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9575A - 一种按键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键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9575A
CN106409575A CN201610967615.0A CN201610967615A CN106409575A CN 106409575 A CN106409575 A CN 106409575A CN 201610967615 A CN201610967615 A CN 201610967615A CN 106409575 A CN106409575 A CN 106409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button
annular steel
steel disc
ke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76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爱彬
刘喜明
卢思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676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09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09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9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8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e of rectilinearly movable switches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9/00Manufacturing
    • H01H2229/064Eliminat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1/00Applications
    • H01H2231/002Calculator, compu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装配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按键孔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内部环绕设置有环形钢片;当对按键进行装配时,所述按键内嵌于所述按键孔组件内部,且所述环形钢片填充所述按键孔组件和所述按键之间的间隙。本发明通过在按键孔组件中设计环形钢片,使得在对按键进行装配时,能够使环形钢片填充按键孔组件和按键之间的间隙,保证按键孔和按键之间的间隙均匀,最后在使用上述治具将按键孔和按键装配完成后,就可以将装配至按键盖板上的钢片取出,使的按键孔组件和按键之间存在均匀间隙,避免按键偏向按键孔的一侧,所导致的电子产品的按键盖板不美观以及卡键的风险,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按键装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可以供用户使用,以为生活提供娱乐和便利。其中,终端设备上都具有按键,那么为了使按键在整个终端设备的布局上更加精致美观,一般需要将按键在终端设备的盖板上的按键孔内进行居中设置,以避免按键和按键孔之间的间隙不均匀。
但是,在对终端设备的按键进行实际装配的过程中,由于是工人手工装配按键,因此按键和终端盖板的按键孔之间的间隙大小随机性很强,很难保证按键在按键孔内居中设置。
而对于大多数终端设备来说,一旦在装配按键时造成按键和按键孔之间的间隙不均匀,例如按键偏向按键孔的一侧,那么不仅仅会影响终端设备的外在美观,还会使终端设备存在卡键风险,造成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装配装置,以解决在装配按键时造成按键和按键孔之间的间隙不均匀,使终端设备存在卡键风险,造成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装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底座;
按键孔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内部环绕设置有环形钢片;
当对按键进行装配时,所述按键内嵌于所述按键孔组件内部,且所述环形钢片填充所述按键孔组件和所述按键之间的间隙。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按键孔组件中设计环形钢片,使得在对按键进行装配时,能够使环形钢片填充按键孔组件和按键之间的间隙,保证按键孔和按键之间的间隙均匀,最后在使用上述治具将按键孔和按键装配完成后,就可以将装配至按键盖板上的钢片取出,使的按键孔组件和按键之间存在均匀间隙,避免按键偏向按键孔的一侧,所导致的电子产品的按键盖板不美观以及卡键的风险,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利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装配装置对按键装配后的终端示意图;
图2是沿图1所示的终端的线A-A的终端截面图;
图3是利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装配装置对按键装配后的按键装配装置和终端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所示的按键装配装置和终端的线A-A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装配装置的顶视图;
图6是沿图5所示的按键装配装置的线A-A的截面图;
图7是图5所示的按键装配装置的上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示出了利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装配装置,将按键孔和终端(这里为移动终端:手机)盖板1.2上的按键(触摸按键home键)1.1装配后的终端示意图,其中,按键和按键孔之间的间隙均匀。
并且,参照图2,为沿图1的线A-A的终端截面图,其中,从图2可以看出按键1.1和按键孔之间的间隙1.3是均匀的,其中,图2中的阴影部分为手机背板的具体结构,在此未示出详细结构,以阴影代替。
下面继续参照图3,示出了利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按键装配装置对按键装配后的按键装配装置和终端的俯视图;图4为沿图3的线A-A的截面图。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在进行装配时,按键2.3是固定于移动终端(这里为手机)的盖板2.1上的,然后,利用按键装配装置2.2将按键装配装置2.2上的按键孔设置在盖板2.1上,并使按键2.3和按键孔之间的间隙均匀。
