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7458A -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47458A
CN106247458A CN201610848913.8A CN201610848913A CN106247458A CN 106247458 A CN106247458 A CN 106247458A CN 201610848913 A CN201610848913 A CN 201610848913A CN 106247458 A CN106247458 A CN 106247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shield
chassis
axis hole
rotating shaft
l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489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489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474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47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74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盘和面罩,面罩设置在底盘上,面罩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面罩的第一端部与底盘可转动连接,面罩的第二端部与底盘相卡接。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需要维修室内机内部的零部件或对过滤网进行清洗时,将面罩的第二端部与底盘脱离卡接,转动打开面罩即可,简单方便,且流水线上不用一直拖着电源线和信号线进行流水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外壳部件(面罩)一般包括面板和面框,面板和面框通过多个扣位、螺钉结构实现与底盘等内部件的连接,该连接结构存在显示接线困难、过滤网抽取困难、电控维修和流水线上检测困难等问题。例如,维修(例如维修电控盒)及清洗过滤网时均需要拆下面板面框,操作不方便,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一直拖着电源线和信号线进行流水装配,生产装配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盘;和面罩,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面罩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底盘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面罩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底盘相卡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盘和面罩,面罩的第一端部与底盘可转动连接,面罩的第二端部与底盘相卡接,将面罩的第二端部与底盘的卡接端相分离后,旋转面罩,实现面罩的打开,从而可对过滤网(过滤网安装在底盘上或面罩上或者安装在底盘与面罩围成的空间内)进行清洗,同时也方便对电控盒进行维修,在流水线上也不用一直拖着电源线和信号线进行流水装配,解决了显示接线困难、过滤网抽取困难,电控维修和流水线上检测困难等问题。
优选地,面罩包括面板和面框,面板和面框为一体式结构,当然,面板和面框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例如两者单独成型后,再通过紧固件连接或卡接。
优选地,面罩的后端部与底盘可转动连接,面罩的前端部与底盘相卡接,其中,面罩的后端部的后端面固定在墙体上。
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底盘上设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靠近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底盘的转动连接处设置,以使所述面罩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盘转动。
上述实施例中,靠近面罩的第一端部与底盘的转动连接处,底盘上设有避让缺口,形成避让空间,使得面罩可相对于底盘转动,且面罩能够向后自由转动,打开面罩。优选地,面罩的后端部的后端面上靠近转动连接处向前凹陷,形成该避让缺口,进一步的,避让缺口位于底盘与面罩的转动连接处与墙体之间。优选地,面罩的后侧壁位于底盘的后端部的后端面的外侧,即面罩的后侧壁罩设在底盘上。进一步地,面罩可旋转打开至面罩的后端部的后端面与底盘的后端部的后端面呈平直的状态,且避让缺口位于底盘的上端部,并沿室内机的长度方向贯穿底盘的上端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转轴插销,所述转轴插销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一个上,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转轴插销插入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时,所述面罩与所述底盘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转轴插销脱出所述第二轴孔时,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底盘相脱离。
上述实施例中,转轴插销可滑动的设置在面罩的第一端部和底盘中的一个上,该一个上设有第一轴孔,面罩的第一端部和底盘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轴孔,例如,转轴插销设置在面罩的第一端部上,此时,面罩的第一端部上设有第一轴孔,底盘上设有第二轴孔。
当然,转轴插销设置在面罩的第一端部和底盘中的一个上时,可以只在另一个上设置与转轴插销配合的轴孔,例如转轴插销设置在面罩的第一端部,此时,可以只在底盘上设置与转轴插销相配合的轴孔,面罩的第一端部不设置轴孔。
转轴插销位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时,实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的连接,即实现面罩与底盘的连接,从而实现面罩可相对于底盘的转动;转轴插销脱出第二轴孔时,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相脱离,从而使得面罩的第一端部与底盘相脱离。当然,将面罩的第一端部与底盘脱离时,转轴插销需要脱出第二轴孔,至于第一轴孔,转轴插销可以脱出第一轴孔,也可以一直位于第一轴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所述第一轴孔;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另一个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所述第二轴孔。
