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94788A - 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94788A
CN106394788A CN201610320666.4A CN201610320666A CN106394788A CN 106394788 A CN106394788 A CN 106394788A CN 201610320666 A CN201610320666 A CN 201610320666A CN 106394788 A CN106394788 A CN 106394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safety
pedal structure
operated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206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94788B (zh
Inventor
朱浩
方玮玮
童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HU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HU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HU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HU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206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94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94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4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94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4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3/00Construction of cranks operated by hand or foot
    • B62M3/08Ped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脚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包括转轴和脚踏本体,脚踏本体内设有轴孔,轴孔内设有轴套,转轴与轴套之间转动连接,转轴的外端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螺纹,脚踏本体在其朝向连接头的一端位于轴孔的两侧对称设有弧形连接片,弧形连接片的外侧设有配重环,配重环的一侧设有配重凸块,弧形连接片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弧形连接片上设有转动套,转动套与弧形连接片之间螺纹连接;脚踏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回复反射器,回复反射器与所述的脚踏本体之间卡接连接。本发明具有防止使用者踩在脚踏上时发生打滑踩空现象、使用更加安全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脚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一种人力交通工具十分普及,在自行车的骑行过程中,使用者需要一直蹬脚踏以转动曲柄,从而带动车轮转动,由于自行车无尾气排放,是一种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在一些大城市推广非常广泛,同时现在自行车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了,更是一种健身工具,在傍晚,骑着自行车兜风也是一种很好的健身、休闲运功。常见的脚踏一般都包括脚踏轴、脚踏本体,脚踏本体与脚踏轴转动连接,脚踏轴的内端有螺纹,可以与曲柄螺纹连接,脚踏轴的外端通常都是通过螺母锁紧的,防止脚踏本体与脚踏轴分离。目前常见的脚踏上,脚踏本体是可以在任意角度保持平衡的,如果脚踏本体处于竖直状态时,使用者踩上脚踏时容易发生打滑或者踩空,从而使得使用者摔倒造成人身伤害,尤其是女性使用者穿着高跟鞋骑车时,如果脚踏打滑、踩空很容易崴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脚踏存在的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当脚离开脚踏时,脚踏本体能自动调节到水平状态,从而有效的防止使用者踩在脚踏上时发生打滑、踩空现象,使用更加安全的安全型脚踏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包括转轴和脚踏本体,所述脚踏本体内设有轴孔,所述的轴孔内设有轴套,所述的转轴与轴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螺纹,所述脚踏本体在其朝向连接头的一端位于轴孔的两侧对称设有弧形连接片,所述弧形连接片的外侧设有配重环,所述配重环的一侧设有配重凸块,所述弧形连接片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弧形连接片上设有转动套,所述的转动套与弧形连接片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脚踏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回复反射器,所述的回复反射器与所述的脚踏本体之间卡接连接。
