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6676A - 一种激光3d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3d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6676A
CN106216676A CN201610804329.2A CN201610804329A CN106216676A CN 106216676 A CN106216676 A CN 106216676A CN 201610804329 A CN201610804329 A CN 201610804329A CN 106216676 A CN106216676 A CN 106216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laser
seat
time
p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43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斌
曾源
陈国清
黄欢强
陈天培
沈其文
魏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OGGI3D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OGGI3D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OGGI3D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OGGI3D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043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166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16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66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2/00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uxiliary mea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mbination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ith other process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22F12/50Means for feeding of material, e.g.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2/00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uxiliary mea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mbination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ith other process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22F12/40Radiation means
    • B22F12/44Radiation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radi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2/00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uxiliary mea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mbination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ith other process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22F12/60Planarisation devices; Compression devices
    • B22F12/63Rol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3D打印设备,包括均设于机架上并分别与电路控制器连接的激光模块、送粉装置、铺粉装置及工作台,铺粉装置与激光模块均与工作台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模块包括在激光传导方向上依次同轴设置的激光发生器、扩束镜、聚焦部件及振镜。本发明的激光3D打印设备既可实现均匀落粉、并有效减少漏粉现象产生,同时可提高铺粉效率及打印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3D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增材制造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利用激光烧结成型的3D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三维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机作为一种三维增材制造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部件、零件的加工及制造,与传统的CNC加工相比,3D打印机具有可节省加工原料、无需对加工废料进行后处理等优势。激光烧结成型是3D打印形式的一种,其主要利用分层叠加原理,把模型分解成平面,并以粉末作为原料,通过激光扫描烧结把平面堆砌成三维模型。由于激光烧结成型3D打印机在制造时不产生废料,原料可以重复利用,并且其具有打印精度高、打印速度快的优点,因而其深受使用者青睐。