上述实施例中,面罩的第一端部和底盘中的一个上设有转轴插销和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上开设有第一轴孔,面罩的第一端部和底盘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上开设有第二轴孔,通过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实现面罩与底盘的可转动连接,能够增强面罩相对于底盘转动的灵活性。例如,转轴插销可滑动的设置在面罩上,此时,面罩上设有第一凸起,底盘上设有第二凸起,优选地,第一凸起位于面罩的第一端部的内壁面上,底盘向靠近第一凸起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呈弯折的钩状。
优选地,避让缺口靠近第一凸起设置,并设置在底盘的上端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转轴插销包括本体、插销和转轴,所述本体贴合在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的内壁面上,所述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插销,所述本体向所述第二轴孔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转轴;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插销穿出所述通孔,并能够相对于所述通孔往复运动,拨动所述插销,所述转轴能够插入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或脱出所述第二轴孔。
上述实施例中,转轴插销包括本体、本体向外延伸形成的插销及本体向第二轴孔的方向延伸形成的转轴,面罩的第一端部和底盘中的一个上开设有通孔,插销从内向外穿出通孔,转轴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相配合,朝向第二轴孔的方向拨动插销,转轴插入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实现面罩与底盘的可转动连接;向远离第二轴孔的方向拨动插销,转轴脱出第二轴孔,实现面罩的第一端部与底盘的分离。
当然,也可以设置插销的截面尺寸大于通孔的尺寸,例如,将插销设置为平板状,将转轴插销自外向内插入通孔,插销位于通孔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本体相适配的限位部,以防止所述插销从所述通孔中脱出。
上述实施例中,面罩和底盘中的一个上设有转轴插销,且面罩和底盘中设有转轴插销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限位部,对转轴插销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插销从通孔中脱出,即防止转轴插销与面罩和底盘中的一个相分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位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的限位凸起,沿由内向外的方向,所述限位凸起向靠近所述本体的方向倾斜。
上述实施例中,面罩和底盘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限位凸起,优选地,本体的相对两侧均设有限位凸起,沿由内向外的方向,即沿插销插入通孔的方向,限位凸起逐渐向靠近本体的中心的方向倾斜形成导向斜面,通过导向斜面上靠近本体的端面抵接在本体上,对本体起到限位作用,而且导向斜面还能方便插销自内向外穿出通孔,即利于转轴插销在面罩的第一端部和底盘中的一个上的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导向部,以使所述转轴插销能够相对于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做往复直线运动。
上述实施例中,面罩的第一端部和底盘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导向部,相应的本体上设有导向配合部,通过导向部与导向配合部的配合,实现转轴插销相对于面罩和底盘中的一个做往复直线运动。
优选地,导向部包括面罩的第一端部和底盘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的第一导向凸起和第二导向凸起,导向配合部包括与第一导向凸起相配合的第一导向配合部和与第二导向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配合部,其中,第一导向凸起位于本体的相对的两侧,第一导向配合部为本体相应两侧的侧端面,第二导向凸起位于本体的中部,第二导向配合部为导向槽,导向槽的一端贯穿本体上靠近第二轴孔的侧壁,使得第二导向凸起能够插入或脱出导向槽。当然,也可以在本体的中部设置导向凸起,在面罩和底盘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相应的设置导向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弹性卡扣,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的内壁面开设有卡槽,所述转轴插入所述第二轴孔时,所述弹性卡扣插入所述卡槽;或者,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弹性卡扣,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转轴插入所述第二轴孔时,所述弹性卡扣插入所述卡槽。
上述实施例中,本体上设有弹性卡扣,面罩的第一端部和底盘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卡槽,当转轴插入第二轴孔,即面罩的第一端部与底盘可转动连接时,弹性卡扣插入卡槽内,防止转动过程中,面罩的第一端部与底盘相脱离;向远离第二轴孔的方向拨动插销时,转轴脱出第二轴孔,此时,弹性卡扣从卡槽中脱出。相比于非弹性卡扣,在本体上设置弹性卡扣,方便弹性卡扣插入或脱出卡槽。至于弹性卡扣的形成方式,可以在本体上开设U型槽,U型槽的槽底壁靠近第二轴孔,形成一具有自由端的弹性板,弹性板向靠近面罩的第一端部和底盘中的一个的内壁面的方向延伸弹性卡扣。优选地,弹性卡扣上设有导向斜面,方便弹性卡扣插入或脱出卡槽。
