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6044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6044B
CN106406044B CN201610605349.7A CN201610605349A CN106406044B CN 106406044 B CN106406044 B CN 106406044B CN 201610605349 A CN201610605349 A CN 201610605349A CN 106406044 B CN106406044 B CN 1064060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main body
unit
paper feed
paper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53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06044A (zh
Inventor
村岛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406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6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06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60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52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80Details relating to power supplies, circuits boa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装置主体与送纸单元。送纸单元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装置主体。送纸单元具有:第一弹簧,其在该送纸单元安装于装置主体中时,被该装置主体的底面的钣金按压而与该钣金的接触;保持部,其保持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其在延长状态下架设于第一弹簧与该装置主体的底面的钣金之间。装置主体的钣金与与送纸单元的钣金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电气连接。据此,本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配设由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单元到该主体的接地部位之间的导电通道。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及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用于使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的单元接地的技术,其中该单元被装卸自由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由各种零件、单元组合而构成,在这些零件、单元中,一部分需要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接地部位连接。
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积载收容了记录纸的送纸盒,可从该送纸盒抽出记录纸并进行供应,该记录纸上可形成图像。对于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为了排除不需要的电荷,进行设置以使其接地。这种不需要的电荷例如产生于装置主体。另外,在供应记录纸时,被抽出的记录纸与尚留在送纸盒上的记录纸之间会发生摩擦,由于该摩擦,记录纸上将会产生电荷,这些电荷会从记录纸流向送纸盒。假设这些电荷蓄积于送纸盒而发生放电,则会产生噪音并对图像形成的过程造成影响,导致图像品质下降。为此,将送纸盒连接至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接地部位,使得送纸盒的电荷流向主体的接地部位。
另外,还提出了一种导电机构,该导电机构具备:螺旋弹簧(coil spring),其向上压送纸盒的用纸载置板;盘簧(日文:コイルバネ),其具有与该螺旋弹簧的连接的延伸部;以及锁板(lock plate)等,该导电机构经由螺旋弹簧、延伸部、盘簧及锁板,使得用纸载置板上的电荷流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的送纸部框架(frame)。
另外,还存在一种导电机构,其中,在送纸盒的底面设有接地弹簧,在送纸盒被插入而设置于打印机的主体机壳内时,使接地弹簧与主体机壳的金属制的钣金接触,由此,使送纸盒上的电荷经由接地弹簧流向主体机壳的钣金。
发明内容
由于上述两种导电机构形成为送纸盒被内置于主体内的结构,因此,容易确保由送纸盒到主体的接地部位之间的导电通道。
然而,主体中可能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可选(option)的送纸单元,在形成从该送纸单元内置的送纸盒到主体的接地部位的导电通道时,有必要使送纸单元与主体相互之间能够电气地接触或分离。另外,为了形成上述导电通道,即使可想到将送纸单元的导电部与主体的导电部连接起来,然而这些导电部有可能是分隔开的。例如,在主体的导电部为该主体的底面的钣金,而送纸单元的导电部是该送纸单元的底面的钣金的情况下,两者的底面相互隔开,因此这些钣金也相互隔开。因此,对于送纸单元,难以设定由送纸盒到主体的接地部位的导电通道。