传统的激光烧结成型3D打印机主要由机架、工作腔、气体检测装置、加热模块、机电模块、工作台、激光模块、送粉装置及铺粉装置、软件控制系统组成,其利用工作腔带动工作台不断下移,铺粉装置在工作腔的上方不断对送粉装置输出的粉末进行铺平、压实的操作,并通过与工作台位置相对应的激光模块对粉末进行烧结,以此实现三维模型的制造。然而,传统的激光烧结成型3D打印机存在着几个重大的技术缺陷。其一,送粉装置仅仅利用粉末的自重进行竖直向的输送,受进料口完全打开的时间差影响,粉末的落粉量均匀性极差,使工作台上的粉末在单位时间内的堆积量不一致。同时,现有送粉装置的进粉口或出粉口处通常会设置可关闭进粉口或出粉口的密封部件,以避免粉末因自重而不断下落,但在送粉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密封部件会产生老化、磨损,进而导致其出现漏粉的现象,严重影响后续铺粉的均匀性。其二,铺粉机构在工作时粉末始终落在刮刀的前端处,再利用刮刀将其铺平、压实,所以铺粉机构的一个往返行程中只能进行一次下粉、铺粉的操作,其返回行程仅仅起机构复位作用。由此可见,传统的铺粉机构的工作效率极低,特别是针对一些面积较大的制件,铺粉机构的往返行程会浪费大量的加工时间。其三,在光的传导光路上,为了保证线性激光能顺利进入聚焦器内,激光模块中反射镜的安装要求极高,其安装和校准过程十分麻烦。此外,激光模块的部件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松动现象,导致激光在传导过程中会出现光线偏转、光路移位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线性激光正常进入聚焦器。因此,现有的激光烧结成型3D打印机的加工稳定性较差、加工效率较低,其结构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均匀落粉、并有效减少漏粉现象产生的激光3D打印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铺粉效率高、可提高打印速度的激光3D打印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激光3D打印设备,包括均设于机架上并分别与电路控制器连接的激光模块、送粉装置、铺粉装置及工作台,铺粉装置与激光模块均与工作台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模块包括在激光传导方向上依次同轴设置的激光发生器、扩束镜、聚焦部件及振镜;
送粉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输送座及设于输送座上的进粉口、出粉口,输送座上设有分别与进粉口和出粉口连通的送粉腔,送粉腔内设有滚动输送机构,滚动输送机构分别与进粉口和出粉口位置相对应;
铺粉装置包括可于机架上往返移动并与工作台位置相对应的铺粉座,铺粉座的下部设有可在机架上往返移动的铺粉辊,铺粉座的上部设有可交错开闭的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的出口端分别设于铺粉辊转轴的两侧。
进一步说,激光发生器上套接有定位套筒,扩束镜上套接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分别与聚焦部件和定位套筒固定连接,机架上设有与固定套筒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套接于固定套筒外表面上。
进一步说,聚焦部件与振镜之间设有连接套筒,机架上设有与连接套筒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套接于连接套筒外表面上。
根据上述结构进行优化,机架上设有散热风机,散热风机与激光发生器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说,滚动输送机构包括可于送粉腔内旋转的输送辊和设于输送座外侧并连接于输送辊上的驱动电机,输送辊分别与进粉口和出粉口位置相对应,进粉口和出粉口分别设于输送辊轴线竖直方向上的两侧。
更进一步说,输送辊表面上设有若干条可装载粉末的输送槽,输送槽均匀分布在输送辊的外圆周面上。
进一步说,第一下粉组件包括设于铺粉座上部的第一进粉腔和设于铺粉座下部的第一下粉通道,第一进粉腔与第一下粉通道连通,第二下粉组件包括设于铺粉座上部的第二进粉腔和设于铺粉座下部的第二下粉通道,第二进粉腔与第二下粉通道连通。
更进一步说,铺粉座上设有可遮挡第一下粉通道和第二下粉通道的活动挡板,活动挡板上开有可使第一下粉通道和第二下粉通道交错开闭的通孔。
根据上述结构进行优化,活动挡板与铺粉座之间设有滚动传输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进行优化,第一下粉通道上设有与铺粉辊前端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导粉板,第二下粉通道上设有与铺粉辊后端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导粉板。
更进一步说,机架上设有可与活动挡板匹配连接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分别设于工作台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依次同轴设置的激光发生器、扩束镜、聚焦部件及振镜构成直线型传导的光路传输系统。该光路传输系统真正实现了光线从激光发生器至振镜的直线传导,避免激光在传导过程中因部件安装存在误差、长时间使用产生松动等情况而导致激光光路出现偏移现象,从而有效提高了激光在传导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保证同心同轴。
2、本发明采用定位套筒、固定套筒和连接套筒的固定连接功能,使激光发生器、扩束镜、聚焦部件及振镜形成固定的整体,真正杜绝了激光在传导时因个别部件的晃动、移位而使光路发生变化的情况,改善了激光直线传导的稳定性。此外,定位套筒和固定套筒还对激光发生器、扩束镜、聚焦镜起密封、保护作用,避免灰尘进入,损坏光学配件。另外,机架上还设置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并分别连接于固定套筒和连接套筒上。通过固定架的承托、固定作用,使整个光路传输系统在使用时均与机架固定连接,保障了光路系统的稳定性。
