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1168B - 一种缓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复合缓冲结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复合缓冲结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1168B
CN112201168B CN202011193983.7A CN202011193983A CN112201168B CN 112201168 B CN112201168 B CN 112201168B CN 202011193983 A CN202011193983 A CN 202011193983A CN 112201168 B CN112201168 B CN 1122011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layer
groove
grooves
plane
elastic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39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1168A (zh
Inventor
黄军
张洋高
陈江
周瑞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39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11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1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1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1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1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复合缓冲结构和显示装置,弹性主体层的至少一侧具有多个凹槽,且密封外壳至少密封弹性主体层具有凹槽的表面,使得凹槽为密封的凹槽,因此,当缓冲结构受到冲击时,不仅弹性主体层会通过弹性形变对冲击力进行缓冲,而且密封的凹槽以及密封在凹槽内的气体会进一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使得缓冲结构的抗冲击能力较强,进而使得缓冲结构能够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的抗冲击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缓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复合缓冲结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缓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复合缓冲结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显示面板的背面粘贴泡棉层来提高了其抗冲击能力,但是,现有的泡棉层对显示装置背面的抗冲击能力的提升强度不足,无法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的抗冲击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复合缓冲结构和显示装置,以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的抗冲击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缓冲结构,包括弹性主体层和密封外壳;
所述弹性主体层的至少一侧具有多个凹槽;
所述密封外壳至少密封所述弹性主体层具有所述凹槽的表面,以使所述凹槽为密封的凹槽。
一种复合缓冲结构,所述复合缓冲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复合缓冲结构或缓冲结构;
所述复合缓冲结构为如上所述的复合缓冲结构;
所述缓冲结构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
一种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弹性主体层;
在所述弹性主体层的至少一侧表面形成多个凹槽;
提供密封外壳;
所述密封外壳至少密封所述弹性主体层具有所述凹槽的表面,以使所述凹槽为密封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缓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复合缓冲结构和显示装置,由于弹性主体层的至少一侧具有多个凹槽,且密封外壳至少密封弹性主体层具有凹槽的表面,使得凹槽为密封的凹槽,因此,当缓冲结构受到冲击时,不仅弹性主体层会通过弹性形变对冲击力进行缓冲,而且密封的凹槽以及密封在凹槽内的气体会进一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使得缓冲结构的抗冲击能力较强,进而使得缓冲结构能够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的抗冲击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缓冲结构沿切割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缓冲结构沿切割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缓冲结构沿切割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缓冲结构包括弹性主体层10和密封外壳11,其中,弹性主体层10的至少一侧具有多个凹槽100,密封外壳11至少密封弹性主体层10具有凹槽100的表面,以使凹槽100为密封的凹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主体层10的材料可以为柔韧性较好的硅胶系材料,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主体层10还可以为其他弹性材料,以使弹性主体层10在较大冲击力下仍具备弹性形变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密封外壳11密封弹性主体层10具有凹槽100的一侧表面,以使凹槽100成为密封的凹槽,即凹槽100为全封闭的凹槽或孔洞,且气体如空气被密封在凹槽100内部。本发明实施例中,密封外壳11的材料也为弹性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外壳11的材料也为柔韧性较好的硅胶系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弹性主体层10的至少一侧具有多个凹槽100,且密封外壳11至少密封弹性主体层10具有凹槽100的表面,使得凹槽100为密封的凹槽,因此,当缓冲结构受到冲击时,不仅弹性主体层10会通过弹性形变对冲击力进行缓冲,而且密封的凹槽100以及密封在凹槽100内的气体会进一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使得缓冲结构的抗冲击能力较强,进而使得缓冲结构能够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的抗冲击需求。
并且,与单纯具有凹槽相比,密封的凹槽100能够通过密封在其内的气体向凹槽底部及侧面进行多维度的冲击力传递,即可以对冲击力进行多维度的分散,从而可以提升缓冲结构的抗冲击能力。此外,密封的凹槽100在缓冲结构受到冲击时,不会使缓冲结构形成凹坑,对其他结构造成挤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弹性主体层10为平板状结构,且弹性主体层10为一体结构,或者说弹性主体层10为一体成型的平板状结构,以使弹性主体层10各个区域的抗冲击能力一致,并且,可以使弹性主体层10将抗冲击力均匀地传递到密封的凹槽100,以便通过密封的凹槽100进一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激光打孔的方式在弹性主体层10上形成凹槽100,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光刻等方式在弹性主体层10上形成凹槽100。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00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由于激光的光斑为圆形,因此,采用激光打孔直接可形成正投影形状为圆形的凹槽100,不需要对激光的光斑形状进行改变,可以简化工艺,提高制作效率。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00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还可以为多边形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是指图1所示的XZ平面。
并且,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凹槽100的形状都相同,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凹槽100的形状与另一凹槽100的形状不同,以使至少一个凹槽100的体积与另一凹槽100的体积不同,以通过提高某些凹槽100的体积,提高某些特定区域的凹槽100的抗冲击能力。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凹槽100可以是大小相等的凹槽,即任意两个凹槽100的体积相等,即任意两个凹槽100密封气体的量是相等的,以使缓冲结构各个区域的凹槽100的缓冲能力相等。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设置一些区域的凹槽100的体积大于另一些区域的凹槽100的体积,以提高某些特定区域的凹槽100的抗冲击能力。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弹性主体层10包括第一区域C1和第二区域C2,第二区域C2包围第一区域C1,即第一区域C1位于弹性主体层10的中心区域,第二区域C2位于第一区域C1的四周。
