入仿真模式,自动执行命令指定的行为操作,例如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浏览网页,播放视频音乐等操作,然后自动关闭对应的应用进程。
请参阅图3,行为采集模块11采集用户的通信行为、上网行为、APP使用行为和位置信息,压缩存储在移动终端1中,定时或连接WLAN网络时上传至远程服务端2,行为采集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用户在移动终端1上产生使用行为,行为采集模块11获取产生行为数据的主体进程;
步骤A2:行为采集模块11记录主体进程产生的行为数据;
步骤A3:行为采集模块11压缩存储记录的行为数据;
步骤A4:行为采集模块11在定时或移动终端1连接WLAN设备时加密传输存储的行为数据到远程服务端2。
请一并参阅图4、图5,策略模块23形成策略命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行为分析模块21将处理后的行为数据传给行为特征抽取单元231;
步骤B2:行为特征抽取单元231运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特征抽取;
步骤B3:行为建模单元232对行为特征抽取单元231抽取的特征进行建模;
步骤B4:模型检验单元233对行为建模单元232生成的模型进行检验,合格的模型存入策略模块23的模型库235;若不合格,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B5:专家通过模型修正单元234对不合格的模型进行修正,重新返回到模型检验单元233,反复检验修正,直到完成检验进入模型库235;
步骤B6:管理部门依据用户的可视化报表数据及用户的行为模型,制定策略,输入到策略命令形成单元236生成策略命令,下发至移动终端1。
图6是仿真执行模块的工作流程图;仿真执行模块12接收远程服务端2发送来的策略命令,验证策略命令的真实性,验证不通过则丢弃接收到的策略命令,验证通过则解密、解析、执行收到的策略命令,仿真执行模块1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1:接收远程服务端2的策略命令;
步骤C2:仿真执行模块12验证接收到的策略命令真伪,若不通过验证则丢弃接收到的策略命令,否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C3:仿真执行模块12解密策略命令;
步骤C4:仿真执行模块12解析解密后的策略命令,移动终端1进入仿真模式;
步骤C5:执行策略命令;
步骤C6:执行完策略命令,移动终端1退出仿真模式。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工作流程图;具体工作流程为:
步骤D1: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1的过程中产生使用行为;
步骤D2:行为采集模块11记录、存储、上传用户的行为数据;
步骤D3:行为分析模块21接收到行为采集模块11上传的行为数据,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供行为展示模块22与策略模块23使用;
步骤D4:行为展示模块22得到行为分析模块21处理的行为数据,以可视化报表形式展示出用户的行为数据,供管理部门决策;
步骤D5:策略模块23通过行为分析模块21处理的行为数据,得到用户的行为模型,结合管理部门的决策形成最终的策略命令,加密发送至移动终端1上的仿真执行模块12;
步骤D6:仿真执行模块12接收到远程服务端2发送的策略命令,进入仿真模式,执行策略命令自动模拟用户正常使用移动终端1。
请参阅图8,图8是以手机为例的智能仿真系统。仿真系统的工作流程为:
步骤S1:用户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产生使用行为,包括通信行为、上网行为、APP应用行为、位置信息;
步骤S2:手机中的行为采集模块11记录、存储、上传用户的行为数据;
步骤S3:行为分析模块21接收到手机上行为采集模块11上传的行为数据,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供行为展示模块22与策略模块23使用;
步骤S4:行为展示模块22得到行为分析模块21处理的行为数据,以可视化报表形式展示出用户的行为数据,供管理者和决策者查看;
步骤S5:策略模块23通过行为分析模块21处理的行为数据,得到用户的行为模型,结合管理部门的决策形成最终的策略命令,加密发送至手机上的仿真执行模块12;
步骤S6:手机中的仿真执行模块12接收到远程服务端2发送的策略命令,进入仿真模式,执行策略命令自动模拟用户拨打电话,使用APP应用等行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应用本发明,部队在大规模移动时,应用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可以使移动终端在无人值守的情形下模拟用户正在使用移动终端的场景,让敌人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无线信号的侦测比对的方法,无法正确判断出我军的真实动向,达到迷惑干扰敌人侦查的目的;用户的使用行为上传至所述远程服务端,领导和管理部门可以在所述远程服务端直观查看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详细记录,方便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移动终端的行为采集模块、仿真执行模块,以及位于远程服务端的行为分析模块、行为展示模块、策略模块,其中,
所述行为采集模块基于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行为,记录、存储用户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行为数据,并上传给所述行为分析模块;
所述行为分析模块接收所述行为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行为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包括用户行为数据分类,关键信息提取,输出固定格式的数据给所述行为展示模块及所述策略模块;
所述行为展示模块将所述行为分析模块得到的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决策者快速制定策略;
所述策略模块得到所述行为分析模块的数据,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建立用户行为模型,通过专家及管理者对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反复修正,得到可用的用户模型,将可用的用户模型转变为固定格式的命令下发至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仿真执行模块接收到固定格式的命令后,所述仿真执行模块进入仿真模式,自动执行命令指定的行为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为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通信行为、上网行为、APP使用行为及位置信息,压缩存储于所述移动终端,定时或连接WLAN网络时上传至所述远程服务端,所述行为采集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产生使用行为,所述行为采集模块获取产生使用行为的主体进程;
