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67587B - 一种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67587B
CN106367587B CN201610837177.6A CN201610837177A CN106367587B CN 106367587 B CN106367587 B CN 106367587B CN 201610837177 A CN201610837177 A CN 201610837177A CN 106367587 B CN106367587 B CN 1063675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ized bed
furnace body
coal gas
gas burner
overflow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371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67587A (zh
Inventor
张敏
张一敏
袁益忠
刘涛
黄晶
陈铁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to CN2016108371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675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67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7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67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7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1/00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ores or scrap
    • C22B1/02Roasting processes
    • C22B1/10Roasting processes in fluidised for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4/00Obtaining refractory metals
    • C22B34/20Obtaining niobium, tantalum or vanadium
    • C22B34/22Obtaining vanadium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其技术方案是:第一流化床(1)、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下方依次设有的第一风室(17)、第二风室(16)和第三风室(15)通过管道与对应的第一风机(22)、第二风机(23)和第三风机(24)连通。炉体(10)设有第一煤气烧嘴(4)、第二煤气烧嘴(5)和第三煤气烧嘴(13),第一溢流板(18)、第二溢流板(21)和第三溢流板(25)与炉体(10)的前侧墙体间依次设有第一出料口(19)、第二出料口(20)和第三出料口(26)。炉体(10)左侧墙上部设有的风口(7)与第四风机(6)相通;炉体(10)顶部设有入料口(8),入料口(8)的中心延长线与风口(7)的中心延长线相交。本发明具有原料适应性强、操作简单、焙烧料产率高、焙烧效率高及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沸腾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
背景技术
随着石煤传统的钠化焙烧-水浸提钒工艺逐渐被新型提钒工艺所取代,对石煤提钒过程中空白焙烧环节的装备及工艺研究日益深入。近些年来,基于流态化焙烧技术的焙烧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强和调节速度快等特点,以及该技术在有色冶金领域的广泛应用,流态化焙烧技术及装备在石煤提钒领域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及广泛的应用。
由于石煤在炉体内特殊的运动状态及受热方式,采用流态化沸腾炉对石煤进行空白焙烧,具有焙烧时间短、脱碳效率高和钒转化率高等特点(黄献宝,陈铁军,张一敏,马浩,苏涛,刘娟. 焙烧方式对石煤提钒效果的影响[J].金属矿山,2015,(5):101-104)。然而,正是其特殊的加热原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制约实际生产。进入沸腾炉的石煤粒度组成往往比较复杂,破碎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细粒级石煤。一方面,为了使大部分石煤能够具有较好的沸腾状态,流化床的鼓风强度往往优先适应粗粒级石煤,因而在引风及鼓风的双重作用下,细粒级石煤损失率较高,导致钒的损失。另一方面,适应不同粒级石煤的焙烧制度实际是有差别的,单一的焙烧制度往往只能适应相应的特定粒级,无法使不同粒级的石煤都得到理想的焙烧效果,同时也会降低能源利用效率。“含钒石煤原生矿提取五氧化二钒的焙烧方法”(CN101913652A)中控制主床鼓风强度大于副床,使得细粒级石煤进入到副床中进行二次焙烧。该方法能够改善细粒级石煤的焙烧效果,而主、副床单一的焙烧制度对不同粒级石煤的适应性不强。“一种含钒石煤分粒级流态化焙烧提取钒的方法”(CN104099484A)用四个流态化焙烧炉,对不同粒级的石煤在相同的焙烧制度下分别进行沸腾焙烧。该方法尽管能够获得80%以上的焙烧料产率,而实施过程比较复杂,石煤入炉前需进行分级、制粒等作业。
综上所述,现有的石煤焙烧方法,依然存在原料适应性差、处理过程复杂、焙烧料产率低、焙烧效率低及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适应性强、操作简单、焙烧产率高、焙烧效率高和能源利用率高的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靠近炉体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流化床、第二流化床和第三流化床,第一流化床和第二流化床由第一挡火墙隔开,第二流化床和第三流化床由第二挡火墙隔开,第一风室和第二风室由第一挡火墙隔开,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由第二挡火墙隔开,第一挡火墙与第二挡火墙将炉体左右两侧墙体内壁间的距离等分为三份。第一风室、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连通,第一流化床、第二流化床和第三流化床均匀地布有风帽。
