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9491B - 用于金属-塑料混合部件的增粘剂 - Google Patents

用于金属-塑料混合部件的增粘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9491B
CN106459491B CN201580028516.XA CN201580028516A CN106459491B CN 106459491 B CN106459491 B CN 106459491B CN 201580028516 A CN201580028516 A CN 201580028516A CN 106459491 B CN106459491 B CN 1064594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composition
polyamide
oms
film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85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9491A (zh
Inventor
K.库曼
M.格伦
O.法格斯
M.里斯陶斯
K.莱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onik Operation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Evonik Degussa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onik Degussa GmbH filed Critical Evonik Degussa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6459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9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9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9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5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5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41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8K5/5415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i—O bond
    • C08K5/5419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i—O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i—C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06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14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omega-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lactam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65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650/2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mer type
    • C08G2650/3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mer type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ether group
    • C08G2650/4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mer type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ether group containing ketone groups, e.g. polyarylethylketones, PEEK or PE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7/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omega-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lactam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6Applications used for fil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组合物、表面至少部分地由该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塑料半成品。本发明还涉及该塑料半成品的与此相关的制造方法。该聚合物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50至99.7重量%的聚合物和0.3至2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增粘添加剂。本发明还涉及塑料‑金属混合部件和它们的制造。

Description

用于金属-塑料混合部件的增粘剂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组合物、薄膜、塑料半成品、制造塑料半成品的方法、混合部件以及制造混合部件的方法。
混合部件(也称为结构部件)是两种材料:金属和塑料的复合件。它们可以例如通过注塑法制造。在这种方法中,将金属嵌入件插入模具中,并例如在注塑或压制法中在压力和温度下形成塑料组件。这产生具有金属区和塑料区的混合部件。
混合部件是尤其用于车辆建造和飞机建造以及承载部件和力吸收部件领域中的电子学和电气工程或用作例如用于装饰目的的外壳部件的组件。它们的特征特别是在于,它们包含赋予该部件特别机械性质和/或提供功能集成可能性的局部增强系统。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与传统建造模式中迄今使用的组件相比在额外减轻重量的情况下提高的部件刚度。
上述应用领域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混合部件,以降低质量并同时获得优化的机械性质。这些混合部件的缺点是金属和塑料之间的粘附性缺乏或不足。因此迄今已将塑料通过机械方式锚固到金属上。
可以通过增粘剂改进金属和塑料之间的粘附性。EP-A-1808468和EP-A-2435246公开了混合部件,其中金属和塑料通过另外包含异氰酸酯基团和环氧基团的基于共聚酰胺的热熔胶作为增粘剂而接合。
特别在汽车行业中,已知包含用于表面处理的转化层的金属基底。例如通过磷化或铬化法在表面上制造这些层。
现有技术的混合部件在金属和塑料之间的粘附性如今还不足以满足对例如在汽车行业中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在加工过程中为混合部件配备例如阴极电泳漆(Tauchlack)以及底涂和/或清漆。混合部件在此暴露在不同条件,例如酸、压力或温度下。后果是金属和塑料之间的粘附性常常降低,直至粘附性完全损失。不足的粘附性例如与许多塑料和各种金属的不相容性或由于环境或介质影响的氧化和腐蚀过程所造成的基底表面的改变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相关联。
因此,目的在于提供在塑料和金属之间作为增粘剂的组合物,其没有现有技术的缺点。因此,包含该组合物的混合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应在金属和塑料之间具有改进或提高的粘附性。另外,所得混合部件应满足车辆建造和飞机建造以及电子工业和电气工程工业的要求。另外,应提供良好的耐候性,特别是耐腐蚀性。该混合部件的金属和塑料应至少部分地材料配合地(stoffschlüssig)相互接合。另外,该组合物与现有技术中充当增粘剂的组合物相比应具有较少的吸水量和改进的低温抗冲击韧性。
同样,该组合物应适合用作塑料-金属混合部件的塑料的成分以用于增粘。
因此,已经发现一开始提到的类型的聚合物组合物,由此可以提供在金属和塑料之间具有改进的粘附性的混合部件。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
a) 50至99.7重量%,优选60至99.5重量%,优选75至99.5重量%的选自聚酰胺、它们的混合物和聚芳基醚酮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和
b) 0.3至20重量%,优选0.5至2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式(I)的添加剂:
MaM'bDcD'd (I)
其中
M = [R3SiO1/2]
M' = [R'R2SiO1/2]
D = [R2SiO2/2]
D' = [R'RSiO2/2]
其中各R互相独立地选自H、具有1至12个C原子的烷基和苯基,且
R'优选互相独立地选自一种或多种式(II)、(III)或(IV)的基团,
其中(II)是烷基氨基
其中x = 1至20且R''选自H和具有1至12个C原子的烷基,
(III)是(三烷氧基甲硅烷基)亚甲基
其中R'''是具有1至4个C原子的烷基,