其中,第一区域C1内的凹槽100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与第二区域C2内的凹槽100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第一区域C1内凹槽100的深度小于第二区域C2内凹槽100的深度。
以凹槽100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为例,如图4所示,图4为图3所示的缓冲结构沿切割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第一区域C1内的凹槽100的直径L1与第二区域C2内的凹槽100的直径L2相等,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第一区域C1内凹槽100的深度D1小于第二区域C2内凹槽100的深度D2,以使第一区域C1内凹槽100的体积小于第二区域C2内凹槽100的体积,以提高第二区域C2内凹槽100的抗冲击能力,使得某些应用场景下缓冲结构能够更好地抗击来自第二区域C2的冲击力,如使得应用该缓冲结构的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能够更好地抗击安装过程中来自边框区域的冲击力。
当然,图3和图4仅示出了一些场景下,不同体积的凹槽100的分布,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体积的凹槽100的分布,在此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主体层10上的多个凹槽100是均匀分布的,以使缓冲结构各个区域的抗冲击能力都是均匀一致的,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设置一些区域的凹槽100的分布密度大于另一些区域的凹槽100的分布密度,以提高某些特定区域的凹槽100的抗冲击能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弹性主体层10包括第一区域C1和第二区域C2,第二区域C2包围第一区域C1,第二区域C2内凹槽100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区域C1内凹槽100的分布密度,以提高第二区域C2的抗冲击能力,使得某些应用场景下缓冲结构能够更好地抗击来自第二区域C2的冲击力,如使得应用该缓冲结构的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能够更好地抗击安装过程中来自边框区域的冲击力。
同样,图5仅示出了一些场景下,不同密度的凹槽100的分布,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密度的凹槽100的分布,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弹性主体层10可以仅一侧具有多个凹槽100,且凹槽100更靠近缓冲结构的一侧表面,如更靠近缓冲结构的上表面,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凹槽100还可以位于缓冲结构的中间,如可以通过加厚密封外壳11的方式,使得凹槽100位于缓冲结构的中间,以提高缓冲结构缓冲的均匀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凹槽100还可以为贯穿弹性主体层10的通孔,一个密封外壳11密封凹槽或通孔100的一端开口,另一个密封外壳11凹槽或通孔100的另一端开口,以使凹槽100为密封的凹槽或孔洞。
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缓冲结构的抗冲击能力,可以在弹性主体层10相对的两侧设置凹槽。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弹性主体层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第一侧S1具有多个第一凹槽101,第二侧S2具有多个第二凹槽102。基于此,密封外壳11密封弹性主体层10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表面,以使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都为密封的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是在弹性主体层10与显示面板平行的侧面设置凹槽,如第一侧S1的表面和第二侧S2的表面,以主要抵抗来自Y方向的冲击力,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弹性主体层10的第三侧S3和/或第四侧S4设置凹槽,以抵抗来自X方向的冲击力。当然,即便不在弹性主体层10的第三侧S3和/或第四侧S4设置凹槽,弹性主体层10本身也可以抵抗来自X方向的冲击力。
如图8所示,当缓冲结构受到来自Y方向的冲击力时,弹性主体层10会发生弹性形变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弹性主体层10第一侧S1的第一凹槽101及密封在其内部的气体可以进一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并且,第一凹槽101会产生多维度的弹性形变,将冲击力传递到相邻的多个凹槽内,如传递到相邻的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内,从而可以通过多个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对冲击力进行缓冲,进而可以更大程度地吸收冲击力,提升缓冲结构的抗冲击能力。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凹槽,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可以通过位于二者之间的通孔103连通,以便在缓冲结构受到来自Y方向的冲击力时,第一凹槽101能够通过连通的空气将更多的力传递到第二凹槽102内,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共同对冲击力进行缓冲,进而可以更大程度地吸收冲击力,提升缓冲结构的抗冲击能力。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和/或,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的深度相等。
即,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的体积相等,即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且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的深度相等,以使弹性主体层10第一侧S1的各个区域的第一凹槽101的缓冲能力相等。
如图8所示,以第一凹槽101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为例,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的直径L相等,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的深度D相等,以使弹性主体层10的第一侧S1的各个区域的缓冲能力相等。
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的体积不相等,即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不相等,或者,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的深度不相等,以使第一侧S1的部分区域的第一凹槽101的缓冲能力与其他区域的第一凹槽101的缓冲能力不相等,以满足某些应用场景的需求。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以第一凹槽101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为例,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的直径L相等,但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的深度D1和D2不相等。
或者,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不相等,以第一凹槽101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为例,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的直径L1和L2不相等,但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的深度D相等。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和/或,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的深度相等。
即,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的体积相等,即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且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的深度相等,以使弹性主体层10第二侧S2的各个区域的第二凹槽102的缓冲能力相等。