松开转动套,将踏板本体处于水平位置,转动配重环,使得配重凸块位于踏板本体中心线的正下方,然后拧紧转动套,使得转动套压紧配重环;当使用者的脚离开脚踏时,如果脚踏本体发生倾斜,在配重凸块的扭矩作用下会自动调节到水平状态,只有在水平状态,脚踏本体的扭矩才平衡;当再次踩在脚踏上时,由于脚踏始终保持水平,因此不会发生打滑和踩空现象,使用更加稳定、安全;在夜间,回复反射器能反射汽车灯光,起到警示作用,保障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配重环的内侧面上设有定位孔,所述脚踏本体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珠,当脚踏本体处于水平状态时,定位珠进入定位孔内,此时配重凸块位于脚踏本体的正下方。定位孔与定位珠配合,调节配重环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套与配重环的端面之间设有预紧压簧。配重环通过预紧压簧压紧,转动套仅是对预紧弹簧的外端限位,转动配重环的时候无需调节转动套,配重环的调节更加方便;当脚踏本体的正面磨损严重后,可以快速转动配重环180度,从而使得脚踏本体的背面朝上,正面朝下,提高脚踏的使用寿命,延长脚踏的更换周期。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与连接头之间设有轴肩部,所述轴肩部的外侧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转动套之间设有限位压簧。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存在振动,振动容易导致转动套松动,本结构中,转动套的外端通过限位压簧限位,转动套的内端通过预紧压簧限位,即使振动也不会导致转动套位移。
作为优选,所述脚踏本体的正面设有若干防滑块,所述脚踏本体的背面设有凹腔,所述的凹腔内设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上侧面设有设有若干气囊,所述气囊的顶面为球面,所述的气囊与硅胶垫为一体式结构。自行车一方面作为交通工具,另一方面作为健身用具,当作为健身用具时,通过调节配重环,使得带有气囊的一面朝上,此时使用者可以赤脚踩在气囊所在面,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蹬脚踏的动作实现气囊对足底穴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
作为优选,气囊呈列分布,相邻两列气囊之间设有隔离定位条,所述凹腔的两端设有与隔离定位条配合的插孔,所述隔离条的顶面设有硅胶保护层,所述气囊的顶面高出硅胶保护层的顶面。隔离定位条对气囊起到定位作用,防止气囊之间相互挤压而破损,提高气囊使用寿命;同时也能防止气囊位移而导致打滑。
作为优选,所述脚踏本体内设有圆柱腔,所述的圆柱腔内设有打气筒,所述硅胶垫内设有进气通道,每个气囊的底部均与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端设有与打气筒连接的进气管,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端设有按压式排气阀。可以通过打气筒对气囊进行充气,使用者可以根据按摩力度需求的不同调节气囊内的气压,使用完之后通过按压式排气阀排气,从而防止气囊一直处于挤压状态,提高气囊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打气筒包括外管、活塞、活塞杆,所述外管的底部设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内端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外管的底端侧面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的进气管与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外管的底端还设有活塞限位挡圈。
作为优选,所述外管的外底部设有螺纹接头,所述的螺纹接头与圆柱腔的底面螺纹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外端设有拉环,所述圆柱腔的开口端设有端盖。
作为优选,所述吸气管上设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能防止外界的杂质、粉尘、颗粒异物被吸入气囊内,对气囊起到保护作用;也能防止粉尘、颗粒物等堵塞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当脚离开脚踏时,脚踏本体能自动调节到水平状态,防止使用者踩在脚踏上时发生打滑、踩空现象,使用更加安全;(2)该种脚踏可以作为保健用具,使用时调节配重环,使得气囊所在面朝上,赤脚骑车时,气囊对脚底进行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提高健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剖视图。
图3为配重环与脚踏本体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处侧剖图。
图6为图4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转轴1、脚踏本体2、轴套3、连接头4、轴肩部5、弧形连接片6、配重环7、配重凸块8、转动套9、定位孔10、定位珠11、预紧压簧12、限位柱13、限位压簧14、防滑块15、回复反射器16、凹腔100、硅胶垫101、气囊102、隔离定位条103、硅胶保护层104、圆柱腔105、打气筒106、进气通道107、进气管108、按压式排气阀109、外管200、活塞201、活塞杆202、吸气管203、第一单向阀204、第二单向阀205、活塞限位挡圈206、螺纹接头207、拉环208、端盖209、空气过滤器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包括转轴1和脚踏本体2,脚踏本体内设有轴孔,轴孔内设有轴套3,转轴与轴套之间转动连接,转轴的外端设有连接头4,连接头上设有螺纹,转轴与连接头之间设有轴肩部5,如图3所示,脚踏本体2在其朝向连接头的一端位于轴孔的两侧对称设有弧形连接片6,弧形连接片6的外侧设有配重环7,配重环的一侧设有配重凸块8,弧形连接片6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弧形连接片上设有转动套9,转动套与弧形连接片之间螺纹连接;