并且,不仅是送纸单元,只要是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主体,并需要与主体的接地部位进行连接的单元,何种类型的单元均存在相同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做出的,其目的在于,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配设由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单元到该主体的接地部位之间的导电通道。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主体;单元,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主体,其中,所述单元具有:第一弹簧,其在该单元安装于所述主体中时,被该主体的导电部按压而与该导电部的接触;保持部,其保持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其在延长状态下架设于所述第一弹簧与该单元的导电部之间,所述主体的导电部与所述单元的导电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及所述第二弹簧电气连接。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配设由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主体的单元到该主体的接地部位之间的导电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正截面图;
图2为示出由一侧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由另一侧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由一侧面观察送纸单元的立体图;
图5为示出由另一侧面观察送纸单元的立体图;
图6为示出拆开送纸单元的侧壁盖板,由此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等显露出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A为示出由侧方观察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及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7B为示出由上方观察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及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8为示出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9为示出装置主体被放置于送纸单元上方时,由侧方观察第一弹簧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为示出从送纸单元拔出送纸盒的状态下,送纸单元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11为示出送纸盒的立体图;
图12为示出由下方观察被插入到送纸单元内部的送纸盒的顶端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正截面图。另外,图2为示出由一侧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示出由另一侧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该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具备装置主体2、操作部47、图像形成部120、定影部13、送纸部14、数据通信部(未图示)以及送纸单元15等。
操作部47为用于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图像形成动作执行等指示的部件,还具有显示部,该显示部向操作者显示操作向导等。
数据通信部通过网络从个人电脑等外部终端接收图像数据。该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被保存于内置的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未图示)等中。
图像形成部120由HDD读出图像数据,并基于该图像数据在由送纸部14供应而来的记录纸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图像形成部120的图像形成单元12M、12C、12Y及12Bk分别具有:感光体鼓122;带电装置127,其使感光体鼓122的表面均一带电;曝光装置(LaserScanning Units,LSU)123,其对感光体鼓122的表面进行曝光,在感光体鼓122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影;显影装置124,其利用调色剂,使感光体鼓122表面的静电潜影显影为调色剂图像;以及一次转印辊126。
在执行彩色印刷的情况下,在洋红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M、青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C、黄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Y及黑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Bk中,在使感光体鼓122的表面均一带电后,对感光体鼓122的表面进行曝光,因而其表面形成静电潜影,该静电潜影对应于彩色的各颜色成分的图像,通过显影装置124使感光体鼓122表面的静电潜影显影,由此在感光体鼓122上形成其颜色成分的调色剂图像,再利用一次转印辊126,进行一次转印使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架设于驱动辊125A及从动辊125B之间的中间转印带125。
中间转印带125的外周面设定有供调色剂图像转印的图像承载面,中间转印带125在与感光体鼓122的周面抵接的状态下被驱动辊125A驱动。中间转印带125与各感光体鼓122同步,并在驱动辊125A及从动辊125B之间环形运转。
