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2357A -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2357A
CN106402357A CN201510458108.XA CN201510458108A CN106402357A CN 106402357 A CN106402357 A CN 106402357A CN 201510458108 A CN201510458108 A CN 201510458108A CN 106402357 A CN106402357 A CN 106402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ransmission
circuit
blanking cover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581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02357B (zh
Inventor
杨冬冬
唐海锋
郝洪锐
王博
王一博
谢立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581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023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02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2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02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2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02Cleaning of lubricants, e.g. filters or magnets
    • F16H57/0404Lubricant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用于减小变速壳体在汽车内的布置空间。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壳体中的供油口,供油口位于第一传动轴孔远离第二传动轴孔的一侧,且供油口与第一传动轴的第一传动轴油路连通;以及设置在第一堵盖中的旁通油路,旁通油路的进油口与供油口连通,旁通油路的出油口与第二传动轴的第二传动轴油路连通。该变速器润滑系统避免了在变速器壳体中设置绕过第一传动轴孔的导流油路,因而减小了变速器壳体的体积,从而减小了变速器壳体在汽车内的布置空间。本发明提供的变速器润滑系统用于对变速器中位于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进行润滑。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变速器作为汽车中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用于改变由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和转速。变速器主要依靠具有不同传动比的齿轮副来改变输出的动力及转速,,由于被动轮空套在传动轴上,被动轮与传动轴之间有滚针轴承支撑,齿轮副在工作时,传动轴与滚针轴承之间必然会产生摩擦,为减轻因传动轴与滚针轴承之间产生摩擦而导致滚针轴承磨损失效现象的发生,通常为变速器配置变速器润滑系统,利用润滑油对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进行润滑,以减轻因传动轴与滚针轴承之间产生摩擦而导致滚针轴承磨损失效现象的发生。
目前,变速器通常包括变速器壳体,以及位于变速器壳体内的多个传动轴,变速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传动轴的多个传动轴孔。针对上述变速器,目前常用的一种润滑方式是压力润滑,具体地,请参阅图1,采用压力润滑对应的变速器润滑系统通常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0中的供油口11、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0中的多个导流油路12、以及设置在传动轴内的传动轴油路,多个导流油路12与多个传动轴孔一一对应,其中,导流油路12的进油口与润滑油的油源连通、出油口与安装在对应的传动轴孔内的传动轴的传动轴油路连通,润滑油经供油口通入导流油路12,然后通入传动轴油路中,并由传动轴油路导向位于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实现对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进行润滑。
然而,由于传动轴的排列方式的限制,导致变速器壳体10上存在离供油口11较远的传动轴孔,且离供油口11较远的传动轴孔与供油口被其它传动轴孔隔开,因而离供油口11较远的传动轴孔与供油口11之间的导流油路12必须绕过隔开离供油口11较远的传动轴孔与供油口11的传动轴孔,因而在设计变速器壳体10时,必然需要为离供油口11较远的传动轴孔与供油口11之间的导流油路12留有足够的布置空间,因而造成变速器壳体10的体积增加,导致变速器在汽车内的布置空间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以减小变速器壳体在汽车内的布置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用于对变速器中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进行润滑,所述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变速器壳体内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变速器壳体上相邻设置有第一传动轴孔和第二传动轴孔,所述第一传动轴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孔内,所述第二传动轴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孔内,所述变速器壳体上还设置有封盖所述第一传动轴孔的第一堵盖,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包括:
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的供油口,所述供油口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孔远离所述第二传动轴孔的一侧,且所述供油口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传动轴油路连通;
