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4443A - 用于超奈奎斯特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超奈奎斯特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4443A
CN106464443A CN201580013539.3A CN201580013539A CN106464443A CN 106464443 A CN106464443 A CN 106464443A CN 201580013539 A CN201580013539 A CN 201580013539A CN 106464443 A CN106464443 A CN 106464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ding
stream
data stream
decoding data
recep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35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4443B (zh
Inventor
穆哈姆德·贾瓦德·阿布多利
贾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64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4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4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4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9Convolutional codes
    • H04L1/006Trellis-coded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7Decoding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detection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2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pipelining or use of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4Maximum-likelihood or sequential decoding, e.g. Viterbi, Fano, ZJ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203Trellis search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203Trellis search techniques
    • H04L25/03235Trellis search techniques with state-reduction using feedback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305Joint sequence estimation and interference remov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331Arrangements for the joint estimation of multiple sequ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77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2025/03783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025/03796Loc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装置的方法包括确定所述传输中未解码数据流的可靠性等级,根据所述确定的可靠性等级,在所述传输中选择未解码数据流,从而产生选定的数据流,使用解码网格对所述选定的数据流进行解码,从而产生数据符号。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数据符号更新所述解码网格,以及对所述传输中剩余的未解码数据流重复所述选择、所述解码以及所述更新。

Description

用于超奈奎斯特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4年3月14日提交的、序号为14/212,735、名称为“用于超奈奎斯特传输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数字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奈奎斯特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网络连接将用户从固定位置和有线连接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无线互联网络,用户可在任何有服务的地方自由地工作和/或娱乐。无线连接的使用持续呈现逐年剧增。因此,对于可提供更大带宽的系统和方法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用于超奈奎斯特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接收装置确定接收到的传输中未解码数据流的可靠性等级,所述接收装置根据所述确定的可靠性等级,在所述接收到的传输中选择未解码数据流,从而产生选定的数据流,以及所述接收装置使用解码网格对所述选定的数据流进行解码,从而产生数据符号。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装置根据所述数据符号更新所述解码网格,以及所述接收装置对所述接收到的传输中剩余的未解码数据流重复所述选择、所述解码以及所述更新。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发射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发射装置接收第一数据流和第二数据流,以及所述发射装置对各数据流进行独立编码。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射装置对所述编码的数据流进行交错,产生交错的数据流,以及所述发射装置发射所述交错的数据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机以及与所述接收机可操作地耦接的处理器。所述接收机接收传输。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传输中未解码数据流的可靠性等级,根据所述确定的可靠性等级,在所述传输中选择未解码数据流,从而产生选定的数据流,使用解码网格对所述选定的数据流进行解码,从而产生数据符号,根据所述数据符号更新所述解码网格,以及对所述传输中剩余的未解码数据流重复所述选择、所述解码以及所述更新。
一实施例的一个优点在于:使用成功解码并且周期性可靠的符号进行网格状态的裁剪,可通过消除由于裁剪的网格中的网格状态的数量较少导致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解码准确性。