下面结合图5、图6和图7来对实现上述按键装配的按键装配装置进行详细阐述。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装配装置在对按键进行装配前的顶视图,图6为沿图5的线A-A的截面图,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装配装置包括:
底座3.2;
按键孔组件3.4,设置在所述底座3.2的上表面,内部环绕设置有环形钢片3.3;
当对按键进行装配时,所述按键内嵌于所述按键孔组件内部,且所述环形钢片填充所述按键孔组件和所述按键之间的间隙(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
其中,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装配装置(下文简称治具)时,可以预先将具有按键的电子产品的按键盖板的按键孔组件装配至治具中,以便进行后续的按键孔和按键之间的装配。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按键孔组件中设计环形钢片,使得在对按键进行装配时,能够使环形钢片填充按键孔组件和按键之间的间隙,保证按键孔和按键之间的间隙均匀,最后在使用上述治具将按键孔和按键装配完成后,就可以将装配至按键盖板上的钢片取出,使的按键孔组件和按键之间存在均匀间隙,避免按键偏向按键孔的一侧,所导致的电子产品的按键盖板不美观以及卡键的风险,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下面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几个可选地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治具作详细阐述。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座3.2的上表面的中间区域具有凸起结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边缘区域具有凹陷结构,其中,所述按键孔组件3.4设置在所述凸起结构的上表面。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按键孔组件的实体结构较小,而且按键孔组件的孔外边缘与凸起结构的外边缘是重合的,因此,图6只是将按键孔组件的位置做出了示意,但其实体结构在图中并未示出。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按键所在盖板的按键孔组件设置在治具上,可以将即将装配的两个对象:按键、按键孔分别置于不同的主体上,这样在装配时,能够对它们之间的间隙进行更好的控制。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治具还包括:上盖3.1,设置在所述凹陷结构的上表面(这里,上盖仅覆盖了凹陷结构的部分上表面,而非全部上表面)和所述环形钢片3.3的侧边区域,以将所述环形钢片3.3固定于所述凸起结构的上表面。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借助于上盖来将环形钢片固定于底座,这样在将按键孔装配至按键周围时,可以防止按键孔组件的位置发生移动,造成装配失败的问题。
可选地,为了提高按键孔组件在治具上的稳定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3.1可以通过螺丝钉将所述环形钢片3.3固定于所述凸起结构的上表面。
具体而言,参照图7所示的上盖的俯视图以及图5可以看出,上盖3.1可以通过螺丝钉3.5将环形钢片3.3固定于凸起结构的上表面。
并且,从图7和图5还可以看出,所述螺丝钉3.5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螺丝钉在所述凸起结构均对称分布。这样,可以在将环形钢片3.3固定于凸起结构上时,使得环形钢片受力均匀,避免钢片发生偏移的问题。
另外,通过设置上述螺丝钉,还可以在治具多次使用后,如果环形钢片3.3磨损严重,影响装配,则可以通过取下底座和上盖的螺丝钉来更换新的环形钢片,这样可以方便使用,并实现钢片的快速更换。
同时,为了在通过上盖3.1将环形钢片3.3固定于凸起结构时的定位准确性,该多个螺丝钉3.5在上盖3.1上也可以均匀对称分布。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装配完成的按键和按键孔之间的间隙均匀,所述环形钢片3.3的宽度是一致,厚度均匀的。
同时,该环形钢片3.3是沿着按键孔组件3.4内边缘进行环绕设置的,这样,可以充分保证按键孔和按键之间的间隙填充。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形钢片的宽度为0.05mm。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钢片3.3的内径形状与所述按键2.3的外径形状相匹配。
其中,由于按键孔组件和按键的形状是相同的,只是按键孔组件的内径大于按键的外径,而通过使环形钢片的内径形状与按键的外径形状相同(即相匹配),这样可以保证按键装配在按键孔的中间,即水平和竖直方向均居中,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按键的美观度。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治具可以对任何具有按键的终端进行按键装配,即,所述按键固定于终端上,且所述终端包括具有按键的电子产品(不限于移动终端)。
综上,借助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按键装配装置,可以将按键(例如指纹按键)和触屏盖板的指纹按键孔居中装配,保证指纹按键的外观部分在触屏盖板的指纹按键孔的水平和竖直方向都居中,在保证按键外观精致的同时确保电子产品的使用手感良好,并提高了装配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示出的上述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意义,因此,未对重复标号一一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按键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底座;
按键孔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内部环绕设置有环形钢片;
当对按键进行装配时,所述按键内嵌于所述按键孔组件内部,且所述环形钢片填充所述按键孔组件和所述按键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中间区域具有凸起结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边缘区域具有凹陷结构,所述按键孔组件设置在所述凸起结构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上盖,设置在所述凹陷结构的上表面和所述环形钢片的侧边区域,以将所述环形钢片固定于所述凸起结构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通过螺丝钉将所述环形钢片固定于所述凸起结构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钉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螺丝钉在所述凸起结构上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钢片的宽度一致,厚度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钢片的宽度为0.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钢片的内径形状与所述按键的外径形状相匹配。