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堵盖中的旁通油路,所述旁通油路的进油口与所述供油口连通,所述旁通油路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二传动轴油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堵盖中的中心油路,所述中心油路与所述旁通油路互不连通,所述中心油路的进油口与所述供油口连通,所述中心油路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一导油嘴,所述第一导油嘴插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油路内。
优选地,所述变速器壳体中、所述供油口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孔之间设置两条导流油路,其中一条所述导流油路的一端与所述供油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油路的进油口连通,另一条所述导流油路的一端与所述供油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旁通油路的进油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变速器壳体上还设置有封盖所述第二传动轴孔的第二堵盖,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堵盖中的第二堵盖油路,所述第二堵盖油路的进油口与所述旁通油路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堵盖油路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二导油嘴,所述第二导油嘴插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油路内。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的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轴油路,所述变速器壳体上设有第三传动轴孔,所述第三传动轴孔与所述供油口相邻,所述第三传动轴安装在所述第三传动轴孔内,所述变速器壳体还设置有封盖所述第三传动轴孔的第三堵盖;
所述变速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堵盖中的第三堵盖油路,所述第三堵盖油路的进油口与所述供油口连通,所述第三堵盖油路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三导油嘴,所述第三导油嘴插装在所述第三传动轴油路内。
较佳地,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将润滑油导流至所述供油口的导油管上的油泵。
更佳地,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油泵上游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泵的进油口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中,由于第一堵盖中设有旁通油路,且旁通油路的进油口与供油口连通,旁通油路的出油口与第二传动轴油路连通,当使用时,润滑油从供油口流出,一部分润滑油通入第一传动轴油路中,一部分润滑油经旁通油路通入第二传动轴油路中,从而实现将润滑油分别导流至第一传动轴油路和第二传动轴油路中。由上可知,与现有技术中在变速器壳体中设置绕过第一传动轴孔的导流油路,以将润滑油从供油口导流至第二传动轴油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变速器润滑系统通过第一堵盖中的旁通油路将润滑油导流至第二传动轴油路中,因而可以避免在变速器壳体中设置绕过第一传动轴孔的导流油路,因此,在设计变速器壳体时,可以避免在变速器壳体中为绕过第一传动轴孔的导流油路留下布置空间,使变速器壳体的结构紧凑,从而可以明显减小了变速器壳体的体积,进而有效地减小了变速器壳体在汽车内的布置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速器,以减小了变速器壳体在汽车内的布置空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设置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
优选地,第一堵盖上围绕所述第一堵盖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挡油板,所述第一挡油板与第一传动轴孔的孔壁相配合;第二堵盖上围绕所述第二堵盖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挡油板,所述第二挡油板与第二传动轴孔的孔壁相配合;第三堵盖上围绕所述第三堵盖的边缘设置有第三挡油板,所述第三挡油板与第三传动轴孔的孔壁相配合。
所述变速器与上述变速器润滑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汽车,以减小了变速器壳体在汽车内的布置空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所述汽车设置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变速器。
所述汽车与上述变速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第一堵盖的正视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一堵盖的后视图;
图5为图2中的第二堵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第三堵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变速器壳体, 11-供油口,
12-导流油路, 20-第一堵盖,
21-中心油路, 22-旁通油路,
23-第一导油嘴, 24-隔板,
25-第一挡油板, 30-第二堵盖,
31-第二堵盖油路, 32-第二导油嘴,
33-第二挡油板, 40-第三堵盖,
41第三堵盖油路, 42-第三导油嘴,
43-第三挡油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润滑系统用于对变速器中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进行润滑,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10,以及位于变速器壳体10内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变速器壳体10上相邻设置有第一传动轴孔和第二传动轴孔,第一传动轴安装在第一传动轴孔内,第二传动轴安装在第二传动轴孔内,变速器壳体10上还设置有封盖第一传动轴孔的第一堵盖,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0中的供油口11,供油口11位于第一传动轴孔远离第二传动轴孔的一侧,且供油口11与第一传动轴的第一传动轴油路连通;以及设置在第一堵盖20中的旁通油路22,旁通油路22的进油口与供油口11连通,旁通油路22的出油口与第二传动轴的第二传动轴油路连通。
