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7380B - 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27380B
CN106227380B CN201610570461.1A CN201610570461A CN106227380B CN 106227380 B CN106227380 B CN 106227380B CN 201610570461 A CN201610570461 A CN 201610570461A CN 106227380 B CN106227380 B CN 106227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ubstrate
electrode
layer
contro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04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27380A (zh
Inventor
蔡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704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27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27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7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27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7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该触控传感器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基底以及第一水汽阻挡层;所述基底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所述基底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均设置有凹槽结构。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触控传感器的基底两侧的表面设置凹槽结构,能够有效缓冲进行镀膜工艺形成触控电极时产生的导致基底卷曲变形的应力,有效降低基底的卷曲变形程度。而采用所述触控传感器的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由于基底具有所述凹槽结构,能够缓冲高温成膜工艺时基底卷曲时的应力,进而能够降低高度导致的卷曲形变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触控面板是电子设备实现触控功能的主要元件,而触控传感器由于具有良好的触控,成为现阶段较为常用的触控面板。
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柔性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11;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11一侧表面的第一触控电极12;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11另一侧表面的第二触控电极14。
一般的,柔性基板11一般为柔性塑料材料,其热膨胀系数较大,容易受热变形。而第一触控电极12以及第二触控电极14通常为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材料,其热膨胀系数较小,且第一触控电极12以及第二触控电极14制作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具有升温与降温的过程,而在升温与降温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柔性基板11发生卷曲变形,进而导致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发生卷曲变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在基底两侧表面的凹槽结构可以避免由于制备触控电极时高温导致的卷曲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控传感器,该触控传感器包括:
第一触控电极层;
基底以及第一水汽阻挡层;
所述基底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所述基底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均设置有凹槽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触控显示面板,该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依次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上的发光层、薄膜封装层以及上述触控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柔性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触控传感器的基底两侧的表面设置凹槽结构,能够有效缓冲进行镀膜工艺形成触控电极时产生的导致基底卷曲变形的应力,有效降低基底的卷曲变形程度。而采用所述触控传感器的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由于基底具有所述凹槽结构,能够缓冲高温成膜工艺时基底卷曲时的应力,进而能够降低高度导致的卷曲形变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柔性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电极图案以及凹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电极图案以及凹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电极图案以及凹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电极图案以及凹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图案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图案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图案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传感器的凹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传感器的凹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中,在图1所示柔性显示触控面板中,触控电极的镀膜工艺一般需要较高的温度,如溅射或是蒸镀工艺等。在降温以及升温过程中容易导致热膨胀系数较大的膜层发生卷曲变形,如柔性基板11发生卷曲变形,进而导致柔性显示触控面板发生卷曲变形。这是由于柔性基板11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弹性模量差异性在50~100倍左右,柔性基板11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弹性模量差异较大,会导致在热膨胀收缩过程中柔性基板11与触控电极之间的膨胀收缩量(应变量)差异过大,进而导致柔性基板11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应力过大。对于弹性模量很小的柔性基板11而言,过大的应力容易导致其卷曲形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传感器,该触控传感器包括:
第一触控电极层;
基底以及第一水汽阻挡层;
基底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基底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均设置有凹槽结构。