当然,也可以在面罩的第一端部和底盘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置弹性卡扣,在本体上开设卡槽,转轴插入第二轴孔时弹性卡扣插入卡槽,弹性卡扣插入卡槽,当转轴脱出第二轴孔时,弹性卡扣脱出卡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转轴插销设置面罩上,本体贴合在面罩的内壁面上,面罩的内壁面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凸起,两限位凸起分别位于本体相对的两侧,两限位凸起向本体的中心的方向延伸,沿由内向外的方向,延伸处逐渐向本体的中心方向倾斜,形成导向斜面;面罩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导向凸起和第二导向凸起,第一导向凸起包括分别位于本体两侧的两个凸起结构,两个凸起结构分别与本体的侧边相配合,第二导向凸起位于两个凸起结构之间,与本体上设置的导向槽相配合;本体上设有弹性卡扣,面罩的内壁面上开设有卡槽,在转轴插销相对于面罩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弹性卡扣插入或脱出卡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面罩的第二端部的内壁面上设有卡合部,所述底盘上设有卡合配合部,以使所述面罩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底盘相卡接。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卡合部与卡合配合部的配合,实现面罩的第二端部与底盘的卡接。优选地,卡合部包括面罩的第二端部的内壁面上设置的第一卡合凸起,第一卡合凸起上开设有卡合槽,卡合槽的开口端的尺寸大于靠近卡合槽的槽底壁处的尺寸,底盘上设有开口朝向卡合槽的第一插槽,由于卡合槽的开口端的尺寸大于靠近卡合槽的槽底壁处的尺寸,在面罩的第一端部与底盘实现可转动连接后,第一插槽的槽壁能够顺畅的滑入卡合槽内,并卡合在卡合槽的槽底壁处,实现面罩的第二端部与底盘的卡接。卡合部还包括设置在面罩的第二端部的第二卡合凸起,相应的,底盘上设有与第二卡合凸起相适配的第二插槽。
当然,也可以将卡合部设置为插槽,卡合配合部设置为与插槽相适配的卡合凸起。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面罩上设有多个卡合部,多个所述卡合部分别位于所述面罩的导风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底盘上设有分别与多个所述卡合部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卡合配合部。
上述实施例中,面罩上设有多个卡合部,底盘上设有相应的多个卡合配合部,保证面罩的第二端部与底盘连接的牢固度。优选地,多个卡合部分别位于面罩的导风板(大导风板)相对的两侧,保证出风口与底盘的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面罩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底盘上设有连接柱,以使所述面罩与所述底盘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接。
螺钉或螺栓等紧固件依次穿过连接孔和连接柱,实现面罩与底盘的紧固连接,进一步保证面罩和底盘连接的牢固度。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并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面罩的第二端部与底盘相分离时,空调器室内机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面罩的第二端部与底盘相分离时,空调器室内机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面罩的第二端部与底盘相分离时,空调器室内机的再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面罩的第二端部与底盘相分离时,空调器室内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底盘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底盘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底盘的第三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的底盘的第四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转轴插销与面罩装配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转轴插销与面罩装配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中转轴插销与面罩装配的第三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转轴插销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转轴插销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转轴插销的第三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面罩与底盘装配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F-F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G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面罩与底盘装配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0空调器室内机,1底盘,11避让缺口,12第二轴孔,13第二凸起,14内导风板,15电控盒,16换热器,17第一插槽,171槽壁,18第二插槽,19连接柱,2面罩,21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3第一轴孔,24第一凸起,25通孔,26限位部,261限位凸起,262导向斜面,27导向部,271第一导向凸起,272第二导向凸起,28卡槽,29卡合部,291第一卡合凸起,2911卡合槽,292第二卡合凸起,30连接孔,3转轴插销,31本体,32插销,33转轴,34导向配合部,341导向槽,35弹性卡扣,351U型槽,352弹性板,2000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如图1至5、图21至图23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1000,包括底盘1和面罩2,面罩2设置在底盘1上,面罩2包括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与底盘1可转动连接,面罩2的第二端部22与底盘1相卡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1000,包括底盘1和面罩2,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与底盘1可转动连接,面罩2的第二端部22与底盘1相卡接,将面罩2的第二端部22与底盘1的卡接端相分离后,旋转面罩2,实现面罩2的打开,从而可对过滤网(过滤网安装在底盘1上或面罩2上或者安装在底盘1与面罩2围成的空间内)进行清洗,同时也方便对电控盒15进行维修,在流水线上也不用一直拖着电源线和信号线进行流水装配,解决了显示接线困难、过滤网抽取困难,电控维修和流水线上检测困难等问题。
优选地,面罩2包括面板和面框,面板和面框为一体式结构,当然,面板和面框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例如两者单独成型后,再通过紧固件连接或卡接。
优选地,面罩2的后端部与底盘1可转动连接,面罩2的前端部与底盘1相卡接,其中,面罩2的后端部的后端面固定在墙体2000上。
优选地,如图1至5、图7和图22所示,底盘1上设有避让缺口11,避让缺口11靠近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与底盘1的转动连接处设置,以使面罩2可相对于底盘1转动。
