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4607A -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4607A
CN106254607A CN201610808082.1A CN201610808082A CN106254607A CN 106254607 A CN106254607 A CN 106254607A CN 201610808082 A CN201610808082 A CN 201610808082A CN 106254607 A CN106254607 A CN 106254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corner
terminal shell
enclosure bod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80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张海平
郑灿杰
周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080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46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54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46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角部;所述角部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的边角处,其中,所述角部的硬度小于所述壳体本体的硬度。在应用该移动终端壳体的移动终端发生跌落时,由于角部的硬度相对较小,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避免显示屏因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而碎裂。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等移动终端因其便利性而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跌落等现象,移动终端在跌落后,往往会出现一些部件的损坏,显示屏是最容易碎裂的部件之一。
现有的显示屏一般包括盖板玻璃和显示面板。若跌落导致显示面板损坏,则整个显示屏将无法继续使用,用户只能更换显示屏。若跌落仅仅使得盖板玻璃出现裂缝,而未使得显示面板损坏,此时显示屏依然可以显示,但会给用户观看画面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移动终端的美观。因此,如何避免跌落导致显示屏碎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应用该壳体的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容易因跌落而碎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其包括壳体本体和角部;所述角部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的边角处,其中,所述角部的硬度小于所述壳体本体的硬度。
在本发明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中,所述壳体本体的边角处设有凹槽,所述角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在本发明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中,所述角部与所述凹槽底部形成腔体。
在本发明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中,所述角部与所述凹槽通过胶合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中,所述壳体本体包括后盖和设置在所述后盖上的四个侧壁,相邻两个所述侧壁通过所述角部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中,所述侧壁上设有孔槽,所述角部上设有突起,所述突起插入所述孔槽内并与所述孔槽过盈接触,使得所述角部与所述侧壁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中,所述角部包括橡胶角部和/或塑料角部。
在本发明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中,所述壳体本体包括铝合金壳体本体、镁合金壳体本体和/或钛合金壳体本体。
在本发明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中,所述角部的数量为四个。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移动终端壳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壳体通过将硬度小于壳体本体硬度的角部设置在壳体本体的边角处,使得当应用该壳体的移动终端发生跌落时,该角部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避免显示屏因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而碎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壳体的壳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壳体的角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壳体应用于手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壳体的壳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壳体本体的凹槽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壳体的角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控件称为第二控件,且类似地,可将第二控件称为第一控件。第一控件与第二控件两者都是控件,但其不是同一控件。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移动终端壳体仅仅用来示意移动终端壳体中各个组成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1中的移动终端壳体以其应用在手机上为背景设计。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壳体也可以应用在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其他电子设备上。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1和角部12。所述角部12设置在该壳体本体11的边角处。
具体的,请参照图2和图3,图2和图3分别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壳体的壳体本体11和角部12的结构示意图。该壳体本体11包括后盖111和设置在该后盖111上的若干侧壁112。
该壳体本体111大致呈矩形平板状。该若干侧壁112自该后盖111的边缘向上延伸而成。该若干侧壁112呈环形设置。该若干侧壁112具有相同的高度,也即该若干侧壁112的上表面相互齐平。相邻两侧壁112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形成缺口113。本实施例中,该侧壁112的数量为4个。相邻两侧壁112之间相互垂直设置。也即该缺口113位于该后盖111的四个边角处。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中,该侧壁1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只要能够在后盖111的边角处形成该缺口113即可。例如该侧壁112的数量为两个,每一侧壁112包括相互连接且垂直设置的壁部,此时对应缺口的数量为2个。
每一侧壁112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孔槽1121,用于后续与该角部12连接固定。
该角部12设置在该壳体本体11边角的缺口113中。该角部12的数量与该缺口113的数量相同。每一角部12的尺寸与该缺口113的尺寸相匹配。
