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28187B - 转向柱斜度调整锁定/解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柱斜度调整锁定/解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28187B
CN106428187B CN201610603173.1A CN201610603173A CN106428187B CN 106428187 B CN106428187 B CN 106428187B CN 201610603173 A CN201610603173 A CN 201610603173A CN 106428187 B CN106428187 B CN 1064281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dient
component
bolt
steering column
rota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31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28187A (zh
Inventor
D·W·费格里奥利
M·P·菲利普斯
J·P·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6428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8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28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8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7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一种转向柱组件包括在第一枢转点处枢转地联接至斜度支架的转向柱,包括可旋转斜度螺栓的斜度锁定机构,和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及第三构件的多连杆组件。第一构件包括固定地联接至可旋转斜度螺栓的第一端和与可旋转地联接至第二构件的第一端的第二端。第二构件包括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可旋转地联接至第三构件的连杆部分的第一端。第三构件包括联接至杠杆的连杆。杠杆的第一端联接至连杆的第二端。杠杆包括拇指垫。拇指垫围绕第二枢转点的旋转实现可旋转斜度螺栓的旋转以锁定或解锁斜度锁定机构。

Description

转向柱斜度调整锁定/解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的主题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并且涉及一种用于转向柱的斜度调整的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的转向柱通常被设计成可手动调整地定位方向盘以改进驾驶员舒适度并且改进车辆进出的简便性。这些转向柱可以被提供有锁定机构和可调斜度,其允许在垂直方向上(即,向上和向下)对方向盘进行角度调整。转向柱还可以被提供伸缩式调整,其允许方向盘移动为更接近或更远离驾驶员。转向柱斜度可以通过从固定位置中释放调整杠杆而手动地调整,这允许转向柱绕枢转点旋转,该枢转点可以位于转向柱中与方向盘的端相对的端处。将调整杠杆返回至固定位置使转向柱保持在绕枢转点的期望设定位置处。已知斜度调整杠杆在处于释放位置中时突出至乘客车厢脚部区域中,并且可以要求将膝垫分离成两个分离的构件以提供间隙凹槽,该凹槽能够允许斜度调整杠杆旋转至释放位置。
发明内容
描述了一种转向柱组件,且该转向柱组件包括:转向柱,其在第一枢转点处可枢转地联接至斜度支架;斜度锁定机构,其包括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将转向柱锁定至斜度支架的可旋转斜度螺栓;以及多连杆组件,其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第一构件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刚性构件,其包括被固定地联接至可旋转斜度螺栓的第一端和可旋转地联接至第二构件的第一端的第二端。第二构件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刚性构件,其包括可旋转地联接至第三构件的连杆部分的第一端的第二端。第三构件是包括联接至杠杆部分的连杆部分的刚性构件,其中连杆部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杠杆部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杠杆部分在其第二端包括拇指垫。杠杆部分的第一端在第二枢转点处连结至连杆部分的第二端,且第三构件在第二枢转点处可旋转地联接至转向柱。拇指垫绕第二枢转点的旋转实现了可旋转斜度螺栓的旋转以在第二附接位置处锁定或解锁斜度锁定机构。
在结合附图时通过下文详细描述用于实施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教导的一些最佳模式和其他实施例,本教导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容易地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举例来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包括斜度调整系统的车辆转向柱组件的侧视图;
图2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包括与联接至已知斜度调整杠杆的可旋转斜度螺栓相比联接至新型斜度锁定机构的可旋转斜度螺栓的车辆斜度支架和转向柱组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