上述实施例中,靠近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与底盘1的转动连接处,底盘1上设有避让缺口11,形成避让空间,使得面罩2可相对于底盘1转动,且面罩2能够向后自由旋转,打开面罩2。优选地,面罩2的后端部的后端面上靠近转动连接处向前凹陷,形成该避让缺口11,进一步的,避让缺口11位于底盘1与面罩2的转动连接处与墙体之间。优选地,面罩2的后侧壁位于底盘1的后端部的后端面的外侧,即面罩2的后侧壁罩设在底盘1上。进一步地,面罩可旋转打开至面罩的后端部的后端面与底盘的后端部的后端面呈平直的状态,且避让缺口位于底盘的上端部,并沿室内机的长度方向贯穿底盘的上端部。
优选地,如图2至图5、图11至图14所示,空调器室内机1000还包括转轴插销3,转轴插销3可滑动的设置在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上,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所述一个上设有第一轴孔23,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轴孔12,转轴插销3插入第一轴孔23和第二轴孔12时,面罩2与底盘1可转动连接,转轴插销3脱出第二轴孔12时,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与底盘1相脱离。
上述实施例中,转轴插销3可滑动的设置在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上,该一个上设有第一轴孔23,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轴孔12,例如,转轴插销3设置在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上,此时,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上设有第一轴孔23,底盘1上设有第二轴孔12。
当然,转轴插销3设置在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上时,可以只在另一个上设置与转轴插销3配合的轴孔,例如转轴插销3设置在面罩2的第一端部21,此时,可以只在底盘1上设置与转轴插销3相配合的轴孔,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不设置轴孔。
转轴插销3位于第一轴孔23和第二轴孔12内时,实现第一轴孔23和第二轴孔12的连接,即实现面罩2与底盘1的连接,从而实现面罩2可相对于底盘1的转动;转轴插销3脱出第二轴孔12时,第一轴孔23与第二轴孔12相脱离,从而使得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与底盘1相脱离。当然,将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与底盘1脱离时,转轴插销3需要脱出第二轴孔12,至于第一轴孔23,转轴插销3可以脱出第一轴孔23,也可以一直位于第一轴孔23内。
优选地,如图2至图5、图11至图14所示,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凸起24,第一凸起24上设有第一轴孔23;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凸起13,第二凸起13上设有第二轴孔12。
上述实施例中,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上设有转轴插销3和第一凸起24,第一凸起24上开设有第一轴孔23,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凸起13,第二凸起13上开设有第二轴孔12,通过设置第一凸起24和第二凸起13实现面罩2与底盘1的可转动连接,能够增强面罩2相对于底盘1转动的灵活性。例如,转轴插销3可滑动的设置在面罩2上,此时,面罩2上设有第一凸起24,底盘1上设有第二凸起13,优选地,第一凸起24位于面罩2的第一端部21的内壁面上,底盘1向靠近第一凸起24的方向延伸(如图5中,底盘向上延伸后再向后延伸)形成第二凸起13,第二凸起13呈弯折的钩状。
优选地,避让缺口11靠近第一凸起24设置,并设置在底盘1的上端部。
优选地,如图11至图13、图18至图20所示,转轴插销3包括本体31、插销32和转轴33,本体31贴合在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本体31向外延伸(向远离空调器室内机1000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插销32,本体31向第二轴孔12的方向延伸形成转轴33;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上开设有通孔25,插销32穿出通孔25,并可相对于通孔25往复运动,拨动插销32,转轴33能够插入第一轴孔23和第二轴孔12或脱出第二轴孔12。
上述实施例中,转轴插销3包括本体31、本体31向外延伸形成的插销32及本体31向第二轴孔12的方向延伸形成的转轴33,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上开设有通孔25,插销32从内向外穿出通孔25,转轴33与第一轴孔23和第二轴孔12相配合,朝向第二轴孔12的方向拨动插销32,转轴33插入第一轴孔23和第二轴孔12,实现面罩2与底盘1的可转动连接;向远离第二轴孔12的方向拨动插销32,转轴33脱出第二轴孔12,实现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与底盘1的分离。
当然,也可以设置插销32的截面尺寸大于通孔25的尺寸,例如,将插销32设置为平板状,将转轴插销3自外向内插入通孔25,插销32位于通孔25外侧。
优选地,如图11至图13、图16和图17所示,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本体31相适配的限位部26,以防止插销32从通孔25中脱出。
上述实施例中,面罩2和底盘1中的一个上设有转轴插销3,且面罩2和底盘1中设有转轴插销3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限位部26,对转轴插销3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插销32从通孔25中脱出,即防止转轴插销3与面罩2和底盘1中的一个相分离。
优选地,如图11至图13所示,限位部26包括位于本体31的相对两侧的限位凸起261,沿由内向外的方向,限位凸起261向靠近本体31的方向倾斜。
上述实施例中,面罩2和底盘1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限位凸起261,优选地,本体3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限位凸起261,沿由内向外的方向,即沿插销32插入通孔25的方向,限位凸起261逐渐向靠近本体31的中心的方向倾斜形成导向斜面262,通过导向斜面262上靠近本体31的端面抵接在本体31上,对本体31起到限位作用,而且导向斜面262还能方便插销32自内向外穿出通孔25,即利于转轴插销3在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上的固定。