具体实施时,供油口11与变速器壳体10内的润滑油之间设置有导油管,在变速器壳体10中、供油口11与第一传动轴孔之间设置有导流油路12,且供油口11与第一传动轴孔之间的导流油路12的一端与供油口11连通、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轴油路和旁通油路22的进油口连通;第一堵盖20为圆盘状第一堵盖,旁通油路22为绕圆盘状第一堵盖的边缘形成的一个半圆环状旁通油路;在变速器壳体10中、第一传动轴孔与第二传动轴孔之间设置有导流油路12,且第一传动轴孔与第二传动轴孔之间的导流油路12的一端与旁通油路22的出油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油路连通。
当使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润滑系统时,润滑油经导油管导流至供油口11,然后由变速器壳体10的供油口11导出,润滑油沿着图2中箭头所示出的方向流动,一部分润滑油经供油口11与第一传动轴孔之间的导流油路12通入第一传动轴油路中,并经第一传动轴油路流向位于第一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一部分润滑油经供油口11与第一传动轴孔之间的导流油路12通入第一堵盖20的旁通油路22,然后经第一传动轴孔与第二传动轴孔之间的导流油路12通入第二传动轴油路中,并经第二传动轴油路流向位于第二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从而实现对位于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进行润滑。
由上可知,与现有技术中在变速器壳体上设置绕过第一传动轴孔的导流油路12,以将润滑油从供油口导流至第二传动轴油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润滑系统通过第一堵盖20中的旁通油路22将润滑油导流至第二传动轴油路中,因而可以避免在变速器壳体10中设置绕过第一传动轴孔的导流油路12,因此,在设计变速器壳体10时,可以避免为绕过第一传动轴孔的导流油路12留下布置空间,使变速器壳体10的结构紧凑,从而可以明显减小变速器壳体10的体积,进而有效地减小了变速器在汽车内的布置空间。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在变速器壳体10中设置绕过第一传动轴孔的导流油路12,因而会导致变速器壳体10的强度降低,为了提高变速器壳体10的强度,在使用相同的材料的前提下,则需要将变速器壳体10的厚度增加,因而导致变速器壳体10的体积增加,而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润滑系统不需要在变速器壳体10中设置绕过第一传动轴孔的导流油路12,因而可以相应的减小变速器壳体10的厚度,从而进一步减小变速器壳体10的体积。
再者,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可以避免在变速器壳体10中设置绕过第一传动轴孔的导流油路12,从而可以降低导流油路12在变速器壳体10中的布置的复杂性,降低变速器壳体10的设计难度,并降低变速器壳体10的生产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若变速器壳体10上、位于第一传动轴孔远离供油口11的一侧沿供油口11与第一传动轴孔的连线设置有多个第二传动轴孔,可以在变速器壳体10上设置具有旁通油路22的多个堵盖,多个堵盖与多个第二传动轴孔一一对应,如此设计,可以将润滑油沿供油口11与第一传动轴孔的连线依次导流至安装在第二传动轴孔内的传动轴的传动轴油路中。
为减少润滑油的浪费,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堵盖20中的中心油路21,中心油路21与旁通油路22互不连通,中心油路21的进油口与供油口11连通,中心油路21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一导油嘴23,第一导油嘴23插装在第一传动轴油路内。请参阅图2,润滑油沿着图2中箭头所示出的方向流动,润滑油从供油口11经供油口11与第一传动轴孔之间的导流油路12流经中心油路21,并通入第一导油嘴23,然后通过第一导油嘴23通入第一传动轴油路中。因此,润滑油通过中心油路21和第一导油嘴23直接被导流至第一传动轴油路中,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第一堵盖20内设置橡胶筋和凸起,以使润滑油沿着橡胶筋和凸起流入第一传动轴油路中相比,可以防止润滑油被导流至第一传动轴油路的外部,因而可以防止导流至第一传动轴油路中的润滑油的量大大减小,从而减小润滑油的浪费。第一导油嘴23可以为喷油嘴,将第一导油嘴23设置为喷油嘴,使得润滑油可以沿着第一导油嘴23以一定流速流入第一传动轴油路中,因而可以改变润滑油在第一传动轴油路中的流动速度,进而改善对位于第一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的润滑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为了将中心油路21与旁通油路22隔开,在第一堵盖20上还设置有隔板24,隔板24位于中心油路21与旁通油路22之间。隔板24的设置,可以防止中心油路21与旁通油路22中的润滑油汇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润滑油由供油口11被导流至中心油路21和旁通油路22时,在变速器壳体10上、供油口11与第一传动轴孔之间可以设置一条导流油路12,此时,中心油路21的进油口和旁通油路22的进油口分别通过同一条导流油路12与供油口11连通,润滑油通过该导流油路12被导流至中心油路21和旁通油路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变速器壳体10上、供油口11与第一传动轴孔之间设置两条导流油路12,其中一条导流油路12的一端与供油口11连通、另一端与中心油路21的进油口连通,另一条导流油路12的一端与供油口11连通、另一端与旁通油路22的进油口连通。如此设计,相比于在供油口11与第一传动轴孔之间设置一条导流油路12相比,可以避免润滑油经一条导流油路12通入到中心油路21而未通入旁通油路22中,或者避免润滑油经一条导流油路12通入旁通油路22而未通入中心油路21中,因而可以防止中心油路21或者旁通油路22中的润滑油不足的现象的发生,防止对第一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或第二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的润滑不充分;另外,还可以防止因导流至第一传动轴油路或第二传动轴油路中的润滑油太多而导致对变速器内的扭矩传递造成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中,变速器壳体10上还设置有封盖第二传动轴孔的第二堵盖30,以防止润滑油从第二传动轴孔溢出,第二堵盖30的结构以及在变速器壳体10上的设置形式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为减少润滑油的浪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5,变速器壳体10上还设置有封盖第二传动轴孔的第二堵盖30,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堵盖30中的第二堵盖油路31,第二堵盖油路31的进油口与旁通油路22的出油口连通,第二堵盖油路31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二导油嘴32,第二导油嘴32插装在第二传动轴油路内。