且(IV)是环氧环己基烷基
其中y = 1至4,优选y = 2至4,优选2或3,特别优选2,
其中指数的定义如下:
a = 0至2
b = 0至2
c = 10至500
d = 0至50
a + b = 2且
b + d ≥ 2,
且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所有成分的含量总计为100重量%。该添加剂具有增粘作用(“增粘添加剂”)。基团(IV)也可根据IUPAC命名法被称作7-氧杂双环[4.1.0]庚-3-基亚烷基。所示结构(II)、(III)和(IV)是确定性的。
基团R'可以互相独立地选自多种式(II)、(III)和(IV)的基团。在此优选的是包含基团(II)和(IV)或(III)和(IV)的混合物的添加剂(I),其中特别优选的是基团(III)和(IV)的混合物。基团(II):(IV)和(III):(IV)的摩尔比优选为1:10至10:1,其中优选的是(IV)过量。
基团R优选选自甲基或苯基。
式(II)和(III)的基团在式(I)的添加剂中可呈现统计分布。统计分布可为嵌段结构的,其具有任意数量的以任意次序相互接着的嵌段,或其可形成随机分布,其也可为交替结构的,或也可在聚合物链上形成梯度,其特别也可形成所有混合形式,其中具有不同分布的组可任选相互接着。特定实施方案可导致,统计分布受到这些实施方案的限制。对于不受到该限制的区域,不改变该统计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指数a + c之和与指数b+d之和的比率(a+c)/(b+d)为2至50,特别是4至20,特别优选5至15。基团R'的过小含量造成与金属基体表面的材料配合的接合不足。相反,过大含量使得难以将该添加剂加工到聚合物组合物中,并使这些添加剂的合成明显更复杂。
指数c的定义优选为c = 15至100,优选c = 20至50。下列定义也优选:
(i) 在b = 2的情况下,指数d的定义是:d = 0至20,特别是d = 1至10;且
(ii) 在b = 0的情况下,指数d的定义是:d = 2至20,特别是d = 3至10。所述规定使得相对于聚酰胺基质和该聚合物组合物的随后进一步加工(例如加工成薄膜)优化该添加剂的性质。
该聚合物组合物优选包含0.5至10重量%,优选1至5重量%的式(I)的添加剂。在添加剂浓度过小的情况下,粘附作用不再足够。相反,过高的添加剂浓度对该聚合物的机械、热和流变性质具有不利影响(粘度升高,热膨胀系数提高,添加剂的自交联,附聚物形成)。
式(I)的添加剂和它们的制造例如从US 2007/287765 A1和US 2007/190306 A1中获知。
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的聚合物可为经增强,例如纤维增强的,其中优选的是经玻璃纤维(GF)或碳纤维(CF)增强的聚合物。如果该组合物充当金属和塑料之间的增粘剂层,则该组合物优选不含纤维。
聚酰胺是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的优选聚合物。聚酰胺优选选自氨基羧酸类型的均聚酰胺、二胺-二羧酸类型的均聚酰胺、共聚酰胺及其混合物。该聚酰胺可以是脂族或部分芳族的。
其它成分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包含附加物质。这些例如用于该聚合物组合物的更好的加工,着色或确立其它的材料性质。该聚合物组合物可包含填料,如滑石粉或白垩,但该组合物优选不含填料。该组合物还可包含附加物质,如稳定剂、抗冲改性剂、流动助剂和颜料。还可包含有机溶剂。可以以0至20重量%,优选0至10重量%的总(kumulativ)含量包含这种附加物质。
组合物的制造
优选由各个成分通过在捏合装置中熔体混合来制造聚合物组合物。增粘添加剂和任选其它附加物质可以分别独立地或以混合物形式一起直接添加到聚合物丸粒或聚合物熔体中。任选地,仅在进一步加工前不久才由各个组分制造聚合物组合物,例如在薄膜制造装置的挤出机中。同样可以将组分以母料形式作为混合物加入。
所用增粘添加剂——其粘度通常为10至10000 mPas(Brookfield RV-DV II+Pro,RV3心轴,100 rpm,21℃)——可以在聚合物组合物的制造过程中使用液体计量加入系统添加到聚酰胺中,或该添加剂作为母料以固体形式提供。优选的是后者,因为在挤出机中的液体组分加工特别是在浓度高于10%时在技术上仅仅通过复杂的方式才可实现。
薄膜
本发明还提供包含本发明的组合物的薄膜。该薄膜的平均厚度优选为10微米至700微米,优选10微米至600微米。
可以考虑不同方法制造由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制成的薄膜:
在浇注法的情况下,该聚合物组合物在挤出机(大多是单螺杆挤出机)中液化并经宽缝模头(Breitschlitzdüse)浇注到运转的水冷辊上,由此可以在高生产速度下制造层厚度为25至700微米,优选25微米至600微米的薄膜。
在吹塑薄膜法的情况下,该挤出物同样在挤出机(大多是单螺杆挤出机)中液化并通过环形垂直模头借助空气流制造该聚合物组合物的熔体管,其随后在空气流中冷却。常见层厚度为10至500微米。
本发明的薄膜的厚度优选为10微米至700微米,优选10微米至600微米,特别优选15微米至500微米,更优选20微米至400微米,再更优选30微米至300微米,再更优选50至200微米,尤其优选75至150微米。根据现有技术,可以通过不同方法测定薄膜的厚度,例如以机械方式如借助螺旋测微计,或者例如以光学方式借助干涉测量。优选借助螺旋测微计,例如来自Mituyo的螺旋测微计,特别优选外径测微计(Bügelmessschraube)类型的那些,尤其优选以7至9牛顿的螺丝闭合力测定本发明的薄膜的厚度。在所提出的闭合力的情况下避免破坏该薄膜,由此确保测量值高度可再现。
本发明的薄膜优选在边界层处具有根据式(I)的增粘添加剂的富集区。这一效应的出现可取决于所选的式(I)的添加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预备实验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其中可以改变取代基的类型和数量、链长、基团(II)至(IV)和该添加剂在聚合物组合物中的含量。
因此,与本体(3b)中相比,边界层(3a)中的增粘添加剂的浓度增加(参见图3)。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学(XPS)测定这种富集区。这种方法能够根据元素测定表面层中的浓度,所得结果是元素硅的浓度/深度分布。
具有富集区的薄膜特别有利,因为可以以此方式降低增粘添加剂的浓度,其是驱动成本的薄膜组分。
该富集区中的增粘添加剂浓度优选相对于本体增大至少3倍,优选至少4倍,更优选至少5倍,再更优选至少6倍,再更优选至少7倍、8倍、9倍,特别是至少10倍。
本发明的薄膜优选具有层厚度为0.1至4000纳米,优选0.5至400纳米,更优选1至100纳米,再更优选2至50纳米,特别优选2.5至20纳米,尤其优选3至10纳米的富集区。
特别优选的是富集区厚度为2至20纳米且富集浓度相对于本体浓度增大至少5倍的薄膜。
本发明的薄膜不必清澈;相反,它们可显得浑浊或不透明。这些光学性质不是品质标准。
通过该方法也可制造多层薄膜。在此,该多层薄膜的外层的至少一个由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构成。可制造的层构成因此例如如下:
第1层 = 由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增粘添加剂构成的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
第2层 = 无增粘添加剂的聚合物
第3层 = 由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增粘添加剂构成的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
无增粘添加剂的层可多次相互叠置。
塑料半成品
可以使用已知方法(例如在双带压机法中的熔体浸渍、薄膜浸渍或粉末浸渍、间歇热压)由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的加入添加剂的聚合物制造塑料半成品。
不预先制造薄膜的制造边缘层改性的纤维复合半成品的另一可能性是双带压机法。在此,将干燥(未浸渍)的经连续纤维增强的纤维复合半成品的一个或多个层引入双带压机中。在各层之间的间隙区(Zwickelbereich)中)——类似于熔体直接法——优选通过宽缝模头将基质材料施加到干燥织物上。
半成品还包括例如可例如通过模制法,如注塑、压制或挤出获得的常见模制品。
本发明也提供该塑料半成品。该半成品包含选自聚酰胺、它们的混合物和聚芳基醚酮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塑料材料)。该塑料半成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至少一种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涂覆或浸渍。
当该半成品仅在应与金属部件材料配合地接合的表面区域上被本发明的组合物涂覆时,这在此是足够的。因此,该组合物既不必存在于该塑料半成品的整个体积中也不必存在于靠近表面的整个区域中。
该聚酰胺优选选自氨基羧酸类型的均聚酰胺、二胺-二羧酸类型的均聚酰胺、共聚酰胺及其混合物。该聚酰胺可以是脂族或部分芳族的。
该塑料材料和该聚合物组合物的聚合物可以相同或不同。这些聚合物优选相同或基于相同单体。该塑料材料和该组合物的聚合物优选是聚酰胺,优选是均聚酰胺。该塑料材料因此可包含式(I)的添加剂。
该塑料材料优选是经纤维增强的(纤维增强的聚合物),由此该塑料半成品可称为纤维复合半产品。优选地,该纤维复合半成品的至少一个外层包含增粘添加剂。如果只有(一个或多个)外层包含添加剂,干层厚度优选比不含该添加剂的层高10至50%。本发明的组合物优选以薄膜形式或作为粉末施加,以制造纤维复合半成品。该粉末在此应具有足够高的细度,但d50值形式的绝对中值粒度分布在此不是非常决定性的。在第一步骤中可以使用来自Retsch, DE的冲击式磨机研磨,其通过100微米、200微米或500微米筛子就产生具有足够高的细度的粉末的主要粒级;随后只需通过实际筛分分离少量粗粒级。随后可以进行研磨过的粉末的筛分,由此例如分离250微米以上的粗粒级,以获得更细的粒子作为主要粒级。还更好的是分离大于150微米的粒子,特别优选的是仅使用小于100微米的粒子。由此通过手动振摇或经由所谓的筛塔(Siebturm)加工该粉末并分离细粒级以供进一步加工。合适的金属筛可作为具有所需筛孔宽度的试验筛(Test Sieve)获自例如Retsch。
