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8138A - 气体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气体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8138A
CN106458138A CN201580027140.0A CN201580027140A CN106458138A CN 106458138 A CN106458138 A CN 106458138A CN 201580027140 A CN201580027140 A CN 201580027140A CN 106458138 A CN106458138 A CN 106458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hole
cylindrical
gas passage
combus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71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8138B (zh
Inventor
山下治彦
小峰佑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58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8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8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8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1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with means other than bag structure to diffuse or guide inflation fl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7/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6Soft 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60R21/264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using only solid reacting substances, e.g. pellets, pow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021/26029Ign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1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with means other than bag structure to diffuse or guide inflation fluid
    • B60R2021/2612Gas guiding means, e.g. 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ir Bags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以调整燃烧气体温度的降低效果和烟雾的捕获效果的气体发生器。配置在筒状外壳内的杯构件具有选自在其开口部侧的周壁部形成的第1气体通过孔、在底部侧的周壁部形成的第2气体通过孔、在第1气体通过孔和第2气体通过孔之间形成的第3气体通过孔中的任一部位的气体通过孔。利用选择这些气体通过孔来调整对燃烧气体温度的降低效果和烟雾捕获效果。

Description

气体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气囊装置等、车辆的人员约束装置等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特别是在用于在乘员的侧面展开气囊的气囊系统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由于其安装位置的关系,在乘员的侧面展开气囊的装置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多为细长的圆筒形状。进而,将圆柱形状的壳体朝向与其轴大致铅直的方向、或朝向水平方向而配置在车辆内部。
在US-A No.2008/0078486中,公开了在细长的外壳体12的一端部配置有点火器32,在相反端部设有形成有气体排出口20的扩散器部的气体发生器。
该气体发生器配置有:与点火器32接近并容纳了传爆药24的升压杯23、和形成有开口28a的隔板28。然后,在内壳体14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气体发生剂16。利用该内壳体14,在其与外壳体12之间形成筒状的气体通路。
进一步在内壳体14与具有气体排出口20的扩散器部之间,配置有双重结构的杯构件。在双重结构的杯构件的周壁部,在扩散器部侧附近形成气体通过孔。与外壳体12及内壳体14比较,双重结构的杯构件的轴向的长度大幅变短。
利用点火器32而燃烧的传爆药24产生燃烧产物,该燃烧产物从开口28a进入内壳体14内部,并使气体发生剂16燃烧。
由气体发生剂16产生的气体,通过内壳体14的孔18并穿过外壳体12与内壳体14之间的筒状间隙之后,通过双重结构的杯构件,从扩散器部的气体排出口20排出。
利用内壳体14和双重结构的杯构件,气体的流动以诸如之字形的方式形成,未使用以往那样的过滤器。
在JP-A No.2011-157025的图2中,示出了在筒状外壳10内配置有筒状构件30和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状构件40的气体发生器。
在筒状构件30的周壁部,在轴向的不同位置形成了多个气体通过孔37,而在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状构件40的周壁部在轴向的相同位置形成了多个连通孔40c。
与筒状外壳10及筒状构件30比较,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状构件40的轴向的长度大幅边短。
在第1燃烧室20和第2燃烧室25产生的燃烧气体,一边从多个气体通过孔37出入一边在筒状间隙35中沿轴向移动,在从多个连通孔40c进入杯状构件40内后,从扩散器部12的气体排出口15排出。该气体发生器也未使用过滤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1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