3、本发明利用旋转送粉机构代替传统的竖直向落粉机构。通过输送辊的定量旋转传输,实现了粉末在3D打印设备运行时的均匀输送,改善了粉末输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大幅提高粉末在后续铺粉工序中的均匀性,保障了3D打印设备的正常工作。另外,利用输送辊上的输送槽对供粉量进行控制,除了可保证输送辊送粉量的稳定性,还能使后续的铺粉中每次拨送的粉末量始终处于稳定水平,从而提高铺粉工序的稳定性。
4、本发明把进粉口和出粉口分别设在输送辊轴线竖直方向上的两侧,使进粉口和出粉口实现竖直方向上的错位设置。随着输送辊的旋转,从进粉口不断下落的粉末可被旋转输送至出粉口。当输送辊和送粉腔的连接不够紧密时,粉末会在输送辊旋转时被带出而停留在送粉腔的底部,并随着下一次旋转送粉时被带出。该结构能真正杜绝供粉装置在非工作状态时产生的漏粉现象,能有效避免出现粉末从出粉口处渗漏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3D打印设备工作时粉末输送的精确性及稳定性。
5、本发明的输送辊的外圆周表面上均匀分布若干条输送槽,输送辊的旋转则以驱动电机带动实现。通过设置电机每次旋转的角度,控制输送槽在每个旋转送粉周期中经过出粉口的数量,实现了定量输送,有效保障了每个送粉周期送粉量的稳定性。
6、本发明利用交错开闭的前、第二下粉组件代替传统的直通式下粉机构,且前、第二下粉组件分别设置于铺粉辊的前端和后端。通过前、第二下粉组件的交错开闭,并充分利用铺粉辊在整个铺粉过程的前后移动,真正实现了铺粉辊在复位行程上也可进行下粉、铺平的操作,大大减少了铺粉装置在工作时浪费的加工时间,从而有效提高3D打印设备的加工效率。
7、本发明利用活动挡板在铺粉座上的前后滑动,并以通孔实现第一下粉通道和第二下粉通道的交错开闭。该结构可保障铺粉辊在运动过程中,粉末始终落在铺粉辊运动方向的前端,以提高铺粉装置运行的稳定性。此外,第一下粉通道和第二下粉通道上分别设置第一导粉板和第二导粉板,使前、第二下粉组件在工作时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有效改善了铺粉装置在下粉、铺平时的可靠性。
8、本发明在工作台的两侧设置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利用两个挡块与活动挡板的匹配连接,使活动挡板随铺粉座完成一次铺粉操作后,触碰挡块并打开另一个下粉通道,实现了第一下粉通道和第二下粉通道的自动交错开闭。该结构除了可提高前、第二下粉通道开闭的自动化程度外,还能改善前、第二下粉通道开闭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激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激光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送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旋转输送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铺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下粉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铺粉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标示如下:机架1、送粉装置2、铺粉装置3、激光模块4、工作台5、输送座201、进粉口202、出粉口203、送粉腔204、输送辊205、驱动电机206、输送槽207、联轴器208、落粉口209、铺粉座301、铺粉辊302、第一进粉腔303、第一下粉通道304、第一导粉板305、第二进粉腔306、第二下粉通道307、第二导粉板308、活动挡板309、通孔310、传动板311、滚柱312、第一挡块313、第二挡块314、驱动臂315、激光发生器401、扩束镜402、聚焦部件403、振镜404、定位套筒405、固定套筒406、连接套筒407、第一固定架408、第二固定架409、散热风机4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根据图1所示,本发明的激光3D打印设备主要包括机架1、激光模块4、送粉装置2、铺粉装置3及工作台5。其中激光模块4、送粉装置2、铺粉装置3及工作台5均设置于机架1上,且激光模块4、送粉装置2铺粉装置3及工作台5均与电路控制器连接,铺粉装置3与激光模块4则是分别与工作台5位置相对应。工作台5的下方可设置工作腔,在激光3D打印设备工作过程中,工作台5可随着打印的进行逐渐在工作腔内下降,以实现粉末的三维堆叠。本发明中,激光模块4采用直线传导型激光光路结构;送粉装置2采用错位式下粉机构;而铺粉装置3则采用双程二次铺粉机构。利用激光模块4、送粉装置2及铺粉装置3的组合型加工机构,可有效提高激光3D打印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并可大幅提高其加工效率。
根据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激光模块4主要包括激光发生器401、扩束镜402、聚焦部件403及振镜404。其中,激光发生器401、扩束镜402、聚焦部件403及振镜404均可设置于机架1上,并且激光发生器401、扩束镜402、聚焦部件403及振镜404采用了在激光传导方向上依次同轴设置的方式装设。通过同轴设置,使激光发生器401、扩束镜402、聚焦部件403及振镜404形成四点成一直线的传导路径,实现了激光在整个光路系统中的直线传导。
