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29735A - 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29735A
CN106429735A CN201610933946.2A CN201610933946A CN106429735A CN 106429735 A CN106429735 A CN 106429735A CN 201610933946 A CN201610933946 A CN 201610933946A CN 106429735 A CN106429735 A CN 106429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stroke control
block
control plate
en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39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29735B (zh
Inventor
李志国
陈浩
田学坤
鲍会丽
杨国栋
赵进昌
肖洪涛
高娟
刘禹
王鑫
卢兰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Building Mechaniz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Langfang Kaib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Building Mechaniz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Langfang Kaib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Building Mechaniz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Langfang Kaib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Building Mechaniz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16109339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297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29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9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29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9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9/02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actuated mechanically otherwise than by rope or c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43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actuated by rotating motor; Details, e.g. ventilation
    • B66B11/0469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actuated by rotating motor; Details, e.g. ventilation with chain, pinion 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连接在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上,包括箱体,传动轴,离心甩块,平移端盖,偏心机构,行程控制板,链条,第一复位零件和复位弹簧,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在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上,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在驱动单元的输出轴上,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箱体、伸出至箱体外。本装置利用自身结构实现了传动结构部分的转速控制,从而整个过程均在轿厢等安全位置完成,不需要操作人员攀高操作,在提高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操作简便,节约时间,提高行业的整体设计水平。本装置应用在工业电梯等工程机械上,安装在工业电梯等工程机械的驱动单元上,是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控制转速从而控制设备运行速度的装置。

Description

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驱动单元上的增力矩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在工业电梯等工程机械中的、能够实现变自动控制转速从而控制设备运行速度的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电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塔、烟囱、铁塔等特殊领域内,能够完成人员设备上下运输的工业产品,其形式多样,但是能够靠自身结构特定实现自动缓慢下降的产品并不多见。而且目前国内市场上普遍采用的是六七十年代的控制装置,工作原理、安全可靠度以及人机工程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解决传统的增力矩装置不能实现变自动控制转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连接在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在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上;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在驱动单元的输出轴上、另一端穿过箱体、伸出至箱体外;