具体的,每一角部12包括角部本体121和位于该角部本体121两端的突起122。该角部本体121为弧形结构。该角部本体121的高度与侧壁112相同。该角部本体121的上表面与该侧壁112的上表面齐平。每一突起122的高度小于该角部本体121的高度。本实施例中,该突起122的上表面低于该角部本体121的上表面,该突起122的下表面高于该角部本体121的下表面。该突起122的形状与孔槽1121的形状相匹配。该突起122的尺寸比孔槽1121略大。当角部12安装在相邻两个侧壁112之间的缺口113时,该突起122分别嵌设在对应侧壁112的孔槽1121内,使得突起122与孔槽1121过盈配合,从而实现该角部12可拆卸地固定在相邻两个侧壁112之间。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角部12与后盖111之间形成空隙,当角部12安装在相邻两个侧壁112之间时,角部12与后盖111通过胶合方式固定连接,从而避免因存在缝隙而导致移动终端内进入灰尘。
为了可以使得移动终端壳体在移动终端发生跌落时可以起到保护显示屏的作用,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角部12为橡胶角部,壳体本体11为铝合金壳体本体。即该角部12与该壳体本体11为不同材质。该角部12的硬度小于该壳体本体11的硬度。这样,当移动终端发生跌落时,由于角部12的硬度较小,可以减小冲击力作用在显示屏上的强度,从而起到保护显示屏的作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角部12也可以采用塑料等其他材料制备的角部,壳体本体11也可以采用镁合金、钛合金等其他材料制备的壳体本体,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只要满足角部12的硬度小于壳体本体11的硬度即可。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角部12的个数为4个,即移动终端壳体本体11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角部1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角部12的个数也可以设置小于4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另外,角部12与相邻两个侧壁112的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为胶合固定等方式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壳体应用于手机后的结构示意图,将手机的电池、电路板等部件放置在该移动终端壳体内,并安装手机显示屏形成完整的手机。该手机的四个角部均设有角部12。当手机跌落时,若角部12先着地,由于角部12为橡胶材质制作的角部,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手机显示屏受到过大的冲击力,从而保护手机显示屏。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壳体在制作过程中,壳体本体11和角部12单独分开制作,制作完成后再进行组装。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本体11和角部12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作,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壳体,通过将硬度较小的角部设置在壳体本体的边角处,使得移动终端发生跌落时,角部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小冲击力对显示屏的损坏。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5和图7,图5和图7分别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壳体的壳体本体和角部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壳体包括壳体本体21和角部22,角部22的硬度小于壳体本体21的硬度。
壳体本体21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的壳体本体,壳体本体21也可以采用镁合金、钛合金等其他材料制备。壳体本体21均采用模内注塑工艺制作。
角部22采用硬度比铝合金小的橡胶材质制作的橡胶角部,当然,角部22也可以采用塑料等其他材料制备的角部,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只要满足角部22的硬度小于壳体本体21的硬度即可。角部22也可采用模内注塑工艺制作
其中,壳体本体21的边角处设有凹槽211,角部22设置在凹槽211内。
请参照图5,壳体本体21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凹槽211,所述凹槽211用以收容所述角部22。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凹槽211的数量也可以小于四个,即壳体本体21的四个边角处不都设有凹槽211,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照图6,图6示出了凹槽211的放大图。该凹槽211的开口方向朝向壳体本体21的外侧,该凹槽211可以在制作壳体本体21后通过切割技术获得,也可以在制作壳体本体21的过程中直接形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另外,该凹槽211的具体形状也不限于图6所示的形状,其可以为其他形状。
其中,所述角部22可通过胶体固定在凹槽211内。当然,所述角部22也可以以注塑的形式成型在所述凹槽211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角部22和壳体本体21也可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作。
当该移动终端壳体安装有电池、电路板等部件形成完整的移动终端时,为了在移动终端发生跌落时,角部22有更大的形变空间,角部22不完全填充满凹槽211,角部22与凹槽211的底部形成腔体。该腔体为空腔,该空腔可以为角部22发生形变提供空间,避免角部22发生形变挤压到凹槽211的底部,进而使得显示屏受到冲击力。另外,为了使得移动终端外观呈现出颜色统一,可以在角部22的外表面涂布一层与壳体本体21颜色相同的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壳体以手机为背景进行设计,当该移动终端壳体应用在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其他电子设备上时,移动终端壳体的外形结构可以做相应的修改。图5至图7仅仅用来示意移动终端壳体中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壳体,通过将硬度较小的角部设置在壳体本体的边角处的凹槽内,使得移动终端发生跌落时,角部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小冲击力对显示屏的损坏。
实施例三
本实施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在此不做具体限制。该移动终端包括电池、电路板、显示屏和移动终端壳体,电路板和电池设置在移动终端壳体内,显示屏扣合在移动终端壳体上,从而形成完整的移动终端。其中,该移动终端壳体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壳体,下面将以实施例一中的移动终端壳体为例来说明该移动终端的结构。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的移动终端壳体应用在手机上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1和角部12;角部12设置在壳体本体11的边角处,其中,角部12的硬度小于壳体本体11的硬度。
当该移动终端发送跌落时,由于角部12的硬度小于壳体本体11的硬度,角部12可以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减小冲击力对显示屏的损坏程度,从而起到保护显示屏的作用。
由于实施例一已经对该移动终端壳体做了详细的说明,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性,在此不再赘述。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二中的移动终端壳体也可以应用在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壳体,当移动终端发生跌落时,由于角部的硬度小于壳体本体的硬度,角部可以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大大降低冲击力对显示屏的作用力,避免显示屏因跌落而受损。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和角部;所述角部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的边角处,其中,所述角部的硬度小于所述壳体本体的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的边角处设有凹槽,所述角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与所述凹槽底部形成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与所述凹槽通过胶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包括后盖和设置在所述后盖上的四个侧壁,相邻两个所述侧壁通过所述角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设有孔槽,所述角部上设有突起,所述突起插入所述孔槽内并与所述孔槽过盈接触,使得所述角部与所述侧壁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包括橡胶角部和/或塑料角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包括铝合金壳体本体、镁合金壳体本体和/或钛合金壳体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的数量为四个。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种移动终端壳体。
