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4904B -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4904B
CN106454904B CN201611057920.2A CN201611057920A CN106454904B CN 106454904 B CN106454904 B CN 106454904B CN 201611057920 A CN201611057920 A CN 201611057920A CN 106454904 B CN106454904 B CN 1064549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result
link
result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579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4904A (zh
Inventor
李明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579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549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54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4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4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49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链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车载AP监测所述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监测结果;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链路通信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切换,从而解决了目前链路切换中的车载AP与轨旁AP之间的通信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网格Mesh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无线网络架构,提供对AP(Access Point,接入点)移动性的支持,因此,Mesh网络技术常被应用于轨道交通。
以地铁Mesh组网为例,地铁列车上安装车载AP,地铁轨道旁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轨旁AP,随着列出的高速移动,车载AP与轨旁AP逐步进行链路切换,以保证地铁列车与控制心中的信息交互。
在链路切换过程中,为了保障通信质量,一般是车载AP与轨旁AP建立多条链路,车载AP定时检测各链路的质量,从多个备用链路中选择出质量最优的链路作为主链路承载车载AP和轨旁AP之间的通信,但是上述方法存在完全依赖车载AP对自身链路质量的认知,选择轨旁AP进行切换,由于车载AP认知的通信稳定的链路,对于轨旁AP来说,有可能是通信不稳定的链路,若车载AP按照自身认知切换到轨旁AP,则会造成车载AP与轨旁AP之间的通信不稳定,进而造成数据传输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目前链路切换中的车载AP与轨旁AP之间的通信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链路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载接入点AP控制轨旁AP进行链路切换,包括:
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
车载AP监测所述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链路通信质量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切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链路切换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车载接入点AP控制轨旁AP进行链路切换,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
获取单元,用于车载AP监测所述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评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链路通信质量进行评估;
切换单元,用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车载AP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以及根据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环境监测结果,车载AP根据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车载AP和轨旁AP之间的链路的通信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的切换,在车载AP进行链路选择时不仅考虑车载AP的第二监测结果,还考虑了轨旁AP的第一监测结果,从而使车载AP综合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选择出稳定的通信链路进行通信,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地铁Mesh组网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一种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链路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示出了地铁Mesh组网环境示意图,在该Mesh组网环境中,AP0、AP1、AP2为轨旁AP,通过有线线缆与交换机连接,再通过交换机与控制中心连接,AP3为地铁列车中的车载AP,在地铁列车前进过程中,车载AP沿列车前进方向与轨旁AP逐步进行链路切换,以实现列车与控制中心的信息交互。例如,控制中心可以通过数据交互监控列车的运行状态以及控制列车启停或车门开关等操作。
在该组网方式下,车载AP定时检测各链路的质量,从多个备用链路中选择出质量最优的链路作为主链路,该链路用于承载车载AP和轨旁AP之间的通信。若完全依赖车载AP对自身链路质量的认知,选择轨旁AP进行切换,由于车载AP认知的通信稳定的链路,对于轨旁AP来说,有可能是通信不稳定的链路,例如:车载AP检测到轨旁AP1信号很强,而轨旁AP1检测到车载AP的信号却是比较弱,原因在于,实际环境中,由于天线指向,工程衰减,墙壁、隧道遮挡,坡道落差等等复杂的环境因素,往往车载AP看到的轨旁AP信号强度,和轨旁AP看到的车载信号强度是不相等的,并且可能会出现差别很大的情况,若车载AP按照自身的检测结果切换到轨旁AP1作为主链路,则会造成车载AP与轨旁AP1之间的通信不稳定,进而造成数据传输不稳定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链路切换方法,根据轨旁AP的第一监测结果和车载AP的第二监测结果对链路通信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切换,以保证链路的平滑切换。
参照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载接入点AP控制轨旁AP进行链路切换,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201: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
轨旁AP可以为多个,轨旁AP对第一环境信息进行监测,其中,该第一环境信息包括当前接收车载AP的信号强度、轨旁AP的报文重传的统计、轨旁AP的报文发送失败的统计、轨旁AP的报文选速的统计以及轨旁AP周边信道利用率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也可以包括轨旁AP所处环境的其他环境信息,例如:湿度信息、温度信息等等,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其中,步骤201可以通过如下的实施方式实现:轨旁AP对第一环境信息进行打分,获得第一环境信息的第一打分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打分结果确定第一环境信息的权重值,根据所述权重值得到第一监测结果。
具体的,轨旁AP中存储有第一环境信息的打分标准,例如:第一环境信息为车载AP的信号强度,此时信号强度对应的打分标准以信号强度50db为基准,如信号强度低于50db,对应的打分为50,信号强度高于50db对应的打分为85,也可以将信号强度低于50db或者信号强度高于50db的区间进行划分,根据划分的区间确定不同的打分。当然,若第一环境信息为多个,对于每个第一环境信息分别设置的打分标准也不同,例如,若第一环境信息包括:轨旁AP的报文重传的统计和轨旁AP的报文发送失败的统计,则对于轨旁AP的报文重传的统计的打分标准和轨旁AP的报文发送失败的统计的打分标准是不同的。