CN201610967615.0A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按键装配装置 Pending CN106409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7615.0A CN106409575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按键装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7615.0A CN106409575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按键装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9575A true CN106409575A (zh) 2017-02-15

Family

ID=58013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7615.0A Pending CN106409575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按键装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0957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6503Y (zh) * 2004-11-29 2005-12-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贴合按键的治具
CN201319706Y (zh) * 2008-11-19 2009-09-30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的机壳构造
CN202693956U (zh) * 2012-07-19 2013-01-23 Tcl显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治具
CN103133465A (zh) * 2013-03-06 2013-06-05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大气环境下硬质材料实现可控间隙连接的方法和该方法使用的模具
CN204633978U (zh) * 2015-04-30 2015-09-09 深圳市古古美美实业有限公司 线控管按键的安装治具
CN205016425U (zh) * 2015-07-06 2016-02-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固定结构及带按键的设备装置
CN205254855U (zh) * 2015-12-31 2016-05-2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贴屏夹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6503Y (zh) * 2004-11-29 2005-12-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贴合按键的治具
CN201319706Y (zh) * 2008-11-19 2009-09-30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的机壳构造
CN202693956U (zh) * 2012-07-19 2013-01-23 Tcl显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治具
CN103133465A (zh) * 2013-03-06 2013-06-05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大气环境下硬质材料实现可控间隙连接的方法和该方法使用的模具
CN204633978U (zh) * 2015-04-30 2015-09-09 深圳市古古美美实业有限公司 线控管按键的安装治具
CN205016425U (zh) * 2015-07-06 2016-02-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固定结构及带按键的设备装置
CN205254855U (zh) * 2015-12-31 2016-05-2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贴屏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81024U (zh) 一种窄边框手机结构
CN10436183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5169002U (zh) 一种贴膜工具
CN105159409A (zh) 一种具有指纹传感器的移动终端
CN205946417U (zh) 具有透明底部的移动设备保护壳套结构
US2013018237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 adjustable angle support by engagement between resilient protrusions and recesses
CN106409575A (zh) 一种按键装配装置
CN105867541A (zh) 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
CN209414500U (zh) 一种移动终端密封减震结构
CN207198720U (zh) 终端设备
CN206541097U (zh) 一种全贴合显示模组
CN206921063U (zh) 屏幕显示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02979080U (zh) 带有按键组件的手机
CN206806373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装配结构
CN206541754U (zh) 一种电子产品硅胶按键
CN207530906U (zh) 一种终端
CN105430946A (zh) 保护监控终端
CN205943857U (zh) 按键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CN204029680U (zh) 一种用于智能卡的机械式键盘
CN202796583U (zh) 按键及键盘
KR100953411B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키패드 및 그 제조장치 그리고 제조방법
CN203368611U (zh) 按键和电视机
JP3099977U (ja) 携帯電話機の入力キー部材
CN208637351U (zh) 按钮防水组件
CN206524890U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