离心甩块,所述离心甩块设置在箱体内、连接在传动轴上,并且在传动轴的转动下与传动轴一起转动、进而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箱体的内侧壁相接触,离心甩块与箱体的内侧壁相配合的一面上设有摩擦片;
平移端盖,所述平移端盖设置在箱体内,并且位于离心甩块与驱动单元之间、与离心甩块相接触、可锁住离心甩块;
偏心机构,所述偏心机构转动连接在箱体上,并且偏心机构与平移端盖靠离心甩块的一侧面相接触、通过自转推动平移端盖向驱动单元方向移动;
行程控制板,所述行程控制板设置在箱体外,并且行程控制板与偏心机构同轴转动连接;
行程控制板转动驱动机构,行程控制板转动驱动机构连接在行程控制板上、用于驱动行程控制板转动、进而使行程控制板带动偏心机构转动;
平移端盖复位单元,所述平移端盖复位单元设置在平移端盖与驱动单元之间,并且给平移端盖一个向离心甩块方向的力,使平移端盖与离心甩块相接触、锁住离心甩块。
优选的,所述离心甩块包括:
甩块,所述甩块与箱体的内侧壁相配合的一面上设有摩擦片;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甩块铰接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传动轴铰接连接;
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固定连接在传动轴上;
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固定在定位盘上;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弹簧限位片,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定位轴和定位盘后、与甩块铰接连接;
甩块复位单元,所述甩块复位单元套在连杆上,并且夹在定位轴与弹簧限位片之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与甩块的铰接点,与连杆与甩块的铰接点重合。
优选的,所述偏心机构包括转子、大轴承、小轴承和定位销,所述转子通过套在转子上的大轴承转动连接在箱体上并且与行程控制板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定位销固定连接在转子的偏心位置上,并且定位销通过套在定位销上的小轴承与平移端盖配合接触。
优选的,所述转子由外端盖和内端盖拼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偏心机构设有两个,并且对称布置在箱体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行程控制板与两个偏心机构中的一个同轴转动连接,同时行程控制板通过同步机构与另一个偏心机构同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同步机构包括主动连接杆,主动转动单元、连接转轴、从动转动单元、从动连接杆和从动控制板,所述主动连接杆的一端与位于箱体其中一侧的行程控制板铰接连接,主动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主动转动单元铰接连接,主动转动单元又通过连接转轴与位于箱体另一侧的从动转动单元同轴转动连接,从动转动单元又与位于箱体另一侧的从动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从动连接杆的另一端又与位于箱体另一侧的从动控制板铰接连接,从动控制板又与另一个偏心机构同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上设有驱动单元制动器,所述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还包括有拉线,拉线的一端连接在行程控制板上,拉线的另一端连接在驱动单元制动器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为液压马达或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自身结构实现了传动结构部分的转速控制,从而整个过程均在轿厢等安全位置完成,不需要操作人员攀高操作,在提高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减少了操作人员工作量,操作简便,节约时间,填补国内的市场空白,提高行业的整体设计水平。
本发明可以方便实现产品运动部件的缓慢下降,且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即可完成。
本发明应用在工业电梯等工程机械上,安装在工业电梯等工程机械的驱动单元上,是一种能够实现变自动控制转速从而控制设备运行速度的装置。
本发明是在类似工业电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件,它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剖面的示意图。
图4是离心甩块的示意图。
图5是偏心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B剖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传动轴;3-离心甩块、3.1-甩块、3.2-摩擦片、3.3-定位轴、3.4-连杆、3.5-连接件、3.6-定位盘、3.7-甩块复位单元、3.8-弹簧限位片;4-平移端盖;5-偏心机构、5.1-外端盖、5.2-大轴承、5.3-内端盖、5.4-小轴承、5.5-定位销;6-行程控制板;7-同步机构、7.1-主动连接杆、7.2-主动转动单元、7.3-连接转轴、7.4-从动转动单元、7.5-从动连接杆、7.6-从动控制板;8-链条;9-驱动单元;10-驱动单元制动器;11-平移端盖复位单元;12-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3所示,这种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连接在驱动单元9的输出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件。
箱体1,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在驱动单元9的输出端上。
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的一端连接在驱动单元9的输出轴上、另一端穿过箱体1、伸出至箱体1外。
离心甩块3,所述离心甩块3设置在箱体1内、连接在传动轴2上,并且在传动轴2的转动下与传动轴2一起转动、进而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箱体1的内侧壁相接触,离心甩块3与箱体1的内侧壁相配合的一面上设有摩擦片3.2。