可选的,根据第一打分结果确定第一环境信息的权重值,若第一环境信息为多个,则每个第一环境信息的打分结果不同对应的第一环境信息的权重值也不同,第一打分结果越高对应的权重值则越大,将各个第一打分结果确定的第一环境信息的权重值进行累加,则得到第一监测结果。当然,若第一环境信息为一个,则以第一环境信息的权重值作为第一监测结果。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车载AP运行的环境,若某些第一环境信息对车载AP运行的环境影响比较大,可以相应提高第一打分结果的权重值,例如:认为报文重传的统计率对车载AP影响比较大,则可以相应提高报文重传的统计率的打分结果的权重值。
车载AP可以周期性的接收轨旁AP发送的第一监测结果,也可以非周期性的接收轨旁AP发送的第一监测结果。
步骤202:车载AP监测所述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包括:当前接收车载AP的信号强度、车载AP的报文重传的统计、车载AP的报文发送失败的统计、车载AP的报文选速的统计以及车载AP周边信道利用率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也可以包括车载AP所处环境的其他环境信息,例如:湿度信息、温度信息等等,其中,接收车载AP的信号强度包括接收车载AP自身的信号强度,报文选速表征了车载AP的硬件对空中接口的认知,根据对空中接口的认知调整报文的发送速率,例如:如果认知空中接口较好,则提高报文的发送速率,如果认知空中接口不好,则降低报文的发送速率,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其中,步骤202可以通过如下实施方式实现:车载AP对第二环境信息进行打分,获得第二环境信息的第二打分结果;根据所述第二打分结果确定第二环境信息的权重值,根据所述权重值得到第二监测结果。
具体的,车载AP中存储有第二环境信息的打分标准,例如:第二环境信息为车载AP的信号强度,此时信号强度对应的打分标准以信号强度50db为基准,如信号强度低于50db,对应的打分为50,信号强度高于50db对应的打分为85,也可以将信号强度低于50db或者信号强度高于50db的区间进行划分,根据划分的区间确定不同的打分,其他环境信息打分标准的设置可以参照信号强度的打分标准进行,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当然,若第二环境信息为多个,则对于每一个第二环境信息设置的打分标准也不同。
可选的,根据第二打分结果确定第二环境信息的权重值,若第二环境信息为多个,则每个第二环境信息的打分结果不同对应的第二环境信息的权重值也不同,第二打分结果越高对应的权重值则越大,将各个第二打分结果确定的第二环境信息的权重值进行累加,则得到第一监测结果。当然,若第二环境信息为一个,则以第二环境信息的权重值作为第二监测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车载AP运行的环境,若认为某些第二环境信息对车载AP运行的环境影响比较大,可以相应提高第二打分结果的权重值,例如:认为报文重传的统计率对车载AP影响比较大,则可以相应提高报文重传的统计率的打分结果的权重值。
步骤203: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链路通信质量进行评估。
车载AP根据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链路通信质量进行评估,选择出通信质量最优的链路。
步骤204: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切换。
评估结果包括车载AP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轨旁AP的评估结果,可以对多个评估结果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选择出车载AP切换到的轨旁AP。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链路切换的方法,通过车载AP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以及根据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监测结果,车载AP根据第一境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车载AP和轨旁AP之间的链路的通信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的切换,在车载AP进行链路选择时不仅考虑车载AP的第二监测结果,还考虑了轨旁AP的第一监测结果,从而使车载AP综合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选择出稳定的通信链路进行通信,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参照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载接入点AP控制轨旁AP进行链路切换,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301: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
当车载AP与轨旁AP建立通信连接时或者建立通信连接后,车载AP通过周期性或者非周期性接收轨旁AP发送的协议报文,从该协议报文中获取所述协议报文中携带轨旁AP监测的第一监测结果,并将所述第一监测结果保存到该车载AP,优选的,可以将第一监测结果保存在该车载AP对应的邻居表项中,其中,邻居表项中存储有可被车载AP探测到的多个轨旁AP的第一检测结果。
其中,通过在协议报文中的vendor字段,使用该vendor字段携带第一监测结果。
步骤302:车载AP监测所述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步骤303: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与预设门限值比较,若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或所述第二监测结果不大于预设门限值,则执行步骤304,若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均大于预设门限值,在执行步骤305。
步骤304:将不大于所述预设门限值的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降低。
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不大于预设门限值的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进行排序,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或者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根据排序后的切换优先级进行降低,也可以将不大于预设门限值的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设置为最低。
进一步的,车载AP对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进行判断,若第一监测结果不大于预设门限值、或者第二监测结果不大于预设门限值、或者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均不大于预设门限值,则说明该链路的通信质量不稳定,此时将不大于预设门限值的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设置为最低,以避免车载AP切换到该链路,造成通信不稳定,进而影响数据传输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门限值的设定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任意适当方式进行设定,如可以采用人工经验设定阈值,或者针对历史数据的差异值设定阈值,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305: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计算链路的监测结果的期望值和链路的监测结果的方差值,将所述期望值最高且方差值最小的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设置为最高。
车载AP判断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均大于预设门限值时,则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计算链路的监测结果的期望值和链路的监测结果的方差值,则将所述期望值最高且方差值最小的链路确定为通信质量稳定的链路,此时所述期望值最高且方差值最小的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设置为最高,以保证车载AP切换到的链路是通信质量较优的链路,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稳定传输。
其中,当根据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计算的期望值相同时,则选择方差最小的链路确定为通信质量稳定的链路,并将该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设置为最高。