该纤维增强的聚合物包含尺寸稳定的纤维,其包括塑料、碳或玻璃纤维,其中优选的是玻璃纤维(GF)或碳纤维(CF),特别优选的是玻璃纤维。该尺寸稳定的纤维是单纤维或已加工成织物或具有不同纤维取向的层的纤维复合材料;这可以例如通过单纤维或纤维股,例如纤维束的缠绕实现。
纤维可以根据纤维长度划分如下:
短纤维的长度为大约0.1至1毫米。长度大约1至50毫米的纤维称为长纤维。当长度大于50毫米时,称为连续纤维。长度被定义为根据DIN ISO 22314在制成纤维复合材料后在基质中的数均纤维长度。这种类型的纤维可包含在纤维增强的聚合物中。
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中可包含基于聚合物组合物的总重量计0至49.7重量%的纤维。包含的纤维优选为0至40重量%,优选0至30重量%。含纤维的组合物中可包含至少10重量%,优选至少25重量%的纤维。
该塑料材料的厚度可以为0.1至10毫米,优选0.5至10毫米,优选0.7至8毫米,尤其优选1.0至6毫米。
最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制造这类塑料半成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 提供塑料材料;和
b) 施加至少一层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
该组合物可以借助电泳上漆(Elektrotauchlackieren)、静电喷涂法、流体床烧结、辊式法(例如卷材涂覆)、浇注、喷射、注塑和喷涂、层压、(热)压制、(共)挤出(例如以薄膜形式)连续或不连续地施加,其中优选的是喷涂法和辊式施加法以及薄膜施加法。在此可以在一面或两面上、局部或在整面地施加本发明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干层厚度可以为10至1000微米,优选20至250微米,优选30至150微米。在辊式法中优选的层厚度为5微米至250微米,特别是10微米至50微米。
相应地,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例如以含水或含溶剂的漆料的形式、作为粉末或作为薄膜施加。
如果该组合物以薄膜形式施加,该薄膜优选在该塑料半成品的制造过程中根据薄膜叠加法或熔体直接法或通过层压加工,其中优选的是层压。在此可以使用制造薄膜的已知方法,如薄膜浇注法(例如浇注法)或薄膜吹塑法。薄膜的薄膜厚度优选为10微米至700微米,优选10微米至600微米,更优选30至300微米,特别优选50至150微米。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极其适合于制造薄膜。
根据一个变体,该薄膜在此通过层压直接施加到塑料半成品的坯件上。
在所述薄膜叠加法中,在此将纤维材料(例如铺物(Gelege)、织物、无纺布)和聚合基质材料(例如薄膜形式)的相互叠加的带连续引入经加热的模具,所谓的浸渍段中,并通过热方式熔融。在此,两个外部带的至少一个是由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制成的层,例如薄膜。
图1示例性显示可用于根据薄膜叠加法制造纤维复合半成品的层序,其包含由各种材料制成的交替层。它们包含由基质薄膜40(例如由聚酰胺制成)制成的层和交替布置在基质薄膜40之间的增强半成品42的层。增强半成品42包含用于增强的纤维。在此可能的纤维类型例如是玻璃纤维、碳纤维或芳族聚酰胺纤维。增强半成品的可能类型包括铺物和织物。最后,可以在所描绘的层堆叠体的外部区域(边缘区)中各提供由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制成的改性的边缘薄膜44(边缘层改性的)。
在所谓的熔体直接法中,外部带的至少一个也是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的薄膜。在这种工艺变体的情况下,将最终包围纤维的聚合基质以熔体形式直接引入浸渍段的经调温的模具中。该方法也可用于粉末。
在熔体直接法中,将由增强半成品42和改性的边缘薄膜44制成的层以图2中描绘的次序引入间歇压机单元中。还经由塑化单元引入由聚酰胺制成的塑料熔体46。
图1和2中描绘的结构,特别是层序和由增强半成品42和基质薄膜40制成的层的数量可变并可顺应各自的要求。对本发明的目的而言,重要的是,在一面或两面上通过层压由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制成的改性的边缘薄膜44而实现该纤维复合半成品的边缘层改性。
任选地,此后接着其它工艺分部,例如修整(Konfektionierung)、任选预成型等以制造最终完成的塑料半成品。
混合部件
本发明的塑料-金属混合部件的第一实施方案中包含至少一种金属和至少一种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本发明的组合物在此充当该混合部件的塑料。在这一实施方案中,式(I)的添加剂合并到该混合部件的塑料中。
本发明的塑料-金属混合部件的第二实施方案中包含至少一种金属和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塑料半成品。该塑料半成品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优选一个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的涂层,其充当塑料半成品和金属之间的增粘剂。
本发明的塑料-金属混合部件的第三实施方案中包含至少一种被充当塑料半成品和金属之间的增粘剂的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涂覆的金属和包含选自聚酰胺、它们的混合物和聚芳基醚酮的聚合物的塑料材料。
作为混合部件的塑料的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无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塑料材料和该混合部件的塑料半成品统称为混合部件的塑料组件。
借助增粘添加剂将混合部件的金属基底材料配合地接合到塑料组件上。进一步地,可将该塑料组件借助热塑性塑料压制法压制到金属或金属半成品上和/或进行成型。本发明也提供该方法。
在本发明的塑料-金属混合部件的第一或第三实施方案中,还可以通过注塑或挤出法或通过热压将塑料组件,例如该聚合物组合物施加到金属上,并使该金属与该组合物物理和/或化学接合。
在第二实施方案中,可以提供塑料半成品并借助常规方法,如热压、焊接或冲压接合。
然后可以在120℃至450℃,优选150℃至230℃下对该金属和塑料的组合施以热处理(热调节)5分钟至70分钟,优选10分钟至60分钟,以提高接合粘附性和交联程度。由此实现该组合物与金属的材料配合的接合。这样获得的混合部件在可预涂覆的金属和塑料之间具有耐久的接合,并表现出高的机械负荷能力和动态负荷能力。该组合物由此热固化。本发明也提供这种方法。
设定所示温度以抑制所用材料的分解。这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借助简单的预备试验测定。
该塑料组件和金属的材料是通过组合物的涂层至少部分得相互接合的。
还可以在塑料组件和金属之间引入另外一层本发明的组合物作为增粘剂。
本发明的混合部件还可与一种或多种材料C接合。其它材料C可以借助形状配合(Formschluss)、力配合(Kraftschluss)或材料配合(Stoffschluss)与本发明的混合部件接合,其中任选可以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或基于共聚酰胺的热熔胶作为增粘剂。
材料C可选自塑料、金属、陶瓷物料、木材、玻璃、复合材料、纺织纤维和由纺织纤维制成的成品织物。优选的材料C是塑料、金属和纤维复合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混合部件的制造方法。在此,金属如上所述通过材料配合的方式与塑料组件接合。
如果使用材料C制造扩展的混合部件,可以首先制造混合部件。然后可将材料C施加到或放置在该混合部件上并与该混合部件接合。或者,材料C、金属和塑料组件可以一起(在一个步骤中)接合以制造扩展的混合部件。
在该混合部件或扩展的混合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将各种制造步骤,如模制或成型或切削加工相互组合,并在一个工艺步骤中(集成制造)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作为增粘剂,特别用于塑料半成品的用途。该组合物还可用作包含金属和该聚合物组合物作为塑料组件或包含金属和塑料半成品的混合部件的增粘剂。该聚合物组合物还可以以薄膜形式(作为薄膜)使用。
本发明的混合部件例如用于机械工程和设备建造、车辆建造、航空工业、铁路建造、电子学或电气工程。典型用途是在汽车内饰、保险杠、承载车身结构的领域中、作为框架部件和车身部件,如前端承载件、门组件、顶组件、地板组件或底盘组件或作为电子产品外壳。同样合适的应用领域是在房屋建造和建筑领域中的窗户和门的框架、型材、立面元件或导轨。
均聚酰胺
该聚合物组合物和该纤维复合材料的优选聚酰胺(PA)选自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13、聚酰胺614、聚酰胺106、聚酰胺1010、聚酰胺1012、聚酰胺1212、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邻苯二甲酰胺和基于这些聚酰胺的混合物。特别优选的聚酰胺选自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1010、聚酰胺12和它们的混合物。