在炉体的后侧墙体从左向右依次均匀地设有第一煤气烧嘴、第二煤气烧嘴和第三煤气烧嘴,第一煤气烧嘴、第二煤气烧嘴和第三煤气烧嘴依次位于第一流化床、第二流化床和第三流化床的上方中间位置处,第一煤气烧嘴、第二煤气烧嘴和第三煤气烧嘴通过煤气管道外接煤气源。
在第一流化床、第二流化床和第三流化床的前侧依次设有第一溢流板、第二溢流板和第三溢流板,第一溢流板、第二溢流板和第三溢流板靠近炉体的前侧墙体;炉体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依次位于第一溢流板、第二溢流板和第三溢流板与炉体的前侧墙体间。
炉体右侧墙的上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烟道;炉体左侧墙的上部设有风口,风口靠近炉体的后侧墙,风口通过风管与第四风机相通;靠近后侧墙的炉体顶部设有入料口,入料口位于第一流化床的正上方。入料口的中心延长线与风口的中心延长线相交。
所述第一挡火墙与第二挡火墙长度和高度相同,高度为炉体高度的4/8~5/8,长度为前侧墙和后侧墙内壁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流化床长度为炉体的内壁长度8/10~9/10,宽度为炉体的内壁宽度8/30~9/30;第二流化床和第三流化床与第一流化床相同。
所述第一溢流板的高度为挡火墙高度的4/6~5/6,宽度与第一流化床的宽度相同;第二溢流板和第三溢流板与第一溢流板相同。
所述第一煤气烧嘴、第二煤气烧嘴和第三煤气烧嘴与炉体底部的垂直距离相同,所述距离为挡火墙高度的1/6~3/6。
所述风口与炉体顶部的垂直距离为炉体高度的3/24~4/24。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沸腾炉内设置风口,引入侧向风,通过调节入料速度及侧向风强度,可使石煤按不同粒级分布于第一流化床、第二流化床和第三流化床内,实现石煤在沸腾炉内的一步分级,避免炉外筛分作业;细粒石煤无需炉外制粒,直接进行沸腾焙烧,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易行。
2.本发明在同一沸腾炉内,分别对第一流化床、第二流化床和第三流化床实行不同的鼓风制度和焙烧制度,强化沸腾焙烧对不同粒级石煤的适应性,粗粒级石煤采用高鼓风强度和高温焙烧,提高焙烧效率;细粒级石煤采用低鼓风强度和低温焙烧,减少焙烧料损失,在40~60秒内使石煤焙烧料的总产率达到86%以上,脱碳率达到80%以上,钒转化率达到90%以上。
3.本发明在同一沸腾炉内,对不同粒级的石煤分别实行不同的焙烧制度,能够有效降低焙烧过程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本发明具有原料适应性强、操作简单、焙烧料产率高、焙烧效率高及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如图1和图3所示,靠近炉体10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流化床1、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第一流化床1和第二流化床2由第一挡火墙11隔开,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由第二挡火墙12隔开;如图1所示,第一风室17和第二风室16由第一挡火墙11隔开,第二风室16和第三风室15由第二挡火墙12隔开。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挡火墙11与第二挡火墙12将炉体10左右两侧墙体内壁间的距离等分为三份。第一风室17、第二风室16和第三风室15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一风机22、第二风机23和第三风机24连通,第一流化床1、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均匀地布有风帽3。
如图1所示,在炉体10的后侧墙体从左向右依次均匀地设有第一煤气烧嘴4、第二煤气烧嘴5和第三煤气烧嘴13,第一煤气烧嘴4、第二煤气烧嘴5和第三煤气烧嘴13依次位于第一流化床1、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的上方中间位置处,第一煤气烧嘴4、第二煤气烧嘴5和第三煤气烧嘴13通过煤气管道外接煤气源。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一流化床1、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的前侧依次设有第一溢流板18、第二溢流板21和第三溢流板25,第一溢流板18、第二溢流板21和第三溢流板25靠近炉体10的前侧墙体。如图2和图3所示,炉体10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出料口19、第二出料口20和第三出料口26,第一出料口19、第二出料口20和第三出料口26依次位于第一溢流板18、第二溢流板21和第三溢流板25与炉体10的前侧墙体间。
如图1和图2所示,炉体10右侧墙的上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烟道9;炉体10左侧墙的上部设有风口7,风口7靠近炉体10的后侧墙,风口7通过风管与第四风机6相通;靠近后侧墙的炉体10顶部设有入料口8,入料口8位于第一流化床1的正上方。入料口8的中心延长线与风口7的中心延长线相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挡火墙11和第二挡火墙12长度和高度相同,高度为炉体10高度的8/16~9/16,长度为前侧墙和后侧墙内壁间的距离。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流化床1长度为炉体10的内壁长度16/20~17/20,宽度为炉体10的内壁宽度16/60~17/60;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与第一流化床1相同。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溢流板18的高度为挡火墙高度的8/12~9/12,宽度与第一流化床1的宽度相同;第二溢流板21和第三溢流板25与第一溢流板18相同。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煤气烧嘴4、第二煤气烧嘴5和第三煤气烧嘴13与炉体10底部的垂直距离相同,所述距离为挡火墙高度的1/6~2/6。
