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3809A - 一种压裂裂缝网络的反演表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裂裂缝网络的反演表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3809A
CN106353809A CN201610656902.XA CN201610656902A CN106353809A CN 106353809 A CN106353809 A CN 106353809A CN 201610656902 A CN201610656902 A CN 201610656902A CN 106353809 A CN106353809 A CN 106353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cture
fracture network
parameter
network
frac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569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3809B (zh
Inventor
苏玉亮
周志为
王文东
姜妙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to CN2016106569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3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3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3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3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3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1Seismic or acoustic, e.g. land or sea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9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using well-log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 G01V2210/6244Poros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 G01V2210/6246Perme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缝网络反演技术,尤指一种分段压裂或体积压裂后的裂缝网络标定和属性反演方法。步骤为:1)主要数据与辅助数据的读取与录入:(1)压裂监测微地震信号的读取;(2)油气井产量数据、压裂施工参数、油藏储层信息的读取;2)基于分形几何系统,结合整数规划方法,生成能够在几何形态上满足与微地震信号匹配的分形裂缝网络;3)基于工程参数及施工参数或常规分析方法对生成的分形裂缝网络进行质量检查,调整控制裂缝几何形态的分形参数;4)基于产量数据,结合修正后的遗传算法进行历史拟合,逐级标定裂缝网络的属性。本发明能广泛应用于油气井水力压裂后的裂缝网络表征。

Description

一种压裂裂缝网络的反演表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缝网络反演技术,尤指一种分段压裂或体积压裂后的裂缝网络标定和属性反演方法。
背景技术
水力压裂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技术。水力压裂后会在油气井的周围产生复杂的裂缝网络,辅助地层内的油气流入井筒从而提高油气井产量。评价压裂后的裂缝网络,有利于对当前施工效果进行判定,为后续措施提供参考。而当前,用于监测水力压裂的微地震技术,仅可以监测压裂过程裂缝的闭合情况,并不能具体反映裂缝网络的分布情况,连通情况和生产状况。
因此,深入探究水力压裂后裂缝网络的几何分布情况及裂缝属性,同时充分利用压裂施工参数,微地震信号,油气井产量数据等有限资源,需要一种简单同时实用的压裂裂缝网络反演方法。而当前技术并不能同时兼备简便性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力压裂裂缝网络反演方法,兼备简便性,易操作性和准确性,具体包括:
1)主要数据与辅助数据的读取与录入:(1)压裂监测微地震信号的读取,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可以识别的三维空间坐标信息,用以初步标定裂缝的分布情况;(2)油气井产量数据、压裂施工参数、油藏储层信息的读取,用以辅助标定裂缝网络属性,提高网络反演的准确性;
2)基于分形几何系统,结合优化后的整数规划方法,生成能够在几何形态上满足与微地震信号最小二乘匹配的分形裂缝网络;
3)基于常规工程参数及施工参数:如监测裂缝导流能力,或常规分析方法:如不稳定产能分析方法,对第一次生成的分形裂缝网络进行质量检查,调整控制裂缝几何形态的分形参数;
4)基于产量数据,结合修正后的遗传算法进行历史拟合,逐级标定裂缝网络的属性,最终得到能够标定裂缝网络集合形态与具体属性的分形裂缝网络模型。
步骤1)中,用于标定和反演裂缝网络属性的必要参数为:压裂微地震监测信号及油气井单井产量数据,用于修正和精确最终结果的辅助参数为:压裂施工参数:排砂量、砂比、压裂液注入量和排量;测井参数包括:地层有效渗透率、压裂裂缝有效孔隙度、裂缝导流能力。
步骤1)中,除必要参数以外,其他辅助参数可部分或完全缺失,为进行质量检查,可以通过常规不稳定产能分析方法进行相关参数的测算,包括:裂缝总半长、裂缝导流能力、基质有效渗透率。
步骤2)中的分形几何系统,采用随机相似分形系统(L-system),其主要控制参数为:(1)几何长度;(2)偏转角度;(3)迭代次数;(4)生成规则。
其中,分型系统的几何长度控制裂缝主干和次生裂缝的长度,与裂缝网络的总半长密切相关,具体影响情况可见附图2。
其中,分形系统的偏转角度控制裂缝偏转或产生次生裂缝时的偏移量,与裂缝网络的覆盖面积密切相关,具体影响情况可见附图3.
