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车载相机、摄像机等的摄像透镜、以及具备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车上搭载相机,用于驾驶员的侧方、后方等死角区域的确认辅助,或者用于车辆周边的车、步行者、障碍物等的图像识别。作为能够在这样的车载相机中使用的摄像透镜,已知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摄像透镜。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六片结构的透镜系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28336号说明书
在车载相机中,为了提高拍摄区域的视认性、或者为了提高障碍物等的识别精度而要求高光学性能,但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透镜系统的各像差的修正不充分,因此谋求良好地修正了各像差的摄像透镜。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良好地修正了各像差的摄像透镜以及具备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从物侧起依次由凹面朝向像侧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凸面朝向像侧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凹面朝向像侧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双凸形状且与第四透镜接合的第五透镜、以及凹面朝向物侧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构成,所述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
-2.1<r3r/f<-1.2…(1)
其中,
r3r: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f:整个系统的焦距。
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1)。
-2.0<r3r/f<-1.45…(1-1)
在本发明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1)。
-1.05<f12/f<-0.8…(2)
-1.0<f12/f<-0.85…(2-1)
其中,
f1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
f:整个系统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1)。
0.7<f1/f2<2.0…(3)
0.8<f1/f2<1.2…(3-1)
其中,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另外,第二透镜优选为双凹形状。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1)。
-2.8<f2/f<-1.3…(4)
-2.5<f2/f<-1.5…(4-1)
其中,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f:整个系统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1)。
2.5<f123/f<5.0…(5)
3.0<f123/f<4.5…(5-1)
其中,
f123: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的合成焦距。
f:整个系统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1)。
2.0<r3f/f<6.0…(6)
2.5<r3f/f<5.0…(6-1)
其中,
r3f:第三透镜的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f:整个系统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7)。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7-1)。
0.5<r45/f<0.75…(7)
0.55<r45/f<0.7…(7-1)
其中,
r45: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的接合面的曲率半径;
f:整个系统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8)。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8-1)。
-5.5<f6/f<-2.5…(8)
-5.0<f6/f<-3.0…(8-1)
其中,
f6:第六透镜的焦距;
f:整个系统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9)。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9-1)。
0.85<max.|f/fx|<1.2…(9)
0.9<max.|f/fx|<1.1…(9-1)
其中,
f:整个系统的焦距;
fx:第x透镜的焦距(x为1至6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max.|f/fx|”是指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式“|f/fx|”的值中的最大值。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记载的本发明的摄像透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由~构成”是指,除了作为构成要素而举出的构件之外,也可以包括不具有屈光力的透镜、光阑、掩膜、玻璃罩、滤光片等透镜以外的光学要素、透镜凸缘、透镜镜筒、摄像元件、手抖修正机构等机构部分等。
