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5603B -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25603B
CN106325603B CN201610742283.6A CN201610742283A CN106325603B CN 106325603 B CN106325603 B CN 106325603B CN 201610742283 A CN201610742283 A CN 201610742283A CN 106325603 B CN106325603 B CN 1063256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film transistor
signal
signal line
t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422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25603A (zh
Inventor
肖灿俊
申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422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256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25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5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25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5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条扫描信号线和多条数据信号线,多条扫描信号线和多条数据信号线交叉限定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多条复位信号线,复位信号线用于在显示期间向有机发光二极管提供复位信号;其中,复位信号线在触控期间和第一电极配合用于触控位置的检测。通过将复位信号线在触控期间和第一电极配合用于触控位置的检测,可以提高复位信号线的利用率,降低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同时提高了信号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提升,显示面板逐渐向轻薄化趋势发展,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已非常普及。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主要采用电容式触控结构。电容式触控结构可以分为自容式电容结构和互容式电容结构,在液晶显示屏中,对于自容式触控结构,可以在一侧基板上制作电极,对显示面板触摸时,在显示面板与地之间形成电容;对于互容式触控结构,在两侧相对的基板上制作电极,同时在相对的电极之间形成电容。
现有的集成触控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通常需要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外侧另外贴合触控面板,即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控感测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或者,设置有两个基板,其中在两个基板上分别制作有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
在现有的互容式集成触控面板中,均增加了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分别独立设置触控感测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同时增加了制作工艺。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面板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设置在基板上的多条扫描信号线和多条数据信号线,多条扫描信号线和多条数据信号线交叉限定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多条复位信号线,复位信号线用于在显示期间向有机发光二极管提供复位信号;其中,复位信号线在触控期间和第一电极配合用于触控位置的检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
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将复位信号线在触控期间和第一电极配合用于触控位置的检测,可以取消在触控显示面板的基板外侧另外贴合的触控面板,减小了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同时可以提高复位信号线的利用率,增强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性结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子像素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和复位信号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时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和复位信号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5a和图5b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复位信号线短接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和复位信号线之间的工作方式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性结构剖视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如图8所示的一个像素驱动电路的放大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20,位于基板20上的第一电极层201,位于基板20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202。
基板20可以为玻璃基板,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光透射性材料制作的基板,例如塑料基板、石英基板等,只要可以提供较高的光线穿透率的基板均可。
第一电极层201可以由铟锡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s)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在上述基板20上溅射成膜制作而成,也可以由铜、银等制作的金属网格而形成。第一电极层201包括有多个第一电极,各第一电极由制作在基板20上的第一电极层201切割而成。当第一电极层201由ITO制作而成时,上述各个第一电极的形状可以为长条状,当第一电极层201由金属网格形成时,上述各个第一电极形成的金属网格的图案可以由相同形状的图形拼接而成,也可以由不同形状的图形拼接而成。例如,上述网格图形可以由多个三角形和多个四边形拼接而成,也可以全部由四边形或者三角形拼接而成的图案。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201的材料还可以为其他透明的导电材料。
在基板20上设置有多条扫描信号线211和多条数据信号线212,多条扫描信号线211和多条数据信号线212交叉限定多个子像素2020,如图2所示,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子像素的示意图。每一个子像素2020中都包含有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202。
在基板20上还设置有多条复位信号线214,各条所述复位信号线214用于在触控显示面板处于显示期间时,向上述子像素2020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202提供复位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各条复位信号线214还可以在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触控期间和上述第一电极层201中的各个第一电极之间相互配合,通过两者之间的电容变化以进行触控显示面板上触控位置的检测。
在基板20的上述第一电极层201以及复位信号线214之间还形成有绝缘层,该绝缘层为有机膜层或者无机膜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多个子像素2020形成像素阵列,但这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子像素也可以其他方式进行排布。