具体实施时,变速器壳体10上、第一传动轴孔与第二传动轴孔之间设置有导流油路12,导流油路12的一端与旁通油路22的出油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堵盖油路31的进油口连通,润滑油流经旁通油路22,并通过第一传动轴孔与第二传动轴孔之间的导流油路12导入第二堵盖油路31中,然后经第二导油嘴32导流至第二传动轴油路中,并经第二传动轴油路流向位于第二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实现对位于第二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进行润滑。
在第二堵盖30设置有第二堵盖油路31和第二导油嘴32,将润滑油导流至第二传动轴油路中,可以防止润滑油溢流至第二传动轴油路外,从而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浪费,同时还可以改善对位于第二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的润滑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6,变速器还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0内的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轴油路,变速器壳体10上设有第三传动轴孔,第三传动轴孔与供油口11相邻,第三传动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三传动轴孔内,变速器壳体10还设置有封盖第三传动轴孔的第三堵盖40;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堵盖40中的第三堵盖油路41,第三堵盖油路41的进油口与供油口11连通,第三堵盖油路41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三导油嘴42,第三导油嘴42插装在第三传动轴孔的第三传动轴油路内。
具体实施时,变速器壳体10上、供油口11与第三传动轴孔之间设置有导流油路12,导流油路12的一端与供油口11连通、另一端与第三堵盖油路41的进油口连通,润滑油通过供油口11与第三传动轴孔之间的导流油路12通入第三堵盖油路41中,然后经第三导油嘴42导流至第三传动轴油路中,并经第三传动轴油路流向位于第三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实现对位于第三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进行润滑。
在第三堵盖40设置有第三堵盖油路41和第三导油嘴42,将润滑油导流至第三传动轴油路中,可以防止润滑油溢流至第三传动轴油路外,从而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浪费,同时还可以改善对位于第三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的润滑效果。
为了改善变速器润滑系统对变速器壳体10内的传动部件的润滑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将润滑油导流至供油口11的导油管上的油泵。油泵的设置,使得导流至供油口11的润滑油的压力增加,因而可以提高润滑油在各油路中的流动速度,使得变速器壳体10内的传动部件上存在充足的润滑油,从而可以改善变速器润滑系统对变速器壳体10内的传动部件的润滑效果;另外,由于润滑油在各油路中具有一定的流动速度,因而还可以带走变速器壳体10内的传动部件上的热量,实现对传动部件的冷却。
为防止变速器壳体10内的润滑油中杂质堵塞油泵和油路,优选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位于油泵上游的过滤器,过滤器的出油口与油泵的进油口连通。由于润滑油本身的质量以及变速器在长期使用后,变速器壳体10内的润滑油中可能会存在颗粒物,过滤器的设置,可以将润滑油中可能存在的颗粒物过滤掉,因而可以防止润滑油中可能存在的颗粒物随着润滑油被引入油泵和油路中,从而可以防止润滑油中可能存在的颗粒物堵塞油泵和油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设置有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润滑系统。
所述变速器与上述变速器润滑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中,将堵盖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时,可以通过在堵盖与变速器壳体之间设置密封圈、垫片或者油封,以防止传动轴油路中的润滑油从堵盖与变速器壳体之间溢出。为了防止润滑油从堵盖与变速器壳体之间溢出,请参阅图3至图6,第一堵盖20上围绕第一堵盖20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挡油板25,第一挡油板(25)与第一传动轴孔的孔壁相配合;第二堵盖30上围绕第二堵盖30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挡油板33,第二挡油板33与第二传动轴孔的孔壁相配合;第三堵盖40上围绕第三堵盖40的边缘设置有第三挡油板43,第三挡油板43与第三传动轴孔的孔壁相配合。
第一挡油板25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一传动轴油路中的润滑油从第一堵盖20与变速器壳体之间溢出,减少润滑油的浪费;另外,与在第一堵盖20与变速器壳体之间设置密封圈、垫片或者油封相比,第一挡油板24的设置,减少了安装第一堵盖20的工序,方便第一堵盖20的安装。第二堵盖隔板33的设置,可以防止润滑油从第二堵盖30与变速器壳体之间溢出,从而进一步减少润滑油的浪费。第三堵盖隔板43的设置,可以防止润滑油从第三堵盖40与变速器壳体之间溢出,从而进一步减少润滑油的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设置有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
所述汽车与上述变速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用于对变速器中传动轴上的滚针轴承进行润滑,所述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10),以及位于所述变速器壳体(10)内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变速器壳体(10)上相邻设置有第一传动轴孔和第二传动轴孔,所述第一传动轴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孔内,所述第二传动轴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孔内,所述变速器壳体(10)上还设置有封盖所述第一传动轴孔的第一堵盖(20),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包括:
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10)中的供油口(11),所述供油口(11)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孔远离所述第二传动轴孔的一侧,且所述供油口(11)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传动轴油路连通;
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堵盖(20)中的旁通油路(22),所述旁通油路(22)的进油口与所述供油口(11)连通,所述旁通油路(22)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二传动轴油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堵盖(20)中的中心油路(21),所述中心油路(21)与所述旁通油路(22)互不连通,所述中心油路(21)的进油口与所述供油口(11)连通,所述中心油路(21)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一导油嘴(23),所述第一导油嘴(23)插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油路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壳体(10)中、所述供油口(11)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孔之间设置两条导流油路(12),其中一条所述导流油路(12)的一端与所述供油口(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油路(21)的进油口连通,另一条所述导流油路(12)的一端与所述供油口(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旁通油路(22)的进油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壳体(10)上还设置有封盖所述第二传动轴孔的第二堵盖(30),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堵盖(30)中的第二堵盖油路(31),所述第二堵盖油路(31)的进油口与所述旁通油路(22)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堵盖油路(31)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二导油嘴(32),所述第二导油嘴(32)插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油路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10)内的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轴油路,所述变速器壳体(10)上设有第三传动轴孔,所述第三传动轴孔与所述供油口(11)相邻,所述第三传动轴安装在所述第三传动轴孔内,所述变速器壳体(10)还设置有封盖所述第三传动轴孔的第三堵盖(40);
所述变速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堵盖(40)中的第三堵盖油路(41),所述第三堵盖油路(41)的进油口与所述供油口(11)连通,所述第三堵盖油路(41)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三导油嘴(42),所述第三导油嘴(42)插装在所述第三传动轴油路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将润滑油导流至所述供油口(11)的导油管上的油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润滑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油泵上游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泵的进油口连通。
8.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堵盖(20)上围绕所述第一堵盖(20)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挡油板(25),所述第一挡油板(25)与第一传动轴孔的孔壁相配合;第二堵盖(30)上围绕所述第二堵盖(30)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挡油板(33),所述第二挡油板(33)与第二传动轴孔的孔壁相配合;第三堵盖(40)上围绕所述第三堵盖(40)的边缘设置有第三挡油板(43),所述第三挡油板(43)与第三传动轴孔的孔壁相配合。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设置有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变速器。
CN201510458108.XA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及汽车 Active CN1064023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8108.XA CN106402357B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8108.XA CN106402357B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2357A true CN106402357A (zh) 2017-02-15
CN106402357B CN106402357B (zh) 2019-04-16

Family

ID=58009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8108.XA Active CN106402357B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0235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4489A (zh) * 2019-04-25 2019-08-06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大功率机械变速器主动润滑装置及方法
CN113639033A (zh) * 2021-10-19 2021-11-12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箱油路系统以及变速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2082A (ja) * 2005-04-12 2006-10-26 Tcm Corp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における潤滑油供給構造