当根据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计算的期望值不同时,方差却相同时,则选择期望值最高的链路确定为通信质量稳定的链路,并将该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设置为最高。
本实施例,首先,通过车载AP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以及根据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监测结果,车载AP根据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车载AP和轨旁AP之间的链路的通信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的切换,在车载AP进行链路选择时不仅考虑车载AP的第二监测结果,还考虑了轨旁AP的第一监测结果,从而使车载AP综合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选择出稳定的通信链路进行通信,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其次,本申请对切换的链路设置优先级,可以保证车载AP切换到的链路是通信质量稳定的链路,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现仍以图1为例,介绍链路切换过程。
在图1中所示地铁列车的运行环境中,假设列车从左向右前进,当车载AP3检测到对应轨旁AP(AP0、AP1、AP2)的信号时,与对应轨旁AP建立链路。
1、轨旁AP0、轨旁AP1、轨旁AP2对自身的第一环境信息进行监测,获得第一监测结果,将该第一监测结果反馈给车载AP3。
2、车载AP3对第二环境信息进行监测,获得第二监测结果,当列车向前继续行驶时,车载AP3根据获取的轨旁AP0、轨旁AP1和轨旁AP2的第一监测结果和车载AP3的第二监测结果,若确定车载AP3与轨旁AP2的通信链路较优,此时车载AP3将从轨旁AP1切换至AP2,从而保证通信链路的稳定,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需的。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说明,本申请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实施例,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内容。
参照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链路切换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应用于车载接入点AP控制轨旁AP进行链路切换,具体包括: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
获取单元402,用于车载AP监测所述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评估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链路通信质量进行评估。
切换单元404,用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切换。
本实施例,通过车载AP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以及根据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监测结果,车载AP根据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车载AP和轨旁AP之间的链路的通信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的切换,在车载AP进行链路选择时不仅考虑车载AP的第二监测结果,还考虑了轨旁AP的第一监测结果,从而使车载AP综合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选择出稳定的通信链路进行通信,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参照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链路切换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应用于车载接入点AP控制轨旁AP进行链路切换,具体包括: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监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包括获取子单元和保存子单元,所述获取子单元用于:接收轨旁AP发送的协议报文,获取所述协议报文中携带轨旁AP反馈的第一环境信息。
所述保存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环境信息保存到所述车载。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401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第一监测结果:
对第一环境信息进行打分,获得第一环境信息的第一打分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打分结果确定第一环境信息的权重值,根据所述权重值得到第一监测结果。
获取单元402,用于车载AP监测所述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获取单元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对第二环境信息进行打分,获得第二环境信息的第二打分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打分结果确定第二环境信息的权重值,根据所述权重值得到第二监测结果。
评估单元403,用于若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或所述第二监测结果不大于预设门限值,将不大于所述预设门限值的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降低。
优选地,所述评估单元403用于:若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均大于预设门限值,则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计算链路的监测结果的期望值和链路的监测结果的方差值,将所述期望值最高且方差值最小的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设置为最高。
切换单元404,用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切换。
本实施例,首先,接收单元通过车载AP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以及根据获取单元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监测结果,评估单元根据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车载AP和轨旁AP之间的链路的通信质量进行评估,切换单元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的切换,在车载AP进行链路选择时不仅考虑车载AP的第二监测结果,还考虑了轨旁AP的第一监测结果,从而使车载AP综合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选择出稳定的通信链路进行通信,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其次,本申请对切换的链路设置优先级,可以保住车载AP切换到的链路是通信质量稳定的链路,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对于上述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任意组合应用都是可行的,故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任意组合都是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但是由于篇幅限制,本说明书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施在任何支持图形处理、互联网内容撷取和渲染的装置(或多个装置)上。这些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集群服务器、移动电话、工作站、嵌入式系统、游戏机、电视、机顶盒,或任何其它支持计算机图形和内容显示的计算装置。这些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拥有执行和储存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装置。这些装置可以包括软件、固件和硬件。软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硬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存储器及显示器。