请继续参看图1和图3,图3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和复位信号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在图3中,如图1所示的第一电极层201中的第一电极2011与复位信号线214呈交叉排布。其中,第一电极2011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且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布,复位信号线214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且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互交叉。复位信号线向第一电极层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的与第一电极交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为图3中图示的水平方向,第二方向Y为图3中图示的竖直方向。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也可以为图3中图示的竖直方向,第二方向Y也可以为图3中图示的水平方向。各个第一电极2011之间互相绝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之间呈垂直角度交叉,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也可以呈其他角度交叉。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极2011可以为触控感测电极RX,也可以为触控驱动电极TX。当上述第一电极2011为触控感测电极RX时,上述复位信号线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TX;当上述第一电极2011为触控驱动电极TX时,上述复位信号线214复用为触控感测电极RX。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集成电路21,集成电路21中设置有用于向触控驱动电极TX发送触控扫描信号的触控驱动芯片以及用于接收上述触控感测电极RX发送的触控感应信号的触控感应芯片。当上述第一电极2011为触控驱动电极TX时,在触控显示面板处于触控期间时,集成电路21用于向第一电极2011发送触控扫描信号,同时接收复位信号线214发送的触控感应信号;当上述第一电极2011为触控感应电极RX时,在触控显示面板处于触控期间时,集成电路21用于向复位信号线214发送触控扫描信号,同时接收第一电极2011发送的触控感应信号。集成电路21中还设置有分别用于向上述扫描信号线211和数据信号线212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的芯片以及其他芯片。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集成电路21中还设置有控制复位信号线进行复用的转换器,该转换器可以控制复位信号线214在显示期间和在触控期间的切换。上述集成电路21可以为单片集成电路,也可以为通过各个分立的具有不同功能的芯片进行设置的集成电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各第一电极2011和各复位信号线214分别电连接至集成电路21。该电连接可以分别通过触控信号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集成电路21在触控显示面板处于显示期间时向上述多条复位信号线214提供同一电位的复位信号,在触控显示面板处于触控期间时向不同的复位信号线逐一提供触控驱动信号或者接收触控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的数据信号线212可以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且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布,如图2所示的扫描信号线211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且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
本实施例通过将复位信号线在触控期间和第一电极配合用于触控位置的检测,,使得触控电极可以做在显示面板内部,取消了在显示面板最外层设置一独立的触控面板来实现面板的触控显示功能,减小了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同时可以提高复位信号线的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复位信号线214和第一电极2011可以如图4所示的方式设置。在图4中,复位信号线214向第一电极层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2011相交。与图3不同的是,在图4中,每一个第一电极2011与各复位信号线214不相交叠的区域为矩形501,在每一个第一电极中,矩形50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大于第一电极2011与复位信号线214交叠部分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小于与其相邻的两第一电极之间的宽度,矩形501沿第二方向的宽度小于与其相邻的两复信号线之间的宽度。
通过将复位信号线与第一电极之间按照如图4所示的方式进行设置,可以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透光率,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M条所述复位信号线,可以将相邻的n条复位信号线214合并为一组,即将每相邻的n条复位信号线214可以进行短接,其中,n<M,且n、M为正整数。如图5a和图5b所示,图5a和图5b分别示例性的示出了3条复位信号线和4条复位信号线短接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每3条复位信号线214电连接在一起,电连接在一起的每3条复位信号线214可以由一条第一触控信号线L1连接至上述集成电路21。在图5b中,将4条复位信号线214电连接在一起,每4条复位信号线214分别通过与其对应的一条第一触控信号线L1连接至集成电路21。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n条复位信号线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可以将n条复位信号线在同一区域内直接电连接。
通过将n条复位信号线短接在一起,可以减少将复位信号线连接至集成电路的触控信号线,降低了由于触控信号线过多而产生引线间分布电感导致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效果下降的影响。
请继续参看图6,图6示出了当手指触碰触控显示面板时,在触控期间,第一电极2011与复位信号线214之间的工作方式。为了方便阐述,本申请以第一电极2011为触控驱动电极TX,复位信号线214为触控感测电极RX为例进行阐述。
第一电极2011和复位信号线214之间形成触控检测电容C1。在基板20上设置有第二触控信号线L2,第二触控信号线L2用于将每一个第一电极2011连接至上述集成电路21。集成电路21通过第二触控信号线L2可以周期性的向各个第一电极2011提供脉冲驱动信号F1,并接收复位信号线214所收集的触控感应信号F2。复位信号线214可以通过在基板20上直接设置线路走向将第一触控信号线L1连接至集成电路21,也可以在基板20设置柔性电路板FPC,将第一触控信号线通过柔性电路板FPC连接至集成电路21。
在图6中,以手指触碰第一电极2011和复位信号线214之间相互交叉的位置的情况作为示例,当集成电路21向第一电极2011提供脉冲驱动信号F1时,在基板20上手指触碰的位置处可以产生触控感应信号F3,此触控感应信号F3相比于其他复位信号线214输出的触控感应信号F2具有较低的输出值,该输出值传输至集成电路21。集成电路214基于向第一电极2011提供的周期性的脉冲驱动信号以及接收到的来自复位信号线214的触控感应信号,检测在X-Y平面内的触控区域信息。
请继续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基板20上蒸镀有缓冲层203,其材料可以为氧化硅、氟化碳等绝缘物质。缓冲层203设置于基板20与多个子像素之间。通过在基板20上设置缓冲层203,可以将玻璃基板或者其它材质的基板与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隔离开来,防止多个子像素中的电子元件直接与基板接触而受到污染,如通常基板上会设置薄膜晶体管,若将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设置在缓冲层203上,可以改进基板上薄膜晶体管空穴注入效率,降低各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压,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灵敏度。优选的,可以将复位信号线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此时第一电极为触控感应电极。由于在第一电极与多个子像素中的电子元件之间设置缓冲层,可以使得第一电极远离这些电子元件,降低这些电子元件对触控感应电极信号的影响,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应功能。