如图8所示,以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为例,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的直径L相等,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的深度D相等,以使弹性主体层10的第二侧S2的各个区域的缓冲能力相等。
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的体积不相等,即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或者,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的深度相等,以使第二侧S2的部分区域的第二凹槽102的缓冲能力与其他区域的第二凹槽102的缓冲能力不相等,以满足某些应用场景的需求。
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以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为例,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的直径L相等,但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的深度D3和D4不相等。
或者,如图13所示,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不相等,以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为例,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的直径L3和L4不相等,但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的深度D相等。
图12和图13所示结构中,仅以一种第一凹槽101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的体积可以相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凹槽101与第二凹槽102一一对应设置,即第一凹槽101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一个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
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第一凹槽101与第二凹槽102交错设置,即第一凹槽101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多个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在图14所示的结构中,第一凹槽101与多个第二凹槽102对应设置,当缓冲结构受到来自Y方向的冲击力时,第一凹槽101会将冲击力传递到相邻的更多个第二凹槽102内,从而可以通过更多个的第二凹槽102对冲击力进行缓冲,进而可以更大程度地吸收冲击力,提升缓冲结构的抗冲击能力。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01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和/或,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凹槽101的深度与第二凹槽102的深度相等。
即,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01的体积与第二凹槽102的体积相等,即第一凹槽101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且,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凹槽101的深度与第二凹槽102的深度相等。
如图8所示,以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为例,第一凹槽101的直径L与第二凹槽102的直径L相等,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第一凹槽101的深度D与第二凹槽102的深度D相等,以使弹性主体层10同一区域内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的缓冲能力相等,以使缓冲结构相对两侧的缓冲能力相同。
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的体积不相等,即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不相等,或者,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的深度不相等,以使弹性主体层10同一区域内第一凹槽101的缓冲能力与第二凹槽102的缓冲能力不相等,以满足某些应用场景的需求。
如图12所示,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以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为例,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的直径L相等,但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第一凹槽101的深度D1和和第二凹槽102的深度D3不相等。
或者,如图13所示,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不相等,以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为例,第一凹槽101的直径L1和第二凹槽102的直径L3不相等,但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的深度D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任意两个第一凹槽101的体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同样,任意两个第二凹槽102的体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全部第一凹槽101的体积与全部第二凹槽102的体积相等,也可以部分第一凹槽101的体积与部分第二凹槽102的体积相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单位面积内第一凹槽101的个数与第二凹槽102的个数相等,即第一凹槽101的分布密度与第二凹槽102的分布密度相等,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单位面积内第一凹槽101的个数小于第二凹槽102的个数,即第一凹槽101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凹槽102的分布密度,以提高缓冲结构第二侧S2的缓冲能力。
如图15所示,当单位面积内第一凹槽101的个数小于第二凹槽102的个数时,在垂直于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的方向即Y方向上,第一凹槽101的深度D与第二凹槽102的深度D相等,第一凹槽101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即以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即XZ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为例,第一凹槽101的直径L1大于第二凹槽102的直径L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复合缓冲结构,如图16所示,图1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复合缓冲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缓冲结构H1~Hn,n大于或等于1,该缓冲结构为如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图1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缓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复合缓冲结构还包括位于至少一层缓冲结构H1~Hn底部的基材1以及位于其顶部的泡棉层2和铜箔3等,以使复合缓冲结构构成复合缓冲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8所示,图1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M和设置在显示面板M背光侧的缓冲结构P,其中,缓冲结构P为如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可选的,显示装置为柔性OLED显示装置,包括柔性OLED显示面板。与液晶显示装置相比,柔性OLED显示装置由于远离出光面的一侧没有背光模组,所以抗冲击能力较差。通过在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设置缓冲结构,能够提升柔性OLED显示装置的抗冲击能力,提高多种应用场景下的适应能力,满足客户的多种场景需求。