另外,上述的透镜的面形状、曲率半径、光焦度的符号在包含有非球面的情况下是在近轴区域考虑的。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摄像透镜从物侧起依次由凹面朝向像侧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凸面朝向像侧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凹面朝向像侧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双凸形状且与第四透镜接合的第五透镜、以及凹面朝向物侧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构成,所述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因此能够实现良好地修正了各像差的摄像透镜。
-2.1<r3r/f<-1.2…(1)
另外,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本发明的摄像透镜,因此能够获得高画质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与实施例1共用)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横向像差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横向像差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横向像差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的横向像差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的横向像差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机动车
101、102 车外相机
103 车内相机
L1~L6 透镜
Sim 像面
St 孔径光阑
wa 轴上光束
wb 最大视场角的光束
Z 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结构例与后述的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共用。在图1中,左侧为物侧,右侧为像侧,图示的孔径光阑St不一定表示大小、形状,而表示光轴Z上的光阑的位置。另外,还一并示出轴上光束wa以及最大视场角的光束wb。
如图1所示,该摄像透镜从物侧起依次由凹面朝向像侧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凸面朝向像侧的具有正 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凹面朝向像侧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双凸形状且与第四透镜L4接合的第五透镜L5、以及凹面朝向物侧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构成。
这样,通过使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为负透镜且第三透镜L3为正透镜,不产生高阶像差就能够实现广角化,并且能够抑制较大的负歪曲像差的产生。此外,通过使第一透镜L1的像侧的面为凹形状,能够防止在周缘光束中为了实现广角化和修正负的歪曲像差而使在物侧的面处向远离光轴的方向折射的主光线在像侧的面处向大幅接近光轴的方向折射,因此有助于歪曲像差的修正。通过这样使第一透镜L1的像侧的面为凹形状,能够在防止主光线向大幅接近光轴的方向折射的同时,使主光线向第三透镜L3入射,因此能够在实现广角化的同时抑制高阶像差的产生,并且能够抑制较大的负歪曲像差的产生。
另外,通过使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为接合透镜并且使接合面在像侧为凹形状,能够实现色差的有效修正。
另外,通过使第六透镜L6为负透镜,能够对第三透镜L3至第五透镜L5中产生的负的球面像差进行修正。
并且,构成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该条件式(1)是为了在第三透镜L3的像侧的面处使各光束的主光线向光轴附近折射、从而使第四透镜L4至第六透镜L6实现良好的像差修正而设定的。通过满足条件式(1),能够不产生高次像差地使各光束的主光线返回第四透镜L4,因此能够将孔径光阑St设置在远离像面的位置,能够使各视场角的光线分离并利用孔径光阑St之后的透镜进行像差修正,从而能够获得较高的摄像性能。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1-1),则能够实现更好的特性。
-2.1<r3r/f<-1.2…(1)
-2.0<r3r/f<-1.45…(1-1)
其中,
r3r: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f:整个系统的焦距。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采用上述那样的结构,因此整体能够实现清晰度高的广角的摄像透镜。
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2)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的负的合成光焦度变得过弱,因此有助于广角化的实现。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2)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的负的合成光焦度变得过强,即能够抑制这些透镜的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变得过小,因此能够抑制高阶像差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2-1),则能够实现更好的特性。
-1.05<f12/f<-0.8…(2)
-1.0<f12/f<-0.85…(2-1)
其中,
f1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
