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3230B -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3230B
CN106233230B CN201480078010.5A CN201480078010A CN106233230B CN 106233230 B CN106233230 B CN 106233230B CN 201480078010 A CN201480078010 A CN 201480078010A CN 106233230 B CN106233230 B CN 1062332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ectrode
line
sensing
reference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80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33230A (zh
Inventor
桥田裕功
原田贵浩
伴井香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TS Touchsen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TS Touchsen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TS Touchsen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VTS Touchsensor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4/08343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159460A1/ja
Publication of CN106233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3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33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3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具备:多个第1电极(31DP),沿着第1方向排列,并且沿着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多个第2电极(33SP),沿着第2方向排列,并且沿着第1方向延伸;以及透明电介质基板(33),被多个第1电极(31DP)所排列的第1面与多个第2电极(33SP)所排列的第2面夹持。第1电极(31DP)及第2电极(33SP)的组合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构成1个栅格图案。该栅格图案的单位栅格的各边沿着相对于第1方向及第2方向形成规定角度的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沿1个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极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所具备的触摸传感器具备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一例即驱动电极及传感电极,将手指等与显示装置的操作面接触的情况检测为驱动电极与传感电极之间的静电容的变化。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所形成的图像通过驱动电极及传感电极向操作面输出。因此,驱动电极及传感电极例如由相互隔开间隔排列的大量具有直线形状的电极线的集合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792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从驱动电极与传感电极层叠的方向观察,驱动电极的电极线及传感电极的电极线形成为矩形栅格形状。另一方面,显示面板具有沿着驱动电极所排列的方向及传感电极所排列的方向而排列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多个像素分别通过具有矩形栅格形状的黑矩阵来划分。因此,在显示装置中,产生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所形成的矩形栅格形状、以及黑矩阵所具有矩形栅格形状相对应的波纹,结果导致向操作面输出的图像的质量降低。上述波纹,不限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所形成的矩形栅格形状与黑矩阵所具有的矩形栅格形状的组合,例如,通过多个线图案那样的具有反复的形状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所形成的栅格形状的组合等,同样也能够产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产生波纹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一方式为,具备:多个第1电极,沿着第1方向排列,且多个上述第1电极分别沿着与上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多个第2电极,沿着上述第2方向排列,且多个上述第2电极分别沿着上述第1方向延伸;以及透明电介质基板,被多个上述第1电极所排列的第1面与多个上述第2电极所排列的第2面夹持。上述第1电极及上述第2电极包含多个基准图案要素,该基准图案要素具有以在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中独立地规定的方向即基准方向为基准来规定的图案形状。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包含1条主线及1条副线,上述主线在与上述基准方向形成58°以上68°以下的角度的方向、即主线方向上,从第1主端点起至第2主端点为止直线状地延伸,上述副线在与上述主线正交的方向上,从上述第2主端点起至副端点为止直线状地延伸,并具有上述主线的一半长度,上述副端点是相对于上述副线位于上述主线方向上的其他上述基准图案要素的上述第1主端点。上述第1电极的上述基准方向为上述第1方向,上述第2电极的上述基准方向为上述第2方向,多个上述第1电极与多个上述第2电极的组合在与上述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构成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的1个栅格图案,上述栅格图案的单位栅格为1个边具有与上述副线相同的长度的正方形。
触摸面板的一方式具备: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覆盖层,覆盖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以及外围电路,对上述第1电极与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静电容进行测定。
显示装置的一方式具备:显示面板,具有沿着上述第1方向和上述第2方向排列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使用上述像素来显示信息;上述触摸面板;以及驱动电路,对上述触摸面板进行驱动。上述触摸面板构成为使上述显示面板所显示的上述信息透过。
具备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通常具备分别沿着第1电极所排列的方向即第1方向、以及第2电极所排列的方向即第2方向排列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根据上述构成,第1电极与第2电极所形成的正方形相对于多个像素所排列的方向具有58°以上68°以下的倾斜。因此,在显示装置中,基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多个电极的排列及多个像素的排列来抑制产生波纹。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中也可以是,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包含2条辅助线。例如,2条上述辅助线分别沿着上述副线的延伸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并具有与上述副线相同的长度。并且,2条上述辅助线的一方从上述第2主端点起延伸,2条上述辅助线的另一方从上述副端点起延伸。
在另一方式中也可以是,2条上述辅助线分别沿着上述主线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并具有与上述副线相同的长度。并且,2条上述辅助线的一方从上述第1主端点起延伸,2条上述辅助线的另一方从上述第2主端点起延伸。
根据上述各构成,在1个基准图案要素中进一步增加2条辅助线,因此与不具有这样的辅助线的基准图案要素相比,基准图案要素的进行反复的部分在1个栅格图案中扩展。结果,通过基准图案要素的反复而构成的部分在栅格图案中扩展,因此减轻了栅格图案的设计所需的负荷。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中,各个上述第1电极具备沿着上述第1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电极线,多个上述第1电极线分别包含沿着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各个上述第2电极具备沿着上述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第2电极线,多个上述第2电极线分别包含沿着与上述第2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优选为,在上述俯视中,上述第1电极与上述第2电极分别交叉,上述第1电极在与上述第2电极交叉的每个部分,还具有将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上述第1电极线彼此连接的至少1条第1连接线。还优选为,上述第2电极在与上述第1电极交叉的每个部分,还具有将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上述第2电极线彼此连接的至少1条第2连接线。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与其他第1电极线连接的第1电极线在第2方向的中途被切断,第1电极线的一部分也可能经由其他第1电极线来作为第1电极起作用。此外,即使与其他第2电极线连接的第2电极线在第1方向的中途被切断,第2电极线的一部分也可能经由其他第2电极线来作为第2电极起作用。由此,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对于第1电极或者第2电极中的电极线的切断的耐性提高。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还具备:第1虚设部,在上述第1面上位于相互相邻的上述第1电极之间,并且与上述第1电极电绝缘。也可以是,各个上述第1电极具备沿着上述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宽幅部、以及将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个上述第1宽幅部之间连接的第1窄幅部,各个上述第1宽幅部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并且各个上述第1窄幅部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优选为,上述第1虚设部具有与上述第2电极相面对的部分,在上述俯视中构成上述栅格图案的一部分。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为,上述第1虚设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基准图案要素的一部分在1个上述单位栅格中构成不同的边。
与第1电极形成于不同面的第2电极,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有可能从第1电极间的间隙被视觉辨认,而被识别为与第1电极不同的构造体。在这一点上,根据上述各方式,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在第1电极间的间隙配设与第2电极相面对的第1虚设部,还通过该第1虚设部构成栅格图案。由此,能够抑制第1电极与第2电极被识别为相互不同的构造体的可能性。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中,还具备:第1虚设部,在上述第1面上位于相互相邻的上述第1电极之间,并且与上述第1电极电绝缘;以及第2虚设部,在上述第2面上位于相互相邻的上述第2电极之间,并且与上述第2电极电绝缘。也可以是,各个上述第1电极具备沿着上述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宽幅部、以及将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个上述第1宽幅部之间连接的第1窄幅部,各个上述第1宽幅部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并且各个上述第1窄幅部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此外,也可以是,各个上述第2电极具备沿着上述第1方向排列的多个第2宽幅部、以及将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个上述第2宽幅部之间连接的第2窄幅部,各个上述第2宽幅部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并且各个上述第2窄幅部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优选为,上述第1宽幅部位于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上述第2电极之间,且位于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个上述第2宽幅部之间,上述第2宽幅部位于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上述第1电极之间,且位于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个上述第1宽幅部之间。并且,优选为,在上述俯视中,上述第1虚设部及上述第2虚设部构成上述栅格图案的一部分,上述第1窄幅部与上述第2窄幅部相面对,上述第1宽幅部与上述第2虚设部相面对,上述第2宽幅部与上述第1虚设部相面对。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为,上述第1虚设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基准图案要素的一部分在1个上述单位栅格中构成不同的边,上述第2虚设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基准图案要素的一部分在1个上述单位栅格中构成不同的边。
根据上述各方式,在俯视中第1宽幅部与第2宽幅部难以相互重叠,第1宽幅部与第2宽幅部之间的静电容的变化通过触摸传感器所具备的外围电路来测定。因此,与通过外围电路来测定在俯视中相互重叠的第1宽幅部与第2宽幅部之间的静电容的变化的构成相比,当例如人的手指那样的导体接近第1宽幅部与第2宽幅部之间时,第1宽幅部与第2宽幅部之间形成的静电容较大地变化。由此,在具备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触摸传感器中,对人的手指接触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灵敏度提高。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中也可以是,在上述俯视中,包括上述第1电极和第1虚设部的组与上述第2电极相比,具有相互相同的色相,且明亮度及彩度的至少1个不同。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中也可以是,在上述俯视中,包括上述第1电极和第1虚设部的组与上述第2电极相比,具有相互不同的颜色属性。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中,从上述第1电极各自的上述第1方向的中央穿过的直线为第1直线,从上述第2电极各自的上述第2方向的中央穿过的直线为第2直线,由相互相邻的2条上述第1直线及相互相邻的2条上述第2直线包围的具有矩形形状的区域为1个单位区域。在上述单位区域中,各个上述第1电极所包含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之中位于上述第1方向的一端的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为第1起点图案要素,各个上述第2电极所包含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之中位于上述第2方向的一端的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为第2起点图案要素。也可以是,上述第1起点图案要素按照每个上述单位区域而沿着上述第1方向连续多个,上述第2起点图案要素按照每个上述单位区域而沿着上述第2方向连续多个。优选为,与1个上述第1起点图案要素相连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朝向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单位区域中的其他上述第1起点图案要素延伸,与1个上述第2起点图案要素相连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朝向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单位区域的其他上述第2起点图案要素延伸。
根据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其他方式,在构成栅格图案的多个线段分别具有的相对于第1方向及第2方向的倾斜被变更的情况下,作为包括基准图案要素的电极线而第1电极线及第2电极线的位置被规定。由此,能够减小用于对第1电极线及第2电极线进行设计的负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产生波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构造的平面图,且是相互不同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按照重叠的顺序被切缺表示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截面构造的截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极线的配置的平面图。
图5是将图4的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A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将图4的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B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极线与传感电极线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8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驱动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表示图8的变形例中的驱动电极线与传感电极线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构造的平面图,且是相互不同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按照重叠的顺序被切缺表示的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极线的配置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图10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极线与传感电极线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图10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1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驱动电极线的配置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图15的变形例的驱动电极线与传感电极线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17是表示其他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构造的截面图。