一实施例的另一个优点在于:超奈奎斯特传输使得更多数据的传输成为可能,从而提高数据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结合附图参考以下描述,其中:
图1示出一个通信系统的一个模型示例,其中根据本文所描述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突出显示了奈奎斯特ISI准则;
图2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示出的一个通信系统示例;
图3a到3c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示出了时域脉冲示例,突出显示了对可靠性因子有影响的情况;
图4a到4c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示出了示例传输块的部分;
图5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示出了当接收装置对以FTN速率传输的多个流进行解码时,接收装置处所发生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6a到6e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示出了示例解码网格;
图7a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示出了裁剪前的解码网格示例;
图7b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示出了已被裁剪的示例解码网格;
图8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示出了当接收装置对来自多个传输装置的、以FTN速率传输的多个流进行解码时,在接收装置处所发生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9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示出了当发射装置以FTN速率发射多个流时,在发射装置处所发生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10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示出了当发射装置以FTN速率发射流时,在发射装置处所发生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11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示出了第一示例通信装置;以及
图12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示出了第二示例通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示例实施例的操作及其结构进行详细讨论。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发明构思,其可以体现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特定结构和操作本公开的方式,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涉及超奈奎斯特传输。例如,接收装置确定接收到的传输中未解码数据流的可靠性等级,选择该接收到的传输中可靠性等级最高的未解码数据流,从而产生选定的数据流,并且使用解码网格对该选定的数据流进行解码,从而产生数据符号。该接收装置还根据该数据符号更新该解码网格,并且对该接收到的传输中剩余的未解码数据流重复该选择、该解码以及该更新。
将结合特定上下文中的示例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即使用超奈奎斯特传输提高数据率的通信系统。本公开可以应用于标准兼容的通信系统,例如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IEEE 802.11此类技术标准兼容的通信系统,也可以应用于非标准兼容、但使用超奈奎斯特传输提高数据率的通信系统。
奈奎斯特码间串扰(ISI)准则规指定了条件,当这些条件满足时,可确保不发生ISI。通常,奈奎斯特ISI准则指出:当在通信信道上传输连续符号时,通信信道的冲激响应造成被传输的符号延伸到时域中,从而导致ISI。该奈奎斯特ISI准则还指出:如果对该连续符号在时间上进行适当分隔,则不会出现ISI。连续符号的适当分隔也称奈奎斯特间隔TN,可表示为:
其中,f为频率,且|H(f)|2为端到端脉冲波形的频率响应,端到端脉冲波形包括传输脉冲波形、信道冲激响应和接收匹配滤波器。换言之,各符号的频移版本的总和必须等于常数。
图1示出一个通信系统的一个模型示例100,突出显示了奈奎斯特ISI准则。模型100包含发射机所用脉冲波形105的冲激响应,用h(t)表示,以及接收机所用匹配滤波器110的冲激响应,用h*(-t)表示。又如模型100中所示,连续符号,用d(n)表示,代表发射机所发射的一个符号序列。连续符号中单个符号在时间上通过间隔TS分隔。模型100还包含通信信道中所发生的噪声的模型,示为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应用冲激响应110之后,如果接收机处的采样间隔(TS)等于奈奎斯特间隔,则接收信号,用y(n)表示,可表示为:
y(n)=d(n)+z(n),
其中,d(n)为被发射信号,并且z(n)为来自通信信道的噪声,但没有ISI。
然而,如果被发射信号中的符号使用小于奈奎斯特间隔的间隔来分隔,即TS<TN(其中,TS=τTN,0<τ<1),接收信号中会存在ISI。τ可称为超奈奎斯特(FTN)因子。随着τ趋于0,ISI增加。一种类似的描绘传输的特性的方式是通过FTN速率,其可表示为如果τ等于1,则传输信号处于奈奎斯特速率下,并且接收信号中不存在ISI。该接收信号可表示为:
y(n)=∑md(m)g(n-m)+z(n),
其中,ISI,即g(n-m),可表示为: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鉴于注意到ISI是具有已知脉冲波形接收信号或者其中的符号,即接收信号的符号的卷积的结果,ISI可使用网格图来建模。进一步的,可运用维特比算法实施最大似然(-ML)接收机。
图2示出一个示例通信系统200。通信系统200可包含用作通信控制器的演进NodeB(eNB)205。通信系统200也可包含用户设备(UE),如UE 210、212和214。通常,eNB也可称为通信控制器、NodeB、基站、控制器等。类似地,UE也可称为移动站、移动设备、终端、用户、订阅者等。通信系统100也可包含中继节点(RN)118,其可利用eNB 105的一部分资源以帮助改善通信系统100的覆盖范围和/或整体性能。
虽然可以理解的是通信系统可以使用能够与若干设备进行通信的多个eNBs,但为简明起见,仅示出了一个eNB、一个RN和若干个UE。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有可能利用ISI由具有已知波形(如已被解码的接收信号的符号)的接收信号(或接收信号中的符号)的卷积引起这一事实。换言之,有可能使用接收信号中已解码的符号来帮助对接收信号中未解码的部分进行解码。
一般而言,接收机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码的能力与信号的可靠性因子有关。可靠性因子高的接收信号成功解码的可能性高于可靠性因子低的接收信号。接收信号的可靠性因子可依赖于若干个条件。图3a示出了时域脉冲300的图形,突出显示了对接收信号的可靠性因子有影响的第一条件。该第一条件为接收信号的信噪比(SNR),即SNR高的接收信号通常会比SNR低的接收信号更容易解码。换言之,信号与噪声之间差异较大的信号通常比信号与噪声之间差异较小的信号更容易解码。类似的条件可以是接收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
