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30906U - 一种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30906U
CN207530906U CN201721357444.6U CN201721357444U CN207530906U CN 207530906 U CN207530906 U CN 207530906U CN 201721357444 U CN201721357444 U CN 201721357444U CN 207530906 U CN207530906 U CN 207530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switch
lever
fixed plate
flange
key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574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宗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574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30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30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30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侧键锅仔;中框结构,中框结构的外壁上设置有侧键安装孔,内壁上设置有一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一沉台,沉台与侧键安装孔相连通;侧键,包括:键帽,与键帽连接的接触件;固设于沉台内的侧键弹片,侧键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板、杠杆悬臂梁和弹性按压板;固定板、杠杆悬臂梁和弹性按压板之间围设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侧键锅仔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在对侧键施加压力时,侧键的接触件挤压弹性按压板,使得弹性按压板在接触件的挤压下朝向侧键锅仔的一侧移动,进而对侧键锅仔的按键进行挤压。在侧键中心与侧键锅仔中心偏位距离较大的情况下,实现了侧键按压功能,且具有良好的按压触感。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用户对手机的外观要求日益增高。综合来说,用户对手机的外观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要求手机的屏占比最大化,也即,要求手机的显示屏两侧的显示区域最大化;2、要求手机的握持手感较佳,也即,要求中框的两侧高度极其薄;3、要求整机厚度极致薄。
为了实现手机的显示屏两侧的显示区域最大化,现有技术中,将玻璃盖板的边缘设置为弧面的形式,通过玻璃盖板的弧面发生折射,使得用户在视觉上感觉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处于一最大化的状态。为了达到上述效果,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玻璃盖板的厚度设置得较厚,通常来说,其厚度大于2.5D玻璃的厚度。同时,由于玻璃盖板的宽度较宽,为了使得手机能够通过跌落试验和滚筒试验,以使得显示屏可以通过可靠性试验,需要把显示屏做厚。综上,上述设计会使得整个手机的显示屏模组的厚度较厚。
由于手机的显示屏模组的厚度需要设计的较厚,但手机的整机厚度又需要设计的很薄,满足上述几点要求的手机会出现侧键中心与侧键锅仔的中心严重偏位的问题,如图1,手机的侧键B的中心位置与侧键锅仔C的中心位置之间的偏心距离A达到1mm以上。由于侧键B的中心位置和侧键锅仔C的中心位置之间的严重偏位,导致侧键B手感偏心严重,以及侧键B在高度方向上无法碰到侧键锅仔的问题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以解决侧键的中心位置与侧键锅仔的中心位置偏位导致的侧键无法碰到侧键锅仔,且侧键按压触感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侧键锅仔;
中框结构,所述中框结构的外壁上设置有侧键安装孔,内壁上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一沉台,所述沉台与所述侧键安装孔相连通;
侧键,包括:键帽,与所述键帽连接的接触件;
固设于所述沉台内的侧键弹片,所述侧键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板、杠杆悬臂梁和弹性按压板;固定板、所述杠杆悬臂梁和所述弹性按压板之间围设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侧键锅仔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所述侧键锅仔的底座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侧键锅仔的按键与所述弹性按压板相抵接;
在所述侧键安装于所述侧键安装孔时,所述键帽部分容置于所述侧键安装孔内,所述接触件与所述弹性按压板相抵接,所述键帽可在压力作用下在所述侧键安装孔内滑动,通过所述接触件挤压所述弹性按压板。