如图1所示,所述风口7与炉体10顶部的垂直距离为炉体10高度的6/48~7/48。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除下述技术参数外,其余同实施例1:
所述第一挡火墙11和第二挡火墙12长度和高度相同,高度为炉体10高度的9/16~10/16;
所述第一流化床1长度为炉体10的内壁长度17/20~18/20,宽度为炉体10的内壁宽度17/60~18/60;
所述第一溢流板18的高度为挡火墙高度的9/12~10/12;
所述第一煤气烧嘴4、第二煤气烧嘴5和第三煤气烧嘴13与炉体10底部的垂直距离相同,所述距离为挡火墙高度的2/6~3/6;
所述风口7与炉体10顶部的垂直距离为炉体10高度的7/48~8/48。
本具体实施方法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具体实施方式在沸腾炉内设置风口7,引入侧向风,通过调节入料速度及侧向风强度,可使石煤按不同粒级分布于第一流化床1、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内,实现石煤在沸腾炉内的一步分级,避免炉外筛分作业;细粒石煤无需炉外制粒,直接进行沸腾焙烧,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易行。
2.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同一沸腾炉内,分别对第一流化床1、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实行不同的鼓风制度和焙烧制度,强化沸腾焙烧对不同粒级石煤的适应性,粗粒级石煤采用高鼓风强度和高温焙烧,提高焙烧效率;细粒级石煤采用低鼓风强度和低温焙烧,减少焙烧料损失,在40~60秒内使石煤焙烧料的总产率达到86%以上,脱碳率达到80%以上,钒转化率达到90%以上。
3.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同一沸腾炉内,对不同粒级的石煤分别实行不同的焙烧制度,能够有效降低焙烧过程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原料适应性强、操作简单、焙烧料产率高、焙烧效率高及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Claims (3)

1.一种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沸腾炉的结构是:
靠近炉体(10)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流化床(1)、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第一流化床(1)和第二流化床(2)由第一挡火墙(11)隔开,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由第二挡火墙(12)隔开,第一风室(17)和第二风室(16)由第一挡火墙(11)隔开,第二风室(16)和第三风室(15)由第二挡火墙(12)隔开,第一挡火墙(11)与第二挡火墙(12)将炉体(10)左右两侧墙体内壁间的距离等分为三份;第一风室(17)、第二风室(16)和第三风室(15)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一风机(22)、第二风机(23)和第三风机(24)连通,第一流化床(1)、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均匀地布有风帽(3);
在炉体(10)的后侧墙体从左向右依次均匀地设有第一煤气烧嘴(4)、第二煤气烧嘴(5)和第三煤气烧嘴(13),第一煤气烧嘴(4)、第二煤气烧嘴(5)和第三煤气烧嘴(13)依次位于第一流化床(1)、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的上方中间位置处,第一煤气烧嘴(4)、第二煤气烧嘴(5)和第三煤气烧嘴(13)通过煤气管道外接煤气源;
在第一流化床(1)、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的前侧依次设有第一溢流板(18)、第二溢流板(21)和第三溢流板(25),第一溢流板(18)、第二溢流板(21)和第三溢流板(25)靠近炉体(10)的前侧墙体;炉体(10)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出料口(19)、第二出料口(20)和第三出料口(26),第一出料口(19)、第二出料口(20)和第三出料口(26)依次位于第一溢流板(18)、第二溢流板(21)和第三溢流板(25)与炉体(10)的前侧墙体间;
炉体(10)右侧墙的上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烟道(9);炉体(10)左侧墙的上部设有风口(7),风口(7)靠近炉体(10)的后侧墙,风口(7)通过风管与第四风机(6)相通;靠近后侧墙的炉体(10)顶部设有入料口(8),入料口(8)位于第一流化床(1)的正上方;入料口(8)的中心延长线与风口(7)的中心延长线相交;
所述第一挡火墙(11)与第二挡火墙(12)长度和高度相同,高度为炉体(10)高度的4/8~5/8,长度为前侧墙和后侧墙内壁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流化床(1)长度为炉体(10)的内壁长度8/10~9/10,宽度为炉体(10)的内壁宽度8/30~9/30;第二流化床(2)和第三流化床(14)与第一流化床(1)相同;
所述第一溢流板(18)的高度为挡火墙高度的4/6~5/6,宽度与第一流化床(1)的宽度相同;第二溢流板(21)和第三溢流板(25)与第一溢流板(18)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煤气烧嘴(4)、第二煤气烧嘴(5)和第三煤气烧嘴(13)与炉体(10)底部的垂直距离相同,所述距离为挡火墙高度的1/6~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7)与炉体(10)顶部的垂直距离为炉体(10)高度的3/24~4/24。
CN201610837177.6A 2016-09-21 2016-09-21 一种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 Active CN106367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7177.6A CN106367587B (zh) 2016-09-21 2016-09-21 一种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7177.6A CN106367587B (zh) 2016-09-21 2016-09-21 一种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7587A CN106367587A (zh) 2017-02-01