均聚酰胺还包括光学透明聚酰胺。光学透明聚酰胺包括包含线性脂族二羧酸和脂环族二胺的微晶聚酰胺、包含线性脂族二羧酸和脂环族二胺和任选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的非晶聚酰胺、包含对苯二甲酸和脂环族或支化脂族二胺和任选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的非晶聚酰胺、或包含间苯二甲酸和脂环族或线性或支化脂族二胺和任选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的非晶聚酰胺。合适的光学透明聚酰胺是例如由十二烷二酸和4,4'-双(氨基环己基)甲烷的异构体混合物、由对苯二甲酸和2,2,4-和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的异构体混合物、由十二烷二酸和3,3'-二甲基-4,4'-双(氨基环己基)甲烷的异构体混合物、由十二内酰胺、间苯二甲酸和3,3'-二甲基-4,4'-双(氨基环己基)甲烷的异构体混合物、或由十四烷二酸和3,3'-二甲基-4,4'-双(氨基环己基)甲烷的异构体混合物制成的酰胺。例如在DE-A-102007062063或WO-A-2008025729中描述了这种聚酰胺。光学透明聚酰胺可例如以商品名Trogamid(Evonik,德国)、Grilamid(EMS-Chemie,德国)或Durethan(Lanxess,德国)获得。
共聚酰胺
可以由酰胺单体和共聚单体制造该共聚酰胺。通过该共聚单体优选获得具有95℃至175℃的熔点的共聚酰胺。
该酰胺单体优选选自十二内酰胺、氨基十一烷酸(Amionoundecansäure)或其混合物。特别优选的是基于十二内酰胺的共聚酰胺。
该共聚单体优选选自脂族或脂环族二胺、脂族或脂环族二羧酸、内酰胺及其混合物。该共聚单体优选互相独立地包含4至18个C原子。合适的二羧酸是例如己二酸、癸二酸或十二烷二酸。合适的二胺是例如六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胺和十二亚甲基二胺。内酰胺如己内酰胺同样可用作共聚单体。
优选的共聚单体是己内酰胺和由己二酸和六亚甲基二胺优选以1:1的质量比制成的聚合物。
通过二胺的过量胺基团产生具有反应性氨基端基的共聚酰胺。
该共聚酰胺的胺值优选为75至400 mmol/kg。
该共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5000至70000 g/mol(借助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照聚苯乙烯标样测量)。相对溶液粘度优选为1.2至1.8(根据ISO 307测定)。
该共聚酰胺可以以溶液、分散体或粉末形式用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其中优选的是粉末形式。合适的溶剂是例如间甲酚。
可以例如通过研磨获得粉末形式,其中粒径优选< 200微米,优选< 100微米,特别优选< 70微米(筛分分析)。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除共聚酰胺外还包含至少一种环氧组分和至少一种封端的多异氰酸酯。
优选以2.5至10重量%,优选4至6重量%的含量包含环氧组分,在每种情况下基于共聚酰胺的总重量计。
封端的多异氰酸酯的含量优选为2.5至15重量%,更优选4至6重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共聚酰胺的总重量计。
该环氧组分的环氧指数通常为1至2当量/kg。所用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重量可以为400至4000 g/mol,优选700至3000 g/mol,优选875至1000 g/mol(根据SMS 2026测定)。
合适的环氧树脂的OH基团含量优选为2000至4500 mmol/kg,优选2300至4000mmol/kg(SMS 2367的方法)。
基于二醇、多元醇或二羧酸的化合物可以例如用作环氧组分,其中优选的是二醇,特别优选的是相应的酚-二醇衍生物。非常特别优选的酚-二醇衍生物是双酚,特别是双酚A。该环氧组分通常通过与表氯醇的反应获得。
合适的环氧树脂的密度为1至1.3 kg/L,优选1.15至1.25 kg/L(25℃;根据ASTMD792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以为20℃至100℃,优选25℃至90℃,优选40℃至60℃,特别优选45至55℃(根据ASTM D3418测定)。熔融范围通常为45℃至150℃(根据DIN53181)。合适的环氧树脂可例如以EPIKOTE Resin的名称,例如EPIKOTE Resin 1001或1009获自Hexion Specialty Chemicals, Inc.。
该共聚酰胺还可以优选以环氧树脂总重量的3至6重量%的含量包含固化剂,如双氰胺(DCD)。为了加速固化,可以加入脲衍生物,如灭草隆或非草隆,由此可以降低固化温度和/或缩短固化时间。
该封端的多异氰酸酯组分可以是芳族、脂族或脂环族的,其中优选的是脂族或脂环族多异氰酸酯。异氰酸酯的封端剂,如肟、酚或己内酰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为了封端,多异氰酸酯组分优选呈脲二酮的形式。典型实例以VESTAGON的名称由EvonikIndustries,德国出售。
该组合物可包含自交联或外部交联的粘合剂(关于术语“粘合剂”,参考RömppLexikon Lacke und Druckfarben, Georg Thieme Verlag, Stuttgart, New York,1998, Bindemittel, 第73和74页)。对本发明而言,术语“自交联”是指与自身进行交联反应的粘合剂性质。其前提条件是在粘合剂中包含互补的反应性官能团,其互相反应并由此导致交联。或者,该粘合剂包含“与自身”反应的反应性官能团。相反,称为外部交联的是如下的粘合剂体系,其中一种类型的互补反应性官能团存在于粘合剂中,另一类型存在于固化剂或交联剂中。关于此处的补充信息,参考Römpp Lexikon Lacke und Druckfarben,Georg Thieme Verlag, Stuttgart, New York, 1998, Härtung, 第274至276页,特别是第275页的下部。
该组合物还可包含选自石墨、炭黑、锌粉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的导电物质,由此产生导电组合物。
可以为包含导电聚合物组合物涂层的混合部件配备阴极电泳漆(KTL)。当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时,与施加KTL前的粘附性相比,在此可产生至少20%的残余粘附性。残余粘附性通常为至少5 mPa至30 mPa(测定方法:见实施例)。如果尝试直接压制由纤维复合材料和金属制成的混合部件或作为第三组件使用未改性的聚酰胺材料作为用于接合的中间层,可能发生粘附性的完全损失。
该组合物还可包含着色剂,优选颜料。还可包含功能颜料,如防腐蚀颜料。
合适的共聚酰胺例如可由Evonik Industries, 德国以VESTAMELT的名称获得。可提到的实例是X1027-P1、X1038-P1、X1316- P1和X1333-P1型。
除共聚酰胺外还可包含如EP-A-1065236中所述的由多胺和形成聚酰胺的单体,如内酰胺和/或ω-氨基羧酸制成的接枝共聚物:
该接枝共聚物中的氨基浓度优选为100至2500 mmol/kg。
可用作多胺的物质类别例如如下:
- 聚乙烯胺(Römpp Chemie Lexikon, 第9版, 第6卷, 第4921页, Georg ThiemeVerlag Stuttgart 1992);
- 由交替的聚酮制成的多胺(DE-OS 196 54 058);
- 树枝状聚合物,例如
((H2N-(CH2)3)2N-(CH2)3)2-N(CH2)2-N((CH2)2-N((CH2)3-NH2)2)2
(DE-A-196 54 179)或
三(2-氨基乙基)胺、N,N-双(2-氨基乙基)-N',N'-双[2-[双(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1,2-乙烷二胺、
3,15-双(2-氨基乙基)-6,12-双[2-[双(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9-[2-[双[2-双(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乙基]3,6,9,12,15-五氮杂十七烷-1,17-二胺(J. M.Warakomski, Chem. Mat. 1992, 4, 1000 - 1004);
- 可通过4,5-二氢-1,3-噁唑的聚合和随后的水解制成的线性聚乙烯亚胺(Houben-Weyl, 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 第E20卷, 第1482-1487页, GeorgThieme Verlag Stuttgart, 1987);
- 可通过氮杂环丙烷的聚合获得的支化聚乙烯亚胺(Houben-Weyl, Methodender Organischen Chemie, 第E20卷、第1482 - 1487页, Georg Thieme VerlagStuttgart、1987),其通常具有下列氨基分布:
25至46%伯氨基,
30至45%仲氨基,和
16至40%叔氨基;
- 聚丙烯亚胺。
在优选情况下,该多胺的数均分子量Mn为最多20000 g/mol,优选最多10000 g/mol,特别最多5000 g/mol(测定方法,见上文)。
用作形成聚酰胺的单体的内酰胺和/或ω-氨基羧酸包含4至19个碳原子,特别是6至12个。特别优选使用ε-己内酰胺和十二内酰胺和/或相关的ω-氨基羧酸。C12与C6单元的摩尔比优选为4:1至1:4。共聚酰胺与接枝共聚物的质量比优选为19:1至1:1。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该官能化聚烯烃是基于聚丙烯的。但是,乙烯/C3-C12-α-烯烃共聚物也合适。所用C3-C12-α-烯烃的实例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或1-十二烯。该乙烯/C3-C12-α-烯烃共聚物还可包含最多大约10重量%的烯烃二烯,如次乙基降冰片烯或1,4-己二烯。优选的是酸酐基团用于官能化,它们以已知方式通过主链聚合物与不饱和二羧酸酐或不饱和二羧酸的热或自由基反应引入。合适的试剂的实例是马来酸酐或衣康酸酐。以这种方式接枝该官能化聚烯烃总重量的0.1至4重量%,这也可以使用另一单体,如苯乙烯进行。
