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0190A - 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安全物品、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安全物品、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40190A
CN106240190A CN201610563390.2A CN201610563390A CN106240190A CN 106240190 A CN106240190 A CN 106240190A CN 201610563390 A CN201610563390 A CN 201610563390A CN 106240190 A CN106240190 A CN 106240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trum
security element
luminescent material
emission spectrum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633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40190B (zh
Inventor
刘萃
陈庚
柯光明
叶蕾
欧阳苏阳
周基炜
黄小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Institute of Pri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Bank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Institute of Pri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Bank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5633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401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40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0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40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0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2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use or purpo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2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use or purpose
    • B42D25/29Securities; Bank no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021/6417Spectrofluorimetric de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安全物品、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该防伪元件包含至少一种光学片段,所述光学片段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所述光学片段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持续发光,持续发光的发射光谱为B,其中发射光谱B的发射峰波长不在发射光谱A的光谱范围内。本发明提供的防伪元件中包含一种发光片段,该发光片段在被激发时发出的荧光与激发停止后发出的磷光具有不同波长的发光峰,本发明利用激发光的开关使得元件基于时间域产生光变效果,可实现多种荧光色彩的连续变化,并且波长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发光材料。

Description

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安全物品、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元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安全物品、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荧光材料是通过外部能量源受到激发时能够发出可检测的辐射的化合物。许多种荧光材料在有价文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普通光下材料不可见,在激发光的照射下能够发射出不同波长的荧光。对荧光材料的检测可借助光谱仪等设备,此类设备具有能够激发所用材料的光源、以及荧光信号接受器。但是荧光材料本身无法产生光变效果,其检测设备也是只针对频域空间进行扫描。
光变防伪技术在有价文件尤其是钞票上已经得到了光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光变防伪产品,如光变油墨,全息薄膜等,都是利用光衍射或干涉的效果产生色彩变化,在观察时借助角度变化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达到光变的目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安全物品、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利用激发光的开关使得元件基于时间域产生光变效果,可实现多种荧光色彩的连续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伪元件,包含至少一种光学片段,所述光学片段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所述光学片段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持续发光,持续发光的发射光谱为B,其中发射光谱B的发射峰波长不在发射光谱A的光谱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片段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其 中:
第一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片段包括第二发光材料和第三发光材料,其中:
第二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为A,第二发光材料以第一图案印刷在防伪元件上;
第三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第三发光材料以第二图案套印在第一图案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片段包括还第四发光材料,其中:
第四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C。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片段包括第五发光材料和第六发光材料,其中:
第五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为A,第六发光材料的磷光光谱为B。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五发光材料和第六发光材料在受到激发时的发光强度比不小于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磷光光谱B的发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外,通过图像传感器观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光谱A与发射光谱B的发射峰波长差值不小于5n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光谱A的视觉颜色为红、绿、蓝三基色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光谱A为荧光光谱,发射光谱B为磷光光谱。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光谱A与发射光谱B的激发波长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光谱B的寿命大于0.1s。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磷光光谱的发光材料选择激发态分子内转移型有机磷光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磷光光谱B寿命和磷光光谱C寿命的差值大于0.1s。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物品,包含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伪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物品检测装置,包括光源、图像传感器和控制模块,其中:
光源,用于向待测物品发送特定激发光,其中待测物品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伪元件或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安全物品;
