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2810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2810A
CN106412810A CN201611044334.4A CN201611044334A CN106412810A CN 106412810 A CN106412810 A CN 106412810A CN 201611044334 A CN201611044334 A CN 201611044334A CN 106412810 A CN106412810 A CN 106412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terminal unit
connection
virtual reality
circumscri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443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2810B (zh
Inventor
马宁
杨依珍
王中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443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2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2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2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2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2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的方法包括:与终端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终端设备握手;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出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发送的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由此,可以释放出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的USB 2.0接口,以便用于其他数据的传输。此外,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通过蓝牙连接传输数据,可以减少数据线的束缚,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加便捷,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为VR),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
目前,VR眼镜以再生纸板盒(cardboard)为主,其成本较低,但图像的质量受制于手机屏幕的分辨率,由于延时过长会造成眩晕感,因此,该种VR设备体验性很差。基于便携理念的VR主要有VR单机和外接式VR设备。VR单机就像一部VR形状的手机,具有独立的CPU、电池、大存储器、显示及传感器等,但成本比较高昂。而外接式VR设备由于只包括独立显示屏与传感器等,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
在相关技术中,外接式VR设备与智能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之间通过USB 2.0接口来传输传感器数据,例如,外接式VR设备所检测到的用户动作数据,以便二者之间进行体感交互。然而,采用该种有线传输方式为用户使用外接式VR设备造成诸多不便,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与终端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终端设备握手;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出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发送的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蓝牙连接基于蓝牙5.0标准。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为DP接口有线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与外接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外接设备握手;
在识别出所述外接设备为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向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发送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蓝牙连接基于蓝牙5.0标准。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为DP接口有线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与终端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终端设备握手;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出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发送的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第二通信模块,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蓝牙连接基于蓝牙5.0标准。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DP接口。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与外接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外接设备握手;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识别出所述外接设备为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向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发送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第四通信模块,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蓝牙连接基于蓝牙5.0标准。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信模块为DP接口。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与终端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终端设备握手;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出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发送的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与外接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外接设备握手;
在识别出所述外接设备为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向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发送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能够执行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与终端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终端设备握手;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出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发送的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执行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与外接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外接设备握手;
在识别出所述外接设备为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向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发送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通过蓝牙连接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并通过该蓝牙连接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以便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因此,使用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释放出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的USB 2.0接口,以便用于其他数据的传输,例如,音频数据的传输。此外,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通过蓝牙连接传输数据,可以减少数据线的束缚,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加便捷,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体感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体感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6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6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7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7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外接式VR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
外接式VR设备110可以例如是VR眼镜、外接式VR头盔等设备。外接式VR设备110中可以设置有各种传感器,例如,触摸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智能感应环、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磁力计等等。外接式VR设备110能够通过内置的传感器采集用于表示用户的动作的用户动作数据。在本公开中,用户的动作可以是头部转动、眼睛、手部或人体其他部分的行为动作。例如,用户的动作可以包括抓取动作、滑动动作等。图1中以外接式VR设备110是VR眼镜来示意。
终端设备120可以是能够与外接式VR设备110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终端设备120可以播放VR场景画面,同时将其发送给外接式VR设备110,然后由该外接式VR设备110展现该VR场景画面。此外,外接式VR设备110可以将其采集到的用户动作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120,以便二者进行体感交互,例如,可以用手势或者身体动作来代替传统的遥控器操作来实现二者之间的交互。在本公开中,终端设备120可以例如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等。图1中以终端设备120是智能手机来示意。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外接式VR设备中,例如,图1所示的外接式VR设备110。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与终端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该第一通信连接与终端设备握手。
在步骤202中,接收终端设备识别出外接式VR设备后发送的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