优选地,如图11至图13、图16和图17所示,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导向部27,以使转轴插销3可相对于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做往复直线运动。
上述实施例中,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导向部27,相应的本体31上设有导向配合部34,通过导向部27与导向配合部34的配合,实现转轴插销3相对于面罩2和底盘1中的一个做往复直线运动。
优选地,如图16和图17所示,导向部27包括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的第一导向凸起271和第二导向凸起272,导向配合部34包括与第一导向凸起271相配合的第一导向配合部36和与第二导向凸起272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配合部37,其中,第一导向凸起271位于本体31的相对的两侧,第一导向配合部36为本体31相应两侧的侧端面,第二导向凸起272位于本体31的中部,第二导向配合部37为导向槽341,导向槽341的一端贯穿本体31上靠近第二轴孔12的侧壁,使得第二导向凸起272能够插入或脱出导向槽341。当然,也可以在本体31的中部设置导向凸起,在面罩2和底盘1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相应的设置导向槽341。
优选地,如图15至图20所示,本体31上设有弹性卡扣35,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开设有卡槽28,转轴33插入第二轴孔12时,弹性卡扣35插入卡槽28;或者,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弹性卡扣35,本体31上开设有卡槽28,转轴33插入第二轴孔12时,弹性卡扣35插入卡槽28。
上述实施例中,本体31上设有弹性卡扣35,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卡槽28,当转轴33插入第二轴孔12,即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与底盘1可转动连接时,弹性卡扣35插入卡槽28内,防止转动过程中,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与底盘1相脱离;向远离第二轴孔12的方向拨动插销32时,转轴33脱出第二轴孔12,此时,弹性卡扣35从卡槽28中脱出。相比于非弹性卡扣35,在本体31上设置弹性卡扣35,方便弹性卡扣35插入或脱出卡槽28。至于弹性卡扣35的形成方式,可以在本体31上开设U型槽351,U型槽351的槽底壁靠近第二轴孔12,形成一具有自由端的弹性板352,弹性板352向靠近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的内壁面的方向延伸弹性卡扣35。优选地,弹性卡扣35上设有导向斜面262,方便弹性卡扣35插入或脱出卡槽28。
当然,也可以在面罩2的第一端部21和底盘1中的一个的内壁面上设置弹性卡扣35,在本体31上开设卡槽28,转轴33插入第二轴孔12时弹性卡扣35插入卡槽28,弹性卡扣35插入卡槽28,当转轴33脱出第二轴孔12时,弹性卡扣35脱出卡槽28。
如图1至图20所示,转轴插销3设置面罩2上,本体31贴合在面罩2的内壁面上,面罩2的内壁面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凸起261,两限位凸起261分别位于本体31相对的两侧,两限位凸起261向本体31的中心的方向延伸,沿由内向外的方向,延伸处逐渐向本体31的中心方向倾斜,形成导向斜面;面罩2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导向凸起271和第二导向凸起272,第一导向凸起271包括分别位于本体31两侧的两个凸起结构,两个凸起结构分别与本体31的侧边相配合,第二导向凸起272位于两个凸起结构之间,与本体31上设置的导向槽341相配合;本体31上设有弹性卡扣35,面罩2的内壁面上开设有卡槽28,在转轴插销3相对于面罩2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弹性卡扣35插入或脱出卡槽28。
优选地,如图1、图2、图8至图15、图22至图24所示,面罩2的第二端部22的内壁面上设有卡合部29,底盘1上设有卡合配合部,以使面罩2的第二端部22与底盘1相卡接。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卡合部29与卡合配合部的配合,实现面罩2的第二端部22与底盘1卡接。优选地,卡合部29包括面罩2的第二端部22的内壁面上设置的第一卡合凸起291,第一卡合凸起291上开设有卡合槽2911,卡合槽2911的开口端的尺寸大于靠近卡合槽2911的槽底壁处的尺寸,底盘1上设有开口朝向卡合槽2911的第一插槽17,由于卡合槽2911的开口端的尺寸大于靠近卡合槽2911的槽底壁处的尺寸,在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与底盘1实现可转动连接后,第一插槽17的槽壁能够顺畅的滑入卡合槽2911内,并卡合在卡合槽2911的槽底壁处,实现面罩2的第二端部22与底盘1的卡接。卡合部29还包括设置在面罩2的第二端部22的第二卡合凸起292,相应的,底盘1上设有与第二卡合凸起292相适配的第二插槽18。
当然,也可以将卡合部29设置为插槽,卡合配合部设置为与插槽相适配的卡合凸起。
优选地,如图1、图2、图8至图15、图22至图24所示,面罩2上设有多个卡合部29,多个卡合部29分别位于面罩2的导风板相对的两侧,底盘1上设有分别与多个卡合部29一一对应的多个卡合配合部。
上述实施例中,面罩2上设有多个卡合部29,底盘1上设有相应的多个卡合配合部,保证面罩2的第二端部22与底盘1连接的牢固度。优选地,多个卡合部29分别位于面罩2的导风板(大导风板221)相对的两侧,保证出风口与底盘1的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优选地,底盘1上设有与出风口相对应的内导风板14,底盘上还设有换热器16。
优选地,如图6、图9和图14所示,面罩2上设有连接孔30,底盘1上设有连接柱19,以使面罩2与底盘1通过紧固件相连接。
连接孔30靠近卡合配合部处,优选地,位于卡合配合部的两侧。螺钉或螺栓等紧固件依次穿过连接孔30和连接柱19,实现面罩2与底盘1的紧固连接,进一步保证面罩2和底盘1连接的牢固度。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0,并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1000,面罩2的第一端部21与底盘1可转动连接,面罩2的第二端部22与底盘1相卡接,需要维修内部结构或清洗过滤网时,将面罩2的第二端部22与底盘1脱离卡接,旋转打开面罩2即可,简单方便,且流水线上不用一致拖着电源线和信号线进行流水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和