图3-1至图3-8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可旋转斜度螺栓处于锁定位置或可旋转斜度螺栓处于解锁位置的转向柱和多连杆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数字指示若干视图中的相同或对应部分,图1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包括斜度调整系统的车辆转向柱组件10的侧视图。转向柱组件10被容纳在驾驶员侧上的仪表板组件下方的车辆乘客车厢中,并且可以由如线15指示的膝垫或另一个元件覆盖。相同数字和相同术语在整个说明书中是指相同元件。术语“顺时针”和“逆时针”以及其他旋转方向参考在整个本公开中按照相同视角观察和描述。
转向柱组件10包括转向柱12,转向柱12在第一附接点16处支撑在斜度支架14上并且还在第二附接位置19处由斜度锁定机构20支撑在斜度支架14上。转向柱组件10包括转向柱12,转向柱12具有第一端13和第二端11,第一端13能连接到方向盘(未示出)或其他驾驶者控制件,第二端11可操作地连接至转向系统(未示出),转向系统将转向柱12绕柱轴线17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机动车辆的转向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11对应于车辆的前部。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向柱12在用作枢转点的第一附接点16处可枢转地联接至斜度支架14,且转向柱12在第二附接位置19处采用斜度锁定机构20可释放地固定至斜度支架14。转向柱12可以绕第一附接点16枢转以调整转向柱12的第二端的高度,即,将转向柱升高或降低。
在某些实施例中,转向柱12包括外部护套和伸缩式内部护套,其中转向柱12的外部护套在第一附接点16处可枢转地联接至斜度支架14,且转向柱12的内部护套在第二附接位置19处使用斜度锁定机构20可释放地固定至斜度支架14。
斜度锁定机构20可以包括压缩支架,其与可旋转斜度螺栓22相互作用以固定转向柱12或从斜度支架14中释放转向柱12。可旋转斜度螺栓22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将转向柱12锁定至斜度支架14,并且包括适用于将转向柱12的部分以及斜度支架14机械地接合以在第二附接位置19处将转向柱12锁定至斜度支架14的一个或多个凸轮构件(未示出)或其他合适的锁定机构。斜度锁定机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已知。可旋转斜度螺栓22在可旋转斜度螺栓22旋转至第一锁定位置21-1时在第二附接位置19处将转向柱12固定在锁定位置中,并且在可旋转斜度螺栓22旋转至第二解锁位置21-2时从第二附接位置19中释放转向柱12,由此允许改变转向柱12的斜度位置。作为非限制性实例,可旋转斜度螺栓22可以在顺时针方向上具有35°的旋转行程范围,该范围介于第一锁定位置21-1与第二解锁位置21-2之间。第一锁定位置21-1和第二解锁位置21-2的角位置是在可旋转斜度螺栓22的旋转轴线的背景下引用。
多连杆组件30固定地联接至可旋转斜度螺栓22以实现其旋转,并且包括第一构件40、第二构件50和第三构件60,该第三构件60包括连杆部分62和杠杆部分70。多连杆组件30被描绘为使得可旋转斜度螺栓22在第一锁定位置21-1和第二解锁位置21-2这两者中。杠杆部分70用作斜度调整杠杆,其可由驾驶员采用来解锁斜度锁定机构20以将转向柱12调整至期望设定点。第一构件40、第二构件50和第三构件60中的每一个均是由诸如聚合物的合适材料制成的细长刚性构件。第一构件40包括第一端42和第二端44,其中第一端42固定地联接至可旋转斜度螺栓22且第二端44由于该固定关系而可旋转地联接至第二构件50的第一端52。第二构件50包括第一端52和第二端54,其中第二端54可旋转地联接至第三构件60的连杆部分62的第一端64。第三构件60包括联接至杠杆部分70的连杆部分62,其中连杆部分62具有第一端64和第二端66,且杠杆部分70具有第一端72和第二端74。杠杆部分70的第一端72固定地联接至连杆部分62的第二端66。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杆部分62固定地联接至杠杆部分70使得连杆部分62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杠杆部分70的纵向轴线成锐角。或者,连杆部分62可以固定地联接至杠杆部分70使得连杆部分62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杠杆部分70的纵向轴线成直角。或者,连杆部分62可以固定地联接至杠杆部分70使得连杆部分62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杠杆部分70的纵向轴线成钝角。杠杆部分70可以在其第二端74处包括拇指垫75。连杆部分62的第二端66在第二枢转点18处可旋转地联接至转向柱12。应当明白的是,将拇指垫75定位在其第二端74处的杠杆部分70是斜度调整杠杆的一个实施例。其他斜度调整杠杆配置可以用来使第三构件60的连杆部分62绕第二枢转点18旋转以实现斜度解锁机构20的锁定或解锁。第一构件40、第二构件50以及第三构件60的连杆部分62和杠杆部分70的线性长度是专用的,并且被选择成实现当拇指垫75在第一位置74-1处时可旋转斜度螺栓22至第一锁定位置21-1的旋转,且还实现当拇指垫75在第二位置74-2处时可旋转斜度螺栓22至第二解锁位置21-2的旋转。可旋转斜度螺栓22和/或第二枢转点18可以包括在它们相应的旋转行程范围的部分中产生静摩擦力的元件。此静摩擦力可以用来将可旋转斜度螺栓22固定至第一锁定位置21-1。