本发明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传感器的基底两侧的表面设置凹槽结构,能够有效缓冲进行高温成膜工艺形成触控电极时产生的导致基底卷曲变形的应力,有效降低基底的卷曲变形程度。而采用触控传感器的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由于基底具有凹槽结构,能够缓冲高温成膜工艺时导致基底卷曲的应力,进而能够降低高度导致的卷曲形变程度。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触控传感器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23;基底21以及第一水汽阻挡层22。基底21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基底21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均设置有凹槽结构24。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基底21相对的两个表面设置凹槽结构24,能够缓冲导致基底21卷曲形变的应力,进而减小由于应力导致的基底21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之间由于热膨胀收缩造成的应变量差异过大的问题,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基底21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之间的应力,降低基底21的卷曲形变程度。
第一触控电极层23由金属或是金属氧化物制备,如第一触控电极层23由Ag、Cu或是ITO制备。基底21由绝缘材料制备,如基底21可以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是COP(环烯烃共聚物)。基底21为柔性可弯曲基底。
可选的,凹槽结构24内填充有第一填充物25,第一填充物25的热膨胀系数小于基底21的热膨胀系数。可以设置基底21的热膨胀系数与第一填充物25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值范围是10PPM/K-100PPM/K,包括端点值。第一填充物25可以为PMMA(亚克力)、或聚乙烯、或聚苯乙烯、或聚丙烯。
热膨胀系数越大,越容易受热变形。当第一填充物25的热膨胀系数小于基底21的热膨胀系数时,第一填充物25的受热变形程度小于基底21的受热变形程度。基底21卷曲形变产生的应力会作用在第一填充物25上,用于挤压或是拉伸第一填充物25。相比于具有较大热膨胀系数的基底21,第一填充物25能够承受较大的应力,而发生较小幅度的热膨胀形变。
在垂直于基底21的方向上,凹槽结构24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不交叠。这里,凹槽结构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与第一触控电极层包含有两种情况,为了实现触控功能,第一触控电极层通常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触控电极之间为了保持绝缘,相邻触控电极之间通常具有一定的间隔,在第一种情况中,凹槽结构24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不交叠是指凹槽结构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位于相邻的触控电极之间的间隔处。可选的,一个触控电极还可能具有镂空结构,在第二种情况中,凹槽结构24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不交叠还可以是指凹槽结构24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位于一个触控电极的镂空结构中。此时,所述触控传感器的电极图案以及凹槽结构的布局可以如图3所示。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电极图案以及凹槽结构的布局结构示意图,所示触控传感器的第一触控电极层具有多个电极块31,电极块31具有镂空结构32。凹槽结构24设置在镂空结构32内。具体的,电极块31为网格状结构,凹槽结构24对应设置在电极块31的网格状结构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层可以具有多个电极块,凹槽结构设置在电极块之间。
第一填充物25的表面与凹槽结构24的开口齐平。这样,可以保证基底21表面的平坦性,便于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层23以及第一水汽阻挡层22。设置凹槽结构24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不交叠,当凹槽结构24填充有第一填充物25时,可以避免由于第一填充物25与基底21的热膨胀形变程度不同,导致的第一触控电极层23表面受到的应力不同,保证第一触控电极层23能够较为稳固的附着在基底21或是第一水汽阻挡层22的表面。
在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水汽阻挡层22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与基底21之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基底21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与第一水汽阻挡层22之间。
可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凹槽结构24的深度范围是1μm-10μm,包括端点值。第一水汽阻挡层22的材料可以为氮化硅、二氧化硅、或三氧化二铝等。
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电极图案以及凹槽结构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位于基底同一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层以及凹槽结构。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排布的条状电极231。位于基底的同一表面的凹槽结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沟槽241。沟槽241内填充第一填充物25。沟槽241与条状电极231的延伸方向相同,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沟槽241位于条状电极231之间,二者不交叠。在基底另一侧的凹槽结构可以与图4所示凹槽结构对称设置。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沟槽241的长度以及宽度可以根据触控传感器的触控电极层图案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电极图案以及凹槽结构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位于基底同一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层以及凹槽结构。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排布的条状电极231。位于基底的同一表面的凹槽结构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凹槽242。凹槽242内填充有第一填充物25。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凹槽242位于条状电极231之间,二者不交叠。在基底另一侧的凹槽结构可以与图5所示凹槽结构对称设置。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凹槽24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或三角形等;凹槽242的长度以及宽度可以根据触控传感器的触控电极层图案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电极图案以及凹槽结构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位于基底同一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层以及凹槽结构。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电极232。位于基底的同一表面的凹槽结构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凹槽242。凹槽242内填充有第一填充物25。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凹槽242位于子电极232的空隙处,二者不交叠。在基底另一侧的凹槽结构可以与图6所示凹槽结构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结构的图案结构取决于触控传感器的触控电极的图案结构设计,其实现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图4-图6所示实施方式。如上述,可以设置基底21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与第一水汽阻挡层22之间,此时触控传感器的结构如图7所示。