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在本申请中,“组件”、“装置”、“系统”等等指应用于计算机的相关实体,如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等。详细地说,例如,组件可以、但不限于是运行于处理器的过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组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还有,运行于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或脚本程序、服务器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在执行的过程和/或线程中,并且组件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本地化和/或分布在两台或多台计算机之间,并可以由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运行。组件还可以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信号,例如,来自一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另一组件交互的,和/或在因特网的网络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数据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过程来进行通信。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而且,上文中的“和/或”表示本文既包含了“和”的关系,也包含了“或”的关系,其中:如果方案A与方案B是“和”的关系,则表示某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包括方案A和方案B;如果方案A与方案B是“或”的关系,则表示某实施例中可以单独包括方案A,或者单独包括方案B。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链路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
车载AP监测所述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链路通信质量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切换;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链路通信质量进行评估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均大于预设门限值,则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计算链路的监测结果的期望值和链路的监测结果的方差值,将所述期望值最高且方差值最小的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设置为最高;
其中,当根据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计算的期望值相同时,则选择方差最小的链路确定为通信质量稳定的链路,并将该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设置为最高;
当根据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计算的期望值不同,方差相同时,则选择期望值最高的链路确定为通信质量稳定的链路,并将该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设置为最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链路通信质量进行评估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或所述第二监测结果不大于预设门限值,将不大于所述预设门限值的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包括:
接收轨旁AP发送的协议报文,获取所述协议报文中携带轨旁AP监测的第一监测结果;
将所述第一监测结果保存到所述车载AP。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第一监测结果:
对第一环境信息进行打分,获得第一环境信息的第一打分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打分结果确定第一环境信息的第一权重值,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得到第一监测结果;
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对第二环境信息进行打分,获得第二环境信息的第二打分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打分结果确定第二环境信息的第二权重值,根据所述第二权重值得到第二环境监测结果。
5.一种链路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轨旁AP监测的第一环境信息,获得第一监测结果;
获取单元,用于车载AP监测所述车载AP的第二环境信息,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评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对链路通信质量进行评估;
切换单元,用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链路切换;
所述评估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环境结果均大于预设门限值,则根据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计算链路的监测结果的期望值和链路的监测结果的方差值,将所述期望值最高且方差值最小的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设置为最高,其中,当根据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计算的期望值相同时,则选择方差最小的链路确定为通信质量稳定的链路,并将该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设置为最高;当根据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计算的期望值不同,方差相同时,则选择期望值最高的链路确定为通信质量稳定的链路,并将该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设置为最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单元用于:
若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或所述第二监测结果不大于预设门限值,将不大于所述预设门限值的链路对应的切换优先级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接收轨旁AP发送的协议报文,获取所述协议报文中携带轨旁AP监测的第一监测结果;
保存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监测结果保存到所述车载AP。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第一监测结果:
对第一环境信息进行打分,获得第一环境信息的第一打分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打分结果确定第一环境信息的第一权重值,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得到第一监测结果;
所述获取单元通过以下方式第二监测结果:
对第二环境信息进行打分,获得第二环境信息的第二打分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打分结果确定第二环境信息的第二权重值,根据所述第二权重值得到第二环境监测结果。
CN201611057920.2A 2016-11-25 2016-11-25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4549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7920.2A CN106454904B (zh) 2016-11-25 2016-11-25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7920.2A CN106454904B (zh) 2016-11-25 2016-11-25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4904A CN106454904A (zh) 2017-02-22
CN106454904B true CN106454904B (zh) 2019-12-06

Family

ID=58218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7920.2A Active CN106454904B (zh) 2016-11-25 2016-11-25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549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9181B (zh) * 2017-07-04 2019-04-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的切换方法、装置以及列车