请继续参看图1或图7,如图1或图7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薄膜晶体管213,其中驱动薄膜晶体管213包括位于第一导体层的栅极2131,位于第二导体层的源极2132和漏极2133。驱动薄膜晶体管213用于在显示期间,向如图2所示的子像素2020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202提供驱动电流,同时控制各子像素2020的灰度值。上述复位信号线214可以与驱动薄膜晶体管213的栅极2131同层设置,即设置在第一导体层,以简化制作工艺。有机发光二极管202设置于第二导体层之上,同时与驱动薄膜晶体管213的漏极2133进行电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202包括阳极层2021、阴极层2022以及介于阳极层2021与阴极层2022之间的有机发光层2023,其中,在阳极层2021注入有空穴,在阴极层2022注入有电子,当空穴与电子在有机发光层2023相遇后形成激子,从而发光。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发红、绿、蓝三色光,也可以发白光,当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发白光时,在基板20上还需要设置彩色滤光片。在有机发光二极管202和第二导体层之间设置有绝缘的平坦层204,该平坦层204有利于使得第一导体层平坦化。在本实施例中,基板20上还形成有反射层205,反射层205设置于有机发光二极管202之上远离基板20的一侧,反射层205用于反射有机发光二极管202发出的光以形成底部发射方式的触控显示面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二极管202之上远离基板20的一侧也可以不设置反射层,而使用反射材料制作阴极层2022,同样能形成底部发射方式的触控显示面板。
图8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呈阵列排布的像素驱动电路示意图。每个如图2所示的子像素2020都包含有一个相同的像素驱动电路。图9为图8的一个像素驱动电路的放大示意图。每一个像素驱动电路均包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M0、复位单元801、存储单元802、数据信号输入单元803以及发光单元804,其中,发光单元804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复位单元801根据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控制,用于将复位信号Vref传输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数据信号输入单元803可以在第二扫描信号Scan2的控制下,用于将数据信号Vdata传输至驱动薄膜晶体管M0的栅极;存储单元802用于使驱动晶体管M0在显示期间处于导通状态;驱动薄膜晶体管M0根据数据信号Vdata的控制,用于将电源信号PVDD传输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即驱动薄膜晶体管M0在数据信号Vdata的控制下导通后,在电源信号PVDD作用下,驱动薄膜晶体管M0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形成电流,电流传输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发光单元804用于基于电源信号PVDD生成发光电流,以点亮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薄膜晶体管M0即为图1或图7示出的实施例中的驱动薄膜晶体管213,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即为图1或图7示出的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202。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复位单元801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M1,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栅极用于输入第一扫描信号Scan1,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第一极与上述多条复位信号线214中的一条电连接,以输入复位信号Vref,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第二极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连接。
上述数据信号输入单元803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M2,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栅极用于输入第二扫描信号Scan2,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第一极用于输入数据信号Vdata,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第二极与驱动薄膜晶体管M0的栅极电连接。
上述存储单元802包括存储电容C,存储电容C的第一极板与上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0的栅极电连接,存储电容C的第二极板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连接。
上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0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电源信号PVDD,驱动薄膜晶体管M0的第二极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复位信号线214与驱动薄膜晶体管M0的栅极、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栅极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栅极同层设置,以简化制作工艺。
结合图10的时序图对如图9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方式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为了便于阐述,假设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薄膜晶体管M1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M2均为PMOS晶体管,将第一极称为漏极,将第二极称为源极,根据使用的晶体管类型,上述薄膜晶体管的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当PMOS晶体管的栅极所加的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且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差达到预定值,PMOS晶体管导通,当栅极所加的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PMOS晶体管截止。上述扫描信号Scan1与Scan2均为低电平有效。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薄膜晶体管M1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M2也可以均为NMOS晶体管,具体视制作情况而定。此外,本实施例中,驱动晶体管M0为NMOS晶体管,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如图10所示的时序图,第一扫描信号Scan1和第二扫描信号Scan2为波形相同的方波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在触控显示面板处于显示期间,在T1周期内,第二晶体管M2截止,第一扫描信号Scan1控制第一薄膜晶体管M1导通,此时复位信号线204将复位信号Vref提供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以消除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进行上一帧图像显示时残留的信号;在T2周期内,此时第一扫描信号Scan1控制第一薄膜晶体管M1截止,第二扫描信号Scan2控制第二薄膜晶体管M2导通,此时数据信号Vdata通过第二薄膜晶体管M2传输至节点N1,驱动晶体管M0在数据信号Vdata的控制下导通,同时存储电容C中存储有数据信号Vdata,本实施例中数据信号Vdata为高电平信号;接着第二薄膜晶体管M2在第二扫描信号Scan2的控制下截止,此时存储在存储电容C中的数据信号Vdata能维持驱动薄膜晶体管M0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差,驱动薄膜晶体管M0可以一直处于导通状态,直到下个时序周期的到来,驱动薄膜晶体管M0导通后,在电源信号PVDD作用下,驱动薄膜晶体管M0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形成电流,电流提供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从而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8,如图2所示的像素电路矩阵中的多条扫描信号线211包括多条如图8所示的第一扫描信号线2110和第二扫描信号线2111,第一扫描信号线2110用于向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栅极提供第一扫描信号Scan1,第二扫描信号线2111用于向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栅极提供第二扫描信号Scan2,数据信号线212用于向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第一极提供数据信号Vdata。