在步骤203中,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后,与终端设备通过该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公开中,该第一通信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第二通信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例如,基于蓝牙4.2标准的蓝牙连接或基于蓝牙3.0标准的蓝牙连接。外接式VR设备和终端设备中可以设置有蓝牙模块,这样,二者可以通过该蓝牙模块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用于传输数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首先可以建立外接式VR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在第一通信连接建立之后再建立二者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示例地,首先,该外接式VR设备与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建立第一通信连接,二者通过该第一通信连接进行握手;终端设备在识别出对端设备为外接式VR设备后,可以向外接式VR设备发起第二通信连接请求,外接式VR设备在接收到该连接请求后,响应该请求,这样,成功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这样,外接式VR设备可以与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外接式VR设备通过蓝牙连接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并通过该蓝牙连接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以便外接式VR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因此,使用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释放出外接式VR设备的USB 2.0接口,以便用于其他数据的传输,例如,音频数据的传输。此外,外接式VR设备通过蓝牙连接传输数据,可以减少数据线的束缚,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加便捷,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公开中,在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和第二通信连接后,外接式VR设备可以通过者两种通信连接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体感交互。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体感交互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外接式VR设备。如图3所示,外接式VR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如下:
在步骤301中,通过第一通信连接,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VR场景画面内容。
在步骤302中,展现VR场景画面内容。
在本公开中,该VR场景画面内容的获取方式可以是终端设备周期性发送、外接式VR设备自动接收,也可以说是外接式VR设备与终端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和第二通信连接后,向终端设备发送请求信息进行获取。在外接式VR设备中还可以设置有显示屏,用于将该VR场景画面内容展现给用户。
在步骤303中,采集用户动作数据。
在步骤304中,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用户动作数据,以便该外接式VR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体感交互。
外接式VR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由用户动作产生的用户动作数据。示例地,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用户的肢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还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测量三维坐标系内陀螺转子的垂直轴与外接式VR设备之间的夹角,并计算角速度,通过夹角和角速度来判别用户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另外,还可以通过磁力计来定位用户肢体动作的方位,其可以测量出用户肢体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夹角。外接式VR设备采集到该用户动作数据后,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将其发送给终端设备,以实现外接式VR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体感交互。
虽然上面采用了步骤301至步骤304这样的表述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上述方法需要按照步骤301至步骤304的顺序执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些步骤也可以同时执行,或者按照其他顺序执行,对此,本公开并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该蓝牙连接基于蓝牙5.0标准。
在本公开中,在外接式VR设备应用中需要对用户运动的位置改变做出迅速反应,需要发送大量数据,这样,增加了通信线路的负担。因此,可以通过蓝牙5.0传输用户动作数据。由于蓝牙5.0具有传输速率高、稳定、吞吐量大等特性,因此将其用于传输用户动作数据,不仅速度快,而且稳定,能够有效减少数据延迟,降低用户的眩晕感,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第一通信连接可以为DP接口(DisplayPort接口)有线连接。
在本公开中,外接式VR设备和终端设备中可以设置有DP接口,这样,二者可以通过DP接口有线连接,以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该DP接口有线传输VR场景画面内容。由于DP接口可以支持高分辨率并且提供带宽高达10.8Gb/s,因此,不仅VR场景画面分辨率高,而且传输速率快。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0。如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与外接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该第一通信连接与外接设备握手。
在步骤402中,在识别出外接设备为外接式VR设备后,向该外接式VR设备发送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消息。
在步骤403中,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后,与外接式VR设备通过该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公开中,该第一通信连接可以是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该第二通信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体感交互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与外接式VR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如下:
在步骤501中,通过第一通信连接,向外接式VR设备发送VR场景画面内容,以由外接式VR设备展现该VR场景画面内容。
在步骤502中,通过第二通信连接,接收外接式VR设备发送的用户动作数据,以便外接式VR设备与该终端设备进行体感交互。
可选地,该蓝牙连接基于蓝牙5.0标准。
可选地,该第一通信连接为DP接口有线连接。
图6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外接式VR设备。如图6A所示,所述装置600包括:第一通信模块601,被配置为与终端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终端设备握手;接收模块602,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出所述外接式VR设备后发送的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第二通信模块603,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外接式VR设备通过蓝牙连接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并通过该蓝牙连接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以便外接式VR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因此,使用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释放出外接式VR设备的USB 2.0接口,以便用于其他数据的传输,例如,音频数据的传输。此外,外接式VR设备通过蓝牙连接传输数据,可以减少数据线的束缚,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加便捷,提升用户体验。
图6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外接式VR设备。如图6B所示,所述装置600还可以包括:第一数据传输模块604,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601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VR场景画面内容;展现模块605,被配置为展现所述VR场景画面内容;动作采集模块606,被配置为采集用户动作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604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603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用户动作数据,以便所述外接式VR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体感交互。
可选地,所述蓝牙连接基于蓝牙5.0标准。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601为DP接口。
图7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7A所述,所述装置700包括:第三通信模块701,被配置为与外接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外接设备握手;发送模块702,被配置为在识别出所述外接设备为外接式VR设备后,向所述外接式VR设备发送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第四通信模块703,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外接式VR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公开中,该第三通信模块701与第一通信模块601可以通过无线或者有线连接;该第四通信模块703与第二通信模块603通过蓝牙进行连接。
图7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7B所述,所述装置700还可以包括:第二数据传输模块704,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三通信模块701,向所述外接式VR设备发送VR场景画面内容,以由所述外接式VR设备展现所述VR场景画面内容;以及,通过所述第四通信模块703,接收所述外接式VR设备发送的用户动作数据,以便所述外接式VR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体感交互。
可选地,所述蓝牙连接基于蓝牙5.0标准。
在本公开中,该第四通信模块703与第二通信模块603通过蓝牙5.0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信模块701为DP接口。
在本公开中,该第三通信模块701与第一通信模块601通过DP接口有线连接。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800的框图。例如,装置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8,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力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终端设备一侧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806为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装置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装置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装置800或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终端设备一侧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终端设备一侧数据传输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与终端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终端设备握手;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出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发送的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基于蓝牙5.0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为DP接口有线连接。
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与外接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外接设备握手;