其中,迭代次数控制分形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节点个数,该参数与微地震信号的疏密程度,以及裂缝网络的复杂程度、连通程度密切相关。
其中,生成规则控制分形裂缝与原始微地震信号的匹配程度,预置高精度、大量的生成规则用以挑选匹配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匹配程度更高的分形裂缝网络;而通过降低预置的生成规则个数,能够提高匹配效率,节约工作时间,规则说明见附图4。
步骤2)中,分形裂缝的几何匹配方法可以通过修正整数规划的方法实现。同时,针对某一区块的多样本进行大量的形态匹配,可以生成相应的数据库,并基于数据库,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完成后续的裂缝网络形态匹配。
其中,基于整数规划的匹配方法为:(1)提取微地震型号空间坐标信息;(2)提取分形网络的节点信息并转化为空间坐标信息应用如下方式进行匹配;(3)通过分支定界法,求解该整数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得到满足最小二乘解条件下的,能够匹配微地震监测信号的分形裂缝网络。
目标函数: m i n = Σ i = 1 m Σ j = 1 n p i j l i j - - - ( 1 )
限定条件: Σ j = 1 n p i j = 1 l i j ≤ e Σ i = 1 m Σ j = 1 n p i j = n - - - ( 2 )
其中:
其中,e表示微地震监测信号所具有的系统误差;lij表示第i个微地震信号与第j个分形系统节点之间的距离;pij为0-1规划变量,具体数值符合公式(3)中的说明;n为微地震监测信号的总数。
其中,若只针对单一油气井进行裂缝网络的匹配和还原,采用以上基于整数规划的匹配方法。
若需要针对整个区块进行压裂的评价与优化,可以经过大量微地震信号匹配训练后,建立分形裂缝网络与微地震信号的匹配数据库,建立匹配微地震信号与分形裂缝网络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后续的微地震信号点位匹配可以直接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实现和修正。
步骤3)中,对分形裂缝的网络具体指通过已有监测参数对分形形态的修正,具体指:(1)比较分形网络主裂缝长度与实际监测裂缝网络的主要贡献区域长度是否有偏差;(2)比较监测得到的裂缝导流能力下,分形裂缝网络模型能否实现初步的产量历史拟合;
其中,若无法通过排量、压裂液量等施工参数确定主要贡献区域长度,也并未对该井进行生产测井获得裂缝网络相关属性,可选择应用常规不稳定产能分析方法,估算主要储层参数和裂缝参数。
其中,不稳定产能分析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分析方法:
(1)根据产量数据及压力数据在双对数坐标图下进行流态划分;
(2)根据各流态对应计算方法估算对应参数
步骤3)中,获得实际裂缝网络属性后,可以通过限定分形主裂缝长度,分形网络覆盖面积两个参数,修正获得的匹配分形网络,或重新求取满足限定条件的分形裂缝网络,同时达到过滤部分无效微地震信号的作用。
步骤4)中,通过启发式算法快速求取能够实现产量历史拟合的裂缝参数,其主要采用的方法为: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或模拟退火算法。求取步骤为:(1)通过分形迭代次数及监测主裂缝长度对分形裂缝网络进行分级,可以选择的分级为:2级(主裂缝、次生裂缝)和3级(主裂缝、较高导流能力次生裂缝、较低导流能力次生裂缝)。根据分级情况,选定2到3个未知数,即各级裂缝导流能力作为求取参数,以产量数据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检索,当拟合程度满足设定误差,获取各级裂缝导流能力,实现裂缝属性反演。