图3b示出了时域脉冲320的图形,突出显示了对接收信号的可靠性因子有影响的第二条件。该第二条件为码率,如接收信号的前向纠错(FEC)率,即码率低的接收信号通常比码率高的接收信号更容易解码。
图3c示出了时域脉冲340的图形,突出显示了对接收信号的可靠性因子有影响的第三条件。该第三条件为FTN因子τ。由于FTN因子高的接收信号所具有的ISI通常较低,故而FTN因子高(即更接近1和奈奎斯特速率)的接收信号通常比FTN因子低(即更接近0)的接收信号更容易解码。
通常,有多种情况下都会存在单个接收装置接收到来自一个或多个发射装置的多个接收信号。在第一情况中,单个接收装置接收到来自单个发射装置的多个接收信号。作为一示意性示例,在下行链路中,接收装置可以是与eNB具有若干个同时连接的UE,各个同时连接都可导致该eNB向UE进行传输。作为另一示意性示例,在下行链路中,UE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周期性调度。各个流可能被用来通过对应的UE进行解码,然而各个UE的接收信号中也包含了用于其他UE的流。在第二情况中,单个接收装置接收到来自多个发射装置的多个接收信号。作为一示意性示例,在下行链路中,接收装置可以是作为具有多个传输点的多点协作(CoMP)操作集的一部分的一个UE,并且各个传输点可向该UE进行传输。作为另一示意性示例,在上行链路中,接收装置可以是eNB,其接收来自多个UE的传输。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情况的任一个之中,所述接收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包含参考信号或导频而非实际数据,并可用于帮助改善解码性能。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存在于以FTN速率传输的接收信号中的ISI可使用网格进行建模,并且接收信号(以下称为“流”)可以用不同的可靠性因子进行发射,以实现用已解码的符号来辅助对未解码的符号进行解码。作为一示意性示例,第一流可以用高可靠性因子进行发射,并且第二流可以用低可靠性因子进行发射。可以在解码第二流之前先用网格对第一流进行解码,来自第一流的符号可以通过裁剪该网格对第二流进行解码,以改善第二流的解码性能。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可以对流进行相互交错,以帮助改善解码性能。换言之,可将流划分为部分,各部分相互交错,以帮助改善解码性能。
图4a示出了第一示例传输块400的部分。传输块400包含来自两个流的信号:流1和流2。流1和流2的各部分交错。作为一示意性示例,流1的各部分占据传输块400中奇数位的子块(如子块405),并且流2的各部分占据传输块400中偶数位的子块(如子块410)。
图4b示出了第二示例传输块430的部分。传输块430包含来自三个流的信号:流1、流2和流3。流1、流2和流3的各部分交错。作为一示意性示例,流1的各部分占据传输块430中每三个子块中的第一个子块(如子块435),流2的各部分占据传输块430中每三个子块中的第二个子块(如子块440),并且流3的各部分占据传输块430中每三个子块中的第三个子块(如子块445)。
图4c示出了第三示例传输块460的部分。传输块460包含来自单个流的信号和导频信号。流和导频信号的各部分交错。作为一示意性示例,流的各部分占据传输块460中奇数位的子块(如子块465),并且导频信号的各部分占据传输块460中偶数位的子块(如子块470)。虽然在图4c中讨论的是导频信号,但其他信号,例如参考信号,或已知信号,也可用于替代导频信号。
图4a到4c呈现了多个流和/或导频交错的示意性示例。其他交错安排是可能的,图4a到4c所示示例不应被解读为对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或精神的限制。
图5示出了当接收装置对以FTN速率传输的多个流进行解码时,接收装置处所发生的示例性操作500的流程图。操作500可表明当接收装置对以FTN速率传输的接收信号的多个流进行解码时,在如UE或eNB等接收装置处所发生的操作。
操作500以接收装置确定多个流中各个的可靠性因子(方框505)开始。如前文所探讨过的,流的可靠性因子可以是基于若干个条件,包括SNR、SINR、码率(如FEC)、和FTN因子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一示意性示例,流的可靠性因子可以是基于与该流相关联的条件而分配给该流的的数值。作为一示例,如果该流具有高SNR、低码率、或高FTN因子,则该流的可靠性因子可能较高。类似地,如果该流具有低SNR、高码率、或低FTN因子,则该流的可靠性因子可能较低。接收装置可以根据各自的可靠性因子对多个流中的流进行排序(方框510)。作为一示意性示例,接收装置可对各个流按照可靠性因子降序排列。
接收装置可根据可靠性因子选择一个未解码流(方框515)。作为一示意性示例,接收装置可选择一个可靠性因子最高的未解码流。作为另一示意性示例,接收装置可选择一个可靠性因子超过预设可靠性阈值的未解码流。如果可靠性因子超过预设可靠性阈值的未解码流不止一个,则接收装置可选择其中最高的,或者可替换地,随机选择一个、基于某标准,如流优先级、流源优先级、应用优先级等选择一个。作为一示例,在第一道关,由于尚无任何流被解码,故接收装置可选择一个可靠性因子最高的未解码流。在第二道关,接收装置可选择一个可靠性因子第二高的未解码流。一般的,在第N道关,接收装置可选择一个可靠性因子第N高的未解码流。
接收装置可使用解码网格对所选流进行解码(方框520)。图6a示出了一个示例解码网格600。通常,解码该选定涉及使用该选定的流的符号遍历解码网格,以选出到该解码网格的后续阶段的进入路径。作为一示例,在解码网格的某个具体阶段,可基于该选定的流的符号选出一条进入路径。随着解码网格被遍历,得到该选定的流所对应的解码数据。
接收装置可执行检查,以确定该选定的流是否已成功解码(方框525)。作为一示例,接收装置可在解码数据上使用循环冗余校检(CRC),以确定该选定的流是否已成功解码。如果CRC匹配,则解码被视为成功;而如果CRC不吻合,则解码被视为不成功。
如果该选定的流已被成功解码,则接收装置可使用该选定的流的解码输出来更新解码网格(方框530)。通常,使用该选定的流的解码输出来更新解码网格涉及裁剪该解码网格的一些网格状态。具体地,解码网格中各阶段的一些涉及该选定的流的解码输出的状态可以被裁剪。解码网格的裁剪可减少各阶段中可能状态的个数,从而减少解码不确定性。
图6b示出了使用单个可靠符号裁剪之后的示例解码网格610。解码网格610示出了当网格存储大小为4时,消除一些网格阶段中的一些网格状态。图6c到6e示出了用二、三和四个可靠符号进行裁剪之后的示例解码网格。图6c的解码网格620示出了当网格存储大小为4时,消除一些网格阶段中的一些网格状态。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两个可靠符号可裁剪5个网格阶段中的状态。图6d的解码网格630示出了当网格存储大小为4时,消除一些网格阶段中的一些网格状态。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三个可靠符号可裁剪6个网格阶段中的状态。图6e的解码网格640示出了当网格存储大小为4时,消除一些网格阶段中的一些网格状态。需要注意到的是使用四个可靠符号可裁剪7个网格阶段中的状态。一般的,当网格存储大小为M时,使用N个已解码的可靠符号,可裁剪N+M-1个网格阶段中的状态。
图7a示出了一个裁剪前的示例解码网格700。解码网格700可具有的存储大小为5。出于讨论的目的,考虑一种情况,其中有两个均采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的流。因此,解码网格700每个阶段具有25=32个状态。两个流的数据序列分成每个大小为3的部分进行交错。换言之,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接收信号可表示为