如图3所示的集成电路21通过移位寄存的方式逐一向各扫描信号线发送扫描信号,也可以通过独立的扫描方式按照每条扫描信号线各自的时序分别向各扫描信号线提供时序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在如图8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阵列中,用于向后一行的像素驱动电路提供第一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可以为用于向前一行的像素驱动电路提供第二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即第二行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扫描信号可以为第一行的第二扫描信号,也可以通过单独的扫描信号线独立的向第二行像素驱动电路提供第一扫描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电源信号线215,电源信号线215用于向驱动薄膜晶体管M0的第一极提供电源信号PVDD。
请参考图11,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驱动电路的示意图。结合图9和图11,与图9示出的像素电路的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存储电容C的第一极板与驱动薄膜晶体管M0的栅极电连接,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接入电源信号PVDD,驱动薄膜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此时,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当第二扫描信号Scan2控制第二薄膜晶体管M2导通,此时数据信号Vdata通过第二薄膜晶体管M2传输至节点N1,驱动晶体管M0在数据信号Vdata的控制下导通,同时存储电容C中存储有数据信号Vdata,本实施例中数据信号Vdata为低电平信号;接着第二薄膜晶体管M2在第二扫描信号Scan2的控制下截止,此时存储在存储电容C中的数据信号Vdata能维持驱动薄膜晶体管M0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差,驱动薄膜晶体管M0可以一直处于导通状态,直到下个时序周期的到来,驱动薄膜晶体管M0导通后,在电源信号PVDD作用下,驱动薄膜晶体管M0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形成电流,电流提供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从而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触控显示装置能用于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终端、便携电话终端、笔记本类型的个人计算机、游戏设备等各种装置。具体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中提到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技术方案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4)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
在所述基板上设置的多条扫描信号线和多条数据信号线,所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和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交叉限定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所述基板上设置的M条复位信号线,所述复位信号线用于在显示期间向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提供复位信号,且相邻的n条所述复位信号线短接,n<M,n、M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复位信号线在触控期间和所述第一电极配合用于触控位置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多条所述复位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号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扫描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像素包括一像素驱动电路,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薄膜晶体管、复位单元、存储单元、数据信号输入单元以及发光单元;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
所述复位单元根据第一扫描信号的控制,用于将所述复位信号传输至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
所述数据信号输入单元根据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用于将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根据所述数据信号的控制,用于将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保持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在所述显示期间的导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单元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一条所述复位信号线电连接以接入所述复位信号,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信号线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号输入单元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存储单元包括存储电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所述数据信号,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电源信号,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
或者,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接入电源信号,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期间,所述第一扫描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导通,所述复位信号线将所述复位信号提供给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截止,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控制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导通,所述数据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导通;在所述触控期间,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控制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截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信号线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扫描信号线和多条第二扫描信号线,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用于向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提供所述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用于向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提供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所述数据信号线用于向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所述第一极提供所述数据信号;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电源信号线,所述电源信号线用于向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提供所述电源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集成电路,在所述触控期间,所述集成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极发送触控驱动信号,并接收所述复位信号线发送的触控感应信号或,