步骤4)中,求取参数可以通过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设定方法与上述方式一致,通过增加或减少启发式算法的未知数数量实现。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基于分形系统的裂缝网络反演。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法,与目前主流的反演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分形系统的多级特性和独立特性,在几何形态和属性分布上对监测裂缝网络进行分级划分,这是当前主流模拟方法不能实现的;2、基于分形系统的几何标定,可以将压裂施工参数等工程参数与分形控制参数进行关联,实现实际参数与理论参数的相互关联,能够以此建立有效的分析数据库,并以此强化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方法的准确性;3、采用分形系统与启发式算法的结合,能够通过分级标定,提高参数标定的准确性。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油气井水力压裂后的裂缝监测及反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是发明内容中提出的关于几何长度对分形系统形态影响的示意图;
图3是发明内容中提出的关于偏转角度对分形系统形态影响的示意图;
图4是发明内容中提出的关于迭代次数对分形系统形态影响的示意图;
图5为基本的生成规则示意图;
图6为3次迭代后各级裂缝分布的示意图;
图7为应用估算参数局部修正裂缝网络的示意图;
图8为修正前后历史拟合效果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形系统的压裂裂缝网络标定及属性反演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主要数据与辅助数据的读取与录入:(1)压裂监测微地震信号的读取,通常的微地震信号数据为大地坐标系,需要将坐标转化进入以射孔点为坐标原点的新坐标系中,以便于后期计算。(2)油气井产量数据、压裂施工参数、油藏储层信息的读取,油气井产量数据为日产量数据,生产单位为Mscf/天,其他信息如基质渗透率k,单位为达西(D),裂缝导流能力,单位为D·cm。孔隙度小数。其他单位根据油气井监测的实际情况读取,非必须。
若单井监测数据不足,可通过产量数据进行不稳定产能分析获取相关参数辅助后期参数修正,常规不稳定产能分析计算方法如下:
(1)根据产量数据及压力数据在双对数坐标图下进行流态划分;
(2)根据各流态对应计算方法估算对应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表1不稳定产能分析公式
其中,m(pi)为拟压力,单位为psi2/cp;qg为气井日产量,单位为Mscf/天;t为时间,单位为天;k及kf为渗透率,单位为达西;T为温度,单位为K;wf为裂缝开度,单位为m;h为地层厚度,单位为m;μ为流体粘度,单位为cp;c为综合压缩系数,单位为psi-1
经过不稳定产能分析计算后,可以得到三个主要参数为:主裂缝总半长,次生裂缝平均导流能力以及基质渗透率。
步骤2),基于分形几何系统,结合优化后的整数规划方法,生成能够在几何形态上满足与微地震信号最小二乘匹配的分形裂缝网络;
若不存在分形裂缝数据库或多次训练后的人工神经网络匹配算法,则需要根据改进整数规划方法进行匹配,得到满足最小二乘解条件下的,能够匹配微地震监测信号的分形裂缝网络。
目标函数: m i n = Σ i = 1 m Σ j = 1 n p i j l i j - - - ( 1 )
限定条件: Σ j = 1 n p i j = 1 l i j ≤ e Σ i = 1 m Σ j = 1 n p i j = n - - - ( 2 )
其中:
其中,e表示微地震监测信号所具有的系统误差;lij表示第i个微地震信号与第j个分形系统节点之间的距离;pij为0-1规划变量,具体数值符合公式(3)中的说明;n为微地震监测信号的总数。
步骤2)中的分形几何系统,采用随机相似分形系统(L-system),其主要控制参数为:(1)几何长度;(2)偏转角度;(3)迭代次数;(4)生成规则。这四个参数也是需要以上整数规划进行匹配获得的参数。
其中,分型系统的几何长度控制裂缝主干和次生裂缝的长度,与裂缝网络的总半长密切相关,具体影响情况可见附图2。
其中,分形系统的偏转角度控制裂缝偏转或产生次生裂缝时的偏移量,与裂缝网络的覆盖面积密切相关,具体影响情况可见附图3.