在识别出所述外接设备为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向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发送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基于蓝牙5.0标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为DP接口有线连接。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与终端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终端设备握手;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出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发送的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第二通信模块,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基于蓝牙5.0标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DP接口。
10.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与外接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外接设备握手;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识别出所述外接设备为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向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发送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第四通信模块,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基于蓝牙5.0标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信模块为DP接口。
13.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与终端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终端设备握手;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出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发送的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14.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与外接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与所述外接设备握手;
在识别出所述外接设备为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后,向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发送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
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后,与所述外接式虚拟现实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CN201611044334.4A 2016-11-23 2016-11-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412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4334.4A CN106412810B (zh) 2016-11-23 2016-11-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4334.4A CN106412810B (zh) 2016-11-23 2016-11-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2810A true CN106412810A (zh) 2017-02-15
CN106412810B CN106412810B (zh) 2019-10-01

Family

ID=58082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44334.4A Active CN106412810B (zh) 2016-11-23 2016-11-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281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3063A (zh) * 2017-03-03 2017-05-31 深圳增强现实技术有限公司 能够适配多种主机的增强现实智能眼镜及方法
CN108777861A (zh) * 2018-05-30 2018-11-09 西安航天寰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建立通信连接及高速数据传输的方法、芯片
CN109005532A (zh) * 2018-09-11 2018-12-14 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蓝牙主设备以及蓝牙从设备
WO2023226888A1 (zh) * 2022-05-25 2023-11-30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车载通信系统及车载通信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7038A (zh) * 2013-02-07 2014-08-13 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391858A (zh) * 2015-11-04 2016-03-09 深圳维爱特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眼镜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467591A (zh) * 2015-12-18 2016-04-06 天津极睿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5353936U (zh) * 2015-12-31 2016-06-29 北京帕罗奥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vr设备的数据交互系统
CN105955483A (zh) * 2016-05-06 2016-09-2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终端及其视觉虚拟方法和装置
CN105955460A (zh) * 2016-04-21 2016-09-21 东莞市蓝信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场景可视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5959757A (zh) * 2016-05-27 2016-09-21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系统及其工作状态的控制方法
CN205643873U (zh) * 2016-05-24 2016-10-12 东莞市康派皮具有限公司 一种vr眼镜套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7038A (zh) * 2013-02-07 2014-08-13 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391858A (zh) * 2015-11-04 2016-03-09 深圳维爱特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眼镜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467591A (zh) * 2015-12-18 2016-04-06 天津极睿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5353936U (zh) * 2015-12-31 2016-06-29 北京帕罗奥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vr设备的数据交互系统
CN105955460A (zh) * 2016-04-21 2016-09-21 东莞市蓝信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场景可视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5955483A (zh) * 2016-05-06 2016-09-2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终端及其视觉虚拟方法和装置
CN205643873U (zh) * 2016-05-24 2016-10-12 东莞市康派皮具有限公司 一种vr眼镜套
CN105959757A (zh) * 2016-05-27 2016-09-21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系统及其工作状态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3063A (zh) * 2017-03-03 2017-05-31 深圳增强现实技术有限公司 能够适配多种主机的增强现实智能眼镜及方法
CN108777861A (zh) * 2018-05-30 2018-11-09 西安航天寰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建立通信连接及高速数据传输的方法、芯片
CN109005532A (zh) * 2018-09-11 2018-12-14 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蓝牙主设备以及蓝牙从设备
CN109005532B (zh) * 2018-09-11 2021-08-31 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蓝牙主设备以及蓝牙从设备
WO2023226888A1 (zh) * 2022-05-25 2023-11-30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车载通信系统及车载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2810B (zh) 201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3431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5373464B (zh) 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5138126B (zh) 无人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401124B (zh) 视频录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33018B (zh) 控制大屏设备显示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第一系统
CN108888959B (zh) 虚拟场景中的组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622087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제어방법
CN109151044B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56186A (zh) 健康数据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412810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102063B (zh) 标识绑定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836069A (zh) 虚拟礼物赠送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6993265A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通信方法、终端、可穿戴设备
CN104317647B (zh) 应用功能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402844B (zh) 歌曲合唱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27166A (zh) 基于牌类对象的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70048A (zh) 信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4577235B (zh) 为便携式设备充电的方法、控制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92994A (zh) 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虚拟现实设备
WO2022028290A1 (zh) 基于指向操作的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062998A1 (zh) 一种设备推荐方法及设备
CN111132047A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0286839B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986700A (zh) 无接触式操作触发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626307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