f:整个系统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通过以满足条件式(3)的方式将广角化所需的负光焦度由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这两片透镜分担,能够使从宽视场角入射的光线朝向配置在比第二透镜L2靠像侧的孔径光阑St逐步折射,因此能够不产生高次像差地实现广角化。另外,由于能够防止在周缘部光束中从第二透镜L2向第三透镜L3射出的主光线向大幅接近光轴的方向折射,因此能够抑制较大的负歪曲像差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3-1),则能够实现更好的特性。
0.7<f1/f2<2.0…(3)
0.8<f1/f2<1.2…(3-1)
其中,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另外,第二透镜L2优选为双凹形状。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在第二透镜L2的物侧的面处,能够减小向第二透镜L2入射的光线与光线所通过的点处的面的法线之间的角度,因此即便在为了实现广角化和歪曲修正而使第二透镜L2具有较强的光焦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较大的正球面像差的产生。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4)的下限 以下,能够增强第二透镜L2的光焦度,因此容易实现广角化。或者,由于反远距化增强,因此能够取得较长的后焦距。通过取得较长的后焦距,从而具有如下效果:能够容易实现滤光片类的插入、或者容易防止因传感器(在像面Sim配置的摄像元件)面的反射引起的杂散光。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4)的上限以上,能够防止第二透镜L2的光焦度变得过强而光线急剧地折射,因此尤其在周缘部的光线中能够抑制高阶像差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4-1),则能够实现更好的特性。
-2.8<f2/f<-1.3…(4)
-2.5<f2/f<-1.5…(4-1)
其中,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f:整个系统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在第三透镜L3中,需要对由第一透镜L1以及第二透镜L2产生的较大的正球面像差进行修正,并且为了在周缘光束中实现歪曲像差的良好的修正,使由第一透镜L1以及第二透镜L2向未大幅接近光轴的方向折射的主光线返回光轴附近,从而能够在第四透镜L4以后进行良好的各像差的修正。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5)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第三透镜L3的正光焦度变得过强,因此能够防止球面像差修正过度。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5)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第三透镜L3的正光焦度变得过弱,能够使各光线向光轴方向适度地折射,因此能够在第四透镜L4以后使各视场角的光束分离而进行像差修正,因此能够获得良好的性能。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5-1),则能够实现更好的特性。
2.5<f123/f<5.0…(5)
3.0<f123/f<4.5…(5-1)
其中,
f123: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的合成焦距;
f:整个系统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6)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第三透镜L3的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变得过小,能够防止 周缘部光束的主光线沿光轴方向大幅折射,因此能够不产生高阶像差地抑制负的歪曲像差增大。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6)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第三透镜L3的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变得过大,能够防止周缘部光束的主光线向大幅远离光轴的方向折射,因此不需要为了使各光束的主光线向光轴附近折射而过度减小第三透镜L3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高阶像差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6-1),则能够实现更好的特性。
2.0<r3f/f<6.0…(6)
2.5<r3f/f<5.0…(6-1)
其中,
r3f:第三透镜的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f:整个系统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7)。该条件式(7)是为了实现良好的像差修正而设定的。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7)的下限以下,能够防止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的接合面的曲率半径变得过小,因此能够防止产生较大的负球面像差。另外能够防止在周缘部的光线中各光线与该光线交叉于接合面的点处的面法线之间的角度变得过大,因此能够不产生高阶像差地实现良好的倍率色差的修正。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7)的上限以上,能够防止接合面的曲率半径变得过大,因此能够防止轴上色差的修正不足。另外能够防止在周缘部的光线中各光线与该光线交叉于接合面的点处的面法线之间的角度变得过小,因此能够实现良好的倍率色差的修正。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7-1),则能够实现更好的特性。