[b1 b2 b3][a1 a2 a3][b4 b5 b6][a4 a5 a6][b7 b8 b9][a7 a8 a9]...
其中bi′s和ai′s为两个流的BPSK符号序列。
图7b示出了一个已经裁剪过的示例解码网格750。出于讨论的目的,考虑一种情况,其中bi序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子,并被成功解码为10101110。第一阶段显示接收序列[1 0 1 a1 a2]的网格阶段,其对应bi序列已解码后的[b1 b2 b3 a1 a2],第二阶段显示接收序列[0 1 a1 a2 a3]的网格阶段,其对应[b2 b3 a1 a2 a3],以此类推。显然,ai序列的解码网格750相对于ai序列的解码网格700具有更好的性能。
现在回到图5,接收装置可执行检查,以确定是否还有未解码流(方框535)。如果已无未解码流,则操作500可终止。如果还有未解码流,则接收装置可回到方框515,根据可靠性因子选择一个未解码流,并重复解码和更新的过程。如果该选定的流的解码不成功(方框525),则接收装置可请求例如解码不成功的该选定的流的重传(方框540)。重传可通过例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等技术被请求。接收装置可对重传进行解码(方框545)。作为一示意性示例,接收装置可使用单独的解码网格对重传进行独立解码。作为另一示意性示例,接收装置可使用在之前的解码尝试,例如方框520,中所用的同一个解码网格对重传进行解码。
接收装置可执行检查,以确定重传的解码是否成功(方框550)。如果重传的解码已成功,则接收装置可用该选定的流的解码输出来更新解码网格(方框530)。如果重传的解码不成功,则接收装置可请求重传(方框540)。需要注意的是,可以执行限制重传次数的恢复机制,以防止接收装置持续请求重传。作为一示意性示例,该恢复机制可设置最大重传次数,接收装置可以请求重传,直至达到最大重传次数,达到后,接收装置可以停止请求重传。接收装置可以停止解码过程,且操作500可终止。
图8示出了当接收装置对来自多个传输装置的、以FTN速率传输的多个流进行解码时,在接收装置处所发生的示例操作800的流程图。操作800可表明当接收装置对来自多个传输装置的、以FTN速率传输的接收信号的多个流进行解码时,在例如eNB的接收装置中所发生的操作。在此情况中,接收装置作为通信控制器进行操作,为接收信号的多个流分配资源。
操作800以接收装置接收来自UE的多个资源分配请求(方框805)开始。资源分配请求可指定单个发射装置的通信要求,如数据带宽、传输频率、传输类型和/或优先级等。接收装置可为这些UE中的一个子集调度资源分配(方框810)。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接收装置可为该子集以将来自该子集的流(传输)划分为部分,并且来自单个UE的一个流的部分与来自该子集中的其它UE的流的部分交错的方式调度资源分配。换言之,各流以周期方式进行资源调度。接收装置可用信号通知关于UE的子集的资源分配的信息(方框815)。
接收装置可接收来自该UE的子集的流(方框820)。由于来自这些UE的流是以周期方式进行调度的,接收装置所接收的信号在表现上可类似于图4a到4c所示。接收装置可使用一种技术解码该多个流,该技术根据它们的可靠性因子对流进行解码,并且使用解码的符号裁剪解码网格,例如图5所述的技术。
图9示出了当发射装置以FTN速率发射多个流时,发射装置处所发生的示例性操作900的流程图。操作900可表明当发射装置以FTN速率发射多个流时,例如eNB或UE等发射装置中所发生的操作。
操作900以发射装置接收待发射的多个流(方框905)开始。作为一示意性示例,发射装置可以是eNB,其通过与一个或多个接收装置的连接,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源的数据,发射装置可以是经由接收装置(例如eNB)与多个服务连接的UE,且该UE具有发射给这些服务的数据等。发射装置可对各流进行独立编码(方框910)。发射装置可交错已编码的流的部分,并将该交错的部分放入一个传输块中(方框915)。发射装置可将该传输块发射到接收装置(方框920)。
图10示出了当发射装置以FTN速率发射流时,发射装置处所发生的示例性操作1000的流程图。操作1000可表明当发射装置以FTN速率发射流时,在例如UE的发射装置中所发生的操作。这种情况下,UE可将其流发射到接收装置,同时其他UE也可将其各自的流发射到接收装置。操作1000可表明当发射装置以FTN速率发射流时,例如eNB或更一般的,作为向一个或多个接收装置进行多点传输的一部分的传输点的发射装置中所发生的操作。
操作1000以发射装置向接收装置(例如eNB)发送资源分配请求(方框1005)开始。资源分配请求可指定单个发射装置的通信要求,如数据带宽、传输频率、传输类型和/或优先级等。发射装置可接收由接收装置为其调度资源分配的有关信息(方框1010)。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射装置是eNB,则eNB可为自己进行资源分配。
发射装置可对流进行编码(方框1015)。可以根据码率、FTN速率、调制和编码方案级别等对流进行编码。发射装置可根据关于资源分配的信息发射经过编码的流(方框1020)。
图11示出了第一示例通信装置1100。通信装置1100可以是例如通信控制器的接收装置的实现,例如eNB、基站、NodeB、控制器等,或为UE,例如用户、订阅者、终端、移动装置、移动站等。通信装置1100可被用于实现所讨论的各种实施例。如图11所示,发射机1105用于发射数据包、重传请求等。通信装置1100还包括用于接收数据包、数据流等的接收机1110。
可靠性因子确定单元1120用于根据条件来确定流的可靠性因子,所述条件例如SNR、SINR、码率和FTN因子等。可靠性因子确定单元1120用于对可靠性因子进行排序。流选择单元1122用于基于未解码流的可靠性因子选择未解码流。作为一示例,流选择单元1122用于根据可靠性因子选择未解码流,例如可靠性因子最高或可靠性因子超过预设的可靠性等级。解码单元1124用于使用解码网格对流进行解码。更新单元1126用于更新解码网格。更新单元1126用于利用已解码的流中已解码的符号来更新解码网格。请求单元1128用于在流的解码不成功时生成重传请求。资源分配处理单元1130用于处理接收到的资源分配请求,并基于资源分配来指定资源。资源分配处理单元1130用于生成关于资源分配的信息。存储器1135用于存储可靠性因子、流、接收信号、解码网格、更新后的解码网格、资源分配、资源分配请求和关于资源分配的信息等。
通信装置1100的各元件可被实施为具体的硬件逻辑块。可替换地,通信装置1100的各元件可被实施为在处理器、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等中所执行的软件。可替换地,通信装置1100的各元件可被实施为软件和/或硬件的结合。
作为一示例,接收机1110和发射机1105可被实施为具体的硬件块,同时可靠性因子确定单元1120、流选择单元1122、解码单元1124、更新单元1126、请求单元1128和资源分配处理单元1130可以是在微处理器(如处理器1115)或定制电路或现场可编程序逻辑阵列的定制编译逻辑阵列中执行的软件模块。可靠性因子确定单元1120、流选择单元1122、解码单元1124、更新单元1126、请求单元1128和资源分配处理单元1130可以是存储在存储器1135中的模块。
图12示出了第二示例通信装置1200。通信装置1200可以是例如通信控制器的发射装置的实现,例如eNB、基站、NodeB、控制器等,或为UE,例如用户、订阅者、终端、移动装置、移动站等。通信装置1200可被用于实现所讨论的各种实施例。如图12所示,发射机1205用于发射数据包、块和资源分配请求等。通信装置1200还包括用于接收数据包、关于资源分配的信息和数据流等的接收机1210。