这样,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中,通过将侧键锅仔设置在侧键弹片的容置空间内,在对侧键施加压力时,侧键的接触件挤压弹性按压板,使得弹性按压板在接触件的挤压下朝向侧键锅仔的一侧移动,进而对侧键锅仔的按键进行挤压。在侧键中心与侧键锅仔中心偏位距离较大的情况下,实现了侧键按压功能,且具有良好的按压触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终端的拆解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终端的剖视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侧键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侧键锅仔;2、中框结构;4、侧键弹片;21、侧键安装孔;22、沉台;23、凹槽;31、键帽;32、接触件;33、连接件;34、侧键侧杆;41、固定板;42、杠杆悬臂梁;43、弹性按压板;411、固定板本体;412、第一翻边;413、第二翻边;431、杠杆刚性板;432、弹片;4111、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5、卡环;6、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照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侧键锅仔1;
中框结构2,中框结构2的外壁上设置有侧键安装孔21,内壁上设置有一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一沉台22,沉台22与侧键安装孔21相连通;
侧键,包括:键帽31,与键帽31连接的接触件32;
固设于沉台22内的侧键弹片4,侧键弹片4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板41、杠杆悬臂梁42和弹性按压板43;固定板41、杠杆悬臂梁42和弹性按压板43之间围设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侧键锅仔1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且侧键锅仔1的底座与固定板41固定连接,侧键锅仔1的按键与弹性按压板43相抵接;
在侧键安装于侧键安装孔21时,键帽31部分容置于侧键安装孔21内,接触件32与弹性按压板43相抵接,键帽31可在压力作用下在侧键安装孔21内滑动,通过接触件32挤压弹性按压板43。
具体地,如图4所示,沉台22的底部位于侧键安装孔21的底部之上,沉台22的底部和侧键安装孔21的底部之间形成一阶梯部。在键帽31受到压力作用在侧键安装孔21内发生滑动时,当键帽31与该阶梯部的侧壁相抵接时,键帽31无法再继续滑动,此时,键帽31移动的距离为其所能移动的最大距离。
具体地,如图5所示,该侧键弹片4呈“匚”字形,该杠杆悬臂梁42为一弧形结构,该侧键锅仔1的底座与固定板41之间通过粘背胶进行粘接固定。侧键弹片4的弹性按压板43为一可变形结构,其能够在受到接触件32的挤压时,向侧键锅仔1的按键一侧移动,以实现对侧键锅仔1的按键进行按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增加了该侧键弹片4,解决了因侧键的中心位置与侧键锅仔的中心位置严重偏位导致的侧键无法触碰到侧键锅仔的问题,同时,在对侧键进行按压时,带来的按压触感较好,提高了用户体验。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按压板43的中心位置与侧键锅仔1的中心位置对齐设置,接触件32在弹性按压板43上的投影位置与弹性按压板43的中心位置之间具有一第一预定距离。
具体地,参照图4,接触件32与弹性按压板43的抵接位置处位于弹性按压板43的下部。
具体地,侧键还包括:
侧键侧杆34,通过一连接件33与键帽31连接,侧键侧杆34与连接件33呈T形设置,且连接件33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侧键侧杆34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第一方向为键帽31的长度方向。
参照图2与图3,终端还包括:
卡环5,固定于沉台22内,卡环5朝向侧键侧杆34设置;
其中,卡环5面向侧键侧杆34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凹陷结构,凹陷结构在卡环5的侧壁上的开口长度小于侧键侧杆34的长度,侧键侧杆34设置于凹陷结构内;在键帽31受到压力作用在侧键安装孔21内移动至一第二预定距离时,侧键侧杆34的侧壁与凹陷结构的侧壁相抵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33、侧键侧杆34和卡环5均为2个。2个连接件33分别位于接触件32的两侧,且两个连接件33与接触件32之间的直线距离相等。
具体地,该第二预定距离是指键帽31在侧键安装孔21内所能滑动的最大距离。
如图2所示,凹陷结构连通卡环5的上下两个端面。由于凹陷结构在卡环5的侧壁上的开口长度小于侧键侧杆34的长度,在键帽31未受到压力作用时,侧键侧杆34会被卡在该凹陷结构内,以实现对侧键的限位;在键帽31受到压力作用在侧键安装孔21内移动至该第二预定距离时,侧键侧杆34的第一侧壁上与凹陷结构的第二侧壁相抵接,以实现对键帽31移动的最大距离进行限制;该第一侧壁为侧键侧杆34上远离该连接件33的一侧侧壁;第二侧壁为凹陷结构内与侧键侧杆34相对的一侧侧壁。
参照图4与图5,弹性按压板43包括:
与杠杆悬臂梁42连接的杠杆刚性板431;
与杠杆刚性板431远离杠杆悬臂梁42的一端连接的弹片432,弹片432与杠杆刚性板431相平行设置,接触件32与杠杆刚性板431相抵接,弹片432与侧键锅仔1的按键相抵接。
具体地,如图5所示,杠杆刚性板431与弹片432之间弧形连接,二者之间存在一间隙。在键帽31受到压力作用时,接触件32挤压该杠杆刚性板431的底部,使得杠杆刚性板431和弹片432一起朝向侧键锅仔1一侧移动,以实现对侧键锅仔1的按键进行挤压。在键帽31受到的压力作用消失时,杠杆刚性板431和弹片432在侧键锅仔1的反弹作用下反向移动,使得键帽31反向滑动至未受到压力作用时的位置处。
参照图2与图3,沉台22朝向所述固定板4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凹槽23,凹槽23连通至安装板的上表面,且凹槽23与所述固定板41相对;凹槽23内固定有一挡块6,挡块6与固定板41相抵接。
具体地,凹槽23和挡块6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对侧键锅仔1和侧键弹片4组成的组件进行定位,防止其在沉台22内随意滑动。
参照图5,固定板41包括:
固定板本体411,杠杆悬臂梁42与固定板本体411连接,侧键锅仔1的底座与固定板本体411固定连接;
自固定板本体411的边缘位置处朝向凹槽23的一侧方向延伸出的翻边;
其中,翻边位于挡块6和凹槽23的侧壁之间。
具体地,参照图5,翻边包括:
自固定板本体411的第一侧边缘位置处朝向凹槽23的一侧方向延伸出的第一翻边412;