马来酸接枝的聚烯烃广泛用于工业用途,特别是用于抗冲韧性的改性或作为共混物和机械增强的系统中的增容剂(Polymer, 2001, 42, 3649-3655和引用的文献)。所提到的资料也举例描述了这种官能化聚烯烃的制造。
官能化聚烯烃的典型代表是基于聚丙烯的、酸酐接枝的Admer QB 520 E(MitsuiChemicals)。原则上也可以使用来自Kometra的更易流动的用马来酸接枝的聚丙烯(例如SCONA TPPP 8012)。
另一官能化可能性是未官能化的聚烯烃与包含环氧基或羧酸酐基团的反应性增容剂的熔体混合。典型实例是由乙烯、一种或多种非反应性丙烯酸类单体与马来酸酐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构成的共聚物。Lotader AX8900 (Arkema)是具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单元的典型代表。
聚酰胺组分与聚烯烃组分的比率优选为9:1至2:3。
上述共聚酰胺可充当热熔胶。
聚芳基醚酮
作为本发明的组合物的聚合物的聚芳基醚酮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它们可通过下列通用结构(IV)表示:
其中指数x和y可以互相独立地采用1至10的值。
特别优选的是聚醚醚酮(PEEK),其中x = 2且y = 1。
式(IV)的聚芳基醚酮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0至30000。借助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照苯乙烯校准标样测定分子量。在23℃下在四氢呋喃中以5 g/L的含量制备样品。柱: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流动相: 四氢呋喃;流速: 1 mL/min;检测: 折光指数;内标: 乙基苯。
纤维增强
该纤维可在基质中具有取向或没有取向,优选具有取向。包含取向纤维的纤维复合材料的实例是UD铺物、UD带(UD = 单向)或织物。无取向纤维例如包含于无纺布中。
该纤维-塑料复合件还可以是纤维-基质半成品的形式。这些可以是预浸渍的。预浸渍的纤维-基质半成品可以是板、带或束的形式。
热塑性半成品包括例如玻璃毡增强的热塑性塑料(GMT)、短或长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塑料(KFG或LFG)或热塑性塑料预浸渍的纤维(预浸料)。板形式的热塑性预浸料也被称作有机板(参见Tagungsband zur Fachtagung “ThermoplastischeFaserverbundkunststoffe”,2013年5月15-16日,Fürth,Carl Hanser Verlag München2013, ISBN 978-3-446-43864-4, 第5、13和17页)。
可以对该纤维复合材料施以修剪、成型或变形。该成型或变形可以在施加该组合物之前或之后进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由上述纤维和基质制成的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
金属
合适的金属的实例是含铁合金,如钢、铝、铜、镁、钛以及上述金属的合金。优选的金属是钢、钛、铝以及上述金属的合金,特别优选的是钢和铝和铝合金。该金属也可以是泡沫形式或可以以蜂窝结构存在。
优选的钢是非合金钢或不锈钢。具有保护涂层的钢特别优选。合适的涂层是例如由锌、铝-硅、铝-锌、锌-铝、锌-铁或锌-镁制成的涂层,其中优选的是铝-硅、锌-铝和锌。例如在钢信息中心, Stahl-Zentrum, Dusseldorf, 德国,2010年出版的手册“Schmelztauchveredeltes Band und Blech”中规定了该涂层的组成。
在施加该纤维复合材料(其任选包含添加剂)之前,可以对该金属施以修剪、成型或变形。
该金属的成型或变形可以在施加该组合物之前或之后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被至少一种本发明的组合物涂覆的金属基底。该基底可以例如是金属半成品或金属模制品。该基底优选是金属带、金属板、金属型材、金属浇铸件或金属丝。
在施加该组合物之前,可以例如借助研磨、刷拭或喷砂进行表面的机械粗糙化。
在施加该组合物之前,可以将用于表面预处理的转化层完全或部分地施加在该金属上。该金属可以在预处理之前清洁,或已具有金属保护涂层。金属清洁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
粗糙化和转化可以互相组合。
该预处理可以使用转化剂进行。转化剂通常以水溶液形式使用。可用的转化剂是可购得的钝化剂和用于转化处理的产品,例如磷化剂,如锌系磷化剂、铁系磷化剂以及包含钛酸盐或锆酸盐的含磷酸溶液。从技术角度看,同样可以使用铬化剂,但这些较不优选,因为它们对健康有害的性质。
还可以通过无定形硅酸盐的火焰热解沉积在该金属的表面上,获得转化层。使待处理的表面经过已计量添加了含硅物质(前体)的气体火焰的氧化区。该前体燃烧,残留物以无定形硅酸盐形式作为层厚度大约20至40纳米的牢固附着层沉积在表面上。
由操作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射流或由燃烧气体产生火焰射流(这用于涂覆该表面),以处理表面,其中将至少一种前体材料引入操作气体和/或等离子体射流、或燃烧气体和/或火焰射流中并在等离子体射流或火焰射流中反应,其中前体中至少一种的至少一种反应产物沉积在该表面上和/或在至少一个位于该表面上的层上。例如在DE-A-102009042103中描述了这种方法。
如果该金属表面具有例如通过无定形硅酸盐的火焰热解沉积获得的硅酸盐表面,优选的是包含式(II)或(IV)的基团或基团(III)和(IV)的混合物的添加剂,其中特别优选的是基团(III)和(IV)的混合物。
在磷化的金属表面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具有基团(II)或(III)或基团(III)和(IV)的混合物的添加剂,其中特别优选的是(II)或基团(III)和(IV)的混合物。
在铬化的金属表面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具有基团(II)或(IV)或基团(III)和(IV)的混合物的添加剂,其中特别优选的是基团(II)或基团(III)和(IV)的混合物。
实施例
如果下文以%提供数据,除非另行说明,这些是以重量%计的数据。在组合物的情况下,除非另行说明,%数据基于整个组合物计。如果下文给出平均值,除非另行说明,这些是质量平均值(重量平均值)。如果下文给出测量值,除非另行说明,在101325 Pa的压力和25℃的温度下测定这些测量值。
增粘添加剂
在挤出机中使用式(I)的增粘添加剂
MaM'bDcD'd  (I)
其中R = 甲基。
表1: 所用的根据式(I)的添加剂
a b c d R'
OMS 1 0 2 18 0 II
OMS 2 2 0 89 7 II
OMS 3 2 0 43 5 II
OMS 4 2 0 73 25 II
OMS 5 0 2 16 2 II
OMS 6 0 2 18 0 III
OMS 7 0 2 18 0 IV
OMS 8 0 2 16 2 III、IV
OMS 9 2 0 73 25 III
OMS 10 2 0 73 25 IV
OMS 11 2 0 100 20 III
OMS 12 2 0 40 10 III、IV
化合物OMS 8和OMS 12具有1:1摩尔比的基团III和IV。在OMS 8中,基团III包含于式成分M'中,且基团IV包含于式(I)的成分D'中。
聚合物组合物制造的一般规程
在聚合物组合物的制造过程中,该添加剂通过液体计量加入直接并入聚酰胺中或作为母料以固体形式引入。
在液体计量加入(例如来自Movacolor, NL)的情况下,将该添加剂在挤出段的前1/3内均匀混入(该聚合物组合物总重量的0.5至20重量%)。在高粘性添加剂的情况下,如果需要,使用具有可加热的供应线路和可加热的进料容器(Vorlagegefäß)的泵。
或者,制造该添加剂在聚酰胺中的50%母料。使用单独进料器将该母料计量加入到挤出段的主入口,在此处也引入适当的聚酰胺。如果使用母料,用“MB”表示该添加剂。
挤出机中的温度分布对应于相应聚酰胺的制造商的推荐。如果水分含量高于0.1重量%,任选将该聚酰胺预干燥。取决于添加剂的百分比和其粘度以及取决于所用聚合物,该聚合物组合物以3至10千克/小时的机器功率来加工。
所用的本发明的添加剂在聚酰胺中的分布品质直接由从挤出机头中排出时的条的外观评估。如果该条均匀不含气泡并且该条不断裂且该条的厚度变化不大于20%,推定该添加剂在聚酰胺中均匀分布。这种状况在下列实施例中被表征为“OK”;如果在表中没有录入,这意味着没有制造这些组合物。
使用下列基于所用聚酰胺(PA)的聚合物组合物:
聚酰胺1 – PA 612 Vestamid DX 9300 (Evonik Industries AG, DE)
聚酰胺2 – PA 12 Vestamid L1901 (Evonik Industries AG, DE)
聚酰胺3 – PA 1010 Vestamid Terra DS 18 (Evonik Industries AG, DE)
聚酰胺4 – PACM Trogamid CX 7323 (Evonik Industries AG, DE)
聚酰胺5 – PPA Vestamid HTPlusM3000 (Evonik Industries AG, DE)
聚酰胺6 – PA 6 Durethan B 30S (Lanxess AG, DE)
聚酰胺7- PA 66 Durethan A30S (Lanxess AG, DE)。
表2a: 借助添加剂的液体计量加入制成的聚合物组合物