参见图1、图3、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心甩块3包括:
甩块3.1,所述甩块3.1与箱体1的内侧壁相配合的一面上设有摩擦片3.2;
连接件3.5,所述连接件3.5的一端与甩块3.1铰接连接,连接件3.5的另一端与传动轴2铰接连接;
定位盘3.6,所述定位盘3.6固定连接在传动轴2上;
定位轴3.3,所述定位轴3.3固定在定位盘3.6上;
连杆3.4,所述连杆3.4的一端设有弹簧限位片3.8,连杆3.4的另一端穿过定位轴3.3和定位盘3.6后、与甩块3.1铰接连接;
甩块复位单元3.7,所述甩块复位单元3.7套在连杆3.4上,并且夹在定位轴3.3与弹簧限位片3.8之间,优选为弹簧。
所述连接件3.5与甩块3.1的铰接点,与连杆3.4与甩块3.1的铰接点重合。
平移端盖4,所述平移端盖4设置在箱体1内,并且位于离心甩块3与驱动单元9之间、与离心甩块3相接触、锁住离心甩块。所谓锁住离心甩块的意思,就是防止离心甩块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张开、与箱体1接触。
偏心机构5,所述偏心机构5转动连接在箱体1上,并且偏心机构5与平移端盖4靠离心甩块3的一侧面相接触、通过自转推动平移端盖4向驱动单元9方向移动。
参见图1、图5、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偏心机构5包括由外端盖5.1和内端盖5.3拼合而成的转子、大轴承5.2、小轴承5.4和定位销5.5,所述转子通过套在转子上的大轴承5.2转动连接在箱体1上并且与行程控制板6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定位销5.5固定连接在转子的偏心位置上,并且定位销5.5通过套在定位销5.5上的小轴承5.4与平移端盖4配合接触。在其他实施例中,偏心机构5也可以设计成一些其他结构。
行程控制板6,所述行程控制板6设置在箱体1外,并且行程控制板6与偏心机构5同轴转动连接。
行程控制板转动驱动机构,行程控制板转动驱动机构连接在行程控制板6上、用于驱动行程控制板6转动、进而使行程控制板6带动偏心机构5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行程控制板转动驱动机构由设在行程控制板6上的锯齿、以及与行程控制板6上的锯齿配合连接的链条8构成,链条8通过行程控制板6上的锯齿驱动行程控制板6转动,进而使行程控制板6带动偏心机构5转动。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其它形式的行程控制板转动驱动机构来驱动行程控制板6转动,比如在行程控制板6上设置一个把手,通过拉把手驱动行程控制板6转动,等等。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偏心机构5设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箱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行程控制板6与两个偏心机构5中的一个同轴转动连接,同时行程控制板6通过同步机构7与另一个偏心机构5连接。行程控制板6通过同步机构7控制两个偏心机构5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同步机构7包括主动连接杆7.1,主动转动单元7.2、连接转轴7.3、从动转动单元7.4、从动连接杆7.5和从动控制板7.6,所述主动连接杆7.1的一端与位于箱体1其中一侧的行程控制板6铰接连接,主动连接杆7.1的另一端与主动转动单元7.2铰接连接,主动转动单元7.2又通过连接转轴7.3与位于箱体1另一侧的从动转动单元7.4同轴转动连接,从动转动单元7.4又与位于箱体1另一侧的从动连接杆7.5的一端铰接连接,从动连接杆7.5的另一端又与位于箱体1另一侧的从动控制板7.6铰接连接,从动控制板7.6又与另一个偏心机构5同轴转动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其它的机械结构,使行程控制板6控制两个偏心机构5同步转动。
平移端盖复位单元11,所述平移端盖复位单元11设置在平移端盖4与驱动单元9之间,并且给平移端盖4一个向离心甩块3方向的力,使平移端盖4与离心甩块3相接触、锁住离心甩块3。所述平移端盖复位单元11优选为弹簧。
所述驱动单元9为液压马达或电机。驱动单元9上设有驱动单元制动器13,所述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还包括有拉线12,拉线12的一端连接在行程控制板6上,,拉线12的另一端连接在驱动单元制动器13上。拉线12与行程控制板6的连接点与行程控制板6的转动轴心不重合。
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中的各个部件之间通过各种标准件以及轴、轴套、键等系统的装配在一起。
所述箱体是由圆管、钢板等焊接或者铸造而成,是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的主体结构,整个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的所有部件均与其装配在一起。这部分是整个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的主体结构。
所述转动轴是由圆钢加工而成,其作用连接动力的输入与输出端口,同时离心甩块和平移端盖也与其装配连接。
所述离心甩块是由一种圆弧型结构件,表面安装有摩擦片3.2,通过离心力控制摩擦力,从而控制转速。
所述平移端盖是由圆形金属结构盘组成,它在与偏心机构的相互作用下实现了离心甩块与箱体的离合。
所述偏心机构主要用于控制平移端盖在传动轴上的位置,进而控制离心甩块与箱体的离合。
所述行程控制板优选的是一块带有锯齿的钢板,它能够使偏心机构在小空间内实现大角度的旋转。
所述同步机构主要用于箱体两侧偏心机构的同步控制。
所述拉链是一种传动零件,用来控制行程控制板的转动,为行程控制板的转动提供动力。
所述驱动单元为类似产品的动力源头,比如液压马达或电机,多以电机型式出现,且配有驱动单元制动器。
所述甩块复位单元3.7用于将离心甩块复位。
所述平移端盖复位单元11用于将平移端盖复位。