流处理单元1220用于处理接收到的流。流处理单元1220用于对接收到的流编码。流处理单元1220用于对接收到的流进行独立编码。交错单元1222用于交错编码流的各部分。请求处理单元1224用于生成资源分配请求以满足通信装置1200的通信需求。资源分配处理单元1226用于处理接收到的资源分配请求,根据资源分配请求调度资源,生成关于资源调度的信息等。资源分配处理单元1226用于调度资源,使得不同UE的流的部分交错。存储器1235用于流、接收信号、资源分配、资源分配请求和关于资源分配的信息等。
通信装置1200的各元件可被实施为具体的硬件逻辑块。可替换地,通信装置1200的各元件可被实施为在处理器、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等中所执行的软件。可替换地,通信装置1200的各元件可被实施为软件和/或硬件的结合。
作为一示例,接收机1210和发射机1205可被实施为具体的硬件块,同时流处理单元1220、交错单元1222、请求处理单元1224和资源分配处理单元1226可以是在微处理器(如处理器1215)或定制电路或现场可编程序逻辑阵列的定制编译逻辑阵列中执行的软件模块。流处理单元1220、交错单元1222、请求处理单元1224和资源分配处理单元1226可以是存储在存储器1235中的模块。
尽管详细描述了本公开及其优点,但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之下,可以做出多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Claims (28)

1.一种用于操作接收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接收装置确定接收到的传输中未解码数据流的可靠性等级;
所述接收装置根据所述确定的可靠性等级,在所述接收到的传输中选择未解码数据流,从而产生选定的数据流;
所述接收装置使用解码网格对所述选定的数据流进行解码,从而产生数据符号;
所述接收装置根据所述数据符号更新所述解码网格;以及
所述接收装置对所述接收到的传输中剩余的未解码数据流重复所述选择、所述解码以及所述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确定的可靠性等级选择所述未解码数据流包括选择具有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未解码数据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确定的可靠性等级选择所述未解码数据流包括选择可靠性等级超过预设可靠性阈值的未解码数据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可靠性等级包括接收所述接收到的传输中的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所述可靠性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可靠性等级包括导出所述接收到的传输中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所述可靠性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导出所述可靠性等级包括根据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超奈奎斯特FTN因子、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信噪比、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信干噪比、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码率和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调制和编码方案中的至少一个评估各未解码数据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靠性等级是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若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信噪比高,则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可靠性等级高。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若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码率低,则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可靠性等级高。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若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FTN因子高,则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可靠性等级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选定的数据流的解码不成功,请求重传所述接收到的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更新所述解码网格包括根据所述数据符号裁剪网格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用户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请求;
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子集调度资源分配,其中所述资源分配是周期性的,从而产生调度的资源;以及
向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子集传输关于所述调度的资源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演进NodeB。
16.一种用于操作发射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发射装置接收第一数据流和第二数据流;
所述发射装置对各数据流进行独立编码;
所述发射装置对所述编码的数据流进行交错,产生交错的数据流;以及
所述发射装置发射所述交错的数据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交错所述编码的数据流包括周期性交错所述编码的数据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流包括导频序列和参考序列中的一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装置包括演进NodeB。
20.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机,用于接收传输;以及