其具有:在第1端部侧安装有点火机构、在相反侧的第2端部侧安装有扩散器部的筒状外壳,该扩散器部具有气体排出口,
在上述筒状外壳内具有:在上述点火机构侧形成的燃烧室、和在上述燃烧室与上述扩散器部之间配置的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
上述筒状外壳的长度(L1)与上述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的长度(L2)之比(L2/L1)为0.2~0.4,
上述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被配置为使得底部位于上述燃烧室侧,开口部位于上述扩散器部侧,周壁部与上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之间形成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并具有选自以下任一部位的气体通过孔:
形成于上述开口部侧的周壁部并面对上述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的第1气体通过孔,
形成于上述底部侧的周壁部并面对上述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的第2气体通过孔,及
形成于上述第1气体通过孔和上述第2气体通过孔之间,并面对上述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的第3气体通过孔,
上述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与上述燃烧室连通,且上述扩散器部侧封闭。
本发明的发明2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
其具有在第1端部侧安装有点火机构,在相反侧的第2端部侧安装有扩散器部的筒状外壳,该扩散器部具有气体排出口,
在上述筒状外壳内具有:在上述点火机构侧形成的燃烧室、和在上述燃烧室与上述扩散器部之间配置的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
上述筒状外壳的长度(L1)与上述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的长度(L2)之比(L2/L1)为0.2~0.4,
在上述燃烧室内,配置有在周壁部具有多个贯通孔的筒状构件,
上述筒状构件被配置为使得开口部位于上述点火机构侧,底部位于上述杯形状的气体迂回机构的底部侧,周壁部与上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之间形成作为第1气体通路的第1筒状空间,
上述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
被配置为使得底部位于上述燃烧室侧,开口部位于上述扩散器部侧,周壁部与上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之间形成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
并具有选自以下任一部位的气体通过孔:形成于上述开口部侧的周壁部并面对上述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的第1气体通过孔,
形成于上述底部侧的周壁部并面对上述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的第2气体通过孔,及
形成于上述第1气体通过孔和上述第2气体通过孔之间,并面对上述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的第3气体通过孔,
上述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与上述第1筒状空间连通,且上述扩散器部侧封闭。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下面详细的说明和附图进一步完全得到理解,但这些仅用于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受其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轴向截面图。
图2为与图1不同的实施方式的部分截面图。
图3为与图1、图2不同的实施方式的部分截面图。
图4为用于说明在图1中的杯构件中,气体通过孔的形成位置的轴向截面图。
图5为US-A No.2008/0078486的图1。
图6为JP-A No.2011-157025的图1。
图7为示出实施例的测定结果的图。
发明详述
US-A No.2008/0078486、JP-A No.2011-157025的气体发生器,通过使从填充有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到气体排出口的气体排出路径变得复杂,从而降低气体温度、减少气体中的烟雾量。烟雾是燃烧气体中包含的高温状态的微粒(来自于气体发生剂中包含的金属成分)。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其通过对相当于US-A No.2008/0078486的气体发生器中的双重结构的杯构件、及JP-A No.2011-157025的气体发生器中的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状构件的部件进行改良,从而能够根据使用的气体发生剂的组成,来平衡良好地调节对燃烧气体的冷却效果和烟雾捕获效果。
虽然本申请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基本结构与JP-A No.2011-157025的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类似,但本发明中的“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与在上述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的“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状构件40”不同,由于上述差异,得到的作用效果也不同。
对点火机构而言,可以使用包括:公知的电气式点火器、或电气式点火器与传火药(或气体发生剂)的组合的点火机构。
点火机构(电气式点火器)可以通过将筒状外壳的第1端部的开口部铆接的方法等进行安装。
对扩散器部而言,将筒状外壳的第2端部的开口部封闭并利用焊接得以固定。