图18是表示另1个其他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构造的截面图。
图19是将第1变形例中的驱动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将图19的第1变形例中的驱动电极的一部分与传感电极的一部分重叠的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将第2变形例中的驱动电极的基准图案要素与传感电极的基准图案要素重叠的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且是对辅助线的位置的候选进行说明的图。
图22是将第3变形例中的驱动电极的一部分与虚设部一起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将图22的第3变形例中的驱动检测部与虚设部一起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24是将图22的第3变形例中的驱动电极的一部分与传感电极的一部分重叠的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25是将第4变形例中的驱动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26是将图25的第4变形例中的驱动电极的一部分与传感电极的一部分重叠的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27是将第5变形例中的驱动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28是将图27的第5变形例中的驱动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且是对起点图案要素的位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29是将图27的第5变形例中的传感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30是将图27的第5变形例中的驱动电极的一部分与传感电极的一部分重叠的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将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具体化了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依次说明显示装置的构成、触摸面板的电气构成、驱动电极的构成、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构成及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作用。
[显示装置]
参照图1对显示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1中,为了便于对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滤色器层、形成于驱动面的驱动电极、以及形成于传感面的传感电极的构成,而将滤色器层、驱动电极及传感电极夸张地表示。此外,在图1中,将驱动电极所具备的驱动电极线、以及传感电极所具备的传感电极线示意性地表示。
如图1所示那样,显示装置例如是作为液晶面板的显示面板10与触摸面板20通过1个透明粘合层而贴合的层叠体,具备对触摸面板20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在显示面板10的表面,划分出形成为矩形形状的显示面10S,在显示面10S显示基于来自外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等信息。在显示面板10与触摸面板20的相对位置通过框体等其他构成而被固定的前提下,那么也可以省略透明粘合层。
显示面板10具备滤色器层15,在滤色器层15中,黑矩阵15a具有由沿着1个方向即第1方向D1及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单位栅格构成的栅格形状。用于显示红色的红着色层15R、用于显示绿色的绿着色层15G及用于显示蓝色的蓝着色层15B的任1个,位于构成黑矩阵15a的各单位栅格所划分的区域中。
在滤色器层15,例如,多个红着色层15R、多个绿着色层15G及多个蓝着色层15B分别沿着第2方向D2排列。
1个像素15P包括1个红着色层15R、1个绿着色层15G及1个蓝着色层15B。多个像素15P在维持了第1方向D1上的红着色层15R、绿着色层15G及蓝着色层15B的排列顺序的状态下沿着第1方向D1排列。各像素15P的沿着第1方向D1的宽度为第1像素宽度WP1,沿着第2方向D2的宽度为第2像素宽度WP2,各着色层的沿着第1方向D1的宽度为第3像素宽度WP3。第1像素宽度WP1、第2像素宽度WP2及第3像素宽度WP3分别被设定为与显示装置的分辨率等相对应的值。
触摸面板20是静电容式的触摸面板,是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与覆盖层22通过透明粘合层23贴合的层叠体,使显示面板10所显示的信息透过。覆盖层22由玻璃基板、树脂薄膜等形成。覆盖层22的与透明粘合层23相反侧的面,作为触摸面板20的操作面20S起作用。透明粘合层23具有使显示面10S所显示的图像透过的透光性。透明粘合层23例如使用聚醚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的构成要素即透明基板31,层叠在显示面板10所形成的显示面10S的整体上,使形成于显示面10S的图像透过。透明基板31例如由透明玻璃基板、透明树脂薄膜等基材构成,可以是由一种基材构成的单层构造,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基材重叠的多层构造。
透明基板31的与显示面板10相反侧的面,被设定为驱动面31S。在透明基板31的驱动面31S,多个驱动电极31DP沿着第1方向D1排列,多个驱动电极31DP分别沿着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D2延伸。各驱动电极31DP具备位于第2方向D2的端部的1个焊盘31P、以及沿着第2方向D2延伸的多个驱动电极线31L,多个驱动电极线31L在第2方向D2的端部与1个焊盘31P连接。
各驱动电极线31L由多个基准图案要素构成,该基准图案要素具有以在驱动电极31DP中规定的作为基准方向的第1方向D1为基准来规定的图案形状。驱动电极31DP为第1电极的一例。
各驱动电极31DP的形成材料使用铜、铝等金属膜、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膜、以及氧化铟锡、氧化铟镓锌等复合氧化物膜。复合氧化物膜含有铟、锡、镓及锌等金属氧化物。此外,各驱动电极31DP的形成材料使用银纳米线、导电性高分子膜及石墨薄膜等导电膜。
驱动电极31DP分别独立地与选择电路连接。通过接受选择电路所供给的驱动信号,由此对应的驱动电极DP被选择电路选择。
驱动面31S及多个驱动电极31DP通过1个透明粘合层32而贴合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透明粘合层32具有使显示面10S所显示的图像透过的透光性,将驱动面31S及多个驱动电极31DP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进行粘合。透明粘合层32例如使用聚醚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等。透明粘合层32及透明电介质基板33构成电介质基材,在电介质基材的背面形成有多个驱动电极31DP。
透明电介质基板33例如由聚乙烯对苯二酸酯等透明树脂薄膜、透明玻璃基板等基材构成,可以是由一种基材构成的单层构造,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基材重叠的多层构造。透明电介质基板33具有使显示面10S所显示的图像透过的透光性、以及适合于电极间的静电容的检测的相对介电常数。
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与透明粘合层32相反侧的面被设定为传感面33S。在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传感面33S,多个传感电极33SP沿着第2方向D2排列,多个传感电极33SP分别沿着与第2方向D2正交的第1方向D1延伸。各传感电极33SP具备位于第1方向D1的端部的1个焊盘33P、以及沿着第1方向D1延伸的多个传感电极线33L,多个传感电极线33L在第1方向D1的端部与1个焊盘33P连接。
各传感电极线33L由多个基准图案要素构成,该基准图案要素具有以在传感电极33SP中规定的作为基准方向的第2方向D2为基准来规定的图案形状。传感电极33SP是第2电极的一例。
与上述驱动电极31DP同样,各传感电极33SP的形成材料使用铜、铝等金属膜、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膜、以及氧化铟锡、氧化铟镓锌等复合氧化物膜。复合氧化物膜包含铟、锡、镓及锌等金属氧化物。此外,各传感电极33SP的形成材料还使用银纳米线、导电性高分子膜及石墨薄膜等导电膜。
传感电极33SP分别独立地与检测电路连接,通过检测电路来检测每个传感电极33SP的电压。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选择电路及检测电路是触摸传感器的一例。
传感面33S及多个传感电极33SP通过上述透明粘合层23而贴合于覆盖层22。
如图2所示那样,在触摸面板20中,从接近显示面板10的构成要素起,依次配设透明基板31、驱动电极31DP、透明粘合层32、透明电介质基板33、传感电极33SP、透明粘合层23、以及覆盖层22。其中,透明电介质基板33被多个驱动电极31DP及多个传感电极33SP夹持。
透明粘合层32对驱动电极31DP的构成要素即各驱动电极线31L的周围进行覆盖,填埋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L之间且位于驱动电极31DP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之间。此外,透明粘合层23对传感电极33SP的构成要素即各传感电极线33L的周围进行覆盖,填埋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L之间且位于传感电极33SP与覆盖层22之间。在这些构成要素中,也可以省略透明粘合层23及透明基板31的至少一方。
此外,在显示面板10中,从离触摸面板20较远的构成要素起,显示面板10的多个构成要素如以下那样依次排列。即,从离触摸面板20较远的构成要素起,依次配设下侧偏光板11、薄膜晶体管(以下,称为TFT)基板12、TFT层13、液晶层14、滤色器层15、滤色器基板16、以及上侧偏光板17。其中,在TFT层13中,构成子像素的像素电极配设为矩阵状。并且,在滤色器层15中,黑矩阵15a划分出与子像素分别相面对的具有矩形形状的多个区域,将白色光转变为红色、绿色及蓝色的任一种颜色的光的上述着色层位于黑矩阵15a所划分的各区域。
显示面板10也可以不是液晶面板,而是例如有机EL面板等。
在省略透明粘合层23的构成中也可以为,覆盖层22的面中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面被设定为传感面33S,通过形成于传感面33S的1个薄膜的图案形成,来形成多个传感电极33SP。
此外,在触摸面板20的制造时,可以采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与覆盖层22通过透明粘合层23来贴合的方法,作为与这样的制造方法不同的其他例子,也可以采用以下的制造方法。即,在树脂薄膜等覆盖层22上直接或者经由基底层地形成由铜等导电性金属构成的薄膜层,在薄膜层上形成具有传感电极的图案形状的抗蚀剂层。接着,通过使用了氯化铁等的湿式蚀刻法,将薄膜层加工为多个传感电极33SP,而得到第1薄膜。此外,与传感电极33SP同样,将形成于其他树脂薄膜的薄膜层加工为多个驱动电极31DP,而得到第2薄膜。并且,第1薄膜和第2薄膜以夹持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方式通过透明粘合层粘贴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
[触摸面板的电气构成]
参照图3对触摸面板20的电气构成进行说明。以下,作为静电容式的触摸面板20的一例,对互电容式的触摸面板20的电气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那样,触摸面板20具备选择电路34、检测电路35及控制部36。选择电路34能够与多个驱动电极31DP连接,检测电路35能够与多个传感电极33SP连接,控制部36与选择电路34及检测电路35连接。
控制部36生成并输出开始定时信号,该开始定时信号用于使选择电路34开始生成对于各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信号。控制部36生成并输出扫描定时信号,该扫描定时信号用于使选择电路34从第1个驱动电极31DP朝向第n个驱动电极31DP依次扫描被供给驱动信号的对象。
另一方面,控制部36生成并输出开始定时信号,该开始定时信号用于使检测电路35开始对在各传感电极33SP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控制部36生成并输出扫描定时信号,该扫描定时信号用于使检测电路35从第1个传感电极33SP朝向第n个传感电极33SP依次扫描检测的对象。
选择电路34基于控制部36输出的开始定时信号,开始驱动信号的生成,基于控制部36输出的扫描定时信号,从第1个驱动电极31DP1朝向第n个驱动电极31DPn扫描驱动信号的输出目的地。
检测电路35具备信号取得部35a及信号处理部35b。信号取得部35a基于控制部36输出的开始定时信号,开始取得各传感电极33SP中生成的作为模拟信号的电流信号。并且,信号取得部35a基于控制部36输出的扫描定时信号,从第1个传感电极33SP1朝向第n个传感电极33SPn扫描电流信号的取得源。
信号处理部35b对信号取得部35a取得的各电流信号进行处理,生成作为数字值的电压信号,并将所生成的电压信号朝向控制部36输出。如此,选择电路34及检测电路35根据与静电容的变化对应地变化的电流信号来生成电压信号,由此对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之间的静电容的变化进行测定。选择电路34及检测电路35是外围电路的一例。
控制部36基于信号处理部35b输出的电压信号,对使用者的手指等在触摸面板20中接触的位置进行检测。
触摸面板20不限于上述互电容式的触摸面板20,也可以是自电容式的触摸面板。
[驱动电极]
参照图4至图6对驱动电极31DP的构成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驱动电极31DP的一部分的平面构造的平面图,在图4中,为了便于对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的配置进行说明,而将驱动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传感电极33SP与驱动电极31DP相比,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的基准方向为第2方向D2这一点不同,但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的构成与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图案要素的构成相互相同。因此,以下,对驱动电极31DP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对于传感电极33SP的构成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那样,各驱动电极31DP具备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多个驱动电极线31L,例如15条驱动电极线31L。各驱动电极线31L由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线31L之间的间隔,无论在1个驱动电极31DP的内部、还是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极31DP之间,都相互相等。
但是,构成1个驱动电极31DP的15条驱动电极线31L分别与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L电连接,而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极31DP彼此不电连接。
图4所示的双点划线中、沿着第2方向D2延伸的直线,是位于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极31DP之间的直线。并且,沿着第2方向D2延伸并且由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条双点划线夹持的区域,表示1个驱动电极31DP所占的范围即驱动电极线区域SD。另一方面,图4所示的双点划线中、沿着第1方向D1延伸的直线,是位于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极33SP之间的直线。并且,沿着第1方向D1延伸并且由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条双点划线夹持的区域,表示1个传感电极33SP所示的范围即传感电极线区域SS。
从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方向观察,1个驱动电极31DP与多个传感电极33SP分别立体地交叉,1个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电极线区域SD与多个传感电极线区域SS立体地交叉。换言之,在从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方向观察的俯视中,以1个驱动电极31DP与多个传感电极33SP分别交叉的方式,立体地配置驱动电极31DP及传感电极33SP。并且,1个驱动电极线区域SD与1个传感电极线区域SS立体地交叉的区域为1个单元21C。换言之,1个单元是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1个驱动电极线区域SD与1个传感电极线区域SS交叉而重叠的区域。各单元21C是用于对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的静电容的初始值、以及由人的手指等的接触引起的静电容的变化进行规定的单位。
因此,在各驱动电极31DP中,多个单元21C沿着第2方向D2排列,而在各传感电极33SP中,多个单元21C沿着第1方向D1排列。
图5是将在图4中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A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在图5中,为了便于对构成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电极线的配置进行说明,将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
如图5所示那样,基准图案要素31RP由1条主线Lm、1条副线Ls及2条辅助线La构成。主线Lm具有与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方向即第1方向D1形成规定的角度即主线角度θ的直线形状,主线Lm从第1主端点Pm1延伸到第2主端点Pm2。主线角度θ为包含于58°以上68°以下的范围的规定角度,优选为63.435°。与第1方向D1形成主线角度θ的方向为主线方向。
副线Ls具有沿着与主线Lm正交的延伸方向、从第2主端点Pm2延伸到副端点Ps的直线形状,副线Ls的长度为主线Lm的一半长度。在副线Ls的长度为单位长度LRP时,主线Lm的长度为2LRP。副端点Ps相当于相对于具有该副端点Ps的副线Ls位于副线Ls的主线方向上的其他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1主端点Pm1。
辅助线La分别具有沿着副线Ls所延伸的方向即延伸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状,而且,具有与副线Ls相同的长度。即,辅助线La的长度为单位长度LRP。2条辅助线La中,一方的辅助线La从第2主端点Pm2延伸到第2辅助端点Pa2,另一方的辅助线La从副端点Ps延伸到第1辅助端点Pa1。
主线Lm、副线Ls及辅助线La各自的线宽例如为0.1μm以上12μm以下。
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为对与单位长度为LRP的副线Ls具有相同长度的正方栅格的一部分进行仿形的形状。即,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为对主线Lm构成沿着主线方向延伸的边、并且副线Ls及辅助线La构成沿着与主线Lm正交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边的二维正方栅格即正方形进行仿形的形状。二维正方栅格具有作为单位栅格的正方形二维地连续的形状。并且,在多个驱动电极31DP与多个传感电极33SP夹着透明电介质基板33立体地重叠时,第1主端点Pm1、第2主端点Pm2、副端点Ps、第1辅助端点Pa1及第2辅助端点Pa2位于正方栅格的栅格点。因此,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与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具有相互交叉的点、即重叠的点,而不具有构成正方栅格的相同边的线段。
