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9413A - 沉香中倍半萜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沉香中倍半萜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9413A
CN106309413A CN201510332393.0A CN201510332393A CN106309413A CN 106309413 A CN106309413 A CN 106309413A CN 201510332393 A CN201510332393 A CN 201510332393A CN 106309413 A CN106309413 A CN 106309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application
prevention
organ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23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9413B (zh
Inventor
屠鹏飞
李军
朱枝祥
霍会霞
赵云芳
宋月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5103323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94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9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9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9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9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类从沉香中提取分离的倍半萜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在预防或治疗炎症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中的应用,特别是预防或治疗肺炎、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系统性炎症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移植排斥、肝移植排斥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排斥。

Description

沉香中倍半萜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四个倍半萜衍生物在预防或治疗炎症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防御各种内外源因素导致的机体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免疫功能过度激活也会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与免疫功能过度激活相关的的疾病主要有炎症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天然免疫过度激活主要导致炎症相关疾病或者加重炎症相关疾病机体损伤。适应性免疫过度激活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
目前预防或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和环氧化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非甾体抗炎药。虽然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但是药物不良反应严重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会导致代谢功能紊乱,非甾体抗炎药长期应用会导致胃溃疡。预防或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的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他克莫司等适应性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会导致代谢功能紊乱,而环孢素和他克莫司等适应性免疫抑制剂又具有较高的肾毒性。因此,开发新的结构和作用机制的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抑制剂对于预防或治疗炎症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具有重要意义。
沉香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中国药典记载沉香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这些功效和治疗作用与现代医学的抗炎作用十分相似。本发明人对广泛存在于沉香中的倍半萜类衍生物进行了提取分离并对它们的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抑制作用进行了筛选,以发现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抑制剂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从沉香中获得大量已知和未知的倍半萜衍生物,经过药理筛选和深入的药效学研究,首次发现如下四个已知倍半萜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四个倍半萜衍生物通过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抑制在预防或治疗炎症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效剂量上述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通过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抑制在预防或治疗炎症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化合物1-4预防或治疗的炎症相关疾病可以是肺炎、支气管炎、肝炎、肾炎、胃炎、肠炎、神经炎症、皮肤炎症、系统性炎症反应等。
本发明的化合物1-4预防或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硬皮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桥本甲状腺炎等。
本发明的化合物1-4预防或治疗的器官移植排斥可以是肾移植排斥、肝移植排斥、皮肤移植排斥、心脏移植排斥、造血干细胞移植排斥。
本发明的化合物1-4包括它们的立体异构体。
本发明的化合物1-4及其药物组合物可根据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
本发明的化合物1-4或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单位剂量形式给药,给药途径可为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鼻腔、口腔粘膜、皮肤或直肠等。
本发明的化合物1-4或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的给药剂型可以是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如液体剂型可以是真溶液类、胶体类、微粒剂型、乳剂剂型、混悬剂型。其它剂型如片剂、胶囊、滴丸、气雾剂、丸剂、粉剂、溶液剂、混悬剂、乳剂、颗粒剂、栓剂、冻干粉针剂等。