CN101846172A (zh) * 2010-05-20 2010-09-29 胡炜 上端盖、润滑系统及立式减速机
CN201953960U (zh) * 2010-12-31 2011-08-31 杭州杰牌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三级减速器新型端盖
CN103069695A (zh) * 2010-10-05 2013-04-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
CN202992136U (zh) * 2012-11-30 2013-06-1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润滑系统导油装置
CN103277496A (zh) * 2007-04-13 2013-09-04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传动箱和结构系列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2082A (ja) * 2005-04-12 2006-10-26 Tcm Corp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における潤滑油供給構造
CN103277496A (zh) * 2007-04-13 2013-09-04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传动箱和结构系列
CN101846172A (zh) * 2010-05-20 2010-09-29 胡炜 上端盖、润滑系统及立式减速机
CN103069695A (zh) * 2010-10-05 2013-04-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
CN201953960U (zh) * 2010-12-31 2011-08-31 杭州杰牌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三级减速器新型端盖
CN202992136U (zh) * 2012-11-30 2013-06-1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润滑系统导油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4489A (zh) * 2019-04-25 2019-08-06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大功率机械变速器主动润滑装置及方法
CN113639033A (zh) * 2021-10-19 2021-11-12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箱油路系统以及变速箱
CN113639033B (zh) * 2021-10-19 2022-02-08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箱油路系统以及变速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2357B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9959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3415727A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102345722B (zh) 具有溅泼润滑系统的变速器
US20180073626A1 (en) Transmission
CN205534165U (zh) 齿轮组件
CN101484728A (zh) 具有集成的旁通阀的热交换器
CN106402357A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及汽车
KR20160085723A (ko) 유성기어장치
US9138842B2 (en) Pneumatic impact tool having two oil inlets
US11236650B2 (en) Oil supply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
CN105899854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106838287B (zh) 一种变速箱油路
CN107387738B (zh) 一种变速器主动润滑结构
US9169853B2 (en) Arrangement for oil-supply of an add-on module
US9671008B2 (en) Oil suction device for vehicle
CN202301883U (zh) 变速器用冷却润滑系统
CN208719806U (zh) 一种能对惰齿轮衬套提供润滑的机油泵
CN111271440B (zh) 汽车变速器轴系润滑机构
CN109681619A (zh) 一种变速箱的配油系统及配油盘总成
CN107339409B (zh) 一种变速箱变矩器壳体
CN104613164B (zh) 变速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2996770B (zh) 一种变速器的润滑系统
CN208885921U (zh) 电桥减速器及车辆
JP2008133902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のオイル吸込み性能向上型ストレーナ構造
CN212643500U (zh) 汽车变速器轴系润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4

Address after: 071000 No.75, Dongsheng Road, Lianchi Distric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eehiv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Hebei, Baoding

Patentee before: Changcheng Automobil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8

Address after: 212200 No. 868, Hong Xing Road, Yang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njia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No.75, Dongsheng Road, Lianchi Distric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eehiv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