CN106367587B true CN106367587B (zh) 2018-05-11

Family

ID=57897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37177.6A Active CN106367587B (zh) 2016-09-21 2016-09-21 一种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6758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14040A1 (de) * 1982-12-21 1984-07-25 VOEST-ALPIN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Einschmelzvergaser zur Erzeugung von flüssigem Roheisen oder von Stahlvorprodukten
CN101037606A (zh) * 2007-04-24 2007-09-19 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煤的气流分级分离与调湿工艺方法
CN201045558Y (zh) * 2007-04-29 2008-04-09 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隔板式流化床
CN101776391A (zh) * 2010-01-12 2010-07-14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石煤提钒脱碳的沸腾炉
CN201598322U (zh) * 2010-01-12 2010-10-06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石煤提钒的脱碳装置
CN103111453A (zh) * 2013-01-23 2013-05-22 东南大学 一种多床耦合配合交互式热气流分离多组分混合物的装置
CN203451586U (zh) * 2013-09-22 2014-02-26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石煤脱碳沸腾炉
CN206052107U (zh) * 2016-09-21 2017-03-29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焙烧石煤的沸腾炉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14040A1 (de) * 1982-12-21 1984-07-25 VOEST-ALPIN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Einschmelzvergaser zur Erzeugung von flüssigem Roheisen oder von Stahlvorprodukten
CN101037606A (zh) * 2007-04-24 2007-09-19 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煤的气流分级分离与调湿工艺方法
CN201045558Y (zh) * 2007-04-29 2008-04-09 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隔板式流化床
CN101776391A (zh) * 2010-01-12 2010-07-14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石煤提钒脱碳的沸腾炉
CN201598322U (zh) * 2010-01-12 2010-10-06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石煤提钒的脱碳装置
CN103111453A (zh) * 2013-01-23 2013-05-22 东南大学 一种多床耦合配合交互式热气流分离多组分混合物的装置
CN203451586U (zh) * 2013-09-22 2014-02-26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石煤脱碳沸腾炉
CN206052107U (zh) * 2016-09-21 2017-03-29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焙烧石煤的沸腾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7587A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0473U (zh) 一种粉煤热解炉
CN102560089A (zh) 一种难选铁矿石粉体磁化焙烧的系统及焙烧工艺
CN103435276A (zh) 一种活性石灰生产装置
CN105234339B (zh) 一种环保型生物质颗粒锻造炉
CN104833208B (zh) 一种多床联动的流化床焙烧炉
CN101767779B (zh) 一种使用高炉生产磷酸的方法及所用设备
CN108707747A (zh) 含钒原料焙烧制取含钒熟料的方法
CN103272711A (zh) 一种铁矿石粉多级风力分级系统及方法
CN206052107U (zh) 一种用于焙烧石煤的沸腾炉
CN106367587B (zh) 一种用于石煤一步焙烧的沸腾炉
CN205403418U (zh) 一种利用热风炉干燥的核桃干燥设备
CN107285651A (zh) 一种活性粉石灰悬浮煅烧装置
CN106244796B (zh) 一种石煤一步沸腾焙烧的方法
CN201250262Y (zh) 提金废渣生产铁精矿系统
CN108130106A (zh) 煤炭热载体联合热解装置
CN203373276U (zh) 一种活性石灰生产装置
CN103911165B (zh) 一种用于低阶煤干馏的直立炉炭化室
CN207958247U (zh) 煤炭热载体联合热解装置
CN108105762B (zh) 一种制备高岭土循环流化床炉返料器使用方法
CN207973683U (zh) 一种碳酸镁干燥煅烧加工中心
CN201250263Y (zh) 硫酸烧渣沸腾炉还原焙烧生产铁精矿装置
CN209672843U (zh) 一种石油压裂天然石英砂焙烧炉
CN204454887U (zh) 一种双膛梁式石灰窑
CN205580204U (zh) 一种固液分离式冶炼炉
CN204569423U (zh) 焙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