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触控传感器包括:基底21、第一触控电极层23以及第一水汽阻挡层22,基底21表面设置有凹槽结构24,凹槽结构24内填充有第一填充物25。图7所示触控传感器与图2所示实施方式不同在于,图7所示方式中,基底21位于第一水汽阻挡层22和第一触控电极层23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传感器可以通过自电容检测方式实现触控位置检测。此时,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结构如图8所示。
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图案示意图,图8所示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自电容感应电极块。可选的,多个自电容感应电极块71成阵列排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传感器还可以通过互电容检测方式实现触控位置检测。此时,触控传感器可以通过仅通过第一触控电极层实现互电容检测方式实现触控位置检测,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触控感应电极以及触控驱动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图案可以如图9或是图10所示。
参考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图案示意图,图9所示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触控感应电极以及触控驱动电极。
触控感应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一电极单元81;第一电极单元81包括多个在第一方向Y上排布的第一电极块811,位于同一第一电极单元81的第一电极块811直接电连接。
触控驱动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第二电极单元82,第二电极单元82包括多个在第二方向X上排布的第二电极块821,位于同一第二电极单元82的第二电极块821通过跨桥结构电连接。
跨桥结构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块821之间的连接部83。连接部83两端通过过孔与第二电极块821连接。连接部83与第一触控电极层之间具有绝缘层。其中,第一方向Y垂直于第二方向X。第一方向Y以及第二方向X均平行于基底。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第二电极块821直接电连接,第一电极块811通过跨桥结构电连接。
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图案示意图,图10所示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感应电极91以及与触控感应电极91一一相对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92。触控感应电极91以及触控驱动电极92在第二方向X上平行排布。
触控感应电极9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一电极单元911;触控驱动电极92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二电极单元921。
相对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91与触控驱动电极92具有多个电容检测节点93,电容检测节点93用于检测触控位置。
当触控传感器通过互电容检测方式实现触控位置检测时,可以通过两层触控电极层实现,此时触控传感器还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层。第二触控电极层的材料可以与第一触控电极层的材料相同。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凹槽结构与第二触控电极层不交叠。此时,触控传感器的结构如图11或是图12所示。
参考图1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触控传感器包括:基底21、第一触控电极层23、第二触控电极层26以及第一水汽阻挡层22,基底21表面设置有凹槽结构24,凹槽结构24内填充有第一填充物25。图11所示实施方式在图2所示实施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第二触控电极层26。其中,第一触控电极层23与第二触控电极层26中的一者为触控感应电极,另一者为触控驱动电极。
图11所示实施方式中,基底21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与第二触控电极层26之间。
触控传感器还包括第二水汽阻挡层27,第一水汽阻挡层22与第二水汽阻挡层27位于基底21的两侧。第一水汽阻挡层22位于基底21与第二触控电极层26之间。第二水汽阻挡层27位于基底21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之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第一水汽阻挡层22位于基底21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之间,第二水汽阻挡层27位于基底21与第二触控电极层之间。第二水汽阻挡层27的材料可以与第一水汽阻挡层22的材料相同。
参考图1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触控传感器包括:基底21、第一触控电极层23、第二触控电极层26以及第一水汽阻挡层22,基底21表面设置有凹槽结构24,凹槽结构24内填充有第一填充物25。图12所示实施方式在图2所示实施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第二触控电极层26。其中,第一触控电极层23与第二触控电极层26中的一者为触控感应电极,另一者为触控驱动电极。
图12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二触控电极层26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位于基底21的同一侧,第二触控电极层26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之间具有绝缘层28。触控传感器还包括第二水汽阻挡层27,第一水汽阻挡层22与第二水汽阻挡层27位于基底21的两侧。第一水汽阻挡层22位于基底21与第二触控电极层26之间,第二水汽阻挡层27位于基底21的另一侧。第一水汽阻挡层22位于基底21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3之间。
在本方式实施例中,触控传感器两个表面的凹槽结构可以对称设置。凹槽结构与触控传感器的触控电极层不交叠。触控电极层具有镂空区域的图案结构。可以通过掩膜版溅射工艺形成预设图案结构的触控电极层,或是镀膜以及刻蚀工艺形成预设图案结构的触控电极层。在垂直于基底的方向上,凹槽结构与镂空区域的位置相对设置。
触控传感器两个相对表面的凹槽结构也可以为非对称结构,此时凹槽结构的图案可以如图13所示。
参考图13,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传感器的凹槽结构的示意图。基底同一表面内的凹槽结构24为平行设置的调整沟槽。沟槽内填充有第一填充物25。基底21不同表面的凹槽结构的沟槽的延伸方向不同。这样,两个表面内的沟槽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填充在沟槽内的第一填充物可以构成基底的加强筋,用于增强基底21表面承受应力的性能,降低基底热膨胀的卷曲形变程度。