通过调整转印时机,使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5上的各颜色成分的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125上重合,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辊210与中间转印带125之间的压夹(nip)部N,二次转印辊210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125表面的彩色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由送纸部14通过运送通道190运送而来的记录纸P上。
此后,通过定影部13对记录纸P加热及加压,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被热压着而被定影,再通过排出辊对159将记录纸P向排出托盘151排出。
送纸部14为具备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2的部件。该送纸部14具备用于收容多张记录纸P的送纸盒41以及拾取辊(Pick Up Roller)42,送纸部14通过拾取辊42从送纸盒41抽出记录纸P并向运送通道190运送供应。
送纸单元15可根据选择(option)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2。该送纸单元15与送纸部14同样地,具备用于收容多张记录纸P的送纸盒51以及拾取辊52,送纸单元15通过拾取辊52从送纸盒51抽出记录纸P并向运送通道190运送供应。
若通过对操作部47的操作,各送纸盒41、51的任意一个接收到指示,则该被指示的送纸盒的拾取辊被旋转驱动,由此该送纸盒的记录纸P被运送到运送通道190。
然而,在送纸部14及送纸单元15中,进行记录纸P供应时,被抽出的记录纸P与尚留在送纸盒上的记录纸P之间会发生摩擦,由于该摩擦,记录纸P上将会产生电荷,这些电荷会流向送纸盒。假设这些电荷蓄积于送纸盒而发生放电,则会产生噪音并对图像形成的过程造成影响,导致图像品质下降。
为此,在送纸部14及送纸单元15的任意一个上,均需要形成导电通道,以供电荷由送纸盒流通至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2的接地部位,由此防止电荷的蓄积及放电。
在此,对于送纸部14,由于送纸盒41被设置于装置主体2内,因此,容易确保由送纸盒41到装置主体2的接地部位之间的导电通道。
与此相对,为了形成由送纸单元15的送纸盒51到装置主体2的接地部位之间的导电通道,由于送纸单元15可根据选择而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装置主体2,因此,有必要使送纸单元15与装置主体2相互之间可电气接触或分离,另外,有必要对送纸单元15的底面的钣金与装置主体2的底面的钣金之间进行连接,即对相互分离的各钣金之间进行连接。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应形成由送纸单元15的送纸盒51到装置主体2的接地部位之间的导电通道,且构成了如下那样的送纸单元15。
图4为示出由一侧面观察送纸单元15的立体图,图5为示出由另一侧面观察送纸单元15的立体图。如图4及图5所示,送纸单元15具备机壳65及配置于机壳65内部的送纸盒51。送纸盒51被设置为可沿箭头方向插拔自如,在抽出送纸盒51的状态下,可向送纸盒51补充记录纸P。
在该送纸单元15的上方,载置着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2,送纸单元15被安装到装置主体2内。送纸单元15的上表面及装置主体2的底面上设置有多组可相互嵌合的凹凸,根据各组凹凸的嵌合,送纸单元15相对装置主体2定位。在该状态下,记录纸P被从送纸盒51抽出,通过设置于机壳65的上表面端部的排出口68送出到装置主体2的运送通道190(图1所示)。
图6为示出拆开送纸单元15的侧壁盖板65a,由此作为上述导电通道的一部分的第一弹簧61及第二弹簧62显露出来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7A为示出由侧方观察第一弹簧61、第二弹簧62及保持部63的立体图,图7B为示出由上方观察第一弹簧61、第二弹簧62及保持部63的立体图。进一步地,图8为示出取出第一弹簧61及第二弹簧62状态下保持部63的立体图,图9为示出装置主体2被放置于送纸单元15上方时,由侧方观察第一弹簧61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6至图9所示,第一弹簧61为所谓的扭簧,具有:环状的两个螺旋弹簧部61a;由各螺旋弹簧部61a向外侧直线状延伸的两根卡合臂61b;两个扭曲臂61d,其由各螺旋弹簧部61a向与各卡合臂61b大致相反的一侧延伸,并弯曲成V字形;在各扭曲臂61d顶端处弯曲并延长的各卡合部61e。
保持部63为与送纸单元15的合成树脂制的框架66一体形成的部件,该保持部63具有:轴部63a,其沿水平方向突出设置于该框架66的侧壁66a(送纸单元15的侧部)上;凸缘状凸部63b,其设置于轴部63a的顶端。
在此,保持部63的轴部63a及凸缘状凸部63b插入第一弹簧61的各螺旋弹簧部61a的内侧,第一弹簧61的各螺旋弹簧部61a被保持部63的轴部63a所支撑。在该状态下,相对于处于被轴部63a支撑状态的第一弹簧61,凸缘状凸部63b在与作为轴部63a基端侧的、送纸单元15的侧壁66a的方向相反侧的位置处,从轴部63a开始,向装置主体2被载置于送纸单元15上时钣金69按压第一弹簧61的方向的相反方向突出。
据此,对于处于被保持部63的轴部63a支撑状态的第一弹簧61,其螺旋弹簧部61a在轴部63a处被限制了向轴部63a的顶端侧的移动,螺旋弹簧部61a变得难以从轴部63a脱落。
另外,在送纸单元15的框架66的侧缘板66b,形成有缺口部66c,第一弹簧61的卡合臂61b被卡止于被缺口部66c断开成两部分的一侧的侧缘板66b的下面,第一弹簧61的各扭曲臂61d顶端的卡合部61e被卡止于上述被断开成两部分的另一侧的侧缘板66b的下面。
因此,第一弹簧61的各螺旋弹簧部61a得以被保持部63的轴部63a支撑,第一弹簧61的各卡合臂61b及各扭曲臂61d顶端的卡合部61e得以於被缺口部66c断开成两部分的两个侧缘板66b的下面分别卡止。据此,第一弹簧61得以保持。
另外,第一弹簧61的各扭曲臂61d通过侧缘板66b的缺口部66c,向框架66的上方突出。如图6所示,框架66上安装有上侧盖板65b的情况下,第一弹簧61的各扭曲臂61d经由上侧盖板65b的各缝隙向上方突出。
另外,第二弹簧62为所谓的螺旋弹簧,具有上下端的挂钩(hook)62a、62b。该第二弹簧62伸长的状态下,上端的挂钩62a挂扣在第一弹簧61的各螺旋弹簧部61a,下端的挂钩62b挂扣在金属制的钣金67的卡合孔中,其中该钣金67固定于框架66底面。