本发明的化合物1-4的药物组合物的给药剂量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所要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患者或动物的性别、年龄、体重、性格及个体反应,给药途径、给药次数、治疗目的,因此本发明的治疗剂量可以有大范围的变化。一般来讲,本发明化合物的每天的合适剂量范围: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的用量为0.1~10mg/Kg体重,可一次服用或分2~4次服用。本发明的化合物1-4或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可单独服用,或与其他治疗药物或对症药物合并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化合物1-4体外抑制小鼠巨噬细胞和神经小胶质细胞一氧化氮(NO)分泌作用测定
(1)实验材料
细胞株:RAW264.7细胞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中心;BV-2细胞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陈乃宏研究员馈赠。
试剂:化合物1-4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研究中心从沉香中提取分离;细菌脂多糖购自北京拜尔迪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货号:L2880);一氧化氮测定试剂盒(Griess试剂)购自普利莱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货号:E1030)。
仪器:Enspire Multimode Plate Reader购自德国铂金爱尔默公司。
(2)实验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DMEM高糖培养基)和BV-2细胞(DMEM/F12培养基)接种到96孔板中,接种浓度均为20000细胞/孔,体积100μl,37℃和5%CO2孵育24小时后,加入化合物1-4,每个化合物设置7个浓度(无细胞毒作用),各浓度设3个复孔,1小时后,加入细菌脂多糖(LPS)至终浓度0.5μg/ml,继续孵育24小时。取50μl细胞上清,加入Griess试剂100μl,反应10分钟后,测定540nm波长的吸光度,并计算四个化合物对两种细胞分泌NO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3)实验结果
通过分泌一氧化氮模型筛选,发现化合物1-4均能显著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胶质细胞BV-2在脂多糖刺激后的一氧化氮分泌,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如表1所示。
表1:化合物1-4体外抑制NO分泌作用测定
实施例2:化合物1-4体外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作用测定
(1)实验材料
细胞株:RAW264.7细胞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中心。
试剂:化合物1-4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研究中心从沉香中提取分离;细菌脂多糖购自北京拜尔迪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货号:L2880):测定TNF-α和IL-6的ELISA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货号:EKO527和EKO411)。
仪器:Enspire Multimode Plate Reader购自德国铂金爱尔默公司。
(2)实验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接种到96孔板中,接种浓度为50000细胞/孔,体积100μl,37℃和5%CO2孵育24小时后,加入化合物1-4以及阳性药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各设3个复孔,化合物终浓度10μM(无细胞毒作用),1小时后,加入细菌脂多糖(LPS)至终浓度0.5μg/ml,继续孵育24小时。取细胞上清,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上清中TNF-α和IL-6浓度。
(3)实验结果
通过分泌炎症因子测定,发现化合物1-4处理组细胞上清TNF-α和IL-6浓度显著低于LPS处理组,如表2所示(*P<0.05 vs LPS)。表明化合物1-4能够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在脂多糖刺激后的TNF-α和IL-6分泌。
表2:化合物1-4体外抑制炎症因子分泌作用测定
实施例3:化合物1-4体外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作用测定
(1)实验材料
动物:Balb/c小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试剂:化合物1-4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研究中心从沉香中提取分离;PE标记大鼠抗小鼠CD11b抗体,购自美国BD Biosciences公司(货号:557397)。
仪器:FACSCantoTM II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BD Biosciences公司。
(2)实验方法
颈椎脱臼处死1只Balb/c小鼠,75%酒精浸泡5分钟,然后超净工作台内无菌去小鼠两侧股骨,剪开股骨膝关节端,利用1ml注射器吸取IMDM培养基(含2%胎牛血清)将股骨中骨髓细胞冲洗到离心管中。经40μm孔径无菌滤网过滤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然后将细胞接种到24孔板中,保持白细胞浓度1×106个/孔,加入IMDM培养基(含2%胎牛血清)至每孔培养基总体积1ml。再加入化合物1-4以及阳性药地塞米松,各设3个复孔,化合物终浓度10μM(无细胞毒作用),37℃和5%CO2孵育。1小时后,加入250μl条件培养基(利用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的RAW264.7细胞,经0.5μg/ml的LPS刺激24小时,TNF-α浓度30ng/ml),37℃和5%CO2继续孵育1.5h。然后将细胞收集到离心管中,4℃,200g离心5分钟,倒去上清,250μl含1%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冰冷PBS重悬细胞,加入PE标记大鼠抗小鼠CD11b抗体,冰上孵育1小时。然后加入1ml含1%BSA的PBS,4℃,200g离心5分钟,倒去上清,再加入1ml含1%BSA的PBS,4℃,200g离心5分钟,倒去上清。最后加入300μl含1%BSA的PBS重悬细胞,利用BD FACSCantoTMII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中中性粒细胞CD11b标记的平均荧光强度。
(3)实验结果
通过流式细胞测定,发现化合物1-4处理组CD11b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LPS处理组,如表3所示(*P<0.05 vs LPS)。表明化合物1-4能够抑制小鼠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因子刺激后的活化。