组合物 0.5% 1% 2% 4% 10% 18%
PA1/OMS 1 OK OK OK OK OK OK
PA1/OMS 2 OK OK OK OK OK OK
PA1/OMS 3 OK OK OK OK
PA1/OMS 4 OK OK OK OK
PA1/OMS 5 OK OK OK OK
PA1/OMS 6 OK OK OK OK OK OK
PA1/OMS 7 OK OK
PA1/OMS 8 OK OK
PA1/OMS 9 OK OK
PA1/OMS 10 OK OK
PA1/OMS 11 OK OK
PA1/OMS 12 OK OK
PA2/OMS 4 OK OK OK
PA2/OMS 7 OK OK OK
PA2 /OMS 8 OK OK OK
PA2/OMS 9 OK OK OK
PA2/OMS 10 OK OK OK
PA3/OMS 4 OK OK OK
PA3/OMS 8 OK OK OK
PA3/OMS 12 OK OK OK
PA4/OMS 4 OK OK OK
PA4/OMS 8 OK OK OK
PA4/OMS 11 OK OK OK
PA5/OMS 4 OK OK OK
PA5/OMS 8 OK OK OK
PA5/OMS 12 OK OK OK
PA6/OMS 1 OK OK OK
PA6/OMS 4 OK OK OK
PA6/OMS 12 OK OK OK
PA7/OMS 1 OK OK OK
PA7/OMS 4 OK OK OK
PA7/OMS 12 OK OK OK
表2b: 通过使用添加剂在相应聚合物中的50%母料(MB)制成的聚合物组合物
组合物 2% 4% 6% 8% 10%
PA1/OMS MB 1 OK OK OK OK OK
PA1/OMS MB 2 OK OK OK OK OK
PA1/OMS MB 3 OK OK
PA1/OMS MB 4 OK OK
PA1/OMS MB 5 OK OK
PA2/OMS MB 4 OK
PA2/OMS MB 8 OK
PA2/OMS MB 6 OK
PA2/OMS MB 10 OK
PA2/OMS MB 12 OK
制成的所有聚合物组合物满足所提到的品质标准并因此被标作“OK”,因为它们适合进一步加工成薄膜或粉末或用于直接包覆喷涂(Überspritzen)的配混料。
由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制造薄膜
在浇注法中制造薄膜,所谓的浇注薄膜,其层厚度为50至600微米(来自Collin的浇注薄膜设备)。通过该薄膜的各各区域中的层厚度的测量和比较,评估薄膜的品质,其中小于15%的层厚度变化在下列应用实施例中被标作OK。
为了测定厚度,借助来自Mitutoyo的数字外径测微计在7至9牛顿的闭合力下在来自该材料中心的30 cm × 30 cm样品的五个任意随机选择的位置处测定。
不要求由该聚合物组合物制成的所得薄膜是透明的;相反,其可以具有不透明外观。
表3: 薄膜 - 聚合物组合物和厚度
未给出的数值表明没有研究这些薄膜。可以看出,制成的所有薄膜满足所提到的品质标准。
基于薄膜的纤维复合半成品的制造
将制成的薄膜根据薄膜叠加法或熔体直接法进一步加工成纤维复合半成品。
用于进行这两种方法的设备工程的设计包含用于引入材料的单元、具有浸渍和接合性段的间歇压机以及下游的辊轧机和修整单元。引入材料包括各自方法中所用的各个聚酰胺薄膜和纺织半成品如织物或铺物的卷架。在熔体直接法的情况下,还可存在用于用塑料熔体直接浸渍的塑化单元。浸渍和接合单元(其中将引入的薄膜、纺织半成品和任选的熔体合并在一起)由间歇压机单元预定。这种设备是公知的,参见例如来自Neue MaterialienFürth GmbH的出版物。
可以在三点弯曲试验中表征该纤维复合半成品的性质。例如,由用作改性的边缘薄膜44的厚度150微米的薄膜形式的下列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制造具有尤其可获自Lange+Ritter的GF和CF垫的纤维复合半成品。在此使用交替的层构造,其中其余的聚合物层/薄膜层各自是不含式(I)的添加剂的该聚合物。在层构造结束时,压制该材料(使用来自Gibitre的压机,该模具在20巴的力下在260℃的温度下保持关闭3分钟)。在纤维复合半成品部件在标准气候下储存7天后,对该样品施以三点弯曲试验。下表在基于GF的半成品的抗拉强度大于300 MPa的情况下将它们表征为“OK”,并在基于CF的半成品的抗拉强度大于500MPa的情况下将它们表征为“OK”。
材料1: 玻璃织物92140 - FK 800 390
材料2: 玻璃织物92125 - FK 800 280
材料3: 玻璃织物92110 - FK 800 163
材料4: 碳纤维织物02C160K – 4 × 4线
材料5: 碳纤维织物02C245K – 6 × 6线
材料1-5可获自Lange+ Ritter GmbH, DE。
PA2用于不充当边缘薄膜的层。
表4: 基于薄膜的纤维复合半成品的抗拉强度
边缘薄膜44 GF 三点弯曲试验 CF 三点弯曲试验
PA2/2% OMS 4 材料1 OK 材料4 OK
PA2/4% OMS 4 材料1 OK 材料4 OK
PA3/2% OMS 4 材料1 OK 材料4 OK
PA3/4% OMS 4 材料1 OK 材料4 OK
PA2/2% OMS 4 材料2 OK 材料5 OK
PA2/4% OMS 4 材料2 OK 材料5 OK
PA3/2% OMS 4 材料2 OK 材料5 OK
PA3/4% OMS 4 材料2 OK 材料5 OK
PA2/2% OMS 4 材料3 OK
PA2/4% OMS 4 材料3 OK
PA2/2% OMS 4 材料3 OK
PA2/4% OMS 4 材料3 OK
混合部件的制造方法
下面描述混合部件的实施例。通过以薄膜形式或以小于100微米的细度为99.5%的所述聚合物组合物的粉末形式使用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将这两个部件接合后,测定金属和纤维复合半成品之间的接合力。在此,在制成后24小时在拉伸试验中测量粘附性。
在此描述该复合件的制造。将金属基底(基底1)放置在平坦区域上。然后切出面积为2.5 cm × 7.5 cm的薄膜并且在总长度为20厘米的金属的一端齐平放置。或者,可以使用100微米粉末代替该薄膜,然后将产生所需厚度的量铺撒到刚上述的区域上。该区域在此被掩模覆盖,以使区域精确地被正确的重量覆盖。然后放置第二个基底(基底2)以使基底2精确地终结于该基底1区域中的距边缘7.5厘米的薄膜或粉末的边缘上。由于20厘米的基底2此时同样伸出12.5厘米,可以在拉伸试验中用Zwick机器的一个钳板夹住金属基底1,而另一钳板夹住基底2。
在该拉伸试验中测量力。此表中的值是3次测定的平均值。
使用各种市售金属,其可以下列名称获自Rocholl GmbH, DE:
金属1 钢 试验钢DC04 1.5 mm
金属2 钢 热浸镀锌(Hot-dip galvanised)Test Steel,来自DOW
金属3 钢DC01ZN140 + SiO2
金属4 钢DC01ZN140 + SiO2 + HV
金属5 钢DC01 ZE 25/25(电镀锌)
金属6 钢DX 51S + Z275(热浸镀锌)
金属7 铝EN-AW 5754 + SiO2
金属8 铝EN-AW 5754 + SiO2 + HV
金属9 铝AW 5754 + Alodine 1227 (铬化)
金属10 钢DC 4
后缀“SiO2”: 借助火焰热解沉积的表面的硅化(Silikatisierung)(来自Sura,DE的Pyrosil工艺)
后缀“HV”: 来自Sura, DE的改性的氨基硅烷作为增粘剂。
所用纤维半成品是来自Lanxess/Bond Laminates, DE的Tepex® dynalite 102-RG600(x)/47%粗纱。使用具有2重量%的式(I)的添加剂的材料以举例说明可实现的力。
表5: 混合部件的抗拉强度
金属 聚合物组合物 以MPa计的抗拉强度
1 PA1 n.b.
3 PA1 n.b.
7 PA1 n.b.
1 粉末形式的PA1/OMS 2 62
2 粉末形式的PA1/OMS 2 54
3 粉末形式的PA1/OMS 2 49
4 粉末形式的PA1/OMS 2 57
5 粉末形式的PA1/OMS 2 65
6 粉末形式的PA1/OMS 2 52
7 粉末形式的PA1/OMS 2 51
8 粉末形式的PA1/OMS 2 65
9 粉末形式的PA1/OMS 2 78
10 粉末形式的PA1/OMS 2 62
9 粉末形式的PA1/OMS 9 56
9 粉末形式的PA1/OMS 10 72
9 粉末形式的PA1/OMS 8 61
3 粉末形式的PA1/OMS 9 62
3 粉末形式的PA1/OMS 10 75
3 粉末形式的PA1/OMS 8 58
7 粉末形式的PA1/OMS 9 48
7 粉末形式的PA1/OMS 10 57
7 粉末形式的PA1/OMS 8 51
1 PA3 122
9 PA3 115
1 粉末形式的PA3/OMS 4 165
1 粉末形式的PA3/OMS 8 161
1 粉末形式的PA3/OMS12 154
3 粉末形式的PA3/OMS 4 152
3 粉末形式的PA3/OMS 8 165
3 粉末形式的PA3/OMS12 167
7 粉末形式的PA3/OMS 4 148
7 粉末形式的PA3/OMS 8 161
7 粉末形式的PA3/OMS12 171
9 粉末形式的PA3/OMS 4 185
9 粉末形式的PA3/OMS 8 160
9 粉末形式的PA3/OMS12 164
1 薄膜形式的PA6/OMS 1 54
1 薄膜形式的PA6/OMS 4 63
1 薄膜形式的PA6/OMS 12 77
10 薄膜形式的PA6/OMS 1 59
10 薄膜形式的PA6/OMS 4 73
10 薄膜形式的PA6/OMS 12 65
上表中的缩写“n.b.”是指由于混合部件在从压机中取出时不具有粘附性并因此无法进行抗拉强度试验,无法测定力。

Claims (15)

1.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
a) 50至99.7重量%的选自聚酰胺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和
b) 0.3至2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式(I)的添加剂:
MaM'bDcD'd  (I)
其中
M = [R3SiO1/2]
M' = [R'R2SiO1/2]
D = [R2SiO2/2]