若在这种送纸单元15的上方放置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2,使得送纸单元15被安装于装置主体2中,则如图9所示,被固定于装置主体2底面的金属制的钣金69将会与送纸单元15的上侧盖板65b重叠。此时,装置主体2的钣金69按下经由上侧盖板65b的各缝隙向上方突出的、第一弹簧61的各扭曲臂61d。并且,根据第一弹簧61的弹性力,该第一弹簧61的各扭曲臂61d将会压接于装置主体2的钣金69而与之导通。
另外,在第二弹簧62伸长的状态下,由于该第二弹簧62的各挂钩62a、62b挂扣在第一弹簧61的各螺旋弹簧部61a与送纸单元15的钣金67的卡合孔中,因此,第一弹簧61、第二弹簧62以及钣金67相导通。
因此,在使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2放置于送纸单元15的上方的同时,送纸单元15的钣金67通过第一弹簧61及第二弹簧62而与装置主体2的钣金69连接。
另外,在装置主体2中,钣金69被预先设置为与该装置主体2的接地部位电气连接。例如,通过一根软线(cord)或配线,或者金属部件相互之间的连接,使钣金69与接地部位连接。因此,送纸单元15的钣金67还通过第一弹簧61、第二弹簧62以及装置主体2的钣金69而与装置主体2的接地部位连接。
如上所述,第二弹簧62延长于第一弹簧61与送纸单元15的钣金67之间,从而将第一弹簧61与送纸单元15的钣金67连接起来。并且,在送纸单元15安装于装置主体2中时,第一弹簧61被装置主体2的钣金69按压,第一弹簧61从而根据与该钣金69的接触而与该钣金69导通,并连接至装置主体2的上述接地部位。据此,送纸单元15的钣金67与装置主体2的接地部位连接。
而且,送纸单元15的钣金67为权利要求书中单元的导电部的一个例子,装置主体2的钣金69为权利要求书中主体的导电部的一个例子。
接着,对送纸单元15中送纸盒51与钣金67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从而明确由送纸盒51到装置主体2的接地部位之间的导电通道。
图10为示出从送纸单元15拔出送纸盒51的状态下,送纸单元15的内部的立体图。另外,图11为示出送纸盒51的立体图,图12为示出由下方观察被插入到送纸单元15内部的送纸盒51的顶端侧的立体图。
如图10所示,送纸单元15的框架66的底面上,固定有钣金67。送纸盒51被插入框架66的开口部66f并被设置为放置于钣金67上的状态。
另外,如图11所示,送纸盒51具有:盒主体71;金属制的载置板72,其设置于盒主体71的底部71a;抵接板73,其突设在底部71a上且可沿箭头方向移动;以及两个螺旋弹簧74,其设置于盒主体71的底部71a,且向上方按压载置板72的顶端侧。
载置板72上积载有多张记录纸P(图1所示),各张记录纸P的后端与抵接板73抵接而被抵接板73摞齐。另外,载置板72的后端部被旋转自如地轴承于盒主体71的侧壁,载置板72的顶端部被各螺旋弹簧74向上方按压,由此,载置板72发生倾斜,载置板72上的最上层的记录纸P与拾取辊52(图1所示)压接。在该状态下,若拾取辊52被旋转驱动,则最上层的记录纸P被拾取辊52抽出,该记录纸P通过送纸单元15的机壳65的排出口68(图4及图5所示)被送出到装置主体2的运送通道190(图1所示)。
在此,如图12所示,各螺旋弹簧74的下端部74a从盒主体71的底部71a向下方突出。因此,若送纸盒51被插入送纸单元15的框架66的开口部66f而置位,使得送纸盒51放置于送纸单元15的钣金67上,则各螺旋弹簧74的下端部74a变成与钣金67接触并导通的状态。
另外,送纸盒51的金属制的载置板72与各螺旋弹簧74的上端部接触。
因此,在将送纸盒51置位于送纸单元15的状态下,送纸盒51的载置板72通过各螺旋弹簧74与送纸单元15的钣金67接触。
并且,如前文所述,由于送纸单元15的钣金67与装置主体2的接地部位连接,因此,得以形成由送纸盒51的载置板72到装置主体2的接地部位之间的导电通道。
因此,在供应记录纸P时,即使记录纸P上产生电荷,该电荷流向送纸盒51,也能够使这些电荷由送纸盒51流向装置主体2的接地部位,防止电荷蓄积于送纸盒51上。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适当地设定图8所示那样的保持部63的凸缘状凸部63b的形状及外径,能够容易进行第一弹簧61的安装作业,并能够防止第一弹簧61脱落。
该保持部63的凸缘状凸部63b形成为从轴部63a仅向上方突出,且不从轴部63a向下方突出的形状。并且,保持部63的凸缘状凸部63b的外径被限制得比第一弹簧61的各螺旋弹簧部61a的内径小。据此,保持部63的轴部63a及凸缘状凸部63b能够容易插入第一弹簧61的螺旋弹簧部61a的内侧。
另外,若通过装置主体2的钣金69向下方按压第一弹簧61的各扭曲臂61d,则各螺旋弹簧部61a被按压而附着到保持部63的轴部63a的周面上侧。因此,即使第一弹簧61的各螺旋弹簧部61a朝从轴部63a脱落的方向(水平方向)移动,各螺旋弹簧部61a也会碰到从该轴部63a向上突出的凸缘状凸部63b而不会发生脱落。
另外,第一弹簧61的各螺旋弹簧部61a被第二弹簧62向大致下方施力,这也能够使各螺旋弹簧部61a按压附着到保持部63的轴部63a的周面上侧。因此,第一弹簧61的各扭曲臂61d被向下方按压,使得第一弹簧61的各螺旋弹簧部61a被按压附着到轴部63a的周面上侧,不仅如此,各螺旋弹簧部61a还被第二弹簧62按压附着到轴部63a的周面上侧。因此,很难发生各螺旋弹簧部61a越过由轴部63a向上方突出的凸缘状凸部63b而脱落的现象。
也就是说,第一弹簧61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且第一弹簧61不会轻易脱落。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配设由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装置主体2的送纸单元15到装置主体2的接地部位之间的导电通道。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弹簧61及第二弹簧62连接原本相互隔开的各钣金67、69,然而,也可以连接原本相互隔开的装置主体2的其他导电部与送纸单元15的其他导电部。