图像传感器,用于接收和识别待测物品的发射光谱,并将识别的发射光谱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光源的开关;判断待测物品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是否为A;若待测物品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则判断待测物品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是否持续发光且发射光谱为B;若待测物品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持续发光且发射光谱为B,则判定待测物品为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物品检测方法,包括:
向待测物品发送特定激发光,其中待测物品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伪元件或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安全物品;
判断待测物品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是否为A;
若待测物品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则判断待测物品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是否持续发光且发射光谱为B;
若待测物品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持续发光且发射光谱为B,则判定待测物品为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作防伪元件的方法,包括:
将至少一种发光材料印刷到防伪元件上,使得防伪元件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防伪元件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持续发光、且持续发光的发射光谱为B,其中发射光谱B的发射峰波长不在发射光谱A的光谱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至少一种发光材料印刷到防伪 元件上包括:
将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的第一发光材料印刷在防伪元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至少一种发光材料印刷到防伪元件上包括:
将荧光光谱为A的第二发光材料以第一图案印刷在防伪元件上;
将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的第三发光材料以第二图案套印在第一图案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至少一种发光材料印刷到防伪元件上还包括:
将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C的第四发光材料印刷在防伪元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至少一种发光材料印刷到防伪元件上包括:
将荧光光谱为A的第五发光材料、以及磷光光谱为B的第六发光材料印刷到防伪元件上。
本发明防伪元件中包含一种发光片段,该发光片段在被激发时发出的荧光与激发停止后发出的磷光具有不同波长的发光峰,本发明利用激发光的开关使得元件基于时间域产生光变效果,可实现多种荧光色彩的连续变化,并且波长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发光材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防伪元件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伪元件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伪元件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伪元件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防伪元件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安全物品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物品检测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物品检测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发明防伪元件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防伪元件10包含至少一种光学片段11,其中:
所述光学片段11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所述光学片段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持续发光,持续发光的发射光谱为B,其中发射光谱B的发射峰波长不在发射光谱A的光谱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光谱A为荧光光谱,发射光谱B为磷光光谱。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光谱A与发射光谱B的发射峰波长差值不小于5n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发射光谱A与发射光谱B的发射峰波长差值不小于10n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光谱A的视觉颜色为红、绿、蓝三基色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光谱A与发射光谱B的激发波长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光谱B的寿命大于0.1s。即,光学片段在关闭激发光后持续发光的预定时间大于0.1s。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防伪元件中包含一种发光片段,该发光片段在被激发时发出的荧光与激发停止后发出的磷光具有不同波长的发光峰。本发明利用激发光的开关使得元件基于时间域产生光变效果,由此可实现多种荧光色彩的连续变化,并且波长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发光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作防伪元件10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至少一种发光材料印刷到防伪元件上,使得防伪元件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防伪元件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持续发光、且持续发光的发射光谱为B,其中发射光谱B的发射峰波长不在发射光谱A的光谱范围内。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制作防伪元件的方法,可以用于制备一种包含发光片段的防伪元件,该发光片段在被激发时发出的荧光与激发停止后发出的磷光具有不同波长的发光峰。本发明利用激发光的开关使得元件基于时间域产生光变效果,由此可实现多种荧光色彩 的连续变化,并且波长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发光材料。
图2为本发明防伪元件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防伪元件10的光学片段11可以包括第一发光材料111,其中:
第一发光材料111的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
本发明制作第二实施例中防伪元件的方法包括:将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的第一发光材料111覆盖到防伪元件上,其中荧光A和磷光B的激发波长相同。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防伪文件在激发光源下呈现出A的荧光色彩,这时没有磷光B的发射谱;将激发光源关闭后,荧光A消失,防伪文件呈现出B的磷光色彩。从而形成光变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相同,防伪元件10的光学片段11也可以包括第一发光材料111,其中:第一发光材料111的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相比,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B的发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外,且B的荧光寿命大于0.1s。
因此,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防伪文件在激发光源下呈现出A的荧光色彩,没有磷光B的发射谱;将激发光源关闭后,荧光A消失,裸眼观察防伪文件无荧光但在图像传感器的辅助设备下能够看到B的磷光图案。
图3为本发明防伪元件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防伪元件10的光学片段11可以包括第二发光材料112和第三发光材料113,其中:
第二发光材料112的荧光光谱为A,第二发光材料112以第一图案印刷在防伪元件上。