本发明的激光发生器401上套接有定位套筒405,扩束镜402上套接有固定套筒406,固定套筒406分别与聚焦部件403和定位套筒405固定连接。而机架1上设有第一固定架408,第一固定架408与固定套筒406位置相对应,且其套接于固定套筒406外表面上。利用固定连接的聚焦部件403、固定套筒406和定位套筒405,使聚焦部件403、扩束镜402和激光发生器401在整个光路系统中形成有机整体,杜绝了激光在传导时因个别部件的晃动、移位而使光路发生变化的情况。另外,机架1上还设置了套接于固定套筒406外表面的第一固定架408。利用第一固定架408与机架1之间的固定作用、第一固定架408对固定套筒406的承托作用,提高了激光直线传导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聚焦部件403与振镜404之间设有连接套筒407,机架1上设有第二固定架409,第二固定架409与连接套筒407位置相对应,且其套接于连接套筒407外表面上。连接套筒407在聚焦部件403与振镜404之间同样起固定、传导作用,而第二固定架409也对连接套筒407起固定、承托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激光直线传导的可靠性。
另外,机架1上设有散热风机410,散热风机410与激光发生器401位置相对应。通过散热风机410在激光发生器401工作时产生的散热作用,使激光发生器401的运转更稳定。为了确保从扩束镜402输出的激光的聚焦效果更好,本发明的聚焦部件403采用动态聚焦器。避免工件各处烧结效果不一致,提高工件的力学性能。
根据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送粉装置2主要包括输送座201、进粉口202、出粉口203、送粉腔204和滚动输送机构。其中进粉口202和出粉口203均设置于输送座201上,而输送座201则设置于机架1上。根据送粉的实际位置需要,进粉口202可开设于输送座201上表面,而出粉口203则开设于输送座201下表面。送粉腔204设于输送座201内,其分别与进粉口202和出粉口203连通。而滚动输送机构则设于送粉腔204内,其位置分别与进粉口202和出粉口203相对应。利用滚动输送机构的旋转传输作用,把从进粉口202进入的粉末输送至出粉口203,实现了粉末在3D打印设备上的连续、均匀传输。
本发明的滚动输送机构主要包括输送辊205和驱动电机206。其中输送辊205穿接于送粉腔204内,并可在送粉腔204内旋转,输送辊205的位置分别与进粉口202和出粉口203相对应;而驱动电机206则设于输送座201外侧,且其连接于输送辊205上。驱动电机206和输送座201均固定于机架1上,且驱动电机206的转轴与输送辊205可设置于同一轴线上,并在驱动电机206转轴与输送辊205之间设置有联轴器208。该固定连接机构可保障驱动电机206对输送辊205转动力的稳定输出,改善输送辊205在工作时转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当然,在实现输送辊205稳定转动的前提下,驱动电机206与输送辊205之间也可以采用链条或皮带传动。此外,机架1上还开设有落粉口209。落粉口209位置与出粉口203相对应,使从出粉口203输出的粉末能经落粉口209进入工作台上。
本发明的进粉口202和出粉口203在竖直方向上为错位设置,具体说是把进粉口202和出粉口203分别设于输送辊205轴线竖直方向上的两侧。当输送辊205和送粉腔204的连接不够紧密时,粉末会在输送辊205旋转时被带出而停留在送粉腔204的底部。当输送辊205进入下一个旋转送粉周期时,送粉腔204底部的粉末会随输送辊205的旋转被带出,并经出粉口203输出。该错位设置的输送机构可有效减少供粉装置在非工作状态时产生的漏粉现象,并且输送辊205与送粉腔204之间无需设置密封元件。而为了提高粉末输送的稳定性,输送辊205的外表面与送粉腔204可以设置为匹配连接,进一步减少粉末在输送辊205旋转时的带出量。
本发明的输送辊205表面上设有若干条输送槽207,并且输送槽207均匀分布在输送辊205的外圆周面上。输送槽207用于装载从进粉口202不断进入的粉末,以每条输送槽207的容量作为单位输送量,通过电机旋转角度的控制,可精确控制并调整每个输送周期的送粉量,从而提高粉末输送的精确性。
根据图6-图8所示,本发明的铺粉装置3主要包括铺粉座301、下粉组件、铺粉辊302。其中铺粉座301设置于机架1上,且其可于机架1上往返移动,且铺粉座301与机架1上的工作台5位置相对应,其具体结构为铺粉座301上可设置驱动臂315,在驱动臂315带动下铺粉座301可在机架1上往返移动;下粉组件设置于铺粉座301的上部;而铺粉辊302则设置于铺粉座301的下部,且其可在机架1上往返移动。下粉组件包括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的出口端分别设于铺粉辊302转轴的两侧,且其可在铺粉辊302完成一次铺粉操作后实现交错开闭。利用可交错开闭的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使铺粉辊302在整个铺粉行程上均可以进行下粉、铺平的操作。
本发明的第一下粉组件包括第一进粉腔303和第一下粉通道304,第一进粉腔303设于铺粉座301上部,而第一下粉通道304设于铺粉座301下部,且第一进粉腔303与第一下粉通道304连通。第二下粉组件包括第二进粉腔306和第二下粉通道307,第二进粉腔306设于铺粉座301上部,而第二下粉通道307设于铺粉座301下部,且第二进粉腔306与第二下粉通道307连通。另外,铺粉座301上设有活动挡板309,活动挡板309上开有通孔310。活动挡板309可在铺粉座301上滑动,并分别遮挡第一下粉通道304和第二下粉通道307;而通孔310则可在活动挡板309滑动时使第一下粉通道304和第二下粉通道307交错开闭。通过活动挡板309在铺粉座301上的来回滑动,使第一下粉通道304和第二下粉通道307在通孔310位置的变化中交错开闭,使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形成相互独立的下粉部件,并在工作时不会产生互相干扰。为了使活动挡板309在铺粉座301上的滑动更稳定,活动挡板309与铺粉座301之间可设置滚动传输部件。该滚动传输部件包括设于活动挡板309与铺粉座301之间的传动板311及设于传动板311上的滚柱312,滚柱312分别与活动挡板309和铺粉座301之间滚动连接。利用滚柱312在活动挡板309和铺粉座301之间的滚动传输作用,改善活动挡板309在滑动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第一下粉通道304上还设有第一导粉板305,第一导粉板305可设置成向下倾斜状,并且其延伸至铺粉辊302前端位置上。而第二下粉通道307上还设有第二导粉板308,第二导粉板308同样可设置成向下倾斜状,并且其延伸至铺粉辊302后端位置上。