其中,迭代次数控制分形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节点个数,该参数与微地震信号的疏密程度,以及裂缝网络的复杂程度、连通程度密切相关。
其中,生成规则控制分形裂缝与原始微地震信号的匹配程度,预置高精度、大量的生成规则用以挑选匹配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匹配程度更高的分形裂缝网络;而通过降低预置的生成规则个数,能够提高匹配效率,节约工作时间,规则说明见附图4。
步骤2)中,若该区块已经进行或需要进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训练,可采取多个微地震信号样本进行整数规划匹配获得所需的分形控制参数,并将以上分形控制参数与对应微地震信号分布作为训练项录入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中,经过大量样本训练后,可以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针对不同微地震信号分布,直接获得最佳匹配的分形控制参数(几何长度、偏转角度、迭代次数、生成规则),以及对应的分形裂缝网络几何形态。
步骤3),若未建立施工参数与分形裂缝网络相对应的修正数据库,可以采用不稳定产能分析方法获得的参数对得到的分形裂缝网络进行修正,修正裂缝网络的主裂缝长度以及覆盖面积,修正示意图见附图7。
步骤3)中,对分形裂缝的网络具体指通过已有监测参数对分形形态的修正,具体指:(1)比较分形网络主裂缝长度与实际监测裂缝网络的主要贡献区域长度是否有偏差;(2)比较监测得到的裂缝导流能力下,分形裂缝网络模型能否实现初步的产量历史拟合;
步骤3)中,获得实际裂缝网络属性后,可以通过限定分形主裂缝长度,分形网络覆盖面积两个参数,修正获得的匹配分形网络,或重新求取满足限定条件的分形裂缝网络,同时达到过滤部分无效微地震信号的作用。
若需要建立施工参数分形裂缝网络的修正数据库,可以将施工参数如:压裂液注入量、排量、砂比等参数与分形裂缝控制参数(几何长度、偏转角度、迭代次数、生成规则)进行关联,建立对应数据库,关联方法为: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若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需要较少量样本,将所需参数与分形控制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佳匹配经验公式,直接应用于该井或该区块;若样本较多,对准确性及运算时间要求较高,可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将施工参数作为训练项,分形控制参数作为输出项,构建基本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后期的分形裂缝网络修正。
4)基于产量数据,结合修正后的遗传算法进行历史拟合,逐级标定裂缝网络的属性,最终得到能够标定裂缝网络集合形态与具体属性的分形裂缝网络模型。
步骤4)中,通过启发式算法快速求取能够实现产量历史拟合的裂缝参数,其主要采用的方法为: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或模拟退火算法。求取步骤为:(1)通过分形迭代次数及监测主裂缝长度对分形裂缝网络进行分级,可以选择的分级为:2级(主裂缝、次生裂缝)和3级(主裂缝、较高导流能力次生裂缝、较低导流能力次生裂缝)。根据分级情况,选定2到3个未知数,即各级裂缝导流能力作为求取参数,以产量数据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检索,当拟合程度满足设定误差,获取各级裂缝导流能力,实现裂缝属性反演。
步骤4)中,若需要增加测算参数,可以提高遗传算法或其他算法的求取未知数数量,同样以日产量与历史产量的误差最低为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运算,得到所需参数。

Claims (11)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力压裂裂缝网络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1)主要数据与辅助数据的读取与录入:(1)压裂监测微地震信号的读取,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可以识别的三维空间坐标信息,用以初步标定裂缝的分布情况;(2)油气井产量数据、压裂施工参数、油藏储层信息的读取,用以辅助标定裂缝网络属性,提高网络反演的准确性;
2)基于分形几何系统,结合优化后的整数规划方法,生成能够在几何形态上满足与微地震信号最小二乘匹配的分形裂缝网络;
3)基于常规工程参数及施工参数:如监测裂缝导流能力,或常规分析方法:如不稳定产能分析方法,对第一次生成的分形裂缝网络进行质量检查,调整控制裂缝几何形态的分形参数;
4)基于产量数据,结合修正后的遗传算法进行历史拟合,逐级标定裂缝网络的属性,最终得到能够标定裂缝网络集合形态与具体属性的分形裂缝网络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必要参数的读取,其特征在于,用于标定和反演裂缝网络属性的必要参数为:压裂微地震监测信号及油气井单井产量数据,用于修正和精确最终结果的辅助参数为:压裂施工参数:排砂量、砂比、压裂液注入量和排量;测井参数包括:地层有效渗透率、压裂裂缝有效孔隙度、裂缝导流能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数据的读取,其特征在于,除必要参数以外,其他辅助参数可部分或完全缺失,为进行质量检查,可以通过常规不稳定产能分析方法进行相关参数的测算,包括:裂缝总半长、裂缝导流能力、基质有效渗透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分形几何系统,采用随机相似分形系统(L-system),其特征在于,主要控制参数为:(1)几何长度;(2)偏转角度;(3)迭代次数;(4)生成规则。
其中,分型系统的几何长度控制裂缝主干和次生裂缝的长度;
其中,分形系统的偏转角度控制裂缝偏转或产生次生裂缝时的偏移量;
其中,迭代次数控制分形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节点个数,该参数与微地震信号的疏密程度,以及裂缝网络的复杂程度、连通程度密切相关。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分形裂缝的几何匹配方法可以通过修正整数规划的方法实现。其特征在于:基于整数规划的匹配方法为:(1)提取微地震型号空间坐标信息;(2)提取分形网络的节点信息并转化为空间坐标信息应用如下方式进行匹配;(3)通过分支定界法,求解该整数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得到满足最小二乘解条件下的,能够匹配微地震监测信号的分形裂缝网络。
目标函数:
限定条件:
其中:
其中,e表示微地震监测信号所具有的系统误差;lij表示第i个微地震信号与第j个分形系统节点之间的距离;pij为0-1规划变量,具体数值符合公式(3)中的说明;n为微地震监测信号的总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若针对某一区块的多样本进行大量的形态匹配,可以生成相应的数据库,并基于数据库,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完成后续的裂缝网络形态匹配。需要针对整个区块进行压裂的评价与优化,可以经过大量微地震信号匹配训练后,建立分形裂缝网络与微地震信号的匹配数据库,建立匹配微地震信号与分形裂缝网络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后续的微地震信号点位匹配可以直接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实现和修正。
7.如权利要求3所述,对分形裂缝的网络具体指通过已有监测参数对分形形态的修正,其特征为:(1)对比比较分形网络主裂缝长度与实际监测裂缝网络的主要贡献区域长度是否有偏差;(2)比较监测得到的裂缝导流能力下,分形裂缝网络模型能否实现初步的产量历史拟合;
其中,若无法通过排量、压裂液量等施工参数确定主要贡献区域长度,也并未对该井进行生产测井获得裂缝网络相关属性,可选择应用常规不稳定产能分析方法,估算主要储层参数和裂缝参数。
8.如权利要求3所述,其特征为:获得实际裂缝网络属性后,可以通过限定分形主裂缝长度,分形网络覆盖面积两个参数,修正获得的匹配分形网络,或重新求取满足限定条件的分形裂缝网络,同时达到过滤部分无效微地震信号的作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中,其特征为:通过启发式算法快速求取能够实现产量历史拟合的裂缝参数。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其特征为,主要采用的方法为: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或模拟退火算法。求取步骤为:(1)通过分形迭代次数及监测主裂缝长度对分形裂缝网络进行分级,可以选择的分级为:2级(主裂缝、次生裂缝)和3级(主裂缝、较高导流能力次生裂缝、较低导流能力次生裂缝)。根据分级情况,选定2到3个未知数,即各级裂缝导流能力作为求取参数,以产量数据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检索,当拟合程度满足设定误差,获取各级裂缝导流能力,实现裂缝属性反演。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其特征为,求取参数可以通过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设定方法与上述方式一致,通过增加或减少启发式算法的未知数数量实现。
CN201610656902.XA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压裂裂缝网络的反演表征方法 Active CN106353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6902.XA CN106353809B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压裂裂缝网络的反演表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6902.XA CN106353809B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压裂裂缝网络的反演表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3809A true CN106353809A (zh) 2017-01-25
CN106353809B CN106353809B (zh) 2019-03-15

Family

ID=57843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6902.XA Active CN106353809B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压裂裂缝网络的反演表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3809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0004A (zh) * 2017-12-07 2018-06-19 北京捷贝通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自然选择甜点暂堵体积重复压裂方法
CN108319756A (zh) * 2017-12-29 2018-07-24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储层体积压裂缝网扩展模拟及表征方法
CN108921950A (zh) * 2018-06-28 2018-11-3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裂缝模拟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0318742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压裂井生产数据确定裂缝闭合长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10909446A (zh) * 2019-10-16 2020-03-24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事件点与裂缝扩展双场耦合的复杂缝网重构方法
CN111175816A (zh) * 2020-01-06 2020-05-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改造实时构建微地震裂缝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79341A (zh) * 2020-06-28 2020-09-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快速确定辫流带及内部微相组合关系的方法
CN113107449A (zh) * 2021-04-25 2021-07-1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页岩储层多级压裂水平井压裂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917562A (zh) * 2021-09-27 2022-01-1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深埋软弱夹层宏细观结构表征及三维空间构造方法及装置
CN116579263A (zh) * 2023-05-17 2023-0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油气井排采动态数据的综合分析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7121A1 (en) * 2002-09-27 2004-06-17 Veritas Dgc Inc. Reservoir fracture characterization