第三发光材料113的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第三发光材料113以第二图案套印在第一图案上。
本发明制作第四实施例中防伪元件的方法包括:将荧光光谱为A的第二发光材料112以第一图案印刷在防伪元件上;将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的第三发光材料113以第二图案套印在第一图案上。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磷光B的寿命大于0.1s,防伪文件中第一图案和第二图案在激发光源下呈现出A的荧光色彩,没有磷光B的发射谱;将激发光源关闭后,荧光A消失,第二图案部分呈现出B的磷光色彩。从而形成光变效果。
图4为本发明防伪元件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防伪元件10的光学片段11可以包括第一发光材料111和第四发光材料114,其中:
第一发光材料111的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
第四发光材料114的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C。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磷光光谱B寿命和磷光光谱C寿命的差值大于0.1s。
本发明制作第五实施例中防伪元件的方法包括:将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的第一发光材料印刷在防伪元件上;将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C的第四发光材料印刷在防伪元件上。
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中,防伪元件10的光学片段11可以包括多种具有同一荧光光谱A,不同磷光光谱B、C等的发光材料。
本发明制作第六实施例中防伪元件的方法包括:将多种具有同一荧光光谱A,不同磷光光谱B、C等的材料覆盖到防伪元件上,其中每种磷光寿命不同,每种磷光寿命均大于0.1s,且每两种磷光的寿命差均大于0.1s。
在本发明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的防伪元件也可以采用与第四实施例中防伪元件的制备方法类似的套印方法进行制作。
本发明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防伪文件在激发光源下呈现出荧光A色彩;这时没有磷光发射谱,将激发光源关闭后,荧光消失,不同波长的磷光强度依次衰减,防伪文件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荧光色彩变化。从而形成光变效果。
图5为本发明防伪元件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防伪元件10的光学片段11可以包括第五发光材料115和第六发光材料116,其中:
第五发光材料115的荧光光谱为A,第六发光材料116的磷光光谱为B。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五发光材料115和第六发光材料116在受到激发时的发光强度比不小于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五发光材料115和第六发光材料116在受到激发时的发光强度比不小于3。
本发明制作第七实施例中防伪元件的方法包括:将荧光光谱为A的第五发光材料115和磷光光谱为B的第六发光材料116覆盖到防伪元件上,其中荧光A和磷光B的激发波长相同,A的视觉效果为三基色之一。
在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的防伪元件也可以采用与第四实施例中防伪元件的制备方法类似的套印方法进行制作。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防伪文件在激发光源下呈现出A的发射峰与B的发射峰强度比足够大,视觉效果为A的发光效果,即三基色之一,磷光B不被觉察到;将激发光源关闭后,荧光A消失,防伪文件呈现出B的磷光色彩。从而形成光变效果。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发射磷光光谱的发光材料(例如第一发光材料111、第三发光材料113、第四发光材料114、第六发光材料116等)均可以选择激发态分子内转移型有机磷光材料。
图6为本发明安全物品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的安全物品1包含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伪元件10。例如:安全物品1可以包括图1-图5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伪元件1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安全物品1可以为纸张或塑料基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安全物品1可以为有价票券或证件。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安全物品,包括一种包含发光片段的防伪元件,该发光片段在被激发时发出的荧光与激发停止后发出的磷光具有不同波长的发光峰。本发明利用激发光的开关使得元件基于时间域产生光变效果,可实现多种荧光色彩的连续变化,并且波长可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发光材料。由此提高了本发明安全物品的防伪性能。
图7为本发明物品检测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物品检测装置包括光源71、控制模块72和图像传感器74,其中:
光源71,用于向待测物品73发送特定激发光,其中待测物品73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伪元件或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安全物品。
图像传感器74,用于接收和识别待测物品73的发射光谱,并将识别的发射光谱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72,用于控制光源71的开关;判断待测物品73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是否为A;在待测物品73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的情况下,判断待测物品73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是否持续发光且发射光谱为B;在待测物品73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持续发光且发射光谱为B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品73为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72还可以用于在待测物品73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没有发射光谱、或者发射光谱不是A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品73为假;以及在待测物品73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但是待测物品73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不持续发光或者持续发光的发射光谱与光谱A没有产生光变效果时,判定待测物品73为假。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物品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具有发光光变效果的待测物品,若检测到待测物品的光学片段被激发时发出的荧光与激发停止后发出的磷光具有不同波长的发光峰,则判定待测物品为真。本发明物品检测装置利用激发光的开关检测待测物品基于时间域产生光变效果,从而可以方便地检测安全物品的真伪。
本发明安全物品或防伪元件的检测,既可以由用户(检测人员)来 执行,具体可以用户通过控制激发光的开关,并通过裸眼或图像传感器来观察光变效果来实现。本发明安全物品或防伪元件的检测也可以由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物品检测装置执行。
图8为本发明物品检测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优选的,本实施例可以由本发明物品检测装置执行。如图8所示,所述物品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81,向待测物品73发送特定激发光,其中待测物品73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伪元件或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安全物品。
步骤82,判断待测物品73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是否为A。若待测物品73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则执行步骤83;否则,若待测物品73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没有发射光谱、或者发射光谱不是A,则执行步骤85。
步骤83,判断待测物品73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是否持续发光且发射光谱为B。若待测物品73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持续发光且发射光谱为B,则执行步骤84;否则,若待测物品73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不持续发光、或者持续发光的发射光谱与光谱A没有产生光变效果、或者持续发光的发射光谱不是B,则执行步骤85。