面罩,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面罩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底盘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面罩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底盘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上设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靠近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底盘的转动连接处设置,以使所述面罩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盘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轴插销,所述转轴插销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一个上,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转轴插销插入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时,所述面罩与所述底盘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转轴插销脱出所述第二轴孔时,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底盘相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所述第一轴孔;
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另一个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所述第二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插销包括本体、插销和转轴,所述本体贴合在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的内壁面上,所述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插销,所述本体向所述第二轴孔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转轴;
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插销穿出所述通孔,并能够相对于所述通孔往复运动,拨动所述插销,所述转轴能够插入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或脱出所述第二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本体相适配的限位部,以防止所述插销从所述通孔中脱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包括位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的限位凸起,沿由内向外的方向,所述限位凸起向靠近所述本体的方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导向部,所述本体上设有导向配合部,以使所述转轴插销能够相对于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做往复直线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上设有弹性卡扣,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的内壁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转轴插入所述第二轴孔时,所述弹性卡扣插入所述卡槽;或者,
所述面罩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底盘中的所述一个的内壁面上设有弹性卡扣,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转轴插入所述第二轴孔时,所述弹性卡扣插入所述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的第二端部的内壁面上设有卡合部,所述底盘上设有卡合配合部,以使所述面罩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底盘相卡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上设有多个卡合部,多个所述卡合部分别位于所述面罩的导风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底盘上设有分别与多个所述卡合部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卡合配合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底盘上设有连接柱,以使所述面罩与所述底盘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接。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01610848913.8A 2016-09-23 2016-09-23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Pending CN1062474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8913.8A CN106247458A (zh) 2016-09-23 2016-09-23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8913.8A CN106247458A (zh) 2016-09-23 2016-09-23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7458A true CN106247458A (zh) 2016-12-21

Family

ID=57611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8913.8A Pending CN106247458A (zh) 2016-09-23 2016-09-23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4745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5597A (zh) * 2017-01-18 2017-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壁挂机和空调器
CN108105982A (zh) * 2018-01-31 2018-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板组件和壁挂式室内机
CN108224580A (zh) * 2018-03-19 2018-06-29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底座组件及空调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O121488B1 (ro) * 2000-07-07 2007-06-29 Convec Aps Dispozitiv de ventilare