配重环7的内侧面上设有定位孔10,脚踏本体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珠11,当脚踏本体处于水平状态时,定位珠进入定位孔内,此时配重凸块8位于脚踏本体的正下方;转动套9与配重环的端面之间设有预紧压簧12,轴肩部5的外侧设有限位柱13,限位柱13与转动套9之间设有限位压簧14;脚踏本体1的正面设有若干防滑块15;脚踏本体2的两侧均设有回复反射器16,回复反射器16与所述的脚踏本体之间卡接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脚踏本体1的背面设有凹腔100,凹腔内设有硅胶垫101,硅胶垫101的上侧面设有设有若干气囊102,气囊的顶面为球面,气囊与硅胶垫为一体式结构;气囊呈列分布,相邻两列气囊之间设有隔离定位条103,凹腔的两端设有与隔离定位条配合的插孔,隔离条的顶面设有硅胶保护层104,气囊的顶面高出硅胶保护层的顶面;
如图6所示,脚踏本体1内设有圆柱腔105,圆柱腔内设有打气筒106,硅胶垫内设有进气通道107,每个气囊的底部均与进气通道107连通,进气通道107的进气端设有与打气筒连接的进气管108,进气通道的出气端设有按压式排气阀109;打气筒106包括外管200、活塞201、活塞杆202,外管的底部设有吸气管203,吸气管上设有空气过滤器210,吸气管的内端设有第一单向阀204,外管的底端侧面设有第二单向阀205,进气管与第二单向阀连接,外管的底端还设有活塞限位挡圈206;外管的外底部设有螺纹接头207,螺纹接头与圆柱腔的底面螺纹连接,活塞杆的外端设有拉环208,圆柱腔的开口端设有端盖209。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原理如下:当该种脚踏安装在自行车上,自行车仅作为交通工具时,将踏板本体处于水平位置,踏板本体上有防滑块的一面朝上,转动配重环,使得配重凸块位于踏板本体中心线的正下方,定位珠进入定位孔内,当使用者的脚离开脚踏时,如果脚踏本体发生倾斜,则配重凸块也会倾斜,此时脚踏本体处于不平衡状态,配重凸块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转动扭矩,配重凸块的扭矩作用下会自动调节到水平平衡状态,当再次踩在脚踏上时,由于脚踏本体始终保持水平,因此不会发生打滑和踩空现象,使用更加稳定、安全;当自行车作为健身用具时,通过转动配重环,使得带有气囊的一面朝上,如图5所示,打开端盖,拉住拉环,往复移动活塞,从而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气囊鼓起并高处脚踏本体的端面,此时使用者可以赤脚踩在气囊所在面,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蹬脚踏的动作实现气囊对足底穴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提高健身效果,使用完之后,通过按压式排气阀排掉气囊中的气体,气囊缩入凹腔内,防止气囊与外物接触而破损,同时也能防止气囊长期处于膨胀状态,提高气囊的使用寿命。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包括转轴和脚踏本体,所述脚踏本体内设有轴孔,所述的轴孔内设有轴套,所述的转轴与轴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螺纹,其特征是,所述脚踏本体在其朝向连接头的一端位于轴孔的两侧对称设有弧形连接片,所述弧形连接片的外侧设有配重环,所述配重环的一侧设有配重凸块,所述弧形连接片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弧形连接片上设有转动套,所述的转动套与弧形连接片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脚踏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回复反射器,所述的回复反射器与所述的脚踏本体之间卡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配重环的内侧面上设有定位孔,所述脚踏本体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珠,当脚踏本体处于水平状态时,定位珠进入定位孔内,此时配重凸块位于脚踏本体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套与配重环的端面之间设有预紧压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转轴与连接头之间设有轴肩部,所述轴肩部的外侧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转动套之间设有限位压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脚踏本体的正面设有若干防滑块,所述脚踏本体的背面设有凹腔,所述的凹腔内设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上侧面设有设有若干气囊,所述气囊的顶面为球面,所述的气囊与硅胶垫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其特征是,气囊呈列分布,相邻两列气囊之间设有隔离定位条,所述凹腔的两端设有与隔离定位条配合的插孔,所述隔离条的顶面设有硅胶保护层,所述气囊的顶面高出硅胶保护层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脚踏本体内设有圆柱腔,所述的圆柱腔内设有打气筒,所述硅胶垫内设有进气通道,每个气囊的底部均与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端设有与打气筒连接的进气管,