所述拉线12用于连接行程控制板与驱动单元制动器连接。即行程控制板通过拉线与驱动单元制动器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这种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一端连接减速器,一端连接驱动单元9。当人员拉动链条8,带动行程控制板6旋转,初始的大约45度内,偏心机构5与平移端盖4接触,迫使平移端盖4右移(参见图1),平移端盖4与离心甩块3脱离,同时拉线12收紧,拉线12在行程控制板6发生转动的初始阶段具有一段空行程;然后继续拉动拉线12,行程控制板6由大约45度转到大约90度,一方面平移端盖4在偏心机构5的作用下继续向右移动(参见图1),平移端盖4与离心甩块3完全脱离;另一方面行程控制板6通过拉线12拉动驱动单元制动器13,使驱动单元制动器13处于分离状态,设备的运动部件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向下运动。此时传动轴2会高速的转动,离心甩块3在离心力和甩块复位单元3.7的同时作用下与箱体1的内表面滑动摩擦接触,转速越高离心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当摩擦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传动轴2的转数就不能继续增加了,进而将传动轴2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转速区间内,以此来控制运动部件的下降速度。当松开链条8,行程控制板6由大约90度转到大约45度范围,拉线12松开驱动单元制动器13,使驱动单元制动器13处于接触状态,设备制动,继续松开链条8,行程控制板6由大约45度转到初始状态,首先是离心甩块3在甩块复位单元3.7的作用下向传动轴轴心方向移动,直至复位,其次,平移端盖4在平移端盖复位单元11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参见图1),锁止离心甩块3。当驱动单元9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平移端盖4会一直锁止离心甩块3,使离心甩块3与箱体1的内表面不接触,不产生摩擦力,进而对驱动单元9的转动不产生任何的影响。
偏心机构5位于平移端盖4中的沟槽里。
所有专利,专利申请和其它参考文献的全部内容应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文件。但是如果本申请中的一个术语和已纳入参考文献的术语相冲突,以本申请的术语优先。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 ”,“第二”或者类似词汇并不表示任何顺序,质量或重要性,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技术特征。结合数量使用的修饰词“大约”包含所述值和内容上下文指定的含义。(例如:它包含有测量特定数量时的误差)。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发明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连接在驱动单元(9)的输出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在驱动单元(9)的输出端上;
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的一端连接在驱动单元(9)的输出轴上、另一端穿过箱体(1)、伸出至箱体(1)外;
离心甩块(3),所述离心甩块(3)设置在箱体(1)内、连接在传动轴(2)上,并且在传动轴(2)的转动下与传动轴(2)一起转动、进而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箱体(1)的内侧壁相接触,离心甩块(3)与箱体(1)的内侧壁相配合的一面上设有摩擦片(3.2);
平移端盖(4),所述平移端盖(4)设置在箱体(1)内,并且位于离心甩块(3)与驱动单元(9)之间、与离心甩块(3)相接触、可锁住离心甩块;
偏心机构(5),所述偏心机构(5)转动连接在箱体(1)上,并且偏心机构(5)与平移端盖(4)靠离心甩块(3)的一侧面相接触、通过自转推动平移端盖(4)向驱动单元(9)方向移动;
行程控制板(6),所述行程控制板(6)设置在箱体(1)外,并且行程控制板(6)与偏心机构(5)同轴转动连接;
行程控制板转动驱动机构,行程控制板转动驱动机构连接在行程控制板(6)上、用于驱动行程控制板(6)转动、进而使行程控制板(6)带动偏心机构(5)转动;
平移端盖复位单元(11),所述平移端盖复位单元(11)设置在平移端盖(4)与驱动单元(9)之间,并且给平移端盖(4)一个向离心甩块(3)方向的力,使平移端盖(4)与离心甩块(3)相接触、锁住离心甩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甩块(3)包括:
甩块(3.1),所述甩块(3.1)与箱体(1)的内侧壁相配合的一面上设有摩擦片(3.2);
连接件(3.5),所述连接件(3.5)的一端与甩块(3.1)铰接连接,连接件(3.5)的另一端与传动轴(2)铰接连接;
定位盘(3.6),所述定位盘(3.6)固定连接在传动轴(2)上;
定位轴(3.3),所述定位轴(3.3)固定在定位盘(3.6)上;
连杆(3.4),所述连杆(3.4)的一端设有弹簧限位片(3.8),连杆(3.4)的另一端穿过定位轴(3.3)和定位盘(3.6)后、与甩块(3.1)铰接连接;
甩块复位单元(3.7),所述甩块复位单元(3.7)套在连杆(3.4)上,并且夹在定位轴(3.3)与弹簧限位片(3.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5)与甩块(3.1)的铰接点,与连杆(3.4)与甩块(3.1)的铰接点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机构(5)包括转子、大轴承(5.2)、小轴承(5.4)和定位销(5.5),所述转子通过套在转子上的大轴承(5.2)转动连接在箱体(1)上并且与行程控制板(6)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定位销(5.5)固定连接在转子的偏心位置上,并且定位销(5.5)通过套在定位销(5.5)上的小轴承(5.4)与平移端盖(4)配合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由外端盖(5.1)和内端盖(5.3)拼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机构(5)设有两个,并且对称步置在箱体(1)的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控制板(6)与两个偏心机构(5)中的一个同轴转动连接,同时行程控制板(6)通过同步机构(7)与另一个偏心机构(5)同轴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7)包括主动连接杆(7.1),主动转动单元(7.2)、连接转轴(7.3)、从动转动单元(7.4)、从动连接杆(7.5)和从动控制板(7.6),所述主动连接杆(7.1)的一端与位于箱体(1)其中一侧的行程控制板(6)铰接连接,主动连接杆(7.1)的另一端与主动转动单元(7.2)铰接连接,主动转动单元(7.2)又通过连接转轴(7.3)与位于箱体(1)另一侧的从动转动单元(7.4)同轴转动连接,从动转动单元(7.4)又与位于箱体(1)另一侧的从动连接杆(7.5)的一端铰接连接,从动连接杆(7.5)的另一端又与位于箱体(1)另一侧的从动控制板(7.6)铰接连接,从动控制板(7.6)又与另一个偏心机构(5)同轴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9)上设有驱动单元制动器(13),所述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还包括有拉线(12),拉线(12)的一端连接在行程控制板(6)上,拉线(12)的另一端连接在驱动单元制动器(1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9)为液压马达或电机。