与所述接收机可操作地耦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传输中未解码数据流的可靠性等级,根据所述确定的可靠性等级,在所述传输中选择未解码数据流,从而产生选定的数据流,使用解码网格对所述选定的数据流进行解码,从而产生数据符号,根据所述数据符号更新所述解码网格,以及对所述传输中剩余的未解码数据流重复所述选择、所述解码以及所述更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选择具有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未解码数据流。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选择可靠性等级超过预设可靠性阈值的未解码数据流。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超奈奎斯特FTN因子、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信噪比、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信干噪比、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码率和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调制和编码方案中的至少一个评估各未解码数据流。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机用于接收所述传输中的所述未解码数据流的所述可靠性等级。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符号裁剪网格状态。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用户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机用于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请求,所述处理器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子集调度资源分配,其中所述资源分配是周期性的,从而产生调度的资源,并且其中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可操作地耦接的发射机,所述发射机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子集发射关于所述调度的资源的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演进NodeB。
CN201580013539.3A 2014-03-14 2015-03-05 用于超奈奎斯特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64644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212,735 2014-03-14
US14/212,735 US9571232B2 (en) 2014-03-14 2014-03-14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ster than Nyquist transmission
PCT/CN2015/073719 WO2015135436A1 (en) 2014-03-14 2015-03-05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ster than nyquist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4443A true CN106464443A (zh) 2017-02-22
CN106464443B CN106464443B (zh) 2019-08-13

Family

ID=54070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3539.3A Active CN106464443B (zh) 2014-03-14 2015-03-05 用于超奈奎斯特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71232B2 (zh)
EP (1) EP3108605B1 (zh)
JP (1) JP2017516337A (zh)
KR (1) KR20160133532A (zh)
CN (1) CN106464443B (zh)
WO (1) WO201513543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4422A (zh) * 2021-04-13 2021-07-13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深度学习检测-超奈奎斯特速率大气光传输方法
CN114095316A (zh) * 2020-08-24 2022-02-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导频传输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35821B1 (ko) 2015-10-29 2022-08-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17177327A1 (en) * 2016-04-13 2017-10-19 Huawei Technologies Canada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ster-than-nyquist (ftn) transmission
KR102519836B1 (ko) * 2017-01-18 2023-04-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파일럿을 포함하는 ftn 통신 시스템의 반복 간섭 제거 및 채널 추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177995B2 (en) * 2020-02-05 2021-1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CN115208515B (zh) * 2022-07-06 2023-11-07 清华大学 基于卷积自编码器的接收机纠错编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6689A (ja) * 2000-07-06 2002-04-1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地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道路情報の更新方法ならびにその更新サーバ、およびサーバプログラム、同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369980A (zh) * 2001-01-31 2002-09-18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纠错的方法和装置
CN1812311A (zh) * 2005-01-27 2006-08-02 三星Thales株式会社 对角线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系统中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CN101132342A (zh) * 2007-09-14 2008-02-27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Ftn匹配管理方法
US20080049824A1 (en) * 2004-04-09 2008-02-28 Xiaojun Yang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Feedforward Filter of an Equalizer