参考图14,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传感器的凹槽结构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位于基底同一表面的凹槽结构24为网格状结构,凹槽结构24内可以填充第一填充物25。填充在网格状结构内的第一填充物25可以构成基底的加强筋,用于增强基底表面承受应力的性能,降低基底热膨胀的卷曲形变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底表面的凹槽结构可以根据触控电极层的图形结构设置,包括但不局限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示实施方式。凹槽结构的尺寸参数以及分布密度根据触控电极层的结构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传感器通过设置在基底表面的凹槽结构以及填充在凹槽结构内的第一填充物,可以降低基底由于热膨胀导致的形变程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触控显示面板。该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如图15所示。
参考图15,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41,依次设置于柔性基板41上的发光层42、薄膜封装层43以及触控传感器44。触控传感器44为上述实施例任一种实施方式的触控传感器。
可选的,触控传感器的第一水汽阻挡层靠近薄膜封装层。当触控传感器具有第二水汽阻挡层时,也可以设置第二水汽阻挡层靠近薄膜封装层。
可选的,触控传感器44与薄膜封装层43之间具有粘合层。图15中未示出粘合层。
可选的,柔性基板41的材料可以与上述基底的材料相同的柔性材料,如COP或是PET。
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触控显示面板采用上述实施例任一种实施方式的触控传感器,触控传感器具有降低卷曲形变的热膨胀收缩缓冲层,能够有效降低由于热膨胀导致的卷曲形变程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如图15所示。
参考图16,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柔性触控显示面板51。该柔性触控显示面板51为上述实施例的柔性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柔性触控显示面板,能够有效降低由于热膨胀导致的卷曲形变程度。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触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具有多个电极块;
基底以及第一水汽阻挡层;
所述基底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所述基底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均设置有凹槽结构;
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不交叠;所述凹槽结构内填充有第一填充物,所述第一填充物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所述基底的热膨胀系数,所述第一填充物的表面与所述凹槽结构的开口齐平,以避免由于第一填充物与基底的热膨胀形变程度不同,导致的第一触控电极层表面受到的应力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基底的同一表面的所述凹槽结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沟槽;
或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的深度范围是1μm-10μm,包括端点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位于所述第一水汽阻挡层和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触控感应电极以及触控驱动电极;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包括多个在第一方向上排布的第一电极块,位于同一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的所述第一电极块直接电连接;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包括多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的第二电极块,位于同一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的所述第二电极块通过跨桥结构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感应电极以及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一一相对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单元;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单元;
相对设置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具有多个电容检测节点,所述电容检测节点用于检测触控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自电容感应电极块。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传感器还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层;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中的一者为触控感应电极,另一者为触控驱动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基底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之间具有绝缘层。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不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汽阻挡层,所述基底位于所述第一水汽阻挡层与所述第二水汽阻挡层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相对的两个表面的所述凹槽结构对称设置。
14.一种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板,依次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上的发光层、薄膜封装层以及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传感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传感器的第一水汽阻挡层靠近所述薄膜封装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传感器与所述薄膜封装层之间具有粘合层。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触控显示面板。
CN201610570461.1A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6227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0461.1A CN106227380B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0461.1A CN106227380B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7380A CN106227380A (zh) 2016-12-14
CN106227380B true CN106227380B (zh) 2019-07-02

Family

ID=57531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0461.1A Active CN106227380B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273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3482B (zh) * 2017-03-20 2021-08-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金属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CN107240597B (zh) * 2017-05-26 2021-09-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oled模组和显示器