CN107949021B (zh) * 2017-11-15 2019-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中切换接收链路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7995171B (zh) * 2017-11-22 2021-01-22 贵州力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游戏加速方法及系统
CN109068347B (zh) * 2018-09-28 2021-10-1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288970B2 (en) * 2019-02-21 2022-03-29 Aveopt,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unmanned traffic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CN110691391A (zh) * 2019-08-27 2020-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节点切换、发送信号参数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314964A (zh) * 2022-06-24 2022-11-08 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切换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7749A (zh) * 2010-08-17 2010-12-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通信系统中实现信道动态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97655A (zh) * 2011-12-13 2012-06-13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列车位置的双网卡协同切换方法
CN103731890A (zh) * 2013-12-11 2014-04-16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高速运动状态下链路切换方法、车载ap及系统
CN104780592A (zh) * 2015-04-22 2015-07-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4853394A (zh) * 2015-05-26 2015-08-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853376A (zh) * 2015-05-28 2015-08-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6032359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with a vehicle along a transportation rout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7749A (zh) * 2010-08-17 2010-12-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通信系统中实现信道动态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97655A (zh) * 2011-12-13 2012-06-13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列车位置的双网卡协同切换方法
CN103731890A (zh) * 2013-12-11 2014-04-16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高速运动状态下链路切换方法、车载ap及系统
WO2016032359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with a vehicle along a transportation route
CN104780592A (zh) * 2015-04-22 2015-07-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4853394A (zh) * 2015-05-26 2015-08-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853376A (zh) * 2015-05-28 2015-08-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4904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4904B (zh)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8419279A (zh) 网络切换系统
CN103517143A (zh) 网络视频的播放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3731890A (zh) 高速运动状态下链路切换方法、车载ap及系统
MY19142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ing video,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video accompanied by inter prediction using collocated image
CN113611098A (zh) 远程驾驶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DE102012213956A1 (de) Vernetzung von digitalem Inhalt
US94515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wireless connection quality guidance
WO2019007134A1 (zh) 无线接入点的切换方法、装置以及列车
WO2017020205A1 (zh) 一种动态合并小区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系统
US20190166534A1 (en) Carrier Switching
CN104869466B (zh) 一种视频播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351804B (zh) 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113726B (zh) 车辆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996299A (zh) 一种在轨道交通环境中切换信道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ap
JP2013179380A (ja) 無線システム
CN105472406B (zh) 演示文稿显示方法和系统
CN106332196B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2001126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a probable throughput for a location based at least in part on a received throughput
CN110876133A (zh) 车联网信息更新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776020B (zh) 轨道曲线路况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704446B (zh) 一种多窗口视频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US9826010B2 (en)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point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stream and method thereof
JP6818652B2 (ja) 通信先制御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Sudharsan et al. RIS-IoT: Towards Resilient, Interoperable, Scalable Io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high tech park, No. six and road, No. 310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0

Address after: 310052 11th Floor, 466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