当拇指垫75在第一位置74-1处时,可旋转斜度螺栓22是在第一锁定位置21-1处,因此锁定斜度锁定机构20并且将转向柱12固定至斜度支架14。当拇指垫75在第二位置74-2处时,可旋转斜度螺栓22是在第二解锁位置21-2处,因此将可旋转斜度螺栓22解锁并且从斜度支架14中释放转向柱12,从而允许转向柱12向上或向下移动。拇指垫75在第一逆时针方向上的移动使可旋转斜度螺栓22旋转至第一锁定位置21-1以锁定斜度锁定机构20。以类似方式,拇指垫75在第二顺时针方向上的移动使可旋转斜度螺栓22旋转至第二解锁位置21-2以将斜度锁定机构20解锁。此布置降低了铰接所需要的包装空间,即,移动拇指垫75以将斜度锁定机构20解锁并且从斜度支架14中释放转向柱12,因此允许转向柱12向上或向下移动。这还可以通过减小用于拇指垫75的铰接的凹槽所需要的表面积来增加乘客车厢的仪表盘下方部分中的膝垫表面积。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车辆的斜度支架114和转向柱组件110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包括具有可旋转斜度螺栓122的斜度锁定机构120。可旋转斜度螺栓122被配置成用于可选择地将转向柱112在第二附接位置119锁定至斜度支架114。转向柱112、斜度支架114、第二附接位置119以及可旋转斜度螺栓122类似于那些参考图1所描述的构件。还示出了膝垫115的外周。可旋转斜度螺栓122被示出联接至多连杆组件130的实施例。多连杆组件130固定地联接至可旋转斜度螺栓122以实现它的旋转,且由第一构件140、第二构件150和第三构件160组成,其包括连杆部分162和包括拇指垫175的杠杆部分170。多连杆组件130和可旋转斜度螺栓122一起操作以基于可旋转斜度螺栓122的旋转位置来固定或释放转向柱112和斜度支架114。第三构件160可旋转地联接至安装在转向柱112上的第二枢转点118,其位于连杆部分162与杠杆部分170的接合处。包括拇指垫175的第三构件160绕着第二枢转点118旋转以实现锁定和解锁。当拇指垫175位于第一位置175-1时,多连杆组件130将可旋转斜度螺栓122保持在它的锁定位置,以将转向柱112固定至斜度支架114。当拇指垫175位于第二位置175-2时,多连杆组件130将可旋转斜度螺栓122保持在它的解锁位置,以将转向柱112从斜度支架114释放,因而实现了转向柱112的斜度调整。
通过比较,可旋转斜度螺栓122被示出为联接至已知的斜度调整杠杆150,其基于可旋转斜度螺栓122的旋转位置来操作以固定或释放转向柱112和斜度支架114。当已知斜度调整杠杆150位于第一位置150-1时,斜度调整杠杆150将可旋转斜度螺栓122旋转至它的锁定位置,以将转向柱112固定至斜度支架114。当已知斜度调整杠杆150位于第二位置150-2时,斜度调整杠杆150将可旋转斜度螺栓122旋转至它的解锁位置,以将转向柱112释放至斜度支架114。已知斜度调整杠杆150在它的第二位置150-2和多连杆组件130的拇指垫175在他的第二位置175-2的位置相对于膝垫115的外周被示出,包括位于它们之间的线性差值180。该线性差值180表明,斜度调整杠杆150在它的第二位置150-2通过膝垫115的突出基本上大于拇指垫175在它的第二位置175-2通过膝垫115的突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线性差值180大于56mm。
图3-1和图3-2示意性地示出了联接至可旋转斜度螺栓322的多连杆组件330的实施例。可旋转斜度螺栓322沿逆时针方向304旋转,以实现锁定转向柱312;以及沿顺时针方向302旋转,以实现释放转向柱312。多连杆组件330类似于参考图1所描述的多连杆组件30,且包括拇指垫375和第二枢转点318。图3-1示出了当可旋转斜度螺栓322位于锁定位置的多连杆组件330,以及图3-2示出了当可旋转斜度螺栓322位于解锁位置的多连杆组件330。通过沿逆时针方向306绕着第二枢转点318旋转拇指垫375来到达解锁位置,其实现了可旋转斜度螺栓322的顺时针旋转302。通过沿顺时针方向308绕着第二枢转点318旋转拇指垫375来获得锁定位置,其实现了可旋转斜度螺栓322的逆时针旋转304。因而,通过经由驾驶员在拇指垫375上的拉作用可到达解锁位置,以及通过经由驾驶员在拇指垫375上的推作用可获得锁定位置。
图3-3和图3-4示意性地示出了联接至可旋转斜度螺栓322的多连杆组件330的实施例。可旋转斜度螺栓322沿逆时针方向304旋转,以实现锁定转向柱312;以及沿顺时针方向302旋转,以实现释放转向柱312。多连杆组件330类似于参考图1所描述的多连杆组件30,且包括拇指垫375和第二枢转点318。图3-3示出了当可旋转斜度螺栓322位于锁定位置的多连杆组件330,以及图3-4示出了当可旋转斜度螺栓322位于解锁位置的多连杆组件330。通过沿顺时针方向308绕着第二枢转点318旋转拇指垫375来到达解锁位置,其实现了可旋转斜度螺栓322的顺时针旋转302。通过沿逆时针方向306绕着第二枢转点318旋转拇指垫375来获得锁定位置,其实现了可旋转斜度螺栓322的逆时针旋转304。因而,通过经由驾驶员在拇指垫375上的推作用可到达解锁位置,以及通过经由驾驶员在拇指垫375上的拉作用可获得锁定位置。
图3-5和图3-6示意性地示出了联接至可旋转斜度螺栓342的另一实施例的多连杆组件330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可旋转斜度螺栓342沿顺时针方向302旋转,以实现锁定转向柱312;以及沿逆时针方向304旋转,以实现释放转向柱312。多连杆组件330类似于参考图1所描述的多连杆组件30,且包括拇指垫375和第二枢转点318。图3-5示出了当可旋转斜度螺栓342位于锁定位置的多连杆组件330,以及图3-6示出了当可旋转斜度螺栓342位于解锁位置的多连杆组件330。通过沿顺时针方向308绕着第二枢转点318旋转拇指垫375来到达解锁位置,其实现了可旋转斜度螺栓342的逆时针旋转304。通过沿逆时针方向306绕着第二枢转点318旋转拇指垫375来获得锁定位置,其实现了可旋转斜度螺栓342的顺时针旋转302。因而,通过经由驾驶员在拇指垫375上的推作用可到达解锁位置,以及通过经由驾驶员在拇指垫375上的拉作用可获得锁定位置。
图3-7和图3-8示意性地示出了联接至可旋转斜度螺栓342的另一实施例的多连杆组件330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可旋转斜度螺栓342沿顺时针方向302旋转,以实现锁定转向柱312;以及沿逆时针方向304旋转,以实现释放转向柱312。多连杆组件330类似于参考图1所描述的多连杆组件30,且包括拇指垫375和第二枢转点318。图3-7示出了当可旋转斜度螺栓342位于锁定位置的多连杆组件330,且图3-8示出了当可旋转斜度螺栓342位于解锁位置的多连杆组件330。通过沿逆时针方向306绕着第二枢转点318旋转拇指垫375来到达解锁位置,其实现了可旋转斜度螺栓342的逆时针旋转304。通过沿顺时针方向308绕着第二枢转点318旋转拇指垫375来获得锁定位置,其实现了可旋转斜度螺栓342的顺时针旋转302。因而,通过经由驾驶员在拇指垫375上的拉作用可到达解锁位置,以及通过经由驾驶员在拇指垫375上的推作用可获得锁定位置。