或者,如图19所示,图19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M和设置在显示面板M背光侧的复合缓冲结构F,其中,复合缓冲结构F为如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缓冲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缓冲结构F可以包括一层缓冲结构P,也可以包括多层缓冲结构P,以提高显示装置背光侧的抗冲击能力。此外,复合缓冲结构F还可以包括泡棉层和铜箔等,以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背光侧的抗冲击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但不仅限于柔性显示装置,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液晶显示装置。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缓冲结构不仅限于应用于显示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如图20所示,图2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S101:提供弹性主体层;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主体层的材料为柔韧性较好的硅胶系材料,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主体层还可以为其他弹性材料,以使弹性主体层在较大冲击力下仍具备弹性形变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弹性主体层为单层结构,或者说弹性主体层为一体成型的平板状结构,以使弹性主体层各个区域的抗冲击能力一致,并且,可以使弹性主体层将抗冲击力均匀地传递到密封的凹槽,以便通过密封的凹槽进一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
S102:在弹性主体层的至少一侧表面形成多个凹槽;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激光打孔的方式在弹性主体层上形成凹槽,即在弹性主体层的至少一侧表面形成凹槽包括:采用激光加工工艺在弹性主体层的至少一侧表面加工出多个凹槽。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光刻等方式在弹性主体层上形成凹槽。可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可以采用激光阵列加工凹槽。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激光光束的光斑大小调整凹槽在弹性主体层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可以通过调整激光功率或加工时间调整凹槽的深度,可以通过在激光光路上设置光阑等调整光斑的形状进而调整凹槽的形状。
S103:提供密封外壳;
本发明实施例中,密封外壳的材料也为弹性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外壳11的材料也为柔韧性较好的硅胶系材料。
S104:密封外壳至少密封弹性主体层具有凹槽的表面,以使凹槽为密封的凹槽。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密封外壳11为平板状的外壳,则密封外壳11至少密封弹性主体层10具有凹槽100的表面凹槽包括:
将平板状的外壳11固定粘接在弹性主体层10具有凹槽100的表面,以使平板状的外壳11密封弹性主体层10具有凹槽100的表面。
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图2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密封外壳11为具有开口的盒状外壳,则密封外壳11至少密封弹性主体层10具有凹槽100的表面包括:
将弹性主体层10装入具有开口的盒状外壳11中;
将弹性主体层10具有凹槽100的表面与盒状外壳11对应的表面固定粘接,以使盒状外壳11密封弹性主体层10具有凹槽100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强力胶等将述弹性主体层10具有凹槽100的表面与密封外壳11固定粘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相等、不相等、相同、不相同、重叠、不重叠等都是在不考虑工艺误差的情况下进行的描述。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缓冲结构;
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弹性主体层和密封外壳;
所述弹性主体层的至少一侧具有多个凹槽;
所述密封外壳至少密封所述弹性主体层具有所述凹槽的表面,以使所述凹槽为密封的凹槽,使得气体被密封在所述凹槽内部;
其中,所述弹性主体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围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凹槽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凹槽的体积,或,所述第二区域内凹槽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凹槽的分布密度;
所述弹性主体层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侧具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通过位于二者之间的通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第一凹槽在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和/或,
在垂直于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任意两个第一凹槽的深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第二凹槽在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和/或,
在垂直于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任意两个第二凹槽的深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体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体积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和/或,
在垂直于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单位面积内第一凹槽的个数小于第二凹槽的个数;
在垂直于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相等,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凹槽在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凹槽在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在垂直于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域内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凹槽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弹性主体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
10.一种复合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缓冲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复合缓冲结构或缓冲结构;
所述复合缓冲结构为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缓冲结构;
所述缓冲结构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弹性主体层;
在所述弹性主体层的至少一侧表面形成多个凹槽;
提供密封外壳;
所述密封外壳至少密封所述弹性主体层具有所述凹槽的表面,以使所述凹槽为密封的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主体层的至少一侧表面形成凹槽包括:
采用激光加工工艺在所述弹性主体层的至少一侧表面加工出多个凹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外壳为平板状的外壳,则所述密封外壳至少密封所述弹性主体层具有所述凹槽的表面包括:
将所述平板状的外壳固定粘接在所述弹性主体层具有所述凹槽的表面,以使所述平板状的外壳密封所述弹性主体层具有所述凹槽的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外壳为具有开口的盒状外壳,则所述密封外壳至少密封所述弹性主体层具有所述凹槽的表面包括:
将所述弹性主体层装入具有开口的盒状外壳中;
将所述弹性主体层具有所述凹槽的表面与所述盒状外壳对应的表面固定粘接,以使所述盒状外壳密封所述弹性主体层具有所述凹槽的表面。