对扩散器部而言,虽然可以使用在US-A No.2008/0078486的图1、图2所示的气体发生器、JP-A No.2011-157025的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也使用的、在周面具有气体排出口、且在开口部具有凸缘部的杯状的扩散器部,但并不限于这些,也可以使用平板状的扩散器部、盘状的扩散器部等。
燃烧室为填充有作为气体源的气体发生剂的空间是由被筒状外壳的内壁面、点火机构及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杯构件的底部)所包围的空间形成。
在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筒状外壳的长度(L1)与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的长度(L2)之比(L2/L1)为0.2~0.4,优选为0.25~0.4,更优选为0.3~0.4。
L1为筒状外壳的两端开口部间的长度,L2为从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的开口部到底部外侧面的长度。
对上述L2/L1而言,大于从US-A No.2008/0078486的图1及图2、JP-A No.2011-157025的图1求出的相当于上述L2/L1的比。
由于像这样L2/L1比变大,可以在杯构件的轴向长度不同的位置形成选自第1气体通过孔~第3气体通过孔中的任一部位的气体通过孔。
第1气体通过孔形成于杯构件的开口部侧的周壁部、并面对上述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
第2气体通过孔形成于杯构件的底部侧的周壁部、并面对上述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
第3气体通过孔形成于第1气体通过孔与第2气体通过孔之间、并面对上述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
上述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与上述燃烧室连通,且上述扩散器部侧封闭。在上述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内未填充气体发生剂。
由于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具有选自第1气体通过孔~第3气体通过孔中的一个部位的气体通过孔,可得到根据气体通过孔的形成位置而不同的作用效果。
在杯构件具有第1气体通过孔的情况下,从燃烧室到第1气体通过孔的气体通路(筒状空间)的长度为最长,由于有更长的时间与气体通路壁面(筒状外壳的内壁面和杯构件的外壁面)接触,燃烧气体温度的降低效果变大。
在杯构件具有第2气体通过孔的情况下,从燃烧室到第2气体通过孔的气体通路(筒状空间)的长度最短,因此与第1气体通过孔比较,对燃烧气体温度的降低效果变小,但从第2气体通过孔到气体通路(筒状空间)的封闭面的深度为最长。因此,从上述第2气体通过孔到气体通路(筒状空间)的封闭面形成袋部,因此烟雾捕获效果变大。
在杯构件具有第3气体通过孔的情况下,燃烧气体温度的降低效果为第1气体通过孔>第3气体通过孔>第2气体通过孔,燃烧气体的烟雾的捕获效果为第2气体通过孔>第3气体通过孔>第1气体通过孔。
因此,可以通过使第3气体通过孔的轴向的位置在第1气体通过孔附近、或第3气体通过孔的轴向的位置在第2气体通过孔附近、或在中间位置,调节燃烧气体温度降低效果和燃烧气体烟雾的捕获效果。
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可以通过根据气体发生剂的种类(燃烧温度的高低、作为烟雾源的金属的含有比率),从第1气体通过孔、第2气体通过孔、及第3气体通过孔中选择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具有的气体通过孔,来调节燃烧气体温度降低效果和燃烧气体烟雾的捕获效果。
本发明的发明2的气体发生器,与本发明的发明1的发明相比是不同的,气体发生器中添加有筒状构件。
筒状构件配置在燃烧室内,且燃烧室的半径方向内壁面的一部分或全部由筒状构件形成。
筒状构件的底部外侧面与杯构件的底部外侧面接触。
通过使用筒状构件,在筒状构件的周壁部与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之间形成作为第1气体通路的第1筒状空间。
作为第1气体通路的第1筒状空间,与在作为迂回机构的杯构件的周壁部与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之间形成的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连通。
在第1气体通路(第1筒状空间)和第2气体通路(第2筒状空间)中,未填充气体发生剂。
作为第1气体通路的第1筒状空间的长度(L11)与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的长度(L12)之比(L12/L11)优选为0.40~0.60的范围。作为第1气体通路的第1筒状空间的长度(L11)为从筒状构件的开口部到底部外侧面的长度,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的长度(L12)为与杯构件的长度(L2)相同的长度。
由于在燃烧气体通过作为第1气体通路的第1筒状空间时,烟雾附着于筒状外壳的内壁面和筒状构件的外壁面(没有贯通孔的壁面)而被捕获,因此烟雾捕获效果比本发明的发明1的气体发生器更高。
本发明的发明2的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与本发明的发明1的气体发生器同样,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具有选自第1气体通过孔~第3气体通过孔中的一个部位的气体通过孔,因此可以调节上述燃烧气体温度的降低效果和燃烧气体的烟雾的捕获效果。
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
在将从上述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的开口部到底部的外侧面的长度设为1时,
优选:第1气体通过孔为在离开口部0.25的范围内形成的气体通过孔,
第2气体通过孔为在离开口部0.75~1的范围内形成的气体通过孔,
第3气体通过孔为在离开口部0.3~0.7的范围内形成的气体通过孔。
通过限制第1气体通过孔~第3气体通过孔的形成范围,使得更易于进行上述燃烧气体温度的降低效果和燃烧气体的烟雾的捕获效果的调节。
上述第1气体通过孔、第2气体通过孔及第3气体通过孔优选分别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2~8个孔。