步骤A2:所述行为采集模块记录主体进程产生的行为数据;
步骤A3:所述行为采集模块压缩存储所述行为采集模块记录的行为数据;
步骤A4:所述行为采集模块定时或所述移动终端连接WLAN设备时加密传输存储的行为数据到所述远程服务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为分析模块包括通信行为分析模块、网络分析模块、APP应用分析模块、地理位置分析模块,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使用行为数据,将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类处理:通信行为输入到通信行为分析模块,上网行为输入到网络分析模块,APP使用行为输入到APP应用分析模块,位置信息输入到地理位置分析模块,每个分析模块处理完各自的行为数据后输出给所述行为展示模块与所述策略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模块包括行为特征抽取单元、行为建模单元、模型检验单元、模型修正单元、模型库、策略命令形成单元,所述策略模块形成策略命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所述行为分析模块将处理后的行为数据传给所述行为特征抽取单元;
步骤B2:所述行为特征抽取单元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行为数据进行特征抽取;
步骤B3:所述行为建模单元对所述行为特征抽取单元抽取的特征进行建模;
步骤B4:所述模型检验单元对所述行为建模单元生成的模型进行检验,若合格的模型存入所述模型库;若不合格进行下一步;
步骤B5:专家对不合格的模型进行修正,重新返回所述模型检验单元,反复检验修正,直到通过检验进入上述模型库;
步骤B6:管理部门依据用户的可视化报表数据及用户的行为模型,制定策略,生成策略命令,下发至所述移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执行模块接收所述远程服务端发送来的策略命令,验证策略命令的真实性,验证不通过则丢弃接收到的策略命令,验证通过则解密、解析、执行收到的策略命令,所述仿真执行模块的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1:接收所述远程服务端的策略命令;
步骤C2:所述仿真执行模块验证接收到的策略命令的真实性,若不通过验证则丢弃接收到的策略命令,否则进入步骤C3;
步骤C3:所述仿真执行模块解密策略命令;
步骤C4:所述仿真执行模块解析解密后的策略命令,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仿真模式;
步骤C5:执行策略命令;
步骤C6:执行完毕,所述移动终端退出仿真模式。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D1:用户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过程中产生行为数据;
步骤D2:所述行为采集模块记录、存储、上传所述行为数据;
步骤D3:所述行为分析模块接收到所述行为采集模块上传的行为数据,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供所述行为展示模块与所述策略模块使用;
步骤D4:所述行为展示模块得到所述行为分析模块处理的行为数据,以可视化报表形式展示出用户的行为数据,供管理部门决策;
步骤D5:所述策略模块通过所述行为分析模块处理的行为数据,得到用户的行为模型,结合管理部门的决策形成最终的策略命令,加密发送至所述仿真执行模块;
步骤D6:所述仿真执行模块接收到所述远程服务端发送的策略命令,进入仿真模式,执行策略命令。
CN201610826072.0A 2016-09-14 2016-09-14 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Active CN106484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6072.0A CN106484953B (zh) 2016-09-14 2016-09-14 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6072.0A CN106484953B (zh) 2016-09-14 2016-09-14 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4953A CN106484953A (zh) 2017-03-08
CN106484953B true CN106484953B (zh) 2019-06-11

Family

ID=58267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6072.0A Active CN106484953B (zh) 2016-09-14 2016-09-14 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8495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99420A1 (en) * 2021-12-16 2023-06-21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Method of generating network data traffic, machine-learning module,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network data traffic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9626A (zh) * 2018-12-19 2020-06-26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慧能源系统的控制策略的仿真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15048278A (zh) * 2019-12-13 2022-09-13 厦门华厦学院 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故障采集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586A (zh) * 2012-06-30 2014-01-15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系统的在线用户行为分析系统
CN103906045A (zh) * 2013-12-25 2014-07-02 武汉安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隐私窃取行为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KR20140121976A (ko) * 2013-04-09 2014-10-17 남기훈 로그 정보에 포함된 위치 정보 기반의 모바일 포렌식 방법