图6是将图4中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B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在图6中,为了便于对驱动电极线31L的配置进行说明,将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
如图6所示那样,驱动电极31DP所具备的各驱动电极线31L由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多个驱动电极线31L沿着第1方向D1排列。各驱动电极线31L中,1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所包括的副线Ls是与对1个传感电极线区域SS进行划分的直线交叉的交叉副线Ls1。并且,驱动电极31DP还具备从第2主端点Pm2起沿着主线方向延伸、具有与副线Ls相同的长度的驱动连接线Lcd。
驱动连接线Lcd将位于1个单元21C内部的2条驱动电极线31L相互电连接。驱动连接线Lcd从第2主端点Pm2起延伸到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L中、1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所具有第1辅助端点Pa1。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驱动连接线Lcd与构成1个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一部分重叠。或者,也可以是,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驱动连接线Lcd不与构成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一部分重叠。
在1个驱动电极31DP中,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14条驱动连接线Lcd构成1个连接线群,连接线群沿着第2方向D2按照每个单元21C配设。
驱动电极31DP的构成要素即驱动电极线31L,可以通过经由掩膜对形成于驱动面31S的1个薄膜进行蚀刻来形成,也可以通过使用了掩膜的物理蒸镀法、例如真空蒸镀或溅射法来形成。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
参照图7对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构成进行说明。图7是从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层叠的方向观察的平面构造的平面图。在图7中,为了便于对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31L的配置、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传感电极线33L的配置进行说明,将各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此外,在图7中,为了更简单地区别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31L与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传感电极线33L,驱动电极线31L由相对细的线表示,而传感电极线33L由相对粗的线表示。
如图7所示那样,传感电极33SP具备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传感电极线33L,例如15条传感电极线33L。各传感电极线33L由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构成。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电极线33L之间的间隔,无论在1个传感电极33SP的内部、还是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极33SP之间都相互相等。
但是,构成1个传感电极33SP的15条传感电极线33L分别与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L电连接,而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极33SP彼此不电连接。
此外,在传感电极33SP中的图7中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C中,与驱动电极31DP同样,配设有沿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传感连接线Lcs。各传感连接线Lcs将在第2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电极线33L连接。
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以各驱动电极31DP与多个传感电极33SP的全部重叠的方式,驱动电极31DP及传感电极33SP立体地配置。并且,各驱动电极31DP与多个传感电极33SP各个相协作来形成1边的长度为单位长度LRP的正方栅格。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正方栅格相对于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分别倾斜主线角度θ。详细地说,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正方栅格的4个边相对于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分别倾斜主线角度θ。换言之,正方栅格具有相对于第1方向D1倾斜了主线角度θ的两边及相对于第2方向D2倾斜了主线角度θ的两边。在上述俯视中,正方栅格无间隙地位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传感面33S的具有传感电极33SP的区域。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作用]
[波纹的评价]
[实施例]
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显示装置中,通过目视观察对操作面20S是否产生波纹进行了评价。
在满足这样的条件的显示装置中,将正方栅格的单位长度LRP设为以下的范围,即将正方栅格的对角线的长度设为以下的范围,对在操作面20S是否产生波纹进行了评价。
·单位长度LRP 71μm以上396μm以下
·对角线的长度 100μm以上560μm以下
在实施例中确认了,在正方栅格的单位长度LRP包含于以下范围的任1个时,操作面20S的波纹得到抑制。即,在实施例中确认了,在单位长度LRP包含于92μm以上113μm以下的范围、170μm以上212μm以下的范围、240μm以上247μm以下的范围、283μm、311μm以上354μm以下的范围、375μm以上382μm以下的范围、以及396μm的任1个时,波纹得到抑制。
如此,根据实施例,在正方栅格的单位长度LRP的很多范围中能够抑制在操作面20S产生波纹。
[比较例1]
在与实施例相比仅将主线角度θ如以下那样进行了变更的显示装置中,通过目视观察对在操作面20S是否产生波纹进行了评价。作为评价的对象的正方栅格的单位长度LRP的范围也设为与实施例相同的范围。
·主线角度θ 85°以上90°以下
在比较例1中确认了,在单位长度LRP的范围的全部中,在操作面20S产生波纹。
[比较例2]
在与实施例相比仅将主线角度θ如以下那样进行了变更的显示装置中,通过目视观察对在操作面20S是否产生波纹进行了评价。作为评价的对象的正方栅格的单位长度LRP的范围也设为与实施例相同的范围。
·主线角度θ 75°以上低于85°
在比较例2中确认了,仅在单位长度LRP包含于以下范围、即71μm以上133μm以下的范围、以及240μm以上247μm以下的范围时,能够抑制操作面20S的波纹。
如此,在比较例2中,虽然也存在能够抑制波纹的单位长度LRP的范围,但与实施例相比极少。因此,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能够设定的单位长度LRP仅被限定于规定的范围。由此,比较例2的主线角度θ不能够说是作为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主线角度θ及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主线角度θ而优选的范围。
[比较例3]
在与实施例相比仅将主线角度θ如以下那进行了变更的显示装置中,通过目视观察对在操作面20S是否产生波纹进行了评价。作为评价的对象的正方栅格的单位长度LRP的范围也设为与实施例相同的范围。
·主线角度θ 大于68°且低于75°
在比较例3中确认了,仅在单位长度LRP包含于以下的范围、即92μm、127μm以上134μm以下的范围、以及255μm以上262μm以下的范围的某个时,能够抑制操作面20S的波纹。
如此,在比较例3中,虽然也存在能够抑制波纹的单位长度LRP的范围,但与实施例相比极少。因此,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能够设定的单位长度LRP仅被限定于规定的范围。由此,比较例3的主线角度θ不能够说是作为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主线角度θ及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主线角度θ而优选的范围。
[比较例4]
在与实施例相比仅将主线角度θ如以下那样进行了变更的显示装置中,通过目视观察对在操作面20S是否产生波纹进行了评价。作为评价的对象的正方栅格的单位长度LRP的范围也设为与实施例相同的范围。
·主线角度θ 45°以上低于58°
在比较例4中确认了,仅在单位长度LRP包含于以下范围、即71μm以上85μm以下的范围、156μm以上198μm以下的范围、以及290μm以上304μm以下的范围的某个范围时,能够抑制操作面20S的波纹。
如此,在比较例4中,虽然也存在能够抑制波纹的单位长度LRP的范围,但与实施例相比极少。因此,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能够设定的单位长度LRP仅被限定于规定的范围。由此,比较例4的主线角度θ不能够说是作为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主线角度θ及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主线角度θ而优选的范围。
[对于切断的耐性]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所具备的各驱动电极31DP按照每个单元21C而具有驱动连接线Lcd的群,而且,各传感电极33SP按照每个单元21C而具有传感连接线Lcs的群。因此,例如,即使1个驱动电极31DP的构成要素即1个驱动电极线31L在第2方向D2的中途在1个部位被切断,驱动电极线31L的一部分也能够经由其他驱动电极线31L来作为驱动电极31DP起作用。并且,驱动电极31DP所具备的全部驱动电极线31L与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L连接,因此在第2方向D2的中途被切断的驱动电极线31L经由其他驱动电极线31L来作为驱动电极31DP起作用的可能性最高。
并且,驱动连接线Lcd的群按照每个单元21C而配设。因此,即使1个驱动电极线31L在第2方向D2的中途在2个部位被切断,驱动电极线31L中、除了在第2方向D2上被切断部夹持的部分以外,也能够经由其他驱动电极线31L来作为驱动电极31DP起作用。并且,即使是在第2方向D2上被切断部夹持的部分,如果是包含与其他驱动电极线31L连接的驱动连接线Lcd的部分,则也能够经由其他驱动电极线31L来作为驱动电极31DP起作用。
这样的作用不限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所具备的各驱动电极31DP,通过各传感电极33SP也能够得到。
[薄膜电阻]
如上所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所具备的各驱动电极31DP按照每个单元21C配设驱动连接线Lcd的群,而且,各传感电极33SP按照每个单元21C配设传感连接线Lcs的群。因此,从选择电路34向各驱动电极31DP供给的电流,在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2个单元21C之间,经由14条驱动连接线Lcd而流动。
由此,例如,与在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2个单元21C之间经由1条驱动连接线Lcd流动电流的构成相比,能够降低驱动电极31DP的薄膜电阻(也称为方阻)的值。结果,能够抑制选择电路34朝向驱动电极31DP输出的信号的传送速度降低。
这样的作用,不限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所具备的各驱动电极31DP,通过各传感电极33SP也能够得到。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1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列举的优点。
(1)具备触摸面板20的显示装置,具备分别沿着驱动电极31DP所排列的方向即第1方向D1、以及传感电极33SP所排列的方向即第2方向D2排列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15P。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所形成的正方栅格相对于多个像素15P所排列的方向具有58°以上68°以下的倾斜。因此,在显示装置中,能够抑制基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的多个电极的排列及多个像素15P的排列而产生波纹的情况。
(2)驱动电极31DP在与传感电极33SP交叉的每个部分,具有将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L彼此连接的驱动连接线Lcd。另一方面,传感电极33SP在与驱动电极31DP交叉的每个部分,具有将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L彼此连接的传感连接线Lcs。
因此,即使与其他驱动电极线31L连接的驱动电极线31L在第2方向D2的中途被切断,驱动电极线31L的一部分有可能经由其他驱动电极线31L来作为驱动电极31DP起作用。此外,与其他传感电极线33L连接的传感电极线33L即使在第1方向D1的中途被切断,传感电极线33L的一部分也有可能经由其他传感电极线33L来作为传感电极33SP起作用。由此,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对于驱动电极31DP或者传感电极33SP的电极线的切断的耐性提高。
上述第1实施方式,还能够如以下那样适当地变更而实施。
·驱动连接线Lcd也可以不具有从第2主端点Pm2延伸到其他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1辅助端点Pa1的直线形状。
如图8所示那样,驱动连接线Lcd1也可以是从驱动电极线31L所具有的1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1辅助端点Pa1沿着主线方向延伸并具有单位长度LRP的直线。驱动连接线Lcd1从第1辅助端点Pa1延伸到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L的1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2辅助端点Pa2。
或者,驱动连接线Lcd2也可以是从驱动电极线31L所具有的1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中的主线Lm在主线方向上的中点Pm3沿着与该主线Lm正交的延伸方向延伸并具有单位长度LRP的直线。驱动连接线Lcd2从主线Lm的中点Pm3延伸到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L的1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1辅助端点Pa1。
如此,驱动连接线Lcd可以是以驱动电极线31L的1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为起点延伸到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L的1个基准图案31RP、并在上述俯视中与传感电极33SP重叠的直线,也可以是不与传感电极33SP重叠的直线。
·在1个驱动电极31DP中,也可以组合使用上述3种驱动连接线。即,也可以在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14条驱动连接线中包含3种驱动连接线中的至少2种驱动连接线。
·传感连接线Lcs也可以不具有从第2主端点Pm2延伸到其他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第1辅助端点Pa1的直线形状。即,传感连接线Lcs也与驱动连接线Lcd同样,可以是以传感电极线33L的1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为起点延伸到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L的1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并在上述俯视中与驱动电极31DP重叠的直线,也可以是不与驱动电极31DP重叠的直线。
·在各驱动电极31DP中,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L的多个组中,也可以仅一部分组具有驱动连接线Lcd。如果各驱动电极31DP所包含的驱动电极线31L中、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线31L,按照每个单元21C通过1条驱动连接线Lcd连接,则能够符合上述(2)的优点。即,各驱动电极31DP只要包含至少1条驱动连接线Lcd,就能够得到符合上述(2)的优点。
驱动连接线不限于上述3种驱动连接线。也就是说,驱动连接线只要是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极31DP中从一方的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朝向另一方的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延伸的直线即可。并且,驱动电极线具有单位长度LRP,在上述俯视中可以与传感电极33SP的一部分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在各驱动电极31DP中,驱动连接线Lcd也可以不按照每个单元21C进行配设,只要配设于第2方向D2上的至少1个部位即可。
·在各传感电极33SP中,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L的多个组中,也可以仅一部分组具有传感连接线Lcs。如果各传感电极33SP所包含的传感电极线33L中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电极线33L,按照每个单元21C通过1条传感连接线Lcs连接,则能够得到符合上述(2)的优点。即,各传感电极33SP只要包含至少1条传感连接线Lcs,就能够得到符合上述(2)的优点。
传感连接线只要是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极33SP中从一方的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朝向另一方的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延伸的直线即可。并且,传感电极线具有单位长度LRP,在上述俯视中可以与驱动电极31DP的一部分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在各传感电极33SP中,传感连接线Lcs也可以不按照每个单元21C进行配设,只要配设于第1方向D1上的至少1个部位即可。
·各驱动电极31DP也可以不具有驱动连接线Lcd,只要构成各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电极线31L由上述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就能够得到符合上述(1)的优点。
·各传感电极33SP也可以不具有传感连接线Lcs,只要构成各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电极线33L由上述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构成,就能够得到符合上述(1)的优点。
·各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连接线Lcd的条数及驱动连接线Lcd的位置与各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连接线Lcs的条数及传感连接线Lcs的位置也可以相互不同。