CN201610808082.1A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62546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8082.1A CN106254607A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8082.1A CN106254607A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4607A true CN106254607A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99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8082.1A Pending CN106254607A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460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5516A (zh) * 2016-12-30 2017-03-2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保护壳
CN107819193A (zh) * 2017-11-21 2018-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08055369A (zh) * 2017-12-21 2018-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076192A (zh) * 2017-11-06 2018-05-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壳体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2833A (zh) * 2002-12-26 2004-07-14 和泰股份有限公司 掌上型电子产品机壳的护角结构
CN204669432U (zh) * 2015-02-02 2015-09-23 张格常 具嵌卡式弹性缓冲片的保护套
CN204928914U (zh) * 2015-08-01 2015-12-30 深圳市天豪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一体式手机壳
CN205320119U (zh) * 2015-12-30 2016-06-15 深圳市黑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防摔手机保护壳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2833A (zh) * 2002-12-26 2004-07-14 和泰股份有限公司 掌上型电子产品机壳的护角结构
CN204669432U (zh) * 2015-02-02 2015-09-23 张格常 具嵌卡式弹性缓冲片的保护套
CN204928914U (zh) * 2015-08-01 2015-12-30 深圳市天豪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一体式手机壳
CN205320119U (zh) * 2015-12-30 2016-06-15 深圳市黑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防摔手机保护壳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钟元: "《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 第2版》", 31 August 2016, 机械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5516A (zh) * 2016-12-30 2017-03-2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保护壳
CN108076192A (zh) * 2017-11-06 2018-05-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壳体及移动终端
CN108076192B (zh) * 2017-11-06 2020-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壳体及移动终端
CN107819193A (zh) * 2017-11-21 2018-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07819193B (zh) * 2017-11-21 2024-04-30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
CN108055369A (zh) * 2017-12-21 2018-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055369B (zh) * 2017-12-21 2020-01-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4607A (zh)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
CN104754897A (zh) 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02540B (zh) 显示模块以及用于显示模块的前框、背框与胶框
CN103269144A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05049696A (zh) 摄像模组及其线路板
CN101825783A (zh) 薄型电子装置
CN104811589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相机模组
CN105187583A (zh) 终端前盖组件及终端
CN101578755B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204906517U (zh) 摄像模组及其线路板
CN104898251A (zh) 音圈马达及采用该音圈马达的摄像头模组
CN108323138A (zh) 收发器模组
CN20348253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761989A (zh) 一种按键结构、移动终端
CN105100307A (zh) 一种移动终端芯片补强板的固定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7680484A (zh) 一种终端
CN111142610B (zh) 终端
CN114025525B (zh) 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3519957U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其组装框
CN106292021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208400414U (zh)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CN205179201U (zh) 具有摄像头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7160112A (zh)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201781719U (zh) 电路板固定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CN111163192A (zh) 屏幕组件的安装结构总成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