自固定板本体411的第二侧边缘位置处朝向凹槽23的一侧方向延伸出的第二翻边413,第一翻边412和第二翻边413相对设置;
其中,固定板本体411、第一翻边412和第二翻边413围设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挡块6部分位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第一翻边412和第二翻边413均位于挡块6和凹槽23的侧壁之间。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翻边412位于挡块6的右侧和凹槽23的侧壁之间;第二翻边413位于挡块6的左侧和凹槽的侧壁之间。
具体地,参照图4与图5,固定板本体411上开设有一第一通孔4111,侧键锅仔1的底座上开设有一第二通孔11,第一通孔4111与第二通孔11相对。
具体地,第一通孔4111和第二通孔11的直径相同。为了保证侧键在对侧键锅仔1的挤压效果良好,在将侧键锅仔1安装至该第一容置空间内时,需要侧键锅仔1非常准确的安装在第一容置空间内的预定位置处。在安装时,通过第一通孔4111和第二通孔11是否准确对接,来判断侧键锅仔1是否准确安装在预定位置处。若从第一通孔4111位置处不能观测到侧键锅仔1的底座边缘,则表明侧键锅仔1已经准确安装至预定位置处;若从侧键锅仔1的底座边缘通过该第一通孔4111露出,即表明侧键锅仔1未准确安装至预定位置处,此时,需要对侧键锅仔1在第一容置空间内的设置位置进行调节。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终端的装配步骤进行解释说明:
步骤1,将侧键锅仔1安放在第一容置空间中,并通过第一通孔4111查看侧键锅仔1的底座的边缘是否露出;若未露出,则通过粘背胶将固定板41和侧键锅仔1的底座之间粘接,使得侧键锅仔1固定在该固定板41上;若露出,则调节侧键锅仔1的位置,直至侧键锅仔1的底座的边缘未通过该第一通孔4111露出,再将固定板41和侧键锅仔1的底座之间粘接;
步骤2,将挡块6放置在凹槽23内,将进行侧键弹片1放置在该沉台22内,使得第一翻边412和第二翻边413分别卡至挡块6和凹槽23的侧壁之间;
步骤3,将侧键从中框结构2的外壁上插入至侧键安装孔21中,使得接触件32与该杠杆刚性板431相抵接;
步骤4,分别将两个卡环5从中框结构2的侧壁上的开口位置处放入至该沉台22内,并使得每一侧键侧杆34位于一个卡环5的凹陷结构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新增加一侧键弹片4,使得侧键的接触件32通过该侧键弹片4的弹性按压板43间接对侧键锅仔1的按键进行挤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侧键的中心位置与侧键锅仔的中心位置严重偏位导致的侧键无法碰到侧键锅仔的问题,实现了侧键对侧键锅仔进行挤压的效果,且按压触感良好。
具体的,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播放器、MP4(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车载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智能电视机、可穿戴设备等。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键锅仔(1);
中框结构(2),所述中框结构(2)的外壁上设置有侧键安装孔(21),内壁上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一沉台(22),所述沉台(22)与所述侧键安装孔(21)相连通;
侧键,包括:键帽(31),与所述键帽(31)连接的接触件(32);
固设于所述沉台(22)内的侧键弹片(4),所述侧键弹片(4)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板(41)、杠杆悬臂梁(42)和弹性按压板(43);固定板(41)、所述杠杆悬臂梁(42)和所述弹性按压板(43)之间围设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侧键锅仔(1)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所述侧键锅仔(1)的底座与所述固定板(41)固定连接,所述侧键锅仔(1)的按键与所述弹性按压板(43)相抵接;
在所述侧键安装于所述侧键安装孔(21)时,所述键帽(31)部分容置于所述侧键安装孔(21)内,所述接触件(32)与所述弹性按压板(43)相抵接,所述键帽(31)可在压力作用下在所述侧键安装孔(21)内滑动,通过所述接触件(32)挤压所述弹性按压板(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按压板(43)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侧键锅仔(1)的中心位置对齐设置,所述接触件(32)在所述弹性按压板(43)上的投影位置与所述弹性按压板(43)的中心位置之间具有一第一预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键还包括:
侧键侧杆(34),通过一连接件(33)与所述键帽(31)连接,所述侧键侧杆(34)与所述连接件(33)呈T形设置,且所述连接件(33)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侧键侧杆(34)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键帽(31)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卡环(5),固定于所述沉台(22)内,所述卡环(5)朝向所述侧键侧杆(34)设置;
其中,所述卡环(5)面向所述侧键侧杆(34)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在所述卡环(5)的侧壁上的开口长度小于所述侧键侧杆(34)的长度,所述侧键侧杆(34)设置于所述凹陷结构内;在所述键帽(31)受到压力作用在所述侧键安装孔(21)内移动至一第二预定距离时,所述侧键侧杆(34)的侧壁与所述凹陷结构的侧壁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按压板(43)包括:
与所述杠杆悬臂梁(42)连接的杠杆刚性板(431);