另外,虽然例示了送纸单元15,然而,只要是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装置主体2,并需要与装置主体2的接地部位进行连接的单元,何种类型的单元均可适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彩色打印机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来进行说明,然而,这仅是一个例子而已,还可为黑白打印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例如复合机、复印机、传真装置等其他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利用图1至图12来进行说明的结构及处理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其目的不在于将本发明限定于该结构及处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及旨趣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还可以得到本发明的各种修正方式及变形方式。另外,本发明不应理解为被限定为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
单元,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主体,
其中,所述单元具有:第一弹簧,其在该单元安装于所述主体中时,被该主体的导电部按压而与该导电部接触;保持部,其保持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其在延长状态下架设于所述第一弹簧与该单元的导电部之间,
所述主体的导电部与所述单元的导电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及所述第二弹簧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为扭簧,具有环状的螺旋弹簧部,
所述保持部穿过所述第一弹簧的螺旋弹簧部的内侧,从而保持该第一弹簧;
所述保持部具有轴部及设置于该轴部的顶端的凸部,
所述保持部的轴部穿过所述第一弹簧的螺旋弹簧部的内侧,所述螺旋弹簧部被所述轴部支撑,相对于处于被所述轴部支撑状态的所述第一弹簧,所述凸部在与作为所述轴部的基端侧的、所述单元这侧的方向相反侧的位置处,从所述轴部开始,向所述主体的导电部按压所述第一弹簧的方向的相反方向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的导电部位于该主体的底面,并与该主体的接地部位连接,
所述单元的导电部位于该单元的底面,并相对所述主体的底面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簧向所述主体的导电部按压所述第一弹簧的方向牵引该第一弹簧。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
单元,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主体,
其中,所述单元具有:第一弹簧,其在该单元安装于所述主体中时,被该主体的导电部按压而与该导电部接触;保持部,其保持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其在延长状态下架设于所述第一弹簧与该单元的导电部之间,
所述主体的导电部与所述单元的导电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及所述第二弹簧电气连接;
所述单元为具备送纸盒的送纸单元,
所述送纸盒被设置为相对所述送纸单元的机壳装卸自如,
所述送纸盒具备:盒主体,其内部装有记录纸;
金属制的载置板,其设置于所述盒主体内,用于放置记录纸;
导电部件,其连接于所述载置板,且从所述盒主体的底部向外部露出,
在所述送纸盒被安装着的状态下,所述送纸单元的所述机壳在所述送纸盒的下方的位置设置着所述送纸单元的导电部,所述送纸盒这侧的所述导电部件构成为,在所述送纸盒安装于所述机壳的状态下,与所述机壳这侧的所述送纸单元的导电部接触并导通。
CN201610605349.7A 2015-07-30 2016-07-28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64060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51256 2015-07-30
JP2015151256A JP6332188B2 (ja) 2015-07-30 2015-07-30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6044A CN106406044A (zh) 2017-02-15
CN106406044B true CN106406044B (zh) 2018-12-18

Family

ID=57885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05349.7A Active CN106406044B (zh) 2015-07-30 2016-07-2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03255B2 (zh)
JP (1) JP6332188B2 (zh)
CN (1) CN1064060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35721B2 (ja) * 2017-10-18 2021-09-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機器を電気的に接地する接地構造、及び該接地構造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7034707B2 (ja) * 2017-12-27 202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726215A (zh) * 2018-09-07 2018-11-02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介质扩容框架及图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55970A (ja) * 2010-06-04 2011-12-22 Murata Machinery Ltd 給紙カセットの静電気除去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2719B2 (ja) * 2004-09-27 2009-03-0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297193B1 (ko) * 2006-08-29 2013-08-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의 급지장치