对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燃烧室而言,可以是利用隔开间隔配置的2个多孔板构件分离成2个燃烧室。
通过使用2个多孔板构件,可以根据燃烧室内填充的气体发生剂量而调整燃烧室的容积。
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可以通过调整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所具有的气体通过孔的在轴向的形成位置,根据气体发生剂的种类(燃烧温度的高低、作为烟雾源的金属的含有比率),调节燃烧气体温度的降低效果和燃烧气体的烟雾的捕获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气体发生器的轴向的截面图。
在筒状外壳10的第1端部10a侧,安装有作为点火机构的点火器16。点火器16为公知的电气式点火器,其中,包含点火药的点火部16a从套环17突出。
在与筒状外壳10的第1端部10a为相反侧的第2端部10b侧,安装有扩散器部12。
扩散器部12为具有底部12a、周壁部12b的大致杯形状,在开口部具有凸缘部12c、和从凸缘部12c向内侧方向弯折的环状壁部12d。
扩散器部12在凸缘部12c和环状壁部12d与筒状外壳10的第2端部10b焊接固定。
在周壁部12b中形成有多个气体排出口15,为了防湿,从内侧利用铝等金属制的密封带进行封闭。
在筒状外壳10的扩散器部12侧,配置有作为迂回机构的杯构件40。
筒状外壳10的点火器16与杯构件40之间作为燃烧室(第1燃烧室20和第2燃烧室25)。
在筒状外壳10的点火器16侧,与点火器16隔开间隔地配置有第1多孔板构件14。第1多孔板构件14是在圆形底面的周缘形成了环状壁14a的构件,环状壁14a通过与筒状外壳10的内壁面压接而得以固定。
被点火器16(点火器16和套环17)、筒状外壳10、第1多孔板构件14包围的空间作为第1燃烧室20。在第1燃烧室20中填充有第1气体发生剂(未图示)。
第1气体发生剂与点火器16的点火部16a接触。第1多孔板构件14的贯通孔是比第1气体发生剂小的开口。贯通孔也可以利用密封带进行封闭。
作为第1气体发生剂,可以使用着火性良好、燃烧可持续(燃烧温度高)的气体发生剂。第1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温度希望在1700~3000℃的范围。作为这样的第1气体发生剂,可使用例如包括硝基胍(34质量%)、硝酸锶(56质量%),外径1.5mm、厚度1.5mm的圆盘状的气体发生剂。
第1气体发生剂利用第1多孔板构件14而保持向点火器16侧挤压的状态。
在筒状外壳10内配置有筒状构件30。
筒状构件30具有:在中心具有贯通孔31a的底部31、具有多个贯通孔(气体出入孔37)的周壁部32、在开口部形成的扩径部33。
筒状构件30的扩径部33相对于筒状外壳10的内周面压接。
对筒状构件30而言,利用扩径部33的外径和周壁部32的外径的差,在筒状外壳10的内壁面10c之间,形成了均等宽度的作为第1气体通路的第1筒状空间35。
在筒状构件30的周壁部32形成的多个气体出入孔37,在轴向上以均等间隔、在圆周方向上均等间隔地形成。
对气体出入孔37而言,可以在周壁部32之中的偏向扩散器部12侧形成,也可以为开口面积随着靠近扩散器部12侧而增大的方式。
气体出入孔37是比第2气体发生剂50小的开口。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固定筒状构件30,也可以在筒状外壳10的壁面内10c形成与扩径部33的开口周缘嵌合的阶梯部、衔接(係合)的突起。
对筒状构件30而言,底部31的贯通孔31a嵌入在杯构件40的底部41形成的突起41a。
筒状构件30在轴向及半径方向两个方向上被固定,配置为与筒状外壳10同轴上。
在筒状构件30与第1多孔板构件14之间,配置有第2多孔板构件24。
第2多孔板构件24是在圆形底面的周缘形成了环状壁24a的构件,环状壁24a通过与筒状外壳10的内壁面压接而固定。
在第2多孔板构件24与第1多孔板构件14之间形成有空间18。环状壁24a向点火器16侧延伸。
第2燃烧室25被第2多孔板构件24、和筒状构件30、和筒状外壳10包围而形成。在第2燃烧室25中填充有第2气体发生剂50。
第2多孔板构件32的贯通孔是比第2气体发生剂50小的开口。贯通孔也可以利用密封带进行封闭。
第2燃烧室25包括从筒状构件30的扩径部33到第2多孔板构件32的空间和剩余部分空间,整体上形成了1个燃烧室。
就第2气体发生剂50而言,使用比第1气体发生剂燃烧温度低的气体发生剂。第2气体发生剂50的燃烧温度,希望在1000~1700℃的范围,例如可以使用包括硝酸胍(41质量%)、碱式硝酸铜(49质量%)及粘合剂、添加物,外径1.8mm、内径0.7mm、长度1.9mm的单孔圆柱状的气体发生剂。
第2气体发生剂50利用第2多孔板构件24而保持向扩散器部12侧挤压的状态。因此,使得第2燃烧室25内的第2气体发生剂50为紧密填充,阻止其移动而形成间隙。
在筒状外壳10内的扩散器部12与筒状构件30之间配置有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40。
杯构件40具有底部41和周壁部42,在开口部40a侧具有短的凸缘部43。
周壁部42具有多个第1气体通过孔44a,它们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
就底部41的外侧面而言,其与周壁部42的边界部分呈圆弧形(丸みを帯び),在中心部以向点火器16侧延伸的方式形成突起41a,除了突起41a以外的面为平坦面。
优选筒状外壳10的长度(L1)与杯构件40的长度(L2)之比(L2/L1)为0.2~0.4。
筒状外壳10的长度(L1)为从第1端部10a到第2端部10b的长度。
杯构件的长度(L2)为如图4所示的,从底部41的外侧面(除了突起41a以外的平坦面)到开口部40a的长度。
杯构件40通过将短的凸缘部43相对于扩散器部12的凸缘部12c和环状壁部12d压入而得以固定。
为了防止湿气的侵入,杯构件40的开口部40a和第1气体通过孔44a可以利用密封带进行封闭。
杯构件40的周壁部42的外径小于筒状外壳10的内径。因此,在周壁部42与筒状外壳10的内壁面10c之间,存在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45。
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45,以扩散器部的凸缘部12c作为终点。
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45与作为第1气体通路的第1筒状空间35连通。
作为第1气体通路的第1筒状空间的长度(L11)与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的长度(L12)之比(L11/L12)优选为0.40~0.60的范围。