JP2010517356A (ja) * 2007-01-19 2010-05-20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並列符号化と並列復号化とを伴う、シングル・キャリア・ブロック伝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110188550A1 (en) * 2008-10-27 2011-08-04 Novelsat Ltd. High-performance faster-than-nyquist (ftn) signaling schemes
JP2013059037A (ja) * 2004-02-20 2013-03-28 Qualcomm Inc 無線媒体中のパケットを検出する適応パケット検出
US20130101015A1 (en) * 2010-01-06 2013-04-25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Complexity-Adaptive Scalable Decoding and Streaming for Multi-Layered Video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4580B2 (ja) * 1993-02-26 2001-04-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伝送装置
US6665357B1 (en) * 1999-01-22 2003-12-16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oft-output turbo code decoder and optimized decoding method
WO2001054317A2 (en) 2000-01-17 2001-07-26 Broadcom Corporation Trellis-coding and pre-equalisation for optical channels
GB2366159B (en) 2000-08-10 2003-10-08 Mitel Corp Combination reed-solomon and turbo coding
US6563436B2 (en) * 2001-09-24 2003-05-13 Zenit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Kerdock coding and decoding system for map data
US7065465B2 (en) * 2002-03-26 2006-06-20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US7190743B2 (en) * 2002-07-29 2007-03-13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tree pruning in a multiuser detector
US7467359B2 (en) * 2002-11-26 2008-12-16 Lsi Corporation Decoder using a memory for storing state metrics implementing a decoder trellis
US7532676B2 (en) * 2005-10-20 2009-05-12 Trellis Phase Communications, Lp Single sideband and quadrature multiplexed 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
JP4652310B2 (ja) * 2006-10-31 2011-03-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復号器及び再生装置
US8761079B2 (en) * 2007-01-30 2014-06-2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coding scheme and transmission rate for transmitting a frame across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155023B2 (en) * 2008-09-26 2012-04-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IMO with reserved subfram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base stations
US9419651B2 (en) * 2008-12-31 2016-08-16 Stmicroelectronics, Inc. Non-polynomial processing unit for soft-decision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US8520699B2 (en) * 2010-12-09 2013-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quality feedback of an end-to-end communication path
KR101612294B1 (ko) * 2011-02-15 2016-04-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호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2013009037A (ja) * 2011-06-22 2013-01-10 Sharp Corp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送信プログラム、受信装置、受信方法及び受信プログラム
US9271294B2 (en) * 2011-11-14 2016-02-2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questing a service utilizing a sequence of codes
US8917786B1 (en) * 2013-05-09 2014-12-23 Urbain Alfred von der Embse QLM communications faster than Shannon rate
CN105493460A (zh) * 2013-08-29 2016-04-1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超奈奎斯特速率多载波调制的方法及设备
WO2015054437A1 (en) * 2013-10-08 2015-04-16 Hughes Network System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distortion and iterative compensation for nonlinear distortion in system employing ftn symbol transmission rate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6689A (ja) * 2000-07-06 2002-04-1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地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道路情報の更新方法ならびにその更新サーバ、およびサーバプログラム、同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369980A (zh) * 2001-01-31 2002-09-18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纠错的方法和装置