0.5<r45/f<0.75…(7)
0.55<r45/f<0.7…(7-1)
其中,
r45: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的接合面的曲率半径;
f:整个系统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8)。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8)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第六透镜L6的光焦度变得过强,尤其在周缘部的光束中能够不产生高阶像差地使光线向远离光轴的方向折射。因此,能够将由第 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构成的接合透镜的有效直径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减小接合面的曲率半径,能够实现各像差的良好的修正。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8)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第六透镜L6的光焦度变得过弱,因此能够实现正的球面像差的修正,另外能够在对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的接合面处产生的负的球面像差进行修正的同时增强接合面的光焦度,因此能够实现良好的像差修正。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8-1),则能够实现更好的特性。
-5.5<f6/f<-2.5…(8)
-5.0<f6/f<-3.0…(8-1)
其中,
f6:第六透镜的焦距;
f:整个系统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9)。通过构成为满足条件式(9),将光焦度适当地分配给各透镜而不使用产生高阶像差那样的制造灵敏度高的部件,由此能够缓和制造公差,容易实现减小了性能偏差的制造。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9-1),则能够实现更好的特性。
0.85<max.|f/fx|<1.2…(9)
0.9<max.|f/fx|<1.1…(9-1)
其中,
f:整个系统的焦距;
fx:第x透镜的焦距(x为1至6的整数)。
另外,在将本摄像透镜用于严苛环境的情况下,优选施加保护用的多层膜涂层。并且,除了保护用涂层以外,还可以施加用于降低使用时的重影光等的防反射涂层。
另外,在将该摄像透镜应用于摄像装置时,也可以根据装配透镜的相机侧的结构而在透镜系统与像面Sim之间配置玻璃罩、棱镜、红外线截止滤光片或低通滤光片等各种滤光片。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取代将上述的各种滤光片配置在透镜系统与像面Sim之间,而在各透镜之间配置上述的各种滤光片,也可以对任一个透镜的透镜面施加具有与各种滤光片同样的作用的涂层。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图1示出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以及与后述的实施例2~5对应的图2~5中,左侧为物侧,右侧为像侧,图示的孔径光阑St并不一定表示大小、形状,而表示光轴Z上的光阑的位置。
表1示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2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表3示出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以下,对于表中的标号的含义,以实施例1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但关于实施例2~5也基本相同。
在表1的透镜数据中,面编号一栏中示出将最靠物侧的构成要素的面设为第一个而随着朝向像侧依次增加的面编号,曲率半径一栏中示出各面的曲率半径,面间隔一栏中示出各面与其下一个面之间的光轴Z上的间隔。另外,nd一栏示出各光学要素的相对于d线(波长为587.6nm)的折射率,vd一栏示出各光学要素的相对于d线(波长为587.6nm)的阿贝数。
这里,曲率半径的符号以面形状向物侧凸出的情况为正,以面形状向像侧凸出的情况为负。在基本透镜数据中,还一并示出孔径光阑St。在相当于孔径光阑St的面的面编号一栏中,与面编号一起记载有(光阑)这样的语句。
表2的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中示出整个系统的焦距f′、后焦距Bf′、F值FNo.、以及全视场角2ω的值。
在基本透镜数据以及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中,角度的单位使用度,长度的单位使用mm,但由于光学系统即使按比例放大或按比例缩小也能够使用,因此还可以使用其他适当的单位。
在表1的透镜数据中,对非球面的面编号标注*记号,作为非球面的曲率半径而示出近轴的曲率半径的数值。表3的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示出非球面的面编号、以及与这些非球面相关的非球面系数。非球面系数是由下式表示的非球面式中的各系数KA、Am(m=3……20)的值。
Zd=C·h2/{1+(1-KA·C2·h2)1/2}+∑Am·hm
其中,
Zd:非球面深度(从高度h的非球面上的点向非球面顶点相接的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引出的垂线的长度);
h:高度(距光轴的距离);
C:近轴曲率半径的倒数;
KA、Am:非球面系数(m=3…20)。
【表1】
实施例1·透镜数据
面编号 |
曲率半径 |
面间隔 |
nd |
vd |
1 |
20.4734 |
1.5000 |
1.75500 |
52.32 |
2 |
4.7938 |
1.9000 |
|
|
*3 |
-18.3582 |
0.7766 |
1.53409 |
55.87 |
*4 |