·如图9所示那样,各驱动电极31DP所具备的驱动电极线31L的条数也可以不是15条,例如也可以为4条。并且,各传感电极33SP所具备的传感电极线33L的条数也可以不是15条,例如也可以为4条。如此,各驱动电极31DP所具备的驱动电极线31L的条数及各传感电极33SP所具备的传感电极线33L的条数只要为多个即可,能够任意地设定。并且,只要各驱动电极线31L具备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而且各传感电极线33L具备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无论驱动电极线31L的条数、传感电极线33L的条数如何,都能够得到符合上述(1)的优点。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10至图14对将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具体化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主要不同点在于驱动电极31DP的构成及传感电极33SP的构成。因此,以下,对这样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对此以外的构成省略详细的说明。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同等的构成,使用与在第1实施方式使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且,以下,依次说明显示装置的构成、驱动电极的构成、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构成及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作用。
[显示装置]
参照图10对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在图10中,与图1同样,为了便于对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滤色器层、驱动电极及传感电极的构成进行说明,将滤色器层、驱动电极及传感电极夸张地表示。此外,在图10中,为了便于图示,对多个驱动电极31DP及多个传感电极33SP赋予点(阴影)。
如图10所示那样,在透明基板31的驱动面31S,多个驱动电极31DP沿第1方向D1排列,多个驱动电极31DP分别沿着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D2延伸。各驱动电极31DP具备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驱动检测部31DPa、以及将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检测部31DPa之间进行连接的驱动连接部31DPb。驱动检测部31DPa具有由包含上述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正方栅格构成的形状,驱动连接部31DPb具有由上述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的形状。在各驱动电极31DP中,驱动检测部31DPa为宽幅部的一例,例如具有六边形形状。驱动连接部31DPb为窄幅部的一例,例如具有矩形形状,共享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一方的驱动检测部31DPa的一边和另一方的驱动检测部31DPa的一边。
在多个驱动电极31DP中,多个驱动检测部31DPa沿着第1方向D1排列,并且多个驱动连接部31DPb沿着第1方向D1排列。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检测部31DPa以六边形的1个顶点相互面对、而且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检测部31DPa彼此未电连接的状态进行排列。因此,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极31DP之间,通过4个驱动检测部31DPa和2个驱动连接部31DPb划分出具有六边形形状的驱动间隙31DPc,多个驱动间隙31DPc沿着第1方向D1排列。
在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传感面33S,多个传感电极33SP沿着第2方向D2排列,多个传感电极33SP分别沿着与第2方向D2正交的第1方向D1延伸。各传感电极33SP具备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多个传感检测部33SPa、以及将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进行连接的传感连接部33SPb。传感检测部33SPa具有由包含上述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正方栅格构成的形状,传感连接部33SPb具有由基准图案要素33RP构成的形状。
在各传感电极33SP中,传感检测部33SPa为宽幅部的一例,例如具有六边形形状。传感连接部33SPb为窄幅部的一例,例如具有矩形形状,共享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一方的传感检测部33SPa的一边和另一方的传感检测部33SPa的一边。各传感检测部33SPa具有与1个驱动间隙31DPc相等的形状、以及相等的大小,各传感连接部33SPb具有与1个驱动连接部31DPb相等的形状及相等的大小。
在多个传感电极33SP中,多个传感检测部33SPa沿着第2方向D2排列,而且,多个传感连接部33SPb沿着第2方向D2排列。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检测部33SPa以六边形的1个顶点相互面对、而且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检测部33SPa彼此未电连接的状态进行排列。因此,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极33SP之间,通过4个传感检测部33SPa和2个传感连接部33SPb划分出具有六边形形状的传感间隙33SPc,多个传感间隙33SPc沿着第2方向D2排列。各传感间隙33SPc具有与1个驱动检测部31DPa相等的形状及相等的大小。
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1个驱动连接部31DPb与1个传感连接部33SPb重叠。此外,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1个驱动检测部31DPa位于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33SP之间,而且位于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
另一方面,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1个传感检测部33SPa位于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31DP之间,而且位于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检测部31DPa之间。即,1个驱动检测部31DPa位于1个传感间隙33SPc,1个传感检测部33SPa位于1个驱动间隙31DPc。
[驱动电极]
参照图11对驱动电极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驱动电极31DP的一部分的平面构造的平面图,在图11中,为了便于对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电极线的配置进行说明,将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传感电极33SP与驱动电极31DP相比,构成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的基准方向为第2方向D2这一点不同,但是传感电极33SP的电极线的构造与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电极线的构造相互相等。因此,以下,对驱动电极31DP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对于传感电极33SP的构成省略详细说明。
图11所示的双点划线中沿着第2方向D2延伸的直线,是位于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极31DP之间的直线。并且,沿着第2方向D2延伸、而且由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条双点划线夹着的区域,表示1个驱动电极31DP所占的范围即驱动电极线区域SD。
第1方向D1上的驱动电极31DP的宽度即驱动电极宽度WDP1,为能够沿第1方向D1排列15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宽度。驱动电极宽度WDP1是驱动检测部31DPa沿着第1方向D1的最宽幅。另一方面,第1方向D1上的驱动连接部31DPb的宽度即驱动连接宽度WDP2,为能够沿着第1方向D1排列7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宽度。并且,在驱动连接部31DPb中,沿着第1方向D1排列7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而且7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沿着第2方向D2相连。
如上述那样,驱动检测部31DPa具有六边形形状,以从驱动检测部31DPa的具有最宽幅的部分、且是由2个顶点所夹的部分穿过的直线作为对称轴时,由线对称的2个梯形部分构成。在各梯形部分,沿着第1方向D1的宽度从最宽幅的驱动电极宽度WDP1朝向驱动连接宽度WDP2逐渐变小。
驱动检测部31DPa包含沿着第1方向D1排列、而且沿着第2方向D2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在驱动检测部31DPa中的未配设有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部分,配设以第2方向D2为基准方向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整体、或者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一部分。由此,驱动检测部31DPa由一边的长度为单位长度LRP的正方栅格即正方形构成。
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一部分、或者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一部分位于各驱动检测部31DPa的外缘。其中,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一部分,与位于在第2方向D2上相邻的传感检测部33SPa的外缘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剩余部分一起,形成1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
另一方面,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一部分,与位于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驱动检测部31SPa的外缘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剩余部分一起,形成1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由此,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一边的长度为单位长度LRP的正方栅格无间隙地位于传感面33S中的配设有传感电极33SP的部分。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
参照图12对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进行说明。图12与图7同样,是表示从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层叠的方向观察的平面构造的平面图。在图12中,与图7同样,为了便于对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电极线的配置及构成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电极线的配置进行说明,将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此外,在图12中,为了简单地区别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电极线与构成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电极线,驱动电极线31L由相对细的线表示,而传感电极线33L由相对粗的线表示。
如图12所示那样,第2方向D2上的传感电极33SP的宽度即传感电极宽度WSP1,为沿着第2方向D2能够排列15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宽度。另一方面,第2方向D2上的传感连接部33SPb的宽度即传感连接宽度WSP2,为沿着第2方向D2能够排列7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宽度。
在传感连接部33SPb,沿着第2方向D2排列7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而且7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沿着第1方向D1相连。传感检测部33SPa包含沿着第2方向D2排列、而且沿着第1方向D1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在传感检测部33SPa中的未配设有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部分,配设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整体或者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一部分。
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连接部31DPb与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连接部33SPb立体地重叠。由此,在2个连接部重叠的部分,通过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和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形成正方栅格。
另一方面,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检测部33SPa位于驱动间隙31DPc。因此,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检测部33SPa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不相互重叠。
但是,驱动检测部31DPa及传感检测部33SPa分别具有正方栅格。并且,位于驱动检测部31DPa的外缘的基准图案要素的一部分,与位于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检测部33SPa的外缘的基准图案要素的一部分一起,形成正方栅格的一部分。此外,位于传感检测部33SPa的外缘的基准图案要素的一部分,与位于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检测部31DPa的外缘的基准图案要素的一部分一起,形成正方栅格的一部分。因此,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单位长度为LRP的正方栅格无间隙地位于传感面33S中的配设有传感电极33SP的部分。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作用]
参照图13及图14对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图13及图14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驱动电极31DP所存在的透明基板31的图示。
如图13所示那样,选择电路34向驱动电极31DP输出驱动信号。并且,例如,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且是构成驱动检测部31DPa的1条电极线与构成传感检测部33SPa的1条电极线之间,形成有电场EF。此时,由于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不相互重叠,因此电场EF从驱动检测部31DPa的电极线朝向传感检测部33SPa的电极线倾斜地延伸。由此,在2个电极线之间形成的电场EF的距离变长。
当人的手指F接近这样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时,与手指F接触的电场EF经由人体放电,因此在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之间形成的静电容的大小改变。如上所述,电场EF从驱动检测部31DPa的电极线朝向传感检测部33SPa的电极线倾斜地延伸,因此电场EF容易被人的手指F影响。由此,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对于人的手指F的接触的灵敏度提高。结果,对人的手指F所接触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灵敏度变高。
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那样,在第1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在形成驱动电极31DP的电极线与形成传感电极33SP的电极线立体地交叉的部分,形成静电容。因此,在选择电路34向驱动电极31DP输出驱动信号时,从驱动电极31DP的1条电极线朝向传感电极33SP的1条电极线,延伸出具有大致直线状的电场EF。由此,即使人的手指F接近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手指F接近前的电场EF的状态与手指F接近后的电场EF的状态不会较大地改变。结果,触摸面板20对于输入至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的噪声的耐性提高。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2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记载的优点。
(3)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不相互重叠的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的变化,由触摸传感器所具备的外围电路测定。因此,在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例如人的手指F那样的导体接近时,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形成的静电容容易较大地变化。由此,在具备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的触摸传感器中,对人的手指F所接触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灵敏度提高。
上述第2实施方式也能够如以下那样适当地变更而实施。
·如图15所示那样,驱动连接部31DPb也可以具有驱动连接线Lcd。驱动连接线Lcd在驱动连接部31DPb将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彼此进行连接。在一方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中驱动连接线Lcd的一端所位于的部分与在另一方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中驱动连接线Lcd的另一端所位于的部分,只要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任1个相同即可。此外,1个驱动连接部31DPb只要具有至少1条驱动连接线Lcd,就能够得到符合上述(2)的优点。