D' = [R'RSiO2/2]
其中各R互相独立地选自H、具有1至12个C原子的烷基和苯基,且
R'选自式(II)、(III)或(IV)的基团,
其中(II)是烷基氨基
其中x = 1至20且R''选自H和具有1至12个C原子的烷基,
(III)是(三烷氧基甲硅烷基)亚甲基
其中R'''是具有1至4个C原子的烷基,
且(IV)是环氧环己基烷基
其中y = 1至4,
其中指数的定义如下:
a = 0至2
b = 0至2
c = 10至500
d = 0至50
a + b = 2且
b + d ≥ 2,
且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所有成分的含量总计为100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R是甲基或苯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指数a + c之和与指数b+d之和的比率(a+c)/(b+d)为2至5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指数c的定义为:c = 15至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i) 在b = 2的情况下,指数d的定义是:d = 0至20;且
(ii) 在b = 0的情况下,指数d的定义是:d = 2至2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包含0.5至10重量%的增粘添加剂。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选自氨基羧酸类型的均聚酰胺、二胺-二羧酸类型的均聚酰胺、共聚酰胺及其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选自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1010、聚酰胺12及其混合物。
9.包含金属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聚合物组合物的混合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混合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和所述聚合物组合物之间布置至少一个另外的聚合物组合物层作为增粘剂。
11.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聚合物组合物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平均厚度为10微米至600微米。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薄膜,其特征在于式(I)的增粘添加剂至少局部地在该薄膜的边界面处富集。
13.包含选自聚酰胺的至少一种聚合物作为塑料材料的塑料半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材料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至少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聚合物组合物涂覆。
14.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3的塑料半成品的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a) 提供塑料材料;
b) 施加至少一层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聚合物组合物。
15.包含金属和根据权利要求13的塑料半成品的混合部件。
CN201580028516.XA 2014-03-31 2015-03-31 用于金属-塑料混合部件的增粘剂 Active CN106459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06022.2 2014-03-31
DE102014206022.2A DE102014206022A1 (de) 2014-03-31 2014-03-31 Metall-Kunststoff-Hybridbauteil
PCT/EP2015/057080 WO2015150409A1 (de) 2014-03-31 2015-03-31 Haftvermittler für metall-kunststoff-hybridbautei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9491A CN106459491A (zh) 2017-02-22
CN106459491B true CN106459491B (zh) 2018-05-04

Family

ID=52814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8516.XA Active CN106459491B (zh) 2014-03-31 2015-03-31 用于金属-塑料混合部件的增粘剂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6575B2 (zh)
EP (1) EP3010971B1 (zh)
JP (1) JP6345269B2 (zh)
KR (1) KR101791375B1 (zh)
CN (1) CN106459491B (zh)
BR (1) BR112016022220B1 (zh)
DE (1) DE102014206022A1 (zh)
MX (1) MX352385B (zh)
RU (1) RU2636720C1 (zh)
WO (1) WO20151504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18597A1 (de) * 2015-10-30 2017-05-04 Salzgitter Flachstahl Gmbh Metall/Kunststoff-Verbundbautei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Verbundbauteils
DE102015222412A1 (de) * 2015-11-13 2017-05-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Gussbauteil mit Folienüberzu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102018207205A1 (de) * 2018-05-09 2019-11-14 Thyssenkrupp Ag Hybrides Stahl-Kunststoffgehäuse für Leistungselektronik
US11446884B2 (en) * 2018-10-29 2022-09-20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component which is two-dimensional in regions from a fibre composite materia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5861A (zh) * 2002-05-29 2005-09-07 陶氏康宁公司 有机聚硅氧烷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EP1820832A1 (de) * 2006-02-15 2007-08-22 Goldschmidt GmbH Organisch modifizierte Siloxane und deren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Zubereitungen für wasserabweisende Imprägnierungen für mineralische Baustoffe
EP1900786A1 (de) * 2006-06-13 2008-03-19 Evonik Goldschmidt GmbH Kationisch strahlenhärtende Controlled Release Beschichtungsmass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3351A (en) * 1968-12-31 1974-05-28 Hercules Inc Priming composition
DE2118796A1 (de) 1971-04-17 1972-11-02 Schering Ag, 1000 Berlin Und 4619 Bergkamen Schmelzhaftkleber
DE2545874C2 (de) 1975-10-14 1982-11-11 Plate Bonn Gmbh, 5300 Bonn Heißsiegel-Schmelzklebstoff und dessen Verwendung
DE3445032A1 (de) * 1984-12-11 1986-06-19 Saurer-Allma Gmbh, 8960 Kempten Spulenhalter
DE3545032C1 (de) 1985-12-19 1990-01-25 Inventa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ormkoerpern aus thermoplastischen Polyamiden
DE3641497A1 (de) * 1986-12-04 1988-06-16 Basf Ag Thermoplastische formmassen auf der basis von polyamiden und polyaryletherketonen