通过第一导粉板305和第二导粉板308的引导、输送作用,把粉末分别直接输送至铺粉辊302的前端和后端,使铺粉辊302无论是前移还是后退,均可对粉末起铺平、压实的作用。另外,机架1上还设有第一挡块313和第二挡块314,第一挡块313和第二挡块314分别设于工作台5的两侧,且其均可与活动挡板309匹配连接,从而提高第一下粉通道304和第二下粉通道307交错开闭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本发明的铺粉装置3在待命状态时,活动挡板309顶压在第一挡块313上。通孔310与第一下粉通道304位置相对应,使第一进粉腔303与第一下粉通道304连通,从供粉装置输出的粉末进入第一进粉腔303内,并经第一导粉板305被输送至铺粉辊302的前端位置上。而第二进粉腔306与第二下粉通道307因活动挡板309的阻隔而不连通,此时在驱动臂315的带动下铺粉座301前移小段距离,从供粉装置输出的粉末进入第二进粉腔306,并因第二下粉通道307的封闭而贮存在第二进粉腔306内,而铺粉座301则带动铺粉辊302进行铺平、压实的操作。随着铺粉辊302完全通过工作台5,一次铺粉操作完成。此时活动挡板309顶压在第二挡块314上,驱动臂315则带动铺粉座301继续前移小段距离。活动挡板309在第二挡块314的顶压下在铺粉座301上滑动,通孔310的位置从第一下粉通道304处移动至第二下粉通道307处,并使第二进粉腔306与第二下粉通道307连通,贮存在第二进粉腔306内经第二导粉板308被输送至铺粉辊302的后端位置上。然后驱动臂315带动铺粉座301后移,铺粉辊302在后移复位的过程中进行二次铺粉操作,至活动板再次顶压在第一挡块313上,第二进粉腔306再次关闭。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发明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发明的激光3D打印设备相同或等同的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激光3D打印设备,包括均设于机架(1)上并分别与电路控制器电连接的激光模块(4)、送粉装置(2)、铺粉装置(3)及工作台(5),铺粉装置(3)与激光模块(4)均与工作台(5)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模块(4)包括在激光传导方向上依次同轴设置的激光发生器(401)、扩束镜(402)、动态聚焦(403)及振镜(404);
送粉装置(2)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输送座(201)及设于输送座(201)上的进粉口(202)、出粉口(203),输送座(201)上设有分别与进粉口(202)和出粉口(203)连通的送粉腔(204),送粉腔(204)内设有滚动输送机构,滚动输送机构分别与进粉口(202)和出粉口(203)位置相对应;
铺粉装置(3)包括可于机架(1)上往返移动并与工作台(5)位置相对应的铺粉座(301),铺粉座(301)的下部设有可在机架(1)上往返移动的铺粉辊(302),铺粉座(301)的上部设有可交错开闭的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的出口端分别设于铺粉辊(302)转轴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生器(401)上套接有定位套筒(405),扩束镜(402)上套接有固定套筒(406),固定套筒(406)分别与动态聚焦(403)和定位套筒(405)固定连接,机架(1)上设有与固定套筒(406)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架(408),第一固定架(408)套接于固定套筒(406)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聚焦(403)与振镜(404)之间设有连接套筒(407),机架(1)上设有与连接套筒(407)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架(409),第二固定架(409)套接于连接套筒(407)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条所述激光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散热风机(410),散热风机(410)与激光发生器(401)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输送机构包括可于送粉腔(204)内旋转的输送辊(205)和设于输送座(201)外侧并连接于输送辊(205)上的驱动电机(206),输送辊(205)分别与进粉口(202)和出粉口(203)位置相对应,进粉口(202)和出粉口(203)分别设于输送辊(205)轴线竖直方向上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激光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205)表面上设有若干条可装载粉末的输送槽(207),输送槽(207)均匀分布在输送辊(205)的外圆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粉组件包括设于铺粉座(301)上部的第一进粉腔(303)和设于铺粉座(301)下部的第一下粉通道(304),第一进粉腔(303)与第一下粉通道(304)连通,第二下粉组件包括设于铺粉座(301)上部的第二进粉腔(306)和设于铺粉座(301)下部的第二下粉通道(307),第二进粉腔(306)与第二下粉通道(307)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激光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粉座(301)上设有可遮挡第一下粉通道(304)和第二下粉通道(307)的活动挡板(309),活动挡板(309)上开有可使第一下粉通道(304)和第二下粉通道(307)交错开闭的通孔(3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激光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板(309)与铺粉座(301)之间设有滚动传输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激光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粉通道(304)上设有与铺粉辊(302)前端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导粉板(305),第二下粉通道(307)上设有与铺粉辊(302)后端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导粉板(308)。