第1气体通过孔44a形成于杯构件40的开口部侧的周壁部42,面向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45。
如图4所示,在将从杯构件40的开口部40a到底部41的外侧面的长度设为1时,第1气体通过孔44a优选在距开口部40a为0.25的范围(图4的0~0.25的范围)内形成。
如图1所示,在杯构件40具有第1气体通过孔44a的情况下,从第2燃烧室25到第1气体通过孔44a的第2气体通路(第2筒状空间)45的长度为最长,由于有更长的时间与第2气体通路(第2筒状空間)45的壁面(筒状外壳的内壁面10c和杯构件40的周壁部42)接触,燃烧气体温度的降低效果变大。
也可以如图2所示,使用具有第2气体通过孔44b代替图1所示的第1气体通过孔44a的杯构件40。
第2气体通过孔44b形成于杯构件40的底部41侧的周壁部42,面向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45。
如图4所示,在将从杯构件40的开口部40a到底部41的外侧面的长度设为1时,第2气体通过孔44b优选在距开口部40a为0.75~1的范围内形成。
在杯构件40具有第2气体通过孔44b的情况下,从第2燃烧室25到第3气体通过孔44b的第2气体通路(第2筒状空间)35的长度为最短,因此与第1气体通过孔44a比较,对燃烧气体温度的降低效果变小,但从第2气体通过孔44b到第2气体通路(第2筒状空间)的封闭面(凸缘部12c)的深度为最长。因此,从第2气体通过孔44b到第2气体通路(第2筒状空间)45的封闭面(凸缘部12c)形成袋部,因此烟雾捕获效果变大。
也可以使用如图3所示的具有第3气体通过孔44c代替图1所示的第1气体通过孔44a的杯构件40。
第3气体通过孔44c形成在第1气体通过孔44a与第2气体通过孔44b之间,并面对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45。
如图4所示,在将从杯构件40的开口部40a到底部41的外侧面的长度设为1时,第3气体通过孔44c优选为在距开口部为0.3~0.7的范围内形成。
在杯构件40具有第3气体通过孔44c的情况下,燃烧气体温度的降低效果为第1气体通过孔44a>第3气体通过孔44c>第2气体通过孔44b,燃烧气体的烟雾的捕获效果为第2气体通过孔44b>第3气体通过孔44c>第1气体通过孔44a。
因此,通过使第3气体通过孔44c的轴向的位置在第1气体通过孔44a附近、或第3气体通过孔44c的轴向的位置在第2气体通过孔44b附近、或在中间位置,可以调节对燃烧气体温度的降低效果和对燃烧气体的烟雾的捕获效果。
下面,对于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的装配方法进行说明。
在筒状外壳10的第2端部10b侧的开口部,利用焊接固定具有气体排出口15的扩散器部12。
随后,将杯构件(气体迂回机构)40以开口部侧在扩散器部12侧的方式相对于凸缘部12压入而进行安装。
随后,从筒状外壳10的第1端部10a侧压入筒状构件30。此时,以筒状构件30的扩径部31与筒状外壳10的内壁面10c抵接,筒状构件10的中央孔31a与杯构件(气体迂回机构)40的突起41a嵌合的方式进行安装。通过如上所述地安装筒状构件30,位置确定和固定变得容易。
随后,向筒状构件30内一边轻敲一边填充所需量的第2气体发生剂50之后,压入第2多孔板构件24,形成填充有第2气体发生剂50的第2燃烧室25。通过如上所述地压入第2多孔板构件24,使第2气体发生剂50紧密地填充并防止其移动,因此可防止在第2燃烧室25内产生间隙。
随后,压入第1多孔板构件14,填充第1气体发生剂使得其与第1多孔板构件14抵接。预先将第1多孔板构件14配置在第1端部10a附近,将固定于套环17的点火器16从第1端部10a插入时,将第1多孔板构件14与第1气体发生剂都向深处按入。
随后,对固定于套环17的点火器16进行固定,形成第1燃烧室20。
下面,对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的工作进行说明。
第1燃烧室20内的第1气体发生剂由于点火器16的工作而燃烧时,从该处产生燃烧产物(火焰、高温气体),通过第1多孔板状构件14的多孔进入空间18。另外,由于第1气体发生剂在第1燃烧室20内紧密地填充,因此,难以发生着火斑(斑驳不均地燃烧的现象),使第1气体发生剂均匀地燃烧。燃烧产物进入空间18。
燃烧产物从空间18通过第2板状构件24的贯通孔,使第2燃烧室25内存在的第2气体发生剂50着火。由于从第1燃烧室20产生的燃烧产物一旦进入空间18,与第2多孔板构件24相邻的第2气体发生剂50会从端面一致地开始燃烧,因此难以产生着火斑。
第2气体发生剂50的燃烧产物利用扩径部33而流动加快。另外,由于扩径部33与筒状外壳10的内壁面10c压接,因此燃烧产物不会从上述压接部流入第1筒状空间35内。
燃烧气体及燃烧产物从气体出入孔37向第1筒状空间35内流出,与筒状外壳10的内壁面10c碰撞,其朝向向着扩散器部12侧流动。在此过程中包含的残渣附着在筒状外壳内壁面10c。
从气体出入孔37流出至第1筒状空间35内的燃烧气体及燃烧产物,通过在第1筒状空间35移动的过程中反复从气体出入孔37向第2燃烧室25内进、出,促进第2气体发生剂50的燃烧。
进一步,燃烧气体及燃烧产物在进入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45内后,从第1气体通过孔44a进入杯构件40内,随后,从扩散器部12的气体排出口15排出。
在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筒状外壳10的长度(L1)与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40的长度(L2)之比(L2/L1)为0.25。
进一步,在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作为第1气体通路的第1筒状空间35的长度(L11)与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45的长度(L12)之比(L12/L11)为0.45。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图1显示的并不是实际尺寸,因此,上述数值并非测定附图所得。
如上所述,在图1所示的气体发生器中,由于确保作为杯构件40的长度(L2)为充分长度,因此,如图1~图3所示,可以在轴向的不同位置形成选自第1气体通过孔44a、第2气体通过孔44b、第3气体通过孔44c中的一个部位的气体通过孔。
对筒状外壳10的长度(气体发生器的长度)而言,根据设置气体发生器的车辆的种类和设置部位决定。
对图1的气体发生器而言,通过选择第1气体通过孔44a、第2气体通过孔44b及第3气体通过孔44c中的任一个作为杯构件40中的气体通过孔,可以得到作为目标的燃烧气体温度的降低效果及燃烧气体的烟雾的捕获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现有技术(US-A No.2008/0078486,JP-A No.2011-157025)中的L1、L2(L12)、L11的比进行了研究。