表3:化合物1-4体外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作用测定
实施例4:化合物3体内抗炎作用测定
(1)实验材料
动物:Balb/c小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试剂:化合物3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研究中心从沉香中提取分离;细菌脂多糖购自北京拜尔迪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货号:L2880);测定TNF-α和IL-6的ELISA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货号:EKO527和EKO411)。
仪器:Enspire Multimode Plate Reader购自德国铂金爱尔默公司。
(2)实验方法
将36只8周龄Balb/c小鼠,适应性饲养3天,然后将动物随机平均分为6组,溶媒对照组(Vehicle)、脂多糖组(LPS)、地塞米松组(DEX)、化合物3低、中、高剂量组。通过静脉注射给予化合物3各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相应剂量化合物3和地塞米松,Vehicle和LPS组给予等体积溶媒(含0.1%吐温80的生理盐水)。给药后30分钟,通过静脉注射给予Vehicle组以外5组动物10mg/kg脂多糖,Vehicle组给予相应体积生理盐水。1.5h后,通过摘取眼球采集各组动物静脉血,4℃凝固3h后,4℃,800g离心取血清。利用ELISA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定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
(3)实验结果
通过ELISA测定,发现化合物3给药组动物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显著低于LPS处理组,如表4所示(*P<0.05 vs LPS)。表明化合物3具有良好体内抗炎作用。
表4:化合物3体内抗炎作用测定
实施例5:化合物3体外抑制CD4+T细胞活化作用测定
(1)实验材料
动物:Balb/c小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试剂;化合物1-4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研究中心从沉香中提取分离;地鼠抗小鼠CD3e抗体(货号:557306)、地鼠抗小鼠CD28抗体(货号:557393)、FITC标记大鼠抗小鼠CD4抗体(货号:553046)、PE标记地鼠抗小鼠CD69抗体(货号:553237),购自美国BD Biosciences公司。
仪器:FACSCantoTM II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BD Biosciences公司。
(2)实验方法
取无菌24孔培养板,设置溶媒对照组(Vehicle)、模型组(Model)、地塞米松组(DEX)、化合物1、2、3、4等组,各组设3个复孔,溶媒对照组各孔加入1ml的PBS,其它各组每孔加入1ml含2μg/ml地鼠抗小鼠CD3e抗体的PBS,4℃孵育过夜。颈椎脱臼处死1只Balb/c小鼠,75%酒精浸泡5分钟,然后超净工作台内无菌取小鼠脾脏,在50ml离心管上,架设40μm孔径尼龙滤网,将脾脏放到滤网上,缓缓加入20ml的PBS,并用5ml注射器芯杆平端研磨脾脏。将过滤的脾脏细胞200g离心5分钟,倒去上清,加入5ml含10胎牛血清的1640RPMI培养基重悬细胞,并对白细胞进行计数。然后吸去24孔板中的PBS,用1640RPMI培养基清洗2次,再将脾细胞接种到24孔板中,保持白细胞浓度1×106个/孔,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1640RPMI培养基至每孔培养基总体积1ml。再在地塞米松和化合物组各孔中加入阳性药地塞米松以及化合物1-4,化合物终浓度10μM(无细胞毒作用),37℃和5%CO2孵育。1小时后,CD3e包被孔中加入地鼠抗小鼠CD28抗体,浓度2μg/ml,继续孵育16小时。然后将细胞收集到离心管中,4℃,200g离心5分钟,倒去上清,250μl含1%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冰冷PBS重悬细胞,加入FITC标记大鼠抗小鼠CD4抗体和PE标记地鼠抗小鼠CD69抗体,冰上孵育1小时。然后加入1ml含1%BSA的PBS,4℃,200g离心5分钟,倒去上清,再加入1ml含1%BSA的PBS,4℃,200g离心5分钟,倒去上清。最后加入300μl含1%BSA的PBS重悬细胞,利用BD FACSCantoTM II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活化标志物CD69平均荧光强度。
(3)实验结果
通过流式细胞测定,发现化合物1-4处理组CD4+细胞CD69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Model组,如表5所示(*P<0.05 vs Model)。表明化合物1-4能够抑制小鼠CD4+T细胞的活化。
表5:化合物1-4体外抑制CD4+T细胞活化作用测定

Claims (6)

1.选自如下表格的化合物在预防或治疗炎症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中的应用。
2.含有权利要求1中任一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预防或治疗炎症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应用,所述的炎症相关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肝炎、肾炎、胃炎、肠炎、神经炎症、皮肤炎症、系统性炎症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官移植包括肾移植、肝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皮肤移植。
6.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防或治疗炎症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的机制是抑制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
CN201510332393.0A 2015-06-17 2015-06-17 沉香中倍半萜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Active CN1063094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2393.0A CN106309413B (zh) 2015-06-17 2015-06-17 沉香中倍半萜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2393.0A CN106309413B (zh) 2015-06-17 2015-06-17 沉香中倍半萜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9413A true CN106309413A (zh) 2017-01-11
CN106309413B CN106309413B (zh) 2019-06-07

Family