步骤84,判定待测物品73为真;之后不再执行本实施例的其它步骤。
步骤85,判定待测物品73为假。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物品检测方法,可以检测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具有发光光变效果的待测物品,若检测到待测物品的光学片段被激发时发出的荧光与激发停止后发出的磷光具有不同波长的发光峰,则判定待测物品为真。本发明物品检测装置利用激发光的开关检测待测物品基于时间域产生光变效果,从而可以方便地检测安全物品的真伪。
在上面所描述的控制模块72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本申请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为了避免遮蔽本发明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9)

1.一种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种光学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段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所述光学片段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持续发光,持续发光的发射光谱为B,其中发射光谱B的发射峰波长不在发射光谱A的光谱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段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其中:
第一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
磷光光谱B的发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外,通过图像传感器观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段包括第二发光材料和第三发光材料,其中:
第二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为A,第二发光材料以第一图案印刷在防伪元件上;
第三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第三发光材料以第二图案套印在第一图案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段还包括第四发光材料,其中:
第四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段包括第五发光材料和第六发光材料,其中:
第五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为A,第六发光材料的磷光光谱为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
第五发光材料和第六发光材料在受到激发时的发光强度比不小于2。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
发射光谱A与发射光谱B的发射峰波长差值不小于5nm;
和/或,
发射光谱A的视觉颜色为红、绿、蓝三基色之一;
和/或,
发射光谱A为荧光光谱,发射光谱B为磷光光谱;
和/或,
发射光谱A与发射光谱B的激发波长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发射光谱B的寿命大于0.1s。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发射磷光光谱的发光材料选择激发态分子内转移型有机磷光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磷光光谱B寿命和磷光光谱C寿命的差值大于0.1s。
12.一种安全物品,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
13.一种物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图像传感器和控制模块,其中:
光源,用于向待测物品发送特定激发光,其中待测物品为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或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全物品;
图像传感器,用于接收和识别待测物品的发射光谱,并将识别的发射光谱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光源的开关;判断待测物品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是否为A;若待测物品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则判断待测物品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是否持续发光且发射光谱为B;若待测物品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持续发光且发射光谱为B,则判定待测物品为真。
14.一种物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待测物品发送特定激发光,其中待测物品为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或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全物品;
判断待测物品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是否为A;
若待测物品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则判断待测物品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是否持续发光且发射光谱为B;
若待测物品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持续发光且发射光谱为B,则判定待测物品为真。
15.一种制作防伪元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至少一种发光材料印刷到防伪元件上,使得防伪元件在特定激发光照射下的发射光谱为A,防伪元件在关闭激发光后的预定时间内持续发光、且持续发光的发射光谱为B,其中发射光谱B的发射峰波长不在发射光谱A的光谱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至少一种发光材料印刷到防伪元件上包括:
将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的第一发光材料印刷在防伪元件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至少一种发光材料印刷到防伪元件上包括:
将荧光光谱为A的第二发光材料以第一图案印刷在防伪元件上;
将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B的第三发光材料以第二图案套印在第一图案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至少一种发光材料印刷到防伪元件上还包括:
将荧光光谱为A、磷光光谱为C的第四发光材料印刷在防伪元件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至少一种发光材料印刷到防伪元件上还包括:
将荧光光谱为A的第五发光材料、以及磷光光谱为B的第六发光材料印刷到防伪元件上。
CN201610563390.2A 2016-07-18 2016-07-18 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安全物品、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2401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3390.2A CN106240190B (zh) 2016-07-18 2016-07-18 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安全物品、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3390.2A CN106240190B (zh) 2016-07-18 2016-07-18 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安全物品、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0190A true CN106240190A (zh) 2016-12-21
CN106240190B CN106240190B (zh) 2018-12-21

Family

ID=57613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63390.2A Active CN106240190B (zh) 2016-07-18 2016-07-18 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安全物品、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4019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7169A (zh) * 2017-08-16 2019-03-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分体式烹饪器具及其识别方法