各自的比根据从图5(US-A No.2008/0078486的图1)、图6(JP-A No.2011-157025的图1)计量的数值求出。在图5中,L2和L12不一致,但以L2=L12的形式示出了L12的长度。
在图5的气体发生器中的比,如下所述。
L2/L1=19mm/171mm=0.111
L12/L11=19mm/106mm=0.179
在图6气体发生器中的比,如下所述。
L2/L1=21mm/200mm=0.105
L12/L11=21mm/97mm=0.216
如上所述,在图1的气体发生器中的比为L2/L1=0.25,L12/L11=0.45。
与这些数值比较,在图5(US-A No.2008/0078486的图1)、图6(JP-A No.2011-157025的图1)的气体发生器中,相当于本发明的杯构件40的构件的长度较短,因此,实质上不能在轴向的不同位置(3个部位)形成气体通过孔。
另外,对图5(US-A No.2008/0078486的图1)而言,其特征为呈双重结构,而不是在轴向的不同位置(3个部位)形成气体通过孔。
实施例
使用图1、图2、图3所示的气体发生器(L2/L1=0.25,L12/L11=0.45),实施了日本特开2001-97176号公报的第0098段记载的密闭容器(Tank)燃烧试验(60L)。
气体通过孔的数量为6个,1个孔的直径为3.7mm。
使用了4g包含硝基胍/硝酸锶/羧甲基纤维素钠盐(3/6/1)的气体发生剂作为第1气体发生剂。
使用了20g组成为硝酸胍/碱式硝酸铜/羧甲基纤维素钠盐(4/5/2)的气体发生剂作为第2气体发生剂。
<密闭容器燃烧试验>
在内容积60L的SUS(不锈钢)制密闭容器内,固定气囊用气体发生器,在室温将密闭容器密闭后,与外部着火电气回路连接。
利用另外设置在密闭容器的压力传感器,将闭合着火电气回路开关(着火电流施加)的时间设为0,测定了时间0~100毫秒期间的密闭容器内的压力上升变化。
将各测定数据利用计算机处理而最终作成密闭容器压力/时间曲线,得到了评价气体发生剂成型体的性能的曲线(以下称为“密闭容器曲线”)。
从气体发生器的排气温度根据最大密闭容器压力和产生气体量(mol数)而算出。
压力/时间曲线示于图7。
对排气温度而言,图1的气体发生器(具有第1气体通过孔44a)为750℃,为最低。
图2的气体发生器(具有第2气体通过孔44b)为840℃,为最高。
图3的气体发生器(具有第3气体通过孔44c)为790℃,为中间温度。
如上记载了本发明。显然,本发明在其范围中包含各种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并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此外,所有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地认为是本发明的变形这样的情形,都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6)

1.气体发生器,其具有:在第1端部侧安装有点火机构、在相反侧的第2端部侧安装有扩散器部的筒状外壳,所述扩散器部具有气体排出口,
在所述筒状外壳内具有:在所述点火机构侧形成的燃烧室、和在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扩散器部之间配置的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
所述筒状外壳的长度(L1)与所述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的长度(L2)之比(L2/L1)为0.2~0.4,
所述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被配置为使得底部位于所述燃烧室侧,开口部位于所述扩散器部侧,周壁部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之间形成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并具有选自以下任一部位的气体通过孔:
形成于所述开口部侧的周壁部并面对所述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的第1气体通过孔,
形成于所述底部侧的周壁部并面对所述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的第2气体通过孔,及
形成于所述第1气体通过孔和所述第2气体通过孔之间,并面对所述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的第3气体通过孔,
所述作为气体通路的筒状空间与所述燃烧室连通,且所述扩散器部侧封闭。
2.气体发生器,其具有:在第1端部侧安装有点火机构、在相反侧的第2端部侧安装有扩散器部的筒状外壳,所述扩散器部具有气体排出口,
在所述筒状外壳内具有:在所述点火机构侧形成的燃烧室、和在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扩散器部之间配置的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
所述筒状外壳的长度(L1)与所述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的长度(L2)之比(L2/L1)为0.2~0.4,
在所述燃烧室内,配置有在周壁部具有多个贯通孔的筒状构件,
所述筒状构件被配置为使得开口部位于所述点火机构侧,底部位于所述杯形状的气体迂回机构的底部侧,周壁部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之间形成作为第1气体通路的第1筒状空间,
所述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被配置为使得底部位于所述燃烧室侧,开口部位于所述扩散器部侧,周壁部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面之间形成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并具有选自以下任一部位的气体通过孔:
形成于所述开口部侧的周壁部并面对所述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的第1气体通过孔,
形成于所述底部侧的周壁部并面对所述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的第2气体通过孔,及
形成于所述第1气体通过孔和所述第2气体通过孔之间,并面对所述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的第3气体通过孔,