3.2853 |
1.1897 |
|
|
5 |
8.9279 |
4.5085 |
1.71700 |
47.93 |
6 |
-5.0292 |
0.1500 |
|
|
7(光阑) |
∞ |
1.0108 |
|
|
*8 |
4.9124 |
1.1317 |
1.63360 |
23.61 |
*9 |
1.9494 |
3.3347 |
1.53409 |
55.87 |
*10 |
-5.7128 |
0.3176 |
|
|
*11 |
-8.6379 |
0.9999 |
1.63360 |
23.61 |
*12 |
-254.2142 |
2.9451 |
|
|
【表2】
实施例1·各种因素(d线)
f |
3.12 |
Bf |
2.95 |
FNo. |
2.08 |
2ω[°] |
122.0 |
【表3】
实施例1·非球面系数
图6示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需要说明的是,从图6中的左侧起依次示出球面像差、像散、歪曲像差、倍率色差。这些像差图示出将物体距离设为无限远时的状态。在表示球面像差、像散、歪曲像差的各像差图中,示出以d线(波长587.6nm)为基准波长的像差。在球面像差图中,分别以实线、长虚线、短虚线示出关于d线(波长587.6nm)、C线(波长656.3nm)、F线(波长486.1nm)的像差。在像散图中,分别以实线和短虚线示出径向、切向的像差。在倍率色差图中,分别以长虚线、短虚线示出关于C线(波长656.3nm)、F线(波长486.1nm)的像差。需要说明的是,球面像差图的Fno.是指F值,其他的像差图的ω是指半视场角。
另外,图11示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横向像差图。该横向像差图分左右两列示出以d线(波长587.6nm)为基准波长的像差,左列为关于切向的像差,右列为关于径向的像差。另外,该横向像差图示出将物体距离设为无限远时的状态,横向像差图的ω是指半视场角。
只要未特别说明,则上述的实施例1的说明所述的各数据的标号、含义、记载方法在以下实施例中也相同,因此以下省略重复说明。
接着,对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图2示出表示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4示出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5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表6示出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图7示出各像差图,图12示出横向像差图。 【表4】
实施例2·透镜数据
面编号 |
曲率半径 |
面间隔 |
nd |
vd |
1 |
21.5732 |
1.5000 |
1.75500 |
52.32 |
2 |
3.9583 |
1.9000 |
|
|
*3 |
-8.4168 |
0.7766 |
1.53409 |
55.87 |
*4 |
6.8498 |
0.9366 |
|
|
5 |
13.1042 |
4.6004 |
1.71700 |
47.93 |
6 |
-5.0330 |
0.1500 |
|
|
7(光阑) |
∞ |
1.1358 |
|
|
*8 |
4.5986 |
1.1077 |
1.63360 |
23.61 |
*9 |
1.9180 |
3.1308 |
1.53409 |
55.87 |
*10 |
-6.2822 |
0.3140 |
|
|
*11 |
-8.6290 |
1.0026 |
1.63360 |
23.61 |
*12 |
503980.0784 |
3.2304 |
|
|
【表5】
实施例2·各种因素(d线)
f |
3.13 |
Bf |
3.23 |
FNo. |
2.30 |
2ω[°] |
121.8 |
【表6】
实施例2·非球面系数
接着,对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图3示出表示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7示出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8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表9示出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图8示出各像差图,图13示出横向像差图。
【表7】
实施例3·透镜数据
面编号 |
曲率半径 |
面间隔 |
nd |
vd |
1 |
19.3769 |
1.2300 |
1.75500 |
52.32 |
2 |
3.6839 |
1.5000 |
|
|
*3 |
-6.1953 |
0.7814 |
1.53409 |
55.87 |
*4 |
8.9770 |
0.7905 |
|
|
5 |
9.5002 |
4.6222 |
1.71700 |
47.93 |
6 |
-5.2838 |
-0.0600 |
|
|
7(光阑) |
∞ |
1.1525 |
|
|
*8 |
4.2077 |
1.0286 |
1.63360 |
23.61 |
*9 |
1.8157 |
3.2657 |
1.53409 |
55.87 |
*10 |
-5.4101 |
0.2980 |
|
|
*11 |
-7.8482 |
0.7346 |
1.63360 |
23.61 |
*12 |
66.1887 |
3.0550 |
|
|
【表8】
实施例3·各种因素(d线)
f |
3.12 |
Bf |
3.06 |
FNo. |
2.28 |
2ω[°] |
120.8 |
【表9】
实施例3·非球面系数
接着,对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图4示出表示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10示出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11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表12示出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图9示出各像差图,图14示出横向像差图。