US20040201585A1 (en) * 2003-03-31 2004-10-14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Gener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fractal subsurface structure by Voronoi Tessellation and computation of gravity response of such fractal structure
CN102253415A (zh) * 2011-04-19 2011-11-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基于裂缝等效介质模型的地震响应模式建立方法
CN102606126A (zh) * 2012-03-27 2012-07-25 东方宝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裂缝性储层非平面网络裂缝压裂控制方法
CN103065044A (zh) * 2012-12-20 2013-04-24 江苏科技大学 在分形海面背景下畸形波的模拟方法
CN104459776A (zh) * 2014-12-03 2015-03-2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断裂分形特征优化计算方法
CN104573198A (zh) * 2014-12-23 2015-04-29 长江大学 基于随机分形理论的数字岩心及孔隙网络模型重构方法
CN105089597A (zh) * 2015-07-27 2015-11-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裂缝复杂程度评价方法
CN105528522A (zh) * 2015-12-15 2016-04-2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间网格计算连续性油气藏资源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19340A (zh) * 2016-01-15 2016-06-2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油气储层中人工压裂裂缝的三维建模方法
CN105785475A (zh) * 2016-04-22 2016-07-20 吉林大学 水力压裂震电联合探测系统、探测方法及野外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7121A1 (en) * 2002-09-27 2004-06-17 Veritas Dgc Inc. Reservoir fracture characterization
US20040201585A1 (en) * 2003-03-31 2004-10-14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Gener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fractal subsurface structure by Voronoi Tessellation and computation of gravity response of such fractal structure
CN102253415A (zh) * 2011-04-19 2011-11-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基于裂缝等效介质模型的地震响应模式建立方法
CN102606126A (zh) * 2012-03-27 2012-07-25 东方宝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裂缝性储层非平面网络裂缝压裂控制方法
CN103065044A (zh) * 2012-12-20 2013-04-24 江苏科技大学 在分形海面背景下畸形波的模拟方法
CN104459776A (zh) * 2014-12-03 2015-03-2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断裂分形特征优化计算方法
CN104573198A (zh) * 2014-12-23 2015-04-29 长江大学 基于随机分形理论的数字岩心及孔隙网络模型重构方法
CN105089597A (zh) * 2015-07-27 2015-11-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裂缝复杂程度评价方法
CN105528522A (zh) * 2015-12-15 2016-04-2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间网格计算连续性油气藏资源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19340A (zh) * 2016-01-15 2016-06-2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油气储层中人工压裂裂缝的三维建模方法
CN105785475A (zh) * 2016-04-22 2016-07-20 吉林大学 水力压裂震电联合探测系统、探测方法及野外工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文东 等: ""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技术应用"", 《新疆石油地质》 *
盛广龙 等: ""分形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压力动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0004A (zh) * 2017-12-07 2018-06-19 北京捷贝通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自然选择甜点暂堵体积重复压裂方法
CN108319756B (zh) * 2017-12-29 2019-02-15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储层体积压裂缝网扩展模拟及表征方法
CN108319756A (zh) * 2017-12-29 2018-07-24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储层体积压裂缝网扩展模拟及表征方法
CN110318742B (zh) * 2018-03-30 2022-07-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压裂井生产数据确定裂缝闭合长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10318742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压裂井生产数据确定裂缝闭合长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08921950B (zh) * 2018-06-28 2022-03-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裂缝模拟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8921950A (zh) * 2018-06-28 2018-11-3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裂缝模拟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0909446A (zh) * 2019-10-16 2020-03-24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事件点与裂缝扩展双场耦合的复杂缝网重构方法