CN104391996A (zh) * 2014-12-15 2015-03-04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用户交互行为的收集分析方法
CN105187662A (zh) * 2015-09-28 2015-12-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过滤个人隐私信息的装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586A (zh) * 2012-06-30 2014-01-15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系统的在线用户行为分析系统
KR20140121976A (ko) * 2013-04-09 2014-10-17 남기훈 로그 정보에 포함된 위치 정보 기반의 모바일 포렌식 방법
CN103906045A (zh) * 2013-12-25 2014-07-02 武汉安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隐私窃取行为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4391996A (zh) * 2014-12-15 2015-03-04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用户交互行为的收集分析方法
CN105187662A (zh) * 2015-09-28 2015-12-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过滤个人隐私信息的装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移动互联网行为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王玉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50215(第2期);第I139-4页
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行为采集及模拟预测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曲晓林;《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31115(第11期);第I140-222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99420A1 (en) * 2021-12-16 2023-06-21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Method of generating network data traffic, machine-learning module,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network data traffi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4953A (zh)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4953B (zh) 移动终端智能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CN112448857A (zh) 靶场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76210A (zh) 基于联邦学习的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023352B (zh) 一种面向移动通信平台的即时通信软件侧信道测试系统
CN105243910A (zh) 基于移动应用的对战与闯关练习系统
CN113473472B (zh) 一种电力网络靶场终端接入仿真和攻击重放方法及系统
CN103986788B (zh) Ott应用的数据抓取方法和装置
CN103810092B (zh) 应用系统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7861852A (zh) 网页错误处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49468A (zh) 一种基于多人协同的电气设备绝缘试验虚拟仿真系统
CN109379233A (zh) 一种云仿真平台模型安全保障系统、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CN104240117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多权限用户控制与管理系统
CN110324350A (zh) 基于移动端非敏感传感器数据的身份认证方法及服务器
CN109582645A (zh) 一种无纸化考试防作弊系统
CN103034918A (zh) 一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操作方法
CN108983966A (zh) 基于虚拟现实和眼动技术的罪犯改造评估系统和方法
CN102880246A (zh) 一种可移动集成式考试服务器
CN203057192U (zh) 一种跨平台安全审计装置
CN106039711B (zh) 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和装置
Matsuo et al. How to evaluate the security of real-life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the cases of ISO/IEC 29128 and CRYPTREC
Abercrombie et al. Security analysis of selected AMI failure scenarios using agent based game theoretic simulation
CN103401886A (zh) 一种信息安全攻防对抗的实现方法
Ani et al.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building credible security testbeds: A systematic study of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use cases
CN105991280A (zh) 一种用户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5953044A (zh) 一种基于联邦学习和区块链技术的电网状态稳定性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