·传感连接部33SPb也可以具有传感连接线Lcs。传感连接线Lcs在传感连接部33SPb将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彼此进行连接。在一方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中传感连接线Lcs的一端所位于的部分与在另一方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中传感连接线Lcs的另一端所位于的部分,只要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任1个相同即可。此外,1个传感连接部33SPb只要具有至少1条传感连接线Lcs,就能够得到符合上述(2)的优点。
·驱动电极宽度WDP1也可以不是沿着第1方向D1能够排列15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宽度,驱动连接宽度WDP2也可以不是沿着第1方向D1能够排列7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宽度。此外,传感电极宽度WSP1也可以不是沿着第2方向D2能够排列15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宽度,传感连接宽度WSP2也可以不是沿着第2方向D2能够排列7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宽度。
如图16所示那样,例如,驱动电极宽度WDP1可以是沿着第1方向D1能够排列4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宽度,驱动连接宽度WDP2可以是沿着第1方向D1能够排列2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宽度。并且,传感电极宽度WSP1可以是沿着第2方向D2能够排列4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宽度,传感连接宽度WSP2可以是沿着第2方向D2能够排列2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宽度。
如此,驱动电极宽度WDP1、驱动连接宽度WDP2、传感电极宽度WSP1及传感连接宽度WSP2能够适当地变更。并且,驱动电极宽度WDP1与驱动连接宽度WDP2之比、以及传感电极宽度WSP1与传感连接宽度WSP2之比也能够适当地变更。
·驱动检测部31DPa位于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33SP之间、而且位于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即可。即,驱动检测部31DPa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俯视中,也可以具有与传感检测部33SPa重叠的部分。在这样的构成中,驱动检测部31DPa只要位于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33SP之间、而且位于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就能够得到符合上述(3)的优点。
[其他变形例]
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上述第2实施方式还能够如以下那样适当地变更而实施。
·如图17所示那样,在构成触摸面板20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也可以省略透明基板31及透明粘合层32。在这样的构成中,在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面中,与显示面板10对置的1个面被设定为驱动面31S,驱动电极31DP位于驱动面31S即可。并且,传感电极33SP位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与驱动面31S对置的面、即相反侧的面即可。
在这样的构成中,驱动电极31DP例如通过形成于驱动面31S的1个薄膜的图案形成来形成。
·如图18所示那样,也可以是,在触摸面板20中,从接近显示面板10的构成要素起,依次配设有驱动电极31DP、透明基板31、透明粘合层32、透明电介质基板33、传感电极33SP、透明粘合层23及覆盖层22。
在这样的构成中,例如,驱动电极31DP形成于透明基板31的作为1个面的驱动面31S,传感电极33SP形成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作为1个面的传感面33S。并且,透明基板31的与驱动面31S相反侧的面和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与传感面33S相反侧的面通过透明粘合层32而粘合。
·触摸面板20与显示面板10也可以不独立地形成,触摸面板20也可以与显示面板10一体地形成。在这样的构成中,例如,能够成为in-cell型的构成,该内嵌型的构成为,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之中的多个驱动电极31DP位于TFT层13,而多个传感电极33SP位于滤色器基板16与上侧偏光板17之间。或者,也可以为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位于滤色器基板16与上侧偏光板17之间的on-cell型的构成。
[第1变形例]
·基准图案要素31RP也可以代替上述基准图案要素31RP,而成为参照图19及图20在以下说明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
如图19所示那样,驱动电极31DP为多个驱动电极线41的集合,多个驱动电极线41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而且,多个驱动电极线41分别沿着第2方向D2延伸。各驱动电极线41由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在驱动电极线41中,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沿着第2方向D2排列。
基准图案要素31RP具有1条主线Lm及1条副线Ls。主线Lm具有与驱动电极31DP的作为基准方向的第1方向D1形成作为规定角度的主线角度θ的直线形状,主线Lm从第1主端点Pm1延伸到第2主端点Pm2。主线角度θ为包含于58°以上68°以下的范围的规定角度,优选为63.435°。与第1方向D1形成主线角度θ的方向为主线方向。
副线Ls具有沿着与主线Lm正交的方向从第2主端点Pm2延伸到副端点Ps的直线形状,副线Ls的长度为主线Lm的一半长度。在副线Ls的长度为单位长度LRP时,主线Lm的长度为2LRP。副端点Ps是相对于具有副端点Ps的副线Ls位于副线Ls的主线方向的其他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1主端点Pm1。
各基准图案要素31RP还具备2条辅助线La。2条辅助线La分别具有沿着主线Lm的延伸方向即主线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状,而且,具有与副线Ls相同的长度即单位长度LRP。2条辅助线La中,一方的辅助线La从第1主端点Pm1延伸到第1辅助端点Pa1,另一方的辅助线La从第2主端点Pm2延伸到第2辅助端点Pa2。
各基准图案要素31RP具有对栅格图案的一部分进行仿形的形状,构成栅格图案的1个单位栅格的一边具有与具有单位长度LRP的副线Ls相同的长度。即,各基准图案要素31RP是对主线Lm及辅助线La构成沿着主线方向延伸的边、而且副线Ls构成沿着与主线Lm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边的二维的栅格图案进行仿形的形状。二维的栅格图案具有作为单位栅格的正方形二维地连续的形状。
并且,在多个驱动电极31DP与多个传感电极33SP夹着透明电介质基板33立体地重叠时,第1主端点Pm1、第2主端点Pm2、副端点Ps、第1辅助端点Pa1及第2辅助端点Pa2位于栅格图案的栅格点。因此,驱动电极31DP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与传感电极33SP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具有相互交叉的点,而不具有构成正方栅格的相同边的线段。
如图20所示那样,传感电极33SP为多个传感电极线51的集合,多个传感电极线51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的间隔而排列,而且,多个传感电极线51分别沿着第1方向D1延伸。各传感电极线51由以第2方向D2为基准方向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构成,在传感电极线51中,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沿着第1方向D1排列。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在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立体地重叠的部分,形成有一边的长度为LPR的正方形二维地连续的栅格图案。在第1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立体地重叠的部分为单元21C。在第2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立体地重叠的部分为驱动连接部31DPb与传感连接部33SPb重叠的部分。
[第2变形例]
·而且,驱动面31S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辅助线La的构成、与传感面33S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辅助线La的构成也可以相互不同。即,驱动面31S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及传感面33S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分别具备上述主线Lm及副线Ls即可。在该情况下,驱动面31S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所包含的辅助线La的数量与传感面33S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所包含的辅助线La的数量也可以不同。此外,驱动面31S中的辅助线La相对于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位置,与传感面33S中的辅助线La相对于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位置也可以相互不同。
也就是说,也可以是,驱动电极线与传感电极线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具有用于形成栅格图案的互补关系,而且,在基准图案要素包含主线和副线的范围中具有相互不同的基准图案要素。
详细地说,如图21所示那样,基准图案要素31RP与基准图案要素33RP分别由1条主线Lm和1条副线Ls构成。此时,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形成了由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线41、以及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电极线51包围的区域、即电极线间隙V。电极线间隙V是由5个单位栅格构成的十字形状,是位于电极线间隙V的中央的1个单位栅格的第1方向D1的两侧及第2方向D2的两侧被其他单位栅格夹持的形状。
在位于电极线间隙V的中央的单位栅格的栅格点,具有一方的驱动电极线41的第1主端点Pm1、另一方的驱动电极线41的第2主端点Pm2、一方的传感电极线51的第1主端点Pm1、以及其他传感电极线51的第2主端点Pm2。并且,在由4个主端点包围的单位栅格中,作为能够配设驱动电极线41所包含的辅助线及传感电极线51所包含的辅助线的至少一方的区域,设定有4个辅助线区域K。
并且,在辅助线区域K中,以从上述4个主端点的至少1个延伸而填埋4个辅助线区域K的方式规定驱动面31S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辅助线La及传感面33S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辅助线La即可。
对4个辅助线区域K分别设定的辅助线的构成,可以在每个电极线间隙V为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对4个辅助线区域K分别设定的辅助线的构成在每个电极线间隙V不同的构成中,辅助线的构成在每个电极线间隙V不重复,因此这样的辅助线不包含于基准图案要素31RP、33RP。
[第3变形例]
·驱动检测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也可以与驱动连接部31DPb的驱动电极线相同,主要由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在该情况下,包含多条传感虚设线的传感虚设部33SD位于在传感面33S。传感虚设部33SD在传感面33S位于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33SP之间,并且位于从传感电极33SP远离的位置。传感虚设部33SD为第2虚设部的一例,传感虚设线为第2虚设线的一例。并且,位于驱动检测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与传感虚设线,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具有互补的关系,以便由它们形成栅格图案。
·传感检测部33SPa的传感电极线也可以与传感连接部33SPb的传感电极线相同,主要由基准图案要素33RP构成。在该情况下,包含多个驱动虚设线的驱动虚设部位于驱动面31S。驱动虚设部在驱动面31S位于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31DP之间,并且位于从驱动电极31DP远离的位置。驱动虚设部为第1虚设部的一例,驱动虚设线为第1虚设线的一例。并且,位于传感检测部33SPa的传感电极线与驱动虚设线,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具有互补的关系,以便由它们形成栅格图案。
例如,具有驱动虚设部及传感虚设部这两方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被如以下那样具体化。
如图22所示那样,驱动检测部31DPa具有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9条驱动电极线41,各驱动电极线41主要由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并沿着第2方向D2延伸。驱动连接部31DPb具有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3条驱动电极线41,各驱动电极线41也主要由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并沿着第2方向D2延伸。
构成驱动检测部31DPa的9条驱动电极线41中位于第1方向D1的中央的3条驱动电极线41,与构成驱动连接部31DPb的3条驱动电极线41分别连接。因此,在1个驱动电极31DP中,在第1方向D1的中央,配设有沿着第2方向D2连续地延伸的3条驱动电极线41。
驱动虚设部31DD位于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极31DP之间。驱动虚设部31DD位于在一方的驱动电极31DP中连续的2个驱动检测部31DPa与在另一方的驱动电极31DP中连续的2个驱动检测部31DPa之间。
驱动虚设部31DD例如包含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6条驱动虚设线42,各驱动虚设线42沿着第2方向D2延伸。各驱动虚设线42与驱动电极线41相同,包含具有以第1方向D1为基准而规定的图案形状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
在6条驱动虚设线42中,沿着第2方向D2的宽度,在位于第1方向D1的中央的2条驱动虚设线42中最大,随着分别接近驱动虚设部31DD的第1方向D1的两端而变小。在夹着位于第1方向D1的中央的2条驱动虚设线42而配设的2条驱动虚设线42、且是位于与第1方向D1的中央之间的距离相等的部位的2条驱动虚设线42中,沿着第2方向D2的长度相互相等。此外,在与位于第1方向D1的中央的2条驱动虚设线42不同的4条驱动虚设线42中,与位于中央的驱动虚设线42相比,沿着第2方向D2的长度在第2方向D2的两端变小相同长度。因此,在驱动虚设部31DD中,由各驱动虚设线42的端部构成的驱动虚设部31DD的外形形状为六边形形状。
1个驱动虚设部31DD所包含的驱动虚设线42中位于第1方向D1的中央的驱动虚设线42的一方,具有多个虚设内间隙42a,多个虚设内间隙42a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多个虚设内间隙42a沿着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而按照每个驱动虚设部31DD配设。
在第2方向D2上,驱动检测部31DPa的一部分与驱动虚设部31DD交替地连续排列。并且,在驱动面31S的一部分,在第2方向D2上,构成驱动虚设部31DD的驱动虚设线42与构成驱动检测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41交替地连续排列。在第2方向D2上交替地连续的多个驱动电极线41与多个驱动虚设线42构成1个驱动图案群43,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41与驱动虚设线42分别包含共通的1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一部分。
在驱动图案群43中,驱动间隙44位于在第2方向D2的驱动电极线41的端部与驱动虚设线42的端部之间,驱动间隙44将驱动电极线41与驱动虚设线42相互分离。由此,驱动虚设部31DD从驱动电极31DP远离。
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的形成材料,例如为上述金属中的铜。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分别具有相同的色相、例如黑色。
通过对用于形成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的金属薄膜进行黑化处理,由此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具有黑色。或者,通过对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进行黑化处理,由此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具有黑色。黑化处理例如是氧化处理或者对具有黑色的金属膜进行镀层的镀层处理等。
如图23所示那样,驱动检测部31DPa所具备的各驱动电极线41由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多个驱动电极线41沿着第1方向D1排列。
在驱动检测部31DPa中,与构成驱动连接部31DPb的驱动电极线41连接的驱动电极线41,与驱动电极31DP所具备的焊盘31P连接。另一方面,位于从构成驱动连接部31DPb的驱动电极线41远离的位置的驱动电极线41在仅包含由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的部分的情况下,不能够相对于驱动电极31DP所具备的焊盘31P进行电连接。因此,驱动检测部31DPa将具有与副线Ls相同的长度的驱动连接线Lcd作为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而包含,驱动连接线Lcd将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线41相互电连接。
驱动连接线Lcd从1条驱动电极线41所具有的1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2辅助端点Pa2起,延伸到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41中、1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所具有的主线Lm的主线方向的中点。
在1个驱动检测部31DPa中,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8条驱动连接线Lcd构成1个驱动连接线群,驱动连接线群沿着第2方向D2按照每个驱动检测部31DPa配设。
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可以通过对形成于驱动面31S的1个薄膜经由掩膜进行蚀刻来形成,也可以通过使用了掩膜的物理蒸镀法、例如真空蒸镀法、溅射法来形成。
参照图24对第3变形例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24中,为了便于对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的配置、以及构成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传感电极线的配置进行说明,将驱动电极线的线宽及传感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