JP3302729B2 (ja) 1992-07-30 2002-07-15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シリコーン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US5714550A (en) * 1995-10-10 1998-02-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lame retardant polyamide-polyphenylene ether compositions
DE19654179A1 (de) 1996-12-23 1998-06-25 Basf Ag H-förmige Polyamide
DE19654058A1 (de) 1996-12-23 1998-06-25 Basf Ag Polymere Polyamine aus alternierenden Polyketonen
ATE250642T1 (de) 1999-06-29 2003-10-15 Degussa Hochverzweigte polyamid-pfropfcopolymere
US6875824B2 (en) * 2003-06-23 2005-04-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ly(arylene ether)/polyamide composition
JP5276789B2 (ja) 2004-01-22 2013-08-28 ダウ・コーニング・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付加硬化性物質との付着性が向上した組成物及びその組成物を含む複合材料製品
JP2006297927A (ja) * 2005-03-25 2006-11-02 Toray Ind Inc 自動車用構造体
DE102006002125A1 (de) * 2006-01-17 2007-07-19 Degussa Gmbh Reaktive Schmelzklebstoffe enthaltende Hybridbauteile
WO2007137830A1 (de) * 2006-05-31 2007-12-06 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 (Switzerland) Gmbh Metall-kunststoff-hybrid-ölwanne
DE102006041138A1 (de) 2006-09-01 2008-03-06 Evonik Degussa Gmbh Verbund aus einer Folie und einem Substrat auf Basis eines amorphen Polyamids
DE102007062063A1 (de) 2007-12-21 2009-06-25 Ems-Patent Ag Transparente Polyamidformmasse
DE102009026988A1 (de) * 2009-05-27 2010-12-02 Evonik Degussa Gmbh Hybridbauteile mit reaktiven Schmelzklebstoffen
DE102009040638A1 (de) * 2009-09-09 2011-05-05 Winkelmann, Felix, Dr. Polymere Werkstoffe mit mineralischen Komponenten
DE102009042103B4 (de) 2009-09-21 2013-01-31 Innovent E.V. Verfahren zur Behandlung einer Oberfläche
DE102010001531A1 (de) 2010-02-03 2011-08-04 Evonik Goldschmidt GmbH, 45127 Neuartige organomodifizierte Siloxane mit primären Aminofunktionen, neuartige organomodifizierte Siloxane mit quaternären Ammoniumfunktionen und das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DE102012200059A1 (de) 2012-01-03 2013-07-04 Thermoplast Composite Gmbh Faserverbundwerkstoffe
DE102013201392A1 (de) 2013-01-29 2014-07-31 Evonik Industries Ag Haftvermittler- und Primer-Zusammensetzungen für Metall-Kunststoff-Hybridbauteile
DE102013201388A1 (de) 2013-01-29 2014-07-31 Evonik Industries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tall-Kunststoff-Hybridbauteils
DE102013213582A1 (de) 2013-07-11 2015-01-29 Evonik Industries Ag Sportschuh umfassend stollen oder stollenaufnahmen
DE102014104513A1 (de) 2014-03-31 2015-10-01 Evonik Degussa Gmbh Polymerzusammensetzung, Faserverbundhalbzeu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5861A (zh) * 2002-05-29 2005-09-07 陶氏康宁公司 有机聚硅氧烷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EP1820832A1 (de) * 2006-02-15 2007-08-22 Goldschmidt GmbH Organisch modifizierte Siloxane und deren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Zubereitungen für wasserabweisende Imprägnierungen für mineralische Baustoffe
EP1900786A1 (de) * 2006-06-13 2008-03-19 Evonik Goldschmidt GmbH Kationisch strahlenhärtende Controlled Release Beschichtungsmass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9491A (zh) 2017-02-22
MX352385B (es) 2017-11-22
EP3010971B1 (de) 2016-08-24
DE102014206022A1 (de) 2015-10-01
BR112016022220A2 (pt) 2017-08-15
KR101791375B1 (ko) 2017-10-27
JP6345269B2 (ja) 2018-06-20
EP3010971A1 (de) 2016-04-27
JP2017511410A (ja) 2017-04-20
RU2636720C1 (ru) 2017-11-27
US20170121503A1 (en) 2017-05-04
MX2016012783A (es) 2017-01-05
WO2015150409A1 (de) 2015-10-08
US10246575B2 (en) 2019-04-02
KR20160132493A (ko) 2016-11-18
BR112016022220B1 (pt)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8390B2 (en) Adhesion promoter compositions and primer compositions for metal-plastic hybrid components
JP6133440B2 (ja) 金属・プラスチックハイブリッド構造部材の製造法
CN106459491B (zh) 用于金属-塑料混合部件的增粘剂
CN103201100B (zh) 重叠注塑的聚酰胺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JP5913520B2 (ja) ポリアミドベースの複合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3068566B (zh) 聚酰胺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1503B (zh) 多层薄膜和由其生产的复合部件
CN110099945A (zh) 可交联性聚酰胺球形粒子的粉末、其制备方法和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用途
CA2248123A1 (en) Polyamide formulations for embossed laminates
CN115916900A (zh) 基于聚酰胺、碳纤维和中空玻璃珠的模塑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9504075B (zh) 改进的纤维增强复合塑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Es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Evonik Operations Limited

Address before: Es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EVONIK DEGUSSA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