CN202011193983.7A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缓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复合缓冲结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2011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3983.7A CN112201168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缓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复合缓冲结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3983.7A CN112201168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缓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复合缓冲结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1168A CN112201168A (zh) 2021-01-08
CN112201168B true CN112201168B (zh) 2023-08-25

Family

ID=74012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3983.7A Active CN112201168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缓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复合缓冲结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11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7415B (zh) * 2022-05-27 2023-11-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显示模组和中框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8646A (zh) * 2014-08-06 2014-10-29 苏州亚比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个缓冲腔的防震模块
CN106227380A (zh) * 2016-07-19 2016-12-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07067979A (zh) * 2017-03-08 2017-08-1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208622771U (zh) * 2018-08-02 2019-03-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设有其的显示装置
CN208622358U (zh) * 2018-08-16 2019-03-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屏
CN208622777U (zh) * 2018-08-03 2019-03-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208862028U (zh) * 2018-08-01 2019-05-1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母板
CN110161753A (zh) * 2019-05-31 2019-08-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187573A (zh) * 2019-07-04 2019-08-30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隔垫物单元
CN209587016U (zh) * 2018-12-17 2019-11-0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垫片和缓冲装置
CN110518039A (zh) * 2019-08-29 2019-11-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819A (zh) * 2018-07-26 2020-0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Oled屏幕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WO2020177517A1 (zh) * 2019-03-07 2020-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8646A (zh) * 2014-08-06 2014-10-29 苏州亚比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个缓冲腔的防震模块
CN106227380A (zh) * 2016-07-19 2016-12-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07067979A (zh) * 2017-03-08 2017-08-1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0767819A (zh) * 2018-07-26 2020-0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Oled屏幕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208862028U (zh) * 2018-08-01 2019-05-1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母板
CN208622771U (zh) * 2018-08-02 2019-03-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设有其的显示装置
CN208622777U (zh) * 2018-08-03 2019-03-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208622358U (zh) * 2018-08-16 2019-03-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屏
CN209587016U (zh) * 2018-12-17 2019-11-0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垫片和缓冲装置
WO2020177517A1 (zh) * 2019-03-07 2020-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161753A (zh) * 2019-05-31 2019-08-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187573A (zh) * 2019-07-04 2019-08-30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隔垫物单元
CN110518039A (zh) * 2019-08-29 2019-11-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1168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2211B (zh) 面板振動型聲音產生顯示裝置
EP3690527B1 (en) Panel vibration type sound generating display device background
US20170280216A1 (en) Panel vibration type sound generating display device
KR102612609B1 (ko) 표시장치
CN108989957B (zh) 显示设备
JP5834059B2 (ja) 燃料電池
TW202034683A (zh) 顯示設備
CN112201168B (zh) 一种缓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复合缓冲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07000362A (zh) 渐进式刚度结构‑声学夹层板
KR102398176B1 (ko) 표시 장치
JP7214804B2 (ja) 振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装置
CN115268138A (zh) 显示设备
CN113178133A (zh) 复合支撑膜及显示装置
CN108648622B (zh)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EP4120456A1 (en) Battery case and battery pack
CN111430437B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制备柔性显示屏的方法
JP2018040356A (ja) 流体制御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798888B1 (en) Mount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projector
JP5129528B2 (ja) 光学シートの積層体
JP6605004B2 (ja) 流体制御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220033855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JP6606141B2 (ja) 流体制御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3691911B (zh) 用于屏幕发声装置的框架结构
JP2020027127A (ja) 表示装置
US20230012674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