如图24所示那样,传感检测部33SPa具有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排列的9条传感电极线51,各传感电极线51主要由基准图案要素33RP构成,并沿着第1方向D1延伸。传感连接部33SPb具有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排列的3条传感电极线51,各传感电极线51也主要由基准图案要素33RP构成,并沿着第1方向D1延伸。
构成传感检测部33SPa的9条传感电极线51中位于第2方向D2的中央的3条传感电极线51,与构成传感连接部33SPb的3条传感电极线51分别连接。因此,在1个传感电极33SP中,在第2方向D2的中央,配设有沿着第1方向D1连续地延伸的3条传感电极线51。
在传感检测部33SPa中,与构成传感连接部33SPb的传感电极线51连接的传感电极线51,与传感电极33SP所具备的焊盘33P连接。另一方面,位于从构成传感连接部33SPb的传感电极线51远离的位置的传感电极线51在仅包含由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构成的部分的情况下,不能够与传感电极33SP所具备的焊盘33P电连接。
因此,传感检测部33SPa包含具有与副线Ls相同的长度的传感连接线Lcs。传感连接线Lcs将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电极线51相互电连接。
传感连接线Lcs从1条传感电极线51所具有的1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第2辅助端点Pa2起,延伸到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1中、1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所具有的主线Lm的主线方向的中点。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传感连接线Lcs分别与位于驱动面31S的相互不同的虚设内间隙42a重叠。
在1个传感检测部33SPa中,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8条传感连接线Lcs构成1个传感连接线群,传感连接线群沿着第1方向D1按照每个传感检测部33Spa配设。
传感虚设部33SD位于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极33SP之间。传感虚设部33SD位于一方的传感电极33SP的2个传感检测部33SPa与另一方的传感电极33SP的2个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
传感虚设部33SD例如由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排列的6条传感虚设线52构成,各传感虚设线52沿着第1方向D1延伸。各传感虚设线52含有具有以第2方向D2为基准而规定的图案形状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
在6条传感虚设线52中,沿着第1方向D1的宽度,在位于第2方向D2的中央的2条传感虚设线52中最大,随着分别接近第2方向D2的两端而变小。在夹着位于第2方向D2的中央的2条传感虚设线52而设置的2条传感虚设线52、且是位于与第2方向D2的中央之间的距离相等的部位的2条传感虚设线52中,沿着第1方向D1的长度相互相等。此外,在与位于第2方向D2的中央的2条传感虚设线52不同的4条传感虚设线52中,与位于中央的传感虚设线52相比,沿着第1方向D1的长度在第1方向D1的两端变小相同长度。因此,在传感虚设部33SD中,由各传感虚设线52的端部构成的传感虚设部33SD的外形形状为六边形形状。
1个传感虚设部33SD所包含的传感虚设线52中位于第2方向D2的中央的传感虚设线52的一方,具有多个虚设内间隙52a,多个虚设内间隙52a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排列。多个虚设内间隙52a沿着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按照每个传感虚设部33SD配设。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传感面33S中的虚设内间隙52a分别与相互不同的驱动连接线Lcd重叠。
在第1方向D1上,传感虚设部33SD与传感检测部33SPa的一部分交替地连续排列。并且,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的一部分,在第1方向D1上,构成传感虚设部33SD的传感虚设线52与构成传感检测部33SPa的传感电极线51交替地连续排列。在第1方向D1上交替地连续的传感电极线51与传感虚设线52构成1个传感图案群53,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1与传感虚设线52,分别包含共通的1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一部分。
在传感图案群53中,传感间隙54位于第1方向D1的传感电极线51的端部与传感虚设线52的端部之间。传感间隙54使传感电极线51与传感虚设线52相互分离。由此,传感虚设部33SD从传感电极33SP远离。
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多个传感间隙54中的一部分与驱动间隙44立体地重叠。
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的形成材料,例如为上述金属中的铜。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分别具有相同的色相、例如黑色。
通过对用于形成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的金属薄膜进行黑化处理,由此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具有黑色。或者,通过对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进行黑化处理,由此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具有黑色。黑化处理例如是氧化处理或者对具有黑色的金属膜进行镀层的镀层处理等。
对于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的黑化处理、与对于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的黑化处理,通常在相互不同的定时进行。因此,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所具有的黑色的明亮度及彩度的至少一方,与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所具有的黑色的明亮度及彩度的至少一方相互不同的情况较多。
此外,在对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进行视觉辨认时,经由透明电介质基板33而视觉辨认出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因此,驱动电极线41及驱动虚设线42所具有的颜色与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所具有的颜色被视觉辨认为相互不同颜色的情况也较多。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检测部31DPa与位于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电极33SP之间的传感虚设部33SD立体地重叠。
因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检测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41与传感虚设部33SD的传感虚设线52,形成由基准图案要素31RP、33RP构成的正方栅格。即,驱动检测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41与传感虚设部33SD的传感虚设线52在共通的1个栅格图案的驱动部分21D中构成相互交叉的不同的线段。
另一方面,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传感检测部33SPa与位于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31DP之间的驱动虚设部31DD立体地重叠。
因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传感检测部33SPa的传感电极线51与驱动虚设部31DD的驱动虚设线42形成由基准图案要素31RP,33RP构成的正方栅格。即,传感检测部33SPa的传感电极线51与驱动虚设部31DD的驱动虚设线42在之前的栅格图案的传感部分21S构成相互交叉的不同的线段。
此外,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连接部31DPb与传感连接部33SPb立体地重叠。因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连接部31DPb的驱动电极线41与传感连接部33SPb的传感电极线51形成由基准图案要素31RP、33RP构成的正方栅格。即,驱动连接部31DPb的驱动电极线41与传感连接部33SPb的传感电极线51在之前的栅格图案的与驱动部分21D及传感部分21S不同的部分构成相互交叉的不同的线段。
由此,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在栅格图案的一部分,构成单位栅格的4条线段中的2条线段为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2条线段为传感虚设线52的一部分。此外,在栅格图案的一部分,构成单位栅格的4条线段中,2条线段为传感电极线51的一部分,2条线段为驱动虚设线42的一部分。结果,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驱动检测部31DPa的构造与传感检测部33SPa的构造难以被独立地识别。
在上述第3变形例中,多个驱动虚设线42分别可以由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也可以不由基准图案要素31RP构成。此外,多个传感虚设线52分别也可以由基准图案要素33RP构成,也可以不由基准图案要素33RP构成。也就是说,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位于驱动检测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与传感虚设线具有通过它们形成栅格图案的互补关系即可。此外,位于传感检测部33SPa的传感电极线与驱动虚设线具有形成栅格图案的互补关系即可。
此外,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构成栅格图案的单位栅格的4条线段中,2条线段为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而且,2条线段为传感虚设线52的一部分。并且,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构成栅格图案的单位栅格的4条线段中,2条线段为传感电极线51的一部分,而且,2条线段为驱动虚设线42的一部分。
并不局限于此,在栅格图案中也可以包含4条线段中的3条线段为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而且1条线段为传感虚设线52的一部分的单位栅格。此外,在栅格图案中也可以包含1条线段为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而且3条线段为传感虚设线52的一部分的单位栅格。
此外,在栅格图案中也可以包含4条线段中的3条线段为传感电极线51的一部分、而且1条线段为驱动虚设线42的一部分的单位栅格。此外,在栅格图案中也可以包含1条线段为传感电极线51的一部分、而且3条线段为驱动虚设线42的一部分的单位栅格。
在这样的构成中,只要单位栅格包含驱动电极线41的一部分及传感虚设线52的一部分,此外,单位栅格包含传感电极线51的一部分及驱动虚设线42的一部分,就能够得到上述的优点。
·在第3变形例中,驱动电极线41、驱动虚设线42、传感电极线51及传感虚设线52分别也可以不具有黑色。例如,驱动电极线41、驱动虚设线42、传感电极线51、以及传感虚设线52分别也可以构成为,具有金属光泽或者具有透光性。在该情况下,具有透光性的电极线的形成材料使用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膜、以及氧化铟锡、氧化铟镓锌等含有铟、锡、镓及锌等金属氧化物的复合氧化物膜。具有金属光泽的电极线,除了上述金属膜以外,还能够使用银纳米线、导电性高分子膜。此外,具有黑色的电极线,不限定于实施了黑化处理的金属线,还能够使用石墨薄膜等导电膜。
在这样的构成中,透明电介质基板33位于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之间,因此驱动电极31DP所具有的颜色与传感电极33SP所具有的颜色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观察较大程度不同。由此,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得到符合第3变形例的优点。
·此外,在第3变形例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极31DP及驱动虚设部31DD具有相同的颜色属性,传感电极33SP及传感虚设部33SD具有与驱动电极31DP不同的颜色属性。颜色属性包括色相、明亮度及彩度这3个特性。因此,在驱动电极31DP及驱动虚设部31DD之间3个颜色特性全部相同,而在传感电极33SP及传感虚设部33SD与驱动电极31DP之间3个颜色特性中的至少1个不同。在这样的构成中,也能够得到符合第3变形例的优点。
·此外,在第3变形例中,驱动电极31DP、驱动虚设部31DD、传感电极33SP及传感虚设部33SD也可以分别具有相互相同的颜色属性。在这样的构成中,在驱动电极31DP及驱动虚设部31DD与传感电极33SP及传感虚设部33SD之间也夹有透明电介质基板33。因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电极31DP及驱动虚设部31DD的颜色与传感电极33SP及传感虚设部33SD的颜色相互较大程度不同。因此,能够得到符合第3变形例的优点。
·此外,在第3变形例中,驱动连接线Lcd也可以不构成为在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线41中从一方的驱动电极线4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2辅助端点Pa2、朝向另一方的驱动电极线41所具有的主线Lm的主线方向的中央延伸。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线41中,从一方的驱动电极线4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2辅助端点Pa2朝向另一方的驱动电极线41所具有的第1主端点Pm1沿着主线的延伸方向即主线方向而延伸。也就是说,驱动连接线Lcd只要是沿着主线方向或者与主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线、且是具有单位长度LRP的直线即可,而且,在1个驱动检测部31DPa将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电极线41连接即可。
·此外,在第3变形例中,传感连接线Lcs也可以不构成为在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电极线51中从一方的传感电极线5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第2辅助端点Pa2朝向另一方的传感电极线51所具有的主线Lm的主线方向的中央延伸。也就是说,传感连接线Lcs只要是沿着主线方向或者与主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延伸的直线、且是具有单位长度LRP的直线即可,而且,在1个传感检测部33SPa将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电极线51连接即可。
·第3变形例及符合该第3变形例的构成的各个也能够分别与第1变形例的构成及第2变形例的构成组合而实施。
[第4变形例]
·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在相互相邻的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也可以形成有间隙即检测部间隙。在该情况下,在与透明电介质基体对置的俯视中,在栅格图案中位于检测部间隙的部分,可以由驱动虚设部担任、也可以由传感虚设部担任,也可以由驱动虚设部和传感虚设部互补地担任。
例如,在栅格图案中位于检测部间隙的部分由驱动虚设部和传感虚设部互补地担任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如以下那样被具体化。
如图25所示那样,1个驱动电极31DP由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驱动检测部31DPa、以及将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检测部31DPa之间连接的驱动连接部31DPb构成。多个驱动电极31DP沿着第1方向D1排列。
在第1方向D1上,检测部间隙45位于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检测部31DPa之间。检测部间隙45沿着驱动检测部31DPa的第1方向D1的外缘延伸。驱动虚设部31DD的一部分、且是多个驱动虚设线42位于检测部间隙45的各个中。
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虚设部31DD中的除了检测部间隙45的部分,与传感检测部33SPa相面对。因此,检测部间隙45是在第1方向D1上形成在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的间隙。
位于检测部间隙45的驱动虚设线42分别例如通过位于驱动电极线41与驱动虚设线42之间的电极线间隙46而从驱动电极线41远离。而且,位于检测部间隙45的驱动虚设线42,通过位于驱动虚设部31DD的内部的虚设线间隙47而从驱动虚设线42的一部分远离。也可以省略虚设线间隙47。
参照图26对第4变形例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26中,为了便于对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的配置及构成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传感电极线的配置进行说明,将驱动电极线的线宽与传感电极线的线宽夸张地表示。
如图26所示那样,1个传感电极33SP由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多个传感检测部33SPa、以及将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进行连接的传感连接部33SPb构成。多个传感电极33SP沿着第2方向D2排列。
在第2方向D2上,检测部间隙55位于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检测部间隙55沿着传感检测部33SPa的第2方向D2的外缘延伸。传感虚设部33SD的一部分、且是多个传感虚设线52位于检测部间隙55的各个中。
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传感虚设部33SD中的除了检测部间隙55的部分,与驱动检测部31DPa相面对。因此,检测部间隙55是在第2方向D2上形成在传感检测部33SPa与驱动检测部31DPa之间的间隙。
位于检测部间隙55的传感虚设线52分别例如通过位于传感电极线51与传感虚设线52之间的电极线间隙56而与传感电极线51远离。而且,位于检测部间隙55的传感虚设线52通过位于传感虚设部33SD的内部的虚设线间隙57而与传感虚设线52的一部分远离。也可以省略虚设线间隙57。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虚设部33SD中的除了检测部间隙55的部分相面对,传感检测部33SPa与驱动虚设部31DD中的除了检测部间隙45的部分相面对。
因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形成有驱动面31S的检测部间隙45及传感面33S的检测部间隙55。由此,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相互相邻的驱动检测部31DPa及传感检测部33SPa在第1方向D1上相互分离2个检测部间隙45、55的量,并且在第2方向D2上相互分离2个检测部间隙45、55的量。
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驱动面31S,在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形成有检测部间隙45,在传感面33S,在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形成有检测部间隙55。