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激光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可与活动挡板(309)匹配连接的第一挡块(313)和第二挡块(314),第一挡块(313)和第二挡块(314)分别设于工作台(5)的两侧。
CN201610804329.2A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激光3d打印设备 Pending CN1062166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4329.2A CN106216676A (zh)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激光3d打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4329.2A CN106216676A (zh)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激光3d打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6676A true CN106216676A (zh) 2016-12-14

Family

ID=58074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4329.2A Pending CN106216676A (zh)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激光3d打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1667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3256A (zh) * 2018-01-25 2018-08-28 安徽科元三维技术有限公司 Slm打印机控制系统
CN108666593A (zh) * 2017-03-28 2018-10-16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制作方法
CN111148619A (zh) * 2017-10-06 2020-05-12 株式会社Ihi 三维造型装置以及三维造型方法
US20200238432A1 (en) * 2017-10-06 2020-07-30 Ihi Corporation Powder supply device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vice
CN114734630A (zh) * 2022-03-28 2022-07-12 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铺粉机构及3d打印设备
CN115488352A (zh) * 2022-09-23 2022-12-20 美光(江苏)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打印机定量送粉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7119A (en) * 1981-11-02 1984-05-08 Gould, Inc.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an optical fiber and a focusing means
CN1603031A (zh) * 2004-11-05 2005-04-0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零件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方法及其装置
CN101885062A (zh) * 2010-07-28 2010-11-17 武汉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 快速成型自动送粉铺粉装置
CN104625062A (zh) * 2015-03-03 2015-05-20 重庆大学 用于选择性激光熔化的往复铺粉装置
CN104923786A (zh) * 2015-06-11 2015-09-23 广东奥基德信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双激光选区烧结及熔化非金属、金属的3d打印系统
CN204724851U (zh) * 2015-06-11 2015-10-28 广东奥基德信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双激光选区烧结及熔化非金属、金属的3d打印设备
CN105562687A (zh) * 2014-10-10 2016-05-11 南京理工大学 不同粉末复合使用的选区激光熔融送粉铺粉装置
CN205240791U (zh) * 2015-11-24 2016-05-18 江苏永年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 Slm 3d打印机定量送粉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7119A (en) * 1981-11-02 1984-05-08 Gould, Inc.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an optical fiber and a focusing means