CN110909446B (zh) * 2019-10-16 2023-05-2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事件点与裂缝扩展双场耦合的复杂缝网重构方法
CN111175816A (zh) * 2020-01-06 2020-05-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改造实时构建微地震裂缝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79341A (zh) * 2020-06-28 2020-09-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快速确定辫流带及内部微相组合关系的方法
CN113107449B (zh) * 2021-04-25 2022-03-2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页岩储层多级压裂水平井压裂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107449A (zh) * 2021-04-25 2021-07-1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页岩储层多级压裂水平井压裂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917562A (zh) * 2021-09-27 2022-01-1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深埋软弱夹层宏细观结构表征及三维空间构造方法及装置
CN113917562B (zh) * 2021-09-27 2023-02-28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深埋软弱夹层宏细观结构表征及三维空间构造方法及装置
CN116579263A (zh) * 2023-05-17 2023-0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油气井排采动态数据的综合分析方法
CN116579263B (zh) * 2023-05-17 2024-01-3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油气井排采动态数据的综合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3809B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3809A (zh) 一种压裂裂缝网络的反演表征方法
CN110400006B (zh)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油井产量预测方法
CN106886046B (zh) 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
CN108804382B (zh) 一种参数自动反求方法和装置
CN109214026A (zh)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初期产能预测方法
US11308413B2 (en)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of flow control devices
Wang et al. Performance-based fractal fracture model for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simulation
Chen et al. Design automation for interwell connectivity estimation in petroleum cyber-physical systems
US20230358123A1 (en)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decision optimization method of oilfield production system
CN104899411A (zh) 一种储层产能预测模型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08843296B (zh) 一种基于多因素影响下的单井重复压裂效果预测方法
CN108222916B (zh) 基于注采量关系的井间砂体连通性的分形识别方法
Costa et al. A new methodology to reduce uncertainty of global attributes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Aryanto et al. Hydraulic fracturing candidate-well selection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roach
CN107704646B (zh) 一种致密储层体积改造后的建模方法
CN115618750A (zh) 一种基于耦合神经网络的地下油水渗流代理模型
US20220147674A1 (en) Graph network fluid flow modeling
CN114462323A (zh) 一种基于多属性场融合的油藏流场表征方法
CN111241665A (zh) 压裂改造区渗透率模型建立方法
CN105718705A (zh) 油气田动态分析方法
Jiang et al. A Numerical Simulation Approach for Shale Fracture Network Characterization Using Hybrid EDFM Method
EP3475529B1 (en) Drilling measurement valuation
CN116911216B (zh) 一种储层油井产能因素评估与预测方法
CN109858196B (zh) 一种油气藏参数解释方法及系统
CN113627761B (zh) 一种岩土工程涌突水概率预测的并行评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Wendong

Inventor after: Su Yuliang

Inventor after: Zhou Zhiwei

Inventor after: Jiang Miaolun

Inventor before: Su Yuliang

Inventor before: Zhou Zhiwei

Inventor before: Wang Wendo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Miaol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