参考图3-1和图3-2以及参照图3-7和图3-8所示的配置示出了联接至可旋转斜度螺栓342的实施例的多连杆组件330,其中,拇指垫375在向前方向上旋转,以使得通过经由驾驶员在拇指垫375上的拉作用来到达解锁位置,以及通过经由驾驶员在拇指垫375上的推作用来获得锁定位置。
此外,这里描述的概念需要更少的包装空间来与已知的系统相比清楚的表达杠杆和拇指垫的锁定至解锁的行进功能。这通过减少需要去清除形式为拇指垫375的斜度调整杠杆的当其被旋转至解锁位置时的包装空间而允许增加膝垫表面积。
详细说明和附图或各图支持和描述本教导,但是本教导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来限定。尽管已经详细地描述了用于实现本教导的一些最佳模式或其他实施例,但存在各种可选的设计和实施例以用于实践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教导。

Claims (10)

1.一种转向柱组件,其包括:
转向柱,其在第一枢转点处枢转地联接至斜度支架;
斜度锁定机构,其包括可旋转斜度螺栓,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配置成选择性地在第二附接位置处将所述转向柱锁定至所述斜度支架;以及
多连杆组件,其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所述多连杆组件包括:
所述第一构件,其为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刚性构件,包括固定地联接至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的所述第一端和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一端的所述第二端,
所述第二构件,其为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刚性构件,包括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三构件的连杆部分的第一端的所述第二端,
所述第三构件,其为包括联接至杠杆部分的连杆部分的刚性构件,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所述连杆部分,和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所述杠杆部分,所述杠杆部分在其第二端包括拇指垫,
所述杠杆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在第二枢转点处被连接至所述连杆部分的所述第二端,以及
所述第三构件在所述第二枢转点处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转向柱,
其中,所述拇指垫绕着所述第二枢转点的旋转实现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的旋转,以在所述第二附接位置处锁定或解锁所述斜度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拇指垫绕着所述第二枢转点的旋转包括所述拇指垫的顺时针旋转以实现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的逆时针旋转以锁定所述斜度锁定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拇指垫绕着所述第二枢转点的旋转包括所述拇指垫的逆时针旋转以实现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的顺时针旋转以解锁所述斜度锁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拇指垫绕着所述第二枢转点的旋转包括所述拇指垫的逆时针旋转以实现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的逆时针旋转以锁定所述斜度锁定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拇指垫绕着所述第二枢转点的旋转包括所述拇指垫的顺时针旋转以实现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的顺时针旋转以解锁所述斜度锁定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拇指垫绕着所述第二枢转点的旋转包括所述拇指垫的逆时针旋转以实现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的顺时针旋转以锁定所述斜度锁定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拇指垫围绕所述第二枢转点的旋转包括所述拇指垫的顺时针旋转以实现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的逆时针旋转以解锁所述斜度锁定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拇指垫围绕所述第二枢转点的旋转包括所述拇指垫的顺时针旋转以实现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的顺时针旋转以锁定所述斜度锁定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件,其中所述拇指垫围绕所述第二枢转点的旋转包括所述拇指垫的逆时针旋转以实现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的顺时针旋转以解锁所述斜度锁定机构。
10.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柱组件,其包括:
转向柱,其在第一枢转点处枢转地联接至斜度支架;
斜度锁定机构,其包括经配置以选择性地在第二附接位置处将所述转向柱锁定至所述斜度支架的可旋转斜度螺栓;以及
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的多连杆组件,所述多连杆组件包括:
所述第一构件,其为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细长构件,包括固定地联接至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的所述第一端和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一端的所述第二端,
所述第二构件,其为具有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细长构件,包括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三构件的连杆部分的第一端的所述第二端,
所述第三构件,其为包括联接至斜度调整杠杆的连杆部分的细长构件,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所述连杆部分,和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所述斜度调整杠杆,其中所述斜度调整杠杆的所述第一端联接至所述连杆部分的所述第二端,以及
所述连杆部分的所述第二端在第二枢转点处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转向柱;
其中,所述斜度调整杠杆朝向所述车辆的前部的运动使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旋转至第一位置以锁定所述斜度锁定机构从而在所述第二附接位置处将所述转向柱锁定至所述斜度支架;且
其中,所述斜度调整杠杆远离所述车辆的所述前部的运动使所述可旋转斜度螺栓旋转至第二位置以解锁所述斜度锁定机构从而在所述第二附接位置处将所述转向柱从所述斜度支架解锁。
CN201610603173.1A 2015-08-06 2016-07-27 转向柱斜度调整锁定/解锁装置 Active CN1064281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20,037 US9586610B2 (en) 2015-08-06 2015-08-06 Steering column rake adjustment lock/unlock device
US14/820037 2015-08-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8187A CN106428187A (zh) 2017-02-22
CN106428187B true CN106428187B (zh) 2019-06-14

Family

ID=57854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03173.1A Active CN106428187B (zh) 2015-08-06 2016-07-27 转向柱斜度调整锁定/解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86610B2 (zh)
CN (1) CN106428187B (zh)
DE (1) DE1020161143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23223B2 (en) * 2016-06-03 2018-07-17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DE102016008561A1 (de) * 2016-07-14 2018-01-18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mit elektro-mechanischer Fixiervorrichtung
US10807630B2 (en) 2018-11-29 2020-10-20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having an energy absorption assembly
US11192571B1 (en) 2020-06-02 2021-12-07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Threaded joint for steering column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14312974A (zh) * 2021-12-27 2022-04-12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管柱连杆式倾角手柄锁紧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6228A (en) * 1998-05-04 2000-03-1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for motor vehicle
CN203544098U (zh) * 2010-10-18 2014-04-1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的转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8680A (ja) * 1983-10-19 1985-05-18 Fuji Kiko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チルト装置
DE3909668A1 (de) * 1988-03-24 1989-10-26 Aisin Seiki Schwenkbare lenkeinrichtung
JP3881482B2 (ja) * 1999-11-04 2007-02-14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操作レバー締付固定位置調整装置
JP3431886B2 (ja) * 2000-07-07 2003-07-28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位置調整装置