CN1603031A (zh) * 2004-11-05 2005-04-0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零件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方法及其装置
CN101885062A (zh) * 2010-07-28 2010-11-17 武汉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 快速成型自动送粉铺粉装置
CN105562687A (zh) * 2014-10-10 2016-05-11 南京理工大学 不同粉末复合使用的选区激光熔融送粉铺粉装置
CN104625062A (zh) * 2015-03-03 2015-05-20 重庆大学 用于选择性激光熔化的往复铺粉装置
CN104923786A (zh) * 2015-06-11 2015-09-23 广东奥基德信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双激光选区烧结及熔化非金属、金属的3d打印系统
CN204724851U (zh) * 2015-06-11 2015-10-28 广东奥基德信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双激光选区烧结及熔化非金属、金属的3d打印设备
CN205240791U (zh) * 2015-11-24 2016-05-18 江苏永年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 Slm 3d打印机定量送粉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章文献等: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系统的动态聚焦技术研究 ", 《应用激光》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6593A (zh) * 2017-03-28 2018-10-16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制作方法
CN111148619A (zh) * 2017-10-06 2020-05-12 株式会社Ihi 三维造型装置以及三维造型方法
US20200238432A1 (en) * 2017-10-06 2020-07-30 Ihi Corporation Powder supply device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vice
CN111148619B (zh) * 2017-10-06 2022-03-22 株式会社Ihi 三维造型装置以及三维造型方法
US11554442B2 (en) 2017-10-06 2023-01-17 Ihi Corporatio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11890638B2 (en) * 2017-10-06 2024-02-06 Ihi Corporation Powder supply device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vice
CN108453256A (zh) * 2018-01-25 2018-08-28 安徽科元三维技术有限公司 Slm打印机控制系统
CN114734630A (zh) * 2022-03-28 2022-07-12 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铺粉机构及3d打印设备
CN115488352A (zh) * 2022-09-23 2022-12-20 美光(江苏)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打印机定量送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6676A (zh) 一种激光3d打印设备
CN102514950B (zh) 一种移动臂式粉床铺粉装置
CN201644323U (zh) 自动点胶机构
US11969914B2 (en)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equipment and scraper assembly therefor
KR100899348B1 (ko) 태양전지용 스크린 인쇄 장치
CN202379483U (zh) 一种移动臂式粉床铺粉装置
CN208231109U (zh) 一种连续打标或切割的精准送料结构及其激光打标机
CN107855525B (zh) 一种激光粉末快速烧结铺粉装置
CN108526731B (zh) 一种连续打标或切割的精准送料结构及其激光打标机
CN208761533U (zh) 一种料盒全自动回收生产线
CN211766779U (zh) 影像检测中发现的缺料或外观不良材料的自动补换料机构
CN108423473A (zh) 一种全自动卸纸码垛机
CN202539568U (zh) 快速成型铺粉装置
CN217858660U (zh) 一种砂型3d打印机自动铺砂装置
CN216993099U (zh) 一种高精度扫描式面成形3d打印设备
CN205202212U (zh) 一种新型三维打印机
CN216511254U (zh) 一种避免堵塞的圆锥轴承用上料装置
CN106800108B (zh) 一种全自动多色铅笔包装机
CN208916237U (zh) 电池颗粒料计量填充装置
CN107824787B (zh) 用于制造三维物体的设备及送粉装置
CN2555148Y (zh) 静电吸附式快速成型机
CN110301195B (zh) 电控夹持式精量播种盘
CN110666644B (zh) 一种循环冷却式方形玻璃拐角打磨装置
CN104043878B (zh) 一种齿条铣钻生产线传动结构
CN110774128A (zh) 一种方形玻璃拐角打磨用全自动进出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