CN201050862Y (zh) * 2007-04-28 2008-04-23 海尔集团公司 挂式空调装饰罩壳连接装置
CN202141164U (zh) * 2011-05-30 2012-02-08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面板
CN103925272A (zh) * 2013-01-16 2014-07-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插销组件及包含该插销组件的面板组件、空调器
CN204326881U (zh) * 2014-11-17 2015-05-1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快速拆装的门体
CN104748242A (zh) * 2015-03-31 2015-07-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机壳
CN104807164A (zh) * 2015-04-13 2015-07-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和空调器室内机
CN106051928A (zh) * 2016-07-22 2016-10-26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496412U (zh) * 2016-09-23 2017-09-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O121488B1 (ro) * 2000-07-07 2007-06-29 Convec Aps Dispozitiv de ventilare
CN201050862Y (zh) * 2007-04-28 2008-04-23 海尔集团公司 挂式空调装饰罩壳连接装置
CN202141164U (zh) * 2011-05-30 2012-02-08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面板
CN103925272A (zh) * 2013-01-16 2014-07-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插销组件及包含该插销组件的面板组件、空调器
CN204326881U (zh) * 2014-11-17 2015-05-1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快速拆装的门体
CN104748242A (zh) * 2015-03-31 2015-07-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机壳
CN104807164A (zh) * 2015-04-13 2015-07-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和空调器室内机
CN106051928A (zh) * 2016-07-22 2016-10-26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496412U (zh) * 2016-09-23 2017-09-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5597A (zh) * 2017-01-18 2017-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壁挂机和空调器
CN106765597B (zh) * 2017-01-18 2022-08-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壁挂机和空调器
CN108105982A (zh) * 2018-01-31 2018-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板组件和壁挂式室内机
CN108224580A (zh) * 2018-03-19 2018-06-29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底座组件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7987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247458A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CN107420987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403033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222463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7266535B2 (ja) エアコン室内機及びエアコン
CN206222462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EP3699512A1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06222600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322529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338102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496412U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CN106225089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222467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5579761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571752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287991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222464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17357098U (zh) 防直吹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641192U (zh) 竖款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62668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825240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壁挂式空调器
CN20856703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642355A (zh) 一种多功能壁挂式空调器
CN206439941U (zh) 一种超静音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