CN107315507B (zh) * 2017-07-05 2020-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7329627B (zh) * 2017-07-24 2021-0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7390939B (zh) * 2017-08-02 2022-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TWI622915B (zh) * 2017-08-10 2018-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感測基板
CN107527600A (zh) * 2017-09-26 2017-12-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31960A (zh) * 2017-12-12 2018-03-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CN108334825A (zh) * 2018-01-22 2018-07-2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69501A (zh) * 2018-01-25 2018-07-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弹性形变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165054B (zh) 2018-03-09 2022-04-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169104A (zh) * 2019-12-31 2020-05-19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柔性基底、柔性电子器件、柔性基底刚度调节方法及应用
CN111638811B (zh) 2020-05-29 2023-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66973B (zh) 2020-06-11 2022-0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66728B (zh) * 2020-06-17 2022-10-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和曲面显示装置
CN112201168B (zh) * 2020-10-30 2023-08-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复合缓冲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14709359B (zh) * 2022-03-24 2024-02-27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片及其连续加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03510A (ko) * 2011-06-30 2013-01-09 한국과학기술원 압저항 방식 터치스크린 패널
CN104076964A (zh) * 2013-03-28 2014-10-0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CN204560015U (zh) * 2015-04-28 2015-08-12 遂宁市英创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高稳定厚铜箔印制电路板
CN105204695A (zh) * 2014-06-12 2015-12-3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纳米银线导电层叠结构及电容式触控面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03510A (ko) * 2011-06-30 2013-01-09 한국과학기술원 압저항 방식 터치스크린 패널
CN104076964A (zh) * 2013-03-28 2014-10-0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CN105204695A (zh) * 2014-06-12 2015-12-3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纳米银线导电层叠结构及电容式触控面板
CN204560015U (zh) * 2015-04-28 2015-08-12 遂宁市英创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高稳定厚铜箔印制电路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7380A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7380B (zh) 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US8605055B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469932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3092452B (zh) 电容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和触摸显示装置
JP2004317403A (ja) 面圧分布センサ
CN106201097B (zh) 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KR20120111607A (ko) 압전 효과를 이용한 그래핀 터치 센서
CN111651094A (zh) 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JP6787921B2 (ja) タッチ基板、タッチ基板を製造するためのマスク板及びタッチ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09634471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JP2020027661A (ja) タッチ・指紋複合センサ、及びそれを含む電子装置
JP2020531932A (ja) タッチパネ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表示装置
CN106775088A (zh) 触控装置
CN109032407A (zh) 柔性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
CN111475046B (zh) 一种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14183393A1 (zh) 触摸定位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108762580A (zh) 显示设备、触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89871A (zh) 一种压感触控模组、制备方法、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808853B (zh) 触控面板
JP6534525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107256106B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驱动方法
CN111176383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6479965U (zh) 触摸显示屏及压力感应触摸屏
CN106933433A (zh) 一种触控传感器及触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CN109491551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