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端设有按压式排气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打气筒包括外管、活塞、活塞杆,所述外管的底部设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内端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外管的底端侧面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的进气管与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外管的底端还设有活塞限位挡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管的外底部设有螺纹接头,所述的螺纹接头与圆柱腔的底面螺纹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外端设有拉环,所述圆柱腔的开口端设有端盖。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吸气管上设有空气过滤器。
CN201610320666.4A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 Active CN106394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0666.4A CN106394788B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0666.4A CN106394788B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94788A true CN106394788A (zh) 2017-02-15
CN106394788B CN106394788B (zh) 2019-02-26

Family

ID=58006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20666.4A Active CN106394788B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9478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297U (zh) * 1988-08-24 1989-07-19 许恩德 自行车水平式脚蹬
CN2355974Y (zh) * 1999-01-12 1999-12-29 郝得顺 偏心定位脚踏板
JP2005199979A (ja) * 2004-01-13 2005-07-28 Masatoshi Iogi 自転車の上下で静止の重力差水平ペダル
CN201472602U (zh) * 2009-05-06 2010-05-19 厦门市湖里区形亿工业产品设计室 一种脚踏板
CN202593783U (zh) * 2012-05-09 2012-12-12 杭州勇华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脚蹬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297U (zh) * 1988-08-24 1989-07-19 许恩德 自行车水平式脚蹬
CN2355974Y (zh) * 1999-01-12 1999-12-29 郝得顺 偏心定位脚踏板
JP2005199979A (ja) * 2004-01-13 2005-07-28 Masatoshi Iogi 自転車の上下で静止の重力差水平ペダル
CN201472602U (zh) * 2009-05-06 2010-05-19 厦门市湖里区形亿工业产品设计室 一种脚踏板
CN202593783U (zh) * 2012-05-09 2012-12-12 杭州勇华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脚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94788B (zh)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8512B2 (en) Bicycle
CN202863656U (zh) 电动滑板车
US8888113B2 (en) Air bladder suspension
CN106005215A (zh) 一种自调节水平式脚踏结构
CN106394788A (zh) 一种安全型脚踏结构
CN207000669U (zh) 一种具有充气功能的自行车座
CN106005216A (zh) 一种多功能脚踏结构
CN108238189A (zh) 一种手摇式自行车内置打气装置
CN211023862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03770863A (zh) 自行车或电瓶车等非机动车用车把或鞍座立管避震装置
CN207389405U (zh) 一种重力转向滑板车
CN209581687U (zh) 一种气垫式自行车鞍座
CN205769941U (zh) 一种自平衡式自行车脚踏
CN202116237U (zh) 车用可拆卸式气囊千斤顶
CN215663806U (zh) 一种减震可调的三折叠自行车
CN209395521U (zh) 一种新型车辆防滑结构
CN208826605U (zh) 一种自行车自助维修桩
CN113147980A (zh) 一种减震可调的三折叠自行车
CN213384619U (zh) 一种自行车脚蹬
CN214648821U (zh) 一种提高夜晚骑行安全性的漫步车
CN220667741U (zh) 脚踏打气筒
CN218980386U (zh) 一种攀爬装置
CN214221426U (zh) 脚踏式空气压缩机装置
CN218559065U (zh) 一种可变作用力转向组件
CN107512332A (zh) 一种新型两轮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