所述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与所述第1筒状空间连通,且所述扩散器部侧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作为第1气体通路的第1筒状空间的长度(L11)与作为第2气体通路的第2筒状空间的长度(L12)之比(L12/L11)为0.40~0.60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在将从所述作为气体迂回机构的杯构件的开口部到底部的外侧面的长度设为1时,
所述第1气体通过孔在距开口部为0.25的范围内形成,
所述第2气体通过孔在距开口部为0.75~1的范围内形成,
所述第3气体通过孔在距开口部为0.3~0.7的范围内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第1气体通过孔、第2气体通过孔及第3气体通过孔,分别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2~8个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燃烧室利用隔开间隔地配置的2个多孔板构件分离成2个燃烧室。
CN201580027140.0A 2014-05-16 2015-04-08 气体发生器 Active CN106458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1955 2014-05-16
JP2014101955 2014-05-16
JP2015045867A JP6374811B2 (ja) 2014-05-16 2015-03-09 ガス発生器
JP2015-045867 2015-03-09
PCT/JP2015/060900 WO2015174170A1 (ja) 2014-05-16 2015-04-08 ガス発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8138A true CN106458138A (zh) 2017-02-22
CN106458138B CN106458138B (zh) 2019-01-18

Family

ID=54479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7140.0A Active CN106458138B (zh) 2014-05-16 2015-04-08 气体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50688B2 (zh)
JP (1) JP6374811B2 (zh)
KR (1) KR102180218B1 (zh)
CN (1) CN106458138B (zh)
DE (1) DE112015002308T5 (zh)
WO (1) WO201517417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6383A (zh) * 2017-12-21 2018-06-12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药片、气体发生器及气体发生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61458B2 (ja) * 2014-06-23 2018-01-17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6454143B2 (ja) * 2014-12-03 2019-01-16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6619293B2 (ja) * 2016-05-23 2019-12-11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6691442B2 (ja) * 2016-06-27 2020-04-28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6650365B2 (ja) * 2016-07-26 2020-02-19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DE102016120901A1 (de) * 2016-11-02 2018-05-03 Benteler Steel/Tube Gmbh Rohrprodukt aus Stahl mit einer Öffnung in seiner Rohrwand, Verwendung eines Rohrproduktes zur Herstellung eines Gasgeneratorgehäuses sowie Gasgeneratorgehäuse
DE102016123312A1 (de) * 2016-12-02 2018-06-07 Trw Airbag Systems Gmbh Gasgenerator, gassackmodul und fahrzeugsicherheitssystem
JP6867897B2 (ja) * 2017-06-29 2021-05-12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封止構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16A (zh) * 1994-05-31 1996-03-13 莫顿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流体燃料充气机的自动点火
US20060273564A1 (en) * 2005-06-02 2006-12-07 Mccormick David M Gas generating system
JP2010264773A (ja) * 2009-05-12 2010-11-25 Daicel Chem Ind Ltd ガス発生器
JP2011157025A (ja) * 2010-02-03 2011-08-18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ガス発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1473A (en) 1994-05-31 1996-07-02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Fluid fuel-containing initiator device for an air bag inflator