CN110110566A (zh) * 2019-05-15 2019-08-09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12255A (zh) * 2018-11-26 2021-06-04 韩国铸造,安全印刷与Id卡操作公司 包含发光物质的塑料产品及其真伪辨别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4536A (zh) * 2004-07-19 2007-09-26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药品包装的粘合塑料膜层压材料中的安全标记物
US20130142414A1 (en) * 2009-08-27 2013-06-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Light detection device and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30147181A1 (en) * 2010-07-29 2013-06-13 Arjowiggins Security Security Structure Including Phosphorescent and Fluorescent Compositions
CN104914094A (zh) * 2010-02-04 2015-09-16 光谱系统公司 对安全物品的光吸收及发射特性的气体激活改变
JP2016053881A (ja) * 2014-09-04 2016-04-14 株式会社東芝 励起光検知装置
CN105556578A (zh) * 2013-09-30 2016-05-04 光荣株式会社 纸张真伪判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4536A (zh) * 2004-07-19 2007-09-26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药品包装的粘合塑料膜层压材料中的安全标记物
US20130142414A1 (en) * 2009-08-27 2013-06-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Light detection device and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914094A (zh) * 2010-02-04 2015-09-16 光谱系统公司 对安全物品的光吸收及发射特性的气体激活改变
US20130147181A1 (en) * 2010-07-29 2013-06-13 Arjowiggins Security Security Structure Including Phosphorescent and Fluorescent Compositions
CN105556578A (zh) * 2013-09-30 2016-05-04 光荣株式会社 纸张真伪判定装置
JP2016053881A (ja) * 2014-09-04 2016-04-14 株式会社東芝 励起光検知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E YUAN等: "Purely organic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with ultralong-lived excited states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SCIENCE BULLETIN》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7169A (zh) * 2017-08-16 2019-03-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分体式烹饪器具及其识别方法
CN112912255A (zh) * 2018-11-26 2021-06-04 韩国铸造,安全印刷与Id卡操作公司 包含发光物质的塑料产品及其真伪辨别方法
CN112912255B (zh) * 2018-11-26 2022-08-09 韩国铸造,安全印刷与Id卡操作公司 包含发光物质的塑料产品及其真伪辨别方法
CN110110566A (zh) * 2019-05-15 2019-08-09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10566B (zh) * 2019-05-15 2022-09-16 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0190B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7087B2 (en) Security element formed from at least two materials present in partially or fully overlapping areas, articles carrying the security element,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s
JP7000661B2 (ja) 長残光放出を利用してセキュリティマークを認証する方法及び1つ以上の残光化合物を含むセキュリティマーク
US10926574B2 (en) Security element formed from at least two inks applied in overlapping patterns, articles carrying the security element,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s
CN102245381B (zh) 荧光凹陷编码和鉴定
CN102667807B (zh) 用于基于可变发光和磁性属性来辨别价值文档的认证系统
US8277612B2 (en) Controlling the detectability of an article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the article
CN103875026B (zh) 验证带有形式为荧光印刷元件的安全特征的安全文件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这种装置的应用
CN106240190B (zh) 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安全物品、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6867537B (zh) 一种发光制品及鉴别待测物真伪的方法
US10940712B2 (en) Arrangement, article having a security feature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n arrangement for a security feature
CN110936751A (zh) 光学防伪元件、光学防伪产品以及光学防伪元件检测方法
CN102114743B (zh) 有价文件和鉴定该有价文件的方法
US20120153184A1 (en) Luminescent phosphor-contain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oduction and use in authenticating articles
CN113147216B (zh) 光学防伪元件及其检测、制造方法和装置、安全物品
JP2007277281A (ja) 発光体混合物、発光インキ、発光印刷物、及び発光体塗工物並びに真偽判別方法
JP5817210B2 (ja) 真正性識別媒体および真正性識別媒体の識別方法
JP6507591B2 (ja) 偽造防止媒体
WO2009018616A1 (en) Spectral multilayer authentication device
JP2014030921A (ja) 識別媒体および識別装置
JP2012236323A (ja)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の検査方法
JP7268472B2 (ja) 偽造防止媒体および真贋判定方法
CN113462392A (zh) 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
WO2016084843A1 (ja) 発光媒体およびその検査方法
JP2016087909A (ja) 偽造防止媒体
PL229389B1 (pl) Sposób uwierzytelniania przedmiotów wartościowy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6

Address after: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2, No.5 Zhonghe Road, Fengtai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70 science Road 5,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ECURITY PRINTING INSTITUTE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2, No.5 Zhonghe Road, Fengtai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2, No.5 Zhonghe Road, Fengtai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