JP2005280543A (ja) * 2004-03-30 2005-10-13 Fuji Kiko Co Ltd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202004017086U1 (de) * 2004-11-03 2005-02-03 Kässbohrer Geländefahrzeug AG Lenksäulen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insbesondere ein Kettenfahrzeug
JP4373950B2 (ja) * 2005-03-31 2009-11-25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ハンドルの位置調整装置
US8376404B2 (en) 2010-11-23 2013-02-19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Integrated tooth rake lock for steering column
US20150375769A1 (en) * 2013-02-08 2015-12-31 Robert Bosch Automotive Steering Llc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Controlled By A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JP6212915B2 (ja) * 2013-04-10 2017-10-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9649932B2 (en) 2014-01-23 2017-05-16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Rake lever actuated shift mechanism clamp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6228A (en) * 1998-05-04 2000-03-1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for motor vehicle
CN203544098U (zh) * 2010-10-18 2014-04-1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的转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8187A (zh) 2017-02-22
US9586610B2 (en) 2017-03-07
DE102016114305A1 (de) 2017-02-09
US20170036689A1 (en) 2017-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8187B (zh) 转向柱斜度调整锁定/解锁装置
US10351161B2 (en) Steering column with manual retraction
US8726757B2 (en)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a steering column
CN110087972B (zh) 用于机动车辆转向系统的方向盘和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EP1435316A3 (en) Tilt adjusting unit for steering columns
CN107433972A (zh) 方向盘总成
EP1386820B1 (en) Tilt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CN101857046B (zh) 具有机械式记忆装置的可调节转向装置
CN105270213A (zh) 用于便捷进入系统的超程机构
JP2007508976A (ja) 車両シート用ヘッドレスト
JP2007038833A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096187A (zh) 旋转式调节机构
KR101131809B1 (ko) 텔레스코픽 작동력을 저감 가능한 스티어링 칼럼용 조종장치
US20170305190A1 (en) Foldable vehicle, system and adjustment assembly thereof for adjusting width of a vehicle
RU2015128056A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угла наклона медицинск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ухода за детьми раннего возраста
US20170274828A1 (en) Running board assembly having multiple step pads
EP3269586B1 (en) A one-piece tilting adjustable seat for sports cars
KR101032983B1 (ko) 자동차의 조향컬럼
EP2969721B1 (en) Support system and cycle equipped with the support system
EP3371032B1 (en) Steering column
EP1431100A2 (en)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an instrument panel in a vehicle
JP5957598B2 (ja) シート用長さ調整機構、シート部分の傾斜調整機構、車両シート
CN106458100B (zh) 后视镜单元、驱动结构和旋转传感器
US10793179B2 (en)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US7823479B2 (en)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