在所述触控期间,所述集成电路用于向所述复位信号线发送触控驱动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一电极发送的触控感应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反射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缓冲层;
所述缓冲层形成于所述多个子像素和所述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层形成于所述基板和所述缓冲层之间。
14.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610742283.6A 2016-08-26 2016-08-26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Active CN106325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2283.6A CN106325603B (zh) 2016-08-26 2016-08-26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2283.6A CN106325603B (zh) 2016-08-26 2016-08-26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5603A CN106325603A (zh) 2017-01-11
CN106325603B true CN106325603B (zh) 2019-11-22

Family

ID=57791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42283.6A Active CN106325603B (zh) 2016-08-26 2016-08-26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256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5126B (zh) * 2017-01-25 2023-04-2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79295B (zh) * 2017-08-21 2020-05-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制作显示面板的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722756A (zh) * 2020-06-29 2020-09-29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触控模组及其驱动方法、触控面板
CN112599100A (zh) * 2021-01-07 2021-04-0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3436573A (zh) * 2021-06-16 2021-09-2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594223B (zh) * 2021-07-30 2023-09-0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14706501A (zh) * 2022-06-08 2022-07-0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组件及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7890A1 (ja) * 2008-07-16 2010-01-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3455189A (zh) * 2012-06-01 2013-12-18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N103777801A (zh) * 2012-10-22 2014-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933993A (zh) * 2015-07-17 2015-09-2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7890A1 (ja) * 2008-07-16 2010-01-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3455189A (zh) * 2012-06-01 2013-12-18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N103777801A (zh) * 2012-10-22 2014-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933993A (zh) * 2015-07-17 2015-09-2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5603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5603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5679805B (zh)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036698B (zh) 集成有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34237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025010B (zh) 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显示装置
US9164615B2 (en) Display device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9559679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像素电路、电子装置
JP2018107123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一体型表示装置
CN106033765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
CN107863374A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409473B (zh) 压电触控式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5630260A (zh) 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293258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JP2023541724A (ja) タッチ構造及びタッチ表示パネル、電子装置
CN108021282A (zh) 具有力触摸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07275379A (zh) 触控式oled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9725767A (zh)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和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CN207165217U (zh) 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电路、电子装置
CN106201106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CN207149230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190071075A (ko)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CN109871156A (zh) 触控面板、触控设备和制造触控面板的方法
CN110471569A (zh) 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648249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06162470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