因此,在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形成的电场,容易受到来自透明电介质基板33外侧的影响。由此,对手指相对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精度提高。
并且,驱动虚设部31DD的一部分位于驱动面31S的检测部间隙45,而且,传感虚设部33SD位于传感面33S的检测部间隙55。因此,即使是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形成有检测部间隙的构成,也能够抑制驱动电极31DP和传感电极33SP被视觉辨认为不同的构造体。
此外,在驱动面31S,在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形成有检测部间隙45,在传感面33S,在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形成有检测部间隙55。
因此,与驱动检测部31DPa的一部分位于检测部间隙45、而且传感检测部33SPa的一部分位于检测部间隙55的构成相比,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的大小改变。由此,能够与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所连接的控制部36的规格相匹配地改变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
并且,仅通过在驱动面31S设定电极线间隙46的位置、并且在传感面33S设定电极线间隙56的位置,就能够改变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之间的静电容。因此,无需进行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所具备的驱动电极31DP的设计的大幅度的变更、传感电极33SP的设计的大幅度的变更,就能够改变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之间的静电容。
·在第4变形例的驱动面31S,驱动虚设部31DD的一部分位于检测部间隙45的全部,但并不局限于这样的构成,也可以构成为驱动虚设部31DD的一部分位于检测部间隙45的至少1个。即使是这样的构成,只要是在检测部间隙也形成有栅格图案的构成,就能够得到符合第4变形例的优点。
·在第4变形例的传感面33S,传感虚设部33SD的一部分位于检测部间隙55的全部,但并不局限于这样的构成,也可以构成为传感虚设部33SD的一部分位于检测部间隙55的至少1个。即使是这样的构成,只要是在检测部间隙也形成有栅格图案的构成,就能够得到符合第4变形例的优点。
·在第4变形例的驱动面31S,电极线间隙46的位置例如根据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的大小来设定即可。在第2方向D2上,电极线间隙46与最接近于电极线间隙46的虚设线间隙47之间的距离越大,则驱动检测部31DPa的面积越变小。因此,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变小。
·在第4变形例的传感面33S,电极线间隙56的位置例如根据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的大小来设定即可。在第1方向D1上,电极线间隙56与最接近于电极线间隙56的虚设线间隙57之间的距离越大,则传感检测部33SPa的面积越变小。因此,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的静电容变小。
·也可以构成为,仅在位于第4变形例的驱动面31S的多个驱动检测部31DPa中的一部分驱动检测部31DPa的外缘,配设检测部间隙45。即使是这样的构成,在与检测部间隙45相互相邻的驱动检测部31DPa中,也能够得到符合第4变形例的优点。
·也可以构成为,仅在位于第4变形例的传感面33S的多个传感检测部33SPa中的一部分传感检测部33SPa的外缘,配设检测部间隙55。即使是这样的构成,在与检测部间隙55相互相邻的传感检测部33SPa中,也能够得到符合第4变形例的优点。
·也可以构成为,在第4变形例的驱动面31S配设检测部间隙45,而在传感面33S不配设检测部间隙55。即使是这样的构成,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检测部间隙45位于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因此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得到符合第4变形例的优点。
·也可以构成为,在第4变形例的传感面33S配设检测部间隙55,而在驱动面31S不配设检测部间隙45。即使是这样的构成,由于检测部间隙55位于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因此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得到符合第4变形例的优点。
·第4变形例的构成及符合该第4变形例的构成也分别能够与第1变形例的构成、第2变形例的构成及第3变形例的构成分别组合而实施。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驱动电极31DP具有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带状形状,传感电极33SP具有第2实施方式所示的传感检测部33SPa及传感连接部33SPb。在该情况下,触摸传感器用电极也可以构成为仅具有上述传感虚设部33SD,并且也可以构成为,以填埋具有带状形状的驱动电极31DP之间方式另外设置有驱动虚设部31DP。
[第5变形例]
·构成栅格图案的多个线段分别相对于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具有的倾斜也可以是如以下那样设定的角度之一。
由在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极31DP之间穿过的直线即驱动直线和在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极33SP之间穿过的直线即传感直线包围的具有矩形形状的区域被设定为单位区域。在第1实施方式中,单元21C相当于单位区域。此外,在这样的单位区域中,驱动电极线31L所包含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中的位于第2方向D2的一端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被设定为第1起点图案要素。此外,传感电极线33L所包含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中的位于第1方向D1的一端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被设定为第2起点图案要素。
并且,栅格图案的倾斜被设定为满足以下的条件。即,第1起点图案要素按照每个单位区域沿着第2方向D2连续地配置,而且,第2起点图案要素按照每个单位区域沿着第1方向D1连续地配置。而且,与1个第1起点图案要素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朝向在第2方向D2上相邻的单位区域中的其他第1起点图案要素延伸。此外,与1个第2起点图案要素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朝向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单位区域中的其他第2起点图案要素延伸。
例如,具有这样的栅格图案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被如以下那样具体化。
如图27所示那样,驱动检测部31DPa例如具有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5条驱动电极线61,各驱动电极线61沿着第2方向D2延伸。驱动连接部31DPb例如具有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3条驱动电极线61,各驱动电极线61沿着第2方向D2延伸。
构成驱动检测部31DPa的5条驱动电极线61中的在第1方向D1上连续的3条驱动电极线61,与构成驱动连接部31DPb的3条驱动电极线61分别连接。
在驱动检测部31DPa中,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5条驱动电极线61分别通过沿着主线方向延伸的驱动连接线Lcd而与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61连接。
驱动连接线Lcd例如从一方的驱动电极线6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第2辅助端点Pa2起,朝向其他驱动电极线6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副端点Ps延伸。在1个驱动检测部31DPa中,4条驱动连接线Lcd构成驱动连接线群,驱动连接线群按照每个驱动检测部31DPa沿着第2方向D2连续。
驱动虚设部31DD位于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驱动电极31DP之间。驱动虚设部31DD位于在一方的驱动电极31DP中连续的2个驱动检测部31DPa与在另一方的驱动电极31DP中连续的2个驱动检测部31DPa之间。
驱动虚设部31DD例如由沿着第1方向D1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2条驱动虚设线62构成,各驱动虚设线62沿着第2方向D2延伸。各驱动虚设线62包含以第1方向D1为基准方向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
在第2方向D2上,驱动虚设部31DD与驱动检测部31DPa的一部分交替地连续排列。并且,在驱动面31S的一部分,在第2方向D2上,构成驱动虚设部31DD的驱动虚设线62与构成驱动检测部31DPa的驱动电极线61交替地连续排列。在第2方向D2上交替地连续的驱动电极线61与驱动虚设线62构成1个驱动图案群63,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61与驱动虚设线62包含共通的1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一部分。
在驱动图案群63中,驱动间隙64位于第2方向D2上的驱动电极线61的端部与驱动虚设线62的端部之间。驱动间隙64使驱动电极线61与驱动虚设线62相互分离。由此,驱动虚设部31DD与驱动电极31DP分离。
在图27中,从各驱动电极31DP的第1方向D1的中央穿过且沿着第2方向D2延伸的直线,为驱动直线DL。驱动直线DL中的由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条驱动直线DL夹着的区域,为驱动电极线区域。与此相对,从各传感电极33SP的第2方向D2的中央穿过且沿着第1方向D1延伸的直线,为传感直线SL。传感直线SL中的由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条传感直线SL夹着的区域,为传感电极线区域。
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1个驱动电极线区域与1个传感电极线区域立体地重叠的区域,为单位区域21U。单位区域21U分别沿着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连续。
如图28所示那样,在各单位区域21U中被分配有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2条驱动电极线61以及3条驱动图案群63,分别位于第1方向D1的两端的驱动电极线61夹着3条驱动图案群63。2条驱动电极线61与3条驱动图案群63在第1方向D1上相互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
在各单位区域21U中,2条驱动电极线61与3条驱动图案群63构成1个驱动布线群,驱动布线群在第2方向D2上按照每个单位区域21U连续地配设。
在构成驱动布线群的各驱动电极线61中,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5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被分配给1个单位区域21U。在构成驱动布线群的各驱动图案群63中,也与驱动电极线61同样,将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5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分配给1个单位区域21U。并且,在2条驱动电极线61及3条驱动图案群63各自中,位于第2方向D2的一端的基准图案要素31RP为起点图案要素31RPs。驱动面31S的单位区域21U中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为第1起点图案要素的一例。
在单位区域21U中,在第1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2个起点图案要素31RPs之间的距离为线间宽度GL,例如,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的副端点Ps之间的距离、且是沿着第1方向D1的距离为线间宽度GL。
在此,在驱动电极线61及驱动图案群63各自中,在基准图案要素31RP中,1个主线Lm及1个副线Ls为1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此外,在基准图案要素31RP中,在主线Lm与副线Ls之间或主线Lm的中途具有间隙的图案也视为基准图案要素31RP。
在驱动布线群中,驱动布线群所包含的驱动电极线61及驱动图案群63分别为,从位于第2方向D2的一端的驱动电极线61起依次为第A布线31A、第B布线31B、第C布线31C、第D布线31D及第E布线31E。
在1个单位区域21U中,第A布线31A至第E布线31E各自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的位置被规定,5个起点图案要素31RPs构成1个起点图案要素群。起点图案要素群沿着第2方向D2按照每个单位区域21U连续,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对于单位区域21U的位置在多个单位区域21U中相互相同。因此,在第2方向D2上连续的多个单位区域21U中,多个起点图案要素31RPs沿着第2方向D2排列。
与第B布线31B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被配置为,朝向在第2方向D2上相邻的单位区域21U中的第A布线31A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延伸。此外,与第C布线31C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被配置为,朝向在第2方向D2上相邻的单位区域21U中的第B布线31B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延伸。
即,与1个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朝向第1方向D1上的位置相差了线间宽度GL的1倍的其他起点图案要素31RPs延伸。因此,在单位区域21U中,构成驱动布线群的布线分别从起点图案要素31RPs朝向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单位区域21U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倾斜地延伸线间宽度GL的1倍的量。
构成驱动布线群的驱动电极线61及驱动图案群63分别从各起点图案要素31RPs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因此,2条驱动电极线61之间的距离及驱动电极线61与驱动图案群63之间的距离,被保持为线间宽度GL。
如图29所示那样,1个传感电极33SP具备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多个传感检测部33SPa、以及将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连接的传感连接部33SPb。多个传感电极33SP沿着第2方向D2排列。
在传感电极33SP中,传感检测部33SPa的各个及传感连接部33SPb的各个由多个传感电极线71构成。换言之,各传感电极33SP为传感电极线71的集合。各传感电极线71例如包含以第2方向D2为基准方向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
传感检测部33SPa例如具有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5条传感电极线71,各传感电极线71沿着第1方向D1延伸。传感连接部33SPb例如具有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3条传感电极线71,各传感电极线71沿着第1方向D1延伸。
构成传感检测部33SPa的5条传感电极线71中的在第2方向D2上连续的3条传感电极线71,与构成传感连接部33SPb的3条传感电极线71分别连接。
在传感检测部33SPa中,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5条传感电极线71分别通过沿着与主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传感连接线Lcs而与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71连接。
传感连接线Lcs的一部分例如从一方的传感电极线7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第2主端点Pm2起,朝向在第2方向D2上相邻的传感电极线7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第1辅助端点Pa1延伸。
传感连接线Lcs的剩余部分例如从一方的传感电极线7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第2辅助端点Pa2起,朝向在第2方向D2上相邻的传感电极线71所具有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第1主端点Pm1延伸。
在1个传感检测部33SPa中,4条传感连接线Lcs构成传感连接线群,传感连接线群按照每个传感检测部33SPa沿着第1方向D1连续。
传感虚设部33SD位于在第2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2个传感电极33SP之间。传感虚设部33SD位于在一方的传感电极33SP中连续的2个传感检测部33SPa与在另一方的传感电极33SP中连续的2个传感检测部33SPa之间。
传感虚设部33SD例如由沿着第2方向D2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的2条传感虚设线72构成,各传感虚设线72沿着第1方向D1延伸。各传感虚设线72包含以第2方向D2为基准方向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
在第1方向D1上,构成传感虚设部33SD的传感虚设线72由2条传感电极线71夹着。在第1方向D1上,在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71的端部与传感虚设线72的端部之间,配设有传感间隙73。1条传感虚设线72通过在第2方向上连续的2个传感间隙73而与传感电极线71分离。由此,传感虚设部33SD从传感电极33SP分离。
在传感面33S,各单位区域21U中被分配有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2条传感电极线71及3条传感图案群74。3条传感图案群74包含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传感电极线71的一部分、以及传感虚设线72的一部分。在各单位区域21U中,分别位于第2方向D2的两端的的传感电极线71夹着3条传感图案群74。2条传感电极线71与3条传感图案群74在第2方向D2上相互隔着相等间隔地排列,2条传感电极线71之间的间隔或者传感电极线71与传感图案群74之间的间隔为线间宽度GL。
在各单位区域21U中,2条传感电极线71与3条传感图案群74构成1个传感布线群,传感布线群在第1方向D1上按照每个单位区域21U连续地配设。
在1个单位区域21U中,与驱动面31S的单位区域21U同样,在各布线所包含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中,位于第1方向D1的一端的基准图案要素33RP为起点图案要素33RPs。并且,与1个起点图案要素33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朝向在第2方向D2上的位置相差了线间宽度GL的1倍的起点图案要素33RPs延伸。传感面33S的单位区域21U中的起点图案要素33RPs为第2起点图案要素的一例。
如图30所示那样,在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驱动检测部31DPa与传感虚设部33SD重叠,传感检测部33SPa与驱动虚设部31DD重叠,而且,驱动连接部31DPb与传感连接部33SPb重叠。由此,形成具有正方形形状的单位栅格连续的1个栅格图案。