JP2013059037A (ja) * 2004-02-20 2013-03-28 Qualcomm Inc 無線媒体中のパケットを検出する適応パケット検出
US20080049824A1 (en) * 2004-04-09 2008-02-28 Xiaojun Yang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Feedforward Filter of an Equalizer
CN1812311A (zh) * 2005-01-27 2006-08-02 三星Thales株式会社 对角线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系统中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JP2010517356A (ja) * 2007-01-19 2010-05-20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並列符号化と並列復号化とを伴う、シングル・キャリア・ブロック伝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1132342A (zh) * 2007-09-14 2008-02-27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Ftn匹配管理方法
US20110188550A1 (en) * 2008-10-27 2011-08-04 Novelsat Ltd. High-performance faster-than-nyquist (ftn) signaling schemes
CN102165705A (zh) * 2008-10-27 2011-08-24 诺沃尔赛特有限公司 高性能超奈奎斯特(ftn)信令机制
US20130101015A1 (en) * 2010-01-06 2013-04-25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Complexity-Adaptive Scalable Decoding and Streaming for Multi-Layered Video System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5316A (zh) * 2020-08-24 2022-02-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导频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4095316B (zh) * 2020-08-24 2023-07-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导频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3114422A (zh) * 2021-04-13 2021-07-13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深度学习检测-超奈奎斯特速率大气光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35436A1 (en) 2015-09-17
JP2017516337A (ja) 2017-06-15
US20150263822A1 (en) 2015-09-17
KR20160133532A (ko) 2016-11-22
EP3108605A4 (en) 2017-07-05
EP3108605B1 (en) 2021-07-28
CN106464443B (zh) 2019-08-13
EP3108605A1 (en) 2016-12-28
US9571232B2 (en) 2017-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4443A (zh) 用于超奈奎斯特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08292976B (zh) 电信装置和方法
CN10551571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0393011C (zh) 在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JP5298648B2 (ja) 送信機及び受信機並びに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US20100124291A1 (en) Receivers for Embedded ACK/NAK in CQI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4205672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64521B (zh) 无线电信装置与方法
CN106899390A (zh) 基于harq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647803B2 (e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daptive packet retransmission strategy
US89583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mmunication using random linear coding
WO2018090571A1 (zh) 确认/非确认信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462456B (zh) 一种基于误码扩散和噪声聚合的流媒体安全传输方法
CN113746766B (zh) 一种信道自适应的噪声聚合无线安全传输方法
CN108289009B (zh) 一种被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09039976A (zh) 一种基于唯一可译码的下行多址接入方法
CN111556222B (zh) 一种基于喷泉码的图像数据变速率安全传输方法
CN108631977A (zh) 一种广播信息指示的发送方法和发送设备
CN113366785A (zh) 用于重传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的通信发射器
US11616634B1 (en) Simultaneous packet transmission for 5G systems
JP5740590B2 (ja) 無線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ang et al. ePec-LDPC HARQ: An LDPC HARQ Scheme with Targeted Retransmission
Mahasukhon et al. HARQ performance modelling and evaluation of mobile WiMAX for network simulators
Kleyko et al. Modeling FEC algorithms in HARQ data transmitting systems
Huang et al. Television broadcast using unequal fountain co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