JP4789150B2 (ja) 2007-02-15 2011-10-12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給紙カセット
JP4974299B2 (ja) * 2008-03-18 2012-07-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給紙カセットの接地構造及びこ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08670A (ja) * 2008-06-26 2010-01-1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557802B2 (ja) * 2011-05-25 2014-07-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01720B2 (ja) * 2011-07-06 2014-10-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接地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着脱式ユニット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55970A (ja) * 2010-06-04 2011-12-22 Murata Machinery Ltd 給紙カセットの静電気除去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6044A (zh) 2017-02-15
US9703255B2 (en) 2017-07-11
JP2017032723A (ja) 2017-02-09
JP6332188B2 (ja) 2018-05-30
US20170031305A1 (en) 2017-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9287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JP60914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02385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power supplying path
US8285169B2 (en)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515309B2 (en) Process cartridge,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188933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406044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73537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2082737B1 (ko) 정착장치와 이를 가지는 화상형성장치
US8737864B2 (en) Grounding configuration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085797A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US7853169B2 (en) Roller member urg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72885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EP2246751A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067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041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19766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31530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494413B2 (en) Fixing device, single-sid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ouble-sid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736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1596535A (zh) 程序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US9342011B2 (en) Fixing device comprising heat insulating member to cover outer circumference of fixing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61280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027897B2 (ja) 感光体ドラム支持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5201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