CN201610933946.2A 2016-10-25 2016-10-25 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 Active CN1064297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3946.2A CN106429735B (zh) 2016-10-25 2016-10-25 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3946.2A CN106429735B (zh) 2016-10-25 2016-10-25 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9735A true CN106429735A (zh) 2017-02-22
CN106429735B CN106429735B (zh) 2018-07-10

Family

ID=58177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3946.2A Active CN106429735B (zh) 2016-10-25 2016-10-25 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2973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65372A (en) * 1944-02-05 1944-11-08 John Blain Hunt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ontrol of speed of lowering on geared winches
EP0065501A2 (en) * 1981-05-12 1982-11-24 Sergio Scarzella Emergency levelling device for a lift car
CN2258494Y (zh) * 1996-03-11 1997-07-30 王秋楠 电梯辅助逃生设备
EP0820954A1 (en) * 1996-07-25 1998-01-28 Chiu Nan Wang Elevator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CN1972856A (zh) * 2004-05-04 2007-05-30 欧诺那S·公司 一种用于升降被困电梯的应急装置
CN103818793A (zh) * 2014-02-25 2014-05-28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总公司 一种低速防坠安全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65372A (en) * 1944-02-05 1944-11-08 John Blain Hunt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ontrol of speed of lowering on geared winches
EP0065501A2 (en) * 1981-05-12 1982-11-24 Sergio Scarzella Emergency levelling device for a lift car
CN2258494Y (zh) * 1996-03-11 1997-07-30 王秋楠 电梯辅助逃生设备
EP0820954A1 (en) * 1996-07-25 1998-01-28 Chiu Nan Wang Elevator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CN1972856A (zh) * 2004-05-04 2007-05-30 欧诺那S·公司 一种用于升降被困电梯的应急装置
CN103818793A (zh) * 2014-02-25 2014-05-28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总公司 一种低速防坠安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9735B (zh) 201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0525B (zh) 电梯设备
CN211082627U (zh) 一种抽油机电动刹车装置
CN104296979B (zh) 一种综合制动摩擦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6740792B (zh) 一种电动制动助力器
CN103395467B (zh) 两轮车联动制动装置及前后轮联动制动两轮车
CN106429735A (zh) 手动离合增力矩装置
CN108167350B (zh) 抽油机刹车总成
CN201002940Y (zh) 建筑卷扬机
CN105364664A (zh) 一种应用于玻璃生产流水线的便装式磨边装置
CN207524771U (zh) 一种电梯双向限位器
CN203602304U (zh) 一种安全制动器
CN110421079B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框架搭建用钢件对接机械
CN204109711U (zh) 一种全挂车倒车自动锁定装置
CN204897044U (zh) 自动刹车式倒绳机
CN203925249U (zh) 一种卷帘门机
CN111746587A (zh) 一种货运火车辅助减速装置
CN210397476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传动轴
CN112441065A (zh) 一种工厂轨道检测维护保养设备
CN206129920U (zh) 一种渐开线配合的传动法兰防松脱结构
CN209052332U (zh) 一种矿井用卷扬机联轴器辅助制动装置
CN220727287U (zh) 一种泵阀微转向调控用蜗轮蜗杆减速机
CN112128370A (zh) 一种减速器驻车机构及车辆
CN2913581Y (zh) 动力钳驱动装置
CN112963471B (zh) 一种用于门式起重机的卧式轮边制动器
CN219408949U (zh) 一种具备两种不同方式的桥式起重机大车制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