US5470104A (en) 1994-05-31 1995-11-28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Fluid fueled air bag inflator
US6412815B1 (en) 1998-09-28 2002-07-02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for air bag and air bag device
JP3331206B2 (ja) 1998-09-28 2002-10-07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2166817A (ja) * 1999-10-01 2002-06-11 Daicel Chem Ind Ltd ハイブリッドインフレータ
JP2002012125A (ja) * 2000-06-29 2002-01-15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インフ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50189755A1 (en) * 2004-02-23 2005-09-01 Kenji Numoto Gas generator for air bag
US20080078486A1 (en) * 2006-09-30 2008-04-03 Khandhadia Paresh S Gas generating system and composition
JP5260348B2 (ja) * 2009-02-12 2013-08-1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US7878536B2 (en) * 2009-03-16 2011-02-01 Arc Automotive, Inc. Solid propellant/liquid type hybrid gas generator
JP2011143777A (ja) * 2010-01-13 2011-07-28 Nippon Kayaku Co Ltd ガス発生器
EP2349794B2 (en) * 2009-05-11 2017-02-22 Takata AG Gas generator for inflating a gas bag of a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and method of inflating a gas bag
JP5770978B2 (ja) * 2010-04-19 2015-08-26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5965334B2 (ja) * 2013-02-18 2016-08-03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CN105492113B (zh) * 2013-08-20 2018-09-25 株式会社大赛璐 气体发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16A (zh) * 1994-05-31 1996-03-13 莫顿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流体燃料充气机的自动点火
US20060273564A1 (en) * 2005-06-02 2006-12-07 Mccormick David M Gas generating system
JP2010264773A (ja) * 2009-05-12 2010-11-25 Daicel Chem Ind Ltd ガス発生器
JP2011157025A (ja) * 2010-02-03 2011-08-18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ガス発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6383A (zh) * 2017-12-21 2018-06-12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药片、气体发生器及气体发生设备
CN108146383B (zh) * 2017-12-21 2020-02-07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药片、气体发生器及气体发生设备
US11214229B2 (en) 2017-12-21 2022-01-04 Hubei Institute of Aerospace Chemical Technology Tablet, gas generator and gas genera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31827A (ja) 2015-12-24
KR20170008740A (ko) 2017-01-24
US20170050609A1 (en) 2017-02-23
DE112015002308T5 (de) 2017-02-09
KR102180218B1 (ko) 2020-11-18
WO2015174170A1 (ja) 2015-11-19
CN106458138B (zh) 2019-01-18
US9950688B2 (en) 2018-04-24
JP6374811B2 (ja) 2018-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8138A (zh) 气体发生器
KR101666252B1 (ko) 가스 발생기 및 그의 조립 방법
CN105026220B (zh) 气体发生器
CN102317124B (zh) 气体发生器
US10953842B2 (en) Gas generator
CN107000671B (zh) 气体发生器
CN102421642B (zh) 气体发生器
KR102041896B1 (ko) 가스 발생기
CN106457185B (zh) 气体发生器
EP3012159A1 (en) Gas generator for occupant restraining device
US10870409B2 (en) Gas generator
CN102414058A (zh) 气体发生器
CN107074187A (zh) 气体发生器
US20090039628A1 (en) Gas generator
CN108883739A (zh) 气体发生器
CN110520334A (zh) 气体发生器
CN110770089B (zh) 气体发生器
JP4800917B2 (ja) ガス発生器
CN105984420A (zh) 一种气体发生器及其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