ID=57733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2393.0A Active CN106309413B (zh) 2015-06-17 2015-06-17 沉香中倍半萜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94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7322A (zh) * 2017-04-25 2018-11-02 北京中医药大学 苯乙基色酮二聚体、及其制法和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870A (zh) * 2005-12-30 2006-08-30 南方医科大学 一种南蛇藤中成药及其在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CN103073529A (zh) * 2013-01-03 2013-05-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苍耳七中2-酮型-β-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870A (zh) * 2005-12-30 2006-08-30 南方医科大学 一种南蛇藤中成药及其在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CN103073529A (zh) * 2013-01-03 2013-05-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苍耳七中2-酮型-β-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国强等: "大环二氢沉香呋喃吡啶类生物碱的结构及活性", 《化学研究与应用》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7322A (zh) * 2017-04-25 2018-11-02 北京中医药大学 苯乙基色酮二聚体、及其制法和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CN108727322B (zh) * 2017-04-25 2020-10-20 北京中医药大学 苯乙基色酮二聚体、及其制法和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9413B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46570A2 (en) Serum-free immune cell-culturing medium-added kit, method for culturing immune cells by using same kit, serum-free immune cell culture obtained by same kit or culturing method, and cosmetic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ame culture
CN107007627A (zh)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制备治疗脂肪组织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4546992A (zh) 杜仲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Ohtsuka et al. Changes in leukocyte population after ozonated autohemoadministration in cows with inflammatory diseases
EP2347763A1 (en) An implantable neuroendoprosthesis system, a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and a procedure for performing of a reconstructive neurosurgical operation
CN104127808B (zh) 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0778A (zh) 抗鸡热应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53501B (zh) 磁感蛋白在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Xu et al. Neurotoxin from Naja naja atra venom inhibits skin allograft rejection in rats
CN106309423A (zh) 沉香中氯代四氢苯乙基色酮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CN106309413A (zh) 沉香中倍半萜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CN106511347A (zh) 氯化两面针碱在制备预防/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
Li et al. Effect of procyanidins from Pinus koraiensis bark on growth inhibition and expression of PCNA and TNF-[alpha][alpha] in mice with U14 cervical cancer
JP2024504263A (ja) 敗血症を治療するための薬物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
Djati et al. Tapak liman (Elephantopus scaber L) extract–induced CD4+ and CD8+ differentiation from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and progenitor cell proliferation in mice (Mus musculus L)
Kandil et al. Stress-induced decline in immune responsiveness in C3HHeJ mice: Relation to endocrine alterations and tumor growth
CN108403941B (zh) 一种治疗胰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89764A (zh) 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JPH08512326A (ja) 免疫調節、補強治療のための製剤組成物
Meijer et al. Membrane and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ymphocytes isolated from the synovial membrane and paired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CN108727322B (zh) 苯乙基色酮二聚体、及其制法和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Luo et al.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alleviating myelosuppression of Sprague-Dawley rats after combined treating by paclitaxel and carboplatin
CN101954071B (zh) 乌司他丁作为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
TW202103763A (zh) 細菌叢移植用組成物、其製造方法、移植用器具及移植方法
CN107913266B (zh) 沉香中含三元氧环苯乙基色酮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