与所述杠杆刚性板(431)远离所述杠杆悬臂梁(42)的一端连接的弹片(432),所述弹片(432)与所述杠杆刚性板(431)相平行设置,所述接触件(32)与所述杠杆刚性板(431)相抵接,所述弹片(432)与所述侧键锅仔(1)的按键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22)朝向所述固定板(4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凹槽(23),所述凹槽(23)连通至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且所述凹槽(23)与所述固定板(41)相对;所述凹槽(23)内固定有一挡块(6),所述挡块(6)与所述固定板(41)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1)包括:
固定板本体(411),所述杠杆悬臂梁(42)与所述固定板本体(411)连接,所述侧键锅仔(1)的底座与所述固定板本体(411)固定连接;
自所述固定板本体(411)的边缘位置处朝向所述凹槽(23)的一侧方向延伸出的翻边;
其中,所述翻边位于所述挡块(6)和所述凹槽(23)的侧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包括:
自所述固定板本体(411)的第一侧边缘位置处朝向所述凹槽(23)的一侧方向延伸出的第一翻边(412);
自所述固定板本体(411)的第二侧边缘位置处朝向所述凹槽(23)的一侧方向延伸出的第二翻边(413),所述第一翻边(412)与所述第二翻边(413)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固定板本体(411)、所述第一翻边(412)和所述第二翻边(413)围设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所述挡块(6)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第一翻边(412)和第二翻边(413)均位于所述挡块(6)和所述凹槽(23)的侧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本体(411)上开设有一第一通孔(4111),所述侧键锅仔(1)的底座上开设有一第二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4111)与所述第二通孔(11)相对。
CN201721357444.6U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终端 Active CN207530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7444.6U CN207530906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7444.6U CN207530906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30906U true CN207530906U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69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57444.6U Active CN207530906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309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7736A (zh) * 2020-02-26 2020-06-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7736A (zh) * 2020-02-26 2020-06-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44607U (zh) 薄型按键结构
CN205230013U (zh) 移动终端
US8480188B2 (en) Computer desk assembly
CN204088129U (zh) 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及电脑键盘
CN106847091A (zh) 显示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装置
CN204498512U (zh) 终端侧键防水装置及终端
CN204088135U (zh) 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及电脑键盘
CN207530906U (zh) 一种终端
CN208862933U (zh) 按键及移动终端
CN206363928U (zh) 复位按键及具有该复位按键的电子设备
CN103383902A (zh) 具有补强件的键帽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131820A1 (en) Pressure sensor apparatus
CN207966814U (zh) 用于触控屏的按键结构、触控屏及销售点终端
CN201810654U (zh)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02679108A (zh) 具有双向支撑功能的旋转式支架结构
CN207530865U (zh) 一种侧键及终端
CN209169006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
CN201845664U (zh) 按键
CN103917063A (zh) 电子设备
CN203504612U (zh) 带摄像头的home按键
TWM396438U (en) Keypress structure having keypress and touch functions
CN204836250U (zh) 一种手机及其按键面板
CN102064033B (zh) 弹压式按键
CN205375433U (zh) 显示屏组件及具有该显示屏组件的移动终端
CN204760281U (zh) 一种键盘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