【表10】
实施例4·透镜数据
面编号 |
曲率半径 |
面间隔 |
nd |
vd |
1 |
22.2220 |
1.2200 |
1.75500 |
52.32 |
2 |
3.6043 |
1.7247 |
|
|
*3 |
-8.0073 |
0.7100 |
1.53409 |
55.87 |
*4 |
6.6367 |
1.0739 |
|
|
5 |
8.1301 |
3.9726 |
1.71700 |
47.93 |
6 |
-5.4405 |
0.4368 |
|
|
7(光阑) |
∞ |
1.3230 |
|
|
*8 |
4.4644 |
0.7000 |
1.63360 |
23.61 |
*9 |
1.9620 |
3.2494 |
1.53409 |
55.87 |
*10 |
-4.9715 |
0.2800 |
|
|
*11 |
-8.6146 |
0.5590 |
1.63360 |
23.61 |
*12 |
209.6470 |
3.2017 |
|
|
【表11】
实施例4·各种因素(d线)
f |
2.93 |
Bf |
3.20 |
FNo. |
2.28 |
2ω[°] |
119.6 |
【表12】
实施例4·非球面系数
接着,对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图5示出表示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13示出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14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表15示出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图10示出各像差图,图15示出横向像差图。
【表13】
实施例5·透镜数据
面编号 |
曲率半径 |
面间隔 |
nd |
vd |
1 |
21.5725 |
1.6009 |
1.75500 |
52.32 |
2 |
3.7517 |
2.0204 |
|
|
*3 |
-8.5780 |
0.7600 |
1.53409 |
55.87 |
*4 |
7.2107 |
0.8682 |
|
|
5 |
12.9300 |
4.1751 |
1.71700 |
47.93 |
6 |
-5.0773 |
0.1712 |
|
|
7(光阑) |
∞ |
1.0024 |
|
|
*8 |
4.5078 |
1.1034 |
1.63360 |
23.61 |
*9 |
1.9478 |
3.1561 |
1.53409 |
55.87 |
*10 |
-5.7939 |
0.3126 |
|
|
*11 |
-8.3207 |
0.8000 |
1.63360 |
23.61 |
*12 |
852.8847 |
3.3603 |
|
|
【表14】
实施例5·各种因素(d线)
f |
3.12 |
Bf |
3.36 |
FNo. |
2.27 |
2ω[°] |
123.0 |
【表15】
实施例5·非球面系数
表16示出实施例1~5的摄像透镜的与条件式(1)~(9)对应的值。需要说明的是,所有实施例均以d线作为基准波长,下述的表16所示的值是在该基准波长下的值。
【表16】
式编号 |
条件式 |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1) |
r3r/f |
-1.6131 |
-1.6085 |
-1.6914 |
-1.8543 |
-1.7460 |
(2) |
f12/f |
-0.9016 |
-0.9494 |
-0.9273 |
-0.9286 |
-0.9312 |
(3) |
f1/f2 |
1.6779 |
0.9593 |
0.9247 |
0.8775 |
0.8673 |
(4) |
f2/f |
-1.6528 |
-2.2205 |
-2.1583 |
-2.2774 |
-2.3152 |
(5) |
f123/f |
3.1202 |
3.5820 |
4.0755 |
3.8244 |
4.1513 |
(6) |
r3f/f |
2.8635 |
4.1880 |
3.0412 |
2.7711 |
2.6092 |
(7) |
r45/f |
0.6253 |
0.6130 |
0.5812 |
0.6687 |
0.6297 |
(8) |
f6/f |
-4.5337 |
-4.3525 |
-3.5313 |
-4.4468 |
-4.1724 |
(9) |
max.|f/fx| |
0.9721 |
0.9862 |
1.0342 |
0.9321 |
0.9796 |
根据以上的数据可知,实施例1~5的摄像透镜全部满足条件式(1)~(9),是良好地修正了各像差的摄像透镜。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进行说明。在此,作为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对应用于车载相机时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6示出在机动车上搭载了车载相机的情况。
在图16中,机动车100具备:用于拍摄其副驾驶席侧的侧面的死角范围的车外相机101;用于拍摄机动车100的后侧的死角范围的车外相机102;安装在后视镜的背面且用于拍摄与驾驶员相同的视野范围的车内相机103。车外相机101、车外相机102以及车内相机103为摄像装置,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和将由摄像透镜形成的光学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相机(车外相机101、102以及车内相机103)具备本发明的摄像透镜,因此能够获得良好的图像。
以上,列举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各透镜成分的曲率半径、面间隔、折射率、阿贝数等的值不限定于在上述各数值实施例中示出的值,也能够采用其他值。
另外,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也不限于车载相机,能够采用便携终端用相机、监控相机、数码相机等各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