并且,在驱动面31S的单位区域21U的各个中,与1个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朝向第1方向D1上的位置相差了线间宽度GL的1倍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延伸。此外,在传感面33S的单位区域21U的各个中,与1个起点图案要素33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朝向第2方向D2上的位置相差了线间宽度GL的1倍的起点图案要素33RPs延伸。
在驱动面31S对起点图案要素31RPs的位置进行规定的线间宽度GL,也是对主线Lm的延伸方向与第1方向D1所成的角度进行规定的参数。此外,在传感面33S对起点图案要素33RPs的位置进行规定的线间宽度GL,也是对主线Lm的延伸方向与第2方向D2所成的角度进行规定的参数。因此,以使主线Lm的延伸方向与其基准方向所成的角度为58°以上68°以下的范围的方式设定上述线间宽度GL。
由这样的构成形成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能够通过以下那样的设计来形成。即,在构成驱动布线群的布线中,1个单位区域21U中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在第1方向D1上位置被设定。此外,与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的延伸方向,被设定为朝向在第1方向D1上错开线间宽度GL的n倍(n为1以上的整数)的其他起点图案要素31RPs的方向。并且,这样的条件下的上述n倍被设定为使得主线Lm的延伸方向与其基准方向所成的角度为58°以上68°以下的范围。
此外,在构成传感布线群的布线中,1个单位区域21U中的起点图案要素33RPs在第2方向D2上的位置被设定。并且,与1个单位区域21U中的起点图案要素33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延伸方向,被设定为朝向在第2方向D2上错开线间宽度GL的n倍(n为1以上的整数)的其他起点图案要素33RPs的方向。并且,这样的条件下的上述n倍被设定为使得主线Lm的延伸方向与其基准方向所成的角度为58°以上68°以下的范围。
并且,在第2方向D2上连续的多个驱动布线群、以及在第1方向D1上连续的多个传感布线群分别被连接为在与传感面33S对置的俯视中形成栅格图案。
如果为这样的构成,则变更主线Lm的延伸方向与其基准方向所成的角度时,不需要大幅度变更驱动面31S上的驱动电极31DP及驱动虚设部31DD的设计、以及传感面33S上的传感电极33SP及传感虚设部33SD的设计。
·在第5变形例中也可以为,在驱动面31S的1个单位区域21U中,与第C布线31C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朝向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单位区域21U中的第A布线31A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延伸。或者,与第D布线31D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朝向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单位区域21U中的第A布线31A的起点图案要素31RPs延伸。
也就是说,与1个起点图案要素31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1RP被配置为朝向第2方向D2上的位置相差了线间宽度GL的整数倍的起点图案要素延伸即可。在传感面33S的单位区域21U中,与各布线的起点图案要素33RPs相连的多个基准图案要素33RP的延伸方向根据驱动面31S的单位区域21U来规定即可。
·第5变形例的构成及符合该第5变形例的构成也分别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第1变形例的构成、第2变形例的构成、第3变形例及第4变形例的构成分别组合而实施。
符号的说明
10…显示面板,10S…显示面,11…下侧偏光板,12…薄膜晶体管基板,13…TFT层,14…液晶层,15…滤色器层,15a…黑矩阵,15B…蓝着色层,15G…绿着色层,15P…像素,15R…红着色层,16…滤色器基板,17…上侧偏光板,20…触摸面板,20S…操作面,21…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C…单元,22…覆盖层,23…透明粘合层,31…透明基板,31DP、31DP1、31DPn…驱动电极,31DPa…驱动检测部,31DPb…驱动连接部,31DPc…驱动间隙,31L…驱动电极线,31RP、33RP…基准图案要素,31S…驱动面,32…透明粘合层,33…透明电介质基板,33L…传感电极线,33S…传感面,33SP、33SP1、33SPn…传感电极,33SPa…传感检测部,33SPb…传感连接部,33SPc…传感间隙,34…选择电路,35…检测电路,35a…信号取得部,35b…信号处理部,36…控制部,La…辅助线,Lm…主线,Ls…副线,Lcd、Lcd1、Lcd2…驱动连接线,Lcs…传感连接线,Ls1…交叉副线,Pa1…第1辅助端点,Pa2…第2辅助端点,Pm1…第1主端点,Pm2…第2主端点,Pm3…中点,Ps…副端点,SD…驱动电极线区域,SS…传感电极线区域。

Claims (19)

1.一种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具备:
多个第1电极,沿着第1方向排列,且多个上述第1电极分别沿着与上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
多个第2电极,沿着上述第2方向排列,且多个上述第2电极分别沿着上述第1方向延伸;以及
透明电介质基板,被多个上述第1电极所排列的第1面与多个上述第2电极所排列的第2面夹持,
上述第1电极及上述第2电极包含多个基准图案要素,该基准图案要素具有以在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中独立地规定的方向即基准方向为基准来规定的图案形状,
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包含1条主线及1条副线,
上述主线在与上述基准方向形成58°以上68°以下的角度的方向即主线方向上,从第1主端点起至第2主端点为止直线状地延伸,
上述副线在与上述主线正交的方向上从上述第2主端点起至副端点为止直线状地延伸,并具有上述主线的一半长度,上述副端点是相对于上述副线位于上述主线方向上的其他上述基准图案要素的上述第1主端点,
上述第1电极的上述基准方向为上述第1方向,
上述第2电极的上述基准方向为上述第2方向,
多个上述第1电极与多个上述第2电极的组合在与上述透明电介质基板对置的俯视中构成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的1个栅格图案,上述栅格图案的单位栅格为1个边具有与上述副线相同的长度的正方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包含2条辅助线,
2条上述辅助线分别沿着上述副线的延伸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并具有与上述副线相同的长度,
2条上述辅助线的一方从上述第2主端点起延伸,
2条上述辅助线的另一方从上述副端点起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包含2条辅助线,
2条上述辅助线分别沿着上述主线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并具有与上述副线相同的长度,
2条上述辅助线的一方从上述第1主端点起延伸,
2条上述辅助线的另一方从上述第2主端点起延伸。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各个上述第1电极具备沿着上述第1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电极线,多个上述第1电极线分别包含沿着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
各个上述第2电极具备沿着上述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第2电极线,多个上述第2电极线分别包含沿着与上述第2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
在上述俯视中,上述第1电极与上述第2电极分别交叉,
上述第1电极在与上述第2电极交叉的每个部分,还具有将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上述第1电极线彼此连接的至少1条第1连接线,
上述第2电极在与上述第1电极交叉的每个部分,还具有将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上述第2电极线彼此连接的至少1条第2连接线。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还具备:
第1虚设部,在上述第1面上位于相互相邻的上述第1电极之间,并且与上述第1电极电绝缘,
各个上述第1电极具备沿着上述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宽幅部、以及将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个上述第1宽幅部之间连接的第1窄幅部,各个上述第1宽幅部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并且各个上述第1窄幅部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
上述第1虚设部具有与上述第2电极相面对的部分,在上述俯视中构成上述栅格图案的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上述第1虚设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基准图案要素的一部分在1个上述单位栅格中构成不同的边。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还具备:
第1虚设部,在上述第1面上位于相互相邻的上述第1电极之间,并且与上述第1电极电绝缘;以及
第2虚设部,在上述第2面上位于相互相邻的上述第2电极之间,并且与上述第2电极电绝缘,
各个上述第1电极具备沿着上述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宽幅部、以及将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个上述第1宽幅部之间连接的第1窄幅部,各个上述第1宽幅部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并且各个上述第1窄幅部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
各个上述第2电极具备沿着上述第1方向排列的多个第2宽幅部、以及将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个上述第2宽幅部之间连接的第2窄幅部,各个上述第2宽幅部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并且各个上述第2窄幅部包含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
上述第1宽幅部位于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上述第2电极之间,且位于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个上述第2宽幅部之间,
上述第2宽幅部位于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上述第1电极之间,且位于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个上述第1宽幅部之间,
在上述俯视中,上述第1虚设部及上述第2虚设部构成上述栅格图案的一部分,上述第1窄幅部与上述第2窄幅部相面对,上述第1宽幅部与上述第2虚设部相面对,上述第2宽幅部与上述第1虚设部相面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上述第1虚设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基准图案要素的一部分在1个上述单位栅格中构成不同的边,
上述第2虚设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基准图案要素的一部分在1个上述单位栅格中构成不同的边。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在上述俯视中,包括上述第1电极和第1虚设部的组与上述第2电极相比,具有相互相同的色相,且明亮度及彩度的至少1个不同。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在上述俯视中,包括上述第1电极和第1虚设部的组与上述第2电极相比,具有相互相同的色相,且明亮度及彩度的至少1个不同。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在上述俯视中,包括上述第1电极和第1虚设部的组与上述第2电极相比,具有相互相同的色相,且明亮度及彩度的至少1个不同。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在上述俯视中,包括上述第1电极和第1虚设部的组与上述第2电极相比,具有相互相同的色相,且明亮度及彩度的至少1个不同。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在上述俯视中,包括上述第1电极和第1虚设部的组与上述第2电极相比,具有相互不同的颜色属性。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在上述俯视中,包括上述第1电极和第1虚设部的组与上述第2电极相比,具有相互不同的颜色属性。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在上述俯视中,包括上述第1电极和第1虚设部的组与上述第2电极相比,具有相互不同的颜色属性。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在上述俯视中,包括上述第1电极和第1虚设部的组与上述第2电极相比,具有相互不同的颜色属性。
1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其中,
从上述第1电极各自的上述第1方向的中央穿过的直线为第1直线,
从上述第2电极各自的上述第2方向的中央穿过的直线为第2直线,
由相互相邻的2条上述第1直线及相互相邻的2条上述第2直线包围的具有矩形形状的区域为1个单位区域,
在上述单位区域中,各个上述第1电极所包含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之中位于上述第1方向的一端的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为第1起点图案要素,各个上述第2电极所包含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之中位于上述第2方向的一端的上述基准图案要素为第2起点图案要素,
上述第1起点图案要素按照每个上述单位区域而沿着上述第1方向连续多个,
上述第2起点图案要素按照每个上述单位区域而沿着上述第2方向连续多个,
与1个上述第1起点图案要素相连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朝向在上述第2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单位区域中的其他上述第1起点图案要素延伸,
与1个上述第2起点图案要素相连的多个上述基准图案要素,朝向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单位区域的其他上述第2起点图案要素延伸。
18.一种触摸面板,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
覆盖层,覆盖上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以及
外围电路,对上述第1电极与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静电容进行测定。
19.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具备:
显示面板,具有沿着上述第1方向和上述第2方向排列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使用上述像素来显示信息;
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摸面板;以及
驱动电路,对上述触摸面板进行驱动,
上述触摸面板构成为使上述显示面板所显示的上述信息透过。
CN201480078010.5A 2014-04-15 2014-12-17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2332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3433 2014-04-15
JP2014083433 2014-04-15
JP2014-114460 2014-06-02
JP2014114460 2014-06-02
PCT/JP2014/083435 WO2015159460A1 (ja) 2014-04-15 2014-12-17 タッチセンサ用電極、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3230A CN106233230A (zh) 2016-12-14
CN106233230B true CN106233230B (zh) 2019-07-16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5453B (zh)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393196B (zh)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TWI655563B (zh) Touch sensor electrod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152181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I550453B (zh) Touch sensor electrodes, touch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JP7046566B2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CN106249972B (zh) 触摸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仪器
WO2013035370A1 (en)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panel,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system including same, and information input-output device
CN105278783A (zh) 显示装置
CN106371656A (zh) 显示装置
CN105094478B (zh) 显示装置
TW201241689A (en) Sensing structure of touch panel
KR101737699B1 (ko) 입력 장치
JP6391978B2 (ja) タッチセンサ用電極、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7227984A (ja) タッチセンサ用電極、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6233230B (zh)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984054A (zh) 导电性膜、接触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596789B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JP2016206754A (ja) タッチセンサ用電極、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50026576A (ko) 터치 감지 전극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2016139358A (ja) 入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7

Address after: Shiga, Japan

Applicant after: VTS- touch sens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